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5457A -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5457A
CN111795457A CN202010616453.2A CN202010616453A CN111795457A CN 111795457 A CN111795457 A CN 111795457A CN 202010616453 A CN202010616453 A CN 202010616453A CN 111795457 A CN111795457 A CN 111795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et film
assembly
heating coil
w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64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桂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mao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mao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mao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mao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64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54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5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54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温加湿装置,涉及新风加湿领域。该装置包括湿膜组件和加热组件,湿膜组件包括第一湿膜膜片和第二湿膜膜片,第一湿膜膜片和第二湿膜膜片相互交错叠合,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导流通道;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管和流量调节器,加热盘管穿设于湿膜组件,以升温位于湿膜组件中的水。流量调节器在加热盘管上设置,通过流量调节器调节加热盘管内的介质流量,以调节经过湿膜组件的室外风参数。使得在冬季低温干燥的室外风通过导流通道,提高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加湿效率,优化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湿段之前增加辅热设备,增加制造成本和设备尺寸的技术问题,使得本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设备是一种有效的室外风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室外风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室外风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室外风经过杀菌、过滤、加湿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室外风。
目前,市场上新风设备里面的加湿段,通常都采用单一的湿膜加湿,在冬季时,自来水的水温较低,喷淋到湿膜上之后,就会降低送入室内的室外风温度,造成较差的体感,同时,低温水不易蒸发,从而降低了加湿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温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湿膜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湿膜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湿膜膜片和若干个第二湿膜膜片,所述第一湿膜膜片和第二湿膜膜片相互交错叠合,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管和流量调节器,所述加热盘管穿设于所述湿膜组件,以升温位于所述第一湿膜膜片和第二湿膜膜片中的水;
所述流量调节器在加热盘管上设置,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器调节加热盘管内的介质流量,以调节经过所述湿膜组件的室外风参数。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管在湿膜组件中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蛇形管。
可选地,所述加热盘管中的介质的运动路径为由下到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湿膜膜片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子膜片按照固定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60°;
所述第二湿膜膜片包括若干个第二子膜片,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子膜片按照预设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0-80°。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和第二夹角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导流通道的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湿膜膜片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吸水层、传热层以及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二湿膜膜片与第一湿膜膜片具有相同的复合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器为电动流量调节阀或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循环机构,所述湿膜组件和加热组件在壳体内设置;
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水泵以及喷淋嘴,所述水箱位于湿膜组件的底部,所述喷淋嘴位于湿膜组件的顶部,所述水箱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与喷淋嘴连通;
所述水泵运行时将水箱中的水导向喷淋嘴,以通过所述喷淋嘴对所述湿膜组件进行加湿。
可选地,所述水泵和喷淋嘴之间还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与水泵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一个出水口与喷淋嘴连通,并且,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以通过所述三通阀将水箱内的水排出装置外。