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430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430A
CN112584430A CN201910945587.6A CN201910945587A CN112584430A CN 112584430 A CN112584430 A CN 112584430A CN 201910945587 A CN201910945587 A CN 201910945587A CN 112584430 A CN112584430 A CN 112584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sub
resources
feedback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55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4430B (zh
Inventor
杜逸凡
薛祎凡
才宇
姚楚婷
王洲
王键
徐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53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3600A/zh
Priority to CN201910945587.6A priority patent/CN112584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4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4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用以在减少信令开销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确定出侧行链路反馈资源,在侧行链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最终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中,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技术定义了广播类型、单播类型和组播类型的业务方式。同时,对于单播类型和组播类型的业务方式,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也就是说接收端会在物理直连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上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反馈,以避免错传或者漏传数据。目前,用于发送HARQ的反馈资源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直接指示每个PSFCH的位置和大小,但是这样做比较浪费控制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在节省控制资源的前提下,便于组播模式中的接收端终端设备准确确定侧行链路反馈资源,减少资源碰撞。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减少信令开销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确定出侧行链路反馈资源,在侧行链路通信场景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该方式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频分的方式实现反馈资源集合中的反馈资源的频分复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P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三资源,该方式包括:针对第二子资源,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第三终端设备根据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第三终端设备通过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组播场景中,当存在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组播模式1和第三终端设备支持组播模式2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频分和码分复用反馈资源集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时域资源索引值,确定与之关联的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终端侧的协商,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调度反馈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关于上述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之前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不多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码分的方式实现反馈资源集合中的反馈资源的频分复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时域资源索引值,确定与之关联的时频资源。这样,通过协议规定或者终端侧与网络侧的协商,能够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依据时频资源的关联关系调度反馈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关于上述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之前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不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K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组播场景中,当存在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组播模式1和第三终端设备支持组播模式2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码分复用反馈资源集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关于上述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之前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不多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L1份子资源或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频分和码分的方式实现反馈资源集合中的反馈资源的频分复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Z2份子资源或Z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频分和码分的方式实现反馈资源集合中的反馈资源的频分复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减少了资源碰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第一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三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三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三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针对第二子资源,根据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根据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第一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三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三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三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K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L1份子资源或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或能够支持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Z2份子资源或Z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或者该芯片包括存储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各方面或各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和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和各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X通信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组播场景的车辆之间的SL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域位置确定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1下的一种频域资源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1下的另一种频域资源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1下的一种码域资源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1下的一种频域和码域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1下的另一种频域和码域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组播模式2下的一种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1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2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3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4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5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分和码分复用方式示例6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车连接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接入网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5G)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但因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因此在后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则后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均是指接入网设备。
3)V2X,在版本(Rel)-14/15/16版本中,V2X作为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顺利立项。V2X将在已有的D2D技术的基础上对V2X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优化,需要进一步减少V2X设备的接入时延,解决资源冲突问题。
V2X具体又包括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车与路侧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车与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V2P)的直接通信,以及车与网络(vehicle-to-network,V2N)的通信交互等几种应用需求。如图1所示。V2V指的是车辆间的通信;V2P指的是车辆与人(包括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司机、或乘客)的通信;V2I指的是车辆与网络设备的通信,网络设备例如RSU,另外还有一种V2N可以包括在V2I中,V2N指的是车辆与基站/网络的通信。
其中,RSU包括两种类型:终端类型的RSU,由于布在路边,该终端类型的RSU处于非移动状态,不需要考虑移动性;基站类型的RSU,可以给与之通信的车辆提供定时同步及资源调度。
4)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标识,而并不是表示这两种标识的内容、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特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人们对了解周边人或事物并与之通信的邻近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技术应运而生。D2D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用户设备的电池功耗、提高数据速率,并能很好地满足邻近服务的需求。D2D技术允许多个支持D2D功能的终端设备在有网络基础设施或无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发现和直接通信。鉴于D2D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基于D2D技术的车联网应用场景被提出,但是因涉及安全性的考虑,这种场景下对时延的要求非常高,现有的D2D技术无法实现。
因此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LTE技术的网络下,V2X车联网技术被提出。V2X通信是指车辆与外界的任何事物的通信,包括V2V、V2P、V2I和V2N。
V2X通信针对以车辆为代表的高速设备,是未来对通信时延要求非常高的场景下应用的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如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等场景。LTE V2X通信可以支持有网络覆盖和无网络覆盖的通信场景,其资源分配方式可以采取网络接入设备调度模式,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节点B(E-UTRAN Node B,eNB)调度模式和用户自选模式。基于V2X技术,车辆用户设备(vehicle UE,V-UE)能将自身的一些信息,例如位置、速度、意图(转弯、并线或倒车等)等信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向周围的V-UE发送,同样地,一个V-UE也会实时接收来自周围的V-UE的信息。3GPP标准组织在2017年初正式发布第一代LTEV2X标准,LTE版本号Release 14。
