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0593A -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0593A
CN112590593A CN202011623957.3A CN202011623957A CN112590593A CN 112590593 A CN112590593 A CN 112590593A CN 202011623957 A CN202011623957 A CN 202011623957A CN 112590593 A CN112590593 A CN 112590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djusting
shell
top end
charging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39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0593B (zh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6239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0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0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0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0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0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具体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发明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和连接槽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当需要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固定连接底座顶端一侧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调节齿轮转动,并且调节齿轮和调节齿条相啮合,达到了带动调节齿条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槽转动,同时固定连接在连接槽内部顶端的四组万向轮底部也在滑轨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了对充电桩进行支撑且旋转的目的,并且稳定柱在随着连接槽的转动而转动,达到了对设备进行支撑稳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可快捷且稳定的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国家的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逐渐增多,新能源相较传统的内燃车节能效果好,使用时污染较少,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新能源汽车相较内燃车不需要使用汽油来驱动,依靠电能来对新能源车进行驱动,也因此需要定时对其进行充电,充电桩如同加油机一样可以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相较加油机安全性也更高,但以往的加油机在使用时不能调节角度,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由此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应运而生,但现有的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稳定性较低,不能稳定的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
(2)传统的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安全性较低,不能对充电端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3)传统的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环保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壳体内部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控板,所述壳体内部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有两组,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壳体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节能结构,所述壳体两侧底部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壳体两侧中间位置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的前端分别和充电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前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底座的顶端和连接槽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稳定柱,所述稳定柱活动连接在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连接槽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之间,所述连接槽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条,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和调节齿条相啮合,所述连接槽内部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底端分别嵌在滑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轨以及调节齿条分别呈环型,且滑轨的直径小于调节齿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所述万向轮在连接槽内部的顶端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由固定壳、驱动轴、连接杆、调节块、预留槽和第一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固定壳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固定壳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壳内部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分别活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分别贯穿固定壳的顶端和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外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调节块,所述固定壳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预留槽,所述调节块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分别贯穿预留槽的内部和充电座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和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轴和调节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壳关于壳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节能结构由固定板、安装槽、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撑杆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在顶板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分别和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不仅实现了稳定性高,实现了能对充电端口的高度进行调节,而且实现了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1)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和连接槽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当需要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固定连接底座顶端一侧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调节齿轮转动,并且调节齿轮和调节齿条相啮合,达到了带动调节齿条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槽转动,同时固定连接在连接槽内部顶端的四组万向轮底部也在滑轨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了对充电桩进行支撑且旋转的目的,并且稳定柱在随着连接槽的转动而转动,达到了对设备进行支撑稳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可快捷且稳定的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
(2)通过在壳体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在固定壳的内部转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调节块上下移动,调节块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带动充电座随之上下移动,以此可对充电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防止充电桩不使用时充电座位置过度存在危险性,同时还可防止人为对其造成损坏,可操作性高;
