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611B -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611B
CN112577611B CN201910937161.6A CN201910937161A CN112577611B CN 112577611 B CN112577611 B CN 112577611B CN 201910937161 A CN201910937161 A CN 201910937161A CN 112577611 B CN112577611 B CN 112577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user
sensor
body temperatur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1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77611A (zh
Inventor
李玥
杨斌
任慧超
刘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71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611B/zh
Priority to EP20869633.6A priority patent/EP4027124A4/en
Priority to US17/764,759 priority patent/US2022038687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574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8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7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20Clinical contact thermometers for use with humans 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24Arm or wri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35Details of waveform analysis
    • A61B5/7246Details of waveform analysis using correlation, e.g. template matching or determination of similar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6Control of working procedures of a pyrometer, other than calibration; Bandwidth calculation; Gain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65Handheld, port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effects of disturbing radiation;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changes in sensitivity
    • G01J5/064Ambient temperature sensor; Housing temperature sens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1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61B2560/0247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 A61B2560/025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using ambient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71Thermal or temperature senso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腕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在测量用户的体温时,可以通过一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用户额头处的第一温度,并在较为接近的时间,通过另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第二温度,通过计算,将与第一温度相关联的第三温度显示在显示屏上;之后,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到手腕处的第四温度,那么,当第四温度与第二温度相同时,就可以利用前述关系,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三温度。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人体温度测量过程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临床中,体温是指人体核心温度。如图1所示,人体核心温度(core bodytemperature,CBT),又称为核心体温或体温,是指胸腔、腹腔内部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如图1所示,体温在寒冷环境和温暖环境中的差别较小,一般相对恒定,波动范围较小。而体温作为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例如,激素调节、免疫反应、自然节律等过程,都伴随着体温的变化,因此,体温的测量结果,尤其是连续测量结果对女性生理周期管理、生物节律调节、慢病管理等应用意义重大。
如图1所示,体温为人体内部的温度,测量不便。而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舌下)、鼓膜温度(耳内)与体温最为接近,腋下温度、额头温度、胸部温度与体温的对应关系相对稳定,因此,实际测量场景中,通常在腋下、舌下(口腔内)、鼓膜(耳内)、腋下、额头、胸部等位置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温度作为体温。现有的体温测量方式难以兼顾测量精度与便利性,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期提高人体温度测量过程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并提高测量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腕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一温度,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二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测量时刻比较接近,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例如同时测量或最近一个测量的数据。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额头处的温度,例如,设置于智能手表正面的温度传感器11;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温度,例如,设置于智能手表背面的温度传感器13或温度传感器14。这种情况下,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时,可以显示第三温度。那么,在智能手表后续再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第四温度,且第四温度与第二温度相同时,就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三温度。此时,无需再重复测量用户额头处的体温,即可实现对用户的人体温度的自动测量,舒适性较高;而且,由于额头处温度更接近人体的核心温度,因此,通过额头处温度对第二温度进行校正后,显示第三温度,也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温度可以为第一温度。例如,在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为温度传感器11测量到的额头温度Tf,第二温度为温度传感器13测量到的皮肤表面温度Ts,如此,只需要建立Ts到Tf的对应关系Tf=f(Ts),那么,后续温度传感器13再次测量到同样的Ts值时,就可以对应到同一个Tf,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Tf值。又例如,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为温度传感器11测量到的额头温度Tf,第二温度为温度传感器14测量到的皮肤深层温度Td,如此,只需要建立Td到Tf的对应关系Tf=f(Td),那么,后续温度传感器14再次测量到同样的Td值时,就可以对应到同一个Tf,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Tf值。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温度还可以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相关联。仍以图22与图24所示实施例为例。在图22所示实施例中,第三温度可以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到的,例如,查询Tf、Ts与T之间的对应表格,来得到第一温度(Tf)和第二温度(此时为Ts)对应的第三温度(T);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对Tf与Ts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例如,T=w1*Tf+w2*Ts。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三温度可以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到的,例如,查询Tf、Td与T之间的对应表格,来得到第一温度(Tf)和第二温度(此时为Td)对应的第三温度(T);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对Tf与Td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例如,T=w5*Tf+w6*Td。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考虑环境温度对测量到的温度的影响,从而,利用环境温度对测量到的温度进行校正。此时,第三温度与第五温度相关联,所述第五温度为利用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温度进行校正后得到的。例如,如图15、图21、图23、图25和图26所示,第五温度可以表示为额头处体温Tc,Tc是利用环境温度Te对额头温度Tf进行校正后得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温度可以为第五温度。也就是,在显示屏上显示Tc的数值。例如,在图23所示实施例中,利用环境温度Te对额头温度Tf进行校正后,得到Tc,如此,建立Ts到Tc之间的对应关系Tc=f(Ts),那么,后续温度传感器13再次测量到同样的Ts值时,就可以对应到同一个Tc,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Tc值。又例如,在另一实例中,如图25或图26所示,利用环境温度Te对额头温度Tf进行校正后,得到Tc,如此,建立Td到Tc之间的对应关系Tc=f(Td),那么,后续第二温度传感器再次测量到同样的Td值时,就可以对应到同一个Td,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该Tc值。
在前述实施例中,环境温度可以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此时,第三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智能手表中,也可以设置于另一个电子设备中。或者,环境温度也可以通过网络方法获取得到。例如,当智能手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时,可以通过蓝牙接收手机中记录的环境温度。
如前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热通量传感器14。
或者,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表面温度。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为表面温度传感器13。
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6所示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热通量传感器14测量第一热通量;所述热通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皮肤表面温度与皮肤深层温度之间的热通量;所述第一热通量与所述第二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预设的第二时长内。换言之,在用户主动测量额头体温时,热通量传感器14也可以测量到热通量值,从而,与第二温度(此时为温度传感器13测量到的皮肤表面温度Ts)一起参与计算,如此,通过Tc与Td之间的映射关系(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Tf与Td之间的映射关系),来得到用户的体温。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在后续通过腕部可穿戴设备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时,除通过第二传感器测量第四温度之外,还可以通过所述热通量传感器测量第二热通量,所述第二热通量与所述第四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所述第二时长内;从而,当所述第四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同,且所述第一热通量与所述第二热通量相同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三温度。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腕部可穿戴设备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时,若测量到的第四温度与第二温度不同,则可以获取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四温度对应的第六温度,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六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开发人员提前预设在智能手表中的,也可能是由该智能手表来建立的。由此,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由该智能手表来建立该对应关系,则可以通过多次测量中累积的数据来实现。也就是,利用多个所述第一温度与多个所述第二温度,建立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对应关系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
其中,还可以预设阈值,当第一温度的个数达到预设的阈值后,再建立该对应关系。也就是,在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后,再根据数据建立对应关系,有利于提高对应关系的准确率,进而,有利于提高最终显示在显示屏上的用户体温的准确率。例如,图22所示实例中,当用户主动测量体温的次数达到K1次,例如20次,就可以利用这20次测量过程中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采集到的Tf,以及Tf对应的Ts,来建立映射函数Tf=f(Ts)。
