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7930A -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7930A
CN112537930A CN202011424361.0A CN202011424361A CN112537930A CN 112537930 A CN112537930 A CN 112537930A CN 202011424361 A CN202011424361 A CN 202011424361A CN 112537930 A CN112537930 A CN 112537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water
ultra
strength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4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7930B (zh
Inventor
张雅静
王洪奎
韩新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Zelong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Zelo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Zelong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Zelo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43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7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7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7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7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7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0‑400份,水130‑160份,粉煤灰40‑60份,矿粉110‑130份,细骨料550‑880份,粗骨料900‑1000份,减水剂1‑2份,晶须填料5‑8份,复合保水剂3‑5份,其中复合保水剂包括重量比为(3‑5):1的膨润土和泥炭。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复合保水剂加入水中进行预吸水得到预吸水混合物;S2:将预吸水混合液与余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高强混凝土。本申请具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混凝土是抗压强度达到或超过60MPa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等优点,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强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胶凝材料掺量大,特别是水泥,并且对其它一些胶凝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国内外研究表明,水泥掺量大时,水化时放热量大,施工时容易形成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裂缝宽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后,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和正常使用,还为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离子的渗透提供了路径,加速对混凝土的侵蚀,同时,还会加剧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
因此,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较差,轻则使得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剥落等情况,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美观,重则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其承载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倒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一种抗裂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0-400份,水130-160份,粉煤灰40-60份,矿粉110-130份,细骨料550-880份,粗骨料900-1000份,减水剂1-2份,晶须填料5-8份,复合保水剂3-5份,其中复合保水剂包括重量比为(3-5):1的膨润土和泥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煤灰、矿粉的加入代替了部分水泥,减少了水泥的用量,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变过程比较平稳,从而减少混凝土温度开裂的危险。但同时,粉煤灰、矿粉的掺入促使了混凝土二次水化反应,加剧混凝土的自收缩,从而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开裂较严重。而复合保水剂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一方面为粉煤灰、矿粉二次水化提供水分,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湿度,抑制混凝土内部水分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干裂,降低混凝土内部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密实度,防止有害介质的侵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膨润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防止水分散失过快引起的收缩裂缝,且膨润土中层状结构的蒙脱石的剥离能够填充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蒙脱石能够参与水泥水化反应,并与水化产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致密的结构,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泥炭为多孔结构,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水分,与膨润土协同配合,能够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湿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晶须填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高绝缘性、耐磨耗、耐高温、耐酸碱、抗腐蚀、红外线反射性良好、易于表面处理、易与聚合物复合、无毒等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且能够填充在各组分原料间的孔隙中,并与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使抗渗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大大降低,进而使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渗能力。另外,晶须填料的高强度能够弥补因膨润土和泥炭的加入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膨润土和泥炭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同时,使得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膨润土在微波条件下煅烧6-8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膨润土;
(2)将泥炭烘干后在2-3MPa的高压状态下,-8℃~-5℃于处理2-3h后粉碎,得到90-100目的泥炭粉体;
(3)将步骤(1)得到的煅烧膨润土和泥炭粉体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保水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膨润土进行微波处理,一方面达到烘干膨润土的目的,另一方面使膨润土的结构活化,增强膨润土对水的吸附量以及对水的吸附速度。另外,采用高压低温处理泥炭,对泥炭进行细化处理,能够大大提高泥炭的吸水性能,与膨润土配合,能够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并能够锁住水分,在进行二次水化时缓慢释放,降低混凝土自缩形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微波频率为2400-2500MHz、微波功率为550-650W。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试验发现,在上述条件下对膨润土处理后,制得的复合保水剂的吸水性能最佳,从而制得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较好。
