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9479A -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9479A
CN112539479A CN202011556112.7A CN202011556112A CN112539479A CN 112539479 A CN112539479 A CN 112539479A CN 202011556112 A CN202011556112 A CN 202011556112A CN 112539479 A CN112539479 A CN 112539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film
air conditioner
pump body
humid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61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余杰彬
刘汉
曹睿
陈志伟
薛加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561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9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其中空调具有蒸发器和控制器;加湿装置包括湿膜组件、供水机构和检测模块,湿膜组件具有湿膜和驱动机构;供水机构具有泵体和喷嘴,在泵体的作用下水由喷嘴喷出并润湿湿膜;检测模块具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控制器与风机、驱动机构、泵体和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当空调处于加湿模式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湿膜运动至加湿位置,室内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空调内并与湿膜上的水混合,转为为水蒸气,由出风口排出,使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当空调处于非加湿模式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湿膜运动至非加湿位置,避开进风口,降低了湿膜对空调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长时间使用后,房间内容易出现干燥等问题。绝大多数挂壁式空调没有加湿功能,这导致用户需要通过加湿器加湿以保持房间湿度处于适宜状态。
现有空调的加湿方式主要有湿模加湿、蒸汽加湿和超声波加湿等。其中,蒸汽加湿涉及加热装置成本较高且容易导致零件被损坏;超声波加湿器主要是通过雾化片的高频震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产生飘逸的水雾,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超声波加湿中的关键元器件为雾化片,其设计寿命短,且对水质有一定要求,不满足空调使用的寿命要求。湿膜加湿是利用虹吸作用将水吸到湿膜表面,干空气经过含水的湿膜后被加湿,并送到房间后进行加湿,因为湿膜放在进风口位置,会产生风阻,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制冷、制热的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湿装置结构复杂、加湿效果差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所述空调具有风机、蒸发器,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湿膜组件,具有湿膜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运动;
供水机构,具有泵体、水箱和喷嘴,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所述水箱内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出,并润湿所述湿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驱动机构、泵体和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传送的数据,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泵体和风机运行,使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湿膜组件还具有湿膜架,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湿膜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和电机,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湿膜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机作用下,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所述湿膜架运动,进而使所述湿膜动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湿膜架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湿膜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湿膜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相对并与所述喷嘴的位置对应;所述湿膜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湿膜远离所述空调的进风口。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湿膜架的主面与所述蒸发器的主体平行设置,并且可使喷洒到所述湿膜表面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扩散到整个所述湿膜。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空调处于加湿模式时,所述湿膜架在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湿膜表面的水与进入所述空调内的空气混合;当所述空调处于送风和/或制冷和/或制热模式时,所述湿膜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空调内流动的空气可将所述湿膜表面的水蒸发掉。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泵体具有至少一个运行功率,所述泵体可以不同运行功率运行使所述喷嘴喷出不同的水量;当通过冷凝水润湿所述湿膜时,可通过控制所述泵体的运行功率和运行时间,使所述湿膜达到不同的润湿度。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湿膜组件具有第一湿膜组件和第二湿膜组件;所述第一湿膜组件和第二湿膜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左侧、右侧。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具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0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本发明还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1、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0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
S2、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S3、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启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架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S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5、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运行,室内空气由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调,与所述湿膜上的水混合,转化为水蒸气,由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排至室内。
进一步可选地,步骤S4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包括;
S4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且大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小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2、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S43、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大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4、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二预设时间T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室内湿度H0大于第一预设湿度H1,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或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在空调进口处设置加湿装置,使得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湿膜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加湿位置,冷凝水由喷嘴喷向并润湿湿膜表面,在风机作用下室内空气由进口进入空调内,与湿膜表面的水混合,并转化为水蒸气,由出口排至室内,起到加湿效果;当空调进入其他模式时,湿膜架可运动至蒸发器两侧,避开进风口,降低了湿膜对空调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不改变现有性能的前提下增加了加湿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a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实施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实施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进入加湿模式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进入非加湿模式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进入加湿模式时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