在对应关系建立之后,智能手表还可以对该对应关系进行更新和维护。在一实施例中,建立所述对应关系后,当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的个数达到预设的数目阈值时,更新所述对应关系。例如,图22所示实施例中,在建立映射函数之后,用户每主动测量体温M1次,例如30次,就利用这30个Tf数据,以及与Tf对应的Ts数据,重新确定Tf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实现对映射函数的更新。又例如,在图24所示实施例中,当用户主动测量的次数达到M3次时,智能手表的处理器还可以利用预设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测量数据,对Tf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进行更新,以使得第三对应关系更贴近用户的近期体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体温T的测量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的额头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体温测量指令,来测量所述第一温度,并输出所述第一温度。例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可以在用户点击“体温测量”的虚拟按键后开始工作。如此,可以在用户抬起手腕,以使得温度传感器11对准用户额头时,测量到额头温度。
而第二温度传感器按照预设的周期或时刻,测量温度数据,并输出所述温度数据。也就是,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自动测量温度,也可以由此来实现自动测量用户体温的功能。此外,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温度。如此,能够保证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接近。具体实现时,第一温度传感器11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通信的方式,通知第二温度传感器工作;或者,第二温度传感器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体温测量指令,也开始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中,且与用户腕部皮肤无接触;和/或;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中,且与用户腕部皮肤接触。例如,图5~图7所示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又例如,在图10所示实施中,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在图12~图13所示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又例如,在图14所示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背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
此外,显示屏15也可以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上,或者,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额头处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温度。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或者,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那么,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表面温度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热通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皮肤表面温度与皮肤深层温度之间的热通量。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腕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综上,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人体温度测量过程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并提高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温度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体温度测量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场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场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体温度测量原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原理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任意电子设备中。示例性的,图2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当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时,智能手表无需设置SIM卡接口195、摄像头193、按键190、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外部存储器接口120、USB接口130中的一个或多个。又例如,当电子设备为智能耳机时,智能耳机中无需设置SIM卡接口195、摄像头193、显示屏194、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外部存储器接口120、USB接口130,以及传感器模块180中的部分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指纹传感器180H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这就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其中,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GSM,GPRS,CDMA,WCDMA,TD-SCDMA,LTE,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上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可以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显示屏194。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ISP,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一个或多个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摄像头193。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照片、视频等数据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语音切换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该存储程序区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比如图库、联系人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照片,联系人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语音切换方法,以及各种功能应用及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其中,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电子设备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还可以是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the USA,CTIA)标准接口。
传感器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其中,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电子设备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电子设备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电子设备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电子设备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等。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电子设备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电子设备附近没有物体。电子设备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也称为指纹识别器),用于采集指纹。电子设备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另外,关于指纹传感器的其他记载可以参见名称为“处理通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7/082773,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称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温度传感器180J可以采集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180J可以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需要与被测对象接触,热通量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等;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则可以在不与被测对象接触的情况下,采集到温度数据。可以理解,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原理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可以支持1个或多个SIM卡接口。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中,不能和电子设备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用于测量用户的体温。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手机以及其他科穿戴智能设备(例如,胸带、臂带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
现以电子设备100为智能手表为例,对电子设备100测量用户体温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智能手表可以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如此,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过程中即可完成体温测量,相对于将测温配件黏贴在用户身上的测量方式,避免了黏贴方式引发用户皮肤过敏的可能性,且舒适性较高。
示例性的,图4示出了一种智能手表测量用户体温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用户佩戴手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做任意动作而不受限制。当用户需要测量体温时,假设测量额头温度,则用户可以抬手,以将智能手表对准用户的额头,维持短暂时长,例如1s,智能手表就可以测量到用户的额头温度,并显示体温测量结果。其中,体温测量结果可以是测量到的额头温度,或者,也可以是对额头温度进行处理后的温度。例如,测量到的额头温度为36.8℃,而显示的用户的体温可能为36.9℃。后续对体温测量结果的获取方式进行详述。此外,体温测量结果可以展示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也可以展示在与智能手表相连接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后续具体说明。如此,用户只需要作一个简单的抬手动作,智能手表就可以自动测量得到用户的体温,操作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式,用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将智能手表对准不同的人体部位,以根据不同人体部位来测量得到体温。例如,用户可以将智能手表对准耳朵,以测量鼓膜温度,并显示体温测量结果。又例如,用户还可以将智能手表对准口腔,以测量口腔温度,并显示体温测量结果。又例如,用户还可以将智能手表对准腋下,以测量腋下温度,进而显示体温测量结果。不作穷举。用户抬手测量的人体部位,与体温测量结果相关联,后续对此进行详述。
为便于理解,后续以用户抬手测量额头温度为例,对本申请实施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用户与智能手表进行人机交互以测量体温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和显示屏15。可以理解,温度传感器11可以为图2所示的温度传感器180J中的一个,显示屏15可以具体为图2所示显示屏194。
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智能手表的正面,当用户抬起手腕,智能手表对准用户额头时,温度传感器11也对准用户额头,如此,温度传感器11可以在用户抬手时测量额头温度,从而,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可以显示用户的当前体温。
在一具体实施中,温度传感器11可以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11可以具体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其中,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是利用人体向外辐射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具体的,自然界中,任意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以一定的波长向外辐射能量,只是向外辐射能量的波长不同。例如,人体温度37℃,红外辐射波长一般为9~10μm。而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则是将吸收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热能(温度),并转换为电子信号输出显示的。因此,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正面设计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如此,如图4所示,用户只需要抬起手腕,无需与用户身体接触,就可以实现体温测量,舒适度较高,测量场景也更广泛。
或者,在另一具体实施中,温度传感器11也可以为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在测量温度时,要求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也就是,如此,用户在抬起手腕测量体温时,可以将智能手表与额头接触,以使得温度传感器11与用户额头接触,从而,温度传感器11可以测量到额头温度,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即可展示用户的当前体温。本申请对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类型无特别限定,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式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和玻璃液体温度计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屏15可以显示各种内容。例如,图5所示的a界面中,显示屏15可以显示时间信息;又例如,图5所示的c界面上,显示屏15显示提示信息。在一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15,来实现对智能手表的操作控制。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滑动、点击、长按等操作,来切换该显示器15上所显示的内容,或控制智能手表实现心率测量、体温测量等功能。
