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3781A -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3781A
CN112593781A CN202011638849.3A CN202011638849A CN112593781A CN 112593781 A CN112593781 A CN 112593781A CN 202011638849 A CN202011638849 A CN 202011638849A CN 112593781 A CN112593781 A CN 112593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oor lock
unlocking
intelligent door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88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s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s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s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sa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93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3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应用于锁具领域,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壳体上槽孔,通过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门锁有朝向房间外的一侧,当用户居家不希望被打搅时,会希望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在上班外出的时候,又需要很快切换成开锁感应机构处于工作的状态。而现在有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一方面无法实际掌控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另一方面,当多人使用门锁时,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如何实现这种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门锁,目的在于可以方便的控制门锁处于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不工作的状态,并已于识别和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拨柱,该拨柱与所述拨片本体一体成型,当所述拨柱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片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长卵形的槽孔,所述拨柱在该槽孔中移动。
可选地,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电路板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个解锁部是朝向门外侧,且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读取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所述电器支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所述拨柱穿过所述压板对应位置的通孔,并从所述壳体的对应槽孔伸出;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压板与安装盖之间,且在安装盖形成定向槽面,限定所述拨片的移动方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朝向门体外侧的如上述中任一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开锁结构。
可选地,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所述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所述拨柱,该拨柱的柱体有圆柱形凹腔,所述拨柱可拆卸的连接推动件,从而驱动阻挡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开锁结构包括安装座,其设置有滑槽,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推动件,该推动件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设置有伸入所述滑槽,并在其中滑动的凸柱;还包括有安装盖,设置有长卵形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长卵形槽,并可以延长卵形槽滑动,所述凸柱装配入所述拨柱的圆柱形凹腔,当所述拨柱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凸柱做对应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推动件对应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凹;该推动件对应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凹;在推动件的第一限位凹与第二限位凹之间设置有坡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和安装盖之间的阻挡件,其本体朝向推动件设有凸起,所述短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所述短柄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向所述转动件移动,直到所述短柄达到第二位置,所述阻挡件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
