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8018B -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8018B
CN112578018B CN202011329320.3A CN202011329320A CN112578018B CN 112578018 B CN112578018 B CN 112578018B CN 202011329320 A CN202011329320 A CN 202011329320A CN 112578018 B CN112578018 B CN 112578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gas
cooling
buffer tank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9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8018A (zh
Inventor
唐念
李丽
周永言
孙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93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8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8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8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8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8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绝缘气体罐、缓冲气体罐、缓冲罐、管式炉、释压阀、第一气罐、第二气罐、冷却罐、真空泵、质谱仪、压力表、流量计、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与第三三通阀。方法包括:通过真空泵将装置内气压值抽取至第一预设压力值;将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按预设比例导入缓冲罐内至缓冲罐内处于第二预设压力值后,将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静置第一预设时间;通过管式炉加热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至第二预设时间后,导入预设量的混合气体至冷却罐中;通过质谱仪对所述冷却罐内降至预设温度的气体进行分析。本申请可精准实现对气体流量、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实现装置洗气、充气与冷却分析的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SF6具有出色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因此其在GIL、GIS等电力系统充气高压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由于SF6的温室效应极强,其GWP值是CO2的23900倍,因此SF6被列为了限制使用的温室气体之一。
为了减少SF6的使用,科学家对大量潜在可替代SF6的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进行了实验与探索。虽然部分新型环保绝缘气体能够满足灭弧性能好、绝缘强度高、低GWP值等要求,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新型环保绝缘气体会分解产生新的气体,新的气体又会二次复合产生其它的气体,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这种反应会发生地更加剧烈。分解产物与复合产物的存在不仅会大大降低原绝缘气体的绝缘强度,同时部分分解产物和复合产物还可能会与绝缘设备的内部材料发生反应,腐蚀内部的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从而严重影响GIL与GIS的安全稳定运行。
虽然现在已有较多的装置可对绝缘气体的分解与复合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但大多数的检测装置只停留在了较低的温度和压强水平,检测手段复杂,且只研究了单一变量对气体分解与复合规律的影响,并未综合考虑实际电力系统充气高压设备中温度、压强、时间和气体浓度等多变量对于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的影响,实验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同时大多数装置难以实现不间断检测,检测的效率不高,实验时间的连续性差,气体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设备测试时无法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设备中温度、压强、时间和气体浓度等多变量对气体分解和复合特性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气体罐、缓冲气体罐、缓冲罐、管式炉、释压阀、第一气罐、第二气罐、冷却罐、真空泵、质谱仪、压力表、流量计、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与第三三通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旋塞阀连接所述绝缘气体罐;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旋塞阀连接所述缓冲气体罐;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一旋塞阀与所述第二旋塞阀的出气管均连接有流量计;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旋塞阀连接所述缓冲罐的第一接口管;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缓冲罐的第二接口管通过第四旋塞阀连接所述冷却罐的进气口;
所述缓冲罐的第三接口管通过所述释压阀连接所述第一气罐;
所述缓冲罐的第四接口管连接所述管式炉,具体与管式炉中的炉管相接;
所述缓冲罐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冷却罐第一出气口;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
