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0712B -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0712B
CN112600712B CN202011547081.9A CN202011547081A CN112600712B CN 112600712 B CN112600712 B CN 112600712B CN 202011547081 A CN202011547081 A CN 202011547081A CN 112600712 B CN112600712 B CN 112600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tunnel
tunnels
member tunnel
utiliza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0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0712A (zh
Inventor
曲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Big Data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Big Dat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Big Data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Big Dat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70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0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0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0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从而使得带宽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多个总部设备的下行流量同时到达相同目的的分支设备时,避免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的流量拥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域网领域最长见到并且使用最广泛的是辐射型HUB-SPOKE组网模型。这种组网模型下分布范围广泛的企业分支机构会集中访问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IDC)中的各种业务服务。考虑到总部站点的可靠性,规模较大的企业机构一般会在同城部署多个数据中心,让不同的数据中心承载不同的企业服务,这样,既起到了业务在企业多个数据中心间做负载分担的作用,又能保证即使其中一个数据中心故障,部署在其它数据中心里的业务备份能立即对分支机构提供服务,为重要的业务提供业务连续性保障。以某地商业银行为例,其同城三中心架构如图1所示,该组网架构中包括三个数据中心,其中一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提供某一业务的主用服务器,其他数据中心中存在该业务的备用服务器。
考虑到IDC要同时处理数量众多的分支机构的业务请求并发送业务流量,所以IDC侧出口链路的带宽均会申请很大的带宽,相对IDC的出口链路带宽,每个分支机构的下行带宽会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IDC通过一个带宽较大的链路发送到分支的流量造成分支机构的入口拥塞。相关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在IDC到特定分支的隧道上配置出口带宽限速,以让总部发向分支的流量能和分支接收带宽匹配。
但这种组网模式存在一个倒喇叭口问题,就是分支内物理链路上会同时从多个IDC接收到不同的业务流量流入,虽然在总部到分支的隧道上限速可以解决单一总部和分支流量不匹配的问题,但多个总部同时向一个分支转发业务流量时,就会造成承载分支和三个IDC隧道的物理链路发生拥塞。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可选的,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包括:
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
若存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可选的,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包括:
若存在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可选的,所述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包括:
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主设备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增大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主设备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减小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可选的,若主设备无法为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使用带宽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保证报文发送发生拥塞时的报文优先级。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质量调度装置,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协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具体用于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若存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可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增大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减小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若无法为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使用带宽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保证报文发送发生拥塞时的报文优先级。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调取方法和装置,通过对同一协同限速组中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进行重新配置,从而使得带宽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多个总部设备的下行流量同时到达相同目的的分支设备时,避免分支设备的流量拥塞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现有技术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应用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一种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方式是:利用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的限速技术提供从总部到每个分支的基于隧道的出口限速,用户自己可以在每个总部出口上配置到某分支的隧道的最大限速带宽,用户也自己可以根据不同总部的业务流量大小来综合多个总部到相同分支的隧道固定或按比例来进行带宽分配,以保证分支入口接收报文时不至于因为总部发送来的报文流速过大导致拥塞进而导致报文被丢弃。
但是上述方式用户配置复杂,全网规划难度大,用户需要分析统计不同总部上的业务分布,根据业务多少和业务优先级来分配带宽。因为无法精确预知不同总部发向同一分支的实际流量大小,进而也就无法精确在不同总部的隧道上精确做带宽分配。
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量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
其中,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多个成员隧道之间按照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流量调度方法,互相协调使用带宽。成员隧道可以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一般来说。多个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统一网络设备可以建立多个隧道,这多个隧道可以被加入同一协同限速组,图3示出了一种多个数据中心中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A之间建立的两个协同限速组。其中一个协同限速组对应的多个数据中心中的网络设备分别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A之间经由专线网络建立了多个隧道,另一个协同限速组对应的数据中心中的网络设备与同一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A之间经由互联网建立了多个隧道。
其中,对于与成员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多个网络设备中,可以选举出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去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以对协同限速组内的不同成员隧道的带宽的占用进行分配。
对于不同的协同限速组选举的主设备可以是不同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为,基于隧道的IP地址或者由管理员将不同的协同限速组的主设备指定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中。
利用主设备去集中做带宽协调的优点是:其一,如果没有主设备协调带宽使用时,成员隧道需要用全连接的方式交换带宽占用信息,存在成员隧道同时认为可以占用其它成员隧道的未使用带宽,导致占用冲突进而导致分支入流量拥塞;其二,如果用全连接的方式,可能存在先使用带宽的链路把带宽占用了,组内其它成员隧道完全没有带宽可用,而如果选举出主用设备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三个就是可以减少协同限速组没有主设备需要采用全连接的方式在成员隧道间互联给设备带来的探测压力和信息同步带宽占用压力。
为了描述方便,成员隧道两端对应的在各个数据中心中的网络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称为成员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以图3中的一个协同限速组为例进行说明,另一个协同限速组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信息服务质量的调度。
