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1966A -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1966A
CN112571966A CN202010434149.6A CN202010434149A CN112571966A CN 112571966 A CN112571966 A CN 112571966A CN 202010434149 A CN202010434149 A CN 202010434149A CN 112571966 A CN112571966 A CN 112571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jecting
head
connector
nozzle plate
brim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4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阳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788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6937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788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82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71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1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74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stacked structure type, deformed by compression/extension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2Printhead constructions to prevent nozzle clogging or facilitate nozzle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41J2002/14258Multi layer thin film 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液体喷射头中抑制液体向连接端子的附着的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液体喷射头具备:具有由多个喷嘴构成的多个喷嘴列的喷嘴板、外壳头、电路基板和盖部件,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盖部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而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帽檐部。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已知一种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头包括保持器、薄片部件、驱动基板、振子单元、头外壳、流道单元以及头罩,并通过螺丝部件而使保持器、头外壳以及头罩被固定。在该液体喷射头的驱动基板的下表面上,配置有具有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但是,在上述液体喷射头中,由于在对外观进行目视观察时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是露出的,因此,存在容易附着液体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3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液体喷射头具备: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液体喷射头;第一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中。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液体喷射头;第一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第二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器中。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液体喷射头;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或者所述第四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液体喷射头;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进行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液体喷射头;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进行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
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以及拂拭部件,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喷嘴列为10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四方向侧的第二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所述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二帽檐部,所述第二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向所述第四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所述第二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二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所述拂拭部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中,使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以及拂拭部件,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喷嘴列为10列,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四方向侧的第二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所述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二帽檐部,所述第二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向所述第四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所述第二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二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所述拂拭部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中,使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液体喷射头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液体喷射头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液体喷射头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盖部件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6为表示液体喷射头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7为搭载于滑架上的状态下的液体喷射头的仰视图。
图8为沿着图7的6-6线切断而成的液体喷射头以及滑架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盖部件以及滑架的放大图。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擦拭处理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1.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
图1为表示作为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液体喷射装置100作为喷墨打印机而被构成,所述喷墨打印机喷射作为液体的油墨。液体喷射装置100将从未图示的液体喷射控制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表示印刷介质P上的点的开启、关闭(ON、OFF)的印刷数据,并通过基于印刷数据而在印刷介质P上喷射油墨,从而在印刷介质P上形成点,并对图像进行印刷。
液体喷射装置100具备液体喷射头200、滑架120、五个油墨盒117、滑架电机118、输送电机119、驱动带114、柔性扁平电缆113、压印板115、控制部110和壳体112。
