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8708B - 一种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8708B
CN112568708B CN201910921902.1A CN201910921902A CN112568708B CN 112568708 B CN112568708 B CN 112568708B CN 201910921902 A CN201910921902 A CN 201910921902A CN 112568708 B CN112568708 B CN 112568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outlet head
water
head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19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8708A (zh
Inventor
朱泽春
蒋航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19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87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8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包括机体、设在机体上的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沿滑移通道滑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出水头伸出滑移通道,并突出于机体;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出水头缩入滑移通道,并收纳进机体内。当搬运上述液体加热器时,出水头可收纳进机体内,以便于携带,另外,出水头收纳进机体内,出水头不易发生碰撞受损,有利于保证出水头下次能够正常出水。

Description

一种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是一种加热液体的装置,包括饮水机、豆浆机、开水煲和养生壶。
目前,公告号为CN2089577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它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侧壁的出水嘴,所述壳体内设有水泵、发热体、控制电路板,水泵通过输水管路与出水嘴连通,控制电路板控制水泵工作。出水时,水泵转动,输水管路将水运输至出水嘴处。
当搬运上述饮水机时,出水嘴凸出于壳体外,易发生碰撞,可能使得出水嘴发生碎裂,进而导致出水头无法正常出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其能够收纳进机体内,以减少出水头撞坏的可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包括机体、设在机体上的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沿滑移通道滑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出水头伸出滑移通道,并突出于机体;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出水头缩入滑移通道,并收纳进机体内。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感应件,所述出水头向机体内运动,所述出水头触发感应件,以限制出水头出水。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接受感应件的触发信号的电路板,当出水头触发感应件时,电路板控制供水部件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具有出水通道、用于在出水头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塞出水通道的阻水件。
优选的,所述出水头上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为出水通道的出口,所述阻水件安装在机体上,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水件密封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支撑出水头滑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具有用于供出水头滑动的滑移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滑动行程上设有用于限制出水头滑动的限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水头包括出水嘴和套在出水嘴外的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具有连通出水头的出水管路、控制出水管路出水的电路板、用于加热出水管路的发热体,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出水头分隔发热体和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出水头上方,发热体位于出水头下方;
或者,当所述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出水头背离机体的端部进入滑移通道内,所述出水头完全缩入机体内。
优选的,所述出水头沿直线方向滑动在滑移通道内;或者,所述滑移通道处具有定点,所述出水头绕定点周向滑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当搬运上述液体加热器时,出水头可收纳进机体内,以便于携带,另外,出水头收纳进机体内,出水头不易发生碰撞受损,有利于保证出水头下次能够正常出水;
2、当出水头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出水头收纳进机体内,感应件触发,以限制出水头出水,即使收纳出水头时出水头未关水,触发感应件后,也能够使得出水头停止出水,以避免出水头在机体内出水,有利于减少机体内部电路短路的可能;
