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7519B -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97519B CN106097519B CN201610551619.0A CN201610551619A CN106097519B CN 106097519 B CN106097519 B CN 106097519B CN 201610551619 A CN201610551619 A CN 201610551619A CN 106097519 B CN106097519 B CN 1060975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user data
- electronic lock
- nfc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NFC模块(102)和数据库服务器(104),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所述NFC模块(102),用于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实现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机指纹和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智能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子锁、该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兴起壮大,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而智能家居就是其运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智能家居又衍生出安防板块。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门禁如雨后春笋,比如RF智能卡门禁、IC智能卡门禁、电子密码锁门禁及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等。因使用场合不同,这些门禁系统优缺点各异。例如:RF智能卡门禁可自动识别,适用于车库、小区等公共场所;IC智能卡门禁携带个人信息,适用于公司、事业单位等职能场所;电子密码锁密码授权,适用于个人私密区域;生物识别门禁适用于职能及私密场所。
但以上各种方法都存在丢卡或忘记密码的风险,加强安全性能又会遇到诸多不便,所以亟需一种既安全又便捷的门禁系统方案。
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禁存在丢卡或忘记密码的风险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达到使用方便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包括:NFC模块;所述NFC模块,用于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可选地,所述NFC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可选地,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和/或,还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所述NFC模块,还用于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可选地,所述NFC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NFC模块,还用于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显示模块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所述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所述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收发;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所述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所述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匹配数据库和/或授权数据库;其中,所述匹配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所述授权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可选地,其中,所述电子锁,包括:NFC锁;和/或,所述客户端,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用于与所述NFC模块进行感应;和/或,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锁,包括:以上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
与上述电子锁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包括: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可选地,还包括: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可选地,还包括: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和/或,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可选地,还包括: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包括:将以上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门禁授权、保险柜授权、签到打卡、近场支付、近场浏览、近场下载的至少一种场合。
本发明的方案,利用手机自带指纹和NFC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权限确认,使用方便。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指纹和NFC功能进行身份识别和授权,使得电子锁最终授权确认是指纹,即使手机丢失也不会出现冒充、盗刷的情况,既增强安全性,又便捷好用。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备份指纹,可以进一步增强使用便捷性,实现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应用于多种场合,可以进一步增强使用便捷性与灵活性,人性化好。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手机指纹与NFC锁之间的身份识别和功能识别,实现电子锁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禁存在丢卡或忘记密码的风险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和用户体验差的缺陷,实现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一实施例的手机指纹和NFC授权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一实施例的手机指纹和NFC授权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授权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NFC模块;104-数据库服务器;106-通信模块;108-显示模块。
结合附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监控显示端;11-云端;12-通信链路;13-以太网;14-网线;15-数据库服务器;16-NFC锁;17-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NFC模块102。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NFC模块102,可以用于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可选地,所述电子锁,可以包括:NFC锁。通过NFC锁,可以近场感应开启,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例如:当手机与NFC锁相互感应的感应成功后,NFC锁向手机发送一帧邀请用户登录命令。手机接收到此命令后,手机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NFC锁将此指纹数据与匹配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作比较。若存在此用户,进行匹配,建立链路。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NFC感应模块。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NFC感应模块,可以用于与所述NFC模块102进行感应。
例如:打开手机NFC功能,靠近锁体感应区。
例如:利用手机自带指纹和NFC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权限确认。