所述真空泵还与所述第二气罐连接;
所述冷却罐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五旋塞阀连接所述质谱仪;
所述冷却罐设置有温度计与压力表。
优选地,还包括冷却组件;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箱以及四个散热器;
所述冷却水循环箱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设有由所述冷却水循环泵驱动的循环水路;
四个所述散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冲罐的各个接口管上,且依次串联于所述循环水路。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具体为冷却环管;
所述冷却环管套接于所述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上。
优选地,所述冷却环管由石英玻璃制成。
优选地,所述管式炉包括有炉管、压力传感器、法兰、电磁泄压阀、稳压装置、控制面板、炉体与卡扣;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炉体表面,用于通过模糊PID控制和自整定调节控制所述炉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
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顶盖,并通过所述卡扣锁止;
所述炉管设置于所述炉体内,一端部通过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缓冲罐的第四接口管;
所述法兰同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磁泄压阀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稳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炉管制作材料为316L不锈钢、310S不锈钢、刚玉管、石英管或者Inconel 718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缓冲罐的第一接口管、第二接口管、第三接口管以及第四接口管均为耐高温金属管;
所述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中,第四接口管管径最大。
优选地,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冷却罐所连接的压力表均为隔膜压力表;
所述膜片为316L不锈钢材质膜片;
所述压力表和与其连接的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表降温器。
优选地,还包括处理终端;
所述处理终端与所述质谱仪连接,用于分析所述质谱仪的检测数据与显示分析结果。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真空泵将装置内气压值抽取至第一预设压力值;
S2,将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按预设比例导入缓冲罐内至所述缓冲罐内处于第二预设压力值后,将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静置预设时间;
S4,通过管式炉加热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至预设时间后,导入预设量的混合气体至冷却罐中,并继续通过管式炉加热所述缓冲罐内气体;
S5,通过质谱仪对所述冷却罐内降至预设温度的气体进行分析。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缓冲气体管与绝缘气体管出口设置流量计,可精确控制绝缘气体与缓冲气体的混合比例;管式炉与缓冲罐直接相连,极大地增加了加热区域的体积;冷却罐接于缓冲罐之后,用于对气体的充分冷却,且冷却罐安装有温度计和压力表,可精确读取冷却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从而保证气体在满足温度条件后可直接通入到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同时,装置上还设置有多个旋塞阀与三通阀,如真空泵通过第二三通阀与第三三通阀连接的管路,可对缓冲罐直接进行真空抽取,通过各个阀门的开启关闭,精准实现对装置洗气、充气与冷却分析的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管式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中:1、绝缘气体罐;2、缓冲气体罐;3、第一旋塞阀;4、第二旋塞阀;(5/6)、流量计;7、硅胶管;8、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2;10、第三旋塞阀;(11/12/13/14)、散热器;15、耐高温金属管;16、冷却水循环箱;17、进水端;18、出水端;(19/26)、压力表;20、缓冲罐;21、管式炉;22、释压阀;23、第一气罐;24、第四旋塞阀;25、温度计;27、冷却罐;28、第三三通阀;29、真空泵;30、第二气罐;31、第五旋塞阀;32、质谱仪;33、处理终端;34、炉管;35、压力传感器;36、法兰;37、电磁泄压阀,38、稳压装置;39、支撑体;40、控制面板;41、炉体;42、卡扣;43、进水口;44、出水口;45、冷却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气体罐1、缓冲气体罐2、缓冲罐20、管式炉21、释压阀22、第一气罐23、第二气罐30、冷却罐27、真空泵29、质谱仪32、压力表(19/26)、流量计(5/6)、第一三通阀8、第二三通阀9与第三三通阀28;第一三通阀8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旋塞阀3连接绝缘气体罐1,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旋塞阀4连接缓冲气体罐2,第三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9的第一接口;第一旋塞阀3的出气管连接有流量计5,第二旋塞阀4的出气管连接有流量计6;第二三通阀9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旋塞阀10连接缓冲罐20的第一接口管,第三接口连接第三三通阀28的第一接口;缓冲罐20的第二接口管通过第四旋塞阀24连接冷却罐27的进气口,第三接口管通过释压阀22连接第一气罐23;第四接口管连接管式炉21,具体与管式炉21中的炉管34相连;缓冲罐20设置有压力表19;第三三通阀28的第二接口连接冷却罐27的第一出气口,第三接口连接真空泵29;真空泵29还与第二气罐30连接;冷却罐27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五旋塞阀31连接质谱仪32;冷却罐27设置有温度计25与压力表26。