液体喷射头200被搭载于滑架120上,并经由柔性扁平电缆113而与控制部110电连接。滑架120以能够在主扫描方向X上进行往返移动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未图示的滑架引导件上。滑架120经由驱动带114而与滑架电机118连接,并且伴随着滑架电机118的旋转而沿着主扫描方向X进行往返移动。壳体112对液体喷射头200、滑架120、五个油墨盒117、滑架电机118、输送电机119、驱动带114、柔性扁平电缆113和压印板115进行收纳。在图1中,为了易于观察壳体112的内部的结构,从而省略了壳体112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壳体112也可以设为对控制部110进行收纳的结构。
在滑架120上,安装有按照每种油墨颜色的五个油墨盒117。在五个油墨盒117中,例如分别收纳有蓝绿色、品红色、黄色、哑光黑色以及照片黑色的油墨。在液体喷射头200中设置有喷嘴列281,所述喷嘴列281具备向与印刷介质P对置的面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282。从油墨盒117被供给至液体喷射头200的油墨从喷嘴282以液滴状而被喷射至印刷介质P上。
输送电机119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控制信号而进行工作。通过使输送电机119的动力被传递至压印板115,从而使印刷介质P沿着副扫描方向Y而被输送。
控制部110具备一个或多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存储电路,并对输送电机119以及滑架120进行综合控制。具体而言,当印刷数据的生成完毕时,控制部110对输送电机119进行驱动,并将印刷介质P输送至副扫描方向Y的印刷开始位置。控制部110对滑架电机118进行驱动,并使滑架120移动至主扫描方向X的印刷开始位置。控制部110交替地反复实施使滑架120沿着主扫描方向X而移动并且将从液体喷射头200向印刷介质P喷射油墨的控制、和用于在作为印刷方向的副扫描方向Y上对印刷介质P进行输送的输送电机119的控制。由此,在印刷介质P上印刷了图像。
在图1中,滑架120沿着主扫描方向X而进行往返移动,印刷介质P沿着与主扫描方向X交叉的副扫描方向Y而从上游朝向下游被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副扫描方向Y为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Z轴与铅直方向平行。X轴以及Y轴分别与水平方向平行,并与Z轴正交。在这些方向中,用“+”来表示箭头标记所指示的方向,用“-”来表示与箭头标记所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各方向的箭头标记在之后所参照的附图中,也以与图1相对应的方式而被图示。在以后的说明中,也将-Z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将+Z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将-X方向称为第三方向D3,将+X方向称为第四方向D4,将-Y方向称为第五方向D5,将+Y方向称为第六方向D6。在此,第三方向D3与第一方向D1正交,第五方向D5与第三方向D3正交。另外,-Z方向相当于铅直下方,+Z方向相当于铅直上方。
A2.液体喷射头的结构
图2、图3以及图4为表示液体喷射头200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表示盖部件290的结构的仰视图,图6为表示液体喷射头200的构成的仰视图。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液体喷射头200从第二方向D2朝向第一方向D1而依次具备保持器210、密封部件220、电路基板230、致动器单元240、外壳头250、振动板260、流道形成部件270、喷嘴板280和盖部件290。液体喷射头200通过使这些各个结构部件被层压并利用四个螺丝293、294、295以及296而被结合,从而被构成。
如图2所示,保持器210与滑架120协同工作从而对油墨盒117进行保持,并使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经由形成于内部的流道而向外壳头250流入。保持器210具备第一流道板211、过滤器213、安装板215和第二流道板217。
第一流道板211具备油墨供给针212,并使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穿过油墨供给针212的内部而向安装板215所具备的后述的第一流道216流入。油墨供给针212具备圆盘状的部件和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针部件。在油墨供给针212的内部设置有在Z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所涉及的贯穿孔作为油墨的流道而发挥功能。通过在油墨供给针212中插入有被设置于油墨盒117上的未图示的爪部,从而使油墨盒117被固定于第一流道板211上。
过滤器213将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中所包含的气泡或异物去除。过滤器213具有圆盘形状,并通过经由热熔敷或粘合剂的粘合而被固定于安装板215所具有的第一流道216的第二方向D2侧的开口面上。过滤器213能够使用通过细致地编织金属或树脂等的纤维而形成了多个细微孔的薄片状的物质、或者使多个细微孔贯穿金属或树脂等的板状部件的物质等。
安装板215为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长条的板状部件,并形成有构成第一流道216的贯穿孔。第一流道216将在过滤器213中去除了异物后的油墨向被形成于第二流道板217中的第二流道218进行供给。
第二流道板217为,第二方向D2侧开口且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长条的箱状部件。在第二流道板217上形成有构成第二流道218的槽。第二流道218由在第二流道板217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上向X方向延伸的槽而形成。第二流道218将从第一流道216被供给的油墨向图3所示的密封部件220的后述的油墨导入口221进行供给。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一流道216使经由油墨供给针212而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流入第二流道218,并且第二流道218使从第一流道216流入的油墨经由密封部件220的油墨导入口221而向外壳头250流入。
如图3所示,密封部件220为,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的部件。密封部件220例如由橡胶、弹性体这样的弹性部件构成。在密封部件220中形成有油墨导入口221。
油墨导入口221为贯穿密封部件220的贯穿孔。油墨导入口221使图2所示的第二流道板217的第二流道218与图3所示的外壳头250的第三流道253连通,从而使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向外壳头250的内部流入。当液体喷射头200的各结构部件被层压并被结合时,密封部件220在图2所示的保持器210与图3所示的外壳头250之间以被施加有预定的按压力的状态而被夹持,并对保持器210的第二流道218与外壳头250的第三流道253之间液密性地进行密封。详细而言,密封部件220使被设置于第二流道板217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上的、形成第二流道218的贯穿孔的开口与油墨导入口221液密性地连通。此外,密封部件220使油墨导入口221与第三流道253液密性地连通。
电路基板230为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的部件。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路基板230被配置于保持器210与外壳头250之间,且如图3所示,与密封部件220的第一方向D1侧相邻地配置。电路基板230具有被外壳头250支承的被支承面230A,例如,在通过外壳头25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而对被支承面230A进行支承的状态下利用粘合剂而被固定。电路基板230为层压了用于对致动器单元240所具备的后述的压电体243进行驱动的配线或电路元件Ce等的电子基板。电路基板230具备电路元件Ce、贯穿孔231、开口233、连接端子Ct、连接器Cn1、Cn2、Cn3以及Cn4。
电路元件Ce为,电阻、电容器、晶体管、线圈等的离散部件。电路元件Ce以三维的方式被层压在电路基板23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上。换言之,电路元件Ce以从电路基板23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向第二方向D2少许突出的方式而被层压在电路基板230上。
贯穿孔231为贯穿电路基板230的贯穿孔。贯穿孔231在于第一方向D1上观察时被设置于与密封部件220的油墨导入口221重叠的位置上,且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被设置于与外壳头250所具备的后述的第三流道253重叠的位置上。
开口233为,贯穿电路基板230并以与Y方向平行的方式被设置的贯穿孔。开口233在X方向上被排列设置有多个。在开口233中,插入有致动器单元240的COF基板242。COF基板242的第二方向D2侧的顶端部分且从开口233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部分在-X方向或者+X方向上被弯折,从而与连接端子Ct连接。