LTE V2X解决了V2X场景中的一些部分基础性的需求,但对于未来的完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而言,现阶段的LTE V2X还不能有效的支持。随着5G NR技术在3GPP标准组织中的开发,NR V2X也将进一步发展,例如可以支持更低的传输时延,更可靠的通信传输,更高的吞吐量,及更好的用户体验等,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需求。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组播场景下的网络架构。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
图2包括网络设备100、发送端终端设备200(以下简称TX UE2)和发送端终端设备201(以下简称TX UE4),以及第一组接收端终端设备300(以下简称第一组RX UE)和第二组接收端终端设备301(以下简称第二组RX UE)。TX UE2和第一组RX 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TX UE4和第二组RX 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进行通信。第一组RX UE中包括RX UE1,第二组RX UE包括RX UE3。第一组RX UE接收来自TX UE2发送的组播消息,消息中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第二组RX UE接收来自TX UE2发送的组播消息,组播消息中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其中,发送端终端设备(以下简称TX UE)和接收端终端设备(以下简称RX UE)可以是V2X终端设备,或者是D2D终端设备等,具体的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RX UE的数量只是示意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RX UE可以是一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三组以上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或者还可以是RSU等,图2中以基站为例。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 generation,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
其中,图2中的终端设备是以车载终端设备或车为例,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不限于此。
在LTE V2X中,存在两种组播模式,结合图2来说,在组播模式1(Option 1)下,RXUE1只有在数据解码失败时才发送否定的确认信息(例如HARQ-NACK)至TX UE2。第一组RXUE300中的所有RX UE可以共享同一个PSFCH,该PSFCH用来发送否定的确认信息。
另一方面,在组播模式2(Option 2)下,第一组RX UE300在数据解码成功时发送肯定的确认(即HARQ-ACK)至TX UE2,在数据解码失败时发送否定的确认(例如HARQ-NACK)至TX UE2。第一组RX UE300中的每个RX UE可以占用单独的PSFCH,该PSFCH用来发送肯定的确认信息或否定的确认信息。
接下来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设备100,下文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收端终端设备RX UE1,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TX UE2,第三终端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RX UE3,第四终端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TX UE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1,图3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3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第一种场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是调度信息,比如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信息,SCI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包括其它参数,比如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之前,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或者是第一指示信息除了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指示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
第二种场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预先协议约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而不包括SCI。
步骤3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其中,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反馈资源集合在时域中出现的周期N,单位为slot(时隙),也就是每隔N个时隙会出现反馈资源集合,目前N可能的取值可以为1、2、4。N的具体取值是被网络侧预先配置或指示的。
在一种情况下,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在另一种情况下,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之后,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反馈资源集合的时域位置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确定,反馈资源集合的频域起始位置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起始位置确定。反馈资源集合的频域大小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资源大小确定。例如,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占用slot n(时隙n)的PSSCH,与之相对应的PSFCH出现在slot n+a上,a为正整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步骤303,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步骤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HARQ反馈机制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因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码机制和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其中,前向纠错码技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一部分错误,从而减少重传的次数。对于前向纠错码技术无法纠正的错误,接收端会通过自动重传请求机制请求发送端重发数据。具体地,接收端使用检错码,通常为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无法解码出错,则第一终端设备会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收到NACK后,会向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组接收端终端设备重发组播,该组播包括与之前相同的数据包。所以下文中第一反馈信息也可以用否定的确认(NACK)来指代。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场景对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A向车辆B所在的第一车辆组发送组播,该组播中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包括车辆A的位置信息,车辆A的油量信息,以及车辆A的驾驶员向车辆B的驾驶员发送的聊天信息等等。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车辆B在收到车辆A的数据信息后,需要对该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向车辆A发送反馈信息。如果车辆B无法正确解码,则向车辆A发送NACK,车辆A收到NACK后,车辆A会向车辆B重新发送该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以下结合图2中的TX UE2和RX UE1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TX UE4和RX UE3之间的通信过程具体描述几种实现方式。
场景一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该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然后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从P份子资源中确定出第一资源。最终当RXUE1解码失败时,RX UE1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具体来说,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一个PRB的大小Nsc为12。那么RX UE1可以将反馈资源集合中N_PRB个PRB分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21
份,也就是说P等于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
每份子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
个PRB。RX UE1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时域资源索引值,从P份子资源确定出第一资源,第i个PSFCH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PRB偏移量PRB_offset等于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3
比如说,假设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为2,N_PRB=5,也就是每隔2个时隙出现反馈资源集合,反馈资源集合在频域上占用5个PRB,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4
份子资源,第0个PSFCH占用第1份子资源,第1个PSFCH占用第2份子资源。因RX UE1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1,所以第一组RX UE可以共享该第一资源。
在该场景下,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其中,长序列的序列长度指的是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长序列L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5
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长序列L等于60。短序列的序列长度小于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短序列L等于1×Nsc=12。
选项1(Option f1):每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6
个PRB,长序列L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7
或者每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8
个PRB,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9
次,L=Nsc。假设RX UE1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的PSFCH为第i个PSFCH,第i个PSFCH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1
如图5中的图(a)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两份,第一资源占用2个PRB,长序列的序列长度L=60。或者,第一资源占用2个PRB,短序列重复2次。
选项2(Option f2):前N-1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2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3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4
次,L=Nsc。第N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5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6
或者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7
次,L=Nsc。第i个PSFCH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8
如图5中的(b)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两份,第0个PSFCH占用2个PRB,第1个PSFCH占用3个PRB,第0个PSFCH占用的资源为第一资源时,第一资源占用下面2个PRB,第1个PSFCH占用的资源为第一资源时,第一资源占用上面3个PRB。
选项3(Option f3):第1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19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0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1
次,L=Nsc。后N-1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2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3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324