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补水管和在补水管上设置的浮球阀,所述补水管通过浮球阀与水箱连通,并且,所述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水箱内,以控制所述水箱内的水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在湿膜组件中设置加热组件,从而能够使得在冬季时,低温干燥的室外风通过导流通道,流量调节器控制加热盘管对室外风和湿膜组件上的水进行升温,提高室外风的温度的同时,也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提高了加湿效率,从而能够提高送入室内的室外风温度,优化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此外,将加热盘管设置在湿膜组件中,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湿段之前增加辅热设备,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和设备尺寸的技术问题,使得本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设备的加湿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1-A1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湿膜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湿膜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湿膜膜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湿膜组件;101、第一湿膜膜片;1011、第一子膜片;102、第二湿膜膜片;1021、第二子膜片;2、加热组件;201、加热盘管;202、流量调节器;3、第一吸水层;4、传热层;5、第二吸水层;6、壳体;7、水循环机构;701、水箱;702、水泵;703、喷淋嘴;8、三通阀;9、排水管;10、补水机构;1001、补水管;1002、浮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等温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所述湿膜组件1包括若干个第一湿膜膜片101和若干个第二湿膜膜片102,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相互交错叠合,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盘管201和流量调节器202,所述加热盘管201穿设于所述湿膜组件1,以升温位于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中的水。
所述流量调节器202在加热盘管201上设置,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器202调节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流量,以调节经过所述湿膜组件1的室外风参数。
参照图2,具体而言,该等温加湿装置可以包括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其中,湿膜组件1包括若干个第一湿膜膜片101和若干个第二湿膜膜片102,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通过相互交错叠合组成湿膜组件1,其中相邻的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之间存在间隙,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供室外风进入的导流通道,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上均吸附有水,当室外风从引风口通过导流通道时,通过膜片上的水对室外风进行加。
其中,加热组件2包括在湿膜组件1中穿设的加热盘管201以及在加热盘管201上设置的流量调节器202,示例性地,流量调节器202可以设置在加热盘管201的介质入口处,以能够通过流量调节器202来调节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流量,控制湿膜组件1中的水的蒸发速率以及室外风的温度,从而能够调节通过导流通道的室外风参数,室外风参数指的是温度和湿度。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热水或制冷剂,本实施例中对介质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制热或制冷均可。示例性地,可以在新风设备的送风口设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流量调节阀实时调节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流量,再通过风机将室外风通过送风口送入到室内,从而使得室内风的湿度和温度处于一个固定范围内。
综上所述,采用在湿膜组件1中设置加热组件2,从而能够使得在冬季时,低温干燥的室外风通过导流通道,流量调节器202控制加热盘管201对室外风和湿膜组件1上的水进行升温,在提高室外风的温度的同时,也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提高了加湿效率,从而能够提高送入室内的室外风温度,优化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此外,将加热盘管201设置在湿膜组件1中,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湿段之前增加辅热设备,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和设备尺寸的技术问题,使得本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参照图2,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201在湿膜组件1中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蛇形管。
具体而言,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上开设有供加热盘管201穿设的通孔。示例性地,加热盘管201在湿膜组件1中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蛇形管,蛇形管的结构可以在湿膜组件1中增大与膜片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在工作时,提高加热盘管201的制热或制冷效率,优化了该装置的性能。
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加热盘管201中的介质的运动路径为由下到上。
具体而言,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上的水由上往下流动,示例性地,限定加热盘管201中的介质的运动路径由下到上,能够使得膜片上的水均匀受热或受冷,从而提高制热或制冷效率。
参照图2、图3和图5,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1011,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子膜片1011按照固定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60°。
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二湿膜膜片102包括若干个第二子膜片1021,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子膜片1021按照预设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0-80°。
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和第二夹角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导流通道的进风口。
参照图5,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锯齿形。
具体而言,若干个第一子膜片1011按照固定角度衔接,形成规则形状的第一湿膜膜片101;若干个第二子膜片1021按照预设角度衔接,形成规则形状的第二湿膜膜片102。示例性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都为锯齿形。设置有角度的衔接,可以增加膜片吸水的面积,便于提高湿膜组件1内的室外风的加湿效率。固定角度和预设角度可以依照设备进行设置,且角度可以相同,例如可以设置为45°、60°等。