具体来说,实验气体不一定是绝缘气体与缓冲气体的混合气体,也可以只接通第一旋塞阀3从而单独对绝缘气体进行检测;当需检测的绝缘气体液化温度较低时,可以直接将绝缘气体冲入缓冲罐20中进行高温高压下的分解及复合特性实验。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可对混合气体进行检测,也可以仅对绝缘气体进行检测;同理,第三三通阀28通过第二三通阀9连接缓冲罐是为真空泵29可直接对缓冲罐20抽取真空而不需经过冷却罐27内部的管路。简而言之,本申请包括有多个三通阀与旋塞阀,同时设置多个气罐,是以具备多种功能,使检测更加方便,不应将元器件本身理解为对方案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罐20与冷却罐27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第一气罐23通过释压阀22连接缓冲罐20,用以保证缓冲罐20内的气体压力处于安全水平;第二气罐30用于储存真空泵29抽取的气体;绝缘气体罐1与缓冲气体罐2顶部均安装有减压阀,内部作全喷砂处理。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3。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气体罐1、缓冲气体罐2、缓冲罐20、管式炉21、释压阀22、第一气罐23、第二气罐30、冷却罐27、真空泵29、质谱仪32、压力表(19/26)、流量计(5/6)、第一三通阀8、第二三通阀9与第三三通阀28;第一三通阀8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旋塞阀3连接绝缘气体罐1,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旋塞阀4连接缓冲气体罐2,第三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9的第一接口;第一旋塞阀3的出气管连接有流量计5,第二旋塞阀4的出气管连接有流量计6;第二三通阀9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旋塞阀10连接缓冲罐20的第一接口管,第三接口连接第三三通阀28的第一接口;缓冲罐20的第二接口管通过第四旋塞阀24连接冷却罐27的进气口,第三接口管通过释压阀22连接第一气罐23,第四接口管连接管式炉21,具体与管式炉21中的炉管34相连;缓冲罐20设置有压力表19;第三三通阀28的第二接口连接冷却罐27的第一出气口,第三接口连接真空泵29;真空泵29还与第二气罐30连接;冷却罐27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五旋塞阀31连接质谱仪32;冷却罐27设置有温度计25与压力表26。
具体来说,温度计25为数显温度计,由表盘和温度探杆组成,温度探杆伸入冷却罐27内部,温度探杆材料为201不锈钢。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箱16以及四个散热器(11/12/13/14);冷却水循环泵设置于冷却水循环箱16内部,沿冷却水循环箱16的出水端17到进水端18之间设有由冷却水循环泵驱动的循环水路;四个散热器(11/12/13/14)分别设置于缓冲罐的各个接口管上,且依次串联于循环水路。
具体来说,散热器11设置于循环水路与缓冲罐20第一接口管的交接处;散热器12设置于循环水路与缓冲罐20第二接口管的交接处;散热器13设置于循环水路与缓冲罐20第三接口管的交接处;散热器14设置于循环水路与缓冲罐20第四接口管的交接处,且设置于靠近管式炉21密封硅胶圈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管式炉21往缓冲罐20方向的管道上设置有密封硅胶圈等部件,通过散热器14对其散热,有效减缓管式炉21端部元器件的老化。通过四个散热器整体起到防止缓冲罐20与管式炉21的热量向其他装置传递的效果,防止其它装置因高温而损坏以延长其他装置的寿命。
进一步地,四个散热器(11/12/13/14)具体均为冷却环管结构;冷却环管套接于缓冲罐20的四个接口管上,将接口管包围,且冷却环管材质为石英玻璃,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将热量带走。
进一步地,管式炉21包括有炉管34、压力传感器35、法兰36、电磁泄压阀37、稳压装置38、控制面板40、炉体41与卡扣42;控制面板40设置于炉体41表面,用于通过模糊PID控制和自整定调节控制炉体41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炉体41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顶盖,并通过卡扣42锁止;炉管34一端连接炉体41,另一端通过法兰36连接缓冲罐20的第四接口管;散热器14同时也为法兰36降温;法兰36同时与压力传感器35、电磁泄压阀37连接;压力传感器35连接稳压装置38。
具体来说,管式炉21为单向开启式管式炉,极限加热温度为1000℃,炉体41为加热区,炉管34下方设置有支撑体39,用于支撑炉管34;炉管34总长度为1米,有效加热长度为0.9米,内径为90毫米,外径为100毫米,材质为904L不锈钢;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进一步地,炉管的材质可以根据加热温度、气体压力和气体腐蚀情况更换为316L不锈钢、310S不锈钢、刚玉管、石英管或者Inconel 718合金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缓冲罐20的第一接口管、第二接口管、第三接口管以及第四接口管均为耐高温金属管15;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中,第四接口管管径最大。
具体来说,缓冲罐20为316L不锈钢瓶,内部作全喷砂处理;第四接口管管径为1.5寸;另外的耐高温金属管管径为2分;管径大有利于气体流通,因而第四接口管中的冷、热气体对流速度最快。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中除四个接口管,其他管均采用硅胶管7,能耐高温高压,外径为6毫米。
