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3449A -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3449A
CN112553449A CN202011437959.3A CN202011437959A CN112553449A CN 112553449 A CN112553449 A CN 112553449A CN 202011437959 A CN202011437959 A CN 202011437959A CN 112553449 A CN112553449 A CN 112553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heating
furnace bod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79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淑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Bin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Bin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Bin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Bin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79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3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3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34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4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ings; for bearing r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06Details, accessories not peculiar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furnaces
    • C21D9/0018Details, accessories not peculiar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furnaces for charging, discharging or manipulation of char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炉体、加热管、工作台和振动杆,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设置有支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管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内腔,每个所述内腔的内壁设置有加热管。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旋转铰龙、传动板和加热管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加热装置通过传送管对多个加热管进行加热,轴承锻件进入到管道的内壁后,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铰龙转动将其输送,传动板起到辅助旋转铰龙输送轴承锻件的效果,多个加热管的加热,让其加热更充分,以达到能对轴承锻件进行均匀加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背景技术
热处理炉分为退火炉、淬火炉、回火炉、正火炉、调质炉,主要用于大型碳钢、合金钢零件的退火,焊件消除应力退火、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燃油、燃气、燃煤、热风循环。退火炉是一种新型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冶金、机械、轻工、电力、船舶、造纸、矿山、医药、集中供热等工业部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中国专利CN106868259A所公开的一种退火炉,其通过传送带的传送将工件从缓冲层传送至炉腔下端的传送带,完成上下两层的加热,既减少了退火炉的外部长度空间,还满足了工件的加热需求,但是该装置由于结构单一,不能对轴承锻件进行均匀加热,导致加热不够充分,工件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其次,该装置不能对加热后的轴承锻件表面废渣进行收集处理,导致废渣堆积在装置的内壁,影响之后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一种退火炉在使用时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虽具有完成上下两层的加热,减少了退火炉的外部长度空间等功能,却存在结构单一,不能对轴承锻件进行均匀加热,导致加热不够充分,工件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其次,该装置不能对加热后的轴承锻件表面废渣进行收集处理,导致废渣堆积在装置的内壁,影响之后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加热管、工作台和振动杆,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炉体的外壁与工作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设置有支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设置有转轴与旋转铰龙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铰龙位于管道的内壁,所述管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内腔,每个所述内腔的内壁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送管,所述传送管的另一端贯穿炉体和管道的内壁与加热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管道的内壁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炉体的内壁底部远离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弧形块的内壁通过开设有凹槽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缠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与第二转轴的外壁缠绕连接,所述传送带是钢丝网状结构,所述弧形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炉体内壁靠近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内壁底部通过设置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设置的转轴贯穿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振动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铰龙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传动板,所述管道内壁开设有多个柱型孔,每个所述柱型孔的内壁与内腔的内壁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板,所述进料口的顶部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所述管道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热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送带靠近振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壁