次,L=Nsc。i=0时,PSFCH占用第1份频域资源,PRB_offset=0。i=1,…,N-1时,第i个PSFCH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1
如图5中的(c)所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两份,第i=0个PSFCH占用3个PRB,第i=1个PSFCH占用2个PRB。第0个PSFCH占用的资源为第一资源时,第一资源占用下面3个PRB,第1个PSFCH占用的资源为第一资源时,第一资源占用上面2个PRB。
选项4(Option f4):每个PSFCH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2
个PRB,短序列L=Nsc,每个PSFCH使用短序列梳状占用频域资源单元。第i个PSFCH的频域PRB_offset为i,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3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4
如图6中的(a)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两份,第i=0个PSFCH占用第1个PRB和第3个PRB。第i=1个PSFCH占用第2个PRB和第4个PRB。
选项5(Option f5):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5
个PSFCH,即i<N_PRB/N时,PRB_offset为i,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6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7
其他PSFCH,即i≥N_PRB/N时,PRB_offset为i,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8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9
如图6中的(b)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分为两份,第i=0个PSFCH占用第1个PRB和第3个PRB、第五个PRB,第i=1个PSFCH占用第2个PRB和第4个PRB。
场景二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的码域资源分成K份子资源,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然后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根据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从K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最终当RX UE1解码失败时,RXUE1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PSFCH的序列以PUCCH format 0为基准,参考PUCCH format 0的序列,不同循环移位的序列之间是相互正交的,则依靠不同的循环移位,可以使序列码分占用同一块时频资源。循环移位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10
其中,αι表示序列的循环移位值,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11
表示一个RB的子载波数量,ncs表示是和PUCCH符号位置、小区信息有关的一个参数,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412
表示PUCCH在无线帧中的时隙编号,ι′表示PUCCH在slot中的第一个符号的索引值,mod表示取模。
m0和mcs是两个与发送PSFCH的RX UE有关的参数。m0由传递具体的信息即ACK还是NACK决定,信息只有1比特,因此有两个可能的取值。mcs是RX UE决定的参数,用以实现码分。所以要想确定一个PSFCH的码域资源,只要确定了这两个参数即可。mcs和α一样,是不大于序列长度的整数,对于PUCCH format 0长度12的序列,取值范围就是0~11。
具体来说,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RX UE1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计算码分参数。第i个PSFCH的m0={set}(i),set为{0,delta*1,…,delta*(N-1)},delta=L/N。mcs预设固定值,比如0。其中,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可以是长序列,也可以是短序列,长序列L=N_PRB×Nsc,短序列重复N_PRB次L=Nsc。
如图7中的(a)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包括5个PRB)分成2份子资源,RX UE1的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占用5个PRB,频域资源的PRB_offset为0。在第一资源是长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30;如图7中的(b)所示,在第一资源是短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6。
场景三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一方面,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另一方面,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最终,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L1份子资源或L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具体来说,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重复周期N=4,一个PRB的大小Nsc为12。那么RX UE1首先将反馈资源集合中N_PRB个PRB分成两份子资源。RX UE1的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占用其中的一份。然后RX UE1将第一份子资源份分成L1份子资源,将第二子份资源分成L2份资源。RX UE1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计算码分参数。
在该场景下,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其中,长序列的序列长度指的是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长序列L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51
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长序列L等于60。短序列的序列长度小于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短序列L等于1×Nsc=12。
选项1(Option f1):每份子资源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52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53
或者每份子资源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54
次,L=Nsc。第一子资源的PRB_offset=0,第二子资源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55
如图8中的(a)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包括5个PRB)分成2份子资源,RXUE1的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占用2个PRB,第一子资源的频域资源的PRB_offset=0,第二子资源的PRB_offset=2。在第一资源是长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12;如图8中的(b)所示,在第一资源是短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6。
选项2(Option f2):第一子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2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3
次,L=Nsc。第二子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4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5
或者,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6
次,L=Nsc。第一子资源PRB_offset=0,第二子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7
其中,当i=0,1时m0=0;当i=2,3m0=L/2。mcs预设固定值,比如0。
如图9中的(a)所示,RX UE1将反馈资源集合(包括5个PRB)分成2份子资源,在第一资源是长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PRB_offset=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12,PRB_offset=2;如图9中的(b)所示,在第一资源是短序列的情况下,若第一资源是第i=0个PSFCH占用资源,m0=0,PRB_offset=0;若第一资源是第i=1个PSFCH占用资源,m0=6,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的PRB_offset=2。
选项3(Option f3):第一子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8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9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0
或者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1
次,L=Nsc。第二子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2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3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4
次,L=Nsc。第一子资源的PRB_offset=0,第二子资源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615
其中,当i=0,1时m0=0;当i=2,3m0=L/2。mcs预设固定值,比如0。
场景四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2,图10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第一种场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是调度信息,比如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信息,SCI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包括其它参数,比如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之前,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或者是第一指示信息除了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指示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
第二种场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预先协议约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而不包括SCI
步骤10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其中,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反馈资源集合在时域中出现的周期N,单位为slot(时隙),也就是每隔N个时隙会出现反馈资源集合,目前N可能的取值可以为1、2、4。N的具体取值是被网络侧预先配置或指示的。
在一种情况下,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在另一种情况下,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之后,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反馈资源集合的时域位置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时域资源位置确定,反馈资源集合的频域起始位置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起始位置确定。反馈资源集合的频域大小可以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占用的资源大小确定。例如,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占用slot n(时隙n)的PSSCH,与之相对应的PSFCH出现在slot n+a上,a为正整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步骤1003,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步骤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HARQ反馈机制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解码成功,则第一终端设备会发送一个肯定的确认(acknowledgment,ACK)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收到ACK后,继续发送业务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无法解码出错,则第一终端设备会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收到NACK后,会向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组接收端终端设备重发组播,该组播包括与之前相同的数据包。所以下文中第二反馈信息也可以用肯定的确认(ACK)或否定的确认(NACK)来指代。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场景对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假设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A向车辆B所在的第一车辆组发送组播,该组播中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包括车辆A的位置信息,车辆A的油量信息,以及车辆A的驾驶员向车辆B的驾驶员发送的聊天信息等等。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车辆B在收到车辆A的数据信息后,需要对该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并且根据校验结果向车辆A发送反馈信息。如果车辆B正确解码,则向车辆A发送ACK,车辆A继续发送组播;如果车辆B无法正确解码,则向车辆A发送NACK,车辆A收到NACK后,车辆A会向车辆B重新发送该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以下结合图2中的TX UE2和RX UE1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TX UE4和RX UE3之间的通信过程具体描述几种实现方式。
