CN112612026B -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2026B
CN112612026B CN202011313695.0A CN202011313695A CN112612026B CN 112612026 B CN112612026 B CN 112612026B CN 202011313695 A CN202011313695 A CN 202011313695A CN 112612026 B CN112612026 B CN 112612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distance
target
angle
range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3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2026A (zh
Inventor
姜义成
陈锐达
姜博
胡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3136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2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2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2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4SAR modes
    • G01S13/9058Bistatic or multistatic S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获取视线横向距离坐标时,受限于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动角度的问题。包括:将两个雷达相互垂直放置,取各自探测视野内目标的原始回波数据;对于每个雷达:将原始回波数据中每一个脉冲快时间加窗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由每一幅频域下一维距离像结合雷达照射范围中所占宽度,得到角度距离像;再进行变换得到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将径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旋转九十度,与横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叠加,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角。本发明可实现目标的径向距离与横向距离的高分辨。

Description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达通过发射宽带信号(77GHz毫米波雷达带宽B可达2GHz以上)经匹配滤波或脉冲压缩技术可获得目标距离高分辨,其距离分辨率为C/2B=0.075m,其中C为光速,从而可获得雷达视线方向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像。每个脉冲或调频信号周期对应一幅距离像。一维距离像表述了目标三维空间散射在雷达视线上的投影分布。雷达信号积累时间与目标在雷达波束中的驻留时间有关。假如雷达信号处理时间为P个chirp周期,则通过两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可获得运动目标距离-速度谱(RV谱)。
目标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着三维坐标,但在单个雷达视线范围内仅仅能够观测到其二维坐标,分别为沿着雷达视线的径向距离坐标和垂直于雷达视线的横向距离坐标。由于雷达发射宽带信号,因此在径向距离能够获得高距离分辨率,但是横向距离单从距离像无法获得或者提高距离分辨率。因此在一个雷达视线中,无法将两个或多个处于同一个横向距离的目标区分开来,距离像上体现的是一根距离像线。
想要获得横向距离的高分辨率,现有技术利用不同横向距离的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动获得不同的多普勒,再将不同的多普勒对应到相应的横向距离来获得横向距离的高分辨率,即采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获得横向距离的高分辨率。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1、如果旋转的角度即积累角度不够,依然无法获取较高的横向距离分辨率;
2、如果目标与雷达之间没有旋转,例如目标沿着雷达视线方向运动,则现有方法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获取视线横向距离坐标时,受限于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动角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包括,
将两个雷达相互垂直放置,每个雷达分别获取各自探测视野内目标的原始回波数据;
对于每个雷达:将原始回波数据中每一个脉冲快时间加窗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将每一幅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中每一个距离采样点对应的目标径向距离换算到雷达探测扇形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处,根据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和所有目标径向距离计算所有目标径向距离在雷达照射范围中所占宽度,得到角度距离像;
将角度距离像中与一维距离像中距离采样点对应位置的幅值全部用一维距离像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将两个雷达中一个作为径向雷达,另一个作为横向雷达;将径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旋转九十度,与横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叠加,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角。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所述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目标径向距离为Rt,原始回波数据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1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2
式中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3
为脉冲快时间,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4
t为总的数据录取时间,m为整数,T为脉冲重复周期;tm为慢时间,tm=mT,c为光速,Tp为探测照射波束脉宽,fc为中心频率,γ为调频率;
设定RΔ=Rt-Rref,式中Rref为径向参考距离;
得到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5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6
式中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7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8
Tref为参考信号脉宽;
则得到: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9
以参考点时间为基准,将上式的时域信号对快时间作傅里叶变换,得到: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210
fi为快时间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变量,A为回波信号幅值,
则不考虑慢时间后的解线性调频后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31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32
再对上式作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Sif(fi):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33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得到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为θ,一维距离像中目标径向距离为R,以雷达为圆心R为半径做一个弧度角为θ的圆弧,计算得到弧长l为:
