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0695A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0695A
CN112540695A CN201910896965.6A CN201910896965A CN112540695A CN 112540695 A CN112540695 A CN 112540695A CN 201910896965 A CN201910896965 A CN 201910896965A CN 112540695 A CN112540695 A CN 112540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touch
electrode signal
signal lin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69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逸轩
康沐楷
叶政谚
赵广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8969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0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多个触控电极、多个像素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衬底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触控电极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像素电极设置在触控电极上。第一连接电极设置在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其中触控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借此,可改善显示质量与触控感应精确度。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整合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以提供用户更加便利与有效率的操作电子产品。在各种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可将触控元件内嵌在液晶显示装置内部,可以减薄整体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因此逐渐受到业界的青睐。
在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阵列衬底中的共享电极除了可作为提供共享电压的电极之外,还可被设计成多个图案化区块,使得共享电极还可在触控感应时作为触控电极。然而,目前仍存在像素的储存电容太小以及将共享电极连接到周边区的控制元件的信号线的阻抗太大等问题,造成所显示的质量不佳,且连接触控电极的控制元件的负载过高。有鉴于此,提供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显示质量与优异的触控感应的触控显示装置为业界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两条并联的触控电极信号线的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质量与触控感应精确度。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多个触控电极、多个像素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衬底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触控电极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各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像素电极设置在触控电极上。第一连接电极设置在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其中各个触控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可通过第一连接电极与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因此可以并联方式将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到周边区的控制元件,借此每一个触控电极与控制元件之间的等效电阻可有效地减小,进而可降低控制元件的负载。再者,由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设置于形成像素电极的导电层与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的导电层之间,因此位于触控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调整并不会影响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且位于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调整也不会影响储存电容的大小,借此可分别通过降低位于触控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来增加储存电容,以及通过增加位于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来降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可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及/或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感应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沿着图2所示的剖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沿着图2所示的剖线B-B’的剖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沿着图5的剖线C-C’的剖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3、4 触控显示装置
10 衬底
10a 显示区
10b 周边区
12 触控电极
14 触控电极信号线
1411、1412、1413 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
1421、1422、1423 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16 控制元件
18 连接线
1811、1814 第一连接电极
1821、1824 第二连接电极
110 像素电极
112 扫描线
114 数据线
116 薄膜晶体管
118 漏极电极
120 半导体层
C1、C2、C3、C4、C5 导电层
CP11、CP12、CP2、CP3 连接部
CP4 条状部
CP5 突出部
IN1、IN2、IN3、IN4 绝缘层
H11、H12、H13、H21、H22、H3 连接孔
OP12、OP13、OP21、OP22 开口
R1 区域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VD 俯视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特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发明的基本架构或实施方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元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考图1,其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为了使附图更加简化而浅显易懂,图1在显示区10a中仅绘出触控电极12和部分的触控电极信号线。触控显示装置1包括衬底10、多个触控电极12以及多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衬底10具有一显示区10a以及设置在显示区10a至少一侧的一周边区10b。在本实施例中,周边区10b环绕显示区10a,但不限于此。衬底10可为硬质衬底例如玻璃衬底、塑料衬底、石英衬底或蓝宝石衬底,也可为例如包含聚亚酰胺材料(polyimide,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可挠式衬底,但不以此为限。触控电极12设置于衬底10的显示区10a中,且彼此分离。触控电极12可排列为矩阵方式,其中触控电极行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而触控电极列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且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不平行。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2可依触控显示装置1的设计而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或不同的触控电极12的数量。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以内嵌式液晶触控显示装置为例,触控电极12在触控显示装置1的显示期间是作为共享电极(common electrode),而在触控显示装置1的触控感应期间是用来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但不以此为限。
