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4646B - 门手柄机构 - Google Patents

门手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4646B
CN112554646B CN202011288222.XA CN202011288222A CN112554646B CN 112554646 B CN112554646 B CN 112554646B CN 202011288222 A CN202011288222 A CN 202011288222A CN 112554646 B CN112554646 B CN 112554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lutch
tubular member
door
squar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82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4646A (zh
Inventor
支崇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g Li'an Defens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g Li'an Defens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g Li'an Defens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g Li'an Defens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82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4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4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3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5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五金产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门手柄机构,包括:手柄面板,具有第一引导结构与第二引导结构;把手,受第一引导结构约束,可沿垂直于门面板方向往复运动,且可带动手柄方轴转动;离合件,连接手柄方轴的伸出锁头的一端,可绕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引导结构,且可受第二引导结构约束,可沿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离合件与把手之间设有离合机构,通过把手的往复运动实现离合动作;手柄方轴伸向锁头的一端连接锁头内部的通过轴向动作实现离合的内离合机构;及偏压机构,对把手施加使离合机构趋于脱离的偏压力。本发明提供的门手柄机构,既可以满足通常手柄的功能,又可以实现带动锁头内离合机构的离合操作。

Description

门手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手柄机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前申请了一种具有双向离合结构的门锁,包括内设有联动开关拨轮的锁盒;具有电传驱动器和由所述电传驱动器带动转动的电传拨轮的电传机构;其中的双向离合结构连接于所述联动开关拨轮和所述电传拨轮之间;包括,与所述电传拨轮相对设置且与所述联动开关拨轮联动以实现开锁或上锁的驱动拨轮;以及一对可相互可分离地插接设置的离合件,一对所述离合件中的一个为滑动设置所述电传拨轮内的电传离合件,一对所述离合件中的另一个为滑动安装在所述驱动拨轮内的转动离合件。所述门锁具有在所述开合状态下,所述外部传动件由所述双向离合结构的任一侧伸入并转动,以驱动所述联动开关拨轮转动实现开锁或上锁;或在非所述离合状态下,所述电传拨轮受所述电传驱动器驱动,带动所述联动开关拨轮转动,以实现开锁或上锁。当使用者在门内开门时,使用与执手相连的方杆伸入驱动拨轮的门内侧的方形凹槽内,并与门内侧的联动件相互抵接并推动联动件轴向滑动运动,由于两个联动件的推动部相互抵接,推动电传离合件运动,直至转动离合件和电传离合件处于完全分离的离合状态;其后,方杆转动时,方杆处于带动驱动拨轮转动的驱动状态,对应地,联动开关拨轮通过连接拨轮带动实现门锁开合的开合状态。该技术方案由于在锁头内设置了内离合机构,使得电机驱动机构、钥匙开启机构及执手开启机构之间的操作互不干扰。
其中,关于方杆与执手的设置,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9556538U 公开的一种带离合功能的门把手,其中离合装置包括安装于握持部上的按钮、与按钮固定连接的离合杆、与离合杆轴向配合并与锁具联动的离合件,且离合杆上于按钮与限位螺钉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在解锁时按住按钮使离合杆与离合件保持联动,松开按钮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按钮带动离合杆与离合件分离,使执手空转。这里离合件就是通过一个方杆与锁具联动。该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离合杆与离合件能够顺利结合,在离合件上设置了作为限位机构的径向凸缘。如此,离合件受到其径向凸缘的限制,在操作者按压按钮的操作过程中仅能与离合杆嵌合实现执手与方杆之间转动传动的离合的功能。但是,该门把手没有提供去驱使锁头内部离合机构功能,无法实现对上述具有双向离合结构的门锁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锁头内设置了内离合机构的锁具来说,常规门手柄机构不具备驱使锁头内离合机构离合的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驱使锁头内部离合机构离合的门手柄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手柄机构,包括:手柄面板,具有第一引导结构与第二引导结构;把手,受所述第一引导结构约束,可沿垂直于门面板方向往复运动,且可带动手柄方轴转动;离合件,连接所述手柄方轴的伸出锁头的一端,可绕所述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结构,且可受所述第二引导结构约束,可沿所述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离合机构,通过所述把手的往复运动实现离合动作;所述手柄方轴伸向所述锁头的一端连接所述锁头内部的通过轴向动作实现离合的内离合机构;及偏压机构,对所述把手施加使所述离合机构趋于脱离的偏压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分别成型在柱状的所述离合件的朝向所述把手一端上及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部位之间,适于相互插接的,具有非圆截面的凹凸嵌合结构。通过设置该凹凸嵌合结构,可以防止把手在驱动离合件转动时发生打滑。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凸嵌合结构包括在所述离合件的朝向所述把手一端成型的嵌合槽,及成型在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的部位上的嵌合头。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面板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手柄面板固定的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壁构成所述第一引导结构,所述把手套设在所述第一引导结构上;所述管状构件的内壁构成所述第二引导结构,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二引导结构内。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状构件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缘,所述离合件设有对应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受到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限位作用,而限制所述离合件朝向所述把手滑动。通过在管状构件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凸缘以及在离合件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凸台,可以对离合件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离合件从管状构件上脱落。