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4315A -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4315A
CN112554315A CN202011442862.1A CN202011442862A CN112554315A CN 112554315 A CN112554315 A CN 112554315A CN 202011442862 A CN202011442862 A CN 202011442862A CN 112554315 A CN112554315 A CN 11255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well
blade
layer
pivot
ove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2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4315B (zh
Inventor
秦操
侯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bo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bo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bo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bo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28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4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4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2Arrangements of means against overflow of water, backing-up from the dra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涉及园林施工的领域,包括溢流井,溢流井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井底端的一侧面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排水管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一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一转轴轴心设置的第一叶片,第二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二转轴轴心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一第一叶片穿过通孔与一第二叶片的一侧面相接触。本申请具有便于溢流井内雨水正常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背景技术
下凹式绿地是指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与“花坛”相反,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一般来说低势绿地对下凹深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其土质多未经改良。与植被浅沟的“线状”相比其主要是“面”能够承接更多的雨水,而且其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为主。
现有公告号为CN2063523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理念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两边绿植地,下凹式绿地和溢流口,下凹式绿地由下到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小碎石层、土工布层、种植层和滞水层,下凹式绿地上固定距离设置溢流口,溢流口下方连接溢流井,溢流井与溢流口连接处设置截污网,溢流井上连接若干透水管,溢流井的底端以300mm厚的大碎石层封底,溢流井的底部与市政管网的雨水连接管连接。当下凹式绿地承接雨水直至雨水的水平面高于溢流口时,高于溢流口的雨水沿溢流口进入溢流井内,并沿溢流井、雨水连接管排放到其他位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随着时间的积累,一部分泥土可能会进入溢流井并沉积在溢流井的底部,当溢流井内的泥土随雨水一同沿雨水连接管排放时,泥土可能会出现堵塞雨水连接管的情况,影响溢流井内雨水的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溢流井内雨水正常的排放,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包括溢流井,溢流井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井底端的一侧面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排水管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一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通道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一转轴轴心设置的第一叶片,第二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二转轴轴心设置的第二叶片,其中一第一叶片穿过通孔与一第二叶片的一侧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暴雨天气使得下凹式绿地上的雨水水面高于溢流口时,水面高于溢流口的雨水沿溢流口进入溢流井内,随后沿排水管排出溢流井;由于雨水中会夹杂着泥土,泥土质量较重会下落至溢流井的底部,雨水沿第一通道排出溢流井,泥土和部分雨水沿第二通道排出溢流井,如此便于雨水、泥土的分别排放;且第一通道的雨水流动时会冲击第一叶片,如此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所有第一叶片转动,第一叶片转动会拨动第二叶片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第二叶片转动则可以拨动第二通道内的泥土,如此减小第二通道内泥土发生堵塞情况的发生;且水流带动第二叶片拨动泥土,无需外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中部均朝顺时针的方向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叶片便于承接第一通道内水流的冲击,而第二叶片则便于朝远离溢流井的方向拨动雨水及泥土,加快泥土朝远离溢流井的方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上开设有若干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二叶片拨动泥土时,泥土穿过网孔从而脱离第二叶片,减小第二叶片带动泥土穿过通孔进入第一通道内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溢流井的一侧设有弹性的拨动板,拨动板的一端与隔板的下表面固定,拨动板朝靠近第二转轴的方向向下倾斜,拨动板远离隔板的一端与其中一第一叶片的上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叶片转动从而拨动第二通道内部的泥土时,第二叶片的表面与拨动板接触且第二叶片相对于拨动板朝远离拨动板的方向运动,如此拨动板可对第二叶片上的部分泥土进行刮动,便于泥土脱离第二叶片,进一步减小第二叶片带动泥土穿过通孔进入第一通道内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溢流井包括厚混凝土层,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圈支撑件,支撑件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圈厚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井的支撑稳固且便于承接雨水。