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6675A -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6675A
CN112586675A CN202011584839.6A CN202011584839A CN112586675A CN 112586675 A CN112586675 A CN 112586675A CN 202011584839 A CN202011584839 A CN 202011584839A CN 112586675 A CN112586675 A CN 112586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train
area
box body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48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6675B (zh
Inventor
王红波
陈禅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efor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848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6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6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6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6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6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8Automatic or computerized contro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它包括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菌种培育区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菌种培养盒沿摇动平台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菌种培育区设有菌液收集平台,用于收集菌种培养盒内的菌液;固体发酵区设有菌液接种箱,用于以收集的菌液给豆子发酵盒内的豆子接种;固体发酵区内还设有多个发酵平台,发酵平台互相连接组成生产线,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豆子发酵盒沿着发酵平台的生产线行走。通过以上方案,菌种培养盒和豆子发酵盒在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移动的时间就是整个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实现了纳豆的连续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纳豆生产工艺多采用人工辅以部分机械输送设备生产的方式,例如CN103829166A、CN 106722201 A中记载的制备方法。而纳豆芽孢杆菌属于好氧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现有技术中常用于微生物生产的罐体培育法不适合该菌种的培育。而人工参与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杂菌难以消除,影响最终成品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中菌种的培育耗费人力最大,而采用现有的工业大规模生产方法,培养基很容易混入到菌液中,从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经检索,未见现有技术中有较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纳豆的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参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能够便于实现智能化无人参与的生产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它包括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
菌种培育区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菌种培养盒沿摇动平台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
菌种培育区设有菌液收集平台,用于收集菌种培养盒内的菌液;
固体发酵区设有菌液接种箱,用于以收集的菌液给豆子发酵盒内的豆子接种;
固体发酵区内还设有多个发酵平台,发酵平台互相连接组成生产线,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豆子发酵盒沿着发酵平台的生产线行走。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结构为:盒体的两侧设有可开合的侧壁结构,在盒体内设有培养毯,培养毯内表面设有培养基,培养毯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的侧壁开启,培养毯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结构为:盒体的侧壁设有滑槽,盒体滑动侧壁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盒体滑动侧壁通过拉簧与盒体连接,以使盒体滑动侧壁处于封挡状态;
盒体的底部设有延伸的足部,高度大于或等于盒体滑动侧壁的高度,在盒体滑动侧壁的底部设有拨杆,拨杆用于驱动盒体滑动侧壁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盒体内设有培养毯,培养毯内表面设有培养基,培养毯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的侧壁开启,培养毯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优选的方案中,菌液收集平台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行走的推拉输送装置;
菌液收集平台首端与摇动平台生产线的尾端连接;
在菌液收集平台的至少一侧设有开启导轨,开启导轨与拨杆接触,开启导轨靠近菌液收集平台首端的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用于压下拨杆使盒体滑动侧壁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菌液收集平台的至少一侧设有菌液收集槽用于收集菌液。