由此,通过NFC感应模块,可以使客户端更好地应用于NFC应用中,使用便捷性更好。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可以包括: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可以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例如:此电子锁最终授权确认是指纹,即使手机丢失也不会出现冒充、盗刷的情况,既增强安全性,又便捷好用。
例如:为防万一,可备份一个指纹。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身份信息,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且使用场合可以更加多样化。
例如:手机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
由此,通过身份识别的方式建立用户与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操作方式简单、可靠,且安全性好。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NFC模块102,还可以用于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例如: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
由此,通过在身份识别失败时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电子锁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对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的用户进一步进行授权处理的过程。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数据库服务器104。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可以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可以包括:匹配数据库。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匹配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
由此,通过匹配数据库的形式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匹配用户数据,使得存储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还可以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还可以包括:授权数据库。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授权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由此,通过结合授权数据库的形式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授权用户数据,更好地与匹配用户数据进行区分,有利于提高授权处理过程中调取授权用户数据的便捷性,进而提升授权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NFC模块102,还可以用于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例如:匹配成功,链路打通后,NFC锁设备(即NFC锁)向手机再发送一帧邀请用户登录命令。手机接收到此命令后,手机二次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NFC锁设备将此指纹数据与授权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作比较。
例如:若存在此用户,执行命令,返回设备开锁成功。
由此,通过在匹配链路建立成功后进一步进行授权处理,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安全性,进而实现门禁系统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共存,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NFC模块102,还可以用于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例如: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链路,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返回非法用户警告。
由此,通过确定不是授权用户时及时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安全性,人性化好。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NFC模块102,还可以用于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例如:若手机与NFC锁相互感应的感应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设备不存在,版本不兼容等。
例如:若授权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指纹录入不完整,非法用户,以及指纹传感器损坏等。
由此,通过未成功对接时的故障识别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对相应信息进行显示和/或收发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对相应信息进行显示和/或收发的结构。可选地,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6、显示模块108的至少之一。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通信模块106,可以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所述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所述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收发。
例如:数据库服务器(例如:匹配数据库、授权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服务器)还可连接以太网。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显示模块108,可以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所述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所述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显示。
例如:通过显示器显示打卡、授权信息,以及故障反馈信息,故障反馈也会显示在手机上。
由此,通过显示、收发等处理,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方便地对电子锁的相关信息进行查看和处理,从而可以更方便、更人性化地对电子锁进行控制。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手机自带指纹和NFC功能,实现门禁系统权限确认,使用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电子锁。该电子锁可以包括: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NFC的应用使用于电子锁。参见图3所示的例子,该电子锁,可以包括:监控显示终端10、云端11、通信链路12、以太网13、网线14、数据库服务器15、NFC锁16。
例如:某公司具有多地域子公司时,总公司和分公司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中,可以通过云端11实现远程授权等。
在一个例子中,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该电子锁的控制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首先,打开客户端(例如:手机)17NFC功能,靠近锁体感应区。
当手机与NFC锁相互感应的感应成功后,NFC锁向手机发送一帧邀请用户登录命令。手机接收到此命令后,手机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NFC锁将此指纹数据与匹配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作比较。若存在此用户,进行匹配,建立链路;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
若手机与NFC锁相互感应的感应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设备不存在,版本不兼容等。
步骤2、通过指纹数据与匹配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的比较,确定匹配数据库中存在该用户的数据。将NFC锁与确定的该用户匹配成功,链路打通后,NFC锁设备(即NFC锁)向手机再发送一帧邀请用户登录命令。手机接收到此命令后,手机二次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NFC锁设备将此指纹数据与授权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作比较。