连接器Cn1、Cn2、Cn3以及Cn4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X方向的端部上。具体而言,连接器Cn1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X方向的端部、且第二方向D2侧的面上。作为“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Cn2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X方向的端部、且第一方向D1侧的面(被支承面230A)上。连接器Cn3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X方向的端部、且第二方向D2侧的面上。作为“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Cn4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X方向的端部、且第一方向D1侧的面(被支承面230A)上。在各连接器Cn1、Cn2、Cn3以及Cn4上,安装有作为“信号电缆”的一个示例的柔性扁平电缆1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Cn2中,插入有作为第一信号电缆的柔性扁平电缆113A,在连接器Cn4中,插入有作为第二信号电缆的柔性扁平电缆113B(参照图8)。在各连接器Cn1以及Cn2中,设置有向第三方向D3开口的插入口CP1以及CP2,在各连接器Cn3以及Cn4中,设置有向第四方向D4开口的插入口CP3以及CP4。在各插入口CP1、CP2、CP3以及CP4中,插入有所对应的各柔性扁平电缆113,各连接器Cn1、Cn2、Cn3以及Cn4和柔性扁平电缆113被电连接。另外,在各连接器Cn1、Cn2、Cn3以及Cn4中,并不限于安装柔性扁平电缆113,也可以安装有其他的任意的种类的信号电缆。
致动器单元240具备COF基板242、固定板241和压电体243。在COF基板242上,设置有用于对压电体243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COF基板242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与压电体243连接。COF基板242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被插入至电路基板230的开口233中,从而与连接端子Ct连接。压电体243构成利用了压电效应的无源元件即压电元件,并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驱动信号而进行驱动。固定板241被固定于外壳头250的收纳空间255的壁面上。压电体243以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方式被固定于振动板260上,并以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成为固定端的方式被固定于固定板241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上。
外壳头250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与图4所示的振动板260之间。外壳头250例如由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所形成。外壳头250具备收纳空间255和第三流道253。收纳空间255沿着Y方向而被设置,并由向第二方向D2开口的凹部所形成。收纳空间255对COF基板242、固定板241以及压电体243进行收纳。第三流道253的一部分被形成于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圆筒状的部件的内部。第三流道253为,使密封部件220的油墨导入口221与振动板260所具备的后述的油墨导入口261连通、且与喷嘴282连通的流道。
如图4所示,振动板260为将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件。振动板260被设置于外壳头250与流道形成部件270之间。振动板260作为堵塞流道形成部件27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的壁面而发挥功能。振动板260通过压电体243而进行弹性变形。由此,从未图示的压力室经由喷嘴282而喷出油墨。振动板260例如通过使由树脂薄膜等弹性部件构成的弹性膜和用于对所涉及的弹性膜进行支承的支承板被层压,从而被形成。弹性膜通过与支承板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接合从而被支承。
振动板260具备油墨导入口261。油墨导入口261为贯穿振动板260的贯穿孔。油墨导入口261与第三流道253和被形成于流道形成部件270中的后述的第四流道273连通,并使从油墨盒117被供给的油墨向第四流道273流入。
流道形成部件270为,具有与振动板260的外形一致的外形形状的板状的部件。流道形成部件270被设置于外壳头250与喷嘴板280之间。流道形成部件270具备第四流道273和未图示的压力室。第四流道273与被形成于外壳头250中的第三流道253连通。通过使被形成于流道形成部件270中的未图示的凹部从第二方向D2侧被振动板260密封,从而构成了压力室。即,压力室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通过振动板260而被形成,并且其通过根据压电体243的位移而进行位移,从而使压力室内的容积发生变化。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压力室以对应于喷嘴列281而在Y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设置。压力室与第四流道273以及喷嘴282连通,从第四流道273向压力室流入的油墨通过使压力室内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从喷嘴282被喷射。因此,第一流道216、第二流道218、第三流道253以及第四流道273经由压力室而与一个喷嘴28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道形成部件270例如由硅(Si)所形成。另外,流道形成部件270也可以设为层压有多个基板的结构。
喷嘴板280为,具有与振动板260以及流道形成部件270的外形一致的外形形状的薄板状的部件。喷嘴板280被设置于流道形成部件270的第一方向D1侧。喷嘴板280具备多列由沿着Y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282而构成的喷嘴列28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10列喷嘴列281。喷嘴282为贯穿喷嘴板280的贯穿孔,且为用于对印刷介质P喷射油墨的贯穿孔。多个喷嘴列281在X方向上被排列配置。各喷嘴列281被设置于与流道形成部件270中的压力室相对应的位置上。喷嘴板280作为在未设置有喷嘴282的部分处堵塞流道形成部件270的第一方向D1的面的壁面而发挥功能。喷嘴板280例如由不锈钢(SUS)、硅(Si)等而形成。另外,喷嘴列281也可以代替10列而为其他的任意的列数。
上述的外壳头250、振动板260、流道形成部件270以及喷嘴板280分别通过粘合剂而被粘接。具体而言,喷嘴板28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与流道形成部件27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通过粘合剂而被粘合。此外,流道形成部件27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和振动板26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通过粘合剂而被粘合。振动板26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和外壳头25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通过粘合剂而被粘合。粘合剂也可以被涂布在各结构部件250、260、270以及280上。
盖部件290为,对振动板260、流道形成部件270、喷嘴板280以及外壳头250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框体。盖部件290为,具备在第一方向D1上使喷嘴282露出的开口292并对喷嘴板280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箱状的部件。盖部件290例如由不锈钢(SUS)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
盖部件290具有平板部410、第一侧板部431以及第二侧板部441、第一帽檐部432和第二帽檐部442,所述平板部410具有对底面进行规定的第一面S1,所述第一侧板部431具有对侧面进行规定的第二面S2,所述第二侧板部441具有第四面S4,所述第一帽檐部432具有从第二面S2起弯曲成大致直角并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的第三面S3,所述第二帽檐部442具有从第四面S4起弯曲成大致直角并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的第五面S5。此外,盖部件290具有固定板部421、422,固定板部421、422具有固定部291。第二面S2和第四面S4、第三面S3和第五面S5的各自的结构大致相同。盖部件290由一个部件而形成,盖部件290的各面相互连接。具体而言,第一面S1、第二面S2以及第三面S3相互连接,第一面S1、第四面S4以及第五面S5相互连接。当在盖部件290中收纳有振动板260、流道形成部件270、喷嘴板280以及外壳头250时,被形成于第一面S1中的开口292使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露出。关于盖部件290的详细的说明将在后文中叙述。
在盖部件290中,设置有供螺丝293、294、295以及296插入的四个固定部291。盖部件290通过螺丝293、294、295以及296而以使外壳头250以及电路基板230介于其间的方式被固定在保持器210上。
上述的液体喷射头200的各结构部件被层压,并通过四个螺丝293、294、295以及296而被结合。四个螺丝293、294、295以及296例如由全螺丝构成。螺丝293、294、295以及296被插入至预先形成在外壳头250中的未图示的螺丝孔中,并通过拧紧螺丝而对保持器210、外壳头250和盖部件290进行结合。
A3.盖部件以及滑架的配置结构
