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6395B - 一种智能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6395B
CN112566395B CN202011420119.6A CN202011420119A CN112566395B CN 112566395 B CN112566395 B CN 112566395B CN 202011420119 A CN202011420119 A CN 202011420119A CN 112566395 B CN112566395 B CN 112566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ccommodating cavity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01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6395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01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6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6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6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6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04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面板,包括:底盒,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设有第一卡扣;控制单元,设于第一容纳腔内并具有第一连接器;面板底壳,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连接器穿过第一插孔,第一卡扣通过第二插孔穿入第二容纳腔内并与面板底壳扣合,面板底壳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边框,具有第一容纳位和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内腔壁上设有第二卡扣部,面板底壳位于第三容纳腔内,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互扣合;信号指令单元,具有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触控屏,安装在第一容纳位内并与信号指令单元电连接。该智能面板具有美观性强,且便于安装和维修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面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面板。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灯具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电设备之一,而为了实现对灯具设备的控制,通常会为每个灯具设备或每组灯具设备配置一个对应的开关面板。现有的开关面板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实体按键,使得开关面板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实体按键控制单个灯具设备或单组灯具设备执行不同的功能;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开关面板也在传统的有线控制开关面板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具有无线控制功能的智能面板,且智能面板所控制的对象也从灯具设备逐步扩大到其他智能电器。
现有的一种智能面板包括底盒、控制单元、面板底壳和按键面板,其中,底盒安装时被预埋在墙体上以实现与墙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底盒具有容纳腔,控制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控制单元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轻触开关,面板底壳盖合在容纳腔的敞口上并通过螺栓与底盒固定连接,控制单元具有轻触开关,轻触开关的触发端穿过面板底壳,按键面板通过卡扣连接或螺栓固定在面板底壳上,按键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按键的底部设置有凸起,一个按键的凸起对应一个轻触开关的触发端设置,以在当按压按键使按键上的凸起抵接在轻触开关的触发端上时,触发该轻触开关。然而,上述的智能面板存在的缺点是:底盒与面板底壳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在对底盒和面板底壳进行拆装时,均需要借助工具,使得面板底壳和底盒之间的拆装麻烦,且不便于智能面板的安装和维修;此外,由于底盒通常是由塑料制成,且安装时是被预埋于墙体内,使得底盒的更换困难且麻烦,而底盒与面板底壳之间又是通过螺栓连接,导致底盒与面板底壳的每次拆装都会造成底盒被磨损,缩短底盒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维修的智能面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面板,包括底盒、控制单元和面板底壳,底盒具有第一容纳腔,控制单元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面板底壳盖合在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面板底壳具有第二容纳腔,其中,控制单元具有第一连接器,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一插孔和两个以上的第二插孔,第一连接器穿过第一插孔,一个第一卡扣的钩部通过一个第二插孔穿入第二容纳腔内并与面板底壳扣合,面板底壳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部,智能面板还包括边框、信号指令单元和触控屏,边框具有第一容纳位和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的内腔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卡扣部,面板底壳位于第三容纳腔内,且一个第一卡扣部与一个第二卡扣部相互扣合,信号指令单元位于边框内,信号指令单元具有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触控屏安装在第一容纳位内,触控屏与信号指令单元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对智能面板的结构设计,使得底盒与面板底壳之间可实现快速拆装,并避免底盒和面板底壳进行拆装时对底盒和/或面板底壳造成损伤,从而有效的延长底盒和面板底壳的使用寿命,并使得智能面板检修时更加方便;而面板底壳与边框之间同样也可进行快速拆装,并可避免拆装过程中对面板底壳和/或边框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了面板底壳和边框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在控制单元上设置第一连接器以及在信号指令单元上设置第二连接器,控制单元与信号指令单元进行装配时两者能够快速建立可靠的通信,使智能面板的安装和维修更方便。