优选的,所述原料中包括0.2-0.5重量份活性二氧化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二氧化硅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极易与水泥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二次反应,使得氢氧化钙的量减少,降低氢氧化钙对混凝土造成的危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另外,活性二氧化硅与膨润土协同作用,在混凝土中,使得膨润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层间吸附交换活性,改善对水泥水合物的相融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膨润土经活性二氧化硅调质后以其优异的胶凝作用、膨胀性等特性,能够及时阻塞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优选的,所述膨润土与活性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1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试验发现,膨润土与活性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15):1时,活性二氧化硅对膨润土的调质效果最好,从而使得膨润土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改善效果更佳,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优选的,所述原料中还包括2-3份聚丙烯纤维和1-2份秸秆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且耐酸、耐碱、抗微生物和耐磨性能好,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较错成网状结构,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秸秆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在混凝土内部起到蓄水的作用,在水泥水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出水分,使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还可以补充防裂混凝土表面蒸发所散失的水分,进而使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的差异性大大降低,从而使防裂混凝土的表面不易出现裂缝。另外,聚丙烯纤维能够弥补秸秆纤维的部分缺陷,使得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相互缠绕成网状结构,提高了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强度,使混凝土使用时不易产生裂缝,同时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压性能。
优选的,所述秸秆纤维采用以下方法改性:将秸秆纤维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秸秆纤维质量的1.5-2%的硅烷偶联剂,并混合均匀,然后微波处理3-5min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微波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秸秆纤维的表面凹凸不平,并形成了较多的微孔,一方面增加秸秆纤维的吸水性能,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产生的裂缝,另一方面改性秸秆纤维能够增加与各原料的结合性,增加混凝土原料间的结合性能,从而降低混凝土开裂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微波处理的条件为,在750-850W下微波辐射1-2min,在2400-2500W下辐射2-3min。
优选的,所述晶须填料为氧化铝晶须、硼酸镁晶须、硫酸钙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晶须是由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微纳米级的短纤维,硫酸钙晶须是一种具有增强、增韧、耐热、高触变性的优良填充剂,氧化铝晶须和硼酸镁晶须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绝缘性等优异性能,其能够堵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通道,降低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压轻度,使混凝土整体的结构性能大大提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超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复合保水剂加入水中进行预吸水得到预吸水混合物;
S2:将预吸水混合液与余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高强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制备混凝土的工艺操作较为简单,且能够使各组分之间快速混合均匀,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整体品质也能得到保证。各组分之间充分混合,从而使得各原料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在水泥进行水化反应时,使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的差异性大大降低,使得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良好的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粉煤灰、矿粉、晶须填料与复合保水剂的配合使用,一方面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另一方面,复合保水剂为粉煤灰和矿粉提供二次水化所需的水分,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晶须填料的加入,与复合保水剂配合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2.复合保水剂采用膨润土和泥炭制得,通过膨润土与泥炭协调配合共同作用,能够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湿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开裂的情况,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活性二氧化硅对膨润土调质,使得膨润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层间吸附交换活性,改善对水泥水合物的相融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4.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相互缠绕成网状结构,提高了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强度,使混凝土使用时不易产生裂缝,同时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压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S1:将3g复合保水剂加入到水中浸泡2h进行预吸水,然后过滤得到预吸水混合物;
S2:将水泥300g,水160g,粉煤灰40g,矿粉130g,细骨料550g,粗骨料1000g,减水剂1g,氧化铝晶须8g与步骤S1中得到的预吸水混合物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得到超高混凝土;其中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25g膨润土在微波频率为2400MHz、微波功率为550的微波条件下煅烧6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膨润土;
(2)将0.75g泥炭于110℃下烘干,然后加入高压釜中,使釜内压力升至2MPa,温度降至-8℃状态下处理2h后粉碎,得到90目的泥炭粉体;
(3)将步骤(1)得到的煅烧膨润土和泥炭粉体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保水剂;
水泥采用阳泉冀东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
矿粉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矿粉;
细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天然砂,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粗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10mm-25mm;
减水剂采用购自沈阳兴正和化工有限公司的聚羧酸减水剂。
实施例2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g复合保水剂加入到水中浸泡2h进行预吸水,然后过滤得到预吸水混合物;