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砖、水泥砂浆并添加防水剂砌筑形成的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的防水效果较好,便于减小溢流井内的雨水进入外侧土壤内情况的发生,使得雨水能够较好的收集在溢流井内部并盘排水管顺利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溢流井的内部固定有立方体形的钢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对溢流井起到支撑的作用,且钢丝网的上表面能够对进入溢流井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小杂质进入溢流井内部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位于所述溢流井上端的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内卡接有篦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篦子能够初步的阻挡外界的杂质穿过溢流口进入溢流井内,篦子和钢丝网的上表面共同对进入溢流井内的雨水起到过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溢流井的底面接触有素土夯实层,素土夯实层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透水土工布层、厚砾石层、透水土工布层、厚中砂层和厚种植土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依次穿过厚种植土壤层、厚中砂层、透水土工布层、厚砾石层、透水土工布层、和素土夯实层随后向四周蔓延,本申请中的下凹式绿地具有较好的截流污染的能力,减少了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二叶片转动则可以拨动第二通道内的泥土,如此减小第二通道内泥土发生堵塞情况的发生,且水流带动第二叶片拨动泥土,无需外力;
2.拨动板可对第二叶片上的部分泥土进行刮动,便于泥土脱离第二叶片,进一步减小第二叶片带动泥土穿过通孔进入第一通道内情况的发生;
3.本申请中的下凹式绿地具有较好的截流污染的能力,减少了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下凹式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溢流井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排水管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素土夯实层;2、厚砾石层;3、厚中砂层;4、厚种植土壤层;5、溢流口;6、溢流井;61、厚混凝土层;62、支撑件;63、钢丝网;64、卡接槽;65、篦子;7、排水管;71、第一通道;711、第一转轴;712、第一叶片;72、第二通道;721、第二转轴;722、第二叶片;7221、网孔;8、隔板;81、通孔;82、安装板;83、拨动板;9、透水土工布层;10、地下穿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参照图1,下凹式绿地包括中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1、厚砾石层2、厚中砂层3和厚种植土壤层4,其中素土夯实层1与厚砾石层2之间铺设有一层透水土工布层9,厚砾石层2与厚中砂层3之间也铺设有一层透水土工布层9。
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会沿下凹式绿地流至下凹式绿地的中部,雨水依次经过厚种植土壤层4、厚中砂层3、厚砾石层2和素土夯实层1,如此便于净化径流雨水,减少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传送,降低了进入水体、生态下渗设置的污染。下凹式绿地的下沉深度应该根据植物的耐淹性能和土壤的渗透能力确定,一般为100~300mm,本实施例中取下凹深度为200mm。
参照图1和图2,下凹式绿地上设置有溢流口5,溢流口5的下方连接有溢流井6,溢流井6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7。溢流口5的顶部一般应高于下凹式绿地最低处50~100mm,本实施例中取150mm。
当遇到暴雨天气、下凹式绿地内积攒的雨水的水面高于溢流口5时,高于溢流口5的雨水则沿溢流口5进入溢流井6内部,随后雨水沿排水管7排出溢流井6。
参照图2和图3,排水管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沿排水管7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将排水管7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一通道71和第二通道72,由于泥土的重量较重,因此雨水中夹杂的泥土大部分会沉积在溢流井6的底部。当溢流井6内的雨水沿排水管7排出时,雨水沿第一通道71排出,泥土则随着少部分雨水沿第二通道72排出,如此便于雨水与部分泥土分别排放。
隔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81,第一通道71内设有第一转轴711,第一转轴7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71的两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7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一转轴711的轴心均匀设置的第一叶片712。第二通道72内设有第二转轴721,第二转轴72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道7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7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二转轴721的轴心均匀设置的第二叶片722,第一转轴711下方的其中一第一叶片712穿过通孔81与第二转轴721上方的其中一第二叶片722相互接触。
当雨水从溢流井6内沿第一通道71排出时,雨水冲击位于第一转轴711上方的第一叶片712,第一叶片712带动第一转轴711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71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711上的所有的第一叶片712绕第一转轴711的轴心转动。
