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4214A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4214A
CN112564214A CN202011378445.5A CN202011378445A CN112564214A CN 112564214 A CN112564214 A CN 112564214A CN 202011378445 A CN202011378445 A CN 202011378445A CN 112564214 A CN112564214 A CN 11256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circuit board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8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盛超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84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4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4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和无线充电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无线充电结构用于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电子设备充电;第三壳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角度可调。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及配套的无线充电装置渐渐在市场上普及。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往往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时候人们也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比如横屏观看影视作品等。
相关技术中,当用户使用无线充电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无法调整电子设备的角度,导致电子设备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角度可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和无线充电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无线充电结构用于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电子设备充电;以及
第三壳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第三壳体转动连接,通过对第二壳体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三壳体的转动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预设角度,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角度可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充电装置沿P1-P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设备。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充电装置沿P1-P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充电装置2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第三壳体300分别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壳体100和第三壳体300可相对转动,第二壳体200与第三壳体300可相对转动。
其中,第一壳体100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一壳体100可一体形成诸如第一壳体100可以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组合形成。
第一壳体100可以为规则形状,比如第一壳体10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或圆台结构等。第一壳体100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比如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00可以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20和第二表面140,第一表面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22、第二段124和第三段126,第二段124相对于第一段122沿第一方向弯折设置且第三段126相对于第二段124沿第二方向弯折设置以在第二段124和第三段126之间形成收纳空间160。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自第一表面120朝向第二表面140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收纳空间160可以用于收纳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转动时,可一起转动至收纳空间160内,以使得第一壳体100的第一段122、第二壳体200的表面和第三壳体300的表面可形成一支撑面,该支撑面可以支撑电子设备。第三壳体300可相对于第一壳体100转动,以使得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伸出收纳空间160外部,通过对第二壳体200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预设角度,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角度可调。
如图1所示,当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均位于收纳空间160内时,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外表面均与第一段122齐平,使得第一壳体100的第一段122、第二壳体200的表面和第三壳体300的表面所形成一支撑面相对平整,可以更好地支撑电子设备。
第一壳体100还可以包括多个侧面,多个侧面连接在第一表面120和第二表面140之间以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80,第一容纳空间180可以容置第一电池400,第一电池400可以在电子设备使用充电装置20充电时,为电子设备输出电能。第一电池400可以与第一段122和第二段124相邻设置。
其中,第二壳体200的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二壳体200可一体形成诸如第二壳体200可以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组合形成。第二壳体2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可以与第一壳体1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相同,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不同。
第二壳体200可以为规则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壳体20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壳体200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220,比如第二壳体200可以包括顶壁、底壁和多个侧壁,顶壁和底壁相对设置,多个侧壁均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以形成第二容纳空间220,第二容纳空间220用于容纳无线充电结构400,无线充电结构500与第一电池400电性连接,第一电池400通过无线充电结构500为电子设备充电。当然,第二壳体200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第二壳体200内还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多个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在第二壳体200上。比如,多个固定结构的个数可以为四个,四个固定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固定结构620、第二固定结构640、第三固定结构660和第四固定结构680,第一固定结构620、第二固定结构620、第三固定结构660和第四固定结构680分别围绕无线充电结构500的周缘相互间隔设置。比如,无线充电结构500具有基板520和无线充电线圈540,无线充电线圈540设置在基板520上。基板520可以为圆角矩形结构,其具有四个侧部,相邻两个侧部通过一个拐角部连接,第一固定结构620、第二固定结构640、第三固定结构660和第四固定结构680分别设置在一个侧部中靠近拐角部的边缘位置。当然,第一固定结构620、第二固定结构640、第三固定结构660和第四固定结构680也可以分别在一个侧部的中间位置或其他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结构620、第二固定结构640、第三固定结构660和第四固定结构680均为磁铁,其可以产生磁性作用力,并通过磁性作用力将电子设备吸附在第二壳体200上。相对于在第二壳体200的表面设置限位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将多个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二壳体200内部,可以保持充电装置20的外观简洁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固定结构的个数并不限于四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2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700和导线(图中并未示出),电路板700设置在第二壳体200内且与无线充电结构500电性连接。导线穿设在第三壳体300内,且导线分别与第二壳体200内的电路板700和第一壳体100内的第一电池400电性连接,使得第一电池400可通过无线充电结构500将电能传输至固定在第二壳体200上的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充电结构500和电路板700均容置在第二壳体200的第二容纳空间220内,且电路板700位于无线充电结构500的一侧并与无线充电结构500电性连接。第三壳体300的内部空间可以方便导线走线,导线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00内的电路板700电性连接,并穿过第三壳体300,使得导线的另一端与位于第一壳体100内的第一电池400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700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700也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300的内部,导线分别与容置在第三壳体700内的电路板700和容置在第一壳体200内的第一电池400电性连接。相比于上一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将无线充电结构500和电路板70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壳体上,可以防止充电装置20为电子设备充电的过程中,无线充电结构500所产生的热量和电路板700所产生的热量相互传递而使得第二壳体200的内部过热。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00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40,第一安装孔240用于安装转动件,第二壳体200通过该转动件与第三壳体300转动连接。其中,转动件可以的阻尼轴800,阻尼轴800可以使得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阻尼力,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锁定在任一角度,实现固定在第二壳体200上的电子设备的角度可以被锁定。用户可以根据其实际使用场景调整固定在第二壳体200上的电子设备的角度。本申请实施例的阻尼轴800的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即可实现任意角度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壳体300的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三壳体300可一体形成诸如第三壳体300可以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组合形成。其中,第三壳体3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可以与第一壳体1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和第二壳体2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都不同或都相同,或者第三壳体300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可以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中的一个壳体的制作材料和成型方式相同。