进一步地,缓冲罐20与冷却罐27所连接的压力表19与压力表26均为隔膜压力表,连接方式为采用DN25法兰连接;膜片为316L不锈钢材质膜片;为了能测试高温气体,压力表与其连接的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表降温器,具体来说压力表19和压力表26分别与缓冲罐20和冷却罐27之间设置有专用的压力表降温器。
具体来说,压力表19设置于缓冲罐20右侧壁的顶部;缓冲罐20右侧壁的中部与管式炉21相通,右侧壁底部经释压阀22与第一气罐23相通,左侧底部经第四旋塞阀24与冷却罐27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处理终端33;处理终端33与质谱仪32连接,用于分析质谱仪32的检测数据与显示分析结果。
具体来说,本申请中质谱仪为GC-MS。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请参阅图4,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真空泵29将装置内气压值抽取至第一预设压力值;
具体来说,通过保持第一旋塞阀3、第二旋塞阀4与第五旋塞阀31处于关闭状态,其他旋塞阀与三通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后,通过真空泵29将装置内的气体抽空至第一预设压力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压力值为-0.099Mpa,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调整至适合测试的压力值,不作限制;到达第一预设压力值后,关闭第三三通阀28的三个接口、第二三通阀9的第三接口后,再关闭真空泵。
S2,将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按预设比例导入缓冲罐20内至缓冲罐20内处于第二预设压力值后,将缓冲罐20内的气体静置第一预设时间;
具体来说,关闭真空泵后,保持第一三通阀8三个接口、第二三通阀9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第三旋塞阀10均处于打开状态后,打开第一旋塞阀3和第二旋塞阀4,将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按预定的比例导入缓冲罐20中混合;在监测到缓冲罐20中的混合气体到达实验所需的第二预设压力值后,关闭所有旋塞阀和三通阀,将缓冲罐20内的气体静止预设时间,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为24小时,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作限制。
S3,通过管式炉加热缓冲罐20内的气体至第二预设时间后,导入预设量的混合气体至冷却罐27中;
具体来说,在缓冲罐20静置第一预设时间后,通过管式炉21对缓冲罐2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第二预设时间根据实际检测的气体与所需做的检测而进行调整,满足第二预设时间要求后,打开第四旋塞阀24,将一部分气体导入冷却罐27中,取样完成后迅速关闭第四旋塞阀24;当需要研究同一压强和混合比例下加热时间对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的影响时,则对缓冲罐20内的气体继续加热,由于加热容积较大且取气量较少,因此可近似忽略容器内压力的变化从而继续对气体进行加热,进而实现气体加热的连续性,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S4,通过质谱仪对冷却罐内降至预设温度的气体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保持所有旋塞阀与三通阀关闭,在冷却罐27内的气体温度降至合适分析时,打开第五旋塞阀31,使气体进入质谱仪32,完成对混合气体的分解和复合测试与分析。完成分析测试后打开第三三通阀28的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保持其余旋塞阀处于关闭状态,利用真空泵29对冷却罐27进行洗气,当冷却罐27内气体压力降至预设压力,如0.099Mpa时,关闭第三旋塞阀28的所有接口,为下次气体检测分析做准备。
进一步的,通过处理终端33分析质谱仪32的检测数据与显示分析后的结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装置与方法能细致探究绝缘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强、时间和气体浓度下的分解产物与二次复合产物,经过对实验方法与装置的改进,能大大减少实验所需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与气体的利用率,从而为研究不同条件下绝缘气体的分解、复合、绝缘和灭弧等性能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同时通过本装置也能进一步探究绝缘气体的分解和复合产物与高压充气设备内部固体材料之间的气固相容性机理,从而为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评估依据。
以上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气体罐、缓冲气体罐、缓冲罐、管式炉、释压阀、第一气罐、第二气罐、冷却罐、真空泵、质谱仪、流量计、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与冷却组件;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旋塞阀连接所述绝缘气体罐;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旋塞阀连接所述缓冲气体罐;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一旋塞阀与所述第二旋塞阀的出气管均连接有流量计;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旋塞阀连接所述缓冲罐的第一接口管;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
所述缓冲罐的第二接口管通过第四旋塞阀连接所述冷却罐的进气口;
所述缓冲罐的第三接口管通过所述释压阀连接所述第一气罐;
所述缓冲罐的第四接口管连接所述管式炉;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冷却罐的第一出气口;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
所述真空泵还与所述第二气罐连接;