场景一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1,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然后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该位置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U份子资源和V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在该场景下,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其中,长序列的序列长度指的是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长序列L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1
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长序列L等于60。短序列的序列长度小于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短序列L等于1×Nsc=12。
具体来说,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为1个物理资源块,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RXUE1将N_PRB个物理资源块分成了N份子资源,每份子资源占1个PRB,L=Nsc,也就是U等于N。RX UE1的PRB偏移PRB_offset=UE_ID%N_PRB。UE_ID是RX UE1在该组内的编号。针对每个子资源,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RX UE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N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该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RX UE1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计算码分参数。码分参数的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参见如下方式。
情形1--组内的RX UE数量X已知
步骤1,先计算每个PRB复用的RX UE个数:1)前X%N_PRB个PRB,即PRB_offset<X%N_PRB时,每个PRB要复用一组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9
个RXUE。2)后N_PRB-X%N_PRB个PRB,即PRB_offset≥X%N_PRB时,每个PRB要复用一组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2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3
个UE。每个PRB还要复用N组这样的UE。
选项1(Optionc1):先保证m0间隔,再保证mcs间隔: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4
set为{[0,1,2,…,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5
PRB_offset<X%N_PRB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6
否则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7
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88
如图11所示,图11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8个RX UE,UE ID有0、1、2、3、4、5、6、7,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5、6、7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3。图11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7个RX UE,UE ID有0、1、2、3、4、5、6,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6;UE ID为5、6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9。
选项2(Optionc2):先保证mcs间隔,再保证m0间隔: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1
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2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3
PRB_offset<X%N_PRB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4
如图12所示,图12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8个RX UE,UE ID有0、1、2、3、4、5、6、7,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5、6、7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图12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7个RX UE,UE ID有0、1、2、3、4、5、6,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6;UE ID为5、6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7。
情形2--组内的RX UE数量X未知
选项1(Optionc1):不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2: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10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5
传NACK时mcs=0,传ACK时mcs=1。
如图13所示,图13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8个RX UE,UE ID有0、1、2、3、4、5、6、7,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5、6、7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2。图13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7个RX UE,UE ID有0、1、2、3、4、5、6,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6;UE ID为5、6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8。
选项2(Optionc2):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1: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6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7
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8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199
如图14所示,图14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8个RX UE,UE ID有0、1、2、3、4、5、6、7,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5、6、7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图14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7个RX UE,UE ID有0、1、2、3、4、5、6,每个RX UE各占一个PRB。图中UE ID为0和5的RX UE复用同一个PRB,UE ID为0、1、2、3、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6;UE ID为5、6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7。
场景二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然后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该位置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U份子资源和V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在该场景下,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其中,长序列的序列长度指的是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长序列L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
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长序列L等于60。短序列的序列长度小于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单元的长度。例如,当N=2,N_PRB=5,Nsc=12时,短序列L等于1×Nsc=12。
具体来说,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为1个物理资源块,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RXUE1将N_PRB个物理资源块分成了U份子资源,每份子资源占n个PRB,L=Nsc。RX UE1按照如下任一选项计算频域参数,其中共有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
块可用资源。按照UE_ID%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3
的数值,UE可以分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4
小组,每一个小组对应一块可用资源。
选项1(Optionf1):每块资源占n个PRB,L=n*Nsc,或短序列重复n次:L=Nsc。UE的PRB偏移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5
选项2(Optionf2):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6
个资源,每个占n个PRB,长序列L=n*Nsc,或短序列重复n次:L=Nsc。最后一个资源,即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7
时,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8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9
个PRB,长序列L=n’*Nsc,或短序列重复n’次:L=Nsc。UE的PRB偏移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1
选项3(Optionf3):第1个资源,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2
个PRB,长序列L=n’*Nsc,或短序列重复n’次:L=Nsc。后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3
个资源,每个占n个PRB,长序列L=n*Nsc,或短序列重复n次:L=Nsc。当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4
时,该UE的PRB_offset=0;否则,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5
RX UE1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计算码分参数。码分参数的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参见如下方式。
情形1--组内的RX UE数量X已知
第一步,计算每个PRB要复用的UE数,从UE_ID到k或k’的映射。1)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6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7
个资源(小组),即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8
时,每个资源(小组)要复用一组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19
个UE。2)后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0
个资源,即UE_ID%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1
时,每个PRB要复用一组的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2
个UE。每个资源还要复用N组这样的UE。
第二步,计算每个UE的码分参数。
选项1(Optionc1):先保证m0间隔,再保证mcs间隔: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3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4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5
否则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6
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7