例如:匹配数据库的用户,可以是指具有NFC匹配权限的用户,比如:可以进入学校的人(例如:学生、老师、校友)。授权数据库的用户,可以是指既具有NFC匹配权限,又有更高授权的用户,比如:既可以进入学校,又可以进入宿舍(例如:学生)。
例如:只有匹配成功了,才能进行下一步授权。匹配万一出现漏洞,还有授权这一步卡住。
例如:指纹识别本来就0.1s左右,两次匹配否认时间也在人的感应范围之外。
若存在此用户,执行命令,返回设备开锁成功;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链路,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返回非法用户警告。
若授权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指纹录入不完整,非法用户,以及指纹传感器损坏等。
在一个例子中,数据库服务器(例如:匹配数据库、授权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服务器)还可连接以太网,通过显示器显示打卡、授权信息,以及故障反馈信息,故障反馈也会显示在手机上。
由于本实施例的电子锁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2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指纹和NFC功能进行身份识别和授权,使得电子锁最终授权确认是指纹,即使手机丢失也不会出现冒充、盗刷的情况,既增强安全性,又便捷好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电子锁的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S120处,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例如:手机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
由此,通过身份识别的方式建立用户与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操作方式简单、可靠,且安全性好。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结合步骤S120,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例如: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
由此,通过在身份识别失败时及时处理,有利于提升电子锁控制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步骤S120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110。
在步骤S110处,存储与以上所述的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所述匹配数据库,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
由此,通过匹配数据库的形式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匹配用户数据,使得存储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对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的用户进一步进行授权处理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授权处理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对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的用户进一步进行授权处理的过程。
步骤S210,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所述授权数据库,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由此,通过结合授权数据库的形式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授权用户数据,更好地与匹配用户数据进行区分,有利于提高授权处理过程中调取授权用户数据的便捷性,进而提升授权效率。
步骤S220,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例如:匹配成功,链路打通后,NFC锁设备(即NFC锁)向手机再发送一帧邀请用户登录命令。手机接收到此命令后,手机二次上传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NFC锁设备将此指纹数据与授权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作比较。
例如:若存在此用户,执行命令,返回设备开锁成功。
由此,通过在匹配链路建立成功后进一步进行授权处理,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安全性,进而实现门禁系统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共存,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结合步骤S220,还可以包括: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例如:若不存在此用户,则中断链路,中断感应,加入黑名单,返回非法用户警告。
由此,通过确定不是授权用户时及时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安全性,人性化好。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结合步骤S120和/或步骤S220,还可以包括: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例如:若手机与NFC锁相互感应的感应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设备不存在,版本不兼容等。
例如:若授权失败,根据故障代码,判断故障原因,一般有:指纹录入不完整,非法用户,以及指纹传感器损坏等。
由此,通过未成功对接时的故障识别处理,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子锁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个例子中,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全新的使用方法,手机移动终端采集指纹,通过NFC合法匹配后,在NFC通信链路中将指纹传输给目标终端,数据处理在目标终端,指纹和NFC是统一一体的,又和目标终端是分离的,主要可以用于权限授权,比如门禁、保险柜、打卡等场合。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3和图4所示的电子锁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备份指纹,可以进一步增强使用便捷性,实现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应用。该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可以包括:将以上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门禁授权、保险柜授权、签到打卡、近场支付、近场浏览、近场下载的至少一种场合。
在一个例子中,运用手机指纹及NFC实现门禁系统权限确认的原理可参见图3所示的例子,该权限确认的功能流程可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
其中,NFC技术,可以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例如:NFC技术,可以采用双向的识别和连接,NFC在手机上应用主要可以包括以下五类:
⑴接触通过(Touch and Go),如门禁管理、车票和门票等,用户将储存着票证或门控密码的设备靠近读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管理。
⑵接触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用户将设备靠近嵌有NFC模块的POS机可进行支付,并确认交易。
⑶接触连接(Touch and Connect),如把两个NFC设备相连,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信录等。
⑷接触浏览(Touch and Explore),用户可将NFC手机接靠近街头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电话或海报,来浏览交通信息等。
⑸下载接触(Load and Touch),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综合以上所有应用,根据使用场合不同,继承不同的应用。
在一个例子中,授权成功后,可以根据用户指纹进行门禁授权、保险柜授权、签到打卡、近场支付等等。例如:下面以员工上班为例,进行详细描述系统工作过程:
①首先,员工入职录入指纹,分配员工编号,每位员工都有唯一的指纹和编号。
②然后,员工上班通过手机指纹和NFC将自己的指纹传给门禁系统,系统根据此指纹通过查表方式,在门禁授权库查找此指纹原始信息。若查到,授权合法用户,此员工通过公司门禁,生成“编号、姓名、进入门禁时间”模式的门禁记录日志;若不存在,反馈非法用户,门岗人员处理。
