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1591A - 电缆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缆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1591A
CN112531591A CN202011315030.3A CN202011315030A CN112531591A CN 112531591 A CN112531591 A CN 112531591A CN 202011315030 A CN202011315030 A CN 202011315030A CN 112531591 A CN112531591 A CN 11253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upport
plate
sub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50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1591B (zh
Inventor
张小峰
任晓力
张强
张学瑞
陈庆贺
马强
凌建斌
张雪峰
阎志伟
徐双用
车利明
李宁
胡蕾
杨培林
李红梅
孙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0113150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1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1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防护装置,所述电缆防护装置包括支架、转动件和防护板,所述支架具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部,所述转动件在支撑电缆的支撑位置和释放电缆的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防护板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防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本发明的电缆防护装置在边帮开采过程中该防护装置能够保护电缆,避免电缆被碎石砸中,且该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边帮开采过程中能够随时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电缆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挖掘和地下挖掘的边帮开采过程中,连采机和运输设备的电缆都平铺在运输设备上,由于边帮开采的特殊性,连采机和运输设备的两侧不设有支护装置,电缆经常被碎石砸中,造成电缆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缆防护装置,在边帮开采过程中该防护装置能够保护电缆,避免电缆被碎石砸中,且该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边帮开采过程中能够随时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在支撑电缆的支撑位置和释放电缆的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防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转动件和防护板,其中,转动件可在支撑电缆的支撑位置和释放电缆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件位于支撑位置时,电缆放置在转动件上,当转动件位于释放位置时,电缆位于支撑电缆的支撑部上,且电缆位于防护板的下方,防护板可保护电缆不受碎石的危害,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边帮开采过程中能够随时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架体和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转动件在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架体上,其中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转动件抵靠在所述支撑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子件、第二子件和第三子件,所述第一子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子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子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另一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支架上;以及销轴,所述销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内,所述销轴的第一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限定出卡槽,所述销轴的所述第一段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所述转动件的所述第二子件抵靠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一端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防护板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一端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防护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与位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所述转动件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固设在所述支架上;或者,所述防护板在防护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或者,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的邻近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为弧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一个示意图,且示出了转动件位于支撑位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且示出了转动件位于释放位置。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转动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防护板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且示出了防护板位于避让位置。
附图标记:
电缆防护装置100,支架1,架体11,支撑板12,支撑柱13,转动件2,第一子件21,第二子件22,第三子件23,卡槽24,防护板3,电缆4,第一安装管51,第二安装管52,销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100包括支架1、转动件2和防护板3。
支架1具有用于支撑电缆4的支撑部。转动件2在支撑电缆4的支撑位置(例如图2中转动件2所在的位置)和释放电缆4的释放位置(例如图3中转动件2所在的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支架1上。防护板3设在支架1上,防护板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支撑部的上方,防护板3的该至少一部分与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其中,该最小距离为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与支撑部上的任意一点之间所有距离的最小值,该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电缆4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100可用于隧道挖掘的边帮开采过程中,首先将电缆防护装置100放置在隧道内,连采机和运输设备在隧道内前进时,可带动电缆4在位于支撑位置的转动件2上滑动。也就是说,当连采机和运输设备处于前进阶段时,转动件2位于支撑位置,电缆4放置在转动件2上。
进一步地,电缆防护装置100通过在支架1上设置转动件2和防护板3,其中,支架1具有用于支撑电缆4的支撑部,且支撑部的上端面为平面。转动件2可在支撑电缆4的支撑位置和释放电缆4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当连采机和运输设备前进到工作位置时,旋转转动件2使转动件2从支撑位置转动到释放位置,电缆4可脱离转动件2并滑动到支撑部上。
由于防护板3的该至少一部分与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电缆4的直径,因此在电缆4滑动到支撑部上时,防护板3的该至少一部分位于电缆4的上方。由此防护板3可以阻挡隧道内的落石砸到电缆4上。也就是说,通过使转动件2从支撑位置转动到释放位置,可以方便地、容易地使电缆4移动到防护板3的下方,从而不仅可以利用防护板3保护电缆,而且无需操作人员为了将电缆4放置在防护板3的下方而进入隧道,以便避免落石砸伤进入隧道的操作人员。
因此,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100,从而不仅可以方便地、容易地使电缆4移动到防护板3的下方,以便利用防护板3保护电缆,而且无需操作人员为了将电缆4放置在防护板3的下方而进入隧道,以便避免落石砸伤进入隧道的操作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支架1包括架体11和用于支撑电缆4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设在架体11上,支撑板12为平板。由此,电缆4可静止地放置在支撑板12上,即电缆4在支撑板12上不移动,有利于防护板3保护电缆4。其中,防护板3的该至少一部分与支撑板12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该最小距离为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与支撑部板12上的任意一点之间所有距离的最小值,。