此时位于第一转轴711下方的其中一第一叶片712拨动第二叶片722,从而使得第二叶片722带动第二转轴721进行逆时针的转动,第二转轴721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有第二叶片722绕第二转轴721的轴线转动,如此第二叶片722拨动第二通道72内的雨水及泥土更加顺利的从排水管7排出,减小第二通道72发生堵塞情况的发生。且驱动第二叶片722转动无需外力,而是通过水流驱动,操作简便,节省了外力资源。
由于泥土从第二通道72排放时,由于第二通道72内大部分为泥土,因此第一通道71内雨水的排放速率大于第二通道72内的排放速率,因此第一叶片712能够较好的带动第二叶片722进行转动。
参照图3,第一叶片712与第二叶片722的中部均朝顺时针的方向凹陷,如此位于第一转轴711上方第一叶片712便于接受排水管7内雨水流动的冲击力,而位于第二转轴721下方的第二叶片722便于朝远离溢流井6的方向拨动第二通道72内的雨水和泥土。
第二叶片722上开设有若干网孔7221,如此当第二叶片722拨动泥土时,便于泥土穿过第二叶片722,减小第二叶片722拨动第二通道72内的泥土穿过通孔81进入第一通道71内的情况。
隔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2,安装板82位于第二转轴721远离溢流井6的一侧,安装板82的远离隔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板83,拨动板83朝靠近第二叶片722的方向向下倾斜,拨动板83为弹性材质制成,拨动板83远离安装板82的一端接触其中一第二叶片722的上表面。
当第二叶片722绕第二转轴721的轴心转动时,拨动板83相对于第二叶片722的上表面向远离第二叶片722的方向运动,如此拨动板83能够刮除位于第二叶片722上的部分泥土,进一步减小第二通道72内的泥土穿过通孔81进入第一通道71内情况的发生。当其中一第二叶片722接触拨动板83时,拨动板83受第二叶片722运动的作用力发生挤压变形,从而使得第二叶片722能够正常的转动。
参照图1,下凹式绿地内部预埋有地下穿孔管10,地下穿孔管10预埋在厚砾石层2内部,地下穿孔管10的长度方向沿厚砾石层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地下穿孔管10贯穿溢流井6。地下穿孔管1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进水孔(图中未画出)且外壁包裹有一层无纺布,渗入下凹式绿地内部的部分雨水穿过无纺布并沿进水孔进入地下穿孔管10内部,随后雨水沿地下穿孔管10排放至其他区域。
参照图1和图2,溢流井6包括固定在厚砾石层2内部的厚混凝土层61,厚混凝土层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圈支撑件62,支撑件62由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且水泥砂浆内掺杂防水剂。支撑件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圈厚混凝土层61,溢流井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长方体形状的钢丝网63,钢丝网63能够对溢流井6起到支撑的作用,且钢丝网63的上表面能够对进入溢流井6内的雨水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减小外界的杂质进入溢流井6内情况的发生。
位于溢流井6上端的厚混凝土层6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64,卡接槽64内卡接有篦子65,且钢丝网63的上表面接触篦子65的下表面,篦子65的上表面与厚混凝土的上表面平齐,篦子65能够初步的阻挡外界的杂质穿过溢流口5进入溢流井6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的实施原理为: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沿下凹式绿地流至下凹式绿地的中部用于调蓄;而当遇到暴雨天气使得下凹式绿地内积攒的雨水的水面高于溢流口5时,高于溢流口5的雨水穿过篦子65、钢丝网63随后从溢流口5进入溢流井6内部。
进入溢流井6内部的雨水沿第一通道71排出,而雨水内夹杂的泥土下沉至溢流井6的底部,泥土和部分雨水从第二通道72内排出。当第一通道71内的雨水向远离溢流井6内部的方向流动时,第一通道71内的雨水冲击第一叶片712带动第一转轴711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叶片712转动从而拨动第二叶片722带动第二转轴721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叶片722绕第二转轴721的轴心转动从而拨动第二通道72内的泥土顺利的向远离溢流井6的方向排放。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包括溢流井(6),溢流井(6)上端设有溢流口(5),其特征在于:溢流井(6)底端的一侧面连通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中部固定有隔板(8),隔板(8)将排水管(7)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通道(71)和第二通道(72),隔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81),第一通道(7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11),第二通道(7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21),第一转轴(71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一转轴(711)轴心设置的第一叶片(712),第二转轴(72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绕第二转轴(721)轴心设置的第二叶片(722),其中一第一叶片(712)穿过通孔(81)与一第二叶片(722)的一侧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712)和第二叶片(722)的中部均朝顺时针的方向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722)上开设有若干网孔(72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721)远离溢流井(6)的一侧设有弹性的拨动板(83),拨动板(83)的一端与隔板(8)的下表面固定,拨动板(83)朝靠近第二转轴(721)的方向向下倾斜,拨动板(83)远离隔板(8)的一端与其中一第一叶片(712)的上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6)包括厚混凝土层(61),厚混凝土层(61)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圈支撑件(62),支撑件(62)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圈厚混凝土层(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2)为砖、水泥砂浆并添加防水剂砌筑形成的支撑件(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6)的内部固定有立方体形的钢丝网(6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溢流井(6)上端的厚混凝土层(6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64),卡接槽(64)内卡接有篦子(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6)的底面接触有素土夯实层(1),素土夯实层(1)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透水土工布层(9)、厚砾石层(2)、透水土工布层(9)、厚中砂层(3)和厚种植土壤层(4)。