触控电极信号线14设置于衬底10的显示区10a中,且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触控电极信号线14可不限为以图1所示的直线方式延伸,也可以弯折或曲折方式沿第二方向D2延伸。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电连接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以传送及/或接收与触控相关的信号。换言之,每一触控电极列有n个触控电极,需有至少n条的触控电极信号线14,其中n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皆横跨对应的触控电极列中的触控电极12的区域,也就是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与对应的触控电极列中的触控电极12在触控显示装置1的俯视方向VD上重叠,且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通过对应的连接结构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电连接,并从显示区10a延伸到位于显示区10a一侧的周边区10b中。触控电极信号线14与触控电极12的具体连接方式将于下文中详细介绍。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控制元件16,设置在衬底10的周边区10b中并位于显示区10a的一侧,且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4各自与控制元件16电连接。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沿着图2所示的剖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沿着图2所示的剖线B-B’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2以每一触控电极列有三个触控电极且每一触控电极行有三个触控电极为例,且为使图2更加简化,图2并未显示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但不以此为限。如图2与图3所示,触控电极信号线14可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且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一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彼此电连接,并电连接到同一触控电极12。并且,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皆横跨对应的触控电极列,并从显示区10a延伸到周边区10b。以图2所示每一触控电极列有三个触控电极12为例,每一触控电极列可有三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三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横跨,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横跨单一触控电极列的数量可依据每一触控电极列的触控电极的数量来决定。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多条连接线18,用以将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电连接到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每一条连接线18可包括一第一连接电极1811与多个第二连接电极1821。每一个第一连接电极181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对应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一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上,并分别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对应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一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接触,每一个触控电极12可通过对应的一个第一连接电极1811电连接到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请一并参考图1,因此,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可以并联方式使对应的触控电极12电连接到周边区10b的控制元件16,借此每一个触控电极12与控制元件16之间的等效电阻可有效地减小,进而可降低控制元件16的负载。另外,同一条连接线18的多个第二连接电极1821分别设置于同一触控电极列中未与所述连接线18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2上,且每一第二连接电极182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对应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一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上,并将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排列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二连接电极1821与第一连接电极1811可形成一条连接线18,与第一连接电极1811不同的是,多个第二连接电极1821仅在俯视方向VD上重叠于对应的触控电极12,并未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18可横跨对应的一触控电极列,且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至少部分重叠,因此可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沿着相同方向(第二方向D2)延伸,但不限于此。
请再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可分别由不同的导电层所形成,例如分别由导电层C1与导电层C2所形成,因此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俯视方向VD上可彼此至少部分重叠,借此可缩减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俯视方向VD上所占的面积大小,从而降低像素的开口率受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配置的影响。
具体来说,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与衬底10之间,触控电极12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上,且连接线18设置于触控电极12上。触控电极12可由一导电层C3所形成,而连接线18可由一导电层C4所形成。触控显示装置1包括绝缘层IN1、IN2、IN3、IN4,绝缘层IN1位于导电层C1与衬底10之间,绝缘层IN2设置于绝缘层IN1上,且并位于导电层C1与导电层C2之间,绝缘层IN3设置于绝缘层IN2上,且导电层C2位于绝缘层IN2与绝缘层IN3之间,且绝缘层IN4设置于绝缘层IN3上,且导电层C3位于绝缘层IN3与绝缘层IN4之间,导电层C4设置于绝缘层IN4上。导电层C1与导电层C2可例如包括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导电层C3与导电层C4可例如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但不限于此。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连接线18、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分别由不同的导电层所形成,因此连接线18可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俯视方向VD上彼此重叠,借此可缩减连接线18、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俯视方向VD上所占的面积大小。
绝缘层IN4具有多个连接孔H11,贯穿于其中,绝缘层IN4与绝缘层IN3具有多个连接孔H12,贯穿于其中,绝缘层IN4、绝缘层IN3与绝缘层IN2具有多个连接孔H13,贯穿于其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孔H11、至少一个连接孔H12与至少一个连接孔H13可对应与第一连接电极1811电连接的一个触控电极12。并且,每一个连接孔H1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上并暴露出对应的触控电极12的一部分,每一个连接孔H12设置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上并暴露出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一部分,每一个连接孔H13设置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上并暴露出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的一部分。对应此触控电极12的第一连接电极1811可延伸到连接孔H11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电性连接,也可延伸到连接孔H12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电性连接,也还可延伸到连接孔H13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电性连接,使得同一触控电极12可通过第一连接电极1811同时电连接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本实施例中,对应此触控电极12的第一连接电极1811可延伸到连接孔H11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接触,也可延伸到连接孔H12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接触,也还可延伸到连接孔H13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接触,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此触控电极12的第一连接电极1811也可不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以及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设置在连接孔H11、连接孔H12与连接孔H13中的至少一个的导电层电性连接到对应的触控电极12、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本发明对应单一触控电极12的连接孔H11、连接孔H12与连接孔H13的数量不限为图3所示的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应单一触控电极12的连接孔H11、连接孔H12与连接孔H13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数量可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2可包括开口OP13,对应连接孔H13,且开口OP13在俯视方向VD上大于连接孔H13,使得第一连接电极1811可穿过导电层C3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连接。同理,触控电极12还可包括对应连接孔H12的开口OP12,使得第一连接电极1811可穿过导电层C3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连接。