3、当出水头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水件能够阻塞出水通道,进一步限制位于机体内的出水头出水,有利于避免出水头在非工作状态下出水;
4、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通过阻水件密封出水口,以将出水头内的水封在出水头内,以避免出水头内残余水漏出到机体内;
5、通过支撑件形成滑移通道,以增大出水头的滑动路径,并且能够有效支撑出水头进行滑动;
6、通过限制结构的限位作用,使得出水头停止运动,以避免出水头惯性作用下偏离指定位置;
7、通过出水头的分隔,发热体的高温不易传递到电路板,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工作的可靠性。另外,电路板位于出水头的上方,出水头漏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易落到电路板上,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件与出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出水头与保护套的第一结构图;
图7为出水头与保护套的第二结构图;
图8为出水头与保护套的第三结构图;
图9为出水头与保护套的爆炸图;
图10为出水头的第一结构图;
图11为出水头的第二结构图;
图12为出水嘴的第一剖视图;
图13为出水嘴的爆炸图;
图14为出水嘴的第二剖视图;
图15为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机盖;3、机身;31、外壳;311、支架;312、支撑架;313、卡筋;314、通孔;4、出水头;41、出水嘴;411、上盖;412、下盖;413、卡扣;42、保护套;5、第一位置;6、第二位置;7、限制结构;71、第一限位结构;711、凹槽;7111、抵接面;712、凸筋;713、避让孔;714、凸块;72、第二限位结构;721、卡接件;8、滑移通道;9、支撑件;91、滑移套;92、第一部件;93、第二部件;10、感应件;101、第一传感器;102、第二传感器;11、发热体;12、电路板;13、供水部件;131、出水管路;132、水泵;133、开关阀;14、驱动件;141、弹簧;15、盖板;16、进水口;17、出水口;18、出气口;19、贯穿孔;191、入口;20、凸台;21、出气管;22、遮挡板;23、腔体;231、第一腔室;232、第二腔室;24、连接口;241、缺口;242、连接孔;25、阻水件;26、出水通道;27、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上的出水头4、设在机体1上用于向出水头4供水的供水部件13。供水部件13分别与水源、出水头4连通,水源为设在机体1内的水箱;或者,水源为机体1外接的水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水头4也可以直接与水源连通。
参见图2和图3,机体1上设有滑移通道8,滑移通道8内滑移连接有出水头4,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具有第一位置5和第二位置6,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一位置5时,出水头4伸出滑移通道8,并凸出于机体1;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出水头4缩入滑移通道8,并收纳进机体1内。
本实施例中,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出水头4完全缩入机体1内,出水头4背离机体1的端部缩入滑移通道8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出水头4滑移第二位置6,出水头4部分缩入机体1内,出水头4背离机体1的端部凸出于机体1外。
出水头4通过滑动,以实现伸出或缩入机体1。当搬运上述液体加热器时,出水头4可收纳进机体1内,以便于携带。另外,出水头4收纳进机体1内,出水头4不易发生碰撞受损,有利于保证出水头4下次能够正常出水。当出水头4完全缩入机体1内时,出水头4背离机体1的端部不外露,进一步降低出水头4碰撞受损的可能,以提供出水头4的可靠性。
参见图3和图15,机体1上设有感应件10,出水头4向机体1运动,出水头4触发感应件10,以限制出水头4出水。出水头4触发感应件10,可以是出水头4运动到指定位置触发感应件10,也可以是出水头4从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进而触发感应件10。本实施例中,出水头4通过运动到指定位置来触发感应件10。
当出水头4运动至第二位置6时,出水头4收纳进机体1内,感应件10触发,以限制出水头4出水,即使收纳出水头4时出水头4未关水,触发感应件10后,也能够使得出水头4停止出水,以避免出水头4在机体1内出水,有利于减少机体1内部电路短路的可能。
本实施例中,机体1上设有接收触发信号的电路板12,机体1上设有接收感应件10触发信号的电路板12,当出水头4触发感应件10时,电路板12控制供水部件13停止工作。感应件10为电子式的,通过电路板12控制供水部件13工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件10为机械式的,感应件10为水阀,出水头4运动以带动水阀关闭,使得出水头4停止出水。
参见图3,机体1上具有出水通道26和阻水件25,出水通道26一部分位于出水头4上,另一部分位于供水部件13上。当出水头4运动至第二位置6时,阻水件25阻塞出水通道26,阻水件25可以阻塞出水头4处的出水通道26,也可阻水供水部件13处的出水通道26。本实施例中,阻水件25通过阻塞出水头4处的出水通道26,以实现出水头4停止出水。
即使感应件10失效,出水头4仍然出水,当出水头4运动至第二位置6时,阻水件25能够阻塞出水通道26,进一步限制位于机体1内的出水头4出水,有利于避免出水头4在非工作状态下出水。
具体的,出水头4上具有出水口17,出水口17为出水通道26的出口,阻水件25安装在机体1上,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阻水件25密封出水口17。出水头4停止出水后,其内残留有水。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通过阻水件25密封出水口17,以将出水头4内的水封在出水头4内,以避免出水头4内残余水漏出到机体1内。