架体11还包括多个子架,每个子架的下端设在地面上,支撑板12的下端面和每个子架的上端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板3固设在支架1上。例如,如图1-图6所示,防护板3沿前后方向延伸。防护板3的右端和支架1固定相连。防护板3的左端朝向转动件2,即防护板3的左端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转动件2与防护板3的右端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防护板3在防护位置(如图3中防护板3所在的位置)与避让位置(如图7中防护板3所在的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支架1上。例如,防护板3沿前后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防护板3的右端可转动地和支架1相连。在避让位置时,防护板3大体竖直地定位,以使防护板3和电缆4之间不发生干扰。当电缆4位于支撑板12上时,防护板3从避让位置转动到防护位置,以使防护板3保护电缆4。
转动件2在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板12上。如图1-图5所示,转动件2包括第一子件21、第二子件22和第三子件23。具体地,第一子件21、第二子件22和第三子件23均大体为圆管结构。第一子件21的一端(如图2中第一子件21的右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如图2中第二子件22的上端)相连,第一子件21的另一端(如图2中第一子件21的左端)和第三子件23的一端(如图2中第三子件23的上端)相连,第二子件22的另一端(如图2中第二子件22的下端)和第三子件23的另一端(如图2中第三子件23的下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电缆防护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管51、第二安装管52和销轴6。
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支架1上。具体地,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在支撑板12上,且第一安装管51的轴线和第二安装管5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销轴6设在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内,即销轴6可以沿该第一方向延伸。销轴6的第一段(如图5中所示的销轴6的中间段)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之间。具体地,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销轴6穿过第二安装管52和第一安装管51,销轴6的第一段位于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外。
第二子件22的另一端(如图2中第二子件22的下端)和第三子件23的另一端(如图2中第三子件23的下端)之间限定出卡槽24,销轴6的第一段的一部分配合在卡槽24内。如图5所示,第二子件22的下端和第三子件23的下端可通过焊接相连,第二子件22的下端和第三子件23的下端之间限定出卡槽24,卡槽24为V形或者圆弧形,转动件2可通过卡槽24卡在销轴6上,,转动件2可通过卡槽24绕销轴6从支撑位置转动到释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电缆防护装置100中,转动件2可拆卸地和销轴6相连,即转动件2、销轴6、第一安装管51、第二安装管52和支撑板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12上,销轴6设在第一安装管51和第二安装管52内,销轴6的中间段配合在转动件2上的卡槽24内。
转动件2为多个,多个转动件2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由此,多个转动件2可共同支撑电缆4,使得电缆4能够更稳定地放置在转动件2上。进一步地,电缆防护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未示出),该连接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该连接件同时与多个转动件2相连,以使多个转动件2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电缆4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位于释放位置的转动件2的第二子件22抵靠在支撑板12上。例如,位于释放位置的转动件2的第二子件22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子件21的一端(如图3中第一子件21的右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如图3中第二子件22的右端)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与防护板3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其中,该最小距离为第一子件21的一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上的任意一点与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在第二方向上的所有距离的最小值。
例如,该第二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即该第二方向可以是隧道的宽度方向。第一子件21的一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上的任意一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P1,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P2,P1与P2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的最小值L1为第一子件21的一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上的任意一点与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在第二方向上的所有距离的最小值。也就是说,最小值L1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其中,第二预设值为电缆4的半径,即最小值L1小于等于电缆4的半径。由此,当电缆4位于支撑板12上时,电缆4的一部分可压在转动件2上,以防止转动件2晃动,避免了转动件2和电缆4之间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子件21的一端(如图3中第一子件21的右端)和第二子件22的一端(如图3中第二子件22的右端)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上与防护板3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如图3所示,在上下方向上,防护板3的左端在支撑板12上的投影与转动件2的右端在支撑板12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L1,第三预设值为0,即L1大于等于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防护板3与位于释放位置的转动件2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其中,该最小距离为转动件2上的任意一点与防护板3上的任意一点之间所有距离的最小值,具体地,防护板3的左端与第一子件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L2即为防护板3的左端到第一子件21的最小距离,L2大于等于电缆4的直径,由此,电缆4可沿第一子件21滑动到支撑板12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支架1进一步包括支撑柱13,支撑柱13设在架体11上,其中位于支撑位置的转动件2抵靠在支撑柱13上。由此可以提高转动件2在支撑位置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支撑柱13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柱13的下端和架体11的上端相连,在左右方向上,支撑柱13的至少部分和转动件2的至少部分相对。当转动件2位于支撑位置时,转动件2的左端可抵靠在支撑柱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3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或者,位于防护位置的防护板3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由此,隧道内的落石在下落时,会先与防护板3发生接触,无法直接砸到电缆4上。