此外,请再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还可具有多个连接部CP11,分别对应一个连接孔H13。连接部CP11不重叠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避开用以连接第一连接电极1811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的连接孔H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部CP11是位于对应的连接孔H13的左侧,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来说,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层IN4与绝缘层IN3还可具有多个连接孔H21,贯穿于其中,绝缘层IN4、绝缘层IN3与绝缘层IN2可具有多个连接孔H22,贯穿于其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孔H21与至少一个连接孔H22对应不与第二连接电极1821电连接的一个触控电极12。并且,每一个连接孔H21设置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上并暴露出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一部分,每一个连接孔H22设置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上并暴露出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的一部分。每一条连接线18的第二连接电极1821可延伸到对应的连接孔H21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电性连接,并延伸到对应的连接孔H22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电性连接,借此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可在对应未与两者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2的区域中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接电极1821彼此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电极1821可延伸到对应的连接孔H21内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接触,也可延伸到对应的连接孔H22内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接触,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电极1821也可不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设置在连接孔H21与连接孔H22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导电层电性连接到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以及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本发明的对应单一触控电极12的连接孔H21与连接孔H22的数量不限为图4所示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单一触控电极12的连接孔H21与连接孔H22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数量可为至少一个。
请再参考图4,触控电极12还可包括对应连接孔H21的开口OP21以及对应连接孔H22的开口OP22,且开口OP21在俯视方向VD上大于连接孔H21,开口OP22在俯视方向VD上大于连接孔H22,使得触控电极12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电极1821彼此电隔离。
请再参考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可具有多个连接部CP2,不重叠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使连接部CP2避开用以连接第二连接电极1821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的连接孔H22。举例来说,每一个连接部CP2可对应一个连接孔H22并位于对应的连接孔H22的一侧,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连接部CP2的结构可类似或相同于连接部CP11的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在俯视方向VD上会横跨不与其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2,为了避免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信号影响不与其电连接的触控电极12所接收到的信号,可增加位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与触控电极12之间的绝缘层IN3的厚度,以降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与触控电极12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提升触控感应精确度。举例来说,绝缘层IN3可大于绝缘层IN4,但不限于此。
下文将进一步说明触控显示装置1的显示像素结构。请参考图5与图6,图5所示为图2的区域R1的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沿着图5的剖线C-C’的剖视示意图。为清楚显示触控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触控显示装置1可包括多个像素电极110,设置在触控电极12上。为简化说明,图5仅示例单一子像素设置在触控电极12上的结构。举例来说,像素电极110可位于对应的一个触控电极12的正上方,使得像素电极110与作为共享电极的触控电极12之间可形成一储存电容。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110与连接线18由同一导电层C4所形成,且像素电极110与连接线18彼此分隔开,使得两者可彼此电性隔离。于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110与连接线18也可由不同导电层所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110可具有多个狭缝。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110也可由不透明导电层所形成,不透明导电层例如包括金属材料。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储存电容的大小取决于像素电极110与触控电极12的重叠面积以及两者之间的绝缘层IN4的厚度,因此在逐渐缩小像素电极110的大小的设计趋势下,可通过降低绝缘层IN4的厚度来维持或增加储存电容。并且,由于本实施例形成触控电极12的导电层C3设置于形成像素电极110的导电层C4与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导电层(如图3与图4所示的导电层C2)之间,因此绝缘层IN4的厚度调整并不会影响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与触控电极12之间的电容耦合,且绝缘层IN3的厚度调整也不会影响储存电容的大小,借此可提升触控显示装置1的显示质量与触控感应精确度。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像素电极110可分别对应一个子像素,且至少一像素电极110设置于连接线18的一侧。
触控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多条扫描线112、多条数据线114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116,设置在衬底10上。为清楚显示,图5仅显示一条扫描线112、一条数据线114以及一个薄膜晶体管116,但不限于此。扫描线112与数据线114在显示区10a内分别沿着不同方向延伸,每一条扫描线112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116的栅极,每一条数据线114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116的源极。举例来说,扫描线112大体上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数据线114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因此,扫描线112不仅会与数据线114交错,还会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位于连接线18的下方而未示于图5中)、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以及连接线18交错。数据线114可不限为与第二方向D2之间有一夹角的弯折方式延伸,也可以直线方式沿第二方向D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112的一部分作为薄膜晶体管116的栅极,且数据线114的一部分作为薄膜晶体管116的源极,但不限于此。薄膜晶体管116还包括漏极电极118与半导体层120,其中漏极电极118电连接对应的像素电极110,半导体层120对应扫描线112作为栅极的部分设置,且半导体层120的两端与漏极电极118以及数据线114作为源极的部分接触。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扫描线112设置在数据线114与衬底10之间,并由导电层C5所形成。绝缘层IN1设置于导电层C5与导电层C1之间,用以电性绝缘扫描线112与数据线114。并且,绝缘层IN2、绝缘层IN3与绝缘层IN4可依序设置于导电层C1上,绝缘层IN2、绝缘层IN3与绝缘层IN4可具有连接孔H3,贯穿于其中,并暴露出漏极电极118,且像素电极110可延伸到连接孔H3内与漏极电极118电连接,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H3中也可另设置导电层,用以将像素电极110电连接到漏极电极118。