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外壳31、设在外壳31内的用于支撑出水头4滑动的支撑件9,支撑件9上具有用于供出水头4滑动的滑移通道8。滑移通道8可以全部由支撑件9形成,也可以部分由支撑件9形成。通过支撑件9形成滑移通道8,以增大出水头4的滑动路径,并且能够有效支撑出水头4进行滑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第一位置5和第二位置6之间的滑移行程上设有用于限制出水头4滑动的限制结构7。出水头4滑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限制结构7的限位作用,使得出水头4停止运动,以避免出水头4惯性作用下偏离指定位置。本实施例中,出水头4包括出水嘴41和套在出水嘴41外的保护套42,出水嘴41通过保护套42保护,以减少出水嘴41碰撞受损的可能,有利于保证出水嘴41出水的可靠性。
参见图1,机体1内具有连通出水头4的出水管路131、控制出水管路131出水的电路板12、用于加热出水管路131的发热体11,当出水头4收入机体1内时,出水头4分隔发热体11和电路板12,电路板12位于出水头4的上方、发热体11位于出水头4的下方。通过出水头4的分隔,发热体11的高温不易传递到电路板12,有利于保证电路板12工作的可靠性。另外,电路板12位于出水头4的上方,出水头4漏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易落到电路板12上,有利于保证电路板12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出水头4沿直线方向滑动在滑移通道8内,即滑移通道8沿直线方向延伸,使得出水头4能够以最短的路程伸出或缩入机体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移通道8处设有定点,出水头4转动连接在定点处,并绕定点周向滑动,以实现伸出或缩入机体1。
实施例二:
参见图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上的出水头4、设在机体1上用于向出水头4供水的供水部件13、设在机体1内用于加热供水部件13处液体的加热体。供水部件13分别与水源、出水头4连通,水源为设在机体1内的水箱;或者,水源为机体1外接的水瓶。
参见图2和图3,机体1上开设有滑移通道8,出水头4滑动连接在滑移通道8内,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具有第一位置5和第二位置6,本实施例中,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至第一位置5时,一半长度以上的出水头4伸出滑移通道8外,并凸出于机体1,只有出水头4朝向机体1的端部仍位于出水头4内;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一半长度以上的出水头4缩入滑移通道8,并收纳进机体1。当不使用上述液体加热器时,用户可以将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使得出水头4受入机体1,以减少出水头4被撞断的可能,同时,出水头4不再明显凸出于机体1,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整机外观体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水头4仅能在机体1内滑动,不能凸出于机体1,出水头4滑动至第一位置5和第二位置6时,出水头4均位于机体1内。
第一位置5与第二位置6之间的滑移行程上设有用于限制出水头4滑动的限制结构7,出水头4滑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限制结构7的限位作用,使得出水头4停止运动,以避免出水头4惯性作用下偏离指定位置。
参见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限制结构7包括第一限位结构71、第二限位结构72,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一位置5时,第一限位结构71用于限制出水头4脱落机体1;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二位置6时,第二限位结构72用于限制出水头4朝向机体1内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制结构7仅包括第一限位结构71和第二限位结构72中的其中一个。
参见图2、图7和图8,第一限位结构71包括设在出水头4外侧壁的凸筋712、设在滑移通道8内壁的凹槽711,所述凹槽711沿滑移通道8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供凸筋712滑动连接。凹槽711一端靠近滑移通道8的进口,另一端背离滑移通道8,并开设有开口。当出水头4装入滑移通道8时,凸筋712从开口滑入凹槽711内,以保证凸筋712与凹槽711正常滑动连接。凹槽711靠近滑移通道8进口的端部内槽壁为抵接面7111,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一位置5时,凸筋712与抵接面7111抵接,即凸筋712与凹槽711端部的内槽壁抵接,以限制出水头4脱离机体1。
参见图4和图6,机体1内固定有套接在出水头4外的滑移套91,第一限位结构71包括设在出水头4的凸块714、设在滑移套91上用于避让凸块714的避让孔713。避让孔713沿滑移套91长度方向延伸。避让孔713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滑移套91两侧。出水头4的两侧均固定有凸块714,当出水头4滑动连接在滑移套91内时,凸块714滑移连接在避让孔713内。当出水头4滑动至第一位置5时,凸块714与避让孔713靠近机体1外侧的内孔壁抵接,以限制出水头4脱离机体1。
参见图2,第二限位结构72包括固定在机体1的卡接件721,当出水头4滑动到第二位置6时,卡接件721与出水头4卡接,以限制出水头4滑动。出水头4由于卡接件721的阻挡无法继续朝向机体1内部滑动,同时,出水头4被卡接件721卡接,使得出水头4无法伸出机体1外。
具体的,卡接件721为自锁开关,当出水头4滑动到第一位置5时,出水头4抵接自锁开关,并被自锁开关夹住。若再次按压出水头4,自锁开关再次受力,自锁开关将重新打开,使得出水头4可以脱离自锁开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接件721也可以是卡勾,直接卡接在出水头4上。