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具有圆柱形凹腔,通过所述圆柱形凹腔所述把手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壁上。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状构件朝向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限位凸缘,所述把手的所述圆柱形凹腔与所述管状构件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限制所述把手从所述管状构件上脱落。通过在管状构件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凸缘以及在把手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凸台,可以对把手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把手从管状构件上脱落。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具有座体及盖体,所述圆柱形凹腔成型在所述座体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背对所述手柄面板的一端相连。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的部位为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管状构件的一侧面伸出的离合杆,所述离合机构的所述嵌合头成型在所述离合杆朝向所述管状构件一端的端部。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面板与所述把手之间的弹性件。通过在手柄面板与把手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把手可以在开锁后恢复到起始位置,方便下次开锁。同时,弹性件可以使把手与离合件脱离,防止手柄方轴转动带动把手转动。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在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垫片。通过在螺旋弹簧与把手之间设置垫片,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螺旋弹簧与把手直接接触摩擦。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门手柄机构,在手柄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与第二引导结构,在第一引导结构的约束下,把手可以沿垂直于门板的方向往复运动。在第二引导结构的约束下,离合件既可以沿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转动,也可以沿手柄方轴所在的轴线往复运动。并且,在把手与离合件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把手可以通过离合机构驱动离合件,使离合件带动与锁头内部的内离合机构相连的手柄方轴伸缩及转动,从而实现开锁。偏压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把手与离合机构脱离,此时把手转动,不会再带动离合件及手柄方轴转动。反之,当不使用该把手的时候,锁头正常工作状态下,可带动手柄方轴一起转动,但把手不会与手柄方轴一起转动。如此设置,使得该门手柄机构既满足通常手柄的功能,又实现了带动锁头内离合机构的离合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门手柄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提供的门手柄机构与锁头结合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门手柄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提供的门手柄机构中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提供的门手柄机构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面板; 2-管状构件; 3-座体;
4-盖体; 5-离合件; 6-螺旋弹簧;
7-垫片; 8-螺钉; 9-锁头;
10-手柄方轴; 11-嵌合头; 12-嵌合槽;
13-离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门手柄机构的剖视图;图2 为图1提供的门手柄机构与锁头9结合的剖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手柄机构,具有一个手柄面板1,所述手柄面板1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手柄面板1固定的管状构件2。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构件2的外壁构成第一引导结构,所述管状构件2的内壁构成第二引导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面板1垂直于所述管状构件2设置,即所述外壁构成的所述第一引导结构及所述内壁构成的所述第二引导结构的引导方向垂直于所述手柄面板1的延展方向,也就是说,引导方向垂直于门扇扇面。参见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3 所示,本实施例中,管状构件2可以通过螺钉8固定在手柄面板1上。
一个由座体3及扣合在所述座体3背对手柄面板1的一端上的盖体4构成的把手,所述座体3具有圆柱形腔,所述把手通过所述座体 3上的圆柱形凹腔套设在所述管状构件2的外壁上,受所述管状构件2 的外壁约束,可沿垂直于门面板方向往复运动。一个离合件5滑动地设置在作为所述第二引导结构的所述管状构件2的内壁中。参见图3 和图5,所述离合件5朝向所述把手的一端成型有构成离合机构一部分的非圆的嵌合槽12,该所述嵌合槽12可与成型在所述盖体4上朝向所述离合件5凸出构成所述离合机构另一部分的非圆凸起的嵌合头 11配合。在本实施例是,所述嵌合头11通过一个离合杆13设置在所述把手的所述盖体4上,所述嵌合头11成型在所述离合杆13朝向所述管状构件2的一端的端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构件2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缘。所述第一限位凸缘呈环状,沿管状构件2的内壁周向设置一圈。所述离合件5上对应地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受到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限位作用,而限制所述离合件5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滑动。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一个套设在所述管状构件2的外壁上的作为偏压机构的螺旋弹簧6,所述螺旋弹簧6的一端与手柄面板1相抵,另一端与座体3相抵,对所述手柄施加使所述嵌合头11在常态下脱离所述嵌合槽12的偏压力。本实施例中,在螺旋弹簧6与把手之间设有垫片7,以防止螺旋弹簧6与把手直接摩擦。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构件2与所述把手的所述座体 3上的圆柱形凹腔相接触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限位凸缘,所述第二限位凸缘呈环状。所述把手的所述座体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如此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限制把手从管状构件2上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凸缘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均设置在所述管状构件2朝向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离合件5朝向手柄方轴10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截面形状为方形的方形凹槽,使得所述手柄方轴10可以插接在该方形凹槽内,而与所述手柄方轴10的伸出锁头9的一端连接,使得在所述离合件5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手柄方轴10转动。为了保证运动的精度,所述离合杆13、所述管状构件2、所述离合件5以及所述手柄方轴10 的均同轴线设置。受到所述锁头9内部离合机构中复位机构偏压力的作用,所述手柄方轴10在所述离合件5上施加使其抵靠在所述限位凸缘的偏压力。