如图15所示,图15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5个RX UE,UE ID有0、1、2、3、4,每个RX UE各占两个PRB。图中UE ID为0、2和4的RX UE复用同两个PRB,UE ID为0、1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2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4;UE ID为3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3;UE ID为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8。图15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3个RX UE,UE ID有0、1、2,每个RXUE各占两个PRB。UE ID为0、1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2;UE ID为2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8。
选项2(Optionc2):先保证mcs间隔,再保证m0间隔: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8
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29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3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31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32
否则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033
情形2--组内的RX UE数量X未知
选项1(Optionc1):不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2: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5
传NACK时mcs=0,传ACK时mcs=1。
如图16所示,图16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5个RX UE,UE ID有0、1、2、3、4,每个RX UE各占两个PRB,UE ID为0、1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0;UE ID为2和3的RXUE的码分参数m0为2;UE ID为4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4。图16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3个RX UE,UE ID有0、1、2,每个RXUE各占两个PRB。UE ID为0、1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2;UE ID为2的RX UE的码分参数m0为14。
选项2(Optionc2):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1: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3
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set}(j),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4
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5
场景三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RX UE1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第一子资源分成L3份子资源,L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RX UE1数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第二子资源分成L4份子资源,L4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RX UE1正确接收时,RXUE1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的索引值,从L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当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被RX UE1正确接收时,RX UE1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的索引值,从L4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具体来说,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两份子资源。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一个PRB的大小Nsc为12。那么RX UE1可以将反馈资源集合中N_PRB个PRB分成两份,即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RX UE1按照如下任一选项提供的计算方式计算频域参数。
Option f1:每个RX UE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6
个连续PRB。长序列,每个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6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7
次:L=Nsc。NACK PRB_offset=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8
Option f2:NACK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9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0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1
次:L=Nsc。ACK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7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2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3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8
次:L=Nsc。NACK PRB_offset=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4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5
Option f3:NACK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6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7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8
次:L=Nsc。ACK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19
个连续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1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2
次:L=Nsc。NACK PRB_offset=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3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124
RX UE1按照如下任一选项提供的计算方式计算频域参数。其中,mcs预设固定值,比如0。
情形1--组内的RX UE数量X已知
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set}(j),j=UE_ID,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
如图17所示,图17中的(a)中,假设图2中的第一组RX UE内有3个RX UE,每个RXUE各占四个PRB。图中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0;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0。图中RX UE2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4;RX UE2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4。图中RX UE3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8;RX UE3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8。图17中的(b)中,假设图2中的第二组RX UE内有3个RX UE,每个RX UE各占四个PRB。图中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12;RX UE1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12。图中RX UE2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16;RX UE2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16。图中RX UE3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ACK时,占用前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20;RX UE3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为NACK时,占用后两个PRB,码分参数m0为20。
情形2--组内的RX UE数量X未知
因为不知道组内成员UE数和PRB数量的关系,本着能容纳最多UE的原则计算m0,即m0间隔为1。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set}(j),j=UE_ID,set为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2
场景四
RX UE1接收来自TX UE2的第一信息,在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RX UE1根据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RX UE1的索引值,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RX UE1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W大于等于N。
针对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RX UE1根据接收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RXUE1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子资源分成Z份子资源,Z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RX UE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RX UE1的索引值,从Z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具体来说,RX UE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假设反馈资源集合包括N_PRB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一个PRB的大小Nsc为12。那么RX UE1可以将反馈资源集合中N_PRB个PRB分成W份,RX UE1按照如下任一选项提供的计算方式计算频域参数。
Option f1:每个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3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4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5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6
第i个组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7
Option f2:前N-1个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8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9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0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1
次:L=Nsc。第N个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2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3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4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5
次:L=Nsc。第i个组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6
Option f1:第1个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7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8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19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20
次:L=Nsc。后N-1个组占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221
个PRB,长序列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1
或短序列重复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2
L=Nsc。第1个,即i=0时该组占用第1份频域资源,PRB_offset=0;i=1,…,N-1时,第i个组占用第i+1份频域资源,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3
RX UE1根据预设的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计算码分参数。码分参数的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参见如下方式。
情形1--组内的RX UE数量X已知
Option c1:先保证m0间隔,再保证mcs间隔: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4
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5