可选地,所述阻挡件对于转动件的转动达到限定;所述阻挡件至少与一弹簧件弹性抵接,当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运动时,所述弹簧件被压缩,而抵压在所述阻挡件的力增大;在所述弹簧件两侧设置有设置槽,该设置槽与安装座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件,其包括齿部及一体成型的异形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异形台,所述转动件可以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贴近所述异形台,所述异形台侧面与所述阻挡件的阻挡面抵接,从初始位置到抵接位只能转动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从而无法开启门锁;其中转动件连接至开锁的锁芯,所述转动件使所述锁芯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方便的解决用户通过设定第二状态,限制老人家,儿童以及认知障碍人士的误操作,开启门锁使家庭处于风险状态,提高安全性。同时,实现的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实现效果可靠,纯机械结构,方便用户确认当前状态,避免电子部件失效,停电等异常对于产品用户体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智能门锁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智能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在B-B方向在可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2在B-B方向在不可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室内侧开锁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开锁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开锁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槽孔101,凸柱106,阻挡件200,推动件203,第一限位凹204,第二限位凹205,坡面206,转动件207,阻挡件凸起208,异形台210,齿部211,设置槽212,弹簧件213,安装座300,安装盖301,把手302,复位弹簧303,施力齿轮304,转动圆形凹槽305,滑槽306,长卵形槽307,轴心柱308,定轴孔309,金属支架310,游离件312,电器支架组件311,过柄通孔318,压板319,定向槽320,电路板401,微动开关402,拨柱403,拨片404,圆柱形凹腔406,定向筋4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提及的门锁用于设置在门体上,可选择的与门框体固定连接,或者使门体相对于门框可以打开的连接。本发明未必能面面俱到的描述所有实现以上功能的所有结构,由于很多结构都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内容,在描述过程中,只是凸出描述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形成贡献的部分。由于门锁适用于封闭一个空间,使得特定人才能够开启门锁,但是该特定人在一些情况下处于封闭空间内,有一些情况,该特定人处于封闭空间外,都不影响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为特定人通过触控而使用。本发明中的锁体结构用于房间内,通过扳动把手就可以开启门锁,把房门打开,但是,对于儿童或障碍人士来说,易于开门也存在风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门锁不易于开启从而避免误操作,给家庭和家人造成风险。
本发明披露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壳体100,电路板401,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壳体100上设置有槽孔101,通过槽孔101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电路板401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操作件固定连接的拨片404位于在第二位置,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解锁部可以为电路板401上的解锁检测电路,通过识别到解锁信号使得电路板401上的处理器控制智能锁开锁。用户在使用门锁时,通过改变操作件的位置,使得拨片404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触发在检测部检测到的信号发生改变,以此开启或者关闭解锁检测电路是否工作,从而改变解锁部的工作状态,即正常的工作状态与无法解锁的工作状态。以此使得用户通过操作智能门锁的壳体100上的操作件,即可方便控制智能门锁的解锁电路开启工作或者关闭工作,从而实现可解锁和不可解锁的状态切换。在关闭解锁状态时,使得儿童不能操作智能门锁开锁,避免了儿童可以操作随意开锁带来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部为与电路板401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检测到拨片404的位置改变。解锁部设置于智能门锁的朝向门外侧,解锁部的解锁检测电路包括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检测电路、人脸识别设备、语音识别设备以及二维码读取设备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以检测部位为微动开关为例,在操作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带动拨片404触发微动开关接通,进而使得处理器可以控制上述解锁检测电路中的至少一种停止工作,不再检测解锁信号,如可关闭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实现在关闭人脸识别开锁的同时还节省了电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100,操作件为凸出壳体100的拨柱403,该拨柱403与拨片404的本体一体成型,当拨柱403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拨片404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壳体100具有长卵形的槽孔101,拨柱403在该槽孔101中移动。如图1至图5所示,操作件为拨柱403,拨柱403凸出壳体100的长度有限,使得儿童不易识别并操作到,而成人能通过拨柱403完可靠的完成操作,以此实现儿童不易通过操作拨柱403进行解锁,提升了解锁操作相对儿童的安全性。