开设有与传送带结构相适配的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的两端外壁设置有弹簧扣,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扣相适配的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热电偶,所述收集箱靠近炉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的外壁通过设置有合页固定连接有门板,所述收集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炉体内壁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另一侧与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内壁靠近导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电机、旋转铰龙、传动板、管道、加热管、传送管和加热装置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加热装置通过传送管对多个加热管进行加热,轴承锻件进入到管道的内壁后,由第一电机带动旋转铰龙转动将其输送,旋转铰龙的设计,便于轴承锻件能够在管道的内壁转动起来,通过多个加热管的加热,让其加热更均匀,多个传动板起到辅助旋转铰龙输送轴承锻件的效果,让输送的效果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多个柱型孔的设计,既方便加热管对轴承锻件进行加热,又避免轴承锻件在输送过程中,卡进内腔的内壁,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行,以达到能对轴承锻件进行均匀加热的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传送带、振动杆和废料盒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第二电机带动振动杆转动,振动杆转动时接触到传送带,会给它一个抬起的作用力,然后转离后,由于没有了振动杆的支撑,传送带又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抬起和放下,给轴承锻件一个振动的作用力,让其表面的废渣掉落,传送带钢丝网状的结构,既能起到对轴承锻件的传送效果,配合振动杆的又能方便废渣从传送带的表面掉落,挡板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轴承锻件在振动过程中,掉落在炉体内壁,橡胶环的材质是硅橡胶,硅橡胶具有耐磨、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性质,防止振动杆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导致振动杆和传送带磨损,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废料盒起到对传送带上掉落的废渣进行收集的作用,滑槽和废料盒的配合使用,滑槽既能方便废料盒的滑动,又能对其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弹簧扣和卡槽的设计,利用弹簧的特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以达到能对废渣进行收集处理的效果。
3、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液压伸缩杆、推送板和第一隔热板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液压伸缩杆带动推送板运动,防止工作人员进料时在进料口的外壁被炉体内壁传出的热气给烫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推送板的作用将第一隔热板抬起然后送完料后,液压伸缩杆带动其收缩,第一隔热板失去支撑力的作用,由于重力落下,能够实现自动开合的效果,避免热气从进料口流出,造成安全隐患问题,以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振动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的加热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图中:1、第一隔热板;2、炉体;3、加热装置;4、废料盒;5、收集箱;6、门板;7、控制面板;8、工作台;9、液压伸缩杆;10、推送板;11、进料口;12、弧形管;13、第一电机;14、传送管;15、加热管;16、内腔;17、传动板;18、旋转铰龙;19、管道;20、弧形槽;21、第二隔热板;22、弧形板;23、支撑板;24、导流管;25、挡板;26、弧形块;27、第一转轴;28、卡槽;29、弹簧扣;30、滑槽;31、柱型孔;32、传送带;33、支架;34、第二转轴;35、出料管;36、热电偶;37、第二电机;38、振动杆;39、橡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2、加热管15、工作台8和振动杆38,炉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3,炉体2的外壁与工作台8的外壁固定连接,炉体2靠近工作台8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工作台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19,支撑板23的顶部通过设置有支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设置有转轴与旋转铰龙18的外壁固定连接,旋转铰龙18位于管道19的内壁,管道19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内腔16,每个内腔16的内壁设置有加热管15,加热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送管14,传送管14的另一端贯穿炉体2和管道19的内壁与加热管15的外壁固定连接,管道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管24,导流管24的另一端贯穿管道19的内壁与支撑板23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装置3通过传送管14对多个加热管15进行加热,轴承锻件进入到管道19的内壁后,由第一电机13带动旋转铰龙18转动将其输送,旋转铰龙18的设计,便于轴承锻件能够在管道19的内壁转动起来,通过多个加热管15的加热,让其加热更均匀,支撑板23起到对第一电机13和管道19支撑的作用,加热好的轴承锻件通过导流管24对其引导出管道19的内壁。
具体的,如图1-6所示,炉体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26,炉体2的内壁底部远离弧形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3,弧形块26的内壁通过开设有凹槽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7,支架3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4,第一转轴27的外壁缠绕有传送带32,传送带32的另一侧与第二转轴34的外壁缠绕连接,传送带32是钢丝网状结构,弧形块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5,挡板25的另一端与炉体2内壁靠近支架33的一侧固定连接,炉体2的内壁底部通过设置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7,第二电机37通过设置的转轴贯穿挡板2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振动杆38,弧形块26的设计是为了配合导流管24的使用,当轴承锻件通过导流管24引导出来后,弧形块26起到对其下落速度的缓冲作用,避免其下落的冲击力跟炉体2内壁的装置磕碰,第二电机37带动振动杆38转动,振动杆38转动时接触到传送带32,会给它一个抬起的作用力,然后转离后,由于没有了振动杆38的支撑,传送带32又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抬起和放下,给轴承锻件一个振动的作用力,让其表面的废渣掉落,传送带32钢丝网状的结构,既能起到对轴承锻件的传送效果,配合振动杆38的又能方便废渣从传送带32的表面掉落,挡板25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轴承锻件在振动过程中,掉落在炉体2内壁。