优选的方案中,菌液收集槽的下方设有菌液盒,菌液盒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提升装置,用于将菌液注入到菌液接种箱内,菌液接种箱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物料转移小车,物料转移小车的结构为:移动车体顶部设有多个转辊,移动车体的顶部设有驱动链,驱动链与推板固定连接,用于将移动车体顶部的盒体推送至其他工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摇动平台的结构为:支座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顶部与平板固定连接,在支座上设有凸轮驱动机构或曲柄摇杆机构以驱动平板摇动。
优选的方案中,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还与送风装置连接,送风装置的入口设有空气灭菌过滤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到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内,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为正压。
优选的方案中,菌种培育区的入口处设有培养基消毒间,培养基消毒间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用于给菌种培养盒接种;
培养基消毒间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行走或者进入到菌种培育区;
在培养基消毒间与菌种培育区之间设有闸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底部设有成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口,用于使菌种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方案中,固体发酵区的入口设有豆子消毒间,豆子消毒间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豆子发酵盒;
在豆子消毒间与固体发酵区之间设有闸板;
固体发酵区还与后熟装置连接,后熟装置与粉碎装置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通过采用推拉输送装置驱动多个菌种培养盒和豆子发酵盒移动的方案,能够实现纳豆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菌种培养盒和豆子发酵盒在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移动的时间就是整个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实现了产品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设置的菌种培养盒结合阵列式接种装置能够适应菌种的大规模自动化接种和培育,而且还能够方便的以自流动的方式收集菌液,菌液中不容易掺入培养基,也无需人工的参与,大幅提高培育效率和成品质量。本发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在一个密闭正压空间内完成,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杂菌的干扰,获得高纯度的菌液,以及高质量的纳豆产品。本发明的自动化生产系统除了用于纳豆芽孢杆菌相关产品的生产,还能用于其他好氧菌相关产品的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摇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摇动平台的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菌液收集平台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菌种培养盒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菌种培养盒收集菌液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物料转移小车的俯视图。
图中:菌种培育区1,固体发酵区2,推拉输送装置3,摇动平台4,平板41,弹性元件42,支座43,凸轮驱动机构44,曲柄摇杆机构45,菌液收集槽5,菌液盒6,菌液收集平台7,菌种培养盒8,盒体81,培养毯82,拨杆83,滑槽84,拉簧85,盒体滑动侧壁86,菌液87,培养基88,提升装置9,输送装置10,温度控制装置11,空气灭菌过滤装置12,送风装置13,豆子消毒间14,豆子发酵盒15,豆子发酵盒输送装置16,培养基输送装置17,粉碎装置18,阵列式接种装置19,菌种暂存釜20,培养基消毒间21,物料转移小车22,转辊221,驱动链222,移动车体223,推板224,后熟装置23,消毒包装间24,发酵平台25,菌液接种箱26,开启导轨27,闸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中,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它包括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
菌种培育区1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4,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菌种培养盒8沿摇动平台4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
如图1中所示,多个摇动平台4成阵列布置,在每列相隔一个列的一端设置一个沿列的方向顶推的推拉输送装置3,该推拉输送装置3采用气缸,气缸与推板连接,如图2中所示,每次推送距离为一个菌种培养盒8的宽度。即每次推拉输送装置3的推送,菌种培养盒8前进一个身位。在每列的另一端设置一个沿行的方向拉动的推拉输送装置3,该推拉输送装置3为横向布置的气缸,气缸与拉板连接,如图3中所示。用于将菌种培养盒8拉动到另一个列上,则菌种培养盒8则沿着“S”形行走,从而构成连续生产线。菌种培养盒8在菌种培育区1的移动时间为12~18h。菌种培育区1的温度被控制为30~37℃。
如图1中,菌种培育区1设有菌液收集平台7,用于收集菌种培养盒8内的菌液;收集的菌液装在菌液盒6内,用于给输送至菌液接种箱26。
固体发酵区2设有菌液接种箱26,用于以收集的菌液给豆子发酵盒15内的豆子接种;菌液接种箱26设置在高位,通过自重使菌液流下,采用该结构的目的是尽可能少的使用泵作为输送工具,从而确保菌液的活性。在菌液接种箱26的底部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阵列式接种装置19底部设有成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口,用于使菌种在一个平面上例如豆子发酵盒15的全平面均匀分布。菌液接种箱26的接种量控制采用称重控制,在菌液接种箱26的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通过控制重量的减少,来控制接种量。菌液的截止采用由气缸控制的闸板。