拨柱403和拨片404触发检测部的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检测部为微动开关402,拨片404朝向微动开关402的触头设置有触发件,图4中拨柱403处于第一位置,触发件未抵接触头,微动开关402没有接通,此时电路板401的处理器识别为正常工作状态,解锁部均可正常工作实现解锁;在用户拨动拨柱403移动到第二位置后如图5所示,触发件也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此时抵接触发件以此触发微动开通接通,使得处理器识别为不可解锁的状态,从而控制解锁部如指纹录入器、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等停止工作以此关闭解锁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座300和与安装座300配合的安装盖301,拨柱403和拨片404安装在安装座300和安装盖301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拨片404和安装盖301之间还安装压板319,压板319上设置有过柄通孔318,拨柱403穿过该安装孔并从壳体100的槽孔101中伸出,以此限定了拨片404在朝向安装盖301的方向,防止其在此方向前后晃动。而且电路板的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电器向下延伸形成为压板319,使得压板319通过电器支架的固定实现了固定,进而对拨片404起到可靠的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在拨片404和安装盖301之间还是设置限定拨片404移动时的定位结构,具体为在盖板上设置定向槽320在拨片404上设置与定向槽320配合的突出的定向筋407,定向筋407嵌入到定向槽320内,以此使得定向筋407可在定向槽320左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移动,而在上下方向不能移动,以此实现拨柱403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左右方向时,与之联动的拨片404通过该定向结构实现定向移动,防止拨片404移动过程中应发生转动而偏离方向,导致阻碍拨柱403不能正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此给用户带来操作上的困难。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朝向门外侧的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该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的室内侧开锁结构。
如图1至图8所示,开锁结构安装在壳体100上,其中壳体上槽孔101,通过该槽孔101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所处的第二位置,操作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200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用户改变操作件的位置,从而控制阻挡件位于阻挡位,或者离开阻挡位,使得开锁结构对应的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或者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相对的,在第一状态下,用户可以方便的开锁,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把手只需要很小的力,即使儿童也可以开启。同时,对应该第一状态,门锁的检测部处于能够工作的状态,例如在白天的情况下,用户从外部回家,可以通过磁卡,或者输入密码的形式开启门锁;而房间内的人,也可以通过方便的转动把手,从而开启门锁;在进家门和出家门都频繁的时候,提高方便性,改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扳动操作部到第二位置,使门锁处于在第二状态下,门锁的检测部的一部分处于无法开锁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所有与PCB板连接的电子检测方式都处于无法开锁的状态,这样在夜间,或者使用者处于避免打扰的情况,可以极大的减少烦扰;同时,对应的开锁结构处于无法开启门锁的情况,比如在夜间,或者家里有不懂事的孩子,或者无法自有意识的人,用户希望在睡觉前,使门锁处于孩子等人不能容易打开的状态,而室内的把手在第二状态无法开启门锁,也即通过拨动操作件可以瞬时使机械结构开锁结构和门外侧的检测部同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夜间无法轻易的开启门锁,使家庭处于安全锁定的状态。采用在房间内侧的壳体上设置操作件,方便用户直观的看到操作件的位置,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锁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中,如图1至图8所示,室内开锁结构安装在安装座300和安装盖301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内,安装座300上设置有滑槽306,操作件连接推动件203,该推动件203对应滑槽的位置设置有伸入滑槽306,并在其中滑动的凸柱106;安装盖301设置有长卵形槽307,凸柱106装配入拨柱403的圆柱形凹腔406,当拨柱403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凸柱106做对应的移动,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为短柄106,该短柄106穿过长卵形槽307,并可以延长卵形槽307滑动。其中由于短柄与推动件固定连接,相对的短柄106在长卵形槽307中也有对应的第一状态情况下的位置,以及第二状态情况下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为短柄106,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移动状态为水平移动;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是按键开关,对应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分别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同时也存在第二位置情况下,使得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从而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滑槽306定位推动件203的运动方向,确保推动件不会发生转动和其他方向的运动,滑槽306和长卵形槽的方向相同。其中采用短柄指的是该操作件长度有限,并不能超出壳体太长的距离,采用短柄使得小朋友不易发现以及,不易被小朋友操作,只有在短柄集中较大的力量才能对其产生移动。