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1366A -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1366A
CN112541366A CN202011307493.5A CN202011307493A CN112541366A CN 112541366 A CN112541366 A CN 112541366A CN 202011307493 A CN202011307493 A CN 202011307493A CN 112541366 A CN112541366 A CN 112541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ace image
tool
face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74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
黄辉勇
肖高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AG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A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AG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A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74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1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1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若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本申请通过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和检测用户携带的目标工具RFID标签,将人脸图像身份认证登陆和RFID标签识读、红外感应判断进行联合逻辑判断,提高了对工具的保护,以及对工具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语音播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具管理的应用中,目前信息提示方法主要是在工具室门口放置一个垛门,在垛门中安装有二维码扫描器,在用户带着工具离开时,二维码扫描器扫描工具的表面是否粘贴有纸质的二维码标签,若扫描到二维码标签,则发出对应的语音播报。但是,工具表面的二维码标签由于时间长久,二维码标签磨损而无法识别,从而使得用户在归还工具时无法识别,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查询,或者在经过二维码扫描器时,二维码扫描器无法感应。再者,盗窃者可以将工具表面的二维码标签进行撕毁或者涂改,使得二维码扫描器无法感应。由此可知,目前信息提示方法对工具的保护性低,以及对工具的管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工具的保护性低,以及对工具的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所述信息的提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可选地,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检测在人脸图像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
若检测到在所述人脸图像库中未存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标签识读区中的RFID标签读写器对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是否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
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中绑定的RFID标签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
可选地,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
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个数,则执行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
可选地,所述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二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可选地,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集各个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各个用户对应的用户ID;
将各个用户ID与其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人脸图像存储于人脸图像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有一种信息的提示装置,所述信息的提示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报警模块,用于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所述信息的提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息的提示程序,所述信息的提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的提示程序,所述信息的提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实现通过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若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由此可知,本申请在触发警报的过程中,首先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在确定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后,通过自动检测用户携带的目标工具的RFID标签,不需要人工操作,若确定用户携带绑定了RFID标签的的工具,则触发报警。本申请将人脸图像认证和RFID标签、以及红外感应进行多重认证,从而提高了对工具的保护,同时,本申请通过RFID标签进行验证,不需要在目标工具的表面粘贴对应的纸质的二维码标签,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对工具进行识别,提高了对工具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信息的提示装置较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息的提示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数据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完成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信息的提示方法包括:
步骤S30,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通道门中至少由位置感应器(红外线位置感应器)和RFID标签读写器组成,同时,需要在RFID通道门旁边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人脸设备中安装有人脸认证系统,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认证用户的人脸图像。
RFID通道门通过位置感应器实时感应RFID通道门的预设位置是否有用户经过,其中,位置感应器的类型由位置感应方式决定,位置感应方式包括但不限制于红外线位置感应和超声波位置感应,对应的位置感应器的类型为红外线位置感应器和超声波位置感应器,预设位置即为位置感应器预设的感应区域,预设位置设置在RFID通道门的内侧(即进入工具室侧),或者/和RFID通道门的外侧(即离开工具室侧),预设位置的具体位置和区域大小由位置感应器的性能决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位置感应器感应在第一预设位置(即进入工具室侧)是否有用户经过,若位置感应器感应到在预设位置有用户经过,即感应到有用户抵达第一预设位置时,RFID通道门旁边的人脸识别设备采集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与人脸识别设备中人脸图像库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匹配,通过对比在人脸图像库中的人脸图像是否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图像,对该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步骤S302,检测在人脸图像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
步骤S303,若检测到在所述人脸图像库中未存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
具体地,位置感应器感应到有用户抵达第一预设位置时,即用户需要经过RFID通道门进入工具室,人脸识别设备确认已经采集的该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将该用户的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库中的录入图像进行对比匹配,检测在录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其中,录入图像是预先采集存储在人脸图像库中的人脸图像,若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在录入图像中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设备则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人脸认证,并将人脸认证通过的确定信息传输至信息管理系统。若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在录入图像中未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设备则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并将人脸认证未通过对应的确定信息传输至信息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S30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采集各个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各个用户对应的用户ID;
步骤S20,将各个用户ID与其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人脸图像存储于人脸图像库中。
具体地,RFID通道门的位置感应器在感应第一预设位置是否有用户经过之前,需要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对本公司或者本地区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并在借用系统中获取内部工作人员对应用户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用户ID包括但不限制于用户工号和用户工牌编号,其中,用户ID是内部工作人员唯一的身份信息标识,将用户ID与其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绑定,得到该用户对应的录入图像,并将所有用户的录入图像存储至人脸识别设备的人脸图像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借用系统是系统管理人员管理内部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网络与RFID通道门进行连接通信,其中,智能网络包括但不限制于WIFI(Wireless-Fidelity,局域网)、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和蓝牙。借用系统中存储有但不限制于内部工作人员的工具借用情况和各个工具对应的借用状态。进一步地,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将每个内部工作人员对应的用户ID录入至借用系统。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
步骤S50,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步骤S60,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个数,则执行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
具体地,人脸识别设备对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得到第一人脸图像对应的识别结果,然后,人脸识别设备检测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个数可以为1个、2个和10个,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但在本实施例的应用中,预设个数为1个。
若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为1个,人脸识别设备则对当前进入RFID通道门的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进一步地,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70,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