图7为液体喷射头200的仰视图。在图7中,示出了在构成液体喷射头200的各部件被层压并被结合的状态下的液体喷射头200被搭载于滑架120上的状态下从第一方向D1俯视观察液体喷射头200时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的沿6-6线切断而成的液体喷射头200以及滑架120的剖视图。图9为图8所示的区域Ar1的放大图。图10为图9所示的盖部件290以及滑架120的放大图。在图8以及图9中,省略了螺丝293以及螺丝295的图示,在图9中,将喷嘴板280、流道形成部件270、振动板260以及外壳头250汇总为一个部件来表示。另外,盖部件290以及滑架120的配置结构为,在+X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Y方向的各个方向上相同的结构。在图9以及图10中,以-X方向侧的配置结构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液体喷射头200以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从盖部件290的开口292中露出的方式而被结合,并被安装于滑架120上。即,喷嘴282露出于盖部件290的开口292中。滑架120的底壁部以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包围喷嘴板280的周围的方式而被配置。底壁部BW1为,滑架120的底壁部中的、被配置于喷嘴板280的-X方向侧的部分,底壁部BW2为被配置于喷嘴板280的+X方向侧的部分。
如图8所示,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以及+X方向侧,盖部件290的第一面S1以对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方式被配置。
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盖部件290的第二面S2以对喷嘴板280、流道形成部件270以及振动板260的-X方向侧的面、和外壳头250的-X方向侧的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方式被配置。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具有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的第一帽檐部432沿着X轴而朝向-X方向延伸,并被配置在与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第一方向D1侧的连接器Cn2相比靠第一方向D1侧处。第三面S3的-X方向侧的端部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连接器Cn2和滑架120的+X方向侧的部位重叠。
此外,如图6以及图8所示,连接器Cn2相对于外壳头250的第三方向D3侧的第一侧壁250A而被设置在第三方向D3上。连接器Cn2具备第一罩壳491和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01,第一罩壳491具有用于插入柔性扁平电缆113A的开口,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01与电路基板230的被支承面230A上的配线连接。第一罩壳491呈大致长方体,并以第一罩壳491的长边方向沿着Y轴的方式被配置。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01相对于第一罩壳491的第四方向D4的端部而被设置在第四方向D4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01以在第五方向D5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1条第一连接端子501。在第一罩壳491的第三方向D3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柔性扁平电缆113A的开口。
第一帽檐部432相对于外壳头250的第一侧壁250A而向第三方向D3突出。而且,第一帽檐部432以与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01重叠的方式而在第五方向D5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第一帽檐部432以与全部的第一连接端子501重叠的方式而被设置。由此,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由于第一连接端子501被第一帽檐部432覆盖,因此成为在对外观进行目视观察时不会露出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连接端子501上附着油墨的情况。
此外,第一帽檐部432中的第三方向D3的顶端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第一罩壳491重叠。即,以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第一罩壳491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而设置有第一帽檐部432。由此,作为第一帽檐部432的第三方向D3上的顶端不与第一罩壳491重叠的结构,例如与第一罩壳491的第四方向D4上的端部和第一帽檐部432的顶端一致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油墨向第一连接端子501的附着。此外,例如与相对于第一罩壳491而使第一帽檐部432的顶端向第三方向D3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有助于液体喷射头200的小型化。
此外,第一帽檐部432不与第一帽檐部432以外的液体喷射头200的结构要素接触。详细而言,如图10所示,在具有第二面S2的第一侧板部431以及具有第三面S3的第一帽檐部432之中,第一帽檐部432成为将与第一侧板部431的外壳头250的第一侧壁250A接触的部分去除而得到的部分。换言之,第一帽檐部432为,盖部件290中的、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第三面S3重叠的部分。即,第一帽檐部432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第一方向D1侧的面、第三方向D3侧的面、第五方向D5侧的面以及第六方向D6侧的面均不与液体喷射头200的结构要素接触。换言之,第一帽檐部432为,第一帽檐部432的一端被固定于第一侧板部431上的悬臂梁结构。由此,能够抑制应力被施加于盖部件290上的情况,并且能够对盖部件290从外壳头250上剥离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第一帽檐部432也可以与滑架120的部件接触。但是,从应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不与滑架120接触。
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盖部件290的第四面S4以对喷嘴板280、流道形成部件270以及振动板260的+X方向侧的面、和外壳头250的+X方向侧的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被配置。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具有盖部件290的第五面S5的第二帽檐部442沿着X轴而向+X方向延伸,并被配置在与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第一方向D1侧的连接器Cn4相比靠第一方向D1侧处。第五面S5的+X方向侧的端部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连接器Cn4、和滑架120的-X方向侧的部位重叠。
此外,如图6以及图8所示,连接器Cn4相对于外壳头250的第四方向D4侧的第二侧壁250B而被设置在第四方向D4上。连接器Cn4具备第二罩壳492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02,所述第二罩壳492具有用于插入柔性扁平电缆113B的开口,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02与电路基板230的被支承面230A上的配线连接。第二罩壳492呈大致长方体,并以第二罩壳492的长边方向沿着Y轴的方式而被配置。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02相对于第二罩壳492的第三方向D3的端部而被设置在第三方向D3上。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02以在第五方向D5上排列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1条第二连接端子502。在第二罩壳492的第四方向D4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柔性扁平电缆113B的开口。
第二帽檐部442相对于外壳头250的第二侧壁250B而向第四方向D4突出。而且,第二帽檐部442以与多个第二连接端子502重叠的方式而在第五方向D5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第二帽檐部442以与全部的第二连接端子502重叠的方式而被设置。由此,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由于第二连接端子502被第二帽檐部442覆盖,从而成为在对外观进行目视观察时不会露出的状态。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200中的电路基板230的大型化的抑制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200中,喷嘴列281沿着X轴而被配置有10列。因此,在结构上,有可能使液体喷射头200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长条化。此外,由于喷嘴列281越多,则电路基板230上的配线的绕回就越多,因此,电路基板230易于大型化。为了以不使电路基板230大型化的方式来进行布线,从而需要在电路基板230上实施紧密的布线。