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还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三插孔,第一凸起插装在第三插孔内。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起到防呆作用,以避免底盒和面板底壳在装配时出现错误,从而有效的防止封装在边框和面板底壳之间的信号指令单元与固定在底盒上的控制单元出现错接或误接,既使安装后的智能面板能够正常使用,又保证智能面板使用时的安全性。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信号指令单元包括多层电路板、控制器和微型振动马达,多层电路板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多层电路板电连接,微型振动马达分别与多层电路板、控制器电连接。
由上可见,信号指令单元用于接收触控屏输出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一控制指令转送给控制单元,又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并将该第二控制指令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相应的智能设备;而在信号指令单元中设置微型振动马达,使得当信号指令单元在获取触控屏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微型振动马达能够产生振动,并使该振动传递到触控屏处,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控屏传递的振动知晓先前的操作已使智能面板成功执行相应的动作。
进一步的方案是,触控屏与边框之间通过第一胶粘剂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采用第一胶粘剂对触控屏和边框进行连接能够增加智能面板的美观性,并保证触控屏与边框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边框还具有第二容纳位,第二容纳位连通第一容纳位和第三容纳腔,多层电路板位于第二容纳位内,多层电路板与触控屏之间通过第一胶粘剂或第二胶粘剂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信号指令单元的微型振动马达产生的振动能够更好的传递至触控屏,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加明显、直观的反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层电路板与第一胶粘剂之间或者多层电路板与第二胶粘剂之间设置有塑料膜片;塑料膜片与多层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三胶粘剂固定连接,塑料膜片具有拉拽端,拉拽端伸出至第三容纳腔内。
由上可见,塑料膜片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对粘接在一起的触控屏和信号指令单元进行分离时更加的简单、方便,并更好的避免分离过程中对信号指令单元造成破坏,以对分离过程中的信号指令单元进行保护。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边框由金属制成,信号指令单元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分别与控制器和多层电路板电连接。
由上可见,采用金属制成边框能够提高智能面板的美观性;而通过在储存器中存储预设程序,使得信号指令单元能够通过执行该预设程序并结合自身的多层电路板的结构来增强输出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以保证智能面板的正常使用。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面板底壳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凸起,第一缺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凸起位于第一缺口处并位于第二容纳腔的底部处;边框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三容纳腔连通,第二凸起位于第二缺口内,且在第一插孔的轴向上,第二缺口与第二凸起之间存在间隙。
由上可见,第二凸起和第二缺口的设置能够对面壳底板与边框的装配起到防呆作用,进而避免触控屏在与信号指令单元进行连接时出现错接或误接,使安装后的智能面板能够正常使用,并保证智能面板使用时的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缺口,以及对第二凸起和第二缺口的位置设置使得面板底壳与边框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根连接柱,每个连接柱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和第二连接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插孔的轴向;智能面板还包括胶钉,胶钉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或智能面板包括螺栓,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控制单元与底盒进行可靠的连接;此外,采用胶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固定结构,能够避免控制单元与底盒进行拆装过程中对控制单元和/或底盒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控制单元和底盒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控制单元与底盒之间拆装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进而使整个智能面板的拆装都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让智能面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单、方便和快捷。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卡槽,一个第二卡扣与一个卡槽相互扣合;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一者为排针,另一者为排母。
