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1485A -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1485A
CN112591485A CN202011487133.8A CN202011487133A CN112591485A CN 112591485 A CN112591485 A CN 112591485A CN 202011487133 A CN202011487133 A CN 202011487133A CN 112591485 A CN112591485 A CN 112591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bin
hopper
small
pip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7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泓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echuan Yuntian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echuan Yuntian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echuan Yuntian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echuan Yuntian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71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1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1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1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2Fi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1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materials in bulk
    • B65G47/18Arrangements or applications of hoppers or chutes
    • B65G47/19Arrangements or applications of hoppers or chutes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material flow, e.g. to prevent overloa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1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 F26B25/002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for bulk go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谷物烘干领域内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通过构建节能烘干系统,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增设第三提升机,第三提升机的下部与小谷仓、大谷仓之间均连通有排料管,第三提升机的顶部与小谷仓、大谷仓之间均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连接有主出料管,形成唯一进料端口和唯一出料端口的综合烘干工艺,通过增设提升机及管路的改进,集成实现烘干、循环、入仓、转移、出仓的功能,减少设备的运行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独立谷仓烘干存放稻谷独立管理、运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谷物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粮大国,主要的产粮地区为华北、华南及东北,利用平原优势,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种植、收割及加工。但是在西南地区,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水稻种植多为零散的农户小规模种植,在西南地区稻谷的批量处理多为厂家大范围收购农户的稻谷,汇集后再进行加工处理,这导致稻谷不能短时间内集中收购储存。而且因为地区气候原因以及部分人为原因,厂家收购的稻谷质量不一,特别是干燥程度存在较大差别,常存在收购的一批稻谷中湿谷和干谷同时存在,需要厂家再次进行烘干处理。基于上述原因,厂家建设了大、小两种容积的谷仓,小谷仓用于对每次收购的少量稻谷进行存放及烘干,大谷仓用于对稻谷进行烘干并集中存放干谷,大谷仓和小谷仓均独立配置有提升机。通常使用时是将每次收购的稻谷用提升机存放到小谷仓中进行初步烘干,达到一定量后再集中转移到大谷仓,在大谷仓中装满后对收集、储存的稻谷进行烘干并用提升机循环,大谷仓中未装满时只定时进行通风循环,避免稻谷堆积变质。经过长时间使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大谷仓、小谷仓各自独立,转移过程需要多次放料、大量的转移操作,劳动强度大,转移效率低;
2、大谷仓、小谷仓的容量均以吨为单位,稻谷量多,各自配备的提升机功率较小,单一提升机在进料、放料过程中效率较低,影响稻谷的储存及加工效率;
3、两个谷仓各自独立,操作、管理均分离,不能集中统一管理,需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进行运转,影响生产效率;
4、每个谷仓运行进行谷料输送、入仓、循环等过程,由于自带提升机功率、容积有限,需要长时间运行,但是运行时间越长,设备能耗越大,现有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耗能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湿谷节能烘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独立谷仓烘干存放稻谷独立管理、运行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包括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选取带有第一提升机的小谷仓和带有第二提升机的大谷仓,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建立第三提升机,将小谷仓、大谷仓的底部均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均连通;将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在前述连通部位均设置电控阀进行控制;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均依靠烘干系统完成。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通过建立专用的烘干系统,采用大、小两个谷仓进行谷料的大量烘干储存和小批量烘干处理,设计第三提升机连通小谷仓和大谷仓,两个谷仓通过第三提升机进行综合管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第三提升机成倍提高谷料的入仓、转移输送效率,相比原有技术设备运行时间大幅减少,生产能耗大幅降低,节能效果显著。