本实施例中,机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的驱动件14,通过驱动件14驱动出水头4从滑移通道8内伸出,而无需用户手动将出水头4从滑移通道8内抠出,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驱动件14为弹簧141,弹簧141一端抵接在机体1内部,另一端与出水头4抵接,弹簧14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141力驱动出水头4脱离机体1滑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件14也可以为气缸,通过气缸驱动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往返滑动。
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机身3、盖合在机身3的机盖2,滑移通道8开设在机身3上。出水头4和滑移通道8均设在机身3,相比与机盖2设置出水头4的方案,机盖2的尺寸和厚度不受出水头4的限制,能够做得更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移通道8也可以设在机盖2上。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机身3包括外壳31、固定在外壳31内壁的滑移套91,外壳31侧壁穿设有通孔314,通孔314、滑移套91内孔连接,并形成滑移通道8。通过设置滑移套91来引导出水头4的滑动,使得滑移通道8的深度大于外壳31厚度的10倍以上,在保证滑移通道8深度的前体下,外壳31能够做得更薄,有利于节约材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5为出水头4远离机身3的极限位置,在该位置出水头4背离机身3的滑动被限制;第二位置6为出水头4伸入机身3的极限位置,在该位置出水头4伸入机身3的滑动被限制;第一位置5与第二位置6之间的距离为出水头4的可滑动行程,即出水头4只能在第一位置5与第二位置6之间滑动。通过限制出水头4的可滑动行程,以保证出水头4稳定连接在机身3上。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和图9,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上的水泵132、出水头4、连通水泵132和出水头4的出水管路131,出水头4包括连接出水管路131的出水嘴41、套接在出水嘴41外的保护套42,当出水头4出水时,出水头4凸出于机体1外。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机身3和盖合在机身3的机盖2,水泵132、出水管路131、出水头4均固定在机身3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体1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机身3上侧壁开设有滑移通道8,当出水头4出水时,出水头4滑动至凸出机身3;当出水头4不出水时,出水头4可滑入滑移通道8内,即收纳进机身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水头4直接固定在机身3的外侧壁。
当出水嘴41排出热水时,出水嘴41吸收部分热能,表面温度提高,通过保护套42套接在出水嘴41上,以避免用户不少碰触到出水嘴41,进而减少用户被烫伤的可能。另外,当出水头4发生磕碰时,保护套42包在出水嘴41外,能够减少出水嘴41受损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出水嘴41能够正常出水。
参见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出水嘴41侧壁上具有凸台20、用于连接出水嘴41内部的出气口18和出水口17,出气口18和出水口17中的至少一个开设在凸台20上,保护套42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凸台20的贯穿孔19,以避免凸台20上的出气口18和出水口17被保护套42遮挡,有利于保证出气口18和出水口17正常排水和出气。
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9沿保护套42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保护套42朝向机身3内的一端形成入口191。在保护套42从出水嘴41背离机身3的端部套装到出水嘴41的过程中,凸块714才能够入口191滑入贯穿孔19,并沿贯穿孔19滑动,以保证凸台20与贯穿孔19正常配合,进而以避免凸台20将保护套42顶起。
具体的,贯穿孔19处盖合有用于封住入口191的盖板15,即保护套42的外侧壁盖合有用于封住入口191的盖板15。凸台20从入口191滑入贯穿孔19后,盖板15盖合在保护套42外侧壁并封住入口191,以限制凸块714从入口191滑出贯穿孔19。通过盖板15与凸块714抵接,以限制出水嘴41背离保护套42滑动,进而限制出水嘴41从保护套42滑出,有利于保证保护套42套接在出水嘴41外。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台20位于出水嘴41背离机身3的端部,贯穿孔19为封闭孔,当保护套42从出水嘴41端部套装到出水嘴41时,凸台20从贯穿孔19穿出,并位于保护套42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凸台20位于出水嘴41的底侧,出水口17和出气口18均位于凸台20上,出水嘴41内具有腔体23,腔体23分别连通出水口17和出气口18,腔体23的底壁固定有连通出水口17的出气管21,出气管21背离出气口18的端部向下延伸。出气管21的上端高于出水口17,腔体23内的液体优先从出水口17流出,腔体23内的热蒸汽上升,并从出气管21上端流入,然后从出气口18流出,以实现水汽分离,进而避免出水嘴41的出气与出水相互干扰。
具体的,腔体23内壁具有连通出水管路131的进水口16,腔体23的顶部设有正对进水口16的遮挡板22,遮挡板22位于出气管21与进水口16之间,以阻挡进水口16直接向出气管21喷水。另外,遮挡板22的底端悬空,并低于出气管21上端的高度,以限制从遮挡板22下方流过的水喷到出气管21上端,进而减少出气管21上端进水的可能,有利与保证水汽分离效果。
参见图9和图13,本实施例中,出水嘴41包括上盖411和下盖412,遮挡板22、进水口16均设在上盖411,出水口17和出气口18设在下盖412。当保护套42套在出水嘴41外时,保护套42将上盖411压紧在下盖412上,以保证出水嘴41的密封效果。另外,出水嘴41分成上盖411、下盖412,能够降低出水嘴41的内部结构的成型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水嘴41整个一通成型。