由上可见,采用卡槽与第二卡扣相配合的固定结构,能够避免控制单元与底盒进行拆装过程中对控制单元和/或底盒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控制单元和底盒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控制单元与底盒之间拆装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进而使整个智能面板的拆装都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让智能面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单、方便和快捷;而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设置能够进行快速连接或拆卸,并能够保证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底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面板底壳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边框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智能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面板100既可用于控制灯具设备,也可用于控制其他设备,如电动窗帘、空调等等,故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参照图1和图2,智能面板100包括底盒1、控制单元2、面板底壳3、边框4、信号指令单元5和触控屏6。
结合图3,底盒1通常是预埋与墙体内,使得底盒1嵌入墙体内,以实现底盒1与墙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底盒1具有第一容纳腔11,且底盒1在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12,第一卡扣12自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处背向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延伸,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1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卡扣12中的两个并列分布在底盒1的第一侧壁上,另外两个并列分布在底盒1的第二侧壁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互平行。当然,作为其他的可选方案,四个第一卡扣12也可分别设置在底盒1的四个侧壁上。
此外,底盒1在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处还设置有第一凸起13,第一凸起13自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处背向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延伸。第一容纳腔11内设置有多根连接柱14,优选地,连接柱14的数量为四根,且四根连接柱14设置于底盒1的四个角处。连接柱14自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朝向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延伸,且连接柱14的高度小于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与敞口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连接柱14的伸出端设置第一连接孔141,第一连接孔141优选与第一连接柱14共轴设置。
再者,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设置有进线孔组15,进线孔组15的进线口沿第一连接柱14的轴向贯穿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进线孔组15用于容预埋于墙体内的电线穿入底盒1,以便于该部分的电线与控制单元2进行电连接,继而使控制单元2控制相关的用电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进线孔组15有两组,两组进线孔组15分别位于底盒1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相互平行,且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相互垂直。此外,底盒1的第三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操作孔16,底盒1的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操作孔17。
结合图4和图5,控制单元2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1内,控制单元2用于协调和控制触控屏6、信号指令单元5及与智能面板100电连接或进行无线通信的用电设备之间的工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1的数量优选与第一连接孔141的数量相等,第二连接孔21贯穿控制单元2的电路板,且第二连接孔21平行于第一连接孔141。
此外,控制单元2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22、第一接线端子23和第二接线端子24,第一连接器22用于与信号指令单元5进行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23和第二接线端子24均用于与预埋于墙体内的电线电连接,以实现用电设备与控制单元2之间的电连接。其中,第一接线端子23具有第一线孔231和第一固定螺栓232,第一线孔231的数量与对应的一组进线孔组15的进线孔的数量相等,且该组进线孔组15的一个进线孔对应一个第一线孔231设置;第一固定螺栓232安装在第一接线端子23的第一本体上,第一固定螺栓232的数量与第一线孔231的数量相等,第一固定螺栓232与第一本体螺纹连接,且一个第一固定螺栓232伸入一个第一线孔231内。当控制单元2与预埋于墙体内的电线电连接时,将相应的一根电线自进线孔穿入底盒1的第一容纳腔11内,并使该电线的末端伸入第一线孔231中,随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32与第一本体的配合将该电线固定在第一线孔231内。
第二接线端子24具有第二线孔241和第二固定螺栓242,第二线孔241的数量与对应的一组进线孔组15的进线孔的数量相等,且该组进线孔组15的一个进线孔对应一个第二线孔241设置;第二固定螺栓242安装在第二接线端子24的第二本体上,第二固定螺栓242的数量与第二线孔241的数量相等,第二固定螺栓242与第二本体螺纹连接,且一个第二固定螺栓242伸入一个第二线孔241内。当控制单元2与预埋于墙体内的电线电连接时,将相应的一根电线自进线孔穿入底盒1的第一容纳腔11内,并使该电线的末端伸入第二线孔241中,随后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42与第二本体的配合将该电线固定在第二线孔241内。
当控制单元2安装在底盒1的第一容纳腔11内时,控制单元2上的一个第二连接孔21与底盒1上的一个第一连接孔141共轴设置,且第一固定螺栓232位于第一操作孔16处,第一线孔231位于第一组进线孔组15处,第二固定螺栓242位于第二操作孔17处,第二线孔241位于第二组进线孔组15处。当需要对控制单元2与底盒1进行固定连接时,优选采用胶钉对控制单元2和底盒1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时,使胶钉穿过第二连接孔21后与第一连接孔141固定连接,而采用胶钉对控制单元2和底盒1进行固定连接能够较好的避免胶钉在与底盒1进行拆装过程中对底盒1造成损伤,从而较好的延长底盒1的使用寿命。当然,作为其他的可选方案,也可采用螺栓替代胶钉。