所述冷却罐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五旋塞阀连接所述质谱仪;
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冷却罐均连接有压力表,且所述冷却罐还连接有温度计;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箱以及四个散热器;
所述冷却水循环箱的出水端往进水端之间设有由所述冷却水循环泵驱动的循环水路;
四个所述散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上,且依次串联于所述循环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体为冷却环管;
所述冷却环管套接于所述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环管由石英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炉包括有炉管、压力传感器、法兰、电磁泄压阀、稳压装置、控制面板、炉体与卡扣;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炉体外表面,用于控制所述炉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
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能够打开的顶盖,并通过所述卡扣锁止;
所述炉管设置于炉体内,一端部通过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缓冲罐的第四接口管;
所述法兰同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磁泄压阀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稳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能够更换;
所述炉管制作材料为316L不锈钢、310S不锈钢、刚玉管、石英管和Inconel718合金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的第一接口管、第二接口管、第三接口管以及第四接口管均为耐高温金属管;
所述缓冲罐的四个接口管中,第四接口管的管径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冷却罐所连接的压力表均为隔膜压力表;
所述隔膜压力表内膜片为316L不锈钢材质膜片;
所述压力表分别与所述缓冲罐以及所述冷却罐之间安装有压力表降温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终端;
所述处理终端与所述质谱仪连接,用于分析所述质谱仪的检测数据与显示分析后的结果。
9.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真空泵将装置内气压值抽取至第一预设压力值;
S2,将绝缘气体和缓冲气体按预设比例导入缓冲罐内至所述缓冲罐内处于第二预设压力值后,将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静置第一预设时间;
S3,通过管式炉加热所述缓冲罐内的气体至第二预设时间后,导入预设量的混合气体至冷却罐中;
S4,通过质谱仪对所述冷却罐内降至预设温度的气体进行分析。
CN202011329320.3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2578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320.3A CN11257801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320.3A CN11257801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8018A CN112578018A (zh) 2021-03-30
CN112578018B true CN112578018B (zh) 2022-01-11

Family

ID=7512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9320.3A Active CN11257801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801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774A (zh) * 2014-01-21 2014-05-07 南京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取样光谱检测装置
CN205878933U (zh) * 2016-07-05 2017-01-11 永兴金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高压氧化炉
CN206450641U (zh) * 2016-08-30 2017-08-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检测仪
CN109298094A (zh) * 2018-11-05 2019-02-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沸点清洁灭火剂在空气氛围下热分解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011000A (zh) * 2019-05-08 2019-07-1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110297164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不同故障类型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提取装置及系统
CN211347828U (zh) * 2019-12-20 2020-08-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sf6混合绝缘气体试验装置
CN211426393U (zh) * 2019-10-12 2020-09-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过热分解气体组分检测装置
CN211955717U (zh) * 2020-03-27 2020-11-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线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504B (zh) * 2011-01-26 2013-05-08 南京工业大学 在线拉曼光谱仪的预处理装置、系统及装置和系统的预处理方法