l=Rθ,
弧长l为目标在角度距离像中距离为R处所占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快时间采样点数为N点,则所述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为一个1*N的向量A,所述向量A中每个单元代表一个目标径向距离,每个单元的值代表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有目标回波的功率值之和;
构造N*N的矩阵B,矩阵B的其中一维与向量A一致,另一维作为极坐标系下的距离,即角度距离像;
根据不同距离采样点对应的不同弧长l,计算所述弧长l在矩阵B中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占的单元数,并将所占的单元取值用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对矩阵B的所述另一维中所有单元进行所述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处理,得到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利用两个垂直放置的雷达进行目标回波数据的采集,通过对回波数据进行处理融合达到获取二维坐标高分辨的目的。其中每个雷达均可以获取各自探测视野内的目标的距离信息,结合雷达照射波束宽度可以获取目标的角度距离像;由于一个雷达能够实现其视线方向(径向距离)的距离高分辨,垂直于雷达方向的距离(横向距离)则无法实现高分辨,本发明方法将两个雷达垂直放置,各自获取目标的角度距离像,其中一个雷达的径向距离是另一个雷达的横向距离,将两个雷达各自的径向角度距离像进行融合,实现目标的径向距离与横向距离的高分辨。
本发明方法无需借助于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对目标角的高分辨,提高了目标探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的融合场景示意图;
图3是距离像融合仿真实验模型一中径向雷达视角图;
图4是距离像融合仿真实验模型一中横向雷达视角图;
图5是模型一中径向雷达角度距离像;图中x为大地坐标系下的横坐标,y为大地坐标系下的纵坐标,m为米;
图6是模型一中横向雷达角度距离像;
图7是模型一中角度距离像在-10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8是模型一中角度距离像在-4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9是距离像融合仿真实验模型二中径向雷达视角图;
图10是距离像融合仿真实验模型二中横向雷达视角图
图11是模型二中径向雷达角度距离像;
图12是模型二中横向雷达角度距离像;
图13是模型二中角度距离像在-10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14是模型二中角度距离像在-4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15是实测数据场景一;
图16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场景一进行观测获得的径向雷达角度距离像;
图17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场景一进行观测获得的横向雷达角度距离像
图18是对图15和图16在-7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19是对图15和图16在-40dB下的融合结果图;
图20是实测数据场景二;
图2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场景二进行观测获得的横向雷达角度距离像未放大图;
图22是图20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场景二进行观测获得的径向雷达角度距离像未放大图;
图24是图22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对场景二下观测数据在-70dB下的融合结果未放大图;
图26是图24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对场景二下观测数据在-40dB下的融合结果未放大图;
图28是图26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相互垂直放置的两个雷达空间配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包括,
将两个雷达相互垂直放置,每个雷达分别获取各自探测视野内目标的原始回波数据;
对于每个雷达:将原始回波数据中每一个脉冲快时间加窗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将每一幅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中每一个距离采样点对应的目标径向距离换算到雷达探测扇形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处,根据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和所有目标径向距离计算所有目标径向距离在雷达照射范围中所占宽度,得到角度距离像;
将角度距离像中与一维距离像中距离采样点对应位置的幅值全部用一维距离像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将两个雷达中一个作为径向雷达,另一个作为横向雷达;将径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旋转九十度,与横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叠加,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角。
在利用雷达距离像检测目标时,由于雷达仅仅能够分辨出不同目标的径向距离,横向距离需要一定的积累角度才能够进行分辨,并且当两个目标在单个雷达视线内处于同一距离处时,得到的距离像为同一条距离像线,此时无法将目标区分开来。若为静止目标或者相对雷达没有一定的积累角度时,均无法进行横向距离高分辨。本实施方式在此技术背景下提出,采用两个雷达垂直放置,分别利用各自径向距离的高分辨完成对目标二维坐标的高分辨。
结合图29所示,本发明方法在对数据进行融合前需要对两个雷达进行空间配准:
图29中,雷达1与雷达2有着各自的坐标系,分别为x1O1y1与x2O2y2坐标系,需要将这两个坐标系统一至大地坐标系xOy下进行处理。雷达1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之间距离O1O为r1,雷达2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之间距离O2O为r2
设某一点在两个雷达坐标系下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0,y0),定义两个平移矩阵Trans1与Trans2,作用是将O1与O2分别平移至O点,两个平移矩阵分别是: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1
对于雷达1坐标系其点(x1,y1)的坐标在大地坐标系下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2
同样的,对于雷达2坐标系其点(x2,y2)的坐标在大地坐标系下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3
平移完成之后,雷达1和雷达2坐标系就变换至同一个坐标系下即大地坐标系之下。
在实际中由于雷达有架设高度,因此需要加入尺度伸缩矩阵Scale1和Scale2。此尺度伸缩矩阵与雷达中心下视角有关,设两个雷达中心下视角分别为Ψ1和Ψ2,则有: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4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5
因此最后的变换结果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6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7
其中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68
接下来,对回波数据进行处理:
雷达采集到的数据为解线性调频后的回波数据,假设雷达发射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1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3
解线性频调是用一时间固定,而频率、调频率相同的LFM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用它和回波作差频处理。