固体发酵区2内还设有多个发酵平台25,发酵平台25互相连接组成生产线,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豆子发酵盒15沿着发酵平台25的生产线行走。固体发酵区2内豆子发酵盒15的行走方式与菌种培育区1内菌种培养盒8的行走方式相同。豆子发酵盒15走完整个固体发酵区2的时间为24~36h。固体发酵区2的温度被控制为30~37℃。
优选的方案如图5、6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8结构为:盒体81的两侧设有可开合的侧壁结构,开合的方式包括上下滑动和以底部为轴旋转翻转,在盒体81内设有培养毯82,培养毯82内表面设有培养基88,培养毯82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81的侧壁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本例中,培养毯82是较为便利的结构,采用织物及防水膜的结构制成,织物可以是棉布也可以是化纤织物,需要有较高的耐酸性能,以提高重复利用次数。防水膜采用塑料膜,进一步优选的以琼脂作为防水膜,同时也作为每次的培养基原料。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5、6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8结构为:盒体81的侧壁设有滑槽84,盒体滑动侧壁86滑动安装在滑槽84内,盒体滑动侧壁86通过拉簧85与盒体81连接,以使盒体滑动侧壁86处于封挡状态;
盒体81的底部设有延伸的足部,高度大于或等于盒体滑动侧壁86的高度,该结构用于让出盒体滑动侧壁86的下滑高度。
在盒体滑动侧壁86的底部设有拨杆83,拨杆83用于驱动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如图5中,优选的,拨杆83伸出到盒体滑动侧壁86的俯视投影轮廓之外,以便于和开启导轨27相配合,开启盒体滑动侧壁86。在盒体81内设有培养毯82,培养毯82内表面设有培养基88,培养毯82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81的侧壁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菌液收集平台7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的推拉输送装置3;推动菌种培养盒8沿着菌液收集平台7行走。
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与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连接;在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设有一个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将菌种培养盒8拉到菌液收集平台7上。
如图4中,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开启导轨27,开启导轨27与拨杆83接触,开启导轨27靠近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的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用于压下拨杆83使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菌液收集槽5用于收集菌液。本例中设置在两侧。当盒体滑动侧壁86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垂下,使培养毯82构成的蓄水结构破坏,从而菌液87泄流至菌液收集槽5,并从菌液收集槽5进入到菌液盒6内。采用该结构的优势在于,无需采用人工吸液枪收集菌液,而且收集的菌液中不包含培养基。
优选的方案如图6中,菌液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菌液盒6,以收集从菌液收集槽5流下来的菌液。菌液盒6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提升装置9,用于将菌液注入到菌液接种箱26内,菌液接种箱26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在菌液盒6的底部设有闸阀,提升装置9提升至顶部时,利用外部的碰块或机械臂开启闸阀,使菌液注入到菌液接种箱26内。另一可选的方案中,提升装置9的顶部设置翻转平台,直接将菌液倒到菌液接种箱26内。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物料转移小车22,物料转移小车22的结构为:移动车体223顶部设有多个转辊221,移动车体223的顶部设有驱动链222,本例中的驱动链222,是指由电机和减速器驱动的链传动机构,驱动链222位于转辊221面的下方,驱动链222与推板224固定连接,用于将移动车体223顶部的盒体推送至其他工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摇动平台4的结构为:支座43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元件42,弹性元件42的顶部与平板41固定连接,在支座43上设有凸轮驱动机构44或曲柄摇杆机构45以驱动平板41摇动。
优选的方案如图2、3中,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
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还与送风装置13连接,送风装置13的入口设有空气灭菌过滤装置12,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到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内,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为正压。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菌种培育区1的入口处设有培养基消毒间21,消毒方式采用紫外光、低温高压灭菌、微波杀菌、辐射杀菌、静电杀菌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用于给菌种培养盒8接种;
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或者进入到菌种培育区1;优选的,在培养基消毒间21内还设有输送带装置。