如果员工开车上班的话,和上面同样的原理。例如:授权进入公司车库这个过程。
③进入公司后,员工打卡签到,通过手机指纹和NFC将自己的指纹传给卡机,卡机系统根据此指纹信息,在员工资料信息数据库查找员工信息,并调取该员工的门禁授权记录,在后台打卡显示端显示“员工编号、姓名、部门(科室)、职位、进入门禁时间、上班打卡时间”模式的打卡记录日志。
下班后打卡,只需在上述信息后添加“下班打卡时间、外出门禁时间”即可。
④员工就餐,可通过指纹确认NFC近场支付,类似饭卡就餐,不过增加了指纹确认,未经指纹授权是无法完成支付的。
在手机NFC功能界面可添加各类卡号,比如公交卡,银行卡,就餐卡等。
⑤办公期间,无论是进入实验室,还是进入其他部门科室,都是一个门禁授权过程。
由于本实施例的应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5和图6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由此,可以针对现有门禁系统因使用场合不同、且这些门禁系统优缺点各异,使此电子锁可多场合使用,兼容各种门禁系统。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应用于多种场合,可以进一步增强使用便捷性与灵活性,人性化好。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FC模块(102);
所述NFC模块(102),用于对处于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102),还用于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104);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和/或,还用于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
所述NFC模块(102),还用于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102),还用于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102),还用于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102),还用于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模块(106)、显示模块(108)的至少之一;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106),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收发;
所述显示模块(108),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匹配用户数据、黑名单、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告警信息、所述故障信息的至少之一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包括:匹配数据库和/或授权数据库;其中,
所述匹配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
所述授权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包括:匹配数据库和/或授权数据库;其中,
所述匹配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
所述授权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104),包括:匹配数据库和/或授权数据库;其中,
所述匹配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匹配用户数据;
所述授权数据库,用于存储有所述授权用户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2、4-6、8、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电子锁,包括:NFC锁;和/或,
所述客户端,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用于与所述NFC模块(102)进行感应;和/或,
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电子锁,包括:NFC锁;和/或,
所述客户端,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用于与所述NFC模块(102)进行感应;和/或,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电子锁,包括:NFC锁;和/或,
所述客户端,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用于与所述NFC模块(102)进行感应;和/或,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电子锁,包括:NFC锁;和/或,
所述客户端,包括:NFC感应模块;所述NFC感应模块,用于与所述NFC模块(102)进行感应;和/或,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包括:所述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静脉信息、密码信息、年龄信息、健康信息、性别信息的至少之一的默认信息和/或备份信息的采集模块。
15.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装置。
16.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处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子锁的锁体感应区内的客户端进行感应;当感应到所述客户端时,获取由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的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存在所述用户,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
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匹配用户数据未包含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不存在所述用户,中断所述感应、和/或将所述用户加入预设的黑名单。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匹配用户数据,和/或,存储与所述电子锁匹配的授权用户数据;
建立所述用户与所述电子锁之间的匹配链路后,再次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以及,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是授权用户,开启所述电子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授权用户数据未包含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时,确定所述用户不是所述授权用户,中断所述匹配链路、和/或发出告警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出现未感应到所述客户端、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匹配用户数据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无法与所述授权用户数据进行比较的至少一种情形时,进行故障判断、和/或发出故障信息。
22.一种电子锁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6-21任一所述的电子锁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门禁授权、保险柜授权、签到打卡、近场支付、近场浏览、近场下载的至少一种场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51619.0A CN106097519B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51619.0A CN106097519B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97519A CN106097519A (zh) | 2016-11-09 |
CN106097519B true CN106097519B (zh) | 2019-01-18 |
Family
ID=57220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51619.0A Active CN106097519B (zh) | 2016-07-12 | 2016-07-12 |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9751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19922A1 (en) * | 2020-04-30 | 2021-11-04 | Kone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acces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1871A (zh) * | 2016-11-11 | 2017-11-10 | 淮海工学院 | 一种新型校园宿舍联网型门禁系统 |
