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4736A - 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和透明分集方案 - Google Patents

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和透明分集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4736A
CN112534736A CN201980041798.5A CN201980041798A CN112534736A CN 112534736 A CN112534736 A CN 112534736A CN 201980041798 A CN201980041798 A CN 201980041798A CN 112534736 A CN112534736 A CN 112534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ort
antenna
scheme
closed
loop mim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4736B (zh
Inventor
Y.黄
G.斯里德哈兰
杨桅
T.俞
P.加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3980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8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4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9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ectors, i.e. sector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具有部分相干天线的用户设备(UE)可以配置用于在天线组上进行同时传输。为了实现使用部分相干天线组的同时传输的益处并且不会让传输影响彼此,UE可以在可以保持相位相干性的天线组中的每个天线之中应用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在混合闭环MIMO方案之后,UE可以跨组中的每个天线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替代地,UE可以首先应用透明分集方案,然后再应用混合闭环MIMO方案。通过应用混合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UE可以完全实现其资源,并且有助于改善MIMO系统的空间分集。

Description

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和透明分集方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要求Huang等人于2019年6月21日提交的题为“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SCHEMES”的第16/449,246号美国专利申请以及Huang等人于2018年6月25日提交的题为“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SCHEMES”的第62/689,80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已转让给本受让人并且明确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新无线电(NR)中的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收发、广播等。这些系统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的通信。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第四代(4G)系统(诸如长期演进(LTE)系统、高级LTE(LTE-A)系统或LTE-A Pro系统)以及可以被称为新无线电(NR)系统的第五代(5G)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采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之类的技术。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每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支持针对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而这些通信设备又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
在诸如MIMO系统之类的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和UE可以使用多个天线完成相互通信。在一些情况下,基站或UE的多个天线可能是部分相干的。这样,某些天线对(或天线端口)可能是相干的,而其他天线对(或天线端口)可能是不相干的。如果UE能够保留一对天线之间的相位相干性,那么,这对天线对于上行链路传输而言可以是相干的。也就是说,这对天线之间的相位在探测参考信号(SRS)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之间是固定的。如果基站或UE无法维持相位相干性,则可以将这对天线视为非相干(不相干或没有相干性)。这种部分相干的条件可能是因为例如基站或UE的硬件问题而导致的。
在一些情况下,一对非相干的天线可能会被限制与另一对相干的天线进行同时传输。也就是说,基站或UE可能无法同时在两个波束上进行传输(一个波束可以对应于一对相干的天线,而另一个波束可以对应于一对非相干的天线),这是因为来自非相干天线对的传输可能会影响来自相干天线对的传输。限制具有部分相干天线的基站或UE的传输可以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例如,时间和频率资源、低效的功率利用等)。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技术涉及支持新无线电(NR)中的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改进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有部分相干天线的用户设备(UE)可以配置用于在可以是部分相干的天线组上进行同时传输。第一天线组可以包括相干的天线,而另一天线组可以包括非相干的天线。在示例中,UE可以具有四个天线,这些天线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天线组(AG)(例如,AG0和AG1)。第一组AG0可以具有天线0和天线1,而第二组AG1可以包括天线2和天线3。为了实现使用天线组AG0和AG1两者的同时传输的益处并且不会让传输影响彼此(例如,干扰),UE可以应用包括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这两者的混合方案。可以在可保持相位相干性的天线组AG0和AG1中的每个天线之中应用闭环MIMO方案。混合闭环MIMO方案尤其可以是复用方案或波束成形方案。
在混合闭环MIMO方案之后,UE可以在天线组AG0和AG1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例如,循环延迟分集(CDD),诸如小延迟CDD(SCDD)),以在这两个天线组之间实现空间分集。替代地,UE可以首先应用透明分集方案,然后再应用闭环MIMO方案。通过应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这两者,UE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并减少浪费的(例如,未使用的)资源的实例。例如,可以为UE分配40dBm的发送功率。如果UE具有两个天线组(一对是相干的,而另一对是非相干的),那么,某些常规技术可能会限制UE使用两组天线(例如,非相干的天线对)进行同时传输。然而,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UE通过使用两个天线组可能能够使用更多的或全部的已分配发送功率。另外,通过配置并启用具有这种能力的UE(例如,混合闭环MIMO加上透明分集方案),可以使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分集得到改善。尽管本文描述的技术涉及部分相干天线,但是这些技术也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应用于完全相干的天线集合。
描述了一种用于UE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该指令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以使装置: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的部件: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用于以下的部件: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以及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的部件。
描述了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
本文所述的用于应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并且在天线端口组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闭环MIMO方案的输出。
本文所述的用于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一组,根据第一预编码器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并且,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二组,根据与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预编码器和第二预编码器具有相同的秩。
本文所述的用于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并且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透明分集方案的输出。
本文所述的用于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以生成虚拟天线端口集合;并且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虚拟地组合(例如,在以下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以生成虚拟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集合;并且对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上行链路数据包括与层集合相对应的数据流集合。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透明分集方案包括小延迟循环延迟分集。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方案使用秩1预编码。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方案使用至少秩2预编码。
本文所述的用于接收指示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接收指示与将被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秩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接收指示将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至少一个预编码器的DCI。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将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DMRS。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对于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
一种用于基站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进行电子通信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该指令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以使装置: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标识出以下的部件: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以及用于向UE发送以下指示部件: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描述了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以包括指令,该指令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以: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UE将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示指示出UE将在透明分集方案之前应用闭环MIMO方案。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发送以下指示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第一预编码器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一组而被预编码,并且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与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二组而被预编码。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预编码器和第二预编码器具有相同的秩。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UE将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示指示出UE将在闭环MIMO方案之前应用透明分集方案。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上行链路数据包括与层集合相对应的数据流集合。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透明分集方案包括小延迟循环延迟分集。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方案使用秩1预编码。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方案使用至少秩2预编码。
本文所述的用于发送指示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该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包括UE将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示。
在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中,指示标识UE将应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顺序。
本文所述的用于发送指示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发送指示与将被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秩的DCI。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发送指示UE将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至少一个预编码器的DCI。
本文所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选择UE将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预编码器;并且将所选预编码器的指示发送给UE。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新无线电(NR)中的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3A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框图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处理流程的示例。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包括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的系统的图。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包括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的系统的图。
图13至图17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之类的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用户设备(UE)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改进的系统性能,其中包括改进的系统容量(例如,每个小区更多的UE)和改进的覆盖范围,还有改进的服务提供能力(例如,更高的每UE数据速率)。基站和UE处多个天线的可用性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用来实现不同的目的。例如,基站或UE处的多个天线可以用于提供额外的分集以防止无线电信道上的衰落,或者用于整形整个天线波束(例如,分别为发送波束或接收波束),或者用于通过无线电接口创建多个并行通信无线电信道。如此提供了增加带宽利用率而又不相应降低功率效率的可能性。
在MIMO系统中,基站和UE可以将多个天线用于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通信。在一些情况下,基站或UE的天线可以是部分相干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天线组可以是相干的或非相干的。在第一天线组的天线与第一天线组的其他天线相干,并且第二天线组的天线与第二天线组的其他天线相干,但第二天线组的天线与第一天线组的天线没有相干性(非相干)的情况下,可以说这两个天线组是部分相干的。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存在或使用三个或更多这样的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具有两个或更多的相干天线。在一些技术中,一组相干的天线可能被限制与另一组相干的天线进行同时传输,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非相干,从而限制了基站或UE的资源利用率(例如,发送功率利用率)。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UE(或基站)可以配置为通过部分相干天线来支持同时UL(或DL)传输,特别是在每个组内的天线相干但不同组之间的天线非相干的情况下。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将UE配置为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来支持跨天线组(其可以是部分相关的)的同时传输,并实现与其相关的益处(例如,高效的资源利用、频谱分集等)。例如,UE可以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中或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这两者用于使用与数个天线端口组相关联的数个天线端口的UL传输。