与把手对比,把手是易于操作与发现,而伸出壳体的短柄是不易发现和操作,其短的尺寸形成阻碍儿童操作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推动件203对应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凹204;推动件203对应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凹205;在推动件203的第一限位凹204与第二限位凹205之间设置有坡面206;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300和安装盖301之间的阻挡件200,其本体朝向推动件203设有阻挡件凸起208,当短柄106在第一位置时,凸起208位于第一限位凹204;短柄106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推动件的坡面206推动阻挡件200向转动件207移动,直到短柄106达到第二位置,这时阻挡件凸起208位于第二限位凹205,这时阻挡件200对于转动件207的转动达到限定。其中,第一限位凹204和第二限位凹205都是与阻挡件凸起208配合,当第一限位凹与阻挡件凸起208配合时,阻挡件200与转动件207的间距较大,转动件207的转动没有受到限定,可以继续转动,开锁结构并没有受到限制,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实现开锁。当用户把操作件移向第二位置时,推动件203在移动过程中,坡面206推动阻挡件200向下移动,直至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也即位于其对应的阻挡位,这时由于阻挡件200与转动件207已经靠近,而转动件207上设置有异形台210,该异形台转动过程中,就会其侧面抵接到阻挡件200,而限制了转动件207的进一步转动。第一限位凹204和第二限位凹205形成有剖面有最低点的弧面,阻挡件凸起208与限位凹配合,形成有定位效果的结合面。在用户通过短柄106拨动推动件203发生移动,使得阻挡件凸起208从第一限位凹204的底部向上滑动,直到阻挡件凸起208与坡面206配合滑动时,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同样,在用户通过短柄106拨动推动件203发生移动,使得阻挡件凸起208从第二限位凹205的底部向上滑动,直到阻挡件凸起208与坡面206配合滑动时,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这种通过短柄拨动推动件移动,克服阻挡件凸起208克服限位凹的向上弧面的阻碍儿童操作的结构,进一步减少了儿童操作的难度,避免儿童通过对操作件移动而使门锁控制装置变成易于打开的第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阻挡件200受到推动件203的坡面的力而向异形台210移动,而阻挡件200至少与一弹簧件213弹性抵接,当坡面206推动阻挡件200运动时,弹簧件213被压缩,而抵压在阻挡件200的力增大。也即在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过程中,短柄106驱动推动件203移动时,除了克服阻挡件凸起208从第二限位凹205的底部向上滑动的阻力,以及坡面推动阻挡件200移动的阻力,要挤压弹簧件压缩的阻力,而弹簧件抵接阻挡件200并向推动件方向的力成为阻碍儿童操作的结构,进一步增加儿童或老人家操作的难度,避免儿童的误操作。在弹簧件213两侧设置有设置槽212,该设置槽212与安装座一体成型。设置槽212可以用于放置弹簧件,并限定弹簧件的弹力方向,确保其抵压阻挡件200的力的方向。图中的实施例采用两个弹簧件,分别设置在阻挡件的两侧,使其受力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安装座300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件207,其该转动件207包括齿部211及一体成型的异形台210,在第一状态下,阻挡件200远离异形台210,转动件207可以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在第二状态下,阻挡件200贴近异形台210,异形台210侧面与阻挡件200的阻挡面抵接,从初始位置到抵接位只能转动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从而无法开启门锁。也即转动件207受到施力齿轮304的齿接驱动,其转动的角度同时也限制了施力齿轮304的转动角度,这里的齿接是指通过齿轮组齿齿连接,或者直接有施力齿轮直接驱动转动件207,施力齿轮304和转动件207转动的角度相同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异形台210的剖面为四方型,抵接情况下,一个侧面与阻挡件200抵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三角形,梯形,六边形等非圆型截面的异形台210都可以实现。对于儿童或有认识缺陷的老人家,把手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都会从初始角度进行转动,只是在第一状态情况下,转动的角度大,能达到开启门锁的程度;在第二状态情况下,转动的角度小,无法达到开启门锁的程度。对于儿童和有认知缺陷的老人,会无法意识到其中的不同,而不会去深究如何切换这种。而这种状况对于已经知道怎么使用的成年人是非常容易发现,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短柄,克服第二限位凹的向上的弧度,使得第二状态变成第一状态,从而可以通过把手开启门锁。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207连接至开锁的拨片404,转动件207的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实现开锁动作;转动件无法转动到该角度,就无法实现开锁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300上设置有转动圆形凹槽305,转动件207有与转动圆形凹槽305配合的圆形立面,从而转动连接于安装座300;转动件207的异形台210位于圆形立面与齿部211之间,该异形台210用于抵接阻挡件200而限定转动件207的转动。其中转动件207通过向下延伸的圆台与转动圆形凹槽305配合,使得其可以承担更大的扭力,同时减小转动件在异形台210面受力,及齿部211同时受力情况下的定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过游离件312与安装座300配合,并通过游离件312的上部结构与转动件配合,从而实现更加易于拆卸及安装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207与游离件312可以结合成一体结构,也即包含游离件312的转动件207通过转动可以实现,转动开锁拨板,从而实现开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中所示,室内开锁结构还包括延轴心可转动设置的把手302,以及固定连接的与轴心同轴的施力齿轮304,把手302还设有施力部,用于用户向其施力,从而使施力齿轮转动;还包括复位弹簧303,其弹性连接安装座300与把手302,用于复位把手302,并在把手302转动时提供持续的阻力。