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8399A -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8399A
CN112538399A CN201910894083.6A CN201910894083A CN112538399A CN 112538399 A CN112538399 A CN 112538399A CN 201910894083 A CN201910894083 A CN 201910894083A CN 112538399 A CN112538399 A CN 112538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vehicle
mounted fragrance
fragrance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4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树峰
陈麒琳
徐晓强
赵雪莹
吴先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Ungerer Fragrance and Flav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Ungerer Fragrance and Flav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Ungerer Fragrance and Flav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940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8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83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9/00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9/00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9/0007Aliphatic compounds
    • C11B9/0015Aliphat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汽车内香氛存在与车内场景不匹配和辨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溶剂30.0‑80.0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车载香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香氛具有较高的被感知强度,可以有效改善车内异味的问题,同时有效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和汽车的商品性,具有明显的品牌辨识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用香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内异味一直是困扰车主和乘客的一大难题,车内异味过重,轻则影响车内乘员心情,重则危害乘客身体健康。行业内的各大主机厂为了解决异味问题,提高产品竞争力均加大了对车内气味的管控力度。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有“加法”和“减法”两种途径,目前大部分汽车厂家的气味管控办法集中在“减法”上,即通过对整车内饰件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气味进行管控来达到整车气味舒适度的提升。而“加法”就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范畴,汽车厂家会在车内环境中制定特定主题的香料,来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现有的汽车香氛主要采用现有各类香氛,没有结合汽车的具体环境搭配香料,难以实现具有品牌辨识度的车内香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汽车内香氛存在与车内场景不匹配和辨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香氛,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溶剂30.0-80.0份。
可选的,所述车载香氛还包括有以下重量组分:
载体0.1-50.0份;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车载香氛由以下重量组分构成:
柳酸苄酯0.8-1.2份、柠檬醛2.0-3.2份、香茅醇1.0-2.0份、香叶醇1.0-1.8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5-3.5份、甲位己基桂醛1.5-2.5份、龙涎酮1.0-2.0份、芳樟醇0.4-0.8份、乙酸芳樟酯0.4-0.8份、佳乐麝香原液1.5-2.5份、白檀醇0.3-0.5份、苯甲醇0.3-0.5份、甲基庚烯酮0.1-0.3份、乙酸橙花酯0.05-0.15份、柠檬油2.0-3.0份、白花铃兰香基12.0-20.0份、溶剂55.0-70.0份。
可选的,以所述白花铃兰香基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白花铃兰香基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波洁洪醛12.0-35.0份、顺式茉莉酮1.0-15.0份、乙酸苄酯3.0-20.0份、吲哚1.0-15.0份和白色百里香油1.0-15.0份。
可选的,所述溶剂包括酒精、动植物油、辛酸甘油酯、三丙二醇单甲醚和三醋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香茅醇选自香茅醇950。
可选的,所述香叶醇选自香叶醇980。
可选的,所述白檀醇选自檀香208。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车载香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以重量份称取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
将上述香料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溶剂30.0-80.0份,搅拌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得到车载香氛。
可选的,加入溶剂后,还包括加入载体0.1-50.0份,通过载体吸附车载香氛;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香氛通过多种香料产生协同作用,进而使得到的车载香氛具有较高的被感知强度,可以有效改善车内异味的问题,使车内乘员感到放松,同时该车载香氛主要是以热爱尖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拥有年轻态职场精英的消费者和追求速度感的消费者为目标群体,以酷黑、运动、科技感为主题,开发出的与品牌定位、车型定位、目标客户定位背景相匹配的,与车内环境乘员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相互融洽的香氛,能够有效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和汽车的商品性,具有明显的品牌辨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香氛,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溶剂30.0-80.0份。
所述车载香氛通过多种香料产生协同作用,进而使得到的车载香氛具有较高的被感知强度,可以有效改善车内异味的问题,使车内乘员感到放松,同时该车载香氛主要是以热爱尖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拥有年轻态职场精英的消费者和追求速度感的消费者为目标群体,以酷黑、运动、科技感为主题,开发出的与品牌定位、车型定位、目标客户定位背景相匹配的,与车内环境乘员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相互融洽的香氛,能够有效提升车内气味感官品质和汽车的商品性,具有明显的品牌辨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香氛其特殊气味是由各香料混合协同得到的,缺少其中任意一种香料或是对其中各香料的添加量进行调整均会对其气味效果产生影响,从而与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香氛气味产生差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香氛呈液态形式,可通过容器进行存放和使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使所述车载香氛适应其他非闭合容器的使用环境和存放环境,所述车载香氛还包括有以下重量组分:
载体0.1-50.0份;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在车载香氛中加入上述载体,通过载体对车载香氛进行吸附,能够改变车载香氛的性质,使所述车载香氛呈半固状态,达到便于储存、缓释和剂型转换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无纺布,通过所述无纺布对所述车载香氛进行吸附,以使所述车载香氛能够以柔性的无纺布为媒介进行挥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吸附有所述车载香氛的无纺布与粘接物质结合形成贴片结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载香氛由以下重量组分构成:
柳酸苄酯0.8-1.2份、柠檬醛2.0-3.2份、香茅醇1.0-2.0份、香叶醇1.0-1.8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5-3.5份、甲位己基桂醛1.5-2.5份、龙涎酮1.0-2.0份、芳樟醇0.4-0.8份、乙酸芳樟酯0.4-0.8份、佳乐麝香原液1.5-2.5份、白檀醇0.3-0.5份、苯甲醇0.3-0.5份、甲基庚烯酮0.1-0.3份、乙酸橙花酯0.05-0.15份、柠檬油2.0-3.0份、白花铃兰香基12.0-20.0份、溶剂55.0-70.0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白花铃兰香基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白花铃兰香基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波洁洪醛12.0-35.0份、顺式茉莉酮1.0-15.0份、乙酸苄酯3.0-20.0份、吲哚1.0-15.0份和白色百里香油1.0-15.0份。
通过以上组分配合,得到的白花铃兰香基能够有效模拟天然白花铃兰的香味,克服传统白花铃兰精油气味较淡的问题,能够有效突出所述车载香氛中白花铃兰的香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包括酒精、动植物油、辛酸甘油酯、三丙二醇单甲醚和三醋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三丙二醇单甲醚,三丙二醇单甲醚对各类极性或非极性物质均有较好的溶解度,采用三丙二醇单甲醚能够有效保证对所述车载香氛中的各香料充分溶解,同时所述三丙二醇单甲醚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能够提高所述车载香氛的缓释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香茅醇选自香茅醇95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香叶醇选自香叶醇98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白檀醇选自檀香208。
所述车载香氛的使用方式为:将所述车载香氛置于车内香氛装置中,所述车内香氛装置通过控制气流流动速度、温度或雾化等方式使所述车载香氛分散于车厢内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车载香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以重量份称取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
将上述香料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溶剂30.0-80.0份,搅拌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得到车载香氛。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入溶剂后,还包括加入载体0.1-50.0份,通过载体吸附车载香氛。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基于以下流程对所述车载香氛进行开发:
根据内造型色彩主题和场景定义来制定香料的开发主题,本发明的香料主题为“酷黑、运动、科技感”,场景定义为:对尖端科技产品的热爱,年轻态的职场精英,追求速度感。根据主题内容,制备出n(n≥2)款香料。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将n款香料进行市场调研,选出喜好度最高的香料组合,并向参与调研者咨询改善意见,调研的城市至少3个,一线城市至少2个,参与调研的人数至少100人,参与调研者符合热爱尖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拥有年轻态职场精英的消费者和追求速度感的消费者的定义。
整车厂联合香料公司解读消费者的改善意见,对喜好度最高的香料进行优化和调整。将喜好度最高的香料搭载于车内香氛硬件中并释放,参与的评审人员对其释放强度和舒适度进行评价。强度如果不合适,则需要进行成分比例优化,直到整车评价合格,将合格的香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锁定,最终得到本发型提供的车载香氛。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述白花铃兰香基为预先配好的产品,所述白花铃兰香基由以下重量成分组成:
波洁洪醛20份、顺式茉莉酮9份、乙酸苄酯10份、吲哚7份和白色百里香油7份。
表1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6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实施例1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实施例2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实施例3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对比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对比例1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于对比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对比例2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用于对比说明本发明公开的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表1中对比例3中序号1-16的配方成分按比例称重,加入到调配罐中,均匀搅拌0.5h,再按表1中比例加入三丙二醇单甲醚,均匀搅拌1.5h,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止4h后即获得车载香氛。
性能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车载香氛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表2和表3中,参与评价人员为2名气味评价员和1名评香师。
表2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81
√:满足“酷黑、运动、科技感”的主题需求,具有较高辨识度;
×:不满足“酷黑、运动、科技感”的主题需求,不具有辨识度;
○:不确定。
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车载香氛搭载于车内的香氛发生器中并释放,评价人员对产生的气味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表3中,参与评价人员为2名气味评价员和1名评香师。
表3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82
√:搭载香氛后无法识别到车体本身气味;
×:车体气味能明显识别;
○:轻微识别到车体气味。
表2和表3中对于气味强度和气味舒适度的评价标准如下:
表4气味强度等级(气味评价员A、B)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83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91
表5气味舒适度等级(气味评价员A、B)
Figure BDA0002209679700000092
表6气味强度等级(评香师)
等级 描述
1
2 偏弱
3
4 偏强
5
从表2和表3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车载香氛能够有效掩盖车体本身气味,且符合“酷黑、运动、科技感”的主题需求,能够使整个车内的气味感官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对比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测试结果可知,无论是调整单个香料的添加量或是去除部分香料,均会导致获得的车载香氛气味与所需气味偏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溶剂30.0-8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香氛还包括有以下重量组分:
载体0.1-50.0份;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香氛由以下重量组分构成:
柳酸苄酯0.8-1.2份、柠檬醛2.0-3.2份、香茅醇1.0-2.0份、香叶醇1.0-1.8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5-3.5份、甲位己基桂醛1.5-2.5份、龙涎酮1.0-2.0份、芳樟醇0.4-0.8份、乙酸芳樟酯0.4-0.8份、佳乐麝香原液1.5-2.5份、白檀醇0.3-0.5份、苯甲醇0.3-0.5份、甲基庚烯酮0.1-0.3份、乙酸橙花酯0.05-0.15份、柠檬油2.0-3.0份、白花铃兰香基12.0-20.0份、溶剂55.0-7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白花铃兰香基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白花铃兰香基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波洁洪醛12.0-35.0份、顺式茉莉酮1.0-15.0份、乙酸苄酯3.0-20.0份、吲哚1.0-15.0份和白色百里香油1.0-1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酒精、动植物油、辛酸甘油酯、三丙二醇单甲醚和三醋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茅醇选自香茅醇9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叶醇选自香叶醇9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香氛,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檀醇选自檀香208。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香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以重量份称取柳酸苄酯0.5-2.0份、柠檬醛1.0-5.0份、香茅醇0.5-2.5份、香叶醇0.5-2.5份、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0-5.0份、甲位己基桂醛1.0-3.0份、龙涎酮0.5-2.5份、芳樟醇0.2-1.0份、乙酸芳樟酯0.2-1.0份、佳乐麝香原液1.0-3.0份、白檀醇0.1-0.8份、苯甲醇0.1-0.8份、甲基庚烯酮0.1-0.5份、乙酸橙花酯0.05-0.3份、柠檬油1.0-5.0份、白花铃兰香基10.0-30.0份;
将上述香料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溶剂30.0-80.0份,搅拌至上述香料完全溶解,得到车载香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香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溶剂后,还包括加入载体0.1-50.0份,通过载体吸附车载香氛;
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玉米淀粉、麦芽糊精、高分子树脂和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910894083.6A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538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4083.6A CN112538399A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4083.6A CN112538399A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8399A true CN112538399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4083.6A Pending CN112538399A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83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5216A (zh) * 2023-03-30 2023-07-18 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300A (zh) * 2010-09-29 2011-02-02 重庆市超临界精细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含有花椒芳香精油的香水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0602A (zh) * 2016-06-08 2019-02-05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香料材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300A (zh) * 2010-09-29 2011-02-02 重庆市超临界精细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含有花椒芳香精油的香水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0602A (zh) * 2016-06-08 2019-02-05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香料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浩斌等: "《化工专业实验》", 31 May 2015, 天津出版社 *
马世昌: "《化学物质词典》", 30 April 1999,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5216A (zh) * 2023-03-30 2023-07-18 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45216B (zh) * 2023-03-30 2023-11-21 广东铭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祛除异味的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yet et al. Functional anatomy of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for odors
TWI269653B (en) A61k 31/122 200601 a i htw a61k 31/216 200601 a i htw a61k 31/341 200601 a i htw a61k 31/60 200601 a i htw a61p 25/20 200601 a i htw a61l 9/01 200601 a i htw a61q 13/00 200601 a i htw
Rétiveau et al. Common and specific effects of fine fragrances on the mood of women
US20170114298A1 (en) Fragrance composition
CN106039361B (zh) 空气清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0167B (zh) 一种东方花香调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EP3621577B1 (en) Novel fragrance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with mood enhancing effects
CN107250333A (zh) 香料组合物
CN112538399A (zh)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438A (zh) 具有花香味的日化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2554A (zh) 油溶性除臭剂组合物以及消除氨气味和胺气味的方法
CN112538400A (zh)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CN118061742A (zh)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7185A (zh) 一种车用香氛香料及制备方法
JP2017178905A (ja) 乗り物酔い抑制用芳香剤組成物
JP5095110B2 (ja) 嗜好性向上剤及び嗜好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JP4224175B2 (ja) 透明ゲル状芳香・消臭剤組成物
JP2007031347A (ja) 精神鎮静用組成物
Schifferstein et al. Effects of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odors on product evaluations
MacEachern Big green purse: use your spending power to create a cleaner, greener world
CN117982698A (zh) 一种车载香氛及其制备方法
Gentner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wo fragrances on cabin comfort in an automotive environment
KR101843169B1 (ko) 제주도 물영아리 오름의 공간향을 재현한 향료 조성물
Saint-Bauzel et al. The sweet smell... of coldness: Vanilla and the warm–cold effect
Bouge What is the perfect sc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