在培养基消毒间21与菌种培育区1之间设有一闸板28,以构成缓冲舱结构避免杂菌进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19,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19底部设有成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口,用于使菌种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例如在菌种培养盒8的全平面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方案中,固体发酵区2的入口设有豆子消毒间14,豆子消毒间14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输送豆子发酵盒15;消毒方式采用紫外光、低温高压灭菌、微波杀菌、辐射杀菌、高温杀菌、静电杀菌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豆子消毒间14与固体发酵区2之间设有一闸板28;
固体发酵区2还与后熟装置23连接,后熟装置23与粉碎装置18连接。后熟装置23的输送采用输送带或与菌种培育区1相同的输送方式,后熟装置23的停留时间为24~36h,环境温度为4~8℃。因此在后熟装置23内还需设置低温空调。粉碎装置18用于将成熟的豆子纳豆均值打碎后送至消毒包装间24冻干包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最优的实施例为例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加以说明。
使用前,将菌种培育区1、固体发酵区2、培养基消毒间21、豆子消毒间14、后熟装置23、粉碎装置18和消毒包装间24进行充分消毒。初步启动送风装置13,测试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之间的内外压差,检测溢出的空气中包含的微生物是否超标,满足要求后启动温度控制装置11,将菌种培育区1、固体发酵区2的温度控制在30~37℃。
如图1中,将消杀好的菌种培养盒8送入到培养基消毒间21内,在阵列式接种装置19的上游进行细菌消杀,当菌种培养盒8送入到阵列式接种装置19的下方,阵列式接种装置19将菌种暂存釜20内的菌种和水一起注入到菌种培养盒8内,菌种培养盒8继续前行,由一推拉输送装置3推送到菌种培育区1的摇动平台4上。在推拉输送装置3推送时,闸板28临时开启。推拉输送装置3推动连续不断的菌种培养盒8进入到菌种培育区1内,以“S”形行走。当菌种培养盒8走到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需要用去12~18h。在菌种培养盒8静止的时间段内,摇动平台4启动,驱动平板41摇摆,优选的,采用由电机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45带动菌种培养盒8摇摆,由于菌种培养盒8的面积较大,水流流速较高,电机经减速器减速后采用40~50转的速度即可满足菌种培育要求。由于菌种培育区1采用正压方案,菌种培养盒8的空气接触面积大,供氧较为充足,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培育品质。每次摇动平台4的摇动时间为5min,停止后相应的推拉输送装置3即启动一次,完成菌种培养盒8的一次步进。
如图1中,在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一侧布置的一推拉输送装置3将菌种培养盒8拉到菌液收集平台7上,位于菌液收集平台7顶端的一推拉输送装置3将菌种培养盒8不断向前顶推。当经过开启导轨27,如图4中,拨杆83进入到开启导轨27的下方,被开启导轨27逐步压下,盒体滑动侧壁86下行,使培养毯82两侧垂下,菌液87自流进入到菌液收集槽5内,并沿着菌液收集槽5流入到菌液盒6内,当菌液盒6集满,由视频反馈或超声检测或物料转移小车22的称重机构检测,物料转移小车22将菌液盒6运送到输送装置10,该输送装置10采用输送带。输送装置10将菌液盒6输送至提升装置9,提升装置9采用升降平台,提升装置9顶端设有翻转平台,将菌液盒6内的菌液送入到菌液接种箱26内。菌液接种箱26的底部设有一阵列式接种装置19。萌发好的豆子装在豆子发酵盒15内,在豆子消毒间14内消毒后通过一推拉输送装置3送入到固体发酵区2内,在送入 时,一闸板28开启,豆子发酵盒15在菌液接种箱26的下方接种菌液,然后在推拉输送装置3的驱动下,豆子发酵盒15沿着发酵平台25以“S”形行走。在发酵平台25生产线的尾端,豆子发酵盒15行走时间为24~36h。豆子发酵盒15通过一物料转移小车22输送至后熟装置23,在后熟装置23内行走24~36h,送入到粉碎装置18内均质打碎,然后送入到消毒包装间24进行冷冻干燥和包装,在包装过程中,充入氮气,得到含有较高纯度的纳豆激酶和纳豆益生菌的高活力的纳豆粉。本发明的生产工序在一个密闭空间内一次完成,大幅降低了被杂菌感染的可能性,能够大幅降低黄曲霉菌等有害杂菌的含量,采用的具有较高纯度的菌液,能够大幅提升产品品质,减少不适的风味。尤其是能够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操作,大幅降低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生产全过程不采用泵送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菌种的活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
菌种培育区(1)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4),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菌种培养盒(8)沿摇动平台(4)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
菌种培育区(1)设有菌液收集平台(7),用于收集菌种培养盒(8)内的菌液;
固体发酵区(2)设有菌液接种箱(26),用于以收集的菌液给豆子发酵盒(15)内的豆子接种;
固体发酵区(2)内还设有多个发酵平台(25),发酵平台(25)互相连接组成生产线,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3)驱动豆子发酵盒(15)沿着发酵平台(25)的生产线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菌种培养盒(8)结构为:盒体(81)的两侧设有可开合的侧壁结构,在盒体(81)内设有培养毯(82),培养毯(82)内表面设有培养基(88),培养毯(82)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81)的侧壁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菌种培养盒(8)结构为:盒体(81)的侧壁设有滑槽(84),盒体滑动侧壁(86)滑动安装在滑槽(84)内,盒体滑动侧壁(86)通过拉簧(85)与盒体(81)连接,以使盒体滑动侧壁(86)处于封挡状态;