因此,并非在电路基板230的短边方向(Y轴)的两端侧,而是在电路基板230的长边方向(X轴)的两端侧设置连接器Cn1、Cn2、Cn3、Cn4的一方能够高效地进行布线,并易于实现高密度化。在此,由于电路基板230的第五方向D5上的尺寸大于连接器Cn1、Cn2、Cn3、Cn4的第五方向D5上的各尺寸,因此,能够在电路基板230的长边方向(X轴)的两端侧配置连接器Cn1、Cn2、Cn3、Cn4。
由于连接器Cn1、Cn2、Cn3、Cn4的长边方向端部的尺寸大于电路基板230的短边方向端部的尺寸,因此,当在电路基板230的短边方向侧的端部处配置连接器Cn1、Cn2、Cn3、Cn4时,将会产生未实施电路基板230上的布线的浪费的空间,从而致使电路基板230大型化。
而且,为了抑制电路基板230的大型化从而确保用于布线的空间,可以考虑在电路基板230的两个面上配置连接器Cn1、Cn2、Cn3、Cn4以及配线。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设置于电路基板230的下表面即被支承面230A上的连接器Cn2、Cn4的第一连接端子501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02向下方(印刷区域侧)露出,因此,油墨可能因擦拭时的油墨的飞散或墨雾、油墨从液体喷射头200的侧面的上爬等而附着在第一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01、502上,并且有可能引起电气上的不良现象。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虽然由于10列喷嘴列281在第三方向D3上排列而致使液体喷射头200在第三方向D3上长条化,但是也能够在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在对电路基板230的大型化进行抑制的同时实现紧密的配线布局。而且,能够通过第一帽檐部432和第二帽檐部442而对油墨向连接器Cn2、Cn4的第一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01、502的附着进行抑制。
此外,为了实现电路基板230中的配线的高密度化,从而采用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230上不具有使用于对液体喷射头200的各构成部件进行结合的螺丝293、294、295、296贯穿的贯穿孔的结构。
如上文所述,在喷嘴列28较多的方式中,由于需要使电路基板230的布线较为紧密,因此,难以在电路基板230上设置使用于将电路基板230固定在外壳头250上的螺丝293、294、295、296贯穿的贯穿孔。此外,为了抑制喷嘴列28沿着X轴而排列的液体喷射头20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型化,从而难以在沿着X轴的电路基板230的外侧配置螺丝293、294、295、296。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230在被夹持于外壳头250的内壁面251、252之间的状态下被支承面254支承(参照图3)。内壁面251相对于螺丝294、296而被配置在+Y方向上,内壁面252相对于螺丝293、295而被配置在-Y方向上。由此,能够以在电路基板230上未形成有用于使螺丝293、294、295、296穿过的贯穿孔等的状态而进行配置。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电路基板230中的配线形成区域。
此外,例如,当采用了在液体喷射头200的长边方向(X轴)上于第二方向D2观察时在喷嘴板280与连接器Cn2(或者Cn4)之间设置结合用的螺丝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用于设置螺丝的空间,从而需要使连接器Cn2(或者Cn4)与喷嘴板280分离。因此,将导致电路基板230大型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结合用的螺丝293、294、295、296相对于电路基板230而配置在短边方向侧(Y轴),从而能够使电路基板230小型化。但是,由于通过使电路基板230小型化而使连接器Cn2(或者Cn4)被配置在喷嘴板280的附近,因此,容易产生油墨附着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在第一帽檐部432(或者第二帽檐部442),从而能够解决油墨附着的问题。
此外,如图6以及图8所示,第二帽檐部442中的第四方向D4上的顶端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第二罩壳492重叠。即,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以第二罩壳492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而设置有第二帽檐部442。由此,作为第二帽檐部442的第四方向D4的顶端不与第二罩壳492重叠的结构,例如与第二罩壳492的第三方向D3的端部和第二帽檐部442的顶端一致的结构相比,能够对油墨向第二连接端子502的附着进行抑制。此外,例如与相对于第二罩壳492而使第二帽檐部442的顶端向第四方向D4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有助于液体喷射头200的小型化。
此外,第二帽檐部442不与第二帽檐部442以外的液体喷射头200的结构要素接触。具体而言,与第一帽檐部432的情况相同,在具有第四面S4的第二侧板部441以及第二帽檐部442之中,第二帽檐部442成为将与第二侧板部441的外壳头250的第二侧壁250B接触的部分去除后的部分。即,第二帽檐部442的第二方向D2侧的面、第一方向D1侧的面、第四方向D4侧的面、第五方向D5侧的面以及第六方向D6侧的面均不与液体喷射头200的结构要素接触。换言之,采用了第二帽檐部442的一端被固定于第二侧板部441上的悬臂梁结构。由此,能够抑制应力被施加于盖部件290上的情况,并且能够对盖部件290从外壳头250上剥离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第二帽檐部442也可以与滑架120的部件接触。但是,从应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不与滑架120接触。
如图9所示,盖部件290具有两个弯折部TP1以及TP2,并通过使一个部件在弯折部TP1以及TP2处向预定的方向弯折从而被形成。具体而言,第一弯折部TP1为,第一面S1的第三方向D3侧的端部向第二方向D2被弯折的部位,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在第一弯折部TP1处连接。第二弯折部TP2为,第二面S2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向第三方向D3侧被弯折的部位,第二面S2和第三面S3在第二弯折部TP2处连接。
如图10所示,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所成的角θ1为90度。“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所成的角”是指,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被连接的角度、且通过使盖部件290弯折而被形成的第一弯折部TP1处的内角。第二面S2与第三面S3所成的角θ2为90度。“第二面S2与第三面S3所成的角”是指,第二面S2和第三面S3被连接的角度、且通过使盖部件290弯折而被形成的第二弯折部TP2处的内角。
另外,虽然在图9以及图10中省略了图示,但在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也与盖部件290的-X方向侧的结构同样地,盖部件290具有两个弯折部。如图4以及图8所示,第一面S1的+X方向侧的端部在第二方向D2上被弯折,从而形成了弯折部,第一面S1和第四面S4在所涉及的弯折部处连接。第一面S1与第四面S4所成的角为90度。此外,第四面S4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在+X方向侧被弯折,从而形成了弯折部,第四面S4和第五面S5在所涉及的弯折部处连接。第四面S4与第五面S5所成的角为90度。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滑架120除了具备上述的底壁部BW1以及BW2之外,还具备突出部PD1以及PD2、和侧壁部SW1以及SW2。底壁部BW1以及BW2、突出部PD1以及PD2和侧壁部SW1以及SW2均作为构成滑架120的外壁的壁面而发挥功能。底壁部BW1以及BW2以与沿着X轴的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作为滑架120的底面而发挥功能。另外,底壁部BW1以及BW2也可以相对于沿着X轴的方向而被大致平行地配置。突出部PD1为,在底壁部BW1中的第四方向D4侧的端部处朝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部位。突出部PD2为,在底壁部BW2中的第三方向D3侧的端部处朝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部位。侧壁部SW1为,在底壁部BW1中的第三方向D3侧的端部处朝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部位。侧壁部SW2为,在底壁部BW2中的第四方向D4侧的端部处朝向第二方向D2突出的部位。突出部PD1、PD2以及侧壁部SW1、SW2作为滑架120的侧面而发挥功能。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滑架120的底壁部、突出部以及侧壁部并不限于被设置在液体喷射头200中的+X方向以及-X方向上,例如可被设置在+Y方向、或-Y方向、与X方向以及Y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等,并且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以对喷嘴板280的周围进行覆盖的方式而被设置。
如图10所示,滑架120的突出部PD1被配置于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相比靠第一方向D1侧,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ES2不与第三面S3相接。突出部PD1的端部ES2与第三面S3之间的最小距离d1例如为0.6mm。此外,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的第三方向D3侧的端部ES1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重叠。