参见图3和图9,本实施例中,出水嘴41上设有卡扣413,当出水头4滑动至伸入滑移通道8内时,卡扣413卡接在机体1内,以限制出水头4脱离机身3。相比于卡扣413设在保护套42上,卡扣413设置在出水嘴41上,能够更加有效限制出水嘴41脱离机身3,以减少出水嘴41破损或泄漏的可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扣413固定在保护套42上,通过限制保护套42脱离机身3,进而限制出水嘴41脱离机身3。
实施例四:
参见图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的出水头4。
参见图12和图13,出水头4内具有腔体23,腔体23内设有遮挡板22,遮挡板22将腔体23分隔成第一腔室231与第二腔室232。第一腔室231内壁开设与出水口17和出气口18,第二腔室232的内壁开设有进水口16,遮挡板2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腔室231和第二腔室232的连接口24。
出水头4出水流程,进水口16向第二腔室232进水;流入第二腔室232的大部分水流被遮挡板22阻挡,水流携带的动能减少,流速减缓;第二腔室232从连接口24流入第一腔室231内;第一腔室231内的水从出水口17流出。
通过遮挡板22的阻挡,进水口16流入的水无法直接流入出水口17,而是在第一腔室231内缓冲后,再从连接口24流入第一腔室231,最后从出水口17流出,以实现减缓出水的目的,有助于减少出水发生飞溅的可能,使得出水热水时烫伤用户的可能性降低。
本实施例中,连接口24为设在遮挡板22下端的缺口241,缺口241使得遮挡板22下端悬空,并且进水口16的高度大于缺口241的高度,即进水口16正对遮挡板22。进水口16喷出的水流流速较大时,将直接冲击遮挡板22,经过遮挡板22缓冲后的水流才能从缺口241流入第一腔室231内,有利于保证减缓出水头4出水。
具体的,出水口17设在第一腔室231底壁。第二腔室232内的部分水在重力作用集聚在第二腔室232底壁,然后穿过缺口241流到第一腔室231底壁。通过第一腔室231底壁设出水口17,能够给保证流到第一腔室231底壁的水能够迅速排出,以避免第一腔室231内水集聚过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4,连接口24为开设在遮挡板22板面的连接孔242,连接孔242贯穿遮挡板22,以供第二腔室232的水流到第一腔室231。通过连接孔242出水,第一腔室231的水量需要高于连接孔242的高度,才能够流到第二腔室232,以实现减缓出水的目的。
参见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31内壁开设有出气口18。第二腔室232的水流到第一腔室231后,水流的流速降低,不易在第一腔室231内飞溅,以减少水从出气口18流出的可能。
具体的,出气口18位于第一腔室231底壁,第一腔室231内设有出气管21。出气管21下端固定在第一腔室231底壁,并连通出气口18,出气管21上端竖直向上延伸。出气管21上端高度高于缺口241。
出水头4出水时,流入第一腔室231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集聚在第一腔室231底壁,并通过第一腔室231底壁的出水口17排出。出水口17虽然位于第一腔室231底壁,但不直接与第一腔室231内的水接触。第一腔室231内的水需要漠过的出气管21上端,才能够从出气口18出水,增大第一腔室231的水从出气口18流出的难度,有利于保证水和蒸汽分离排出。另外,由于出气管21上端高度高于缺口241,所以水流从缺口241流到第一腔室231时,水流高度低于出气管21上端高度,有利于避免出气管21上端进水。
出水头4出热水时,第一腔室231内的热蒸汽上升,并从出气管21上端流入,然后从出气管21下端排出,即从出气口18排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气口18位于第一腔室231顶壁,第一腔室231内的热蒸汽上升后直接会从出气口18排出。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机身3、盖合在机身3顶部的机盖2,机身3上开设有滑移通道8,出水头4滑动连接在滑移通道8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体1一体成型,出水头4固定在机体1外侧壁。
实施例五:
参见图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机体1、滑动连接在机体1的出水头4。
机体1包括外壳31、固定在外壳31内用于支撑出水头4的支撑件9,支撑件9上具有用于供水出水头4滑动的滑移通道8。
滑移通道8可以全部由支撑件9形成,也可以外壳31和支撑件9共同形成。通过支撑件9形成滑移通道8,使得滑移通道8的长度可以超出外壳31厚度的尺寸限制,不仅能够增长滑移通道8,而且能够有效支撑出水头4进行滑动。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外壳31侧壁开设有通孔314,所述通孔314属于滑移通道8的一部分,其与支撑件9上的滑移通道8连通,形成完成的滑移通道8,以进一步増长滑移通道8。
本实施例中,外壳31与支撑件9为分体件,以便于外壳31和支撑件9分别成型,两者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31与支撑件9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9为套接在出水头4外的滑移套91,滑移套91的内壁属于滑移通道8。滑移套91包在出水头4外,能够保护出水头4沿滑移通道8滑动,减少出水头4滑动受到干扰的可能。另外,滑移套91能够限制出水头4的自由度,使得出水头4只能沿滑动套长度方向滑动,有利于保证出水头4滑动连接在支撑件9上。
参见图1、图4和图6,出水头4的侧壁上设有凸块714,滑移套91上设有用于避让凸块714的避让孔713。用户可以通过驱动凸块714,以带动出水头4滑动,以避免滑移套91与出水头4的套接影响出水头4驱动。
凸块714的驱动可以是用户手动驱动,也可以是驱动件14驱动。本实施例中,外壳31内设有驱动件14,驱动件14驱动凸块714,以带动出水头4在滑移套91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外壳31内固定有支架311,驱动件14为抵接在支架311上的弹簧141,弹簧141背离支架311的端部抵接在凸块714上。弹簧14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对凸块714施加朝向机体1外的力,以驱动出水头4朝向机体1外运动。