具体的,如图1-6所示,旋转铰龙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传动板17,管道19内壁开设有多个柱型孔31,每个柱型孔31的内壁与内腔16的内壁连通,多个传动板17起到辅助旋转铰龙18输送轴承锻件的效果,让输送的效果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多个柱型孔31的设计,既方便加热管15对轴承锻件进行加热,又避免轴承锻件在输送过程中,卡进内腔16的内壁,导致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具体的,如图1-6所示,工作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9,液压伸缩杆9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板10,进料口11的顶部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1,管道19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弧形槽20,弧形槽20的内壁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热板21,通过液压伸缩杆9带动推送板10运动,防止工作人员进料时在进料口11的外壁被炉体2内壁传出的热气给烫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推送板10的作用将第一隔热板1抬起然后送完料后,液压伸缩杆9带动其收缩,第一隔热板1失去支撑力的作用,由于重力落下,能够实现自动开合的效果,第一隔热板1配合第二隔热板21的使用,能够避免热量的流失。
具体的,如图1-6所示,传送带32靠近振动杆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环39,橡胶环39的内壁开设有与传送带32结构相适配的凹孔,橡胶环39的材质是硅橡胶,硅橡胶具有耐磨、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性质,防止振动杆38和传送带32之间的摩擦,导致振动杆38和传送带32磨损,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6所示,炉体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30,滑槽3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废料盒4,废料盒4的两端外壁设置有弹簧扣29,滑槽30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扣29相适配的卡槽28,废料盒4起到对传送带32上掉落的废渣进行收集的作用,滑槽30和废料盒4的配合使用,滑槽30既能方便废料盒4的滑动,又能对其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弹簧扣29和卡槽28的设计,利用弹簧的特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
具体的,如图1-6所示,收集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热电偶36,收集箱5靠近炉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5,出料管35的另一端与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收集箱5的外壁通过设置有合页固定连接有门板6,收集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7,传送带32通过出料管35将除渣后的轴承锻件送进收集箱5的内壁,热电偶36的型号是WRPB-1,用来对收集箱5内的轴承锻件温度检测,然后将其传送到控制面板7,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液压伸缩杆9、第一电机13、热电偶36和第二电机37,均可以通过控制面板7对其进行控制,冷却好的轴承锻件,工作人员通过打开门板6,将其取出。
具体的,如图1-6所示,炉体2内壁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管12,弧形管12的另一侧与管道19的内壁固定连接,管道19内壁靠近导流管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2,弧形管12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轴承锻件从进料口11由于重力下落,对装置造成损坏,弧形板22的作用,是避免轴承锻件在输送过程中,卡在管道19的死角。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液压伸缩杆9带动推送板10运动,将轴承锻件送入到炉体2内,防止工作人员进料时在进料口11的外壁被炉体2内壁传出的热气给烫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推送板10的作用将第一隔热板1抬起然后送完料后,液压伸缩杆9带动其收缩,第一隔热板1失去支撑力的作用,由于重力落下,能够实现自动开合的效果,第一隔热板1配合第二隔热板21的使用,能够避免热量的流失,加热装置3通过传送管14对多个加热管15进行加热,轴承锻件进入到管道19的内壁后,由第一电机13带动旋转铰龙18转动将其输送,旋转铰龙18的设计,便于轴承锻件能够在管道19的内壁转动起来,通过多个加热管15的加热,让其加热更均匀,支撑板23起到对第一电机13和管道19支撑的作用,加热好的轴承锻件通过导流管24对其引导出管道19的内壁,弧形块26的设计是为了配合导流管24的使用,当轴承锻件通过导流管24引导出来后,弧形块26起到对其下落速度的缓冲作用,避免其下落的冲击力跟炉体2内壁的装置磕碰,第二电机37带动振动杆38转动,振动杆38转动时接触到传送带32,会给它一个抬起的作用力,然后转离后,由于没有了振动杆38的支撑,传送带32又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抬起和放下,给轴承锻件一个振动的作用力,让其表面的废渣掉落,传送带32钢丝网状的结构,既能起到对轴承锻件的传送效果,配合振动杆38的又能方便废渣从传送带32的表面掉落,挡板25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轴承锻件在振动过程中,掉落在炉体2内壁,橡胶环39的材质是硅橡胶,硅橡胶具有耐磨、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性质,防止振动杆38和传送带32之间的摩擦,导致振动杆38和传送带32磨损,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废料盒4起到对传送带32上掉落的废渣进行收集的作用,滑槽30和废料盒4的配合使用,滑槽30既能方便废料盒4的滑动,又能对其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弹簧扣29和卡槽28的设计,利用弹簧的特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传送带32通过出料管35将除渣后的轴承锻件送进收集箱5的内壁,热电偶36用来对收集箱5内的轴承锻件温度检测,然后将其传送到控制面板7,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冷却好的轴承锻件,工作人员通过打开门板6,将其取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2)、加热管(15)、工作台(8)和振动杆(38),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3),所述炉体(2)的外壁与工作台(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2)靠近工作台(8)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工作台(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所述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19),所述支撑板(23)的顶部通过设置有支撑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设置有转轴与旋转铰龙(1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铰龙(18)位于管道(19)的内壁,所述管道(19)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内腔(16),每个