现以图5所示人机交互界面,对图4所示的体温测量过程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a界面上,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可以显示当前时间,为8月26日上午的09:34(24小时制),且今天为周一。用户可以在显示屏15上进行上下滑动,以切换显示屏15所显示的内容。示例性的,经用户手指在显示屏15上进行至少一次的向下滑动,显示屏15可以呈现如图5中所示的b界面。在b界面上,显示有体温测量的虚拟按键,用户可以点击该虚拟按键,来测量体温。当用户点击该虚拟按键,则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显示如c界面所示的提示信息,“开始测量,请对准额头”。如此,用户就可以抬起手腕,使得智能手表对准额头,这时,温度传感器11就可以测量用户的额头温度。并在测量结束后,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显示用户的当前体温。
可以理解,图5仅为示例性的,实际场景中,还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可以不显示如5所示的b界面,当用户将显示屏15切换到该体温测量的界面时,就可以直接显示c界面,并提示用户抬手以进行体温测量。又例如,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图5所示的c界面上,还可以提示用户将智能手表对准耳朵,此时,温度传感器11可以测量耳内的鼓膜温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测量得到用户体温,并展示在显示屏15(如图5所示的d界面)之后,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显示屏15的方式,返回到如图5所示的b界面,或者,用户还可以通过上下滑动的方式,将显示屏15所显示的内容切换为其他功能内容。例如,用户可以在显示屏15上向上滑动,使得显示屏15显示如a界面所示出的内容。又例如,用户可以在显示屏15上向下滑动,使得显示屏15显示心率检测的相关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数目可以为至少一个。在具体实现场景中,除温度传感器11之外,还可以在智能手表中设置其他温度传感器。
示例性的,图6示出了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智能手表的正面,除了温度传感器11和显示屏15之外,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
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可以与温度传感器11相同。例如,温度传感器12与温度传感器11都可以是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此时,温度传感器12与温度传感器11都可以设置在智能手表的正面上,以便于当用户抬起手腕以使得智能手表对准用户的额头时,温度传感器12与温度传感器11都能够测量到额头温度。从而,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所显示的用户体温,可以是这两个温度传感器所测量到的额头温度的平均值,或者,也可以显示对两个测量温度(温度传感器所测量到的额头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温度平均值。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与温度传感器11可以不同。例如,温度传感器11可以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用于在智能手表对准用户的额头时测量额头温度;而温度传感器12则可以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此时,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显示的体温数据,可以是由温度传感器11测量的额头温度,与温度传感器12测量的环境温度,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处理方式后续详述。
当温度传感器12为环境温度传感器时,环境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智能手表的正面上,如图6所示;或者,也可以参考图7,将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智能手表的侧壁上。例如,一种具体的场景中,若温度传感器11为接触式传感器,那么,用户抬起手腕使智能手表的正面与用户额头相接触,即可测量到额头温度。此时,可以将环境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如图7所示的智能手表的侧壁上,避免在智能手表与用户额头接触时,温度传感器12也与用户皮肤接触的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温度传感器12的测量精度。又例如,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若温度传感器11为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无需与用户额头接触就可以测量额头温度,此时,环境温度传感器12可以设置于智能手表的正面或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7仅示例性的示出温度传感器(11和12)在智能手表中的设置位置。实际场景中,当温度传感器11为非接触式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11的外表面可以与智能手表正面的壳体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或可相较于手表正面壳体凸出设置,或可相较于手表正面壳体内凹设置。当温度传感器11为接触式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11的外表面可以与智能手表正面的壳体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或可相较于手表正面壳体凸出设置。而温度传感器12为环境温度传感器时,其外表面可以与智能手表正面的壳体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或可相较于手表正面壳体凸出设置,或可相较于手表正面壳体内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此外,本申请对环境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测量原理和型号等均无特别限定,只需要能够测量到环境温度的传感器即可。
在如图6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屏15中所显示的用户体温,可以结合温度传感器11测量到的额头温度,与温度传感器12测量到的环境温度,来获取得到,具体处理方式后续详述。这种实现方式将环境温度考虑在内,使得显示屏15所显示的用户体温更加接近人体的真实核心体温,测量结果的准确率更高。
如图5~图7所示的智能手表的结构为示意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各温度传感器在智能手表的正面、侧面的实际设置位置、大小、数据均无特别限定,实际场景中,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要进行调整和设计。
例如,如图5所示,温度传感器11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5的上方,也可以如图7所示设置于显示屏15的下方。此外,温度传感器11还可以设置于智能手表正面上的任意位置。又例如,图6所示的智能手表中,温度传感器11与温度传感器12可以分别设置于显示屏15的上方或下方,或者,温度传感器11与温度传感器12也可以相邻设置。不作穷举。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的实现场景中,温度传感器11和/或温度传感器12还可以设置于智能手表的表带外表面上,二者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可以分别与智能手表的处理器连接,以便于处理器根据测量到的温度数据来获得用户的体温,并显示在显示屏15上。其中,连接方式可以为有线连接,连接线可以埋设在表带内部或通过其他设计裸露在表带表面(内表面、外表面与侧壁中的至少一种)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体温测量结果可以展示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如图5所示;除此之外,体温测量结果还可以展示在与智能手表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上。此处所涉及到的连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例如,智能手表可以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并在电脑上展示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又例如,智能手表还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并在手机的显示界面上展示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
示例性的,图8为一种在手机上展示智能手表的体温测量结果的示意图。此时,智能手表与手机200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其他方式连接,智能手表可以将测量到的用户的传输给手机200,如此,用户打开指定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例如,运动健康APP,就可以在该APP的显示界面上查看自己的体温。
如图8所示,相较于智能手表,手机200在显示用户的体温数据时,可以显示更多的体温数据。例如,如图8所示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用户在最近一周内的平均体温、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以及,最近一次(测量的体温)。举例说明。若用户在最近一周内通过前述方式,抬手测量自己的体温。用户一共抬手测量了8次,基于测量数据得到的用户的体依次为:38℃、37.3℃、36.8℃、36.5℃、36.1℃、36℃、36.3℃、36.8℃,此时,如图8所示,体温卡片可以为用户提供以下信息:用户在最近一周内的平均体温为36.7℃,用户在最近一周的最高体温为38℃,用户在最近一周的最低体温为36℃,用户在最近一次测量得到的体温为36.8℃。
有关于图8所示界面以及触控操作的说明,后续详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无需用户抬起手腕,在用户日常佩戴智能手表的过程中,智能手表就可以自动测量到用户的体温。在这种场景下,无需用户做出指定的动作或操作,用户可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对用户而言,这种体温测量方式更加舒适和便捷。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设置于智能手表背面(与用户手腕皮肤接触的一侧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本方案。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参考图10,在智能手表的背面(与用户手腕皮肤接触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如此,在用户正常佩戴智能手表时,该温度传感器13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相接触,可具体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表面温度(也即,图1所示的腕部温度),可记为Ts。
示例性的,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体温测量原理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温度传感器13与用户皮肤接触,可以测量得到用户手腕处的皮肤表面温度Ts,如此,在智能手表或手机中所展示的用户的体温T,则可以是对Ts进行校正后得到的。
如图11所示,温度传感器13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当用户触发智能手表的自动体温测量功能后(后续详述),智能手表就可以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例如,温度传感器13可以周期性测量温度数据,例如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又例如,温度传感器13可以按照预设时刻测量温度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13可以在每天的6:00、12:00、16:00、19:00、21:00自动测量温度数据。从而,对每个测量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校正,即可在智能手表中展示用户在这些时刻的体温数据。例如,若温度传感器13获取到5个测量数据T s1~Ts5,从而,经过校正处理,即可得到5个体温数据T1~T5。从而,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或与之连接的手机200上,展示对Ts校正后的温度T。
此外,温度传感器13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传感器13的设置位置可以为智能手表背面或表带背面的任意位置。
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可以实现对用户体温的连续测量,能够满足女性生理周期管理、生物节律调节、慢病管理等场景的连续测量体温需求。并且,这种测量过程对用户而言是方便而舒适的。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对测量体温进行校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手表输出的体温测量结果的测量精度。
除此之外,图11还进一步示出了人体的皮肤表面温度(记为Ts)与皮肤深层温度(记为Td)之间的关系。对人体而言,皮肤表面温度Ts与皮肤深层温度Td一般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皮肤深层温度Td一般会高于皮肤表面温度Ts。皮肤表面温度Ts与皮肤深层温度Td之间存在的温度差,与热通量HF有关。其中,热通量又可称为热流或热通量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热能,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矢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焦耳每秒(J/s),即瓦特(W)。如图12所示,皮肤表面温度Ts、皮肤深层温度Td与热通量HF可以满足如下关系:Td=Ts+HF×R,其中,R表示皮肤热阻。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例如,人体的皮肤热阻可以为。由此,在测量到皮肤表面温度Ts和热通量HF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到皮肤深层温度Td;反之,若测量到皮肤深层温度Td和热通量HF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到皮肤表面温度Ts。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测量皮肤深层温度Td,并对皮肤深层温度Td进行校正,以展示对Td校正后温度。
图12和图13示出了这种设计。在智能手表的背面(与用户手腕皮肤接触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如此,在用户正常佩戴智能手表时,该温度传感器14可以与用户的皮肤相接触,可具体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Td或者热通量HF。
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4可用于测量得到皮肤深层温度Td。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4中可以设置有两个温度测量模组和处理器,一个测量模组可用于测两皮肤表面温度Ts,另一个用于测量热通量HF,而处理器则可用于根据Ts与HF得到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Td,并输出Td。当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温度传感器14与用户皮肤接触,可以测量得到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Td,如此,智能手表可以展示对Td进行校正后的温度T。