具体的,凸块714上开设有用于供弹簧141端部插入的安装槽,以限制弹簧141端部在凸块714上滑动;支架311上固定有支撑筋,弹簧141背离凸块714的端部套接在支撑筋外,以限制弹簧141端部在支架311上滑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件14也可以为气缸。
本实施例中,外壳31内设有连通出水头4的出水管路131,凸块714沿出水头4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出水头4端部,凸块714具有两个,一体成型在出水头4两侧。两个凸块714之间伸入有出水管路131,出水管路131与出水头4端部连通。出水管路131与出水头4端部的连接位于两个凸块714之间,两个凸块714能够保护出水管路131与出水头4的连接不受到其他部件的干扰,有利于保证出水管路131与出水头4连通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台20为三个以上,出水管路131与出水头4端部的连接处杯凸台20围在中间。
具体的,滑移套91两端贯通,出水头4在滑移通道8滑动连接时,出水头4能够从滑移套91的端部伸出,以避免滑移套91端部限制出水头4滑动,有利于保证出水头4在滑移套91上具有足够的滑动行程。出水头4可以从滑移套91一端装入,然后从滑移套91另一端伸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移套91仅一端贯通,出水头4只能从同一端装入和伸出。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外壳31内壁设有用于供支撑件9固定的支撑架312,支撑件9不仅与支撑架312固定,同时,支撑件9与外壳31内壁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9可以仅与支撑架312固定;或者,支撑件9仅固定在外壳31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9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撑架312上,紧固件为螺钉或者销钉。外壳31内壁上设有卡筋313,卡筋313与支撑件9的端部卡接,以将支撑件9固定在外壳31内壁。支撑件9与支撑架312的固定在支撑件9与卡筋313的固定之后,用户安装支撑件9时,先将支撑件9与卡筋313卡接,以便于调整和确定支撑件9在外壳31内的相对位置;然后支撑件9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撑架312上,以提升支撑件9固定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参见图4和图5,支撑件9包括第一部件92和第二部件9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92、第二部件93均为板状,第一部件92固定在外壳31内,第一部件92的顶面属于滑移通道8。第二部件93盖在出水头4的顶面,第二部件93的底面属于滑移通道8,第二部件9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出水头4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以限制出水头4脱离支撑件9,进而实现支撑出水头4滑动。
实施例六:
参见图15,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机体1、设在机体1的出水头4。
机体1上设有滑移通道8、感应件10,滑移通道8用于供出水头4滑动连接。出水头4收纳机体1内时,即出水头4运动至滑移通道8内指定位置时,出水头4将触发感应件10,以限制出水头4出水。本实施例中,出水头4可伸出滑移通道8外,并突出于机体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移通道8内设置用于限制出水头4滑出滑移通道8的限位块,使得出水头4只能在机体1内滑动。
即使出水头4未关水,通过感应件10触发,能够保证缩入机体1内的出水头4停止出水;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而且能够避免机体1内进水,进而避免漏入机体1内的水引起电源短路和元器件侵蚀,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机体1上设有供水部件13,供水部件13分别与出水头4、水源连通。机体1上设有接收触发信号的电路板12,机体1上设有接收感应件10触发信号的电路板12,当出水头4触发感应件10时,电路板12控制供水部件13停止工作。感应件10为电子式的,通过电路板12控制供水部件13工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件10为机械式的,感应件10为水阀,出水头4运动以带动水阀关闭,使得出水头4停止出水。
本实施例中,供水部件13包括出水管路131、设在出水管路131的水泵132、设在出水管路131的开关阀133,出水管路131分别与出水头4、水源连通。当出水头4触发感应件10时,电控板控制水泵132停止工作,同时,电路板12控制开关阀133关闭,进一步限制出水头4出水,有利于保证缩入机体1内的出水头4不出水。水泵132停止工作,出水管路131没有足够的水压将水运输到出水头4;开关阀133关闭,出水管路131被直接截断,出水头4与水源无法连通,以限制出水头4出水。另外,开水阀关闭的同时水泵132停止工作,能够给有效避免水泵132产生的水压导致开关阀133泄漏,有利于保证开关阀133限制出水的有效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板12仅通过控制水泵132停止来限制出水头4出水;或者,电路板12仅通过控制开关阀133关闭来限制出水头4出水。
本实施例中,感应件10为用于接触感应出水头4的第一传感器101。出水头4通过滑动与第一传感器101接触或分离,以实现第一传感器101触发或不触发。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01与出水头4接触以实现触发。当出水头4滑动至凸出机体1外时,出水头4不接触第一传感器101,第一传感器101未被触发;当出水头4运动至收入机体1内时,出水头4接触第一传感器101,第一传感器101触发,以限制收入机体1内的出水头4出水。
通过出水头4接触第一传感器101,来实现第一传感器101触发,以确保出水头4运动到第一传感器101处时第一传感器101才触发,以避免用户不慎向内推动出水头4引起出水头4停水。