结合图6和图7,面板底壳3与底盒1固定连接,且面板底壳3盖合在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处。具体地,面板底壳3具有第二容纳腔31,第二容纳腔31可用于容纳信号指令单元5。第二容纳腔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孔32、第二插孔33和第三插孔34,第一插孔32、第二插孔33和第三插孔34均沿自身的轴向贯穿第二容纳腔31的底部,且第一插孔32的轴向、第二插孔33的轴向、第三插孔34的轴线和连接柱14的轴向相互平行。其中,第二插孔33的数量与底盒1上的第一卡扣12的数量相等,且两个以上的第二插孔33与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12一一对应。
当面板底壳3与底盒1连接时,将面板底壳3盖合在底盒1的第一容纳腔11的敞口上,使控制单元2上的第一连接器22通过第一插孔32自面板底壳3的底部穿入第二容纳腔31内;使底盒1上的第一卡扣12的钩部通过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插孔33自面板底壳3的底部穿入第二容纳腔31内并与面板底盒1扣合;使底盒1上的第一凸起13自面板底壳3的底部插入第三插孔34内。优选地,第二插孔33内具有台阶面,第一卡扣12与台阶面扣合,而台阶面的设置能够较好的减小第一卡扣12伸出底盒1的高度,进而有效的增加第一卡扣12的强度,降低第一卡扣12受损的几率,从而有效的延长底盒1的使用寿命。此外,面板底壳3与底盒1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能够实现面板底壳3与底盒1之间的快速拆装,并避免底盒1与面板底壳3进行拆装时对底盒1和/或面板底壳3造成损伤,从而有效的延长底盒1和面板底壳3的使用寿命,并使得智能面板100检修时更加的方便。
此外,面板底壳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部35、第二凸起36和第一缺口37,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3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卡扣部35中的两个设置于面板底壳3的第五侧壁上,四个第一卡扣部35中的另外两个设置于面板底壳3的第六侧壁上,其中,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相互平行,且第五侧壁平行于底盒1的第三侧壁。第二凸起36和第一缺口37均成型于面板底壳3的第五侧壁上,且第一缺口37贯穿面板底壳3的第五侧壁以与第二容纳腔31连通;第二凸起36位于第一缺口37处,且第二凸起36位于第二容纳腔31外并位于第二容纳腔31的底部处。
再者,面板底壳3的第二容纳腔31内的底部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凸起38,第三凸起38内设置有长形沉头孔381,长形沉头孔381沿连接柱14的轴向贯穿第二容纳腔31的底部,且两个长形沉头孔381之间相互平行。其中,第三凸起38可用于对信号指令单元5起到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而在第三凸起38内设置长形沉头孔381,使得面板底壳3可直接与墙体进行连接,进而可取消将底盒1预埋在墙体内的设置,且由于面板底壳3与墙体进行连接时是通过将连接螺栓穿过长形沉头孔381后与墙体上相应的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因此,面板底壳3与墙体之间的拆装不会对面板底壳3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面板底壳3的使用寿命。此外,长形沉头孔381的设置使得面板底壳3与墙体连接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位置调节范围,以保证智能面板100能够更好地与墙体进行连接。
结合图8,边框4具有第一容纳位41、第二容纳位42和第三容纳腔43。其中,第二容纳位42连通第一容纳位41和第三容纳腔43。第一容纳位41用于容纳触控屏6,第二容纳位42用于容纳部分信号指令单元5,第三容纳腔43用于容纳剩余部分的信号指令单元5和面板底壳3。
第三容纳腔43的内腔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卡扣部431,第二卡扣部431的数量与第一卡扣部35的数量相等,且两个以上的第二卡扣部431与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部35一一对应。具体地,四个第二卡扣部431中的两个设置于边框4的第七侧壁上,四个第二卡扣部431中的另外两个设置于边框4的第八侧壁上,第七侧壁与第八侧壁相互平行,且第七侧壁与面板底壳3的第五侧壁相互平行。此外,边框4上还设置有第二缺口44,其中,第二缺口44成型于边框4的第七侧壁上并贯穿第七侧壁,使得第二缺口44与第三容纳腔43连通。当边框4安装在面板底壳3上时,面板底壳3位于边框4的第三容纳腔43内,且第二卡扣部431与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卡扣部35相互扣合,此外,面板底壳3上的第二凸起36位于边框4的第二缺口44内,且在第一插孔32的轴向上,第二缺口44与第二凸起36之间存在间隙。
可见,使得面板底壳3与边框4之间进行卡扣连接能够实现面板底壳3与边框4之间的快速拆装,并可避免拆装过程中对面板底壳3和/或边框4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了面板底壳3和边框4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在控制单元2上设置第一连接器22以及在信号指令单元5上设置第二连接器52,控制单元2与信号指令单元5进行装配时两者能够快速建立可靠的通信,使智能面板100的安装和维修更方便;而第一缺口37、第二缺口44和第二凸起36的设置则使得当需要对面板底壳3和边框4进行拆卸是更加的方便。
结合图9和图10,信号指令单元5包括第二连接器52、多层电路板51、微型振动马达53、控制器和存储器。其中,第二连接器52安装在多层电路板51上,且第二连接器52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2进行电连接,以实现信号指令单元5与控制单元2之间建立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22为排针,第二连接器52为排母,使得第一连接器22和第二连接器52之间能够进行快速连接或拆卸,并能够保证第一连接器22和第二连接器52连接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当然,作为其他可选的方案,也可将第一连接器22设置为排母,第二连接器52设置为排针。
微型振动马达53分别与多层电路板51、控制器电连接,微型振动马达53的设置使得当信号指令单元5在获取触控屏6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微型振动马达53能够产生振动,并使该振动传递到触控屏6处,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控屏6传递的振动知晓先前的操作已使智能面板100成功执行相应的动作。
控制器与多层电路板51电连接,存储器分别与多层电路板51和控制器电连接,且存储器中存储有预设程序。通过在储存器中存储预设程序,使得当边框4采用金属边框4时,信号指令单元5的控制单元2能够通过执行该预设程序并通过多层电路板51的结构来增强输出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以保证智能面板100的正常使用。