此时,温度传感器14可以为热通量传感器。热通量传感器,也可称为热流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物体的深层温度。其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深处与表面之间的热通量,再结合物体的表面温度,即可得到物体的深层温度。因此,可以在智能手表的背面仅设置一个热通量传感器,即可以测量得到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Td。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4也可以为热通量传感器,但该热通量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热通量HF,或者,用于测量皮肤深层温度Td。
温度传感器14可用于测量得到热通量HF。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结合温度传感器13所测量得到的皮肤表面温度Ts,才可以得到皮肤深层温度Td。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智能手表的处理器在获取到Ts与HF后,即可确定Td,进而,展示对Td进行校正后得到的体温T。
或者,温度传感器14可用于测量皮肤深层温度Td,此时,智能手表可以根据皮肤表面温度Ts和皮肤深层温度Td来确定用户体温T。例如,智能手表可以利用皮肤表面温度Ts与预设的HF,来对皮肤深层温度Td进行初步修正,得到Td’,从而,在智能手表中,展示对Td’进行校正后的体温T。其中,利用Ts与HF对Td进行初步修正时,可以按照图11所示方式,获取Ts与HF对应的皮肤深层温度Td”,从而,获取Td”与Td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得到校正后的Td’。
相对于皮肤表面温度Ts,皮肤深层温度Td的变化较小,相对而言更加稳定,因此,皮肤深层温度Td与用户的体温T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更稳定,从而,如图12、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利用Td来获取体温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正结果的准确率,提高了体温T与用户实际体温之间的接近程度,有利于得到准确率更高的体温测量结果,稳定性也更高。
此外,图12、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也能够实现连续测量,例如周期测量或定时测量,满足女性生理周期管理、生物节律调节、慢病管理等场景的连续测量体温需求。同样的,这种测量过程对用户而言也是方便且舒适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单独在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温度传感器,例如图4~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主动抬手来测量自己的体温;或者,还可以单独在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温度传感器,例如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开启体温的自动测量功能后,智能设备100即可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
在实际实现场景中,前述两种测量方式可以结合。
示例性的,图14示出了另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智能手表中设置有4个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智能手表正面,用于测量用户额头(或耳内等)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智能手表侧面,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智能手表背面,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智能手表背面,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以及,智能手表的正面还设置有显示屏15。
可以理解,图14也仅示例性的示出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实际场景中,温度传感器13可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表面温度,而温度传感器14可用于测量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或热通量,因此,这两个温度传感器的外表面可以与智能手表背面的壳体外表面处于同一表面,或可相较于手表背面壳体凸出设置。
在图14所示的智能手表中,各温度传感器可以按照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式,来测量温度数据,智能手表也可按照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式,展示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体温T)。不作赘述。
除此之外,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所显示的用户的体温T,还可以是根据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得到的。
示例性的,可以参考图15,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体温测量方式的示意图。一方面,温度传感器11可以在用户抬起手腕时,测量用户的额头温度Tf;而温度传感器12则可以测量环境温度Te;那么,可以利用环境温度Te对额头温度Tf进行校正,即可得到用户的额头体温Tc。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13可以测量用户的皮肤表面温度Ts,而温度传感器14则可以用于测试皮肤表面与皮肤深层之间的热通量HF;那么可以由此获取到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Td。如此,可以利用额头体温Tc来校正皮肤深层温度Td,从而得到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并进行展示。具体的校正方式后续具体说明。
在如图14所示的智能手表中,可以结合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结果,来最终确定用户的体温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确定的体温T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0~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获取到的体温测量结果,可以展示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也可以展示在与智能手表连接的手机200上。具体的,可以展示在手机200的运动健康APP的显示界面上。
示例性的,图16示出了一种人际交互场景示意图。
当用户打开运动健康APP,则手机可呈现如图16所示的a界面。在a界面上包含:多个标签页控件(例如主页控件201)、标签栏202、体温卡片203、心率卡片204、卡片管理控件205。其中,主页控件201处于选中状态,以提示用户当前处于APP主页界面上。除此之外,若用户点击其他控件,则可进入标签页控件对应的显示界面上。例如,若用户点击设备控件,则手机200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设备标签页的对应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各标签页对应内容的显示方式及内容不予限定。
图16的a界面上,标签栏202可用于显示设备信息。例如,可以显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运营商信息(中国移动)、运营商信号强度、当前时间信息(09:34)、电量信息。此外,标签栏202中还可以显示用户信息,例如用户头像和用户名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此处显示的用户头像、用户名称可以是运动健康APP的默认设置,或者也可以是由用户自定义修改或设置的。除此之外,标签栏202中还设置有连接状态控件2021,连接状态控件2021用于指示手机200与智能手表的连接状态。例如,当手机200与智能手表蓝牙连接时,连接状态控件2021显示“已连接”;当手机200与智能手表的蓝牙连接断开时,连接状态控件2021则可以显示“未连接”。可以理解,标签栏202可以显示更多或更少的内容。例如,还可以显示WiFi连接状态;又例如,标签栏202中还可以不显示当前时间信息。
体温卡片203则用于显示用户的体温。如图16中的a界面所示,体温卡片203上可以显示多个体温数据:平均体温、最近一次(测量得到的体温)、最高体温、最低体温。其中,平均体温、最高低温和最低体温可以为同一个时间区间内的数据统计结果。例如,图16的a界面上,体温卡片203可以展示了用户在最近一天的体温统计数据。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后续详述。
心率卡片204则用于显示用户的心率数据。如图16中的a界面所述,心率卡片可以显示多个心率数据:静息心率、最近一次(测量到的心率)、最高心率与最低心率。
而卡片管理控件205则用于管理主页上展示的各内容卡片。通过卡片管理控件205,用户可以调整主页界面上展示哪些内容卡片。例如,通过卡片管理控件205,用户可以在该主页界面上添加其他内容卡片,例如睡眠卡片(用于展示用户睡眠情况)、运动卡片(用于展示用户运动步数、跑步时长、跑步距离等信息);以及,用户还可以将心率卡片204从主页界面上删除,如此主页界面上不再显示用户的心率情况。除此之外,通过卡片管理控件205,用户还可以调整内容卡片的显示次序。例如,可以将心率卡片204显示在体温卡片203的上方。
用户可以点击a界面上的体温卡片203,以使得手机200展示如图16所示的b界面,用户就可以在b界面上查看用户体温的详细情况。
在图16所示的b界面上,可以显示:时间区间206、体温曲线207与统计信息208。
示例性的,时间区间206可以展示一个或多个时间区间。例如,可以默认展示某一时间区间,例如最近一周,的体温情况。又例如,可以如图16所示的b界面,可以展示多个不同的时间区间。例如“日”表示的时间区间为最近一天,具体而言,可以为最近24小时,也可以为自然日的一天,依旧是,每日从0点~23点59分的一段时间区间。此外,图16中的时间区间为示意性的,不应构成实际场景中的限制,例如,时间区间还可以设置最近三天,这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体温曲线207的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用于指示用户的体温在当前时间区间的变化情况。统计信息208则显示用户体温在当前时间区间内的统计数据,具体显示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平均体温、最高体温、最低体温以及最近一次的体温。例如,图16所显示的b界面上,当前选中的时间区间为“日”,则体温曲线207展示了用户在最近一天内的体温变化曲线,而体温信息展示则展示了用户在这一天内的平均体温、最高体温、最低体温、最近一次体温以及是否发生异常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统计信息208还进一步展示了异常提示信息2081,当用户的体温出现异常,则显示“是否存在异常:是”;反之,若无异常,则显示“是否存在异常:无”。具体实现时,可以将用户在当前时间区间内的体温与预设的体温阈值进行比较,并确定用户体温是否异常。例如,可以预设高温阈值,例如37.3℃,从而,如b界面上所示,用户在最近一天的最高体温为38℃,大于高温阈值,则确定用户体温存在异常。实际场景中,体温阈值可以设置高温阈值与低温阈值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若用户的体温小于(或等于)低温阈值,则可以确定用户体温存在异常。需要说明的是,异常提示信息2081可以在体温异常提醒功能开启后实现,若该功能未开启,则可以不显示异常提示信息2081,或者,示例性的,异常提示信息2081可以显示为“异常提示功能未开启,您可以在设备设置页面开启该功能”。体温异常提醒功能的开启方法后续(图19)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户可以对时间区间206进行调整,以使得体温曲线207和统计信息208显示不同时间区间内的体温数据。用户可以点击(或滑动、语音指令、手势动作等)来触控操作时间区间的调整。例如,用户可以点击“周”,则手机200可以显示图16所示的c界面。在c界面上,展示了用户在最近一周内的体温变化曲线和统计数据,不作赘述。同样的,用户还可以在c界面上进一步调整,以查看用户在最近一月或最近一年的体温详细数据。
用户查看了详细的体温数据之后,还可以返回到运动健康APP的主页界面上。例如,可以点击c界面上的返回控件209,以回到主页界面。又例如,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指定动作手势(例如画“C”型)、隐藏返回按键等,返回到主页界面。
如图16所示,用户点击返回控件209后,即可进入到图16所示的d界面上。此时,主页界面上显示的体温卡片203所显示的体温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与体温详情界面上的时间区间保持一致。因此,体温卡片203所显示的体温数据与体温详情界面所展示的统计信息208是相同的。例如,图16中,a界面上的体温卡片203与b界面上的统计信息208的显示数据是一致的。又例如,图16中,c界面上的统计信息与d界面上的体温卡片所显示的数据也是一致的。
因此,在图16所示的实现场景中,可以通过在体温详情界面调整时间区间206,来调整主页界面上显示的体温卡片203的时间区间。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直接在主页界面调整体温卡片的时间区间。可以参考图17所示的另一种人机交互场景示意图。
图17所示的a界面为运动健康APP的主页界面,该主页界面上显示有体温卡片203。本申请实施例中,体温卡片203中显示有时间控件2031,时间控件2031可用于显示体温卡片203当前所展示体温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例如,a界面上的体温卡片203展示了最近一周的体温统计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对时间控件2031进行触控操作,以调整时间区间。如图17所示,用户可以点击a界面上的时间控件2031,此时,可以在当前界面上叠加显示时间区间的选择栏2032、取消控件2033、确定控件2034,如图17的b界面所示。如图17所示,选择栏2032上显示有多个不同的时间区间,用户可以在选择栏上进行滑动选择,以确定用户心仪的时间区间。例如,用户在选择栏2032中进行滑动,将当前选中的时间区间“最近一周”调整为了“最近一天”。从而,在c界面上,若用户点击了取消控件2033,手机200进而显示a界面,仍显示用户在最近一周内的体温统计数据。或者,若用户进一步点击了确定控件2034,如图17所示,则在手机200中显示d界面,d界面中的体温卡片展示的则是用户在最近一天内的体温统计数据。如此,用户可以在主页界面上直接实现对体温卡片203的时间区间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6所示实施例可以独立实现。或者,也可以结合。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在体温卡片203中所显示的时间控件2031仅用于对用户进行提示,此时,用户无法通过如图17所示的方法,在主页界面上直接调整体温卡片的时间区间。或者,在体温卡片203中可以不显示的时间控件2031。用户可以通过如图16所示方式来调整体温卡片203所展示数据的时间区间。
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体温卡片对应的时间区间,与体温详情界面上的时间区间可以不同步。此时,用户可以前述图17所示方式,调整主页界面上体温卡片对应的时间区间;以及,用户可以在体温详情界面,如图16所示的b界面上,对时间区间206进行任意切换,但这种切换不会作用于体温卡片的时间区间。例如,主页卡片的时间区间可以为最近一周,用户在体温详情界面所查看的时间区间可以为“年”(也即最近一年)。
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图16与图17所示方式可以结合,此时,用户可以在主页界面上点击时间控件2031来调整时间区间,而且,用户也可以通过对体温详情界面上的时间区间206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会在体温卡片和体温详情页进行同步。