S2:将水泥350g,水145g,粉煤灰50g,矿粉120g,细骨料650g,粗骨料950g,减水剂1.5g,硼酸镁晶须6g与步骤S1中得到的预吸水混合物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得到超高混凝土;其中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3.2g膨润土在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功率为600的微波条件下煅烧7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膨润土;
(2)将0.8g泥炭于110℃下烘干,然后加入高压釜中,使釜内压力升至2.5MPa,温度降至-7℃状态下处理2.5h后粉碎,得到95目的泥炭粉体;
(3)将步骤(1)得到的煅烧膨润土和泥炭粉体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保水剂;
水泥采用阳泉冀东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
矿粉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矿粉;
细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天然砂,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粗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10mm-25mm;
减水剂采用购自沈阳兴正和化工有限公司的聚羧酸减水剂。
实施例3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2g复合保水剂加入到水中浸泡2h进行预吸水,然后过滤得到预吸水混合物;
S2:将水泥400g,水130g,粉煤灰60g,矿粉110g,细骨料880g,粗骨料900g,减水剂2g,硫酸钙晶须5g与步骤S1中得到的预吸水混合物加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得到超高混凝土;其中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2g膨润土在微波频率为2500MHz、微波功率为650的微波条件下煅烧8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膨润土;
(2)将0.8g泥炭于110℃下烘干,然后加入高压釜中,使釜内压力升至3MPa,温度降至-5℃状态下处理3h后粉碎,得到100目的泥炭粉体;
(3)将步骤(1)得到的煅烧膨润土和泥炭粉体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保水剂;
水泥采用阳泉冀东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
矿粉采用东莞市丽辉矿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矿粉;
细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天然砂,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粗骨料采用寿阳永兴石料厂生产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10mm-25mm;
减水剂采用购自沈阳兴正和化工有限公司的聚羧酸减水剂。
实施例4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0.2g活性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硅购自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5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0.35g活性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硅购自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6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0.5g活性二氧化硅,活性二氧化硅购自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例7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包括0.32g活性二氧化硅。
实施例8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包括0.27g活性二氧化硅。
实施例9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包括0.21g活性二氧化硅。
实施例10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2g聚丙烯纤维和2g秸秆纤维。聚丙烯纤维购自泰安瑞亿盛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烘干,剪切成2-4cm长后粉碎,过100目筛并于85℃下干燥12h,得到秸秆纤维。
实施例11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2.5g聚丙烯纤维和1.5g秸秆纤维。聚丙烯纤维购自泰安瑞亿盛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烘干,剪切成2-4cm长后粉碎,过100目筛并于85℃下干燥12h,得到秸秆纤维。
实施例12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3g聚丙烯纤维和1g秸秆纤维。聚丙烯纤维购自泰安瑞亿盛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烘干,剪切成2-4cm长后粉碎,过100目筛并于85℃下干燥12h,得到秸秆纤维。
实施例13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采用改性的秸秆纤维,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纤维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秸秆纤维质量的1.5%的硅烷偶联剂KH570,并混合均匀,然后微波处理3min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纤维。
实施例14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采用改性的秸秆纤维,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纤维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秸秆纤维质量的1.7%的硅烷偶联剂KH560,并混合均匀,然后微波处理4min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纤维。
实施例15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采用改性的秸秆纤维,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纤维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秸秆纤维质量的2%的硅烷偶联剂KH550,并混合均匀,然后微波处理5min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纤维。
对比例1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水泥250g,水170g,粉煤灰35g,矿粉135g,细骨料500g,粗骨料800g,减水剂0.5g,硼酸镁晶须9g,复合保水剂2g。
对比例2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水泥450g,水125g,粉煤灰70g,矿粉100g,细骨料900g,粗骨料1200g,减水剂2.5g,硼酸镁晶须4g,复合保水剂6g。
对比例3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不包含硼酸镁晶须。
对比例4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的泥炭替换复合保水剂。
对比例5
一种采用以下方法制得的超高混凝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的膨润土替换复合保水剂。
性能检测
对实施例1-15、对比例1-5中的混凝土的性能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测试。
①早期抗裂性能:按照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标准试块,计算混凝土浇注24h后测量得到单位面积的裂缝数目以及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
②抗折强度:按照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标准试块,并测量标准试块养护28d的抗折强度。
③抗压强度:按照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标准试块,并测量标准试块养护28d的抗压强度。
对实施例1-15、对比例1-5中的混凝土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混凝土性能检测数据
Figure BDA0002824135980000081
Figure BDA0002824135980000091