在接收到该指示之后,UE可以在数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也就是说,可以在每个天线端口组内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且可以在不同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应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顺序可以是不同的。在一个示例中,UE可以对数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首先应用闭环MIMO方案,随后再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替代地,在另一示例中,UE可以对数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首先应用透明分集方案,然后再应用闭环MIMO方案。在一些情况下,首先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不同天线端口组中的天线端口可能会导致数个虚拟天线端口。也就是说,首先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跨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可以是将多个非相干天线虚拟地组合成虚拟天线端口。通过应用混合闭环MIMO方案以及透明分集方案,UE可以完全实现其资源并减少未使用资源的实例。另外,通过用上述方案(例如,混合闭环MIMO加上透明分集方案)来配置UE可以使MIMO系统的空间分集得到改善。
首先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本公开的各方面还由框图、表和处理流程示出并参考其进行描述。本公开的各方面进一步由涉及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装置图、系统图和流程图示出并参考其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5、UE 115和核心网络130。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长期演进(LTE)网络、高级LTE(LTE-A)网络、LTE-A Pro网络或新无线电(NR)网络。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增强宽带通信、超可靠(例如,任务关键)通信、低等待时间通信或者与低成本和低复杂度设备的通信。
基站105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与UE 115无线通信。本文描述的基站105可以包括或者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收发器、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无线电收发器、NodeB、eNodeB(eNB)、下一代节点B或giga-nodeB(其中的任一个都可以被称为gNB)、家庭NodeB、家庭eNodeB或其他一些合适的术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105(例如,宏小区基站或小小区基站)。本文描述的UE 115可能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105和网络设备(包括宏eNB、小小区eNB、gNB、中继基站等)进行通信。
每个基站105可以与其中支持与各种UE 115的通信的特定地理覆盖区域110相关联。每个基站105可以经由通信链路125为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基站105与UE 115之间的通信链路125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载波。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示出的通信链路125可以包括从UE 115到基站105的上行链路传输,或者从基站105到UE 115的下行链路传输。下行链路传输也可以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也可以称为反向链路传输。
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域110可以被划分为构成地理覆盖区域110的仅一部分的扇区,并且每个扇区可以与小区相关联。例如,每个基站105可以提供针对宏小区、小小区、热点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或其各种组合的通信覆盖。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以是可移动的,因而为移动的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通信覆盖。在一些示例中,与不同技术相关联的不同地理覆盖区域110可以重叠,并且可以由同一基站105或不同的基站105来支持与不同技术相关联的重叠地理覆盖区域110。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异构LTE/LTE-A/LTE-A Pro或NR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基站105为各个地理覆盖区域110提供覆盖。
术语“小区”是指用于与基站105通信(例如,通过载波)的逻辑通信实体,并且可以与用于区分经由相同或不同的载波操作的相邻小区的标识符(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PCID)、虚拟小区标识符(VCID))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载波可以支持多个小区,并且可以根据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设备提供接入的不同的协议类型(例如,机器类型通信(MTC)、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移动宽带(eMBB)或其他)来配置不同的小区。在一些情况下,术语“小区”可以指逻辑实体在其上操作的地理覆盖区域110的一部分(例如,扇区)。
UE 115可以分散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并且每个UE 115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 115也可以被称为移动设备、无线设备、远程设备、手持设备或订户设备或者一些其他合适的术语,其中“设备”也可以被称为单元、站点、终端或客户端。UE 115还可以是个人电子设备,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在一些示例中,UE 115还可以指代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物联网(IoT)设备、万物联网(IoE)设备或MTC设备等,它们可以在诸如电器、载具、仪表等各种物品中实现。
一些UE 115(诸如MTC或IoT设备)可以是低成本或低复杂度设备,并且可以提供机器之间的自动化通信(例如,经由机器到机器(M2M)通信)。M2M通信或MTC可以指的是允许设备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彼此进行通信或与基站105进行通信的数据通信技术。在一些示例中,M2M通信或MTC可以包括来自设备的通信,该设备集成了传感器或仪表以测量或捕获信息并将该信息中继到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该中央服务器或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该信息或向与程序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人类呈现该信息。可以将一些UE 115设计为收集信息或实现机器的自动化行为。MTC设备的应用示例包括智能计量、库存监视、水位监视、设备监视、医疗保健监视、野生生物监视、天气和地质事件监视、车队管理和跟踪、远程安全感测、物理接入控制以及基于交易的业务收费。
一些UE 115可以配置为采用降低功耗的操作模式,诸如半双工通信(例如,支持经由发送或接收但不支持同时发送和接收的单向通信的模式)。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按降低的峰值速率执行半双工通信。UE 115的其他功率节约技术包括在不参与主动通信时进入省电的“深度睡眠”模式,或者在有限带宽上操作(例如,根据窄带通信)。在一些情况下,UE 115可以设计为支持关键功能(例如,任务关键功能),并且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配置为针对这些功能提供超可靠通信。
在一些情况下,UE 115还可能能够直接与其他UE 115通信(例如,使用对等(P2P)或设备到设备(D2D)协议)。利用D2D通信的一组UE 115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以处于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域110内。这样的组中的其他UE 115可以处于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域110之外,或否则无法接收来自基站105的传输。在一些情况下,经由D2D通信实现通信的UE 115的组可以利用一对多(1:M)系统,其中每个UE 115向组中的每个其他UE 115进行发送。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有助于用于D2D通信的资源的调度。在其他情况下,在UE 115之间执行D2D通信,而无需基站105的参与。
基站105可以与核心网络130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彼此之间进行通信。例如,基站105可以通过回程链路132(例如,经由S1、N2、N3或其他接口)与核心网络130相接。基站105可以直接地(例如,直接在基站105之间)或间接地(例如,经由核心网络130)通过回程链路134(例如,经由X2、Xn或其他接口)彼此通信。
核心网络130可以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互联网协议(IP)连接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核心网络130可以是演进型分组核心(EPC),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至少一个服务网关(S-GW)和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MME可以管理非接入层(例如,控制平面)功能,诸如与EPC相关联的基站105所服务的UE 115的移动性、认证和承载管理。用户IP分组可以通过本身可以连接到P-GW的S-GW传送。P-GW可以提供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GW可以连接到网络运营商的IP服务。运营商的IP服务可以包括对互联网、(一个或多个)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或分组交换(PS)流服务的接入。
至少一些网络设备(诸如基站105)可以包括诸如接入网络实体之类的子组件,其可以是接入节点控制器(ANC)的示例。每个接入网络实体可以通过多个其他接入网络传输实体与UE 115通信,这些其他接入网络传输实体可以被称为无线电头、智能无线电头或传输/接收点(TRP)。在一些配置中,每个接入网络实体或基站105的各种功能可以分布在各种网络设备(例如、无线电头和接入网络控制器)上,或者合并到单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105)中。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使用通常在300兆赫(MHz)至300千兆赫(GHz)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频带来操作。通常,因为波长的长度范围是从大约一分米到一米,所以从300MHz到3GHz的区域被称为特高频(UHF)区域或分米带。UHF波可能会被建筑物和环境特征阻挡或重定向。然而,波可以充分穿透结构以使宏小区能够向位于室内的UE 115提供服务。与使用300MHz以下频谱的高频(HF)或甚高频(VHF)部分的较小频率和较长波的传输相比,UHF波的传输可能与较小的天线和较短的范围(例如,小于100km)相关联。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使用从3GHz到30GHz的频带(也被称为厘米带)在超高频(SHF)区域中操作。SHF区域包括诸如5GHz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之类的带,这些带可能会被可以容忍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的设备适时地使用。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在频谱的极高频(EHF)区域(例如,从30GHz到300GHz)中操作,该EHF区域也被称为毫米频带。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UE 115与基站105之间的毫米波(mmW)通信,并且相应设备的EHF天线可以甚至比UHF天线更小且更紧密地间隔开。在一些情况下,这可以有助于UE 115内天线阵列的使用。但是,与SHF或UHF传输相比,EHF传输的传播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大气衰减和更短的范围。可以跨使用一个或多个不同频率区域的传输采用本文公开的技术,并且跨这些频率区域的带的指定使用可能会因国家或监管机构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利用许可的和非许可的无线电频谱带。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采用许可辅助接入(LAA)、LTE未许可(LTE-U)无线接入技术,或者诸如5GHz ISM频带之类的未许可带中的NR技术。当在未许可射频频谱带中操作时,无线设备(诸如基站105和UE 115)可以采用先听后说(LBT)过程来确保在传输数据之前频率信道是清空的。在一些情况下,未许可带中的操作可以基于CA配置与在许可带中操作的CC的结合。未许可频谱中的操作可以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传输、对等传输或这些的组合。未许可频谱中的双工可以基于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或这两者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或UE 115可以配备有多个天线,这些天线可以用于采用诸如发射分集、接收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或波束成形之类的技术。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在发送设备(例如,基站105)与接收设备(例如,UE 115)之间使用传输方案,其中发送设备配备有多个天线,而接收设备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天线。MIMO通信可以采用多径信号传播,以通过经由不同的空间层发送或接收多个信号(这可以被称为空间复用)来提高频谱效率。例如,发送设备可以经由不同的天线或者天线的不同组合来发送多个信号。同样,接收设备可以经由不同的天线或者天线的不同组合来接收多个信号。多个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可以被称为分离的空间流,并且可以携带与相同的数据流(例如,相同的码字)或不同的数据流相关联的比特。不同的空间层可以与用于信道测量和报告的不同的天线端口相关联。MIMO技术包括单用户MIMO(SU-MIMO)(其中,多个空间层被发送给相同的接收设备)和多用户MIMO(MU-MIMO)(其中,多个空间层被发送给多个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和/或UE 115可以执行开环MIMO或闭环MIMO。在MIMO中,发送器(例如,用于上行链路的UE 115,以及用于下行链路的基站105)可以使用预编码矩阵来匹配(或尝试匹配)在UE 115与基站105之间经历的空间信道。在闭环MIMO中,可以基于从UE115到基站105的反馈信令来改变预编码矩阵。也就是说,在闭环MIMO中,基站105可以使用(例如,经由测量而获得的)信道信息来选择预编码矩阵。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5可以基于从UE 115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来选择或改变预编码矩阵。可以(例如,在DCI中)向UE 115指示UE 115将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的指示。
在开环MIMO中,基站105或UE 115都不提供反馈信令来确定信道信息。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和/或UE 115可以应用分集方案。分集方案的示例包括循环延迟分集(CDD)、频率开关发射分集(FSTD)、空频块编码(SFBC)和空时块编码(STBC)。在透明分集方案中,发送器可以在发送器处应用分集方案,与分集方案相关联的特定参数对接收器是未知的(并且因此对于接收器而言是透明的)。对于上行链路,UE 115可以应用其参数对基站105是未知的分集方案。在包括循环延迟分集的透明分集方案的情况下,UE 115可以应用相移θ,其值对基站105是未知的。
波束成形(其还可以被称为空间滤波、定向发送或定向接收)是一种可以在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例如,基站105或UE115)处使用,以对沿着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空间路径的天线波束(例如,发送波束或接收波束)进行整形或操纵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通过组合经由天线阵列的天线元件通信的信号来实现波束成形,使得在相对于天线阵列的特定取向上传播的信号经历相长干涉,而其他信号经历相消干涉。对经由天线元件传送的信号的调节可以包括: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向经由与该设备相关联的天线元件中的每个天线元件携带的信号应用某些振幅和相位偏移。可以由与特定取向(例如,相对于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天线阵列,或者相对于某个其他取向)相关联的波束成形权重集合来定义与天线元件中的每个天线元件相关联的调节。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5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来进行用于与UE 115的定向通信的波束成形操作。例如,一些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波束选择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可以由基站105在不同的方向上多次传输,其可以包括根据与不同的传输方向相关联的不同的波束成形权重集合而传输的信号。不同的波束方向上的传输可以用于(例如,由基站105或接收设备(诸如UE 115))标识用于由基站105进行的后续发送和/或接收的波束方向。一些信号(例如,与特定的接收设备相关联的数据信号)可以由基站105在单个波束方向(例如,与接收设备(诸如UE115)相关联的方向)上传输。在一些示例中,与沿着单个波束方向的传输相关联的波束方向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在不同的波束方向上传输的信号来确定的。例如,UE 115可以接收基站105在不同方向上发送的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并且UE 115可以向基站105报告对其接收到的具有最高信号质量或者以其他方式可接受的信号质量的信号的指示。虽然这些技术是参照基站105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传输的信号来描述的,但是UE 115可以采用类似的技术来在不同方向上多次传输信号(例如,用于标识用于UE 115进行的后续发送或接收的波束方向)或者在单个方向上传输信号(例如,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数据)。