在另一实施例中,体温卡片203所对应的时间区间也可以是默认设计,不能被用户调整。例如,体温卡片203可以默认展示最近一天的体温数据,以图16所示场景为例,此时,若用户在c界面上点击返回控件209,则会返回到图16所示的a界面。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中,也可以不对用户开放调整时间区间的权限或功能。此时,体温卡片所展示的时间区间,可以由电子设备根据系统预设,或用户的使用数据,进行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打开运动健康APP时,例如,在图16的a界面上,体温卡片对应的时间区间可以为预设的时间区间。例如,在运动健康APP启动时,体温卡片行默认展示最近一天的温度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打开运动健康APP时,体温卡片对应的时间区间可以为用户上次关闭运动健康APP时所对应的时间区间。例如,若用户在第一次打开运动健康APP查看自己的体温详细信息时,最后查看了自己最近一周的体温数据;那么,在用户第二次打开运动健康APP时,可以在a界面上展示最近一周的体温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打开运动健康APP时,则在图16的a界面上,体温卡片对应的时间区间可以为用户查看次数最多的一个时间区间。例如,用户在最近一月内,利用运动健康APP查看自己的体温数据,共查看了10次(不考虑切换),其中,5次查看了自己的日体温变化,4次查看了周体温变化,1次查看了月体温变化,那么,当用户再次打开运动健康APP时,则在a界面上展示用户在最近一天内的体温数据。
此外,心率卡片204也可以参照体温卡片203的前述任意一种设计,不作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6、图17所示的体温展示方式可以适用于前述如图3~图15任一实施例。
在图9~图15任一实施例所涉及到的体温测量方法中,智能手表可以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在具体的实现场景中,这种自动测量体温的功能可以默认为开启,也就是,无需用户做额外操作,智能手表就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或预定时刻,来自动测量用户体温。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由用户决定是否开启自动测量体温功能。此时,可以参考图18所示的另一种人机交互场景。
用户打开手机200的运动健康APP后,即可进入主页界面,此时,用户可以点击设备控件210,从而,手机展示如图18所示的a界面,该界面为设备控件210处于选中状态下的标签页界面。
在图18的a界面上,除多个标签页控件,还显示有设备卡片211与标签栏212。设备卡片211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18示出了三个智能穿戴设备的设备卡片。具体的,设备卡片211可以包括:设备名称2111、设备图标2112、蓝牙连接状态2113、设备电量2114。其中,设备名称2111与设备图标2112可以为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编辑。而蓝牙连接状态2113用于表征智能手表与手机200的蓝牙连接状态。例如,“Honor Watch Magic”这一智能手表与手机当前处于连接状态;而“Huawei Watch GT”这一智能手表则与手机断开了蓝牙连接,处于未连接状态。设备电量2114则是指智能手表的电量,而非手机200的电量,手机200的电量展示在标签栏211中。例如,“Honor Band 3-4fd”这一智能手环的电量为80%,而“Honor Watch Magic”的电量为50%。当智能穿戴设备未与手机连接时,则可以不显示设备电量,如“Huawei Watch GT”的设备卡片所示。
用户可以点击任意一个智能穿戴设备的设备卡片,以对该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设置。如图18所示,用户点击“Honor Watch Magic”的智能卡片211,则进入该智能手表的设备设置界面,也即图18的b界面。在图18的b界面上,用户可以开启或关闭智能手表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开启智能手表的久坐提醒功能。又例如,用户可以关闭自动测量心率的功能。用户可以开启或关闭自动测量体温功能。在b界面上,自动测量体温功能当前处于“已关闭”状态,则用户可以点击体温设置控件213,从而,手机可以跳转入体温设置界面,也即c界面。在c界面上,对智能手表所提供的自动测量体温功能进行说明。示例性的,c界面上具体展示了智能手表的佩戴方式与文字说明:“24小时智能监测您的体温。为准确测量,请戴紧您的手表。”示例性的,c界面还展示了对用户的提醒信息,不作额外赘述。通过c界面上的相关说明,用户可以对自动测量体温功能有所了解,并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是否开启该功能。当用户想要开启自动测量体温功能,只需要点击c界面上的开启控件214即可。那么,在该智能手表的设置界面(d界面)上,该自动测量体温功能就处于“已开启”状态。如此,智能手表就可以自动测量用户体温。
可以理解,若在智能手表的设置界面上,自动测量体温功能就处于“已开启”状态,则用户也可以点击体温设置控件213,来进入体温设置界面,进而,点击关闭控件(图18未示出),来关闭该功能。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设备设置界面,如图19所示的a界面,上点击体温异常提醒控件215,从而,进入如图19所示的b界面,并在b界面上开启或关闭体温异常提醒功能。如图19所示,b界面上显示有:用于控制体温异常提醒开关的控件216、用于控制默认提醒开关的控件217、用于控制手动设置提醒阈值功能开关的控件218。可以理解,当控件216处于开启状态时,控件217与控件218才可以进行开启或关闭的操作;而且,控件217与控件218仅能开启一个,也就是,只能按照默认设置的阈值进行体温异常提醒(控件217开启时),或者,按照用户设置的提醒阈值进行提醒(控件218开启时)。
在图19所示的b界面上,体温异常提醒功能当前处于关闭状态,用户可以点击该控件216。此时,可以参考c界面,体温异常提醒功能被开启。此时,用户可以点击控件217或点击控件218。若用户点击控件218,则用户就可以对控件2181进行触控操作,以设置用户心仪的体温异常提醒上限;和/或,用户也可以对控件2182进行触控操作,以设置用户心仪的体温异常提醒下限。例如,用户将体温异常提醒上限设置为37.3℃,并将体温异常提醒下限设置为36.2℃,则该设置界面可以由c界面转换为d界面。用户设置完成之后,智能手表或手机即可按照预设的体温异常提醒的上限阈值和/或下限阈值,来进行体温异常提醒,如图16中的b界面所示,不作赘述。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体温测量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当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时,例如图5~图7、图14所示,图20示出了这种情况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当用户抬起手腕,使得智能手表正面设置的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对准用户额头时,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可以测量到用户额头处的温度Tf,并将测量温度Tf传输给处理器110,从而,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测量温度Tf后,即可直接输出Tf。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10可以将Tf输出至显示屏15,从而,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显示Tf。或者,当智能手表与手机200蓝牙连接时,也可以将Tf输出至手机,从而,可以在手机的运动健康APP中展示Tf。后续不再对此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当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且在正面或侧面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2时,例如图6、图7、图14所示,图21示出了该场景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当用户抬起手腕,使得智能手表正面设置的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对准用户额头时,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可以测量到额头温度Tf,而环境温度传感器12则可以测量当前的环境温度Te,如此,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测量温度Tf和Te后,即利用Te,对Tf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温度Tc,如此,输出并显示Tc。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预设测量温度Tf、Te与Tc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提前建立温度对应表格,如此,处理器110接收到Tf和Te时,即可通过查表,来确定测量温度对应的Tc的值,并将其输出即可。
表1
环境温度Te(℃) 25 30
额头温度Tf(℃) 36.6 36.6
校正后额头处体温Tc(℃) 36.8 36.7
示例性的,可以参考表1所示出的温度对应表格。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11测量到的温度(Tf)为36.6℃,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Te)为25℃,则可以查询表1,得知校正后的额头处体温(Tc)为36.8℃,则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显示36.8℃。
又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采集Tf、Te与Tc的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以得到三者之间的数学公式,并将该数学公式以作为对应关系,如此,处理器接收到Tf和Te时,将数值带入该数学公式,即可得到对应的Tc值。其中,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对应表格可以存储在任意一个可被处理器调用的位置,例如,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
除此之外,图21所示出的体温测量方法,还适用于一种可能的情况: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而未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12时,处理器110可以接收Tf,并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到环境温度,进而,处理器110也可以采用图21所示的方式确定Tc并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在处理器110中设置默认环境温度。例如,可以将环境温度默认为25℃进行处理;又例如,还可以将夏天(6~9月份)的环境温度设置为30℃,将冬天(12~2月份)的环境温度设置为15℃,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10可以根据当前时刻来选取不同的环境温度进行处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还可以通过通信方式,获取网络上记录的当前气温,以作为环境温度。例如,智能手表可以与手机200蓝牙通信,当蓝牙连接时,手机200可以将自己的天气模块记录的当天温度数据发送给智能手表。此时,手机200发送的温度数据可以为一个温度数据,如23℃;也可以为一个温度表格,该温度表格指示各时刻的天气情况,例如12:00时23℃,14:00时21℃等。又例如,智能手表可以通过WiFi访问网络,或者,通过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模块访问蜂窝网络,从而,通过气象服务器提供的温度数据,并作为环境温度,来进行图21所示的处理。其中,LTE模块可以支持LTE网络及其演进网络,例如,3G网络、4G网络及5G网络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例如,图10所示的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表面温度传感器13,又例如,图11所示的智能手表背面设置有热通量传感器14,又例如,图13或图14所示的智能手表的背面设置有表面温度传感器13和热通量传感器14。
此时,处理器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直接输出接收到的温度。例如,图10所示的场景中,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表面温度传感器13测量皮肤表面温度Ts,并在显示屏15上显示皮肤表面温度Ts。又例如,图11所示的场景中,智能手表可以通过热通量传感器14测量皮肤深层温度Td,并在显示屏15上显示皮肤深层温度Td。
而在如图13或图14所示的场景中,处理器还可以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皮肤表面温度Ts和热通量HF后,计算得到皮肤深层温度Td,并输出皮肤深层温度Td。从而,能够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显示皮肤深层温度Td。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如图5~图7、图14所示;并且,智能手表的背面还设置有表面温度传感器13,例如图10、图13~图14所示。
此时,图22示出了该场景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的,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在用户抬起手腕对准额头时工作,而表面温度传感器13则可以周期式或定时采集用户的皮肤表面温度。由于表面温度传感器13采集到的皮肤表面温度可能不太稳定,且可能与人体的体温相差较大,因此,可以利用额头处的温度来对Ts进行校正,以此来得到更接近人体实际体温的体温测量结果。
如图22所示,处理器110可以接收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和表面温度传感器13各自采集到的测量数据,Tf和Ts,并利用第一对应关系来校正Ts,从而,得到用户对体温T后,输出。其中,Tf与Ts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由处理器110中建立,并存储在处理器110可读取到的存储位置。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加权函数。例如,该加权函数可以表示为:T=w1*Tf+w2*Ts,其中,w1和w2为预设的权重,w1与w2之和可以为1,本申请对具体权重值不予限制。由此,处理器110在获取到Tf与Ts后,即可将Tf与Ts带入预设的加权函数,得到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体温T),并输出体温T。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Tf是在用户主动测量时,才能测量得到的,而Ts可能是周期测量采集的,此时,Tf与Ts可能无法对齐,这种情况下,每当采集到一个Ts数据,则获取用户最近一次主动测量体温时的Ts值,将该Ts值带入计算即可。
例如,智能手表中的表面温度传感器11,每隔1小时自动测量一次温度数据Ts,而用户在12:00时,抬手主动测量了一次体温,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的测量温度记为Tf1;之后,又在14:30抬手测量了一次体温,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的测量温度记为Tf2。那么,处理器110在14:00进行体温计算时,采用Tf1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体温T后输出;而智能手表在15:00进行体温测量时,则采用Tf2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体温T后输出。
除此之外,为了得到与Tf对应的Ts,在用户抬手主动测量体温时,表面温度传感器13也可以工作,并将采集到Ts输出给处理器110。这种方式,有利于得到更精确的第一对应关系,有利于提高由此得到的体温T的精度。或者,若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测量周期足够小,例如每分钟测量一次,也可以在用户抬起手腕进行主动测量时,得到较为准确的、能够与Tf对应的Ts。