请再参考图4到图6,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114、漏极电极118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可例如由同一导电层C1所形成,且数据线114、漏极电极118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彼此电隔离。本实施例的数据线114可设置于漏极电极118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之间,但不限于此。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可通过形成数据线114的光掩模形成,因此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的设置可不需额外增加光掩模。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116不限为底栅型,也可为顶栅型。并且,薄膜晶体管116的类型并不以图5与图6所示为限,也可为其他合适的类型。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连接部CP11在俯视方向VD上是位于对应的连接孔H13与对应的数据线114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与图4所示的连接部CP2与对应的连接孔H22的结构可类似或相同于图3与图5所示的连接部CP11与连接孔H13的结构,因此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连接部CP2也可位于对应的连接孔H22与对应的数据线1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连接部CP11可与相邻的数据线114在俯视方向VD上部分重叠,使得数据线114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1之间的间距可不受连接部CP11的设置的影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连接部CP11也可不与相邻的数据线114重叠。另外,触控电极12的开口OP13还可对应连接孔H3,且开口OP13在俯视方向VD上大于连接孔H13与连接孔H3,以避免触控电极12与像素电极110电连接。
如图3、图4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制作触控显示装置1的方法中,导电层C5、绝缘层IN1、半导体层120、导电层C1、绝缘层IN2、导电层C2、绝缘层IN3、导电层C3、绝缘层IN4与导电层C4依序形成在衬底10上,且形成导电层C5的步骤、形成导电层C1的步骤、形成导电层C2的步骤、形成半导体层120的步骤、形成周边区10b的连接孔(图未示)的步骤、形成导电层C3的步骤、形成绝缘层IN4的步骤以及形成导电层C4的步骤分别会使用光掩模进行光刻工艺,因此本实施例制作触控显示装置1的方法仅需例如8个光掩模即可完成。由于本实施例是在形成绝缘层IN4的光刻工艺中通过同一个光掩模同时对绝缘层IN3、绝缘层IN2以及绝缘层IN1进行刻蚀,以形成连接孔H11、H12、H13、H21、H22、H3,因此连接孔H11、H12、H13、H21、H22、H3的制作不需额外增加光掩模,借此可减少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继续揭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然为了简化说明并突显各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下文中使用相同标号标注相同元件,并不再对重复部分作赘述。
请参考图7,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为清楚显示连接部、连接孔与数据线的关系,图7省略其他的元件,例如像素电极、扫描线、漏极电极与连接线,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2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孔H13位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2的连接部CP12与对应的数据线114之间,使得连接部CP12不与数据线114重叠。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部CP12的设计,数据线114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2之间的间距可不会因连接部CP12与数据线114的电容耦合而受到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2可具有连接部CP3以及条状部CP4,连接部CP3对应连接孔H13,且连接部CP3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可大于条状部CP4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8,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为清楚显示连接部、连接孔与数据线的关系,图8省略其他的元件,例如像素电极、扫描线、漏极电极与连接线,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3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3具有多个突出部CP5,分别对应一个连接孔H13。具体来说,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3可具有条状部,突出部CP5从条状部的一侧突出,且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3可完全重叠于条状部,而不重叠于突出部CP5。由于条状部重叠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3,因此图8未显示出条状部。在俯视方向VD上,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3或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3的条状部可位于突出部CP5与数据线114之间,使得数据线114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413之间的间距可不会因突出部CP5的设置而受到限制。
请参考图9,其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电极1814与第二连接电极1824彼此分隔。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电极1814与第二连接电极1824并未连接成一条线,且在俯视方向VD上,重叠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的第一连接电极1814与第二连接电极1824可通过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421彼此电连接。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可通过第一连接电极与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因此可以并联方式将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到周边区的控制元件,借此每一个触控电极与控制元件之间的等效电阻可有效地减小,进而可降低控制元件的负载。再者,由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设置于形成像素电极的导电层与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的导电层之间,因此位于触控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调整并不会影响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且位于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调整也不会影响储存电容的大小,借此可分别通过降低位于触控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来增加储存电容,以及通过增加位于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来降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可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及/或提升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感应精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多条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且各所述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上;以及
多个第一连接电极,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上,其中各个所述触控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位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一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其中所述触控电极位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位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
多个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三绝缘层,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暴露出所述触控电极其中一个的一部分;以及