结合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5制得的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优于对比例1-5,说明本发明的混凝土配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压性能,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结合实施例4-9和实施例2,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9制得的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优于实施例2,说明活性二氧化硅的加入对膨润土具有改善效果,并与膨润土协同作用,及时阻塞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活性二氧化硅的加入还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和抗压性能。
结合实施例10-12和实施例2,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0-12制得的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优于实施例2,说明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之间能够缠绕成网状结构,提高了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强度,使混凝土使用时不易产生裂缝,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压性能。另外,实施例13-15制得的混凝土的性能由于实施例11,说明经微波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秸秆纤维增加了秸秆纤维的吸水性和混凝土原料之间的结合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开裂性能和抗压性能。
结合实施例2和对比例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制得的混凝土的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3,说明硼酸镁晶须的加入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硼酸镁晶须与其余原料协同配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
结合实施例2和对比例4-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制得的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4-5,说明采用泥炭和膨润土制得的复合保水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同时说明泥炭与膨润土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复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泥炭或膨润土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300-400份,水130-160份,粉煤灰40-60份,矿粉110-130份,细骨料550-880份,粗骨料900-1000份,减水剂1-2份,晶须填料5-8份,复合保水剂3-5份,其中复合保水剂包括重量比为(3-5):1的膨润土和泥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膨润土在微波条件下煅烧6-8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膨润土;
(2)将泥炭烘干后在2-3MPa的高压状态下,-8℃~-5℃于处理2-3h后粉碎,得到90-100目的泥炭粉体;
(3)将步骤(1)得到的煅烧膨润土和泥炭粉体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保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微波频率为2400-2500MHz、微波功率为550-65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包括0.2-0.5重量份活性二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与活性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包括2-3份聚丙烯纤维和1-2份秸秆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纤维采用以下方法改性:将秸秆纤维分散于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秸秆纤维质量的1.5-2%的硅烷偶联剂,并混合均匀,然后微波处理3-5min后,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处理的条件为,在750-850W下微波辐射1-2min,在2400-2500W下辐射2-3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须填料为氧化铝晶须、硼酸镁晶须、硫酸钙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超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复合保水剂加入水中进行预吸水得到预吸水混合物;
S2:将预吸水混合液与余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高强混凝土。
CN202011424361.0A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537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361.0A CN112537930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4361.0A CN112537930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7930A true CN112537930A (zh) 2021-03-23
CN112537930B CN112537930B (zh) 2022-05-31

Family

ID=75019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4361.0A Active CN112537930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793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3750A (zh) * 2021-04-27 2021-07-27 西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3429166A (zh) * 2021-06-24 2021-09-24 李睿 一种抗压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150A (zh) * 2021-08-23 2021-11-26 山东百纳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83812A (zh) * 2022-10-08 2023-01-10 江西申洪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复合改性膨润土及其在配制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15612390A (zh) * 2022-09-29 2023-01-17 深圳陆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乳化聚氨酯砂浆地坪涂层结构
CN115849803A (zh) * 2022-11-24 2023-03-28 杨凯 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K500622012A3 (sk) * 2012-12-27 2014-07-02 Považská Cementáreň, A.S. Spôsob výroby cementu a cementová a betónová zmes vyrobená týmto spôsobom
KR101512962B1 (ko) * 2014-11-13 2015-04-21 (주)코메스코리아 단면 복구용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면 복구공법
CN109369076A (zh) * 2018-11-21 2019-02-22 杭州金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527A (zh) * 2019-10-31 2020-01-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专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45212A (zh) * 2019-11-23 2020-02-28 山东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耐渗流冲刷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281A (zh) * 2020-03-13 2020-08-04 上海练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久抗开裂商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7718A (zh) * 2020-04-26 2020-08-11 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钢纤维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K500622012A3 (sk) * 2012-12-27 2014-07-02 Považská Cementáreň, A.S. Spôsob výroby cementu a cementová a betónová zmes vyrobená týmto spôsobom