盒体(81)的底部设有延伸的足部,高度大于或等于盒体滑动侧壁(86)的高度,在盒体滑动侧壁(86)的底部设有拨杆(83),拨杆(83)用于驱动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盒体(81)内设有培养毯(82),培养毯(82)内表面设有培养基(88),培养毯(82)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81)的侧壁开启,培养毯(82)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液收集平台(7)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的推拉输送装置(3);
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与摇动平台(4)生产线的尾端连接;
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开启导轨(27),开启导轨(27)与拨杆(83)接触,开启导轨(27)靠近菌液收集平台(7)首端的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用于压下拨杆(83)使盒体滑动侧壁(86)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菌液收集平台(7)的至少一侧设有菌液收集槽(5)用于收集菌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液收集槽(5)的下方设有菌液盒(6),菌液盒(6)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提升装置(9),用于将菌液注入到菌液接种箱(26)内,菌液接种箱(26)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物料转移小车(22),物料转移小车(22)的结构为:移动车体(223)顶部设有多个转辊(221),移动车体(223)的顶部设有驱动链(222),驱动链(222)与推板(224)固定连接,用于将移动车体(223)顶部的盒体推送至其他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摇动平台(4)的结构为:支座(43)的顶部设有多个弹性元件(42),弹性元件(42)的顶部与平板(41)固定连接,在支座(43)上设有凸轮驱动机构(44)或曲柄摇杆机构(45)以驱动平板(41)摇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
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还与送风装置(13)连接,送风装置(13)的入口设有空气灭菌过滤装置(12),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到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内,菌种培育区(1)和固体发酵区(2)为正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菌种培育区(1)的入口处设有培养基消毒间(21),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阵列式接种装置(19),用于给菌种培养盒(8)接种;
培养基消毒间(21)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8)行走或者进入到菌种培育区(1);
在培养基消毒间(21)与菌种培育区(1)之间设有闸板(28)。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19),所述的阵列式接种装置(19)底部设有成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口,用于使菌种在一个平面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是:固体发酵区(2)的入口设有豆子消毒间(14),豆子消毒间(14)内设有推拉输送装置(3)用于输送豆子发酵盒(15);
在豆子消毒间(14)与固体发酵区(2)之间设有闸板(28);
固体发酵区(2)还与后熟装置(23)连接,后熟装置(23)与粉碎装置(18)连接。
CN202011584839.6A 2020-12-29 2020-12-29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Active CN112586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4839.6A CN112586675B (zh) 2020-12-29 2020-12-29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4839.6A CN112586675B (zh) 2020-12-29 2020-12-29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6675A true CN112586675A (zh) 2021-04-02
CN112586675B CN112586675B (zh) 2022-02-08

Family

ID=7520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4839.6A Active CN112586675B (zh) 2020-12-29 2020-12-29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66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481A (zh) * 2020-12-29 2021-02-05 罗千松 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方法
CN114854561A (zh) * 2022-03-28 2022-08-05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疫病生防菌固体母种培养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1496A (en) * 1993-09-01 1995-02-2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ulturing vessel and closure assembly
CN102703374A (zh) * 2012-05-07 2012-10-03 敦振毅 贴壁型细胞培养方法
CN105543067A (zh) * 2016-02-02 2016-05-04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微生态制剂生产线
CN205837696U (zh) * 2016-07-02 2016-12-28 谢永容 一种放养式崽猪饲料喂食补充机构
CN10672220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江汉大学 豇豆种子纳豆粉的生产工艺
CN208545413U (zh) * 2018-06-19 2019-02-26 乐活乐家(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纳豆发酵盒