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下部设置进料斗,在大谷仓和小谷仓的侧壁上设置排料口,排料口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排料管,进行第三提升机进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在排料口设置电控阀。作为优选进料斗作为连通大谷仓、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口,提高了谷料在大谷仓、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之间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顶部设置分料斗,分料斗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之间连通进料管,在分料斗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三提升机出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作为优选这样通过分料斗实现第三提升机向大谷仓、小谷仓的分别送料控制,便于控制谷料在大谷仓、小谷仓之间的准确输送,确保谷料入仓、转移的高效进行。
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小谷仓的顶部设置小仓出料斗,将第一提升机与小仓出料斗连通,在小仓出料斗与进料斗之间连通辅出料管,在小仓出料斗与辅出料管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一提升机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进料端的连通。作为优选小仓出料斗作为小谷仓的集中出料结构,与第一提升机配合进行小谷仓谷料的输送,通过辅出料管将小谷仓与第三提升机进行连通,与排料管形成双重出料,出料效率更高。
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大谷仓的顶部设置集成箱,将与分料斗连通的进料管连接在集成箱上,将第二提升机与集成箱连通,在集成箱与大谷仓之间连接大仓进料管,在集成箱与大仓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作为优选集成箱作为大谷仓顶部的谷料输送枢纽,集中进行谷料的入仓、出料管理,使得整体运行更加高效,对谷料的烘干、输送更加高效。
进一步,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设置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设置两个出料支管,将一个出料支管与集成箱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电控阀,将另一个出料支管与小谷仓侧的进料管连接,连接处设置三通阀。作为优选这样形成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既作为大谷仓、小谷仓的进料,又能作为整个系统的出料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出料端口,提高了出料效率。
进一步,小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出料支管以及大谷仓一侧的电控阀,湿谷从进料斗进入第三提升机,经分料斗、进料管进入小谷仓,小谷仓对湿谷进行加热烘干,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小谷仓底部排料管同步将谷料送入进料斗,完成湿谷在小谷仓内的循环烘干。作为优选这样可针对每次收购来的小批量湿谷进行有效的烘干,而不需要启用大谷仓耗费较大能源进行烘干,对小批量收购的湿谷烘干更加节能。
进一步,节能转移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进料管、大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以及集成箱连接的出料支管,打开大仓进料管,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同时打开小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用第三提升机将进料斗中的谷料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大仓进料管转移至大谷仓中。作为优选这样用排料管和辅出料管将小谷仓内的谷料高效输送给第三提升机,第三提升机将谷料经分料斗、集成箱、大仓进料管高效自动转移到大谷仓内,转移过程全自动化高效进行,转移速度快,设备能耗少,相比现有技术更加节能省力。
进一步,大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出料支管,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均运行,大谷仓内的谷料经排料管进入进料斗,用第三提升机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进入小谷仓和大谷仓进行循环烘干,小谷仓、大谷仓同步对谷料进行烘干。作为优选这样通过三个提升机同时运行,对大谷仓内大批量的谷料在两个谷仓内进行循环烘干,烘干效率成倍提升,相比原有大谷仓单独烘干而言效率更高,设备运行时间更短,能耗更低。
进一步,循环透气方法为在固定时间间隔后启动第二提升机将大谷仓下部的谷料提升至集成箱中,同时第三提升机将排料管排除到进料斗中的大谷仓底部谷料提升至分料斗,再经进料管输送至集成箱中,用大仓进料管将集成箱中的谷料倾倒在大谷仓上部,将大谷仓内的谷料进行循环。作为优选这样在原有大谷仓的循环之外通过排料管、第三提升机、集成箱又形成一个循环路径,使得大谷仓内谷料的循环透气效率成倍提升,能够更加高效节能的完成大批量谷料的循环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小谷仓1、大谷仓2、第一提升机3、第二提升机4、第三提升机5、进料斗6、排料管7、分料斗8、进料管9、小仓出料斗10、辅出料管11、集成箱12、大仓进料管13、出料支管14、除杂机15、主出料管16、三通阀1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湿谷烘干系统,包括小谷仓1和大谷仓2,小谷仓1配套有第一提升机3,小谷仓1顶部设置有小仓出料斗10,第一提升机3的顶部与小仓出料斗10连通。大谷仓2配套有第二提升机4,大谷仓2顶部设置有集成箱12,集成箱12与第二提升机4的顶部连通,集成箱12与大谷仓2之间连接有大仓进料管13,集成箱12与大仓进料管13之间连接有电控阀。集成箱12底部还连接有出料支管14,出料支管14连接有主出料管16。