Option c2:先保证mcs间隔,再保证m0间隔:传NACK时mcs=0,传ACK时mcs=L/2。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6
情形2--组内的RX UE数量X未知
Option c1:不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2: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UE_ID*2。传NACK时mcs=0,传ACK时mcs=1。
Option c2:保证mcs间隔,m0间隔为1:传NACK时mcs=0,传ACK时
Figure BDA0002224034700000237
每一个UE的循环移位m0=UE_ID。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1,第三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2,图18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8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步骤301。
步骤1802,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其中,第三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或者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
第一种场景,第三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例如第三指示信息是调度信息,比如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信息,SCI信息中除了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包括其它参数,比如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也就是说第四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之前,先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或者是第三指示信息除了指示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还指示数据率,调制阶次,以及数据优先级等。
第二种场景,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预先协议约定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所占用的资源,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而不包括SCI。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801和步骤1802的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180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然后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步骤1804,其中,P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针对第二子资源,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然后第三终端设备根据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803和步骤1804的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1805,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步骤1806,第三终端设备通过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805和步骤1806的先后执行顺序。
也就是说,在组播模式1和组播模式2业务共存场景下,每个RX UE使用已有信息隐式计算出PSFCH的频域和码域物理资源的位置或信息,不同组使用频分的方式共用一块反馈资源,组内UE根据所在组所选的组播模式确定码域资源。关于计算频域参数的计算方式与第二种通信方法的场景四的计算方法相同。关于码分参数的计算方法分如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如果RX UE所在组使用组播模式1,则码分参数计算和第一种通信方法的场景一相同。情况二,如果RX UE所在组使用组播模式2,则码分参数计算和第二种通信方法的场景四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多个PSFCH复用一块反馈资源,减少了资源碰撞,且不会增加信令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1,第三终端设备支持的组播模式为组播模式2,图19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9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步骤301。
步骤1902,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步骤190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901和步骤1902的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190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步骤1904,所述K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903和步骤1904的先后执行顺序。
步骤1905,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步骤1906,第三终端设备通过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步骤1905和步骤1906的先后执行顺序。
也就是说,在组播模式1和组播模式2业务共存场景下,每个RX UE使用已有信息隐式计算出PSFCH的频域和码域物理资源的位置或信息,不同组使用码分的方式共用一块反馈资源,组内UE根据所在组所选的组播模式确定码域资源。关于频域参数:每个组都占用所有PSFCH频域资源,PRB_offset=0。关于计算方法分如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如果RX UE所在组使用组播模式1,则码分参数计算和第一种通信方法的场景二相同。情况二,如果RX UE所在组使用组播模式2,则码分参数计算和第二种通信方法的场景四相同。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通信装置包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通信线路2002,存储器20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04。
处理器20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20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0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2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2001和处理器20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05和输入设备2006。输出设备2005和处理器20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06和处理器20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主要从每一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网元,例如终端和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和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2101和通信模块2102。该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2103和通信模块2104。
可选的,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执行至少一种通信方法。
通信模块210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处理模块2101,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
通信模块2102还用于通过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该处理模块2101还至少可以执行以下方案之一:
方案一、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方案二、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方案三、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方案四、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可选的,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执行至少一种通信方法。
通信模块2104,用于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
处理模块2103,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所述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通信模块2104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该处理模块2103还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20所示的通信装置,图21中的通信模块2102或通信模块2104可以由图20中的通信接口2004来实现,图21中的处理模块2101或处理模块2103可以由图21中的处理器2101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终端设备和接收端终端设备,该发送端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该接收端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2所示的芯片可以为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芯片包括处理器2201。其中,处理器22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收发器2202,收发器2202用于接受处理器2201的控制,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3、图10、或者图18、图19所示的方法。
可选的,图22所示的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2203。
需要说明的是,图22所示的芯片可以使用下述电路或者器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他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网络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以上,本申请还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U份子资源和所述V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3份子资源,所述L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4份子资源,所述L4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
当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当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4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5或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所述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W大于等于N;
针对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子资源分成Z份子资源,所述Z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Z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8或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11、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U份子资源和所述V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通信装置,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3份子资源,所述L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4份子资源,所述L4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4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15或实施例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所述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W大于等于N;
针对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子资源分成Z份子资源,所述Z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Z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20、根据实施例18或实施例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2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终端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反馈信息。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U份子资源和所述V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2或实施例23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3份子资源,所述L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4份子资源,所述L4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4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5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5或实施例26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所述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W大于等于N;