当从基站105接收各种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波束选择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时,接收设备(例如,UE 115,其可以是mmW接收设备的示例)可以尝试多个接收波束。例如,接收设备可以通过经由不同的天线子阵列来进行接收,通过根据不同的天线子阵列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根据向在天线阵列的天线元件集合处接收的信号应用的不同的接收波束成形权重集合来进行接收,或者通过根据向在天线阵列的天线元件集合处接收的信号应用的不同的接收波束成形权重集合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以上各个操作中的任一个可以被称为根据不同的接收波束或接收方向的“监听”),从而尝试多个接收方向。在一些示例中,接收设备可以使用单个接收波束来沿着单个波束方向进行接收(例如,当接收数据信号时)。单个接收波束可以对准于基于根据不同的接收波束方向进行的监听而确定的波束方向(例如,基于根据多个波束方向进行的监听而被确定为具有最高信号强度、最高信噪比或者以其他方式可接受的信号质量的波束方向)。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或UE 115的天线可以位于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内,所述天线阵列可以支持MIMO操作或者发送或接收波束成形。例如,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或天线阵列可以共同定位于天线组件处(诸如天线塔)。在一些情况下,与基站105相关联的天线或天线阵列可以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基站105可以具有带有多个行及列的天线端口的天线阵列,基站105可以使用所述天线端口支持与UE 115的通信的波束成形。同样,UE 115可以具有可以支持各种MIMO或波束成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
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来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在用户平面中,在承载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的通信可以是基于IP的。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可以执行分组分段和重组以在逻辑信道上进行通信。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可以执行优先级处理和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复用。MAC层还可以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来提供在MAC层处的重传,以改善链路效率。在控制平面中,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以提供在UE 115与基站105或核心网络130之间的RRC连接(其支持针对用户平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建立、配置和维护。在物理(PHY)层处,传输信道可以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在一些情况下,UE 115和基站105可以支持数据的重传,以增加数据被成功接收的可能性。HARQ反馈是一种增加数据在通信链路125上被正确接收的可能性的技术。HARQ可以包括错误检测(例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前向纠错(FEC)和重传(例如,自动重传请求(ARQ))的组合。HARQ可以在较差的无线状况(例如,信号与噪声状况)下改进MAC层处的吞吐量。在一些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支持相同时隙HARQ反馈,其中,该设备可以在特定时隙中提供针对在该时隙中的先前符号中接收的数据的HARQ反馈。在其他情况下,该设备可以在后续时隙中或者根据某个其他时间间隔来提供HARQ反馈。
可以按基本时间单位(其可以例如指代Ts=1/30,720,000秒的采样周期)的倍数来表示LTE或NR中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无线电帧对通信资源的时间间隔进行组织,每个无线电帧具有10毫秒(ms)的持续时间,其中,帧周期可以表示为Tf=307,200Ts。可以通过范围从0到1023的系统帧号(SFN)来标识无线电帧。每个帧可以包括编号从0到9的10个子帧,并且每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持续时间。可以进一步将子帧划分成2个时隙,每个时隙具有0.5ms的持续时间,并且每个时隙可以包含6或7个调制符号周期(例如,取决于在每个符号周期前面添加的循环前缀的长度)。排除循环前缀,每个符号周期可以包含2048个采样周期。在一些情况下,子帧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最小调度单元,并且可以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在其他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最小调度单元可以比子帧短,或者可以是被动态选择的(例如,以缩短的TTI(sTTI)的突发或者以选择的使用sTTI的分量载波)。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将时隙进一步划分成包含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多个迷你时隙。在一些实例中,迷你时隙的符号或者迷你时隙可以是最小调度单元。每个符号在持续时间上可以根据例如子载波间隔或操作的频带而改变。此外,一些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时隙聚合,其中,多个时隙或迷你时隙被聚合在一起并且用于在UE 115和基站105之间的通信。
术语“载波”指代具有用于支持在通信链路125上的通信的定义的物理层结构的射频频谱资源集合。例如,通信链路125的载波可以包括射频频谱带中的根据用于给定无线接入技术的物理层信道来操作的部分。每个物理层信道可以携带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或其他信令。载波可以与预定义的频率信道(例如,E-UTRA绝对射频信道号(EARFCN))相关联,并且可以根据信道栅格而被定位以便被UE 115发现。载波可以是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例如,在FDD模式中),或者可以配置为携带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通信(例如,在TDD模式中)。在一些示例中,在载波上发送的信号波形可以由多个子载波构成(例如,使用诸如OFDM或DFT-s-OFDM之类的多载波调制(MCM)技术)。
针对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LTE、LTE-A、LTE-A Pro、NR等),载波的组织结构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根据TTI或时隙来组织载波上的通信,所述TTI或时隙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用户数据以及用于支持对用户数据进行解码的控制信息或信令。载波还可以包括专用采集信令(例如,同步信号或系统信息等)和协调针对载波的操作的控制信令。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在载波聚合配置中),载波还可以具有协调针对其他载波的操作的采集信令或控制信令。
可以根据各种技术在载波上对物理信道进行复用。例如,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技术、频分复用(FDM)技术或混合TDM-FDM技术来在下行链路载波上对物理控制信道和物理数据信道进行复用。在一些示例中,在物理控制信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按级联的方式分布在不同的控制区域之间(例如,在公共控制区域或公共搜索空间与一个或多个特定于UE的控制区域或特定于UE的搜索空间之间)。
载波可以与射频频谱的特定带宽相关联,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载波带宽可以被称为载波或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系统带宽”。例如,载波带宽可以是针对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载波的多个预定带宽中的一个带宽(例如,1.4、3、5、10、15、20、40或80MHz)。在一些示例中,每个被服务的UE 115可以配置为在载波带宽的部分或全部带宽上进行操作。在其他示例中,一些UE115可以配置为使用与载波内(例如,窄带协议类型的“带内”部署)的预定义的部分或范围(例如,子载波或RB的集合)相关联的窄带协议类型进行操作。
在采用MCM技术的系统中,资源元素可以由一个符号周期(例如,一个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和一个子载波组成,其中,符号周期和子载波间隔反向相关。每个资源元素携带的比特数可以取决于调制方案(例如,调制方案的阶数)。因此,UE 115接收的资源元素越多,并且调制方案的阶数越高,则UE 115的数据速率就可以越高。在MIMO系统中,无线通信资源可以指代射频频谱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例如,空间层)的组合,并且多个空间层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与UE 115的通信的数据速率。
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设备(例如,基站105或UE 115)可以具有支持特定载波带宽上的通信的硬件配置,或者可以可配置为支持载波带宽集合中的一个载波带宽上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能够支持经由与一个以上的不同载波带宽相关联的载波进行的同时通信的基站105和/或UE 115。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在多个小区或载波上与UE 115的通信(一种可以被称为载波聚合(CA)或多载波操作的特征)。根据载波聚合配置,UE 115可以配置有多个下行链路CC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CC。可以将载波聚合与FDD和TDD分量载波这两者一起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利用增强型分量载波(eCC)。eCC可以由包括以下各项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表征:较宽的载波或频率信道带宽、较短的符号持续时间、较短的TTI持续时间或经过修改的控制信道配置。在一些情况下,eCC可以与载波聚合配置或双连接配置相关联(例如,当多个服务小区具有次优的或非理想的回程链路时)。eCC还可以配置为在未许可频谱或共享频谱中使用(例如,其中允许一个以上的运营商使用频谱)。由宽载波带宽表征的eCC可以包括:可以被无法监视整个载波带宽或以其他方式配置为使用有限载波带宽(例如,为了节省功率)的UE 115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段。
在一些情况下,eCC可以利用与其他CC不同的符号持续时间,这可以包括使用与其他CC的符号持续时间相比减小的符号持续时间。较短的符号持续时间可以与在相邻子载波之间的增加的间隔相关联。利用eCC的设备(诸如UE 115或基站105)可以在减小的符号持续时间(例如,16.67微秒)下传输宽带信号(例如,根据20、40、60、80MHz等的频率信道或载波带宽)。eCC中的TTI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符号周期组成。在一些情况下,TTI持续时间(即,TTI中的符号周期的数量)可以是可变的。
除此之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NR系统)可以利用经许可、共享和未许可频谱带的任意组合。eCC符号持续时间和子载波间隔的灵活性可以允许跨越多个频谱来使用eCC。在一些示例中,NR共享频谱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频谱效率,尤其是通过资源的动态垂直(例如,跨频域)和水平(例如,跨时域)共享。
基站105和UE 115可以将多个天线用于UL和DL通信。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或UE115的天线可以是部分相干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天线组可以是相干的或非相干的。在一个天线组是相干的,并且另一天线组也是相干的但与第一天线组非相干的情况下,可以说两个天线组是部分相干的。在一些技术中,一组相干的天线可能被限制与另一组相干的天线进行同时传输,其中这些组的天线彼此之间是非相干的,从而限制了基站105或UE 115的资源利用率(例如,发送功率利用率)。根据本文描述的技术,UE 115(或者在一些示例中为基站105)可以配置为支持在可以在其组内部分相干但与另一天线组的天线非相干的天线组(例如,多个相干天线组(例如,成对、成三个等))上进行同时UL(或DL)传输。在一些情况下,基站105可以将UE 115配置为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来支持跨天线组(其可以是部分相关的)的同时传输,并实现与其相关联的益处(例如,高效的资源利用、频谱分集等)。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各方面。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基站105-a和UE 115-a,其可以是参考图1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例如,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是NR MIMO系统。
基站105-a可以执行与UE 115-a的通信过程(例如,诸如小区采集过程、随机接入过程、RRC连接过程、RRC配置或重配置过程等之类的RRC过程)。基站105-a和UE 115-a可以配置有多个天线,这些天线可以用于定向传输或波束成形传输。作为通信过程的一部分,基站105-a可以标识出UE 115-a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UL传输。在一些示例中,UE 115-a可以确定UE能力,该UE能力可以包括天线端口组的指示以及与相干性和非相干性相对应的信息。例如,UE能力可以指示与UL发送波束210-a有关的天线端口组可以是相干的,或者与UL发送波束210-b有关的天线端口组可以是非相干的,或者两者皆有。该UE能力可以在通信过程期间被提供到基站105-a,基站105-a可以使用该UE能力来标识出UE115-a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这两者用于UL传输。
在此标识操作之后,基站105-a可以向UE 115-a提供指示(例如,在控制信息中),以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UL传输。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5-a可以经由RRC信令205提供指示。替代地,基站105-a可以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DCI消息中提供指示。在一些情况下,指示可以提供执行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顺序。示例顺序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执行闭环MIMO方案并且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执行透明分集方案。另一示例顺序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执行透明分集方案,然后在第一时间之后的第二时间执行闭环MIMO方案。
在一些情况下,作为通信过程的一部分,基站105-a还可以向UE 115-a配置一个或多个与UL发送波束210-a或UL发送波束210-b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用于UL传输(例如,数据流)的传输参数。传输参数可以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秩指示符(RI)、预编码器(例如,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资源分配(例如,时间和频率资源)等。传输参数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基于UL传输的秩。
在一些情况下,UL传输可以包括与层集合相对应的数据流集合。例如,UL传输可以是秩1(即,一层数据)或秩2(即,两层数据)或更高秩(即,秩4、秩4等)。在本示例中,可以基于UL传输的秩来选择用于UL传输的预编码器。在一些情况下,每个天线端口组可以具有不同的传输参数。例如,基站105-a可以为可以是相干的第一天线端口组调度第一预编码器矩阵,并且为可以是相干的第二天线端口组调度与第一预编码器矩阵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矩阵,其中第一天线端口组可以与第二天线端口组非相干。
可以根据闭环预编码方案或开环预编码方案来选择用于UL传输的预编码器。在闭环预编码方案中,基站105-a可以基于对从UE 115-a发送的参考信号(RS)(例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测量来选择合适的传输秩和对应的预编码器矩阵。基站105-a可以明确地向UE115-a信令用于UL传输的所选秩和对应的预编码器矩阵。例如,基站105-a可以将标识传输秩的信息(例如,控制信息)以及DCI消息中的所选预编码器矩阵发送到UE 115-a。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减少基站105-a与UE 115-a之间的用于DL和UL传输的信令,可以针对给定数量的天线端口为每个传输秩配置码本。在这种情况下,基站105-a在选择将用于来自UE 115-a的UL传输的实际预编码器矩阵时以及UE 115-a在生成上行链路信号时,都可以从对应的码本中选择预编码器矩阵。这样,在UL传输是秩1或秩2的任一情况下,都可以根据所选预编码器矩阵对UL传输进行闭环复用。替代地,在开环预编码方案中,UE 115-a可以不依赖于来自基站105-a的信令来选择预编码器矩阵。
例如,UE 115-a可以经由RRC信令205或者在PDCCH上携带的DCI消息中接收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UL传输的指示(例如,在控制消息中)。参考传输参数,UE115-a还可以接收与用于对UL传输进行预编码(即,执行闭环MIMO)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器矩阵相对应的信息。例如,UE 115-a可以标识用于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例如,对应于UL发送波束210-a)上对UL数据进行预编码的第一预编码器矩阵,并且标识用于在第二天线端口组(例如,对应于UL发送波束210-b)上对UL数据进行预编码的第二预编码器矩阵。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端口组和第二天线端口组可以具有相同的预编码器矩阵。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每个天线端口组(例如,天线组)中包括的天线端口(例如,天线)之间保持相位相干性。第一天线端口组和第二天线端口组可以是部分相干的。例如,第一天线端口组可以与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干,而与第二天线端口组非相干。第二天线端口组可以与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干,而与第一天线端口组非相干。在对不同的天线端口组进行预编码之后,UE 115-a可以在每个天线端口组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透明分集方案的示例可以包括小循环延迟分集(CDD),其将循环移位应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因此,CDD可以适用于基于OFDM的传输和基于DFTS-OFDM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当UE 115-a首先执行闭环MIMO然后再执行CDD时,UE 115-a可能能够在UL发送波束210-a和210-b这两者上进行同时UL传输。也就是说,UE 115-a能够在UL发送波束210-a和210-b这两者上传输相同的UL数据。替代地,在UE 115-a首先执行CDD然后再执行闭环MIMO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诸如频谱分集之类的类似益处。除了在UE 115-a执行闭环MIMO时,其都是在虚拟天线端口上执行的。也就是说,将CDD应用于不同天线组中的天线端口之中,以将多个非相干天线虚拟地组合成虚拟天线端口组,并使用这些虚拟天线端口组来执行UL传输。在一些情况下,小延迟CDD可以为零。也就是说,作为透明分集方案的一部分,UE 115-a可以应用具有零循环移位(例如在时域中)或零相移(例如在频域中)的小延迟CDD。