示例性地,任意两个第一子膜片1011之间衔接面与水平面可以形成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可以限定为30-60°,即第一夹角可以是30°、45°或60°等。任意两个第二子膜片1021之间衔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可以限定为40-80°,即第二夹角可以是40°、70°或80°等。限定衔接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不同,可以使得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在相互叠合,形成供室外风流畅穿过的导流通道。避免因为角度相同,而在装配中完全贴合阻碍室外风进入湿膜组件1。
此外,导流通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新风设备的引风口连通,出风口与新风设备的送风口连通。示例性地,第一夹角的开口和第二夹角的开口可以都朝向导流通道的进风口。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开口朝向进风口方向的限定,可以使得当室外风从导流通道中水平通过时,从湿膜组件1的顶部流下的水不会被带出湿膜组件1外,而是顺沿着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形成的斜坡,将水导流到位于湿膜组件1底部的水箱701内,从而可以避免安装挡水板,简化加湿段的结构,优化了该装置的产品性能。
参照图5,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吸水层3、传热层4以及第二吸水层5,所述第二湿膜膜片102与第一湿膜膜片101具有相同的复合层结构。
具体而言,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可以具有相同的复合层结构,示例性地,第一湿膜膜片101可以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吸水层3、传热层4和第二吸水层5,第二湿膜膜片102可以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吸水层3、传热层4和第二吸水层5。上述两种膜片采用相同的复合层结构可以便于膜片的生产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示例性地,第一吸水层3和第二吸水层5均可以采用吸水无纺布材料制成,传热层4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器202为电动流量调节阀或电子膨胀阀。
具体而言,可以将流量调节器202配置为电动流量调节阀或电子膨胀阀。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通过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来配置对应的流量调节器202。示例性地,当水作为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时,可以采用电动流量调节阀。当制冷剂作为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时,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便于调节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流量的同时,也便于安装。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6内的水循环机构7,所述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在壳体6内设置。
所述水循环机构7包括水箱701、水泵702以及喷淋嘴703,所述水箱701位于湿膜组件1的底部,所述喷淋嘴703位于湿膜组件1的顶部,所述水箱701与水泵702连通,所述水泵702与喷淋嘴703连通。
所述水泵702运行时将水箱701中的水导向喷淋嘴703,以通过所述喷淋嘴703对所述湿膜组件1进行加湿。
具体而言,该等温加湿装置可以包括壳体6和设置在壳体6内的水循环机构7,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均安装在壳体6内。示例性地,水循环机构7可以包括水箱701、水泵702和喷淋嘴703,水箱701设置在湿膜组件1的底部,一方面水箱701可以用于承接装置外部的水,另一方面水箱701承接从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上流下的水。水泵702与水箱701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水泵702与喷淋嘴703通过水管连通,水泵702运行时将水箱701里的水导向喷淋嘴703,喷淋嘴703安装在湿膜组件1的顶部,通过喷淋嘴703可以向第一湿膜膜片101与第二湿膜膜片102进行加湿。喷淋嘴703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依据湿膜组件1的顶部面积来确定。
参照图2,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水泵702和喷淋嘴703之间还设置有三通阀8,所述三通阀8的进水口与水泵702连通,所述三通阀8的一个出水口与喷淋嘴703连通,并且,所述三通阀8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9,以通过所述三通阀8将水箱701内的水排出装置外。
具体而言,水泵702和喷淋嘴703之间可以设置三通阀8,三通阀8包括两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示例性地,可以将三通阀8的进水口与水泵702连通,另外两个出水口分别与喷淋嘴703、排水管9连通,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三通阀8,来实现进水口与任意一个出水口的连通,从而在保证湿膜组件1内的水循环的同时,也便于通过水泵702将水箱701中的水通过排水管9排出到装置外,以对水箱701进行清洗或对水箱701中的水进行更换。
参照图2,一种可选地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6内的补水机构10,所述补水机构10包括补水管1001和在补水管1001上设置的浮球阀1002,所述补水管1001通过浮球阀1002与水箱701连通,并且,所述浮球阀1002的浮球位于水箱701内,以控制所述水箱701内的水位。
具体而言,该装置可以包括补水机构10,补水机构10安装在壳体6内。示例性地,补水机构10可以包括补水管1001和在补水管1001上设置的浮球阀1002。其中,浮球阀1002指的是由曲臂和浮球等部件组成的阀门,补水管1001通过浮球阀1002与水箱701连通,浮球阀1002的浮球位于水箱701内,这样该装置外部的水可通过补水管1001流入水箱701,当浮球随着液位上升漂浮后,浮球阀1002变为关闭状态,切断补水管1001到水箱701的水流,完成补水。通过浮球阀1002的设置可以便捷地控制水箱701内的水位,提高了该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工作原理:装置外的水通过补水管1001流入水箱701,当浮球阀1002随着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完成向水箱701内补水过程,将三通阀8打开,水泵702开始运行,将水箱701内的水通过水泵702经过三通阀8流向喷淋嘴703,再由喷淋嘴703喷洒向下面的湿膜组件1,水从湿膜组件1的顶部流向底部的水箱701形成循环,对通过导流通道的室外风进行加湿。低温干燥或高温潮湿的室外风通过引风口进入到湿膜组件1中,经过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转换为高温高湿或低温低湿的风送入室内,提高了新风设备的室内送风舒适感。
当运行一段时间内需要对水箱701进行清洗或者长期不使用水箱701内水的排放时,转换三通阀8的出水口,水泵702运行,此时将水箱701内的水通过水泵702,沿着排水管9排放到该装置外。