如图8所示,柔性扁平电缆113的一部分被收纳于滑架120内。具体而言,在液体喷射头200的-X方向侧,柔性扁平电缆113的一部分以被滑架120的侧壁部SW1、液体喷射头200和滑架120的底壁部BW1所包围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液体喷射头200的+X方向侧,柔性扁平电缆113的一部分也同样地以被滑架120的侧壁部SW2、液体喷射头200和滑架120的底壁部BW2所包围的方式而被配置。连接器Cn2的插入口CP2位于与在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滑架120的外壁和第三面S3重叠的部分相比靠第三方向D3的位置上。连接器Cn4的插入口CP4位于与在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滑架120的外壁和第五面S5重叠的部分相比靠第四方向D4的位置上。
A4.擦拭处理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擦拭处理的情况的说明图。在擦拭处理中,通过液体喷射装置100所具备的拂拭部件300,从而将附着在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上的油墨去除。例如,油墨向喷嘴板280的附着有可能会在从喷嘴282被喷出的油墨滴的一部分雾化了的情况下、或从喷嘴282被喷出的油墨滴的一部分从印刷介质P弹回等的情况下产生。随着附着在喷嘴板280上的油墨的量增加,喷嘴282内的弯液面被破坏的可能性也将变大,其结果为,在液体喷射头200中会产生油墨滴的喷射不良,从而可能产生印刷介质P中的漏点等的问题。因此,在液体喷射装置100中,根据来自使用者的指示或来自控制部110的指示,而执行擦拭处理等的清洁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拂拭部件300例如具备由橡胶或弹性体等的软质树脂而构成的擦拭板。拂拭部件300在使拂拭部件300的端部与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抵接的同时朝向第三方向D3或者第四方向D4而相对于形成有喷嘴282的喷嘴面280A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附着在喷嘴板280的喷嘴面280A上的油墨去除。
此外,即使利用拂拭部件300而在第三方向D3或者第四方向D4的方向上对喷嘴面280A进行擦拭,也能够通过第一帽檐部432以及第二帽檐部442来防止由因擦拭而引起的油墨的飞散所导致的油墨向第一以及第二连接端子501、502的附着。
另外,拂拭部件300也可以通过例如布辊那样的吸收并保持油墨滴的吸收部件而构成。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开始进行擦拭处理时,拂拭部件30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从位置P1向第二方向D2侧的位置P2进行移动。在位置P2处,拂拭部件300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被收纳于滑架120与盖部件290的缝隙内,具体而言,被收纳于由滑架120的突出部PD2、盖部件290的第五面S5和盖部件290的第四面S4所包围的空间内。此时,拂拭部件300的+Z方向侧的顶端不与盖部件290的第五面S5接触。此后,如位置P3所示,拂拭部件300相对于液体喷射头200而在第三方向D3上相对地进行移动。此时,驱动机构使拂拭部件300与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接触,并且以若干挠曲的状态而在第三方向D3上移动。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使附着在喷嘴板280上的油墨被拂拭掉。另外,作为拂拭部件300相对于液体喷射头200而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法,既可以采用拂拭部件300相对于液体喷射头200而在-X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液体喷射头200相对于拂拭部件300而在+X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方式。
当喷嘴板280的擦拭完毕时,拂拭部件300移动至位置P4。拂拭部件300从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挠曲的状态恢复至与擦拭开始前同样的姿态,且拂拭部件300的第二方向D2侧的端部被收纳于滑架120与盖部件290的缝隙内,具体而言,被收纳于由盖部件290的第二面S2、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滑架120的突出部PD1所包围的空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拂拭部件300的第二方向D2侧的顶端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之间形成有间隙CL,拂拭部件300不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接触。间隙CL的大小例如在1mm以上。另外,间隙CL并不限于1mm以上,也可以设为其他的任意的大小。此外,也可以设为省略间隙CL而使拂拭部件300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接触的结构。
在此,在使拂拭部件300与喷嘴板280抵接的同时朝向第三方向D3而相对于喷嘴面280A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第一帽檐部432的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L2大于第二帽檐部442的第三方向D3上的尺寸L4。
当使拂拭部件300朝向第三方向D3而对喷嘴板280进行擦拭时,由于第三方向D3的下游侧的喷嘴面280A的端部一方在拂拭时的油墨量增加,因此,与上游侧的喷嘴面280A的端部相比油墨的飞散较大。此外,在盖部件290中容易产生被拂拭部件300拖拽的油墨的上爬。由于拂拭部件300从尺寸更小的第二帽檐部442侧朝向尺寸更大的第一帽檐部432而进行拂拭,因此能够抑制擦拭时的油墨的飞散的影响。而且,能够使上爬于盖部件290的侧面上的油墨难以移动至第一帽檐部432的顶端。而且,与增大第一以及第二帽檐部432、442的大小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盖部件290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成本。
而且,在使拂拭部件300与喷嘴板280抵接的同时朝向第三方向D3而相对于喷嘴面280A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第一帽檐部432的第五方向D5上的尺寸L1大于第二帽檐部442的第五方向D5上的尺寸L3。
如上文所述,由于在擦拭中第三方向D3的下游侧的喷嘴面280A的端部一方与上游侧的喷嘴面280A的端部相比油墨的飞散较大,因此,能够通过更大的第一帽檐部432来减少油墨的飞散的影响。
另外,在使拂拭部件300与喷嘴板280抵接的同时朝向第三方向D3而相对于喷嘴面280A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第一帽檐部432的尺寸L2以及第二帽檐部442的尺寸L4进行规定,而仅对第一帽檐部432的尺寸L1和第二帽檐部442的尺寸L3进行规定。即,也可以仅采用第一帽檐部432的第五方向D5上的尺寸L1大于第二帽檐部442的第五方向D5上的尺寸L3的结构。即使采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获得上述同样的效果。
此外,通过在位置P4处使拂拭部件300的姿态返回至擦拭开始前的状态,从而附着在拂拭部件300上的油墨滴将如空心箭头标记所示的那样向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以及滑架120的突出部PD1侧飞散。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重叠。因此,即使在油墨滴飞散至第三面S3以及突出部PD1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油墨滴经由第三面S3与突出部PD1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滑架120内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位置P5处,拂拭部件300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ES3接触,附着在拂拭部件300上的油墨滴如虚线箭头标记所示的那样向第一方向D1侧流动。而且,拂拭部件300在与滑架120的底壁部BW1接触的状态下向第三方向D3进行移动。而且,拂拭部件300通过移动至位于与滑架120的侧壁部SW1相比靠第三方向D3的位置P6,从而解除了与滑架120的底壁部BW1的接触,进而结束擦拭处理。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00,由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以与盖部件290的第二面S2连接并向第三方向D3延伸且不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抵接的方式而被配置,且第三面S3的第三方向D3侧的端部ES1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重叠,因此,能够对油墨经由盖部件290与滑架120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滑架120的内部的情况进行抑制。而且,由于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与滑架120的突出部PD1不接触,因此,能够对由于盖部件290从液体喷射头200上剥离而产生的应力被施加于第三面S3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由于第三面S3被配置于与连接器Cn2相比靠第一方向D1处,因此,能够对油墨附着在连接器Cn2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由于滑架120的外壁位于与第三面S3相比靠第一方向D1处,且外壁具有底壁部BW1、和从底壁部BW1向第三面S3突出的突出部PD1,因此,即使在油墨滴飞散至滑架120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所涉及的油墨滴进入滑架120的内部的情况。