CN202011442862.1A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Active CN112554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2862.1A CN11255431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2862.1A CN11255431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315A true CN112554315A (zh) 2021-03-26
CN112554315B CN112554315B (zh) 2022-02-11

Family

ID=7506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2862.1A Active CN112554315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431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155A (ja) * 1998-10-12 2000-04-25 Hayashi Zoen:Kk 二層式排水溝
CN101666116A (zh) * 2009-07-27 2010-03-10 重庆大学 用于城镇和小区的排水系统
CN205935145U (zh) * 2016-08-19 2017-02-08 广州市龙能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井道加速排水装置
CN110747984A (zh) * 2019-11-16 2020-02-0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堤坝的自动清理杂质水利管道
CN210216683U (zh) * 2019-03-04 2020-03-31 江苏水景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10458849U (zh) * 2019-07-24 2020-05-05 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清除泥沙功能的排水槽
CN210917636U (zh) * 2019-10-21 2020-07-03 惠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下沉式绿地
CN211257219U (zh) * 2019-12-11 2020-08-14 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双层结构排水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155A (ja) * 1998-10-12 2000-04-25 Hayashi Zoen:Kk 二層式排水溝
CN101666116A (zh) * 2009-07-27 2010-03-10 重庆大学 用于城镇和小区的排水系统
CN205935145U (zh) * 2016-08-19 2017-02-08 广州市龙能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井道加速排水装置
CN210216683U (zh) * 2019-03-04 2020-03-31 江苏水景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10458849U (zh) * 2019-07-24 2020-05-05 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清除泥沙功能的排水槽
CN210917636U (zh) * 2019-10-21 2020-07-03 惠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下沉式绿地
CN110747984A (zh) * 2019-11-16 2020-02-0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堤坝的自动清理杂质水利管道
CN211257219U (zh) * 2019-12-11 2020-08-14 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双层结构排水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315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9919U (zh) 一种园林景观铺装结构
CN215210279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系统
CN112554315B (zh) 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11596276U (zh) 一种园林景观铺装结构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109487901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排水沟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4992809U (zh) 防积水市政道路
CN210395567U (zh) 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
CN113243281A (zh) 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
JP4510325B2 (ja) 泥溜め槽を有する雨水浸透施設
CN217105418U (zh) 一种堤后反滤式多用途排水沟
CN218028035U (zh) 一种地下室施工排水系统
CN217711015U (zh) 一种基于不同水位梯度的雨水花园连通溢流系统
CN21551911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CN219886486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CN216515866U (zh) 一种城市生态绿地降雨径流集蓄调控装置
CN217998008U (zh) 一种新型集成农田生态排水沟
CN219240179U (zh) 一种市政工程建设的透水性道路结构
CN2120014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14245197U (zh) 一种环保透水混凝土路面
CN209975480U (zh) 一种防渗渠道
CN217480370U (zh) 一种具有渗透、蓄水功能的排水沟
CN219033484U (zh) 可自适应调节排水速度的下沉式绿地
CN213358193U (zh) 一种健身跑道地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