CN102288698B (zh) * 2011-07-11 2013-09-11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卷烟气相燃烧产物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
CN203355706U (zh) * 2013-06-21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用于生物燃料制备的高温高压流动反应装置
CN104819885A (zh) * 2015-05-13 2015-08-05 河南理工大学 金汞齐吸附管中元素汞的热解析装置
CN207703547U (zh) * 2018-01-24 2018-08-07 山东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负压取样器
CN111595991B (zh) * 2020-05-28 2022-08-1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六氟化硫电分解中间产物提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774A (zh) * 2014-01-21 2014-05-07 南京顺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取样光谱检测装置
CN205878933U (zh) * 2016-07-05 2017-01-11 永兴金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高压氧化炉
CN206450641U (zh) * 2016-08-30 2017-08-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检测仪
CN109298094A (zh) * 2018-11-05 2019-02-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沸点清洁灭火剂在空气氛围下热分解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011000A (zh) * 2019-05-08 2019-07-1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110297164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不同故障类型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提取装置及系统
CN211426393U (zh) * 2019-10-12 2020-09-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过热分解气体组分检测装置
CN211347828U (zh) * 2019-12-20 2020-08-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sf6混合绝缘气体试验装置
CN211955717U (zh) * 2020-03-27 2020-11-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在线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8018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8458B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试验用煤油高低温换热系统及加注方法
CN107121376B (zh) 高温高压气液两相h2s/co2环境原位载荷腐蚀模拟环路系统
CN106568794B (zh) 基于低温制冷机的流体受控液化及凝固过程可视化实验观测装置
WO2021023086A1 (zh) 多功能c 4f 7n/co 2混合气体配气系统、配气方法
CN110949715B (zh) 一种高精度液态金属钠定量灌装装置及方法
CN207662871U (zh) 一种混合气体浓度实时监控装置
CN112285011B (zh) 高温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系统及方法
CN208155957U (zh) 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灭火剂灭火浓度测试装置
CN112578018B (zh) 一种绝缘气体分解与复合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758321B (zh) 一种高温热管定量充液装置及方法
CN108717030A (zh) 一种氢同位素气体丰度的快速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5116243B (zh) 低温绝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电气特性实验装置
CN113030151B (zh) 一种低温气体液化装置液化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4096785U (zh) 取样瓶、取样系统以及分析系统
CN203798622U (zh)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吸收装置
CN105784257B (zh) 一种小直径球床高温氦气压降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7851267U (zh) 一种密度继电器在线校验装置
CN217005300U (zh) 气氛炉
CN102998245A (zh) 网状多孔电热材料气氛相容性实验设备及其方法
CN211347828U (zh) 一种sf6混合绝缘气体试验装置
CN206223776U (zh) 一种锅炉水自动取样检测系统
CN106932504B (zh) 一种燃料棒内冷空间当量水含量测量装置
CN213955679U (zh) 一种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和材料性能的试验装置
CN115274154A (zh) 小型氦氙冷却反应堆热工水力综合实验系统及方法
CN114264693A (zh) 一种开式低温气体工质换热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