本实施例中,手柄面板1上开设通孔,手柄方轴10的一端与锁头 9相连,另一端从该通孔伸入第二引导结构内,使得离合件5运动时可以带动手柄方轴10运动。
由此,通过在使用时可绕手柄方轴10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引导结构,且可受第二引导结构约束,可沿手柄方轴10的转动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装配时,先将座体3套设在管状构件2上,再通过螺钉将盖体4 与座体3相连,之后将垫片7与螺旋弹簧6依次套在管状构件2上,然后将离合件5插置在管状构件2的内腔,之后将管状构件2如图3 所示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柄面板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7与所述螺旋弹簧6还处在所述手柄面板1成型的凹槽内,由该凹槽遮盖,来使得本实施例的手柄机构的外观更简洁。安装时,可以通过螺钉将手柄面板1安装在门板上的目标位置,使手柄面板1上的通孔对准锁头 9上的手柄方轴10,并使所述手柄方轴10插入所述离合件5上的方形凹槽内。
使用时,按压把手,克服套设在所述管状构件2的外壁上的所述螺旋弹簧6的偏压力,使得固定在所述把手上的所述离合杆13伸入管状构件2内,并使得所述离合杆13端部抵接所述离合件5上的相应端部。进一步按压所述把手,则通过所述离合件5推动插接在所述离合件5上的所述方形凹槽中的所述手柄方轴10推动一定的轴向动作行程,实现锁头9内的内离合机构的离合连接。再转动把手,使得所述离合杆 13端部的所述嵌合头11与成型在所述离合件5对应端部上的所述嵌合槽12对合并相互嵌合实现所述把手上的所述离合杆13与所述手柄方轴10之间的离合连接,进而能够驱使所述离合件5带动所述手柄方轴10转动,并通过所述手柄方轴10通过锁头9内的所述内离合机构带动锁头9内传动机构动作,进而实现对门锁的解锁。释放把手后,把手失去了按压力,则在套设在所述管状构件2的外壁上的所述螺旋弹簧6的偏压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所述离合件5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离合件5也失去了离合杆13作用在其上的推力,而在所述锁头9 内的复位机构偏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手柄方轴10也朝向把手的方向移动,并推动所述离合件5朝向把手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离合件5上的第一限位凸台接触所述管状构件2上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而停止朝向所述把手的移动,同时,在所述螺旋弹簧6的驱使下,所述把手进一步朝向远离所述离合件5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把手上的所述离合杆 13端部上的所述嵌合头11与成型在所述离合件5对应端部上的所述嵌合槽12相互脱离,直至所述把手的所述座体3上的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设置在所述管状构件2的所述第二限位凸缘相抵,而停止所述把手朝向远离所述离合件5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手柄方轴10与把手之间的转动互不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门手柄机构,使得离合杆13插入离合件5之后,既可以带动离合件5伸缩运动,也可以转动,从而使离合件5能够驱动手柄方轴10进行开锁。
在上述实施例中,而所述嵌合头11及所述嵌合槽12的嵌合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角形、六边形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嵌合头11可以替换为直接设置在所述盖体 4上,而所述嵌合槽12则设置在所述离合件5从所述管状构件2伸出的端部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手柄面板1上先加工出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离合件5位于该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内;再在该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的外围加工出一个同心的环状凹槽,把手套设在该环状凹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去掉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状构件,而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及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分别由所述圆形的凹槽及同心的环状凹槽的内壁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嵌合头11可以替换为设置在所述离合件5 上,而嵌合槽则设置在所述离合杆13的相应端部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面板,具有第一引导结构与第二引导结构;
把手,受所述第一引导结构约束,可沿垂直于门面板方向往复运动,且可带动手柄方轴转动;
离合件,连接所述手柄方轴的伸出锁头的一端,可绕所述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结构,且可受所述第二引导结构约束,可沿所述手柄方轴的转动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离合件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离合机构,通过所述把手的往复运动实现离合动作;
所述手柄方轴伸向所述锁头的一端连接所述锁头内部的通过轴向动作实现离合的内离合机构;及
偏压机构,对所述把手施加使所述离合机构趋于脱离的偏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分别成型在柱状的所述离合件的朝向所述把手一端上及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部位之间,适于相互插接的,具有非圆截面的凹凸嵌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嵌合结构包括在所述离合件的朝向所述把手一端成型的嵌合槽,及成型在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的部位上的嵌合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面板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手柄面板固定的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壁构成所述第一引导结构,所述把手套设在所述第一引导结构上;
所述管状构件的内壁构成所述第二引导结构,所述离合件位于所述第二引导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构件内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缘,所述离合件设有对应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受到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限位作用,而限制所述离合件朝向所述把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有圆柱形凹腔,通过所述圆柱形凹腔所述把手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管状构件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构件朝向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限位凸缘,所述把手的所述圆柱形凹腔与所述管状构件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配合限制所述把手从所述管状构件上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有座体及盖体,所述圆柱形凹腔成型在所述座体中;