UE 115-a可以将相同的方案应用于DMRS传输和数据(例如,与用于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案相同的用于DMRS传输的方案)。在UL中,UE 115-a可以在与PUSCH和PUCCH相同的时间发送DMRS,作为用于信道估计的相位参考。UE 115-a还可以在由基站105-a配置的时间发送SRS,作为支持频率相关调度和预编码器选择中的功率参考。在一些情况下,UE 115-a可以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例如,将它们虚拟地组合)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以生成虚拟SRS端口集合,并且对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
通过应用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UE 115-a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并减少未使用资源的实例。另外,用以上方案(例如,混合闭环MIMO加上透明分集方案)来配置UE115-a可以使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空间分集得到改进。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框图300-a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框图300-a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和200的各方面。例如,框图300-a可以描绘先执行闭环MIMO方案,随后执行透明分集方案。在本示例中,UE可以分别探测所有的天线端口并且基于所有天线端口的探测来选择预编码器。
框图300-a可以包括UE与基站之间的操作,所述UE和基站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框图300-a中描绘的操作可以按与所示的示例性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送,或者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或在不同的时间执行所执行的操作。还可以将某些操作从框图300-a中删除,或者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框图300-a中。
UE(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UE可以包括层映射器310、预编码块315-a、预编码块315-b以及SCDD块320。基站(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也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基站可以包括层解映射器325和信道估计器330。
在UE处,层映射器310可以接收用于UL传输的调制符号流(例如,数据流)。例如,调制符号流可以是UL调制符号(例如,x0,x1,x2,…)的序列。层映射器310可以将调制符号(例如,x0,x1,x2,…)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层的数量对应于所选择的秩。在一些示例中,传输秩可以大于1。层映射器310可以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两个或多个层以进行传输。在两层示例(例如,秩2传输)中,一半的调制符号(例如,x0,x2,x4,…)可以被映射到层1以进行传输,而另一半调制符号(例如,x1,x3,x5,…)可以被映射到层2以进行传输(例如,如参考图4A和4B进一步示出和描述的)。
预编码块315-a和预编码块315-b可以接收调制符号,并且基于预编码器矩阵对每个符号进行预编码。预编码器矩阵可以由基站选择并被提供给UE。例如,用于两个不同天线端口组(例如,天线组305-a和天线组305-b)的两个预编码器(预编码器矩阵)可以是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241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242
其中,g0、g1、g2和g3是相应预编码器的元素。来自预编码块315-a和预编码块315-b的针对调制符号的每个符号的输出可以用对应的预编码器矩阵进行预编码。例如,对于第一符号x0,来自预编码块315-a的输出可以是g0x0和g1x0,并且预编码块315-b可以是g2x0和g3x0。预编码块315-a和预编码块315-b可以将预编码符号转发到SCDD块320,以应用透明分集。例如,SCDD块320可以将CDD应用于预编码符号。在一些示例中,SCDD块320可以仅应用CDD,从而在与非相干的天线端口相对应的预编码符号之间引入延迟。例如,SCDD块320可以将CDD(例如,频域中的相移)相对于天线组305-a的天线端口应用于与天线组305-b的天线端口相关联的预编码符号,这是因为这样的天线端口可以与天线组305-a的天线端口非相干。频域中的相移可能导致时域中的循环移位。然后,来自SCDD块320的输出信号可以被映射到天线组305-a和天线组305-b中的天线端口。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表300-b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框图300-b可以表示框图300a的各方面。例如,框图300-b可以描绘在四个频率音调的进程中针对天线端口Ant0、Ant1、Ant2和Ant3执行闭环MIMO方案和随后的透明分集方案之后的输出信号。参考图3A,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可以属于天线组305-a。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也可以是相干的。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可以属于天线组305-b。天线组305-a的天线端口可以与天线组305-b的天线端口非相干,使得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可以非相干,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3可以非相干,依次类推。
如图3B中所示,与调制符号流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可以被映射到每个天线组305-a和305-b的不同频率音调和不同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0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0x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0x1,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0x2,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0x3,以及天线端口1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1x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1x1,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1x2,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1x3。由于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与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非相干,因此,应用CDD会导致映射到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的调制符号具有与它们相关联的相移。例如,天线端口2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2x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2x1e,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2x2e2jθ,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2x3e3jθ,以及天线端口3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3x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3x1e,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3x2e2jθ,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3x3e3jθ。因此,可以同时使用天线组305-a和305-b这两者来发送数据流。
参考图3A,在基站处,信道估计器330可以计算与UE的资源分配相对应的信道估计。层解映射器325可以通过从一个或多个层提取数据符号来执行层映射器310的补充操作,如果适用的话。通过应用包括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混合方案,UE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并提供单层UL传输,同时还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分集。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框图400-a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框图400-a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和200的各方面。例如,框图400-a可以描绘先执行透明分集方案,随后执行闭环MIMO方案。框图400-a可以包括在UE与基站之间的操作,所述UE和基站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框图400-a中描绘的操作可以按与所示的示例性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送,或者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或在不同的时间执行所执行的操作。还可以将某些操作从框图400-a中删除,或者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框图400-a中。
UE(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UE可以包括层映射器410、预编码块415-a、预编码块415-b以及SCDD块420。基站(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也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基站可以包括层解映射器425和信道估计器430。
在UE处,层映射器410可以接收用于UL传输的数据流,例如调制UL符号(例如,x0,x1,x2,…)的序列。层映射器410可以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层的数量取决于秩。在一些示例中,传输秩可以大于1。层映射器410可以将调制符号(例如,x0,x1,x2,…)映射到两个或多个层以进行传输,其中,第一层上的第一数据流可以是调制符号(例如,a0,a1,a2,…)的序列,而第二层上的第二数据流可以是调制符号(例如,b0,b1,b2,…)的另一序列。在两层示例(例如,秩2传输)中,第一数据流可以被映射到层1以进行传输,而第二数据流可以被映射到层2以进行传输。
预编码块415-a和预编码块415-b可以接收数据流的调制符号并基于预编码器矩阵对该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预编码器矩阵可以由基站选择并被提供给UE。例如,用于两个不同天线端口组(例如,天线组405-a和天线组405-b)的两个预编码器矩阵可以是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261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262
其中,g00、g01、g10、g11、g20、g21、g30和g30是相应预编码器的元素。来自预编码块415-a和预编码块415-b的针对数据流的每个符号的输出可以用对应的预编码器矩阵进行预编码。例如,对于来自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的第一符号a0和第一符号b0,来自预编码块415-a的输出可以是g00a0+g01b0和g10a0+g11b0,并且预编码块415-b可以是g20a0+g21b0和g30a0+g31b0。预编码块415-a和预编码块415-b可以将预编码符号提供给SCDD块420,以应用透明分集。例如,SCDD块420可以将CDD应用于预编码符号。在一些示例中,SCDD块420可以仅应用CDD,从而在与非相干的天线端口相对应的预编码符号之间引入延迟。例如,SCDD块420可以将CDD(例如,频域中的相移)相对于天线组405-a的天线端口应用于与天线组405-b的天线端口相关联的预编码符号,这是因为这样的天线端口可以与天线组405-a的天线端口非相干。然后,来自SCDD块420的输出信号可以被映射到天线组405-a和天线组405-b中的天线端口。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表400-b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框图400-b可以表示框图400a的各方面。例如,框图400-b可以描绘在四个音调的进程中针对天线端口Ant0、Ant1、Ant2和Ant3执行闭环MIMO方案和随后的透明分集方案之后的输出信号。参考图4A,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可以属于天线组405-a。天线组405-a的天线端口可以与天线组405-b的天线端口非相干,使得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可以非相干,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3可以非相干,依次类推。
如图4B中所示,与数据流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可以被映射到每个天线组405-a和405-b的不同频率音调和不同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0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00a0+g01b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00a1+g01b1,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00a2+g01b2,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00a3+g01b3,以及天线端口1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10a0+g11b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10a1+g11b1,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10a2+g11b2,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10a3+g11b3。由于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与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非相干,因此,应用CDD会导致映射到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的符号具有与它们相关联的相移。例如,天线端口2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20a0+g21b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20a1+g21b1)e,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20a2+g21b2)e2jθ,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20a3+g21b3)e3jθ,以及天线端口3可以在第一频率音调上发送g30a0+g31b0,在第二频率音调上发送(g30a1+g31b1)e,在第三频率音调上发送(g30a2+g31b2)e2jθ,并且在第四频率音调上发送(g30a3+g31b3)e3jθ。因此,可以同时使用天线组405-a和405-b这两者来发送数据流。
参考图4A,在基站处,信道估计器430可以计算与UE的资源分配相对应的信道估计。层解映射器425可以通过从一个或多个层提取符号来执行层映射器410的补充操作。通过应用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UE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并提供多层UL传输,同时还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分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框图5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框图500-a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和200的各方面。例如,框图500可以描绘先执行透明分集方案随后再执行闭环MIMO方案。在本示例中,UE可以分别探测两个虚拟天线端口,并基于这两个虚拟天线端口的探测来选择预编码器。
框图500可以包括UE与基站之间的操作,所述UE和基站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框图500中描绘的操作可以按与所示的示例性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送,或者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或在不同的时间执行所执行的操作。还可以将某些操作从框图500中删除,或者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框图500中。
UE(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UE可以包括层映射器510、SCDD块515以及预编码块520。基站(其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也可以使用多个天线来实现多个并行数据流,进而提高数据速率并实现频谱分集。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基站可以包括层解映射器525和信道估计器530。