综上所述,采用在湿膜组件1中设置加热组件2,从而能够使得在冬季时,低温干燥的室外风通过导流通道,流量调节器202控制加热盘管201对室外风和湿膜组件1上的水进行升温,在提高室外风的温度的同时,也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提高了加湿效率,从而能够提高送入室内的室外风温度,优化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此外,将加热盘管201设置在湿膜组件1中,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加湿段之前增加辅热设备,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和设备尺寸的技术问题,使得本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等温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所述湿膜组件(1)包括若干个第一湿膜膜片(101)和若干个第二湿膜膜片(102),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相互交错叠合,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盘管(201)和流量调节器(202),所述加热盘管(201)穿设于所述湿膜组件(1),以升温位于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和第二湿膜膜片(102)中的水;
所述流量调节器(202)在加热盘管(201)上设置,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器(202)调节加热盘管(201)内的介质流量,以调节经过所述湿膜组件(1)的室外风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201)在湿膜组件(1)中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蛇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201)中的介质的运动路径为由下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包括若干第一子膜片(1011),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子膜片(1011)按照固定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60°;
所述第二湿膜膜片(102)包括若干个第二子膜片(1021),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子膜片(1021)按照预设角度衔接,且衔接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4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和第二夹角的开口均朝向所述导流通道的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膜膜片(101)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吸水层(3)、传热层(4)以及第二吸水层(5),所述第二湿膜膜片(102)与第一湿膜膜片(101)具有相同的复合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器(202)为电动流量调节阀或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6)内的水循环机构(7),所述湿膜组件(1)和加热组件(2)在壳体(6)内设置;
所述水循环机构(7)包括水箱(701)、水泵(702)以及喷淋嘴(703),所述水箱(701)位于湿膜组件(1)的底部,所述喷淋嘴(703)位于湿膜组件(1)的顶部,所述水箱(701)与水泵(702)连通,所述水泵(702)与喷淋嘴(703)连通;
所述水泵(702)运行时将水箱(701)中的水导向喷淋嘴(703),以通过所述喷淋嘴(703)对所述湿膜组件(1)进行加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702)和喷淋嘴(703)之间还设置有三通阀(8),所述三通阀(8)的进水口与水泵(702)连通,所述三通阀(8)的一个出水口与喷淋嘴(703)连通,并且,所述三通阀(8)的另一个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9),以通过所述三通阀(8)将水箱(701)内的水排出装置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6)内的补水机构(10),所述补水机构(10)包括补水管(1001)和在补水管(1001)上设置的浮球阀(1002),所述补水管(1001)通过浮球阀(1002)与水箱(701)连通,并且,所述浮球阀(1002)的浮球位于水箱(701)内,以控制所述水箱(701)内的水位。
CN202010616453.2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Pending CN1117954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6453.2A CN111795457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6453.2A CN111795457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5457A true CN111795457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6453.2A Pending CN111795457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54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0061A (zh) * 2022-12-22 2023-04-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0061A (zh) * 2022-12-22 2023-04-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554B (zh) 空调机
CN106288095A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带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CN205690636U (zh) 聚合物间接蒸发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CN107062502A (zh) 壁挂式加热制冷一体式新风机
CN110594941A (zh) 一种具有温湿协同调控功能的新风净化装置
CN111795457A (zh)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CN212457248U (zh) 一种等温加湿装置
CN20726254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31204U (zh) 新风系统管道加湿装置
CN201547893U (zh) 一种集成化的溶液式除湿空调装置
CN113669805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61921U (zh) 一种空调智能集中排水加湿器
CN105864933B (zh) 具有水平交叉流间接蒸发制冷装置的空调机组
CN215062421U (zh) 一种风机盘管
CN20801187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790399U (zh) 一种天棚辐射系统
CN207214250U (zh) 一种空调
CN105135568A (zh) 基于光伏驱动的加湿/蒸发冷却型风机盘管机组
CN109974125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14893817A (zh) 加湿电暖器
CN110715374B (zh) 一种利用渗透膜的空调加湿装置
CN113432222A (zh) 一种工业用空气恒温恒湿装置
CN209978264U (zh) 一种隔膜式加湿器
CN205372887U (zh) 一种基于加热器的自动加湿装置
CN205747262U (zh) 具有水平交叉流间接蒸发制冷装置的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