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0729A -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0729A
CN112600729A CN202011425851.2A CN202011425851A CN112600729A CN 112600729 A CN112600729 A CN 112600729A CN 202011425851 A CN202011425851 A CN 202011425851A CN 112600729 A CN112600729 A CN 112600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hings
narrowband internet
path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58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0729B (zh
Inventor
郑凛
马凤鸣
王琳
王鑫
李玮棠
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58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路径分段,并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和预计行驶时间下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存放到单元链表中,根据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以及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根据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将数据单元组合成多个数据分块,依次向基站上传数据分块,根据不同路径分段的窄带物联网网络情况向基站上传适应大小的数据分块,减少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在数据传输失败时数据重传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窄带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成为实现万物互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窄带物联网可使用授权或非授权窄带频谱带宽,有利于降低部署成本、专网部署。
窄带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共享单车、金融支付、安防监控、车辆监控等。对于车辆监控窄带物联网监控,一般在车辆中设置物联网网关,通过物联网网关采集车辆监测数据并向基站发送,基站再向服务器转发车辆监测数据进行应用。但是在窄带物联网的低传输速率下,容易导致数据传输的失败并进行大量数据的重传,影响数据传输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数据传输效果。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包括:
根据信号强度与传输速率之间的速率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
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包括:
根据信号强度与数据阈值之间的阈值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据量阈值;
基于所述数据量阈值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且每个数据分块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数据量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包括:
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依次从待发送链表中提取数据分块,按照数据分块的提取顺序,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数据分块发送失败,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进一步的,所述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达到重发阈值,将所述数据分块拆分为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分块均发送成功,基于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
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路径分析模块、数据拆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路径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数据拆分模块,用于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路径分段,并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和预计行驶时间下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存放到单元链表中,根据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以及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根据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将数据单元组合成多个数据分块,依次向基站上传数据分块,根据不同路径分段的窄带物联网网络情况向基站上传适应大小的数据分块,减少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在数据传输失败时数据重传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例如窄带物联网网关)中。
下述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1,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其中,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通过车辆导航系统获取,车辆导航系统基于车辆当前位置(基于GPS定位确定)和目标位置生成对应的路径规划信息,该路径规划信息记录有从车辆当前位置指向目标位置的行驶路径、行驶路径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区域信息(例如街道信息)以及车辆平均速度信息。
示例性的,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中记录的行驶路径和区域信息,按照区域对行驶路径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对应不同区域的路径分段。
进一步的,基于路径分段向基站发出指向这些路径分段的平均强度获取请求,基站在接收到平均强度获取请求后,向服务器中获取并返回这些路径分段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
其中,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用于评估与基站通信的信道环境好坏程度,每个路径分段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由服务器进行收集并统计。基站根据各车辆上传的位置信息确定各车辆对应的路径分段,并确定车辆当时与基站通信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服务器根据设定时间段内(例如30-60min)各路径分段对应的多个信号强度信息,或最新收集到的对应各路径分段的多个信号强度信息求取平均值,得到各路径分段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进行记录。并且服务器在接收到基站发出的平均强度获取请求时,向基站返回对应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
进一步的,在确定当前车辆对应的路径分段及各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后,根据车辆在各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当前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
S102: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示例性的,窄带物联网网关确定需要向基站上传的待发送数据,然后将这些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确定每个数据单元的单元数据量。创建单元链表,依次将拆分出的数据单元添加并保存到单元链表中。
S103: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示例性的,根据车辆当前位置确定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并确定当前路径分段所对应的预计传输量,并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单元链表中依次取出多个数据单元,并且取出的数据单元的总数据量(对应数据单元的单元数据量的总和)在该预计传输量以内。
进一步的,确定车辆当前位置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取出的多个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且这些数据分块的分块数据量的最大值与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的大小成正比,即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反映的信号强度越强,组合成的单个数据分块的分块数据量越大。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数据分块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组成。
S104: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示例性的,在得到数据分块后,基于窄带物联网,依次向基站发送这些数据分块。基站在接收到这些数据分块后,对数据分块进行解析并组合后得到对应的车辆监控数据,基站可向服务器发送车辆监控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应用。
上述,通过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路径分段,并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和预计行驶时间下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存放到单元链表中,根据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以及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根据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将数据单元组合成多个数据分块,依次向基站上传数据分块,根据不同路径分段的窄带物联网网络情况向基站上传适应大小的数据分块,减少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在数据传输失败时数据重传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是对上述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化。如图2所示,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1: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
S202:根据信号强度与传输速率之间的速率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
具体的,预先对不同信号强度下窄带物联网网关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效率进行检测,从而建立信号强度与传输效率之间的速率映射关系,将信号强度与传输效率之间的速率映射关系记录在速率映射表中。其中不同型号的窄带物联网网关对应不同的速率映射表,并保存在窄带物联网网关本地。