在UE处,层映射器510可以接收用于UL传输的数据流。例如,数据流可以是UL符号(例如,x0,x1,x2,…)的序列,可以对其进行调制。层映射器可以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层的数量取决于秩。
层映射器510可以将预编码符号转发到SCDD块515,以用于透明分集。SCDD块515可以将CDD应用于符号以生成虚拟天线端口集合(例如,虚拟天线端口组505-a和虚拟天线端口组505-b),其可以被称为虚拟天线端口组或虚拟天线组。在一些示例中,SCDD块515可以将CDD仅应用于来自非相干的天线端口的符号,例如,SCDD块515可以在与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相关联的符号之中以及在与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3相关联的符号之中应用CDD(例如,频域中的相移),这是因为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是非相干的天线端口对,而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3是非相干的天线端口对。然后,来自SCDD块515的与虚拟天线端口(例如,虚拟天线端口组505-a和虚拟天线端口组505-b)相关联的输出信号(例如,包括相移比特)可以被提供给预编码块520。来自SCDD块515的与虚拟天线端口组505-a相关联的输出信号可以用于天线端口1x0,x1,x2,...和天线端口1x0,x1,x2,...,并且来自SCDD块515的与虚拟天线端口组505-b相关联的输出信号可以用于天线端口2x0,x1e,x2e2jθ,...和天线端口3x0,x1e,x2e2j θ。预编码块520可以接收数据流的调制符号,并且基于预编码器矩阵对每个符号进行预编码。也就是说,预编码块520可以在虚拟天线端口(例如,虚拟天线端口组505-a和虚拟天线端口组505-b)上应用预编码器,从而获得针对每个虚拟天线端口的预编码数据流。针对每个虚拟天线端口的预编码输出信号可以是用于天线端口1g0x0,g0x1,g0x2,...、天线端口1g1x0,g1x1,g1x2,...、天线端口2g0x0,g0x1e,g0x2e2jθ和天线端口3g1x0,g1x1e,g1x2e2jθ。预编码器矩阵可以由基站选择并被提供给UE。然后,包括符号(例如,x0,x1,x2,...)的预编码数据流可以被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组505-a和虚拟天线端口组505-b中的天线端口,或者两者皆有。
在基站处,信道估计器330可以计算与UE的资源分配相对应的信道估计。层解映射器525可以通过从一个或多个层提取符号来执行层映射器510的补充操作。通过对数据流的符号应用透明分集方案,然后再应用混合闭环MIMO方案,可以使得UE能在不同的虚拟天线端口组之间利用不同的天线端口,同时还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分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处理流程6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流程600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100和200的各方面。基站105-b和UE 115-b可以是参考图1和图2描述的相应设备的示例。
在以下对处理流程600的描述中,基站105-b与UE 115-b之间的操作可以按与示出的示例性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送,或者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或在不同的时间执行基站105-b和UE 115-b所执行的操作。还可以将某些操作从处理流程600中删除,或者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处理流程600中。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流程600可以始于基站105-b与UE 115-b建立连接(例如,执行小区采集过程、随机接入过程、RRC连接过程、RRC配置过程)。
在605中,基站105-a可以标识与UE 115-b相关联的UE能力。该UE能力可以包括天线端口组的指示以及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相干性和非相干性相对应的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RRC过程期间将UE能力报告给基站105-a。在610中,基站105-b可以基于UE能力为UE 115-a选择模式。例如,基站105-b可以选择指示UE 115-b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UL传输的模式。在615中,基站105-b可以向UE 115-b发送RRC信令(例如,RRC消息)。在620中,UE 115-b可以基于RRC信令来标识模式。在625中,基站105-b可以将DCI消息发送到UE 115-b。在一些示例中,DCI消息可以携带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UL传输的指示。620中的DCI消息,或者另一DCI消息可以指示与在635中将要针对其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秩。附加地或替代地,620中的DCI消息,或者另一DCI消息可以指示在635中将要针对闭环MIMO方案应用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器。
在630中,UE 115-b可以基于DCI消息来标识秩和预编码器。在635中,UE 115-b可以在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闭环MIMO方案。在640中,UE 115-b可以在属于天线端口集合中的不同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在645中,UE 115-b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同时发送数据。
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参考框图500的特征,630可以发生在625之前。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705的框图700。设备7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UE 11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705可以包括接收器710、UE通信管理器715和发送器720。设备705还可以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接收器710可以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信息可以传递到设备705的其他组件。接收器710可以是参考图9描述的收发器920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器71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UE通信管理器715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如本文所述的由UE通信管理器715执行的动作可以被实现来达成一个或多个潜在优点。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允许UE 115通过充分利用其资源来减少信令等待时间并且减少浪费的(例如,未使用的)资源的实例。另一实现方式可以缩短等待时间并减少分配给UE 115的单独资源的数量,因而在UE 115处提供了改进的服务质量和可靠性。UE通信管理器715可以是本文描述的UE通信管理器910的各方面的示例。
UE通信管理器715或其子组件可以以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以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来实现,则UE通信管理715或其子组件的功能可以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旨在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执行。
UE通信管理器715或其子组件可以在物理上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为使得功能的一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物理组件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UE通信管理器715或其子组件可以是单独且不同的组件。在一些示例中,UE通信管理器715或其子组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组件组合,包括但不限于:输入/输出(I/O)组件、收发器、网络服务器、另一计算设备、本公开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或者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它们的组合。
发送器720可以发送由设备7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720可以与收发器模块中的接收器710并置。例如,发送器720可以是参考图9描述的收发器920的各方面的示例。发送器72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805的框图800。设备8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705或UE11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805可以包括接收器810、UE通信管理器815和发送器840。设备805还可以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接收器810可以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信息可以传递到设备805的其他组件。接收器810可以是参考图9描述的收发器920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器81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接收器810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在一些示例中,接收器810可以接收DCI,该DCI指示与将被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秩。在一些示例中,接收器810接收指示将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至少一个预编码器的DCI。
UE通信管理器81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UE通信管理器715的各方面的示例。基于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这两者应用于相干的一个天线对和非相干的另一天线对,UE115的处理器(例如,对接收器810、发送器840或收发器920进行控制,如参考图9所描述的)可能能够完全利用其资源。此外,UE 115的处理器可以接收指示出何时应当应用混合方案的指示。这样,当接收到混合方案指示时,处理器可以将混合方案应用于两个或多个天线组,并且能够通过同时使用两个天线组来使用更多或全部的已分配发送功率。
UE通信管理器815可以包括信号生成器820、闭环MIMO组件825、分集组件830和预编码器835。UE通信管理器815可以是本文所述的UE通信管理器910的各方面的示例。
信号生成器820可以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
闭环MIMO组件825可以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在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组件825可以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透明分集方案的输出。在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组件825可以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在一些示例中,闭环MIMO组件825可以将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DMRS。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810可能不需要知道与分集方案相关联的具体参数(例如,如参考图3和图4所描述的在小延迟CDD方案中应用的相位θ)来解码上行链路数据。也就是说,在UE处应用的分集方案对于基站处的接收器810而言可以是“透明的”。
分集组件830可以在天线端口组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闭环MIMO方案的输出。在一些示例中,分集组件830可以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在一些示例中,分集组件830可以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以生成虚拟天线端口集合。在一些示例中,分集组件830可以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例如,将它们虚拟地组合)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以生成虚拟SRS端口集合。
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一组,预编码器835可以根据第一预编码器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在一些示例中,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二组,预编码器835可以根据与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
发送器840可以发送由设备8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840可以与收发器模块中的接收器810并置。例如,发送器840可以是参考图9描述的收发器920的各方面的示例。发送器84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发送器840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840可以对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840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DMRS。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840可以对于天线端口集合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例如,如果在闭环MIMO之前应用了透明分集,则发送器840可以为每个虚拟天线端口发送SRS。如果在闭环MIMO方案之后应用了透明分集方案,则发送器840可以为每个天线端口发送SRS。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包括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905的系统900的图。设备9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705、设备805或UE 115的示例或包括其组件。设备905可以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具体包括UE通信管理器910、I/O控制器915、收发器920、天线925、存储器930以及处理器940。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例如,总线945)进行电子通信。
UE通信管理器910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并且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
I/O控制器915可以管理设备905的输入和输出信号。I/O控制器915还可以管理未集成到设备905中的外围设备。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915可以表示到外部外围设备的物理连接或端口。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915可以利用操作系统,诸如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331
Figure BDA0002849083080000332
或其他已知操作系统。在其他情况下,I/O控制器915可以表示调制解调器、键盘、鼠标、触摸屏或类似设备,或者与其交互。在一些情况下,I/O控制器915可以实现为处理器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经由I/O控制器915或经由通过I/O控制器915控制的硬件组件与设备905进行交互。
收发器92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链路或无线链路双向地通信,如本文所述。例如,收发器920可以表示无线收发器,并且可以与另一个无线收发器双向通信。收发器92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用于调制分组并将调制后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进行传输,并且还用于解调从天线接收的分组。在一些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单个天线925。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设备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天线925,其可能能够同时发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存储器9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930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935,该代码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况下,存储器90尤其可以包含基本I/O系统(BIOS),其可以控制基本硬件或软件操作,例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处理器940可以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器940可以配置为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将存储器控制器集成到处理器940中。处理器940可以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930)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设备905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功能或任务)。