进一步,所述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目标径向距离为Rt,原始回波数据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4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5
式中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6
为脉冲快时间,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7
t为总的数据录取时间,m为整数,T为脉冲重复周期;tm为慢时间,tm=mT,c为光速,Tp为探测照射波束脉宽,fc为中心频率,γ为调频率;
设定RΔ=Rt-Rref,式中Rref为径向参考距离;
得到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8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9
式中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10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11
Tref为参考信号脉宽,略大于脉冲重复周期T;
则得到: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712
以参考点时间为基准,将上式的时域信号对快时间作傅里叶变换,得到: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81
fi为快时间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变量,A为回波信号幅值,
事实上Sif(fi,tm)中包含了回波即慢时间,而此发明中无需对所有的回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则不考虑慢时间后的解线性调频后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82
为: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83
再对上式作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Sif(fi):
Figure BDA0002790650400000084
再进一步,得到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为θ,一维距离像中目标径向距离为R,以雷达为圆心R为半径做一个弧度角为θ的圆弧,计算得到弧长l为:
l=Rθ,
其中θ的单位为弧度,弧长l为目标在角度距离像中距离为R处所占的宽度。角度距离像为本发明中提出的说法,将一维距离像与雷达照射波束宽度结合在一起,不同于单个回波或者多个回波得到的距离像,角度距离像中两维坐标均代表距离,但是整个图像为根据雷达实际照射宽度所做出的一个扇形,扇形角即为雷达所能探测到的角度范围,同一扇形角对于不同的距离,弧长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通过上面的推导来计算弧长l。
再进一步,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快时间采样点数为N点,则所述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为一个1*N的向量A,所述向量A中每个单元代表一个目标径向距离,每个单元内的值代表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有目标回波的功率值之和;
构造N*N的矩阵B,矩阵B的其中一维与向量A一致,另一维作为极坐标系下的距离,即角度距离像;
根据不同距离采样点对应的不同弧长l,计算所述弧长l在矩阵B中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占的单元数,即计算处在矩阵B的径向距离维中所有表示距离为Rt的单元中弧长l所占的单元数,并将所占的单元取值用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对矩阵B的所述另一维中所有单元进行所述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处理,得到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对两个雷达数据均进行处理后,得到两个变换后角度距离像B1和B2。
将径向雷达变换后角度距离像旋转九十度后与横向雷达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叠加即得到融合结果。
由于两个雷达垂直放置,将B1和B2其中任意一个角度距离像矩阵进行转置后与另一个角度距离像矩阵进行数据上的叠加即得到结果。
现有技术中处理的距离像为按雷达回波顺序进行排列得到的距离像,此种距离像可以体现出目标所处距离或距离像随着慢时间的变化情况,但是并不是雷达真正视野下的距离像。因为雷达有着一定的波束宽度,对不同的径向距离有着不同的横向距离探测范围。因此本发明中针对每一个回波得到一个距离像,根据距离像中的各个距离像线所处的位置和雷达波束宽度计算处所能够探测到的横向距离范围。最终得到的距离像是一个扇形距离像,这样更符合实际雷达的探测方式。将所述扇形距离像称为角度距离像。
结合图2至图28的仿真验证,从仿真结果来看,设置两个静止点目标,在从两个雷达距离像得到各自的角度距离像之后,有一个雷达有一根明显的距离像线,此时两个目标叠加在一起无法分辨开,而另一个雷达则有着两个距离像线,将二者融合后角度距离像中原来明显的线变为了点,实现了对目标的二维坐标的高分辨。同时对实际中汽车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两个雷达的距离像中均存在无法分辨开来的处于同一横向坐标的点,而进行融合之后的角度距离像中则能够将所设计模型中的所有散射点均区分开来。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它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3)

1.一种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两个雷达相互垂直放置,每个雷达分别获取各自探测视野内目标的原始回波数据;
对于每个雷达:将原始回波数据中每一个脉冲快时间加窗处理后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将每一幅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中每一个距离采样点对应的目标径向距离换算到雷达探测扇形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处,根据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和所有目标径向距离计算所有目标径向距离在雷达照射范围中所占宽度,得到角度距离像;
将角度距离像中与一维距离像中距离采样点对应位置的幅值全部用一维距离像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将两个雷达中一个作为径向雷达,另一个作为横向雷达;将径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旋转九十度,与横向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叠加,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角;
所述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目标径向距离为Rt,原始回波数据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1
为: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2
式中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3
为脉冲快时间,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4
t为总的数据录取时间,m为整数,T为脉冲重复周期;tm为慢时间,tm=mT,c为光速,Tp为探测照射波束脉宽,fc为中心频率,γ为调频率;
设定RΔ=Rt-Rref,式中Rref为径向参考距离;
得到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5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6
式中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7
为: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8
Tref为参考信号脉宽;