小谷仓1与大谷仓2之间设有第三提升机5,第三提升机5的提升容积大于第一提升机3和第二提升机4的提升容积。第三提升机5的下部设有进料斗6,进料斗6上方连通有除杂机15,除杂机15为购置的市面常规除杂机15,具体结构在此不赘述。进料斗6的侧端与小谷仓1、大谷仓2之间均连通有排料管7,排料管7倾斜设置且低端与进料斗6连通,排料管7与小谷仓1、大谷仓2之间均设置有电控阀。小仓出料斗10与进料斗6之间连通有辅出料管11,辅出料管11与小谷仓1之间也设有电控阀。
第三提升机5的顶部连接有分料斗8,分料斗8与小谷仓1、大谷仓2之间均连通有进料管9,进料管9与分料斗8之间均连接有电控阀,第三提升机5与大谷仓2之间的进料管9连通在集成箱12上进而与大谷仓2连通。第三提升机5与小谷仓1之间的进料管9中部连接有三通阀17,三通阀17也连接有出料支管14,出料支管14与主出料管16连通。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从农户处收购的稻谷每次量不一样,有多有少,并且大部分情况下是湿谷,并混有各种杂质。湿谷倒入除杂机15,经除杂机15去除湿谷中的杂物,除杂后的湿谷进入进料斗6中,第三提升机5运转将湿谷提升到分料斗8中。控制电控阀和三通阀17将分料斗8与小谷仓1之间的进料管9导通,湿谷从顶部进入小谷仓1,在小谷仓1内通过第一提升机3将底部的谷料提升到小仓出料斗10中,再从辅出料管11进入到进料斗6,也可以控制电控阀让谷料从排料管7进入到进料斗6中,也可以两者同时运行高效率的将小谷仓1中谷料输出到进料斗6中,第三提升机5持续运行,这样可将小谷仓1中的谷料不断循环烘干,这样实现每次收购的湿谷在小谷仓1中的初步循环烘干及存放,烘干效果源于小谷仓1自带的烘干功能,这是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当需要将小谷仓1中的谷料批量转移到大谷仓2中时,重复前述第一提升机3、排料管7的运行,关闭分料斗8与小谷仓1之间的进料管9,打开分料斗8与集成箱12之间的进料管9,打开集成箱12与大谷仓2之间的大仓进料管13,这样小谷仓1内的谷料通过第一提升机3、出料斗、辅出料管11、排料管7、进料斗6、第三提升机5、分料斗8、进料管9、集成箱12、大仓进料管13进入到大谷仓2内,完成谷料从小谷仓1至大谷仓2的自动高效转移。
常态下大谷仓2内的谷料定时进行通风循环,避免谷料长时间堆积变质,间隔时长为1小时。操作为关闭分料斗8与小谷仓1之间的进料管9,关闭辅出料管11、关闭小谷仓1与进料斗6之间的排料管7,关闭集成箱12与主出料管16之间的出料支管14,打开大谷仓2与进料斗6之间的排料管7,打开分料斗8与集成箱12之间的进料管9,打开集成箱12与大谷仓2之间的大仓进料管13。循环过程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为第二提升机4将大谷仓2中的谷料提升到集成箱12中,外循环为排料管7将大谷仓2底部谷料输送给进料斗6,再从进料斗6被第三提升机5提升到分料斗8,再从分料斗8经进料管9进入集成箱12,集成箱12中的谷料再经大仓进料管13进入大谷仓2,这样将大谷仓2内部的谷料循环完成通风。通风过程相比现有技术单独的大谷仓2自带提升机而言,通过第三提升机5的设置,使得谷料的输送效率成倍提升,效率更高,缩短设备运行时间,更加节能。
在需要输出谷料进行进一步脱壳加工为大米时,可以小谷仓1、大谷仓2一个或两个同时出料,出料过程中控制三通阀17阻断向小谷仓1送料的通道,将小谷仓1与分料斗8之间的进料管9与出料支管14连通,关闭集成箱12与大谷仓2之间的大仓进料管13。第一提升机3将小谷仓1内的谷料提升到小仓出料斗10,再经辅出料管11进入进料斗6,排料管7将小谷仓1、大谷仓2底部的谷料输送给进料斗6,进料斗6将谷料提升至分料斗8,小谷仓1一侧经进料管9、出料支管14进入主出料管16,大谷仓2一侧经进料管9进入集成箱12。第二提升机4将大谷仓2中的谷料提升至集成箱12中,集成箱12中的谷料经出料支管14进入主出料管16,这样大谷仓2、小谷仓1内的谷料均可通过第三提升机5辅助高效送入主出料管16,再从主出料管16输送至脱壳设备进行进一步加工,这样谷料的出料在第三提升机5的辅助下效率翻倍,缩短设备运行时间,减少能耗,有利于稻谷的高效生产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包括:
选取带有第一提升机的小谷仓和带有第二提升机的大谷仓,在小谷仓与大谷仓之间建立第三提升机,将小谷仓、大谷仓的底部均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均连通;将第一提升机的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的进料端连通;将第三提升机的出料端,在前述连通部位均设置电控阀进行控制;所述小批量烘干方法、节能转移方法、大批量烘干方法、循环透气方法均依靠烘干系统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下部设置进料斗,在大谷仓和小谷仓的侧壁上设置排料口,排料口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排料管,进行第三提升机进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在排料口设置电控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第三提升机的顶部设置分料斗,分料斗与小谷仓、大谷仓的顶部之间连通进料管,在分料斗与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三提升机出料端与大谷仓、小谷仓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小谷仓的顶部设置小仓出料斗,将第一提升机与小仓出料斗连通,在小仓出料斗与进料斗之间连通辅出料管,在小仓出料斗与辅出料管连接处设置电控阀,进行第一提升机出料端与第三提升机进料端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在大谷仓的顶部设置集成箱,将与分料斗连通的进料管连接在集成箱上,将第二提升机与集成箱连通,在集成箱与大谷仓之间连接大仓进料管,在集成箱与大仓进料管的连接处设置电控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构建方法中设置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设置两个出料支管,将一个出料支管与集成箱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电控阀,将另一个出料支管与小谷仓侧的进料管连接,连接处设置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