(3)通过在顶板的顶端设置有节能结构,在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顶端设置的安装槽的内部,并且固定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在顶板的顶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达到了可对充电桩所需的电能进行补充的作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环保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节能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槽;3、壳体;4、充电线;5、充电座;6、调节机构;601、固定壳;602、驱动轴;603、连接杆;604、调节块;605、预留槽;606、第一驱动电机;7、节能结构;701、固定板;702、安装槽;703、太阳能电池板;704、支撑杆;8、顶板;9、电控板;10、信息处理模块;11、散热风机;12、固定槽;13、稳定柱;14、滑轨;15、控制面板;16、散热网;17、调节齿条;18、第二驱动电机;19、调节齿轮;2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2,连接槽2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壳体3内部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控板9,壳体3内部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机11,该散热风机11的型号可为XG-3,散热风机11设置有两组,壳体3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10,壳体3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6,顶板8的顶端设置有节能结构7,壳体3两侧底部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充电线4,壳体3两侧中间位置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充电座5,充电座5的前端分别和充电线4的顶端固定连接,壳体3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5,壳体3前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16,底座1的顶端和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
请参阅图1-5,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稳定柱13,稳定柱13活动连接在底座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连接槽2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之间,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条17,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4,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8,该第二驱动电机18的型号可为Y90S-2,第二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19,调节齿轮19和调节齿条17相啮合,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万向轮20的底端分别嵌在滑轨14的内部;
滑轨14以及调节齿条17分别呈环型,且滑轨14的直径小于调节齿条17的内径;
万向轮20设置有四组,万向轮20在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呈环形分布;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需要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一侧的第二驱动电机18带动调节齿轮19转动,并且调节齿轮19和调节齿条17相啮合,达到了带动调节齿条17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槽2转动,同时固定连接在连接槽2内部顶端的四组万向轮20底部也在滑轨14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了对充电桩进行支撑且旋转的目的,并且稳定柱13在随着连接槽2的转动而转动,达到了对设备进行支撑稳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可快捷且稳定的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2:调节机构6由固定壳601、驱动轴602、连接杆603、调节块604、预留槽605和第一驱动电机606组成,固定壳601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3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壳60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06,该第一驱动电机606的型号可为Y90L-2,固定壳601内部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分别活动连接有驱动轴602,驱动轴602的顶端分别贯穿固定壳601的顶端和第一驱动电机6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轴602外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调节块604,固定壳60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预留槽605,调节块604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3,连接杆603的一侧分别贯穿预留槽605的内部和充电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
驱动轴602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块60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和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驱动轴602和调节块604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固定壳601关于壳体3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06驱动驱动轴602在固定壳601的内部转动,驱动轴602转动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调节块604上下移动,调节块604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603带动充电座5随之上下移动,以此可对充电座5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防止充电桩不使用时充电座5位置过度存在危险性,同时还可防止人为对其造成损坏,可操作性高。
实施例3:节能结构7由固定板701、安装槽702、太阳能电池板703和支撑杆704组成,固定板701设置在顶板8的顶端,固定板70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702,安装槽7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703,固定板70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4,支撑杆704的底端分别和顶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70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01顶端设置的安装槽702的内部,并且固定板701通过支撑杆704连接固定在顶板8的顶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703达到了可对充电桩所需的电能进行补充的作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环保效益高。
散热风机11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当需要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固定连接底座1顶端一侧的第二驱动电机18带动调节齿轮19转动,并且调节齿轮19和调节齿条17相啮合,达到了带动调节齿条17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槽2转动,同时固定连接在连接槽2内部顶端的四组万向轮20底部也在滑轨14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了对充电桩进行支撑且旋转的目的,并且稳定柱13在随着连接槽2的转动而转动,达到了对设备进行支撑稳定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可快捷且稳定的对充电桩的角度进行调节。
之后,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06驱动驱动轴602在固定壳601的内部转动,驱动轴602转动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带动调节块604上下移动,调节块604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603带动充电座5随之上下移动,以此可对充电座5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防止充电桩不使用时充电座5位置过度存在危险性,同时还可防止人为对其造成损坏,可操作性高。
最后,在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70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01顶端设置的安装槽702的内部,并且固定板701通过支撑杆704连接固定在顶板8的顶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703达到了可对充电桩所需的电能进行补充的作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环保效益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壳体(3)内部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控板(9),所述壳体(3)内部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风机(11),所述散热风机(11)设置有两组,所述壳体(3)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10),所述壳体(3)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顶板(8)的顶端设置有节能结构(7),所述壳体(3)两侧底部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充电线(4),所述壳体(3)两侧中间位置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充电座(5),所述充电座(5)的前端分别和充电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前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5),所述壳体(3)前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16),所述底座(1)的顶端和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稳定柱(13),所述稳定柱(13)活动连接在底座(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连接槽(2)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之间,所述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条(17),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4),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19),所述调节齿轮(19)和调节齿条(17)相啮合,所述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所述万向轮(20)的底端分别嵌在滑轨(1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4)以及调节齿条(17)分别呈环型,且滑轨(14)的直径小于调节齿条(17)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