触控屏6安装在边框4的第一容纳位41内,且触控屏6与信号指令单元5电连接,优选地,触控屏6与边框4之间采用第一胶粘剂7进行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胶粘剂7可以为双面胶贴。采用第一胶粘剂7对触控屏6和边框4进行连接能够增加智能面板100的美观性,并保证触控屏6与边框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信号指令单元5的多层电路板51位于边框4的第二容纳位42内,优选地,多层电路板51与触控屏6之间通过第一胶粘剂7进行固定连接,使得信号指令单元5能够更好地与触控屏6接触,从而使得微型振动马达53产生的振动能够更好的传递至触控屏6,以让用户获得更加明显、直观的反馈。当然,作为其他的可选方案,可也采用第二胶粘剂对多层电路板51和触控屏6进行固定连接,第二胶粘剂同样优选采用双面胶贴。
综上可见,本发明通过对智能面板100的结构设计,既能够更好的提高智能面板100的美观性,又能够使智能面板100的安装和维修更加的方便。
智能面板第二实施例:
结合图11,本实施例与智能面板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多层电路板82与第一胶粘剂81之间设置有塑料膜片83,塑料膜片83与多层电路板82之间通过第三胶粘剂固定连接,塑料膜片83具有拉拽端831,拉拽端831伸出边框84的至第三容纳腔841内;而当多层电路板82与触控屏85之间采用第二胶粘剂进行连接时,塑料膜片83粘接在多层电路板82与第二胶粘剂之间。塑料膜片83的设置使得当需要对粘接在一起的触控屏85和信号指令单元进行分离时更加的简单、方便,并更好的避免分离过程中对信号指令单元造成破坏,以对分离过程中的信号指令单元进行保护
智能面板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取消底盒的第一容纳腔内的连接柱的设置,以及取消控制单元的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孔的设置,并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在控制单元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当控制单元安装至第一容纳腔内时,使一个第二卡扣与一个卡槽相互扣合。采用卡槽与第二卡扣相配合的固定结构,能够避免控制单元与底盒进行拆装过程中对控制单元和/或底盒造成损伤,有效的延长控制单元和底盒的使用寿命,同时,使控制单元与底盒之间拆装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进而使整个智能面板的拆装都无需借助辅助工具,让智能面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单、方便和快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面板,包括
底盒,所述底盒具有第一容纳腔;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面板底壳,所述面板底壳盖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所述面板底壳具有第二容纳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有第一连接器;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
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一插孔和两个以上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插孔,一个所述第一卡扣的钩部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插孔穿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面板底壳扣合,所述面板底壳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部;
所述智能面板还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具有第一容纳位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内腔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卡扣部,所述面板底壳位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且一个所述第一卡扣部与一个所述第二卡扣部相互扣合;
信号指令单元,所述信号指令单元位于所述边框内,所述信号指令单元具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
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位内,所述触控屏与所述信号指令单元电连接;
信号指令单元包括:
多层电路板,所述多层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层电路板电连接;
微型振动马达,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分别与所述多层电路板、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多层电路板与所述触控屏之间通过第一胶粘剂或第二胶粘剂固定连接,所述多层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胶粘剂之间或者所述多层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胶粘剂之间设置有塑料膜片,所述塑料膜片与所述多层电路板之间通过第三胶粘剂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膜片具有拉拽端,所述拉拽端伸出至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敞口处还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自身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一凸起插装在所述第三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屏与所述边框之间通过第一胶粘剂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还具有第二容纳位,所述第二容纳位连通所述第一容纳位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多层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容纳位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由金属制成;
所述信号指令单元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多层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底壳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处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处;