第三壳体30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0,第二安装孔320用于安装阻尼轴800,使得第三壳体300与第二壳体200通过阻尼轴800转动连接。第三壳体300的另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340,充电接口340可以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实现为充电装置20充电。其中,第三壳体300的另一侧与第三壳体300的一侧相对设置。第三壳体300还设置有转动结构360,转动结构360与第一壳体100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00和第三壳体300可相对转动。比如,第三壳体300中朝向第一壳体100的一面设置有转动结构360,转动结构360具有凸出部362。第一壳体100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90,凸出部362装配在第三安装孔190内,凸出部362可在第三安装孔190内自由转动,从而实现第三壳体300和第一壳体100的相对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池(图中并未示出),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三壳体300内,第二电池与电路板700电性连接,从而提高充电装置20的储能容量。第二电池可以被配置为与第一电池400一起为电子设备充电,第二电池也可以被配置为备用电池,当第一电池400的电能低于预设值时,可启动第二电池为外部设备充电。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充电装置20为上述任一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在此不再赘述。电子设备40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40可固定在第二壳体200上,设置在第二壳体200内的无线充电结构500可对电子设备40进行无线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电子设备40的实际应用场景对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电子设备40处于不同的放置状态。比如,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使得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位于收纳空间160内,此时电子设备40处于水平放置状态,如图5所示。再比如,用户还可以通过调成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使得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离开收纳空间160,此时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均与第一壳体100所在平面形成角度,使得电子设备40从水平放置状态切换为立式放置状态,如图6所示。
例如,当用户将电子设备40锁屏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电子设备40处于如图5所示的水平放置状态。当用户在对电子设备20进行无线充电同时需要使用电子设备20时,可以将电子设备40解锁进行使用。比如:用户需要使用电子设备40观看视频、聊天或浏览页面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壳体200和第三壳体30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电子设备40处于如图6所示的立式放置状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和无线充电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无线充电结构用于为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电子设备充电;以及
第三壳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第三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和所述第四固定结构分别围绕所述无线充电结构的周缘相互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第三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均为磁铁,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和所述第四固定结构均可通过磁性作用力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池、电路板和导线,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结构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池、电路板和导线,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结构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段沿第一方向弯折设置且所述第三段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弯折设置以在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至所述收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均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时,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外表面均与所述第一段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所述阻尼轴用于使得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旋转并锁定在任一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为所述充电装置充电。
CN202011378445.5A 2020-11-30 2020-11-30 充电装置 Pending CN112564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445.5A CN112564214A (zh) 2020-11-30 2020-11-30 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8445.5A CN112564214A (zh) 2020-11-30 2020-11-30 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4214A true CN112564214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4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8445.5A Pending CN112564214A (zh) 2020-11-30 2020-11-30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42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54219A1 (en) * 2013-05-29 2014-12-04 Eagle Fa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CN205811589U (zh) * 2016-06-16 2016-12-14 东莞市新七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角度式无线充电器
CN108173322A (zh) * 2018-03-09 2018-06-15 新索科电器(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支撑角度的防掉落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8063272U (zh) * 2018-03-30 2018-11-06 湖南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翻盖式可自由调节角度支架的无线充电器
CN208445302U (zh) * 2018-05-16 2019-01-29 闻佰江 一种移动电源带支架无线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54219A1 (en) * 2013-05-29 2014-12-04 Eagle Fa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CN205811589U (zh) * 2016-06-16 2016-12-14 东莞市新七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角度式无线充电器
CN108173322A (zh) * 2018-03-09 2018-06-15 新索科电器(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支撑角度的防掉落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8063272U (zh) * 2018-03-30 2018-11-06 湖南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翻盖式可自由调节角度支架的无线充电器
CN208445302U (zh) * 2018-05-16 2019-01-29 闻佰江 一种移动电源带支架无线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156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도킹 스테이션
US8699211B2 (en) Peripheral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577451B2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8538626A (ja) モバイル端末
TW201245934A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138163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4124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042302A1 (zh) 充电装置
US10170968B2 (en) Vibration motor
US20220091640A1 (en) Accessory device with dual angle setting using a single fulcrum point
KR20120067518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접속 단자
US11947383B2 (en) Bra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564214A (zh) 充电装置
KR102019869B1 (ko) 주름형 무선 충전기
TWM610079U (zh) 一種支架以及電子裝置
CN114303448A (zh) 包括显示器和具有集成支架的电力输送机构的媒体设备
CN112671058A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8738884U (zh) 电子设备
TW201927106A (zh) 終端設備及其保護殼
WO2022007515A1 (zh) 转轴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45906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2084547U (zh) 电子装置
CN212162882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KR102455737B1 (ko) 전자 장치를 고정하기 위한 거치 구조
CN114977341A (zh) 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