出料支管以及大谷仓一侧的电控阀,湿谷从进料斗进入第三提升机,经分料斗、进料管进入小谷仓,小谷仓对湿谷进行加热烘干,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小谷仓底部排料管同步将谷料送入进料斗,完成湿谷在小谷仓内的循环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转移方法为关闭分料斗与小谷仓之间的进料管、大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以及集成箱连接的出料支管,打开大仓进料管,第一提升机将小谷仓内的谷料提升至小仓出料斗,再经辅出料管进入进料斗,同时打开小谷仓与进料斗之间的排料管,用第三提升机将进料斗中的谷料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大仓进料管转移至大谷仓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批量烘干方法为关闭出料支管,第一提升机、第二提升机、第三提升机均运行,大谷仓内的谷料经排料管进入进料斗,用第三提升机提升至分料斗,经进料管、集成箱进入小谷仓和大谷仓进行循环烘干,小谷仓、大谷仓同步对谷料进行烘干。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谷节能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透气方法为在固定时间间隔后启动第二提升机将大谷仓下部的谷料提升至集成箱中,同时第三提升机将排料管排除到进料斗中的大谷仓底部谷料提升至分料斗,再经进料管输送至集成箱中,用大仓进料管将集成箱中的谷料倾倒在大谷仓上部,将大谷仓内的谷料进行循环。
CN202011487133.8A 2020-12-16 2020-12-16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Pending CN112591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133.8A CN112591485A (zh) 2020-12-16 2020-12-16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133.8A CN112591485A (zh) 2020-12-16 2020-12-16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1485A true CN112591485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7133.8A Pending CN112591485A (zh) 2020-12-16 2020-12-16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148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3148A (ja) * 1989-03-07 1990-09-14 Iseki & Co Ltd 穀物の乾燥方法
CN201846731U (zh) * 2010-09-13 2011-06-01 李安民 粮食巡回烘干生产线
CN105413510A (zh) * 2015-12-16 2016-03-23 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式混料装置
CN106144652A (zh) * 2016-08-10 2016-11-23 宁夏天和顺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粮装置
CN108072256A (zh) * 2018-01-16 2018-05-2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粮食烘干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3148A (ja) * 1989-03-07 1990-09-14 Iseki & Co Ltd 穀物の乾燥方法
CN201846731U (zh) * 2010-09-13 2011-06-01 李安民 粮食巡回烘干生产线
CN105413510A (zh) * 2015-12-16 2016-03-23 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式混料装置
CN106144652A (zh) * 2016-08-10 2016-11-23 宁夏天和顺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储粮装置
CN108072256A (zh) * 2018-01-16 2018-05-2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粮食烘干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金有等: "低温干燥系统配置的改进及应用", 《粮食与饲料工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8506A (zh) 有机物料自动环保发酵系统
CN108308126A (zh) 一种昆虫养殖自动生产系统
CN107152857B (zh) 一种粮食烘干机
CN112591485A (zh) 湿谷节能烘干方法
CN210580774U (zh) 一种双模式电热粮食烘干机
CN215775433U (zh) 一种牧草颗粒成型快装机
CN112648807A (zh) 湿谷烘干系统
CN207836183U (zh) 葵花收割机
CN210202534U (zh) 节能型粮仓
CN210868850U (zh) 一种农户粮食就仓干燥与保质储藏仓
CN207259396U (zh) 自动进料塔式发酵系统
CN108083601A (zh) 干化污泥的组合装置及其干化污泥的方法
CN212189239U (zh) 一种用于水稻脱壳的自动输送结构
CN205961906U (zh) 青贮饲料切碎裹包输送装置
CN204837790U (zh) 连续循环式粮食烘干机
JP2001002483A (ja) 堆肥製造装置
CN207259397U (zh) 塔式环保发酵系统
CN203457541U (zh) 一种可回收秸秆杂物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CN215477521U (zh) 一种麦芽自动发货系统
CN205060983U (zh) 原粮烘干仓储输送系统
CN111316927A (zh) 一种畜牧业用饲养架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CN214371636U (zh) 循环式双通道接料仓
KR200288529Y1 (ko) 보조오거가 장착되는 수직오거축을 내장한 곡물건조저장빈
CN203999541U (zh) 集中烘干、排烟一体化多台制棒联合机组
CN215389467U (zh) 一种用于大米加工的高效通风降温晾米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