所述内腔(16)的内壁设置有加热管(15),所述加热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送管(14),所述传送管(14)的另一端贯穿炉体(2)和管道(19)的内壁与加热管(1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管道(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管(24),所述导流管(24)的另一端贯穿管道(19)的内壁与支撑板(23)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26),所述炉体(2)的内壁底部远离弧形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3),所述弧形块(26)的内壁通过开设有凹槽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7),所述支架(3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4),所述第一转轴(27)的外壁缠绕有传送带(32),所述传送带(32)的另一侧与第二转轴(34)的外壁缠绕连接,所述传送带(32)是钢丝网状结构,所述弧形块(2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的另一端与炉体(2)内壁靠近支架(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炉体(2)的内壁底部通过设置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7),所述第二电机(37)通过设置的转轴贯穿挡板(2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振动杆(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铰龙(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传动板(17),所述管道(19)内壁开设有多个柱型孔(31),每个所述柱型孔(31)的内壁与内腔(16)的内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液压伸缩杆(9)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送板(10),所述进料口(11)的顶部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1),所述管道(19)的内壁顶部开设有弧形槽(20),所述弧形槽(20)的内壁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热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2)靠近振动杆(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环(39),所述橡胶环(39)的内壁开设有与传送带(32)结构相适配的凹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30),所述滑槽(3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废料盒(4),所述废料盒(4)的两端外壁设置有弹簧扣(29),所述滑槽(30)的内壁开设有与弹簧扣(29)相适配的卡槽(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热电偶(36),所述收集箱(5)靠近炉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5),所述出料管(35)的另一端与炉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5)的外壁通过设置有合页固定连接有门板(6),所述收集箱(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内壁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管(12),所述弧形管(12)的另一侧与管道(1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管道(19)内壁靠近导流管(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2)。
CN202011437959.3A 2020-12-07 2020-12-07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Withdrawn CN112553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959.3A CN112553449A (zh) 2020-12-07 2020-12-07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959.3A CN112553449A (zh) 2020-12-07 2020-12-07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3449A true CN112553449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6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7959.3A Withdrawn CN112553449A (zh) 2020-12-07 2020-12-07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34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197A (zh) * 2021-09-16 2022-01-28 大连烨龙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和锻件同时进行退火的退火炉辊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197A (zh) * 2021-09-16 2022-01-28 大连烨龙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和锻件同时进行退火的退火炉辊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3449A (zh) 方便多个退火管加热的新型退火炉
CN108326566A (zh)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轴承圈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04552019A (zh) 全自动滚筒式抛丸机
CN110788068A (zh) 一种废钢回收利用装置
CN106334778B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成型线
CN106350093B (zh) 连续出渣系统
CN104648904B (zh) 全悬挂耐高温灰渣刮板输送机
CN104017982A (zh) 一种在线式高温钢带淬火炉
CN216550190U (zh) 一种还原炉
CN106623750B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成型系统
CN106541071B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成型装置
CN201704417U (zh) 电解铝阴极钢棒清洗及预热系统
CN209555303U (zh) 一种五金金属零件的自动淬火装置
CN208696202U (zh) 一种锻压推板式接料机
CN201133771Y (zh) 斜底自动出料炉
CN209537576U (zh) 一种扶正器弹簧片连续进料自动淬火成型机
CN111765764B (zh) 一种铝合金板材熔炉自动化生产线
CN221005960U (zh) 一种可降温式铜冶炼高温炉渣输送装置
CN219092154U (zh) 一种排渣用风冷鳞斗式干渣机
CN113000779A (zh) 近齿形锥齿轮锻件加热自动出料托辊滑道装置
CN218402198U (zh) 热成型板料输送装置
CN213357651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淬火装置
CN201007487Y (zh) 一种用于干式排渣机的输送链
CN213811681U (zh) 铝型材生产用铝棒加热炉
CN2112272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