1-空调;11-风机;12-蒸发器;121-左蒸发器;122-右蒸发器;131-第一进风口;132-第二进风口;14-出风口;
2-湿膜组件;21-第一湿膜组件;211-第一湿膜架;22-第二湿膜组件;221-第二湿膜架;231-第一预设位置;232-第二预设位置;
31-喷嘴;311-第一喷嘴;312-第二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在空调进口处设置加湿装置,使得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湿膜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加湿位置,冷凝水由喷嘴喷向并润湿湿膜表面,在风机作用下室内空气由进口进入空调内,与湿膜表面的水混合,并转化为水蒸气,由出口排至室内,起到加湿效果;当空调进入送风和/或制冷和/或制热模式时,湿膜架可运动至蒸发器两侧,避开进风口,降低了湿膜对空调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不改变现有性能的前提下增加了加湿功能。
实施例
<整体布局>
如图1a和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具有第一进风口131、第二进风口132、出风口14、风机11、蒸发器12、控制器和加湿装置,第一进风口131和第二进风口132设置于蒸发器12上部的两侧,风机11设置于蒸发器12下部,出风口14设置于风机11的下部;蒸发器12包括左蒸发器121和右蒸发器122,分别设置于风机11上部的左、右两侧;在风机11作用下,室内空气分别由第一进风口131、第二进风口132进入空调1内,与蒸发器12完成热交换,由出风口14排至室内;加湿装置包括湿膜组件2、供水机构和检测模块;湿膜组件2具有湿膜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湿膜运动;供水机构具有泵体、水箱和喷嘴,在泵体的作用下,水箱内的冷凝水由喷嘴喷出,并润湿湿膜表面;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控制器与风机11、驱动机构、泵体和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模块传送的数据,并控制驱动机构、泵体和风机11运行,使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
<加湿装置>
如图2a和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膜组件2还具有湿膜架,湿膜与湿膜架可拆卸连接,便于湿膜的更换;具体地,驱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和电机,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齿条与湿膜架可拆卸连接;在电机作用下,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湿膜架运动,进而湿膜动作。
优选地,湿膜组件具有第一湿膜组件21和第二湿膜组件22;第一湿膜组件21和第二湿膜组件22分别设置于空调1的左侧、右侧。
优选地,第一湿膜组件21和第二湿膜组件22具有相同的结构,以第二湿膜组件22为例,第二湿膜架221的主面与右蒸发122的主体平行设置,喷洒到右侧湿膜表面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扩散到整个右侧湿膜。
右蒸发器122主体面宽度与第二湿膜架221的宽度对应,右蒸发器122主体面长度与第二湿膜架221的长度对应,当右侧湿膜设置于第二湿膜架221上时,沿右蒸发器122主体面宽度方向,右侧湿膜以较大面积覆盖右蒸发器122主体面,并与空气接触,使水快速转化为水蒸气;沿右蒸发器122主体面长度方向,右侧湿膜与空气接触面大,使进入空调内的空气润湿效果明显。
优选地,湿膜架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湿膜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231时,湿膜与空调的进风口相对并与喷嘴的位置对应,使湿膜表面的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湿膜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232时,湿膜远离空调的进风口,保证空调的进风量。
具体地,沿右蒸发器122主体面长度方向,第一湿膜架211的第一预设位置231靠近右蒸发器122中部,此时第一湿膜架211的位置与第一喷嘴311的位置对应,第一湿膜架211正对第一进风口131,第一湿膜架211的第二预设位置232靠近右蒸发器122的左侧,此时第一湿膜架211远离第一进风口131;沿右蒸发器122主体面长度方向,第二湿膜架221的第一预设位置231靠近右蒸发器122中部,此时第二湿膜架221的位置与第二喷嘴312的位置对应,第二湿膜架221正对第二进风口132,此时第二湿膜架221远离第二进风口132。
需要说明的是,湿膜架的预设位置数量和具体位置并不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预设位置,以满足进风量和加湿的效果。
优选地,当空调1处于加湿模式时,湿膜架在齿轮-齿条机构作用下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231,湿膜表面的水与进入空调内的空气混合;当空调1处于送风和/或制冷和/或制热模式时,湿膜架在齿轮-齿条机构作用下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232,空调内流动的空气可将湿膜表面的水蒸发掉,降低湿膜对空调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
具体地,当空调处于加湿模式时,第一湿膜架211在第一齿轮-齿条机构作用由左蒸发器121的左侧运动至左蒸发器121的中部;第二湿膜架221在第二齿轮-齿条机构作用由右蒸发器122的右侧运动至右蒸发器122的中部;在泵体作用下,水箱中的冷凝水分别由第一喷嘴311和第二喷嘴312喷出,并喷向对应的湿膜,湿膜润湿。
当空调处于送风和/或制冷和/或制热模式时,第一湿膜架211在第一齿轮-齿条机构作用由左蒸发器121的中部运动至左蒸发器121的左侧;第二湿膜架221在第二齿轮-齿条机构作用由右蒸发器122的中部运动至右蒸发器122的右侧;空调内流动的空气将湿膜表面的水蒸发掉,避免湿膜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滋生细菌。
<控制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泵体具有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泵体以第一功率运行时喷嘴喷出的水量小于泵体以第一功率运行时喷嘴喷出的水量。
需要说明的是,泵体的功率数并不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例如可通过控制电源电压,使得泵体以不同功率运行。
进一步,不同量的水喷向湿膜时,湿膜的润湿效果不同,则湿膜具有不同的润湿度,可通过控制泵体的运行功率和运行时间,使湿膜达到不同的润湿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湿膜具有第一润湿度和第二润湿度;湿膜处于第一润湿度时,附着于湿膜表面的水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小,混合后空气中含水率低,适合于室内湿度与预设湿度相差较近时;湿膜处于第二润湿度时,附着于湿膜表面的水量多,与空气的接触面大,混合后空气中含水率高,加湿效果明显,适合于室内湿度与预设湿度相差较远时。
优选地,检测模块具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1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控制器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具体地,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且大于第二预设湿度H1时,控制器控制泵体以第一功率运行并开始计时,水箱中的冷凝水由喷嘴以小流量喷向湿膜,并附着于湿膜的表面;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控制器控制泵体停止;
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控制器控制泵体以第二功率运行并开始计时,水箱中的冷凝水由喷嘴以大流量喷向湿膜,并附着于湿膜的表面;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二预设时间T2时,控制器控制泵体停止。
优选地,第一预设湿度H1为室内空气含水率50%,第二预设湿度H2为室内空气含水率40%;第一预设时间T1为10s;第二预设时间T2为15s;泵体电源电压为15V时,泵体以第一功率运行;泵体电源电压为24V时,泵体以第二功率运行。
<控制方法>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加湿装置优选上述所述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S1、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1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
S2、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S3、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启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架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S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5、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运行,室内空气由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调,与所述湿膜上的水混合,转化为水蒸气,由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排至室内。
优选地,步骤S4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包括:
S4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且大于第二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小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2、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S43、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大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4、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二预设时间T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优选地,当所述室内湿度H0大于第一预设湿度H1,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所述空调具有风机、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湿膜组件,具有湿膜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运动;
供水机构,具有泵体、水箱和喷嘴,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所述水箱内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出,并润湿所述湿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驱动机构、泵体和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传送的数据,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泵体和风机运行,使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组件还具有湿膜架,所述湿膜安装于所述湿膜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和电机,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湿膜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机作用下,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所述湿膜架运动,进而使所述湿膜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架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湿膜架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湿膜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相对并与所述喷嘴的位置对应;所述湿膜架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湿膜远离所述空调的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架的主面与所述蒸发器的主体平行设置,并且可使喷洒到所述湿膜表面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扩散到整个所述湿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处于加湿模式时,所述湿膜架在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湿膜表面的水与进入所述空调内的空气混合;当所述空调处于送风和/或制冷和/或制热模式时,所述湿膜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运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空调内流动的空气可将所述湿膜表面的水蒸发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具有至少一个运行功率,所述泵体可以不同运行功率运行使所述喷嘴喷出不同的水量;当通过冷凝水润湿所述湿膜时,可通过控制所述泵体的运行功率和运行时间,使所述湿膜达到不同的润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组件具有第一湿膜组件和第二湿膜组件;所述第一湿膜组件和第二湿膜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左侧、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0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H0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H0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
S2、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S3、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启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架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S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5、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运行,室内空气由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进入所述空调,与所述湿膜上的水混合,转化为水蒸气,由所述空调的出风口排至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包括:
S41、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一预设湿度H1且大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小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2、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一预设时间T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S43、当室内湿度H0小于第二预设湿度H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运行并开始计时,所述水箱中的冷凝水由所述喷嘴以大流量喷向所述湿膜,并附着于所述湿膜的表面;
S44、当计时时间T0大于第二预设时间T2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跳至步骤S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内湿度H0大于第一预设湿度H1,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泵体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膜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011556112.7A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Pending CN112539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6112.7A CN11253947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6112.7A CN11253947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479A true CN112539479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6112.7A Pending CN112539479A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94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3847A (zh) * 2021-08-18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冷凝水从出风口溢出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3847A (zh) * 2021-08-18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冷凝水从出风口溢出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7473B2 (en) Sauna device
US8186656B2 (en) Sauna device
CN105444269A (zh)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WO2021212861A1 (zh)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08518761B (zh) 空调器
CN112539479A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23253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3279724A1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湿度调控方法
CN214307362U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577121A (zh) 一种加湿模块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控制方法
CN207661921U (zh) 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
CN216143858U (zh) 一种加湿空调器
CN215724036U (zh) 一种利用回收热能改善中央空调恒温湿装置
CN210801431U (zh) 一种温湿空调送风装置
CN211400064U (zh) 加湿装置、空调器
CN108709275B (zh) 加湿模块
CN108644951B (zh) 加湿装置
CN111795457A (zh)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CN214307354U (zh) 一种用于水洗空调的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水洗空调
WO2020019635A1 (zh) 恒温恒湿机
CN112628873B (zh) 一种水洗空调
CN111043675A (zh) 一种空调加湿装置及方法、空调系统
JP200200546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9589064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