针对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子资源分成Z份子资源,所述Z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Z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28或实施例29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3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U份子资源,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U大于等于1;
针对所述U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和数量U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子资源分成V份子资源,其中,所述V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V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U份子资源和所述V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32所述的通信装置,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32或实施例33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3份子资源,所述L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4份子资源,所述L4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3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L4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35或实施例3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W份子资源,所述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W大于等于N;
针对W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一份子资源,根据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子资源分成Z份子资源,所述Z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资源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Z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39、根据实施例3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8或实施例3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4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43、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该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输出电路。
实施例44、一种通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45、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46、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P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所述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47、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5或实施例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48、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4至实施例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49、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50、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K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51、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9或实施例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52、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9至实施例5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53、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54、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5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55、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53或实施例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56、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57、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58、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56或实施例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59、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60,根据实施例5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61、根据实施例60所述的通信装置,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62、根据实施例60或实施例61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63、根据实施例5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64、根据实施例63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65、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63或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66、根据实施例5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67、根据实施例66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68、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66或实施例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69、根据实施例5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70、根据实施例69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71、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69或实施例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7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一终端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一反馈信息。
实施例73、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通信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74、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
第四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三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三终端设备,还用于针对第二子资源,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所述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其中,所述P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第三终端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四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反馈信息。
实施例75,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73或实施例7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76、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73至实施例7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77、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通信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78、根据实施例77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
第四终端设备,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三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三终端设备,还用于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第三终端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第四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二反馈信息。
实施例79,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77或实施例7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80、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77至实施例7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81、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通信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82、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8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83、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81或实施例8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84、根据实施例72所述的通信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85、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8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86、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84或实施例8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87、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实施例88、根据实施例8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89、根据实施例8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90、根据实施例88或8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91、根据实施例8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实施例92、根据实施例9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93、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91至实施例9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94、根据实施例8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95、根据实施例9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96、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94至实施例9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97、根据实施例8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实施例98、根据实施例9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实施例99、根据权利要求实施例97至实施例9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实施例10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44至实施例58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10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44至实施例58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102、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44至实施例58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该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输出电路。