由于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所成的角θ1为90度,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盖部件290与外壳头250的定位。而且,由于第二面S2与第三面S3所成的角θ2为90度,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出盖部件290。
由于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突出部PD1与第三面S3重叠的部分处,第一方向D1的突出部PD1与第三面S3之间的最小距离d1在1mm以下,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突出部PD1与第三面S3之间的缝隙。因此,能够对油墨经由第三面S3与滑架120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滑架120的内部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最小距离d1也可以代替0.6mm而设为在0.2mm以上且1mm以下的任意的距离,最小距离d1越小则越为优选。最小距离d1越小,则越能够抑制油墨经由第三面S3与滑架120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滑架120的内部的情况。
由于具备对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进行擦拭的拂拭部件300,因此,与不具备拂拭部件300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实现附着在喷嘴板280上的油墨滴的擦除。其结果为,在液体喷射装置100中,能够对由于油墨向喷嘴板280的附着而产生的不良现象进行抑制。
由于拂拭部件300在与喷嘴板280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接触的同时相对于液体喷射头200而在第三方向D3上进行相对移动,因此,沿着拂拭部件300的移动方向而存在有盖部件290的第三面S3,从而即使在喷嘴板280的擦拭时油墨滴飞散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所涉及的第三面S3而对油墨滴进入滑架120的内部的情况进行抑制。
由于喷嘴列281沿着第三方向D3而被排列配置,因此,能够将拂拭部件300的移动方向和喷嘴列281的排列方向设为相同的方向。因此,能够使拂拭部件300小型化。此外,能够将拂拭部件300的移动方向和滑架120的扫描方向设为相同的方向。因此,能够通过滑架120的扫描而实施由拂拭部件300所实现的喷嘴板280的拂拭。
由于拂拭部件300不与第三面S3接触,因此,能够在盖部件290与滑架120之间的区域内对拂拭部件300进行收纳。因此,能够使液体喷射装置100小型化。
由于在拂拭部件300的第二方向D2的顶端与第三面S3之间形成有1mm以上的间隙CL,因此,能够对附着在拂拭部件300的顶端处的油墨附着在第三面S3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由于连接器Cn2的插入口CP2在于第二方向D2上观察时位于与滑架120的外壁和第三面S3重叠的部分相比靠第三方向D3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插入口CP2从滑架120的外壁与第三面S3之间的缝隙远离,从而能够对油墨附着在连接器Cn2的插入口CP2处的情况进行抑制。
符号说明
100…液体喷射装置;113(113A、113B)…柔性扁平电缆;120…滑架;200…液体喷射头;230…电路基板;230A…被支承面;240…致动器单元;250…外壳头;250A…第一侧壁;250B…第二侧壁;260…振动板;270…流道形成部件;280…喷嘴板;280A…喷嘴面;281…喷嘴列;282…喷嘴;290…盖部件;291…固定部;293、294、295、296…螺丝;300…拂拭部件;432…第一帽檐部;442…第二帽檐部;491…第一罩壳;492…第二罩壳;501…第一连接端子;502…第二连接端子;Cn1、Cn2、Cn3、Cn4…连接器;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4…第四方向;D5…第五方向;D6…第六方向;L1、L2、L3、L4…尺寸。

Claims (14)

1.一种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
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
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
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
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而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喷嘴列为10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四方向侧的第二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方向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所述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二帽檐部,所述第二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向所述第四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而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所述第二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二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5.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液体喷射头;
第一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罩壳,在所述第一罩壳的内部插入有所述第一信号电缆,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顶端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第一罩壳重叠。
7.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或4的液体喷射头;
第一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中;
第二信号电缆,其被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罩壳,在所述第一罩壳的内部插入有所述第一信号电缆,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罩壳,在所述第二罩壳的内部插入有所述第二信号电缆,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顶端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第一罩壳重叠,
所述第二帽檐部的顶端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第二罩壳重叠。
9.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或4的液体喷射头;
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
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或者所述第四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1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或4的液体喷射头;
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
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或4的液体喷射头;
拂拭部件,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
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
13.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以及拂拭部件,
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中,具备:
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
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
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
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