CN109410372A (zh) * | 2017-08-17 | 2019-03-01 | 深圳市德科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nfc支付功能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
CN107958669B (zh) * | 2017-11-28 | 2021-03-09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声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932418A (zh) * | 2018-05-25 | 2018-12-04 |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身份认证装置的方法、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255537A (zh) * | 2018-09-10 | 2019-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劳动纪律考勤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9688372A (zh) * | 2018-11-16 | 2019-04-26 |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管理方法 |
CN110660176A (zh) * | 2019-09-20 | 2020-01-07 | 曹跃 | 一种控制智能柜操作箱开合的方法及智能柜控制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508655A (ja) * | 1999-08-28 | 2003-03-04 | ボゴ テク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指紋認識ドアロック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
CN103236094A (zh) * | 2013-03-29 | 2013-08-07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门禁系统及用移动终端解锁门禁设备的方法 |
CN103927806A (zh) * | 2014-04-28 | 2014-07-16 | 深圳市康凯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通讯模块配对执行密码验证的开锁系统及其方法 |
CN105069882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曹君 | 智能电子锁控制方法、智能电子锁及具有该锁的保险箱 |
CN204883882U (zh) * | 2015-07-06 | 2015-12-16 | 深圳市浩卓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锁系统及门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92377B2 (en) * | 2014-02-12 | 2019-01-29 | Elika Access Systems, Llc | Movable barrier operator configured for remote actuation |
CN103940056B (zh) * | 2014-03-27 | 2017-10-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门禁设备、移动终端、服务器和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16
- 2016-07-12 CN CN201610551619.0A patent/CN1060975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508655A (ja) * | 1999-08-28 | 2003-03-04 | ボゴ テク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指紋認識ドアロック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
CN103236094A (zh) * | 2013-03-29 | 2013-08-07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门禁系统及用移动终端解锁门禁设备的方法 |
CN103927806A (zh) * | 2014-04-28 | 2014-07-16 | 深圳市康凯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无线通讯模块配对执行密码验证的开锁系统及其方法 |
CN204883882U (zh) * | 2015-07-06 | 2015-12-16 | 深圳市浩卓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锁系统及门锁 |
CN105069882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曹君 | 智能电子锁控制方法、智能电子锁及具有该锁的保险箱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19922A1 (en) * | 2020-04-30 | 2021-11-04 | Kone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acces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97519A (zh) | 2016-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97519B (zh) | 一种电子锁的控制装置、电子锁、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
EP2355050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mitting remote check-in and coordinating access control | |
CN205015915U (zh) | 自助住宿管理系统 | |
CN107103310B (zh) | 一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乘客行为监督方法 | |
CN104517338B (zh) |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门禁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8172846U (zh) | 一种云端生物识别支付及零售管理系统 | |
CN105118125B (zh) | 一种电子门锁的智能解锁方法及系统 | |
CN102792323A (zh) | 利用生物识别卡和csd跟踪集装箱和物流的系统 | |
WO2010148832A1 (zh) | 一种门禁控制与信息显示系统、方法及终端 | |
CN105574967A (zh) |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7038509A (zh) | 自助住宿管理系统 | |
Govindraj et al. | Smart door using biometric NFC band and OTP based methods | |
Jadhav et al. | Smart bank locker security system using biometric fingerprint and GSM technology | |
CN105741394A (zh) |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 |
CN210377604U (zh) | 一种多功能社区门禁系统 | |
CN108986288A (zh) | 一种实验室基于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双门禁系统 | |
CN109955934A (zh) | 电动车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 |
CN107341871A (zh) | 一种新型校园宿舍联网型门禁系统 | |
CN104103106B (zh) | 门禁管制方法 | |
TWM594715U (zh) | 智慧樓宇管理系統 | |
Alzhrani et al.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oT-Integrated Smart Locker System utilizing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 |
CN110599627A (zh) | 一种无锁孔手机开锁的防盗门系统 | |
CN210605849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数字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管理控制装置 | |
US10930139B1 (en) | Information card silent coercion alarm | |
CN210442852U (zh) | 指纹门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