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提供的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如图2所示,该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针对步骤201,一般来说,限速总带宽是作为接收报文的网络设备(也即图3中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不同的协同限速组对应的物理接口确定的。以图3所示的架构为例,其中专线隧道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即为网络设备A对应的物理接口a可以接收流量的最大带宽;互联网隧道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即为网络设备A对应的物理接口b可以接收流量的最大带宽。其中物理接口a为网络设备A上与专线隧道对应的物理接口,物理接口b为网络设备A上互联网隧道对应的物理接口。
例如互联网隧道的接口a对应的限速总带宽为100Mpbs,则对于图3中的互联网隧道对应的协同限速组中的4个成员隧道的每个成员隧道,则可以根据均值计算出每个成员隧道初始的可使用带宽为25Mpbs。
步骤202,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步骤203,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进一步的,针对步骤202,主设备监控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根据限速的总带宽和每个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各个成员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从而使得协调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尽量满足实际的使用带宽的需求。
具体的,针对步骤203,一种可以实施的方式为:
步骤2031,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第一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
本实施例对于满足带宽利用率超过该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的隧道称为第一成员隧道;对于带宽利用率低于该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称为第二成员隧道。
隧道的带宽利用率是通过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除以为该隧道配置的可使用带宽计算的。例如,某一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为20Mbps,而为该成员隧道初始配置的可使用带宽为25Mbps,那么该带宽的利用率即为20/25=80%,由此该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即为80%。
如果第一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为80%,若当前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为90%,此时则启动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
例如下限利用率为20%,那么可以寻找当前带宽利用率低于20%的成员隧道。
其中,不同的成员隧道配置不同的上限利用率和不同的下限利用率,也可以为同一协同限速组中的成员隧道配置相同的上限利用率以及相同的下限利用率。
步骤2032,若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如果找到了符合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降低为第二成员隧道配置的可使用带宽,并将降低的部分给第一成员隧道使用。
举例来说,如果第二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为15%,为第二成员隧道配置的可使用带宽为25Mbps,则可以将为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百分之10,即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为22.5Mbps,将2.5Mbps的带宽分配给第一成员隧道,由此第一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增加了2.5Mbps。
对于步骤203,如果不存在超过上限利用率的成员隧道,对于一些利用率长期很低的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进行调整,具体的:
可以对各个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进行周期性的监控,如果存在某一成员隧道(本实施例中称为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说明该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长期很低,因此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具体的,如果第三成员隧道在五个周期内,带宽利用率均低于20%,则可以将为第三成员隧道配置的可使用带宽的百分之10调整给其他成员设备。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是,将第三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调整给当前带宽利用率最高的成员隧道,或者,将第三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调整给多个周期(例如五个周期)内带宽利用率均高于该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的成员隧道。
此外,成员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其他成员设备会向主设备周期性的通报该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如果某一个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说明该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较低,那么可以降低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如果某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说明该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较高,可以增大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于带宽利用率低的成员隧道和带宽利用率高的成员隧道的监控周期可以加以区别监控,可以更好的对带宽利用率进行协调。
此外,如果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协同限速组中无法为高带宽利用率的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以调配的可使用带宽,那么主设备可以通知各个成员隧道对应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以保证成员设备在发出报文发生拥塞时高优先级报文的业务保障。这里采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即为现有技术的方式,因此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详细赘述。
由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调取方法,通过对同一协同限速组中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进行重新配置,从而使得带宽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多个总部设备的下行流量同时到达相同目的的分支设备时,避免分支设备的流量拥塞问题。
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服务质量调度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服务质量调度方法,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图4给出了一种服务质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监控模块402,用于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协调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403具体用于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若存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403具体用于若存在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可选的,所述监控模块402具体用于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增大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减小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可选的,所述协调模块403若无法为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使用带宽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保证报文发送发生拥塞时的报文优先级。
由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调取装置,通过对同一协同限速组中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进行重新配置,从而使得带宽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多个总部设备的下行流量同时到达相同目的的分支设备时,避免分支设备的流量拥塞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同一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所述成员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多个网络设备中,选举出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包括:
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
若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包括:
若存在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包括:
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主设备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增大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主设备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减小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主设备无法为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使用带宽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保证报文发送发生拥塞时的报文优先级。
6.一种服务质量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协同限速组对应的主设备,所述协同限速组中包括多个成员隧道,所述成员隧道为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与同一分支机构的网络设备建立的隧道,所述成员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多个网络设备中,选举出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支结构的网络设备的隧道入口的限速总带宽;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协同限速组中成员隧道的实际使用带宽;
协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限速总带宽以及所述实际使用带宽协调协同限速组中的多个隧道对应的总部机构的网络设备的可使用带宽,以使得协同限速组内的各个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满足实际使用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具体用于若确定存在第一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超过成员隧道的上限利用率,则寻找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为带宽利用率低于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的隧道;若存在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二成员隧道,则将第二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将第二成员隧道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第一成员隧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第三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在多个周期内均低于第三成员隧道的下限利用率,则将第三成员隧道的可使用带宽降低,并将降低的可使用带宽增加给其他成员隧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增大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若存在成员隧道的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减小向主设备通报实际使用带宽的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若无法为成员隧道协调到可使用带宽时,则通知该成员隧道对应的成员设备启用Qos优先级队列的方式,保证报文发送发生拥塞时的报文优先级。
CN202011547081.9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00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081.9A CN112600712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081.9A CN112600712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0712A CN112600712A (zh) 2021-04-02
CN112600712B true CN112600712B (zh) 2022-05-27

Family

ID=7520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081.9A Active CN112600712B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07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4649A (zh) * 2022-08-24 2022-1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SDWAN hub-spoke组网中智能隧道调度的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621A (zh) * 2005-03-23 2008-08-20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在网络失效期间提供QoS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56662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618678A (zh) * 2013-11-18 2014-03-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2675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David Romrell Dual scheduling for efficient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621A (zh) * 2005-03-23 2008-08-20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在网络失效期间提供QoS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56662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618678A (zh) * 2013-11-18 2014-03-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0712A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7198B (zh) 一种限速方法、限速控制节点和限速设备
US9008121B2 (en) Technique for accommod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 a multilayer signal routing device
US8254252B2 (en) Bandwidth control apparatus
KR100989777B1 (ko) 데이터 네트워크를 통한 컨텐츠의 향상된 전달 방법 및장치
JP2020503769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イーサネットに基づいてサービスフロー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053564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イッチ装置
US2012007615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resource delegation in network
US68164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fairness algorithm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on a ring
JP2004289799A (ja) 弾性パケットの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帯域幅管理
CN112600712B (zh) 一种服务质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533833A (zh) 一种降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资源冲突的方法
Vergados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bandwidth control in wireless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Yin et al. Admission control with multi-constrained QoS provid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2311687A (zh)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Ahn et al. Hierarchical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media services over Ethernet PONs
US20110211448A1 (en) Per-class scheduling with rate limiting
CN116319565A (zh) 基于在网计算的负载均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0568A (zh) 基于IPv6流标签实现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00823B (zh)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电力无线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97720B (zh) 跨区域监控流量点播的方法及视频管理服务器
Kolhar et al. Unified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scheme for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Bongsu et al. Enhanced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multihop wireless LANs
US8582435B2 (en) Wireless node
KR20040032315A (ko) 홈 네트웍 내의 적응형 우선순위 제어를 통한 트래픽 제어기법
Bodas et al. Scheduling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Small delay with polynomial complex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