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而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所述多个喷嘴列为10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四方向侧的第二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方向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所述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二帽檐部,所述第二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向所述第四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所述第二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二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所述拂拭部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中,
使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14.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以及拂拭部件,
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中,具备:
喷嘴板,其具有由向第一方向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而构成的多个喷嘴列;
外壳头,其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而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并具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流道;
电路基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头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层压,并具有被所述外壳头支承的被支承面;
盖部件,其具有使所述多个喷嘴露出的开口,并对所述喷嘴板的一部分进行覆盖,
所述多个喷嘴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所述第三方向侧的第一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一帽檐部,所述第一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向所述第三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所述多个喷嘴列为10列,
在所述电路基板的所述被支承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外壳头的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四方向侧的第二侧壁而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方向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所述被支承面上以在所述第五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被配置,
所述盖部件具有第二帽檐部,所述第二帽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向所述第四方向突出、且以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重叠的方式在所述第五方向上延伸,
所述液体喷射头具备螺丝,所述螺丝对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头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一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所述第二帽檐部不与所述第二帽檐部以外的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结构要素接触,
所述拂拭部件对所述喷嘴板进行擦拭,
所述第一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帽檐部的所述第五方向上的尺寸,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中,
使所述拂拭部件在与所述喷嘴板抵接的同时朝向所述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喷嘴板进行相对移动。
CN202010434149.6A 2019-09-30 2020-05-21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Pending CN1125719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8879 2019-09-30
JP2019-178877 2019-09-30
JP2019178879A JP6766937B1 (ja) 2019-09-30 2019-09-30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178877A JP7028229B2 (ja) 2019-09-30 2019-09-30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0-062286 2020-03-31
JP2020062286 2020-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1966A true CN112571966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4149.6A Pending CN112571966A (zh) 2019-09-30 2020-05-21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94300A1 (zh)
CN (1) CN1125719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1469B (zh) * 2021-10-14 2023-03-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喷头及工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94300A1 (en)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894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049725A (ja) 流路部材、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201707766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12571966A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拂拭方法
CN112277470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8210656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808682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4872584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5673166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224028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2571951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12372972U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353680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JP714731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0622442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074678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21160137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074676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JP4556562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
CN111439030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46299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06662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288450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402162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436125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