则得到: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19
以参考点时间为基准,将上式的时域信号对快时间作傅里叶变换,得到: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21
fi为快时间傅里叶变换后的频域变量,A为回波信号幅值,
则不考虑慢时间后的解线性调频后差频输出信号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22
为: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23
再对上式作傅里叶变换,得到单个脉冲的频域下一维距离像Sif(fi):
Figure FDA00035651143600000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其特征在于,
得到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
假设雷达探测照射波束宽度为θ,一维距离像中目标径向距离为R,以雷达为圆心R为半径做一个弧度角为θ的圆弧,计算得到弧长l为:l=Rθ,
弧长l为目标在角度距离像中距离为R处所占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其特征在于,
得到每个雷达的变换后角度距离像的过程包括:假设快时间采样点数为N点,则所述频域下一维距离像为一个1*N的向量A,所述向量A中每个单元代表一个目标径向距离,每个单元的值代表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有目标回波的功率值之和;
构造N*N的矩阵B,矩阵B的其中一维与向量A一致,另一维作为极坐标系下的距离,即角度距离像;
根据不同距离采样点对应的不同弧长l,计算所述弧长l在矩阵B中相应目标径向距离处所占的单元数,并将所占的单元取值用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对矩阵B的所述另一维中所有单元进行所述向量A中相应的幅值代替处理,得到变换后角度距离像。
CN202011313695.0A 2020-11-20 2020-11-20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Active CN112612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695.0A CN112612026B (zh) 2020-11-20 2020-11-20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695.0A CN112612026B (zh) 2020-11-20 2020-11-20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026A CN112612026A (zh) 2021-04-06
CN112612026B true CN112612026B (zh) 2022-06-21

Family

ID=7522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3695.0A Active CN112612026B (zh) 2020-11-20 2020-11-20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2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8608B (zh) * 2023-05-22 2023-07-28 亿慧云智能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雷达探测角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7987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Saab AB Method for mapping a target scene using scanning radar
CN101806899A (zh) * 2010-05-26 2010-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对地形进行四维成像的条纹管紫外激光成像雷达探测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1915920A (zh) * 2010-07-02 201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
CN102540189A (zh) * 2012-01-04 2012-07-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复数后向投影的自旋目标三维成像方法
CN103713285A (zh) * 2014-01-09 2014-04-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信息融合的分布式米波阵列雷达测角方法
CN104020469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mimo雷达距离-角度二维超分辨率成像算法
CN104914415A (zh) * 2015-05-21 2015-09-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基于目标距离像模板匹配的单脉冲雷达相干干扰方法
CN105137426A (zh) * 2015-08-07 2015-12-09 河海大学 一种高分辨距离像的获取方法
CN105467370A (zh) * 2015-12-01 2016-04-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复合双基地雷达进动目标isar图像横向定标方法
CN106338722A (zh) * 2016-08-25 2017-0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次样本的高分辨雷达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CN108152820A (zh) * 2017-12-20 2018-06-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层析原理的双基地雷达成像方法
CN108562884A (zh) * 2018-07-18 2018-09-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机载前视海面目标角超分辨方法
CN108594196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目标散射中心参数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8919263A (zh) * 2018-05-14 2018-11-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最大互信息准则的isar高分辨成像方法
CN109061622A (zh) * 2018-06-22 2018-12-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隐蔽目标多径探测方法
CN109143239A (zh) * 2018-10-12 2019-01-04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基于一维距离像的圆周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
CN109633644A (zh) * 2018-12-27 2019-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机动目标isar成像方法
CN110780298A (zh) * 2019-11-01 2020-0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的多基isar融合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9896B4 (de) * 2009-02-20 2011-02-10 Eads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Zielobjekten
CN105589070B (zh) * 2015-12-11 2017-12-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雷达目标成像方法
JP6753107B2 (ja) * 2016-03-29 2020-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装置、距離測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32111B1 (ko) * 2016-06-30 2017-05-02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위성영상을 이용한 기름유출 탐지장치 및 방법