所述边框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内,且在所述第一插孔的轴向上,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根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自身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插孔的轴向;
所述智能面板还包括胶钉,所述胶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或
所述智能面板包括螺栓,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多个卡槽,一个所述第二卡扣与一个所述卡槽相互扣合。
CN202011420119.6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智能面板 Active CN112566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0119.6A CN112566395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智能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0119.6A CN112566395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智能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6395A CN112566395A (zh) 2021-03-26
CN112566395B true CN112566395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059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0119.6A Active CN112566395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智能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639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745A (zh) * 2008-07-29 2010-02-03 索尼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234A (zh) * 2010-12-17 2011-05-18 宝丽雅智能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震动回馈功能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控制面板
CN202394201U (zh) * 2011-12-22 2012-08-22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触觉反馈的控制面板结构
CN103699025B (zh) * 2013-12-19 2017-03-29 集美大学 自组式模块化家居智能控制面板及其实现方法
CN206134574U (zh) * 2016-09-29 2017-04-26 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振动反馈的触控开关面板
CN209731807U (zh) * 2019-02-13 2019-12-03 东莞市华业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面板
CN210781620U (zh) * 2019-06-17 2020-06-16 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智能触摸式调光器
CN210166639U (zh) * 2019-07-16 2020-03-20 深圳市腾海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开关和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CN210724744U (zh) * 2019-12-27 2020-06-09 珠海泰易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开关
CN211429737U (zh) * 2020-01-03 2020-09-04 浙江源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快速拆装结构的触摸开关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745A (zh) * 2008-07-29 2010-02-03 索尼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6395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6429B (zh) 積木式插座面板
CN112566395B (zh) 一种智能面板
US20110013111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KR101976596B1 (ko) 매립형 IoT 조명 스위치 장치
TWI459728B (zh) 遙控系統
JP6347360B2 (ja) スイッチ用カバー、操作端末器
CN105681706A (zh) 电视机主板装置及电视机系统
NL2009643C2 (en) Built-in power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ly controllable outlet assembly.
JP4569429B2 (ja) 連携制御装置
JP6071476B2 (ja) 表示装置
JP2015176650A (ja) スイッチ用カバー、操作端末器
JP6653468B2 (ja) 制御装置
WO2020238532A1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条型灯
JP7035804B2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照明器具、電子機器
CN213931497U (zh) 热水设备
CN220707261U (zh) 电源盒、灯具及灯光系统
CN210779307U (zh) 智能语音插座
JP2011049723A (ja) 監視制御装置
CN216807687U (zh) 一种免接触电梯按钮的多功能乘梯装置
CN213931498U (zh) 适用于视障人士的热水设备
CN102439810A (zh) 电安装装置
EP3248255B1 (en) Interface module for powering wireless user interface through light switch
CN216772304U (zh) 一种评价智能交互终端
JP6372796B2 (ja) 住宅情報盤、住宅情報盤用電源装置、集合用インターホン装置及び集合用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217784982U (zh) 一种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