智能手表在进行体温测量时,主动测量体温时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自动测量体温时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相同,例如,都按照前述加权函数进行处理。那么,用户抬手主动测量体温时,处理器在接收到Tf后,若能够接收到与Tf对应的Ts值(对应于同一时刻),则采用该Ts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用户体温T后输出;或者,若没有Tf对应的Ts值,则可以采用最近一次的Ts值进行加权计算。
仍以前一举例进行说明。用户在第一次抬手测量时,处理器110可以接收到Tf1和12:00时的Ts值,则处理器110可以据此得到用户的单次测量体温T,并输出。而当用户第二次抬手进行主动测量时,处理器110可以接收到Tf2,但该时刻并未接收到Ts值,则可以利用最近一次的Ts值,也就是14:00时测量得到的Ts值,来参与加权计算,得到用户的体温T。
或者,智能手表在进行体温测量时,主动测量体温时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自动测量体温时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在用户抬起手腕进行主动测量体温时,处理器可以将接收到的额头温度Tf直接输出;而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过程中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时,处理器可以采用图22所示方式,接收到Tf与Ts后,获取Tf与Ts的加权和,得到体温T,并输出。
通过加权处理,能够利用较为准确的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的测量数据Tf,来校正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测量数据Ts,从而,提高体温测量结果的精度。
在另一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映射函数。例如,第一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f=f(Ts)。由此,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13发送的测量温度Ts后,将Ts带入该映射函数,即可得到Ts对应的温度值T,并输出该温度值T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映射函数可以提前预存在处理器110可读取的存储位置中。其中,映射函数可以是智能手表中的预设函数。或者,映射函数可以由处理器110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测量数据Ts与Tf建立起来的。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主动测量体温的次数达到K1次,例如20次,就可以利用这20次测量过程中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采集到的Tf,以及Tf对应的Ts,来建立映射函数。具体的,在用户主动测量体温时,处理器110可以接收测量温度Tf和Ts,并将Tf和Ts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上。如此,当该预设的存储位置累积了20组Tf与Ts的数据后,处理器110可以对Tf与Ts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二者之间的映射函数,并进而将该映射函数存储在另一存储位置。其中,用于存储测量数据的存储位置,与用于存储映射函数的存储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
当由处理器110建立Tf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时,在建立映射函数后,处理器110将接收到的测量温度Ts带入该映射函数,即可得到体温测量结果并输出。在建立起该映射函数之前,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至少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映射函数之前,表面温度传感器13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或预定时刻,测量温度Ts,并将测量温度Ts传输给处理器110。而处理器110可以接收测量温度Ts,并将接收到的测量温度Ts存储在预设存储位置,并按照前述加权函数,来对Ts进行校正得到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体温T。
另一实施例中,建立映射函数之前,表面温度传感器13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或预定时刻,测量温度Ts,并将测量温度Ts传输给处理器110。而处理器110在接收到测量温度Ts后,将测量温度Ts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此时,处理器110可以暂时停止计算体温T,直至达到K1组测量温度后,处理器110可以建立Ts与Tf之间的映射函数。如此,处理器110再接收到Ts时,即可按照映射函数来校正Ts,并输出校正后的Ts,也即体温T。
另一实施例中,建立映射函数之前,表面温度传感器13可以仅在用户进行主动测量时采集温度数据Ts,也就是,在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测量温度Tf时,表面温度传感器13也测量温度Ts。从而,处理器110接收到Ts和Tf后,将测量温度Ts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此时,处理器110可以暂时停止计算体温T,直至达到K1组测量温度后,处理器110可以建立Ts与Tf之间的映射函数。此时,处理器110可以通知表面温度传感器13开始工作。如此,表面温度传感器可以周期性或定时测量Ts,而处理器110在接收到Ts后,即可按照映射函数对Ts进行校正,并输出体温T。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利用智能手表实现体温的自动测量时,还可以对Tf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进行更新。例如,在建立映射函数之后,用户每主动测量体温M1次,例如30次,就利用这30个Tf数据,以及与Tf对应的Ts数据,重新确定Tf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实现对映射函数的更新。之后,处理器110采用更新后的映射函数来计算得到用户的体温T。其中,Tf对应的Ts数据,可以采用前述方式确定,不作赘述。
如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智能手表通过用户主动测量温度来校正自动测量温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温测量结果的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如图5~图7、图14所示;并且,智能手表的背面还设置有表面温度传感器13,例如图10、图13~图14所示。此外,智能手表还能够获取到环境温度Te,或者智能手表中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2。
此时,图23示出了该场景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在该场景中,处理器110可以接收到三种测量温度:额头温度Tf、皮肤表面温度Ts与环境温度Te。此时,可以利用额头温度Tf和环境温度Te来对Ts进行校正。
由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前述Tf与Ts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得到Ts对应的Tf值,然后,通过查表,例如表1,来确定该Tf值(Ts对应的Tf值)与环境温度Te对应的温度,并输出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也可以先利用环境温度Te校正额头温度Tf,得到校正后的额头温度,也即额头处体温Tc,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1所示实施例。如此,处理110可以根据第二对应关系与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Ts,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加权函数。例如,第二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w3*Tc+w4*Ts,其中,w3和w4为预设的权重,w3与w4之和可以为1,本申请对具体权重值不予限制。或者;第二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映射函数。例如,第二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c=f(Ts)。
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提前预存在处理器110的可读的存储位置中。
此外,当第二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还可以由处理器110来建立。例如,处理器110根据另一存储位置中累积的K2组测量数据(Tf、Te和Ts),来建立Tc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在建立Tc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之前,环境温度传感器12、表面温度传感器13可以正常工作,或者仅在用户主动测量时测量温度。而处理器110可以接收测量数据,并存储在预设存储位置,以及,建立映射函数。在建立映射函数之前,处理器110可以不执行计算用户的体温T的操作,或者,处理器110也可以按照前述加权函数来计算并记录用户的体温T;而在建立映射函数后,处理器110将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带入该映射函数,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此处可以参考前述图22所示说明,不作赘述。
以及,当第二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当用户主动测量的次数达到M2次时,处理器110还可以利用预设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测量数据,对Tc与Ts之间的映射函数进行更新,以使得第二对应关系更贴近用户的近期体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体温T的测量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如图5~图7、图14所示;并且,智能手表的背面还设置有热通量传感器14,此时,热通量传感器14能够测量并输出皮肤深层温度Td,例如图12~图14所示。
此时,图24示出了该场景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在该场景中,处理器110可以接收到两种测量温度:额头温度Tf与皮肤深层温度Td。由此,处理器110可以利用额头温度Tf与皮肤深层温度Td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与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Td),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
其中,第三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加权函数。例如,第三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w5*Tf+w6*Td,其中,w5和w6为预设的权重,w5与w6之和可以为1,本申请对具体权重值不予限制。或者;第三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映射函数。例如,第三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f=f(Td)。
第三对应关系可以提前预存在处理器110的可读的存储位置中。
此外,当第三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还可以由处理器110来建立。例如,处理器110根据另一存储位置中累积的K3组测量数据(Tf与Td),来建立Tf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在建立Tf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之前,热通量传感器14可以正常工作,或仅在用户主动测量时测量温度。而处理器110以接收测量数据,并存储在预设存储位置,以及,建立映射函数。在建立映射函数之前,处理器110可以暂停计算用户的体温T,或按照前述加权函数来计算并记录用户的体温T;而在建立映射函数后,处理器110将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带入该映射函数,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此处可以参考前述图22所示说明,不作赘述。
以及,当第三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当用户主动测量的次数达到M3次时,处理器110还可以利用预设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测量数据,对Tf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进行更新,以使得第三对应关系更贴近用户的近期体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体温T的测量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场景中,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如图5~图7、图14所示;并且,智能手表的背面还设置有热通量传感器14,例如图12~图14所示。此外,智能手表还能够获取到环境温度Te,或者智能手表中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智能手表通过热通量传感器14来测量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Td。此时,图25示出了该场景下的一种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在该场景中,处理器110可以接收到两种测量温度:额头温度Tf、环境温度Te与皮肤深层温度Td。此时,可以利用额头温度Tf和环境温度Te来对皮肤深层温度Td进行校正。
由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前述Tf与Td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Td对应的Tf值,然后,通过查表,例如表1,来确定该Tf值(Td对应的Tf值)与环境温度Te对应的温度,并输出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环境温度Te校正额头温度Tf,得到额头处体温Tc,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1所示实施例。从而,处理器110可以利用额头处体温Tc与皮肤深层温度Td之间的第四对应关系,与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Td,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热通量传感器14用于测量热通量HF时,则智能手表中可能还设置表面温度传感器13,如图14所示。此时,可以参考图26所示的体温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6所示,处理器110可以接收HF与Ts,并由此计算得到用户的皮肤深层温度Td。如此,处理器110利用环境温度Te校正额头温度Tf,得到额头处体温Tc,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1所示实施例。进而,处理器11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量函数,建立Tc与Td之间的第四对应关系。
其中,第四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加权函数。例如,第四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w7*Tc+w8*Td,其中,w7和w8为预设的权重,w7与w8之和可以为1,本申请对具体权重值不予限制。或者;第四对应关系可以为一种映射函数。例如,第四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Tc=f(Td)。