在第一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向把手302的施力部用力,使把手302延轴心转动,由于施力齿轮304与把手302固定连接,所以施力齿轮304也转动相同的角度,也即与其齿接的其他齿轮会转动相同的角度,由于第一状态情况下,阻挡件200远离异形台210,所以把手的转动不会受到阻碍,而顺利达到开启门锁的第一角度;在第二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向把手302的施力部用力,使把手302延轴心转动,由于施力齿轮304与把手302固定连接,所以施力齿轮304也转动相同的角度,也即与其齿接的其他齿轮会转动相同的角度,由于第二状态情况下,阻挡件200靠近异形台210,所以当把手302转动第二角度时,阻挡件200即与异形台210的立面抵接,从而限制把手302的进一步转动,而无法顺利达到开启门锁的第一角度,从而无法实现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施力齿轮304通过齿轮组顺序齿接至转动件207的齿部211,从而驱动转动件207转动,其中施力齿轮304及转动件的齿部211,以及齿轮组的齿轮形成有轴心柱308,至少一轴心柱308伸入安装盖301的定轴孔309内,并在定轴孔309内内转动。通过安装座300及安装盖301对于齿轮上下的固定,特别时齿轮的上部形成轴心柱308,该柱与齿轮同轴,可以对转动进行定位,使其延轴转动,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力齿轮直接齿接至转动件的齿部,从而驱动转动件;可以减小占用空间,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室内侧开锁结构设置在金属支架310与壳体100之间,还包括电器支架组件311,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319,凸柱106装配入拨柱403,拨柱403穿过长卵形槽307,并穿过压板319的过柄通孔318,并从壳体100的对应槽孔101伸出。以此使得在拨动凸柱106时,同时带动凸柱106同时移动,以此实现了解锁部的工作状态转换和室内开锁结构的开锁状态的同时转换。
压板319与金属支架310通过固定件连接,且定位安装座300及安装盖301。其中金属支架301提高整个门锁的强度,可采用铝合金,锌合金或者镁合金,也通过一致性的铸造结构,提高门锁支架的通用性。电器支架组件311有朝向壳体的电池安装位以及电路板安装位,方便用户拆卸壳体的情况下更换电池。电器支架组件采用塑料成型,其向下延伸的压板319,通过压板319与金属支架310固定而避免壳体承担结构力,而产生变形。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切换门把手开门方向的门锁组件。包括安装座,该安装座设置有过件通孔和把手,还包括有游离件,该游离件穿过过件通孔,游离件具有第一状态,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把手而使游离件转动实现开锁;游离件具有第二状态,按照第一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把手而使游离件转动实现开锁。其中其中第一转动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则对应第二状态为逆时针方向;或者第一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对应第二状态为顺时针方向。游离件的一端与把手实现转动连接,转动把手时游离件转动,游离件的另外一端转动连接锁体开锁接口以此实现开锁。游离件具有两种可设置的开锁状态,两种状态下把手的转动方向相反。以此通过设置游离件的状态实现把手不同的转动方向来开锁,从而实现了用户不同的把手开门方向的需求,以此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有圆形凹槽,过件通孔设置在该圆形凹槽的中心,游离件从安装座内侧向外部分穿过过件通孔,并与圆形凹槽适配转动连接;游离件穿过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部,用于转动游离件;游离件穿过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开锁件,该开锁件与锁体连接,开锁件用于转动开启门锁。游离件的一端形成为外凸的凸台,调节部设置于凸台上,在圆形凹槽的周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环状限定部,该环状限定部中间形成过件通孔,在凸台穿过该过件通孔时,环状限定部抵接凸台的台阶面以此实现对凸台的限定,从而将游离件限定在圆形凹槽内不至脱出,调节部与开锁件连接,把手转动时带动游离件转动,再带动调节部和开锁件转动,开锁件转动会触发锁芯实现开锁。调节部具体为在凸台上设置的十字形凹槽,开锁件为可插入到该十字形凹槽中的长条形的方片,该方片一端连接到十字形凹槽,另一端伸入锁体,当游离件转动时,方片会传动,以此联动锁体的开锁结构实现开锁。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该开锁件从而转动锁芯可以使锁舌退出,实现开锁;且在逆时针转动该开锁件从而转动锁芯可以使锁舌退出,实现开锁。开锁件和锁体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本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拨柱,该拨柱与所述拨片本体一体成型,当所述拨柱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片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长卵形的槽孔,所述拨柱在该槽孔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电路板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个解锁部是朝向门外侧,且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读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所述电器支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所述拨柱穿过所述压板对应位置的通孔,并从所述壳体的对应槽孔伸出;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压板与安装盖之间,且在安装盖形成定向槽面,限定所述拨片的移动方向。