具体地,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1个,则以第一个识别出来的人脸进行身份确认和登陆、联动开门锁,后续多人可以直接进入工具室操作借还。
进一步地,在步骤S7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0,在第二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二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步骤S90,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步骤S100,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具体地,在多人进入工具室的情况下,如果位置感应器感应到有用户经过第二预设位置(即离开工具室侧)时,RFID通道门确定有用户经过RFID通道门,判断此时之前人脸识别设备采集的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将该用户的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库中的录入图像进行对比匹配,检测在录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若人脸识别设备检测到在录入图像中未存在与该用户的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或没有人员身份信息被识别并登陆系统的情况下,人脸识别设备则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然后,信息管理系统控制RFID通道门持续识读用户手中携带的工具对应的工具标签,并将该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进行对比匹配,若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与RFID工具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匹配,信息管理系统则确定读到的工具标签为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并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若红外感应检测到有人员经过通道门标签识读区域,信息管理系统的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提出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若信息管理系统接收到人脸识别设备反馈的人脸认证未通过的确定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则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然后,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用户手中携带的工具对应的工具标签,并将该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进行对比匹配,若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匹配,RFID标签读写器则确定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为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并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若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不匹配,RFID标签读写器则确定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不是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并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不属于在库工具。
其中,RFID标签包括借用标签或者归还标签,借用标签和归还标签是由该目标工具的出借状态决定的。用户在借用或者归还对应的目标工具时,借用系统会根据用户的选择标记对应的出借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0包括:
步骤S1101,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标签识读区中的RFID标签读写器对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
步骤S1102,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是否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
步骤S1103,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中绑定的RFID标签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
具体地,若信息管理系统接收到人脸识别设备反馈的人脸认证未通过的确定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则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RFID标签读写器读写用户手中携带的工具对应的工具标签,并将该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进行对比匹配,若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匹配,RFID标签读写器则确定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为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并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若RFID标签读写器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与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不匹配,RFID标签读写器则确定识读到的工具标签不是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并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不属于在库工具。
步骤S120,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信息管理系统确定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并且RFID标签读写器确定识读到的工具标签是RFID标签库中的RFID标签,同时红外感应到有人经过标签识读区,信息管理系统则通过警报模块发出警报。
本实施例实现通过若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在触发警报的过程中,首先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在确定用户的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后,通过自动检测用户携带的目标工具是否存在RFID标签,不需要人工操作,根据若确定用户携带的工具存在RFID标签,则触发报警。本申请将人脸图像认证和RFID标签、红外感应进行三重认证,从而提高了对工具的保护,同时,本申请通过RFID标签进行验证,不需要在目标工具的表面粘贴对应的纸质的二维码标签,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对工具进行识别,提高了对工具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提出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信息的提示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ID与对应的借用信息进行绑定,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工具借用记录,并将所述工具借用记录存储于服务器中,以供所述服务器检测到所述工具借用记录中的归还时间在预设期限时间内时,将对应的归还短信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
具体地,信息管理系统获取该第一人脸图像对应的第一用户ID的借用信息,然后将该第一用户ID与借用信息进行绑定,生成对应的工具借用记录,并将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工具借用记录全部发送至借用系统的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到工具借用记录后,将工具借用记录存储于数据库中,并实时获取各个用户的工具借用记录中的工具借用数据,然后检测工具借用数据中的借用工具的归还时间是否在预设期限时间内,若服务器检测到借用工具的归还时间在预设期限时间内,服务器则获取对应的用户ID,并通过该用户ID查询该用户绑定的用户联系方式,其中,用户联系方式包括不限制于手机号和邮箱号,然后将对应的归还短信通过手机号或者邮箱号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其中,用户终端指手机
进一步地,系统管理人员可以登录借用系统的服务器,然后通过人工方式查询各个用户的工具借用记录,并查看各个用户的工具借用数据,根据工具借用数据确定各个用户的借用工具的归还时间是否在预设期限时间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在服务器中将对应的归还短信通过手机号或者邮箱号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用户ID与对应的借用信息进行绑定,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工具借用记录,并将工具借用记录存储于服务器中,以供服务器检测到工具借用记录中的归还时间在预设期限时间内时,将对应的归还短信发送至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对用户的工具借用记录进行实时跟进,及时向用户发送对应的归还短信,从而防止用户忘记归还借用工具,从而保证了用户能够及时和准时还借用工具。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装置,参照图4,所述信息的提示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10,用于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认证模块20,用于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确定模块30,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报警模块40,用于于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10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30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人脸图像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若检测到在所述人脸图像库中未存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30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标签识读区中的RFID标签读写器对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
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是否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
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中绑定的RFID标签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的提示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个数,则执行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
关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1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二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人脸图像;
所述认证模块20还用于对所述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所述确定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所述报警模块40还用于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的提示装置还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采集各个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各个用户对应的用户ID,将各个用户ID与其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绑定;
存储模块,用于将绑定后的人脸图像存储于人脸图像库中。