第四对应关系可以提前预存在处理器110可读的存储位置中。
此外,当第四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还可以由处理器110来建立。例如,处理器110根据另一存储位置中累积的K4组测量数据(Tf、Te与Td;或者,Tf、Te、Ts与HF),来建立Tc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在建立Tc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之前,热通量传感器14可以正常工作,或仅在用户主动测量时测量温度。而处理器110可以接收测量数据,并存储在预设存储位置,以及,建立映射函数。在建立映射函数之前,处理器110可以暂停计算用户的体温T,或按照前述加权函数来计算并记录用户的体温T;而在建立映射函数后,处理器110将接收到的测量温度带入该映射函数,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此处可以参考前述图22所示说明,不作赘述。
以及,当第四对应关系为映射函数时,当用户主动测量的次数达到M4次时,处理器110还可以利用预设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测量数据,对Tc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进行更新,以使得第四对应关系更贴近用户的近期体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体温T的测量精度。
在图24~图26所示实施例中,热通量传感器14可以在多次主动测量后工作,这为热通量传感器14达到热平衡预留了时间,有利于得到精度更高的Td(或HF)。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图26所示为例,在达到K4次主动测量之前,处理器110可以按照加权函数来对Td进行校正,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体温测量结果的精度。
此外,在前述各实施例中,K1~K4中的任意两个数值相同或不同;M1~M4中的任意两个的数值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还可以测量其他人体部位的温度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11还可以用于测量鼓膜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等。前述图20~图26所示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用于测量额头温度,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不应造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基于此,当温度传感器11用于测量不同的温度时,前述各实施例所采取的对应关系可以不同。
例如,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若用户抬起手腕测量耳朵处的耳道温度(假设记为Tr),温度传感器11将测量到的耳道温度Tr传输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在接收到耳道温度Tr与环境温度Te后,可以采用Tr、Te与Ta(表示鼓膜温度)之间对应表格,来计算出鼓膜温度Ta,并输出鼓膜温度Ta,从而,在智能手表或手机上显示Ta。
又例如,在图24所示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抬起手腕测量腋下处的温度(假设记为Tu),则在智能手表进行自动测量时,处理器110接收到腋下测量温度Tu与皮肤深层温度Td后,即可根据Tu与Td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例如,处理器110可以计算Tu与Td之间的加权和(权重之和可以为1),并将该加权和输出;又例如,处理器110可以根据预设的或提前建立的Tu与Td之间的映射函数,来获取与Td对应的温度值,并将该Td对应的温度值输出。
又例如,在图25所示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抬起手腕测量腋下处的温度(假设记为Tu),如此,处理器110在接收到腋下测量温度Tu与环境温度Te后,即可采用图22所示方法,利用Te对Tu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腋下温度Tv,从而,在智能手表进行自动测量时,可以将腋下温度Tv与皮肤深层温度Td,带入加权函数或映射函数,以计算用户的体温T并输出。
不作穷举。
由此,智能手表可以通过摄像头,来确定当前测量的人体部位。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7,图27示出了另一种智能手表的正面结构,在该智能手表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16,摄像头16可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具体的,当用户抬起手腕时,摄像头开始工作;或者,当温度传感器11工作时,摄像头开始工作。摄像头与温度传感器11可以直接通信,或通过处理器110间接通信。如此,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或录像,输出给处理器110后,处理器110能够对其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智能手表正面所对着的人体部位。进而,智能手表的处理器110可以采取该人体部位对应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用户的体温,并输出给显示屏15或手机200。
可以理解,图27所示实施例为示意性的,实际场景中,摄像头16可以设置于图5~图7、图10~图14所示出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
或者,智能手表或手机中,还可以设置不同人体部位的选项,如此,在实际场景中,智能手表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采取不同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用户的体温。示例性的,图28示出了另一种人机交互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8所示,在a界面上,用户可以点击当前连接的一个智能手表,以进入该智能手表的设置界面(b界面)。在b界面上,用户可以点击控件219(控件219用于为用户提供选择体温测量部位的功能),从而,手机跳转到c界面。在c界面上,对用户进行提示:“当您抬起手腕时,智能手表正面对着的人体部位,即为体温测量部位。若您未选择,则默认额头为体温测量部位,您可以在此处对体温测量部位进行修改。”并且,在该界面上,还展示了多个不同的人体部位,以及各部位的开关控件。例如,额头的开关控件220和耳朵的开关控件221。在c界面上,开关控件220处于开启状态,则默认用户抬起手腕时测量额头部位的温度,智能手表可以采用额头温度对应的各对应关系,来实现前述方案,并得到用户的体温。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有且只有一个开关控件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若用户点击开关控件221,则开关控件221开启,开关控件220关闭,如d界面所示。
此外,前述两种实施例可以结合。此时,在图28所示的c界面上,可以有至少一个开关控件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若用户点击开关控件221,则开关控件221开启,且开关控件220页开启。则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进一步根据摄像头16所采集到的图像确定测量部位,进而,确定采取哪一对应关系来获取体温T。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体温测量方法,将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舒适、便于操作的腕部体温测量设备(智能手表),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主动测量,或者,开启自动测量功能,已实现对自己体温的连续监测,这也能够为女性生理周期、慢病管理、昼夜节律调节等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测量需求,具备较好的体温测量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体温测量方法,并不局限于腕部测量,在实际实现场景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表现为其他可穿戴设备。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耳机。请参考图28所示出的一种耳机结构示意图。如图28所示,该耳机为一款挂脖式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由耳塞和数据线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数据线内侧与用户皮肤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13和/或温度传感器14,如此,温度传感器(13和/或14)可用于测量皮肤脖颈处的温度数据,不作赘述。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耳塞正面,也就是设置有听筒16的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11,如此,当用户将耳塞放入耳道,温度传感器11就可以测量到用户的鼓膜温度。除此之外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耳塞外侧,与用户皮肤不接触的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12,如此,温度传感器12与用户皮肤无接触,可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此外,蓝牙耳机也可以通过蓝牙与用户对手机进行通信,如此,蓝牙耳机测量到的用户体温也可以展示在手机的运动健康APP显示界面上,如图16、图17所示,不作赘述。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智能臂带,智能臂带可以佩戴在用户的胳膊上,并可以在启东时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如此,可以在智能臂带内侧与用户皮肤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中的至少一个,如此,当用户开启了自动测量功能时,智能臂带可以按照前述方式自动测量用户的体温。以及,还可以在智能臂带外侧与用户皮肤不接触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中的至少一个,如此,当用户抬起手臂,使得温度传感器11对准用户额头或耳道时,就可以进行主动测量。而温度传感器12可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体温测量方法,还可以由多个电子设备组成的体温测量系统来实现。其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用户采集人体的温度数据,一个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测量到的温度数据,来计算用户的体温测量结果,并输出。例如,在图8、图16~图19、图28所示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可以与手机进行通信,那么,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智能手表来执行温度测量任务,而由手机来获取用户的体温。
以图26所示场景为例,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环境温度传感器12、表面温度传感器13、热通量传感器14可以设置于智能手表中,用于测量用户的温度数据;而处理器110设置于手机中。从而,智能手表可以测量温度数据,并将测量到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手机,由手机中的处理器110来则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温度来计算用户的体温T。进而,处理器110可以将体温T输出在手机屏幕上,或者,处理器110还可以发送给智能手表,进而展示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15上。
在图26所示场景的另一实施例中,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环境温度传感器12、表面温度传感器13、热通量传感器14,可以设置于同一个电子设备,也可以设置于多个电子设备上。例如,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环境温度传感器12可以设置于手机中,而表面温度传感器13、热通量传感器14设置于智能手表中。又例如,红外热电堆传感器11、环境温度传感器12可以设置于智能手环中,而表面温度传感器13、热通量传感器14设置于智能手表中,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都可以与手机进行通信,或者,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与手机中的任意两个都可以直接通信。
现结合图30,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体温测量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0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02,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一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额头处的温度。
S3004,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二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温度;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
S3006,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三温度,第三温度至少与第一温度相关联。
S3008,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四温度。
S3010,当第四温度与第二温度相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三温度。
该方法未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前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综上,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人体温度测量过程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并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腕部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一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额头处的温度;
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内;
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三温度,所述第三温度至少与所述第一温度相关联;
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四温度;
当所述第四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同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三温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四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不同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四温度对应的第六温度;