0)设置有四组,所述万向轮(20)在连接槽(2)内部的顶端呈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由固定壳(601)、驱动轴(602)、连接杆(603)、调节块(604)、预留槽(605)和第一驱动电机(606)组成,所述固定壳(601)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3)两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固定壳(601)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06),所述固定壳(601)内部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分别活动连接有驱动轴(602),所述驱动轴(602)的顶端分别贯穿固定壳(601)的顶端和第一驱动电机(6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602)外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调节块(604),所述固定壳(60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预留槽(605),所述调节块(604)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3),所述连接杆(603)的一侧分别贯穿预留槽(605)的内部和充电座(5)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02)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60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和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轴(602)和调节块(604)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601)关于壳体(3)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结构(7)由固定板(701)、安装槽(702)、太阳能电池板(703)和支撑杆(704)组成,所述固定板(701)设置在顶板(8)的顶端,所述固定板(70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702),所述安装槽(7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703),所述固定板(70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4),所述支撑杆(704)的底端分别和顶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11)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
CN202011623957.3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Active CN112590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957.3A CN112590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3957.3A CN112590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0593A true CN112590593A (zh) 2021-04-02
CN112590593B CN112590593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20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3957.3A Active CN112590593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059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7875A1 (en) * 1992-08-05 2002-11-28 Asm Assembly Automat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array of components
DE102004013009A1 (de) * 2004-03-16 2005-10-06 Ims Gear Gmbh Antrieb für eine Verstelleinrichtung mit einem Schneckenrad, das eine Globoidverzahnung mit zylindrischen Anteil aufweist
CN101498359A (zh) * 2009-03-03 2009-08-05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由齿轮齿条组成的高速间歇运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982392A (zh) * 2010-11-15 2011-03-02 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双梁小车运行定位装置
CN103208834A (zh) * 2013-03-19 2013-07-17 广西十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水防断电充电桩
CN105356559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哈尔滨东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超市及公共场所自助充电装置及自助充电方法
CN108608877A (zh) * 2018-04-16 2018-10-0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装置
CN111244728A (zh) * 2020-04-26 2020-06-05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器人用的充电枪夹持座
CN210941411U (zh) * 2019-11-08 2020-07-07 重庆市宙鑫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产能蓄能的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7875A1 (en) * 1992-08-05 2002-11-28 Asm Assembly Automat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array of components
DE102004013009A1 (de) * 2004-03-16 2005-10-06 Ims Gear Gmbh Antrieb für eine Verstelleinrichtung mit einem Schneckenrad, das eine Globoidverzahnung mit zylindrischen Anteil aufweist
CN101498359A (zh) * 2009-03-03 2009-08-05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由齿轮齿条组成的高速间歇运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1982392A (zh) * 2010-11-15 2011-03-02 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双梁小车运行定位装置
CN103208834A (zh) * 2013-03-19 2013-07-17 广西十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水防断电充电桩
CN105356559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哈尔滨东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超市及公共场所自助充电装置及自助充电方法
CN108608877A (zh) * 2018-04-16 2018-10-0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充电装置
CN210941411U (zh) * 2019-11-08 2020-07-07 重庆市宙鑫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产能蓄能的充电桩
CN111244728A (zh) * 2020-04-26 2020-06-05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器人用的充电枪夹持座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HUI LI, LEI LI, XIAOCHEN LIU, GUANG YANG,QI ZHOU: "Verification Scheme and System Design of Charging Pile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王团,曾育平,胡剑冰,袁斯宾,胡玮: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无避让式停车装置的设计", 《科技视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0593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2631U (zh) 一种太阳能电子信息展示牌
CN106357204A (zh) 移动式太阳能供电站
CN2067752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CN208397940U (zh) 节能环保的路灯
CN112590593B (zh) 一种自调节角度的电车充电桩
CN204149880U (zh) 基于风力发电的汽车充电装置
CN112593498B (zh) 一种具有收纳放置功能的电力施工用警示装置
CN107444178B (zh) 一种自散热式风光互补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6345319A (zh) 一种电力柜
CN111102131A (zh) 一种旅行房车用太阳能及风能发电装置
CN1089001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防风可调固定支架
CN215213205U (zh) 一种混合光伏储能百叶窗
CN209562447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基站控制装备
CN211547456U (zh) 一种可旋转的交通管理标识
CN110304085B (zh) 一种高铁紧急状态停车车厢通风散热装置
CN113306402A (zh) 电动汽车辅助续航器
CN113148099A (zh) 一种氢能源辅助的太阳能飞艇及飞艇运行方法
CN215097074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降温散热装置
CN107901767A (zh) 由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车辆
CN218702928U (zh) 绿能集装箱发电桩
CN218598296U (zh) 一种建筑环境风能利用装置
CN108116426A (zh) 由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车辆
CN214380149U (zh) 一种车载式无线快充
CN220629214U (zh) 一种可实现风光电互补充电的设备
CN219214741U (zh) 一种太阳能的无人驾驶型观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