代码935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指令,其中包括用于支持混合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令。代码935可以存储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之类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一些情况下,代码935可能不能直接由处理器940执行,而是可以使计算机(例如,在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1005的框图1000。设备10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1005可以包括接收器1010、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和发送器1020。设备1005还可以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接收器1010可以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信息可以传递到设备1005的其他组件。接收器1010可以是参考图12描述的收发器1220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器101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可以: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可以是本文所述的基站通信管理器1210的各方面的示例。
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或其子组件可以以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以由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来实现,则基站通信管理1015或其子组件的功能可以由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旨在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执行。
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或其子组件可以在物理上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来使得功能的一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物理组件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或其子组件可以是单独且不同的组件。在一些示例中,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或其子组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硬件组件组合,包括但不限于:I/O组件、收发器、网络服务器、另一计算设备、本公开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或者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它们的组合。
发送器1020可以发送由设备10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020可以与收发器模块中的接收器1010并置。例如,发送器1020可以是参考图12描述的收发器1220的各方面的示例。发送器102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1105的框图1100。设备11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1005或基站105的各方面的示例。设备1105可以包括接收器1110、基站通信管理器1115和发送器1130。设备1105还可以包括处理器。这些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
接收器1110可以接收信息,诸如分组、用户数据或与各种信息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数据信道以及与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有关的信息等)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信息可以传递到设备1105的其他组件。接收器1110可以是参考图12描述的收发器1120的各方面的示例。接收器111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
基站通信管理器111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基站通信管理器1015的各方面的示例。基站通信管理器1115可以包括方案组件1120和预编码器选择组件1125。基站通信管理器1115可以是本文描述的基站通信管理器1210的各方面的示例。
方案组件1120可以: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预编码器选择组件1125可以选择UE要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预编码器。
发送器1130可以发送由设备1105的其他组件生成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与收发器模块中的接收器1110并置。例如,发送器1130可以是参考图12描述的收发器1220的各方面的示例。发送器1130可以利用单个天线或一组天线。发送器1130可以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发送器1130可以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发送以下指示: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第一预编码器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一组进行预编码,并且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与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针对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第二组进行预编码。
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该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包括UE将使用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示。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发送DCI,该DCI指示与将被应用闭环MIMO方案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秩。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发送指示UE将在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至少一个预编码器的DCI。在一些示例中,发送器1130可以将所选预编码器的指示发送给UE。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包括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设备1205的系统1200的图。设备1205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设备1005、设备1105或基站105的示例或包括其组件。设备1205可以包括用于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组件,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通信的组件,具体包括基站通信管理器1210、网络通信控制器1215、收发器1220、天线1225、存储器1230、处理器1240以及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例如,总线1250)进行电子通信。
基站通信管理器1210可以: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
网络通信管理器1215可以管理与核心网络的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回程链路)。例如,网络通信管理器1215可以管理针对客户端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UE 115)的数据通信的传输。
收发器122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有线链路或无线链路双向地通信,如本文所述。例如,收发器1220可以表示无线收发器,并且可以与另一个无线收发器双向通信。收发器122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器,以调制分组并将调制后的分组提供给天线以进行传输,并且解调从天线接收的分组。在一些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225。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设备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天线1225,其可能能够同时发送或接收多个无线传输。
存储器1230可以包括RAM、ROM或其组合。存储器1230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代码1235,该代码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40)执行时使设备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在一些情况下,存储器1230尤其可以包含BIOS,其可以控制基本硬件或软件操作,例如与外围组件或设备的交互。
处理器1240可以包括智能硬件设备(例如,通用处理器、DSP、CPU、微控制器、ASIC、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组件、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情况下,处理器1240可以配置为使用存储器控制器来操作存储器阵列。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将存储器控制器集成到处理器1240中。处理器1240可以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230)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设备1205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功能或任务)。
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以管理与其他基站105的通信,并且可以包括用于与其他基站105协作地控制与UE 115的通信的控制器或调度器。例如,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以针对诸如波束成形或联合传输之类的各种干扰抑制技术来协调向UE 115的传输的调度。在一些示例中,站间通信管理器1245可以在LTE/LTE-A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内提供X2接口,进而提供基站105之间的通信。
代码1235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指令,其中包括用于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指令。代码1235可以存储在诸如系统存储器或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之类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一些情况下,代码1235可能不能直接由处理器1240执行,而是可以使计算机(例如,在编译和执行时)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
图13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1300。方法1300的操作可以由如本文所述的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方法1300的操作可以由UE通信管理器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代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305中,UE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30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接收器来执行130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310中,UE可以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31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信号生成器来执行131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315中,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31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发送器来执行1315的操作的各方面。
图14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1400。方法1400的操作可以由如本文所述的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方法1400的操作可以由UE通信管理器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代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405中,UE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40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接收器来执行140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410中,UE可以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每个组内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41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闭环MIMO组件来执行141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415中,UE可以在天线端口组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闭环MIMO方案的输出。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41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分集组件来执行141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420中,UE可以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42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信号生成器来执行142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425中,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42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发送器来执行1425的操作的各方面。
图15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1500。方法1500的操作可以由如本文所述的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方法1500的操作可以由UE通信管理器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代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505中,UE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50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接收器来执行150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510中,UE可以在天线端口组集合中的天线端口之中将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51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分集组件来执行151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515中,UE可以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透明分集方案的输出。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51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闭环MIMO组件来执行151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520中,UE可以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52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信号生成器来执行152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525中,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52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发送器来执行1525的操作的各方面。
图16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1600。方法1600的操作可以由如本文所述的UE 11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方法1600的操作可以由UE通信管理器执行。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UE的功能元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代地,UE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605中,UE可以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60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接收器来执行160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610中,UE可以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例如,虚拟地组合),以生成虚拟天线端口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61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分集组件来执行161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615中,UE可以将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虚拟天线端口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61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闭环MIMO组件来执行161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620中,UE可以基于对天线端口组集合应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透明分集方案,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天线端口集合相对应的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62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信号生成器来执行1620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625中,UE可以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输出信号集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62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7至图9所描述的,可以由发送器来执行1625的操作的各方面。