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Claims (1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用于传输侧行链路反馈信息,其中,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未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P份子资源,所述P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其中,P大于等于N,所述P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P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Q1份子资源,所述Q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1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非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K份子资源,所述K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K大于等于N,所述K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是根据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子资源中确定第一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设备接收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与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多个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K份子资源还包括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二子资源是根据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确定的;
针对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第三终端设备数量和第三资源的序列长度中至少一个,将所述第二子资源的码域资源分成Q2份子资源,所述Q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索引值,从所述Q2份子资源中确定第三资源;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资源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侧行链路业务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所述第一子资源和所述第二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L1份子资源,所述L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分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1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L2份子资源,所述L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L2大于等于1;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L1份子资源或所述L2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从所述反馈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反馈资源集合分成Z1份子资源,所述Z1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的码域参数不同,其中,所述码域参数的值是根据第一资源的序列长度确定的,Z1大于等于1;所述Z1份子资源包括第一子资源和第二子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一子资源分成Z2份子资源,所述Z2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集合的重复周期N,将所述第二子资源分成Z3份子资源,所述Z3份子资源中的任意两份子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单元不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业务数据的资源的位置信息,从所述Z2份子资源或所述Z3份子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时域资源索引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长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在频域上短序列连续占用资源单元。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45587.6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84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5351.2A CN115733600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1910945587.6A CN112584430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5587.6A CN112584430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5351.2A Division CN115733600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430A true CN112584430A (zh) 2021-03-30
CN112584430B CN112584430B (zh) 2022-11-01

Family

ID=7511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5587.6A Active CN112584430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211315351.2A Pending CN115733600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5351.2A Pending CN115733600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5844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785A (zh) * 2021-04-02 2021-08-2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边链路通信终端设备协作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631968A (zh) * 2017-03-2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243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A3086801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061822A (zh) * 2018-12-03 2019-07-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车联网单播通信信道、通信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214427A (zh) * 2019-04-23 2019-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05569A4 (en) * 2018-12-29 2022-07-2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313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631968A (zh) * 2017-03-2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馈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243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A3086801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061822A (zh) * 2018-12-03 2019-07-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车联网单播通信信道、通信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214427A (zh) * 2019-04-23 2019-09-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906596 "Design and contents of PSCCH and PSF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7》 *
HUAWEI等: "R1-1906596" Design and contents of PSCCH and PSFCH "", 《3GPP TSG_RAN\WG1_RL1》 *
LG ELECTRONICS: "R1-1907018 "Discussion on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for NR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LG ELECTRONICS: "R1-1907682 "Feature lead summary of PHY procedure in NR sidelink"", 《3GPP TSG RAN WG1 #97》 *
LG ELECTRONICS: "R1-1907682 "feature lead summary of PHY procedure in NR sidelink"", 《3GPP TSG_RAN\WG1_RL1》 *
RAN1: "RP-190983 "Status report of WI: 5G V2X with NR sidelink; rapporteur: LG Electronics"", 《3GPP TSG RAN MEETING #8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785A (zh) * 2021-04-02 2021-08-2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边链路通信终端设备协作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13285785B (zh) * 2021-04-02 2022-07-1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边链路通信终端设备协作信息指示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430B (zh) 2022-11-01
CN115733600A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8597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204218A1 (zh) 一种harq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57265A1 (zh) 一种harq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311515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305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17792A1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装置
CN11258443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21726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TW202249470A (zh) 一種實體層控制資訊的傳輸方法和裝置
WO202106285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55460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0103633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079542A (zh) 一种指示信息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10B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47270A (zh) 一种侧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2997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15633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097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311150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73483A1 (zh) 一种侧行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267898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和装置
US202202482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14696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87974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7071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