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与第五温度相关联,所述第五温度为利用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温度进行校正后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与所述第五温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与所述第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环境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表面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热通量传感器测量第一热通量;所述热通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皮肤表面温度与皮肤深层温度之间的热通量;所述第一热通量与所述第二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预设的第二时长内;
通过所述热通量传感器测量第二热通量,所述第二热通量与所述第四温度的测量时刻之差在所述第二时长内;
当所述第四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相同,且所述第一热通量与所述第二热通量相同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三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多个所述第一温度与多个所述第二温度,建立所述对应关系;
将所述对应关系存储在预设的存储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对应关系后,当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的个数达到预设的数目阈值时,更新所述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体温测量指令,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温度,并输出所述第一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按照预设的周期或时刻,测量温度数据,并输出所述温度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中,且与用户腕部皮肤无接触;
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中,且与用户腕部皮肤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6、10、1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腕部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额头处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温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或者,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深层温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表面温度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热通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皮肤表面温度与皮肤深层温度之间的热通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9-21、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19-21、2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腕部可穿戴设备。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7161.6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7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61.6A CN112577611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0869633.6A EP4027124A4 (en) 2019-09-29 2020-09-25 METHOD OF MEASUREMENT OF HUMAN BODY TEMPERATUR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764,759 US20220386878A1 (en) 2019-09-29 2020-09-25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CN2020/117574 WO2021057873A1 (zh) 2019-09-29 2020-09-25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161.6A CN112577611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611A CN112577611A (zh) 2021-03-30
CN112577611B true CN112577611B (zh) 2022-10-04

Family

ID=7511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7161.6A Active CN112577611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6878A1 (zh)
EP (1) EP4027124A4 (zh)
CN (1) CN112577611B (zh)
WO (1) WO2021057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6642A1 (en) * 2019-10-15 2021-04-22 Imperative C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variate stroke detection
US20220082456A1 (en) * 2020-09-16 2022-03-17 Gary Rowland Personal Temperature Recording Device
CN113418611A (zh) * 2021-06-07 2021-09-21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90742B (zh) * 2021-09-10 2023-01-21 艾特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體溫計及其量測方法與體溫量測系統
IL287216B1 (en) 2021-10-12 2024-02-01 Cardiacsense Ltd Medical watch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KR20230096348A (ko) * 2021-12-23 2023-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체온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225619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CN116558671B (zh) * 2022-02-25 2024-03-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穿戴电子装置、体温测量方法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16846415A (zh) * 2022-03-23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温监测的发热告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59670B (zh) * 2022-05-24 2022-08-19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用多采集方式的体温连续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230400363A1 (en) * 2022-06-13 2023-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body temperature using the same
CN115165115B (zh) * 2022-09-07 2023-07-04 中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的体温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穿戴设备
CN115944278A (zh) * 2023-01-04 2023-04-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检测方法、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4511Y (zh) * 2003-05-19 2004-08-18 刘军 多功能手表
JP5648283B2 (ja) * 2009-12-24 2015-0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及び体温測定方法
JP2012237670A (ja) * 2011-05-12 2012-12-06 Wakayama Univ 体温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US8593251B2 (en) * 2011-06-16 2013-11-26 Alan Camerik Heller Systems for detecting a febrile condition and reducing risks of spreading infection
CN203299558U (zh) * 2013-06-21 2013-11-20 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身体监测装置的智能手表
US11497406B2 (en) * 2014-07-31 2022-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accuracy of a contactless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KR102296396B1 (ko) * 2014-07-31 2021-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접촉 체온 측정 시 정확도를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TWI546054B (zh) * 2015-03-20 2016-08-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複合感測功能的穿戴式裝置
CN108143400A (zh) * 2016-12-02 2018-06-12 杏旭天利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6725355A (zh) * 2016-12-13 2017-05-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佩戴式体温测量腕带及体温测量方法
CN109419496A (zh) * 2017-09-05 2019-03-05 深圳乐测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DE112018006023T5 (de) * 2017-12-28 2020-09-17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einer kerntemperatur
CN109549635B (zh) * 2018-11-08 2022-04-19 湖南仪峰安安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体体温动态在线测量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655177A (zh) * 2019-01-25 2019-04-19 深圳前海中芯智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温感双测穿戴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7873A1 (zh) 2021-04-01
EP4027124A1 (en) 2022-07-13
US20220386878A1 (en) 2022-12-08
CN112577611A (zh) 2021-03-30
EP4027124A4 (en)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7611B (zh) 一种人体温度测量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89313A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3395388B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448779B (zh) 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13151A1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111182140B (zh) 马达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2007720A1 (zh)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95382B (zh) 一种设备间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55132A (zh)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6407B (zh) 屏幕内容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835907A (zh) 一种跨电子设备转接服务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WO2022206825A1 (zh) 一种调节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2151887A1 (zh) 睡眠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073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mobility monitoring
CN113467735A (zh) 图像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747B (zh) 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04036A1 (zh) 睡眠风险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1402A (zh) 终端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5701032A (zh)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21878A (zh) 睡眠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8003A (zh) 检测皮肤接触屏幕时长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72798A (zh)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09145B (zh) 睡眠风险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03941A1 (zh) 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4610195B (zh) 图标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