图17示出了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各方面的支持NR中的混合闭环MIMO和透明分集方案的方法1700。方法1700的操作可以由如本文所述的基站105或其组件来实现。例如,如参考图10至图12所描述的,方法1700的操作可以由基站通信管理器执行。在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执行一组指令,以控制基站的功能元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附加地或替代地,基站可以使用专用硬件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各方面。
在1705中,基站可以:标识出UE将闭环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天线端口集合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天线端口集合包括天线端口组集合,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该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705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10至图12所描述的,可以由方案组件来执行1705的操作的各方面。
在1710中,基站可以向UE发送以下指示:UE对于天线端口组集合使用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透明分集方案。可以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来执行1710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如参考图10至图12所描述的,可以由发送器来执行1710的操作的各方面。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现方式,并且操作和步骤可以进行重新排列或以其他方式加以修改,而且,其他实现方式也是可能的。此外,可以将来自两种或多种方法的方面进行组合。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码分多址(CMD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他系统。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等之类的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通常可以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等。IS-856(TIA-856)通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型。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LTE、LTE-A和LTE-A Pro是UMTS的使用E-UTRA的版本。在来自名称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LTE-A Pro、NR和GSM。在来自名称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文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虽然可能出于举例的目的,描述了LTE、LTE-A、LTE-A Pro或NR系统的各方面,并且可能在大部分的描述中使用了LTE、LTE-A、LTE-APro或NR术语,但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适用于LTE、LTE-A、LTE-A Pro或NR应用之外的范围。
宏小区通常覆盖相对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若干千米),并且可以允许由具有与网络提供商的服务订制的UE 115进行不受限制的接入。相比于宏小区,小小区可以与较低功率的基站105相关联,并且小小区可以在与宏小区相同或不同(例如,经许可、未许可等)的频带中操作。根据各个示例,小小区可以包括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微小区。例如,微微小区可以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由具有与网络提供商的服务订阅的UE115进行不受限制的接入。毫微微小区也可以覆盖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并且可以提供由与该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 115(例如,封闭订户组(CSG)中的UE 115、针对住宅中的用户的UE 115等等)进行的受限制的接入。用于宏小区的eNB可以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小区的eNB可以被称为小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庭eNB。eNB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小区,并且还可以支持使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通信。
本文中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或系统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基站105可以具有相似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基站105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近似对齐。对于异步操作,基站105可以具有不同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基站105的传输可以不在时间上对齐。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本文中描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可能在整个上文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可以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离散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说明性框和模块。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在替代方式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器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他这种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以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以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来实现,所述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其进行传输。其他示例和实现方式在本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描述的功能可以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接线或这些项中的任意项的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还可以在物理上位于各个位置处,包括被分布为使得功能中的各部分功能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促进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送的任何介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压缩光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够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单元以及能够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非暂时性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适当地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输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内。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利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以上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如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在权利要求中),如项目列表(例如,以诸如“...中的至少一个”或“...中的一个或多个”之类的短语结束的项目列表)中所使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表,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表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基于”不应当被解释为对封闭的条件集合的引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被描述为“基于条件A”的示例性步骤可以基于条件A和条件B两者。换句话说,如本文所使用的,应当以与解释短语“至少部分地基于”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短语“基于”。
在附图中,相似的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相同类型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在附图标记后跟随有破折号和第二标记进行区分,所述第二标记用于在相似组件之间进行区分。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了第一附图标记,则描述适用于具有相同的第一附图标记的相似组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而不考虑第二附图标记或其他后续附图标记。
本文结合附图阐述的描述对示例配置进行了描述,而不表示可以实现的或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示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而不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示例有优势”。出于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体细节。但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以避免使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模糊。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提供了本文中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定义的总体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本文中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被赋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UE)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所述UE将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多个天线端口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多个天线端口组,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所述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应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根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多个输出信号;并且
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多个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包括:
在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组内的所述天线端口之中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
在所述天线端口组之中将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闭环MIMO方案的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第一组,根据第一预编码器对所述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并且
针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第二组,根据与所述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对所述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预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编码器具有相同的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
在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所述天线端口之中将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并且
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应用的透明分集方案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
在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之中应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以生成多个虚拟天线端口;并且
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应用于所述多个虚拟天线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虚拟地组合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对应天线端口,以生成多个虚拟探测参考信号(SRS)端口;并且
对于多个虚拟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S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组合包括在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中的每个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中的所述对应天线端口之中应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与多个层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包括小延迟循环延迟分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闭环MIMO方案使用秩1预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闭环MIMO方案使用至少秩2预编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指示包括:
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包括所述UE将使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指示包括:
接收包括所述指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应用于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DMRS。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分别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
17.一种用于基站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标识出用户设备(UE)将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多个天线端口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多个天线端口组,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所述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并且