CN110850384B (zh) * 2019-11-04 2020-06-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扫频数据产生宽带去斜回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7987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Saab AB Method for mapping a target scene using scanning radar
CN101806899A (zh) * 2010-05-26 2010-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对地形进行四维成像的条纹管紫外激光成像雷达探测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1915920A (zh) * 2010-07-02 201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
CN102540189A (zh) * 2012-01-04 2012-07-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复数后向投影的自旋目标三维成像方法
CN103713285A (zh) * 2014-01-09 2014-04-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信息融合的分布式米波阵列雷达测角方法
CN104020469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mimo雷达距离-角度二维超分辨率成像算法
CN104914415A (zh) * 2015-05-21 2015-09-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基于目标距离像模板匹配的单脉冲雷达相干干扰方法
CN105137426A (zh) * 2015-08-07 2015-12-09 河海大学 一种高分辨距离像的获取方法
CN105467370A (zh) * 2015-12-01 2016-04-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复合双基地雷达进动目标isar图像横向定标方法
CN106338722A (zh) * 2016-08-25 2017-0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次样本的高分辨雷达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CN108152820A (zh) * 2017-12-20 2018-06-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层析原理的双基地雷达成像方法
CN108594196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目标散射中心参数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8919263A (zh) * 2018-05-14 2018-11-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最大互信息准则的isar高分辨成像方法
CN109061622A (zh) * 2018-06-22 2018-12-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隐蔽目标多径探测方法
CN108562884A (zh) * 2018-07-18 2018-09-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机载前视海面目标角超分辨方法
CN109143239A (zh) * 2018-10-12 2019-01-04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基于一维距离像的圆周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
CN109633644A (zh) * 2018-12-27 2019-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机动目标isar成像方法
CN110780298A (zh) * 2019-11-01 2020-0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的多基isar融合成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ISAR range profile compensation of space target based on Chirplet transform;Yicheng Jiang et al.;《 2019 6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PSAR)》;20200330;第1-6页 *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自适应角域划分方法;但波 等;《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1115;第36卷(第11期);第2178-218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2026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igling et al. Polar format algorithm for bistatic SAR
CN109738894B (zh) 一种用于大视场合成孔径雷达的高斜视多角度成像方法
CN105676218B (zh) 一种基于双频干涉的太赫兹雷达目标三维成像方法
CN108872985B (zh) 一种近场圆周sar快速三维成像方法
CN112083417B (zh) 基于波数域拼接的分布式雷达成像拓扑设计方法
CN111352107B (zh) 基于多通道数字和差的单脉冲跟踪与成像方法
CN110596646A (zh) 一种基于mimo体制的提高雷达角度分辨率的布局及方法
CN102812379B (zh) 超分辨率成像雷达
CN112034460A (zh) 基于天线相位方向图补偿的圆弧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和雷达
CN102540183A (zh) 基于柱面几何的三维微波成像方法
CN112612026B (zh) 基于双雷达距离像融合的目标角分辨方法
CN107942326B (zh) 一种具有高通用性的二维主动毫米波成像方法
CN102798858B (zh) 全息型主动式微波成像方法
CN103576148B (zh) 模拟星载sar距离模糊噪声图像的方法
Hosseiny et al.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using 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Yuan et al. An approach to wide-field imaging of linear rail ground-based SAR in high squint multi-angle mode
CN110632616B (zh) 一种稀疏采样下机载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微动成像方法
Phippen et al. Trilateration of targets using a 300GHz radar system
McKinney et al. Covariant Formulation of Single-Pulse Imaging Radar
Garry Imaging methods for passive radar
CN113917465B (zh) 一种sar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
Lukin et al. Phase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noise waveform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Yao et al. Improved Near-Field ISAR Imaging Algorithm for Far-Field Radar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
Zhang et al. The video SAR sim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EM and SBR
Yates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