具体的,机体1内设有支架311,第一传感器101安装在支架311上,当出水头4滑动至收入机体1内时,出水头4运动至支架311处,并接触第一传感器101,以实现触发第一传感器10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101也可以安装在滑移通道8内,以便于出水头4与第一传感器101接触。第一传感器101安装在支架311上,出水头4在滑移通道8滑动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支架311上,以避免振动引起接触传感器内部导通和误触发。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6,出水头4通过与第一传感器101分离,以实现第一传感器101触发。当出水头4滑动至凸出机体1外时,出水头4接触第一传感器101,第一传感器101未被触发;当出水头4滑动至收入机体1内时,出水头4与第一传感器101不接触,第一传感器101触发,以实现出水头4停止出水。出水头4与第一传感器101不接触,以实现第一传感器101触发,当从机体1拆卸出水头4时,出水头4与机体1分离,并不与第一传感器101接触,第一传感器101触发,以限制出水头4出水,有利于保证拆卸出水头4时出水头4不喷水。
具体的,第一传感器101安装在滑移通道8内壁,用于接触出水头4侧壁,出水头4的侧壁开设有避让槽27。当出水头4凸出于机体1时,第一传感器101抵接在出水头4侧壁,第一传感器101未被触发;当出水头4收入机体1时,第一传感器101插入避让槽27内,不与出水头4接触,第一传感器101触发,以实现出水头4停止出水。
当上述液体加热发生碰撞时,出水头4可能从滑移通道8脱出,出水头4与第一传感器101分离,以实现出水头4停止出水,以便于用户后续将出水头4装回滑移通道8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7,感应件10为用于电磁感应出水头4的第二传感器102,出水头4上具有磁性件,第二传感器102通过出水头4的靠近或分离,以实现第二传感器102的触发与否。出水头4无需与第二传感器102直接接触来触发第二传感器102,以避免第二传感器102与出水头4发生碰撞和磨损,有利于提升第二传感器102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包括机体、设在机体上的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出水头,所述机体包括机身、盖合在机身顶部的机盖,所述机身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支撑出水头滑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具有用于供出水头滑动的滑移通道,所述出水头沿滑移通道滑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出水头伸出滑移通道,并突出于机体;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出水头缩入滑移通道,并收纳进机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设有感应件,所述出水头向机体内运动,所述出水头触发感应件,以限制出水头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接受感应件的触发信号的电路板,当出水头触发感应件时,电路板控制供水部件停止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上具有出水通道、用于在出水头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塞出水通道的阻水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头上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为出水通道的出口,所述阻水件安装在机体上,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水件密封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滑动行程上设有用于限制出水头滑动的限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头包括出水嘴和套在出水嘴外的保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机体内具有连通出水头的出水管路、控制出水管路出水的电路板、用于加热出水管路的发热体,当出水头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出水头分隔发热体和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出水头上方,发热体位于出水头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头沿直线方向滑动在滑移通道内;或者,所述滑移通道处具有定点,所述出水头绕定点周向滑动。
CN201910921902.1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饮水机 Active CN112568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1902.1A CN11256870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1902.1A CN11256870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饮水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708A CN112568708A (zh) 2021-03-30
CN112568708B true CN112568708B (zh) 2022-01-04

Family

ID=7510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1902.1A Active CN11256870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870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2117A (zh) * 2009-04-17 2010-10-20 陆建钢 饮水设备