5.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如权1至权4中任一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开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所述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所述拨柱,该拨柱的柱体有圆柱形凹腔,所述拨柱可拆卸的连接推动件,从而驱动阻挡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结构包括安装座,其设置有滑槽,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推动件,该推动件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设置有伸入所述滑槽,并在其中滑动的凸柱;还包括有安装盖,设置有长卵形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长卵形槽,并可以延长卵形槽滑动,所述凸柱装配入所述圆柱形凹腔,当所述拨柱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凸柱做对应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对应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凹;该推动件对应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凹;在推动件的第一限位凹与第二限位凹之间设置有坡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和安装盖之间的阻挡件,其本体朝向推动件设有凸起,所述短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所述短柄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向所述转动件移动,直到所述短柄达到第二位置,所述阻挡件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对于转动件的转动达到限定;所述阻挡件至少与一弹簧件弹性抵接,当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运动时,所述弹簧件被压缩,而抵压在所述阻挡件的力增大;在所述弹簧件两侧设置有设置槽,该设置槽与安装座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件,其包括齿部及一体成型的异形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异形台,所述转动件可以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贴近所述异形台,所述异形台侧面与所述阻挡件的阻挡面抵接,从初始位置到抵接位只能转动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从而无法开启门锁;其中转动件连接至开锁的锁芯,所述转动件使所述锁芯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
CN202011638849.3A 2020-03-16 2020-12-31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Pending CN112593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3753.6A CN111236748A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CN2020101837536 2020-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3781A true CN112593781A (zh) 2021-04-02

Family

ID=7086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3753.6A Withdrawn CN111236748A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CN202011638849.3A Pending CN112593781A (zh) 2020-03-16 2020-12-31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3753.6A Withdrawn CN111236748A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23674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9957B (zh) * 2021-10-11 2022-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儿童或宠物外出的门锁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6748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4054B (en) Electromechanical push to close latch
KR100297162B1 (ko) 전자 작동식 로크
EP2255052B1 (en) Locking system
KR101671408B1 (ko) 풀-푸시 핸들을 이용한 도어락
US11643845B2 (en) Locking assembly with spring mechanism
KR101115258B1 (ko) 푸시풀형 도어락 바디
EP2395184A1 (en) Self-reset and power-supplied-from-key intelligent rotating lock core and its matching lockset and key
US20090211320A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structure
CN106869631B (zh) 电控带保险功能的马蹄形自行车锁
CN112593781A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KR101747925B1 (ko) 전후 회동 손잡이를 구비한 도어락
CN111502430A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US20110167883A1 (en) Side hung type door or window handle lock
CN215369203U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CN113302370A (zh) 锁的状态的改变
KR101742771B1 (ko) 침입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도어락
KR200489832Y1 (ko) 방향전환 푸시풀 도어락
CN216553391U (zh) 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门锁
CN201103283Y (zh) 一种互锁联动门禁系统机构
KR20090090025A (ko) 이중잠금 핸들을 구비한 축소형 디지털 도어록
CN212105490U (zh) 搭扣型座舱锁
KR100445369B1 (ko) 기어 조합체가 구비된 도어록
CN111663856A (zh) 智能插芯锁锁体
EP1484462B1 (en) Door lock with a clutch having a cam-styled axle sleeve
CN210888446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