多个第二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三绝缘层,其中各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暴露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其中一个的一部分;
多个第三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三绝缘层,其中各所述第三连接孔分别暴露出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其中一个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电极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其中至少一个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其中至少一个,以与被所述第一连接孔所暴露的所述触控电极、被所述第二连接孔所暴露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以及被所述第三连接孔所暴露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在所述显示区内沿着不同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其中各个所述扫描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且各个所述数据线分别电连接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由同一导电层所形成,且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彼此电隔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具有多个连接部,不重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各所述连接部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其中一个,且各所述连接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三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部分重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具有多个连接部,不重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各所述连接部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其中一个,各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数据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重叠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且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具有多个突出部,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其中一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的所述突出部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或2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由同一导电层所形成,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彼此电隔离。
11.如权利要求1或2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由同一导电层所形成,且与所述像素电极彼此电隔离,各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重叠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并与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电隔离,且各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分别将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电连接到对应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
CN201910896965.6A 2019-09-23 2019-09-23 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540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6965.6A CN112540695A (zh) 2019-09-23 2019-09-23 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6965.6A CN112540695A (zh) 2019-09-23 2019-09-23 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695A true CN112540695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6965.6A Pending CN112540695A (zh) 2019-09-23 2019-09-23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069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9436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Hydis Technologie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354294A (zh) * 2015-07-17 2017-01-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6444117A (zh) * 2016-07-18 2017-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9164939A (zh) * 2018-09-19 2019-01-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9436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Hydis Technologie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354294A (zh) * 2015-07-17 2017-01-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CN106444117A (zh) * 2016-07-18 2017-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9164939A (zh) * 2018-09-19 2019-01-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1359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101661039B1 (ko) 인-셀 방식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한 초고 해상도 평판 표시장치
US10712855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092118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803826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built-in touch sensors
TWI581149B (zh) 觸控顯示面板
US9342166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1482196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21448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976132B2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US6621546B2 (en) Electrode array of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323375B2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CN10837668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内嵌式触摸屏
US7323718B2 (en) Input display with embedded photo sensor
KR2014001659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62601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64645B (zh) 像素阵列基板
CN107402671B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108983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structure
CN112540695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0203808B2 (en) Positio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JP6501879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EP428003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54012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