DE102013114824A1 (de) * 2012-12-27 2014-07-03 Povazská cementáren, a.s. Verfahren zur Zementherstellung und eine damit hergestellte Zement- und Betonzusammensetzung
KR101512962B1 (ko) * 2014-11-13 2015-04-21 (주)코메스코리아 단면 복구용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면 복구공법
CN109369076A (zh) * 2018-11-21 2019-02-22 杭州金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527A (zh) * 2019-10-31 2020-01-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一种薄壳山核桃专用复合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45212A (zh) * 2019-11-23 2020-02-28 山东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耐渗流冲刷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281A (zh) * 2020-03-13 2020-08-04 上海练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久抗开裂商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7718A (zh) * 2020-04-26 2020-08-11 上海兆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钢纤维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惠久: "《新材料辞典》", 31 December 1996,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孙家瑛等: "《土木工程材料》", 30 September 2014,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方荣利等: "《水泥混合材》", 31 May 1993,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杨伯科: "《混凝土实用新技术手册 精编》", 31 January 1998,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文广等: "《聚合物改性原理》", 31 March 201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韩哲文: "《高分子科学教程 第2版》", 28 February 2011,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3750A (zh) * 2021-04-27 2021-07-27 西南大学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3429166A (zh) * 2021-06-24 2021-09-24 李睿 一种抗压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150A (zh) * 2021-08-23 2021-11-26 山东百纳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2390A (zh) * 2022-09-29 2023-01-17 深圳陆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乳化聚氨酯砂浆地坪涂层结构
CN115583812A (zh) * 2022-10-08 2023-01-10 江西申洪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复合改性膨润土及其在配制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15583812B (zh) * 2022-10-08 2024-01-23 江西申洪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复合改性膨润土及其在配制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15849803A (zh) * 2022-11-24 2023-03-28 杨凯 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7930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7930B (zh) 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415B (zh) 一种免烧轻质砂及其制备方法
EP2578551A1 (en) Composition used for high strength and watertight concrete
CN110372281B (zh) 一种高强度低收缩的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518867A (ja) 建築用生成物
CN106007782B (zh) 轻质多孔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368B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增强增韧陶瓷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000B (zh) 水泥窑尾气碳化建筑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9699B (zh) 一种底层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917A (zh) 一种c7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20062B1 (ko) 건축물 폐재의 순환골재를 이용한 지오폴리머 콘크리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53311B1 (ko) 중유회를 함유하는 경량기포 콘크리트 제조용 조성물, 이를이용한 alc의 제조방법
JP3374515B2 (ja) 無機質板の製造方法
CN108455921B (zh) 一种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
CN113429168A (zh) 一种含有气化渣粗渣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1268A (zh) 负氧离子发光uhpc板及其制备方法与设备
CN102849970A (zh) 一种功能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24658B (zh) 一种磷酸铁硫氧镁复合水泥基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48109A (zh) 一种天然水镁石纤维改性石灰-偏高岭土复合砂浆的制备方法
CN114988784B (zh) 一种硅酸钙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32617B1 (ko) 균열제어 자기치유 혼화재 조성물과 그 혼화재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자기치유 모르타르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단면보수공법
CN109265114A (zh) 一种高强度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33807B1 (ko) 시멘트 블록 제조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멘트 블록의 제조방법
KR101262447B1 (ko) 인조석 제조용 페이스트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인조석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무기 바인더계 인조석
CN112408878A (zh) 耐压地聚物复合材料及使用其的耐压地聚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ajing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kui

Inventor after: Han Xinl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aj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ongkui

Inventor before: Han Xinl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