CN209602507U (zh) * 2018-11-28 2019-11-08 上海宜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循环培养流水线
CN210620826U (zh) * 2019-08-29 2020-05-26 台湾好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菌液的扩培整合发酵系统
US20200231930A1 (en) * 2010-01-29 2020-07-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icroorganism culture sheet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1496A (en) * 1993-09-01 1995-02-2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ulturing vessel and closure assembly
US20200231930A1 (en) * 2010-01-29 2020-07-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Microorganism culture sheet
CN102703374A (zh) * 2012-05-07 2012-10-03 敦振毅 贴壁型细胞培养方法
CN105543067A (zh) * 2016-02-02 2016-05-04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微生态制剂生产线
CN205837696U (zh) * 2016-07-02 2016-12-28 谢永容 一种放养式崽猪饲料喂食补充机构
CN10672220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江汉大学 豇豆种子纳豆粉的生产工艺
CN208545413U (zh) * 2018-06-19 2019-02-26 乐活乐家(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纳豆发酵盒
CN209602507U (zh) * 2018-11-28 2019-11-08 上海宜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循环培养流水线
CN210620826U (zh) * 2019-08-29 2020-05-26 台湾好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菌液的扩培整合发酵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481A (zh) * 2020-12-29 2021-02-05 罗千松 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方法
CN112322481B (zh) * 2020-12-29 2024-01-30 罗千松 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方法
CN114854561A (zh) * 2022-03-28 2022-08-05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疫病生防菌固体母种培养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6675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6675B (zh) 纳豆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2322480A (zh) 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
US20030138943A1 (en) Gas dual-dynamic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CN108587871B (zh) 一种自动化发酵系统
CN112273531A (zh) 一种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葡萄枝发酵饲料制备工艺及设备
CN110157613B (zh) 一种层架循环履带式固态发酵设备及固态发酵方法
CN114891596A (zh) 一种枯草杆菌微生物菌肥发酵培养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02742685A (zh) 一种自动红茶发酵生产设备
CN112322481B (zh) 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方法
CN107599288B (zh) 自动海绵真空发泡机及使用该发泡机的海绵发泡方法
CN112644857A (zh) 菌液自动收集系统
CN115007595A (zh) 一种死羊尸体无害化处理机
TWI431115B (zh) Beneficial fungi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recision monitoring equipment
CN113768182A (zh) 一种可移动箱式烟草生物发酵装置
CN212164438U (zh) 连续灭菌冷却装料接种一体机
CN108034554A (zh) 一种酿酒连续制曲的曲房设施
CN113322174A (zh) 一种用于培养厨余垃圾降解微生物的装置
TW201127954A (en) Automatic mass production system for beneficial fungi
CN208071672U (zh) 一种酿酒连续制曲的曲房设施
CN203065480U (zh) 薄层自控静态固体发酵装置
CN216513803U (zh) 一种制作热封型乳酸菌发酵生产后生元的装置
CN112063517A (zh) 一种饲料微生物发酵方法
CN215913286U (zh) 一种可移动箱式烟草生物发酵装置
CN204969376U (zh) 一种高纤维饲料生物降解发酵装置
CN219239653U (zh) 一种黄贮饲料发酵菌剂添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437299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yu Coun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leford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8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Jianghan University, No. 8, sanjiaohu Road, Zhuank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H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