本申请基于信息的提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基于信息的提示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5即可为信息的提示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信息的提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1002。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board),用户接口1003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Wireless-Fidelity))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信息的提示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信息的提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信息的提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设备、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信息的提示程序。其中,操作设备是管理和控制信息的提示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的提示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所示的信息的提示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用户终端,以供用户通过该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归还短信;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服务器,用于接收信息管理系统发送的工具借用记录和将归还短信发送至用户终端;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信息的提示程序,并完成如上所述的信息的提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信息的提示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信息的提示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的提示程序,所述信息的提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信息的提示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数据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数据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货物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货物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信息的提示设备完成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Claims (10)

1.一种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的提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检测在人脸图像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人脸图像;
若检测到在所述人脸图像库中未存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则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标签识读区中的RFID标签读写器对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进行识别;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的RFID标签是否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
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中绑定的RFID标签与在库工具的RFID标签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
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个数,则执行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识别结果中人脸特征的个数大于所述预设个数,则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中的第一个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登录信息管理系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二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二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若所述第二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二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并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集各个用户对应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各个用户对应的用户ID;
将各个用户ID与其对应的人脸图像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人脸图像存储于人脸图像库中。
8.一种信息的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的提示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到第一用户时,采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人脸图像;
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认证;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人脸图像未通过人脸认证,则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是否属于在库工具;
报警模块,用于若通过RFID标签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携带的工具属于在库工具,并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经过标签识读区,则触发报警。
9.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的提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信息的提示程序,所述信息的提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的提示程序,所述信息的提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的提示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07493.5A 2020-11-19 2020-11-19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41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7493.5A CN112541366A (zh) 2020-11-19 2020-11-19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7493.5A CN112541366A (zh) 2020-11-19 2020-11-19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366A true CN112541366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7493.5A Pending CN112541366A (zh) 2020-11-19 2020-11-19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13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3730A (zh) * 2021-06-03 2021-09-03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标签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9382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柳州市网中网络策划中心 具有归还和面部识别以及图像分析的图书管理系统
WO2017219679A1 (zh) * 2016-06-20 2017-12-2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fid标签与人员对应关系建立及轨迹追踪方法及装置
CN210324274U (zh) * 2019-07-22 2020-04-1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仓库人员及工具管理系统
CN111680945A (zh) * 2020-05-11 2020-09-18 西安子国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出库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9382A (zh) * 2015-04-24 2015-07-29 柳州市网中网络策划中心 具有归还和面部识别以及图像分析的图书管理系统
WO2017219679A1 (zh) * 2016-06-20 2017-12-2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fid标签与人员对应关系建立及轨迹追踪方法及装置
CN210324274U (zh) * 2019-07-22 2020-04-1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仓库人员及工具管理系统
CN111680945A (zh) * 2020-05-11 2020-09-18 西安子国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出库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3730A (zh) * 2021-06-03 2021-09-03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标签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8118B (zh) 访客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378599B2 (en)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KR101496646B1 (ko) 인스턴트 qr코드를 통한 출입관리방법
CN105678872A (zh)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及其授权方法和门禁终端设备
KR101944965B1 (ko) 얼굴인식 및 생체인증 보안카드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97519B (zh)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88042A (zh) 一种蓝牙开门方法及系统
CN110517384B (zh) 一种钥匙管理箱
US20020168961A1 (en) Mobile radio terminal and network commerce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9460653B (zh) 基于规则引擎的验证方法、验证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3221589A (zh) 电动车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88672B (zh) 视频的查找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5275A (zh) 蓝牙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41366A (zh) 信息的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5822A (zh) 物品存取的管控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装置
CN112488609A (zh) 电力工具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9025945A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並びに認証プログラム
JP2020115247A (ja) オートロック式ドア解錠システム
CN112991567B (zh) 基于wifi定位与人脸识别的考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69501B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08598A1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CN111538701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贷档案入库方法及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994255B2 (ja) 正規利用者認識装置および使用方法
JP6219151B2 (ja) 就業管理装置及び就業管理システム
EP2680496B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accessing intellectual space, and intellectual space interface ser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