进一步的,在确定当前车辆对应的多个路径分段以及各路径分段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后,基于速率映射表,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相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下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
S203: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具体的,在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后,根据各路径分段对应的车辆平均速度信息以及各路径分段的距离信息,计算各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对应距离信息与车辆平均速度信息的商)。
进一步的,对于每个路径分段,根据对应预计行驶时间和片段传输效率的乘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S204: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S205: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
S206:根据信号强度与数据阈值之间的阈值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据量阈值。
针对不同数据量的传输测试包,窄带物联网网关在与基站连接的不同信号强度下,分别发送不同数据量的传输测试包,并记录在不同信号强度下,不同数据量的传输数据包对应的平均传输效果(可通过丢包率进行表示,丢包率越低,对应的传输效果越好)。
进一步的,将平均传输效果与设定的效果阈值要求进行比较,确定在不同信号强度下,平均传输效果达到效果阈值要求的最大数据量,最大数据量即为对应信号强度下达到效果阈值要求的数据阈值。在确定不同信号强度下对应的数据阈值后,通过阈值映射表建立信号强度与数据阈值之间的阈值映射关系,并将阈值映射表保存在窄带物联网网关本地。
具体的,利用车辆导航系统反馈的车辆位置信息确定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确定当前路径分段所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进一步的,根据阈值映射表确定该平均信号强度信息所对应的数据阈值,该数据阈值即为当前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据量阈值。
S207:基于所述数据量阈值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且每个数据分块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数据量阈值。
具体的,按照从单元链表中数据单元的取出顺序,对数据单元的累计数据量进行计算,在数据单元的累计数据量达到数据量阈值的设定占比(例如80%-100%)或者是取出的数据单元为一个待发送数据(数据包)的最后一个数据单元时,对这些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一个数据分块,并进行下一次数据单元累计数据量的计算,从而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次累计的数据单元的累计数据量均小于数据量阈值,本实施例提供的每个数据分块的数据量均小于数据量阈值。在一次对数据单元累计数据量的计算中,若第一个数据单元为一个待发送数据(数据包)的最后一个数据单元,则单独将该数据单元作为一个数据分块。
S208: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S209:依次从待发送链表中提取数据分块,按照数据分块的提取顺序,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具体的,在组合得到数据分块的同时,按数据分块生成的次序将数据分块添加并储存到待发送链表中。进一步的,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待发送链表中取出数据分块,并按照数据分块的提取顺序,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发送数据分块。
S210:判断数据分块是否发送成功。若是,跳转至步骤S214,否则跳转至步骤S211。
根据基站返回的数据发送结果,可判断是否成功发送数据分块,在成功发送数据分块时,跳转至步骤S214,否则跳转至步骤S211。
S211:判断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是否达到重发阈值。若是,跳转至步骤S213,否则跳转至步骤S212。
在数据分块发送失败时,响应于数据分块发送失败,判断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是否达到重发阈值(例如3-5次),并在达到重发阈值时,跳转至步骤S213,否则跳转至步骤S212。
S212: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在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未达到重发阈值时,重新发送该数据分块,并返回至步骤S210。
S213:将所述数据分块拆分为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在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达到重发阈值时,响应于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达到重发阈值,将该数据分块拆分为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并将这些数据单元作为新的数据分块添加到待发送链表中,等待下一次发送,减小单个数据重发的数据量,提高数据发送效率与成功率。将数据单元作为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后,返回至步骤S210。
S214:判断数据分块是否均发送成功。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15,否则跳转至步骤S209。
具体的,判断待发送链表中是否还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块,若存在,确定此时数据分块未全部发送成功,返回至步骤S209,若待发送链表中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块,确定此时数据分块全部发送成功,则跳转至步骤S215。
S215:响应于所述数据分块均发送成功,判断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是否满足最小发送时间要求。若满足,则跳转至步骤S216,否则将下一路径分段作为当前路径分段进行处理并跳转至步骤S205,直至单元链表中的数据单元已被全部取出。
S216:基于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
具体的,在数据分块均发送成功后,重新确定车辆所在的当前路径分段,并重新根据当前路径分段对应的车辆平均速度信息以及当前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距离,计算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并进一步根据剩余行驶时间和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确定当前路径分段的还可传输的预计传输量,基于该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且取出的数据单元的总数据量在该预计传输量以内。
S217: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确定车辆当前位置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取出的多个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将这些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将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后,返回步骤S209。
上述,通过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路径分段,并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和预计行驶时间下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存放到单元链表中,根据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以及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根据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将数据单元组合成多个数据分块,依次向基站上传数据分块,根据不同路径分段的窄带物联网网络情况向基站上传适应大小的数据分块,减少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在数据传输失败时数据重传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效果。同时,在数据分块发送完毕后,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是否满足最小发送时间要求,确定按照当前路径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进行数据分块的设置还是按照下一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进行数据分块的设置,提高数据发送的适应性,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图3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路径分析模块31、数据拆分模块32、数据提取模块33和数据发送模块34。
其中,路径分析模块31,用于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数据拆分模块32,用于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数据提取模块33,用于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数据发送模块34,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上述,通过根据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划分得到多个路径分段,并确定每个路径分段在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和预计行驶时间下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存放到单元链表中,根据车辆当前所在的路径分段以及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根据对应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将数据单元组合成多个数据分块,依次向基站上传数据分块,根据不同路径分段的窄带物联网网络情况向基站上传适应大小的数据分块,减少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在数据传输失败时数据重传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传输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输入装置43、输出装置44、存储器42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输入装置43、输出装置44、存储器42和处理器41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2作为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中的路径分析模块31、数据拆分模块32、数据提取模块33和数据发送模块34)。存储器4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上述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该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包括:
根据信号强度与传输速率之间的速率映射关系,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
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对应的片段传输效率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包括:
根据信号强度与数据阈值之间的阈值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路径分段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据量阈值;
基于所述数据量阈值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且每个数据分块的数据量均小于所述数据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包括:
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依次从待发送链表中提取数据分块,按照数据分块的提取顺序,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数据分块发送失败,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数据分块重发失败次数达到重发阈值,将所述数据分块拆分为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数据分块均发送成功,基于当前所在路径分段的剩余行驶时间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
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并将所述数据分块添加至待发送链表。
8.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径分析模块、数据拆分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路径分析模块,用于基于车辆的路径规划信息将行驶路径划分为多个路径分段,确定在不同路径分段对应基站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并基于车辆在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行驶时间和所述平均信号强度信息,确定每个路径分段的预计传输量;
数据拆分模块,用于将待发送数据拆分成多个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数据单元添加至单元链表中;
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所在路径分段对应的预计传输量从所述单元链表中提取数据单元,并基于对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信息对所述数据单元进行组合得到多个数据分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向基站依次发送所述数据分块。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425851.2A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00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5851.2A CN11260072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5851.2A CN11260072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0729A true CN112600729A (zh) 2021-04-02
CN112600729B CN112600729B (zh) 2023-03-17

Family

ID=7519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5851.2A Active CN11260072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072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691A (zh) * 2021-09-29 2022-01-04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物联网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04049A (zh) * 2021-11-29 2022-03-01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轨道列车信号控制方法、系统
CN114501548A (zh) * 2022-02-16 2022-05-13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级联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347337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深圳市车葫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box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5875A (zh) * 2018-01-15 2018-05-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B-IoT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602666A (zh) * 2019-07-08 2019-12-20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87466A1 (zh) * 2018-11-01 2020-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2019443A (zh) * 2020-09-02 2020-12-01 首都师范大学 多路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5875A (zh) * 2018-01-15 2018-05-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B-IoT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087466A1 (zh) * 2018-11-01 2020-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0602666A (zh) * 2019-07-08 2019-12-20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019443A (zh) * 2020-09-02 2020-12-01 首都师范大学 多路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691A (zh) * 2021-09-29 2022-01-04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物联网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90691B (zh) * 2021-09-29 2024-04-23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物联网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04049A (zh) * 2021-11-29 2022-03-01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轨道列车信号控制方法、系统
CN114104049B (zh) * 2021-11-29 2023-09-08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轨道列车信号控制方法、系统
CN114501548A (zh) * 2022-02-16 2022-05-13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级联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347337A (zh) * 2023-05-31 2023-06-27 深圳市车葫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box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47337B (zh) * 2023-05-31 2023-08-15 深圳市车葫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box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0729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0900B (zh)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车辆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0729B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3847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收集交通事故信息的架构及工作方法
US20110098915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 route guidance
KR102046995B1 (ko) 전기차 충전 서비스 시스템
Doering et al. DTN routing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JP7047829B2 (ja) 車両マクロクラウドにおける改善された無線通信
CN105761483A (zh) 一种车辆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966148A (zh) 出行信息的预测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45318B (zh) 公交线路优先级确定、公交换乘线路排序方法及装置
Dieudonné et al. COL: A data collection protocol for VANET
Shaer et al. Multi-component V2X applications placement i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WO2021236006A1 (en) Route deviation quantification and vehicular route learning based thereon
CN112862214A (zh) 基于大数据的停车服务推荐方法、装置、介质及服务器
JP6771559B2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移動体通信方法、及び移動体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9327821B (zh) 一种结合车联网车辆社交性的消息传播方法
CN105282813A (zh) 一种车载网络环境下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98677B2 (e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f online computation for connected vehicles
CN110135641A (zh) 行驶方案优化方法、装置、智能驾驶优化系统
CN10911875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以及相关设备
CN112504291B (zh) 一种车辆导航的方法及装置
Darby et al. Decentralized computing techniques in support of cyber-physical security for electric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Toulni et al. Traffic congestion prevention system
CN111309838B (zh) 用于确定用户出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Galati et al. Method: A framework for the emulation of a delay-tolerant network scenario for media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under-served reg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