如图1-图3所示,电缆4为2个,一个电缆4为边帮开采过程中连采机的电缆,另一个电缆4为边帮开采过程中运输车的电缆,且2个电缆4的直径相同。防护板3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即防护板3的宽度,第四预设值为1.5倍的电缆4的直径,即防护板3的宽度大于等于电缆4的直径的1.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3的邻近转动件2的端部(如图2中防护板3的左端部)为弧形,具体地,当电缆4沿第一子件21向支撑板12滑动时,电缆4可能与防护板3的左端部发生接触或碰撞,在本申请的电缆防护装置100中,将防护板3的左端设为弧形,避免了防护板3刮伤电缆4的问题。同时,在收电缆4时,电缆4沿前后方向抽出,防护板3的左端部也不会刮伤电缆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部;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在支撑电缆的支撑位置和释放电缆的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和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防护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架体和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转动件在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架体上,其中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转动件抵靠在所述支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子件、第二子件和第三子件,所述第一子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子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子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销轴,所述销轴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内,所述销轴的第一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子件的所述另一端之间限定出卡槽,所述销轴的所述第一段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所述转动件的所述第二子件抵靠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一端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防护板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所述一端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防护板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位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所述转动件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板固设在所述支架上;
或者,所述防护板在防护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方,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或者,位于所述防护位置的所述防护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邻近所述转动件的端部为弧形。
CN202011315030.3A 2020-11-20 2020-11-20 电缆防护装置 Active CN112531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030.3A CN112531591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缆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030.3A CN112531591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缆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591A true CN112531591A (zh) 2021-03-19
CN112531591B CN112531591B (zh) 2022-07-19

Family

ID=7498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5030.3A Active CN112531591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缆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159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444A (zh) * 2012-07-27 2012-11-14 华北电力大学 隧道电缆巡检机器人的独臂轮式运动机构
JP2017034849A (ja) * 2015-07-31 2017-02-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保護チューブ、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鉄道車両用異常診断装置、鉄道車両用軸受装置および鉄道車両並びに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07166038U (zh) * 2017-08-30 2018-03-30 智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磨损性能的高强度电缆防护套
CN109167324A (zh) * 2018-09-03 2019-01-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板
CN109217202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械设备用电缆防护装置
CN209313391U (zh) * 2019-03-20 2019-08-27 贺宏鹏 一种井下生产设备电缆防护装置
CN211266311U (zh) * 2019-10-29 2020-08-14 徐长焱 一种隧道内电缆铺设用支架
CN111600258A (zh) * 2020-05-26 2020-08-28 广州市晟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444A (zh) * 2012-07-27 2012-11-14 华北电力大学 隧道电缆巡检机器人的独臂轮式运动机构
JP2017034849A (ja) * 2015-07-31 2017-02-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保護チューブ、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鉄道車両用異常診断装置、鉄道車両用軸受装置および鉄道車両並びに鉄道車両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07166038U (zh) * 2017-08-30 2018-03-30 智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磨损性能的高强度电缆防护套
CN109167324A (zh) * 2018-09-03 2019-01-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板
CN109217202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机械设备用电缆防护装置
CN209313391U (zh) * 2019-03-20 2019-08-27 贺宏鹏 一种井下生产设备电缆防护装置
CN211266311U (zh) * 2019-10-29 2020-08-14 徐长焱 一种隧道内电缆铺设用支架
CN111600258A (zh) * 2020-05-26 2020-08-28 广州市晟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591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1670B2 (en) Enclosed hose reel used for sewer jetting
US10890040B2 (en) Rotary head guide system for drilling machine
CN112531591B (zh) 电缆防护装置
US9260249B2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part of a machine
JP5785839B2 (ja) 車載式標識収納装置
JP2024055923A (ja) 建設機械
JP6869762B2 (ja) シールド掘進機の旋回ケーブルベア構造
US9409249B1 (en) Welding assistance systems
CN107444039B (zh) 牵引钩组件
US20170121936A1 (en) Controller assembly and work vehicle
JP2008260333A (ja) クローラ式作業機械の油圧配管構造
CN114278345A (zh) 基于锚网锚护作业车的铺网方法
US3384247A (en) Universal mount apparatus
CN115051288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线缆放缆装置
CN218641848U (zh) 光纤线束存放下料组件
JP2020159408A (ja) 配管装置及び配管工法
CN217147558U (zh) 工件卡位结构及工件运输装置
CN220483185U (zh) 车载伸缩平台连接结构
CN220029141U (zh) 筒体焊接用滚轮架
US11319808B2 (en) Hose retention system for drilling machine
US9051715B2 (en) Crowd machinery guard for mining shovel
CN215710860U (zh)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EP4357226A1 (en) Bicycle parking system
CA3003248C (en) Hose-reeling apparatus
JPH0634100A (ja) シリンダキャビネ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