CN201631003U (zh) * 2010-03-05 2010-11-17 高晓鸣 出水头可伸缩的饮水机
CN202287831U (zh) * 2011-07-24 2012-07-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饮水装置
CN204394260U (zh) * 2014-12-18 2015-06-17 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伸缩加水柱
WO2018036404A1 (zh) * 2016-08-22 2018-03-0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进水管的连接装置
CN208259550U (zh) * 2017-08-29 2018-12-2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524538U (zh) * 2017-08-29 2019-02-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677041U (zh) * 2017-12-04 2019-04-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864067U (zh) * 2018-01-17 2019-05-17 潘昌鸿 一种共享物联网智能伸缩出水嘴直饮机
CN110074672A (zh) * 2019-05-08 2019-08-02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伸缩式即热饮水机
CN211432374U (zh) * 2019-09-27 2020-09-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2117A (zh) * 2009-04-17 2010-10-20 陆建钢 饮水设备
CN201631003U (zh) * 2010-03-05 2010-11-17 高晓鸣 出水头可伸缩的饮水机
CN202287831U (zh) * 2011-07-24 2012-07-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饮水装置
CN204394260U (zh) * 2014-12-18 2015-06-17 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伸缩加水柱
WO2018036404A1 (zh) * 2016-08-22 2018-03-0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进水管的连接装置
CN208259550U (zh) * 2017-08-29 2018-12-2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524538U (zh) * 2017-08-29 2019-02-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677041U (zh) * 2017-12-04 2019-04-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208864067U (zh) * 2018-01-17 2019-05-17 潘昌鸿 一种共享物联网智能伸缩出水嘴直饮机
CN110074672A (zh) * 2019-05-08 2019-08-02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伸缩式即热饮水机
CN211432374U (zh) * 2019-09-27 2020-09-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708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7404B1 (en) Nozzle for cleaner
CN211432374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12568708B (zh) 一种饮水机
CN211432376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US2643537A (en) Combination water inlet and soap dispenser for washing machines
CN211432377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1432375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JP6201143B2 (ja) スチーム噴出器
CN109124325B (zh) 烹饪设备
CN211609294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11432373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KR102071235B1 (ko) 음식물 가공조리기기의 다기능 감지장치
US11571720B2 (en) Carwash machine
EP2659196B1 (en) A cook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team generator
JP5573064B2 (j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08229309A (ja) 食器洗浄機
CN104930488B (zh) 一种可快速停止蒸汽外喷的具有蒸汽发生装置的设备
CN111700487B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
KR100710038B1 (ko) 스팀청소기 및 물걸레청소기용 물공급장치
CN217137998U (zh) 一种洗碗机
KR101945403B1 (ko) 세제공급이 용이한 싱크대용 수전장치
CN201752707U (zh) 蒸汽清洗装置
CN209975199U (zh) 便携式熨烫设备
CN204023262U (zh) 熨斗装置
CN109124344B (zh) 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