向所述UE发送以下指示:所述UE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用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将使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的所述指示指示出所述UE将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之前应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以下指示: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第一预编码器针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第一组而被预编码,并且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将根据与所述第一预编码器不同的第二预编码器针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中的第二组而被预编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预编码器具有相同的秩。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将使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的所述指示指示出所述UE将在所述闭环MIMO方案之前应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包括与多个层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流。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明分集方案包括小延迟循环延迟分集。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闭环MIMO方案使用秩1预编码。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闭环MIMO方案使用至少秩2预编码。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指示包括:
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所述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包括所述UE将使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和所述透明分集方案的所述指示。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指示包括:
发送包括所述指示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所述UE将在所述闭环MIMO方案中应用的预编码器;并且
将所述所选预编码器的指示发送给所述UE。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基站接收以下指示的部件:所述装置将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多个天线端口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多个天线端口组,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所述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
部件,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应用所述闭环MIMO方案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应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根据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生成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多个输出信号;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多个输出信号的部件。
3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标识出以下的部件:用户设备(UE)将闭环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案和透明分集方案两者用于使用多个天线端口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所述多个天线端口包括多个天线端口组,每个天线端口组内的天线端口与属于所述天线端口组的每个其他天线端口相位相干并且与属于至少一个其他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相位不相干;以及
用于向所述UE发送以下指示的部件:所述UE将所述闭环MIMO方案用于所述多个天线端口组并在属于不同天线端口组的天线端口之中使用所述透明分集方案。
CN201980041798.5A 2018-06-25 2019-06-24 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和透明分集方案 Active CN112534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8030.1A CN116488683A (zh) 2018-06-25 2019-06-2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89801P 2018-06-25 2018-06-25
US62/689,801 2018-06-25
US16/449,246 2019-06-21
US16/449,246 US10673500B2 (en) 2018-06-25 2019-06-21 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 schemes
PCT/US2019/038741 WO2020005838A1 (en) 2018-06-25 2019-06-24 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 schem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8030.1A Division CN116488683A (zh) 2018-06-25 2019-06-2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736A true CN112534736A (zh) 2021-03-19
CN112534736B CN112534736B (zh) 2023-04-28

Family

ID=6898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8030.1A Pending CN116488683A (zh) 2018-06-25 2019-06-2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80041798.5A Active CN112534736B (zh) 2018-06-25 2019-06-24 混合闭环多输入多输出和透明分集方案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8030.1A Pending CN116488683A (zh) 2018-06-25 2019-06-2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673500B2 (zh)
EP (1) EP3811526B1 (zh)
CN (2) CN116488683A (zh)
TW (1) TWI803654B (zh)
WO (1) WO2020005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5030B (zh) * 2016-09-3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物理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GB201810294D0 (en) 2018-06-22 2018-08-08 Senseon Tech Ltd Cybe defence system
US11438357B2 (en) 2018-06-22 2022-09-06 Senseon Tech Ltd Endpoint network sensor and related cybersecurity infrastructure
US10673500B2 (en) 2018-06-25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 schemes
US10917140B2 (en) * 2018-10-03 2021-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signaling of coherence levels
US20220149906A1 (en) * 2019-03-29 2022-05-12 Ntt Docomo, Inc. Method of two-layer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 cyclic delay diversity
GB201915265D0 (en) 2019-10-22 2019-12-04 Senseon Tech Ltd Anomaly detection
EP4156749A1 (en) * 2021-09-28 2023-03-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3209599A1 (en) * 2022-04-26 2023-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reporting of ue antenna group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12A (zh) * 2008-05-07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59899A (zh) * 2010-04-27 2013-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覆盖增强的修改的空间分集方案
US20130163534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Implemented In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Use In a Wireless System
WO2018031709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Idac Holdings, Inc. Spatial modulation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4473B1 (en) * 1999-05-28 2003-07-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system with transmitter hav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and combining open loop and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ies
US6731619B1 (en) * 2000-08-02 2004-05-04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one type of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first time slot and a second type in an adjacent time slot
US6865377B1 (en) * 2002-06-28 2005-03-08 Arraycomm, Inc. Combined open and closed loop beam forming in a multiple array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87952B2 (en) * 2002-09-30 2006-01-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effectuat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42988A1 (en) * 2003-08-18 2005-02-24 Alcatel Combined open and closed loop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ystem
US7894548B2 (en) * 2004-09-03 2011-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spreading with space-time and space-frequency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0771B2 (en) 2007-02-06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yclic delay diversity and preco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49942B1 (en) 2007-02-07 2012-04-0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scheme in a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11568B (zh) * 2007-02-13 2013-04-03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组合了对无线信号的循环延迟分集和预编码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073876A2 (en) 2009-12-17 2011-06-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imo feedback schemes for cross-polarized antennas
US20130022142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Sairamesh Nammi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adaptive closed-loop mimo and open-loop mimo techniqu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3478B2 (en)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8995320B2 (en) * 2012-04-16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pace time block codes
CN105359427B (zh) 2013-05-01 2018-10-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发送用于使波束成形分离的反馈信息的方法
WO2017166287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rs-based open-loop and semi-open-loop mimo
US10355760B2 (en) 2016-08-12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mall cyclic delay diversity in new radio
CN110463072B (zh) 2017-01-31 2023-09-26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95149B (zh) 2017-09-1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US10673500B2 (en) 2018-06-25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 schem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12A (zh) * 2008-05-07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59899A (zh) * 2010-04-27 2013-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覆盖增强的修改的空间分集方案
US20130163534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Implemented In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Use In a Wireless System
WO2018031709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Idac Holdings, Inc. Spatial modulation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0566 Remaining issues and text proposal in uplink MIMO\""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43018B2 (en) 2024-03-26
WO2020005838A1 (en) 2020-01-02
EP3811526B1 (en) 2023-10-11
TWI803654B (zh) 2023-06-01
US10673500B2 (en) 2020-06-02
CN112534736B (zh) 2023-04-28
US20190393931A1 (en) 2019-12-26
US20230283331A1 (en) 2023-09-07
US11641225B2 (en) 2023-05-02
CN116488683A (zh) 2023-07-25
TW202002537A (zh) 2020-01-01
US20230163819A9 (en) 2023-05-25
US20210273691A1 (en) 2021-09-02
EP3811526A1 (en) 202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3180B2 (en) Configurat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for multi-panel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943018B2 (en) Hybrid closed-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transparent diversity schemes
US20220264348A1 (en) Reporting configurations for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N111052838A (zh) 用于发送用于具有非对称发送/接收的用户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
US11489562B2 (en) Signaling to assist waveform selection
US10630349B2 (en) Multi-layer modulated streams
AU2018320868A1 (en) User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533155B2 (en) Trigge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
WO2020102490A1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state ordering for an initial control resource set
CN112335197B (zh) 多用户控制信道传输技术
EP3785378B1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aseline pattern
US10742283B2 (en)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or uplink sequence transmissions
US11804883B2 (en) Transmission diversity enhancement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20168494A1 (en) Scheme for associ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with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