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背对所述手柄面板的一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对向所述离合件的部位为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管状构件的一侧面伸出的离合杆,所述离合机构的所述嵌合头成型在所述离合杆朝向所述管状构件一端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面板与所述把手之间的弹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在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垫片。
CN202011288222.XA 2020-11-17 2020-11-17 门手柄机构 Active CN112554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222.XA CN112554646B (zh) 2020-11-17 2020-11-17 门手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222.XA CN112554646B (zh) 2020-11-17 2020-11-17 门手柄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646A CN112554646A (zh) 2021-03-26
CN112554646B true CN112554646B (zh) 2021-12-07

Family

ID=7504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8222.XA Active CN112554646B (zh) 2020-11-17 2020-11-17 门手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4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708A (zh) * 2021-09-17 2022-01-11 李家超 一种门窗把手
CN113910189A (zh) * 2021-11-10 2022-01-11 苏州大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60009821U (ko) * 1985-01-31 1986-08-13 김정근 도어핸들의 제이괘정
DE3910967A1 (de) * 1988-05-05 1990-10-11 Ojmar Sa Schloss mit versenkbarem knauf
DE19957697A1 (de) * 1999-11-30 2001-06-13 Linnemeier Guenther Türdrückergarnitur
CN202520064U (zh) * 2012-01-13 2012-11-07 程飞 防拨空转型执手
CN107119984A (zh) * 2017-05-17 2017-09-01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手结构
CN210460199U (zh) * 2019-05-30 2020-05-05 贵州德发铝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锁
CN111321944A (zh) * 2020-03-04 2020-06-23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门锁的双向离合结构、门锁及防盗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60009821U (ko) * 1985-01-31 1986-08-13 김정근 도어핸들의 제이괘정
DE3910967A1 (de) * 1988-05-05 1990-10-11 Ojmar Sa Schloss mit versenkbarem knauf
DE19957697A1 (de) * 1999-11-30 2001-06-13 Linnemeier Guenther Türdrückergarnitur
CN202520064U (zh) * 2012-01-13 2012-11-07 程飞 防拨空转型执手
CN107119984A (zh) * 2017-05-17 2017-09-01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手结构
CN210460199U (zh) * 2019-05-30 2020-05-05 贵州德发铝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锁
CN111321944A (zh) * 2020-03-04 2020-06-23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门锁的双向离合结构、门锁及防盗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646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8909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6807834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with a coupling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engagement between a deadbolt operating spindle and a door handle
US6688406B1 (en) Power tool having a func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in one of rotary drive and hammering modes
CN112554646B (zh) 门手柄机构
US651712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647125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4052092A (en) Latch operating device including operating and latch connection improvements
US5177987A (en) Key-in-lever type door lock used for handicapped people
US7013689B2 (en) Flush mounted latch
US9051762B2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dapted to a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n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therewith
US782783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US11549288B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US8813530B2 (en) Push-button type cylinder lock assembly
JP4860618B2 (ja) ドアロック
US20090173120A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7387005B2 (en) Bathroom lock device having an automatically unlocking structure
JP7204693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アセンブリ
JP3762515B2 (ja) 内視鏡の湾曲操作装置
KR970076137A (ko) 타이머 캠스택 및 클러치
US3212806A (en) Return spring mechanism for a lock
CN113904498B (zh) 一种回转执行器
US20040245785A1 (en) Electric door lock with a coupling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engagement between a deadbolt operating spindle and an electric driving motor unit
US2842952A (en) Camming lock mechanism
TW201915288A (zh) 電子鎖的離合機構
KR101666764B1 (ko) 푸시풀형 도어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