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1281A -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1281A
CN112511281A CN202011112555.7A CN202011112555A CN112511281A CN 112511281 A CN112511281 A CN 112511281A CN 202011112555 A CN202011112555 A CN 202011112555A CN 112511281 A CN112511281 A CN 112511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p
timing advance
target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25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诗佳
蒋创新
张阳
张淑娟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125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1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281A/zh
Priority to EP21879316.4A priority patent/EP423157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950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27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下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多次下行传输之间配置传输间隔,降低多次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重叠机率,降低通信过程的干扰,可提高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传输接收节点(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Multi-TRP)联合传输技术,利用多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传输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场景下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使得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和新无线接入技术(New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中传输吞吐量实现了有效的提升。NR的另一个技术是多面板(Multi-Panel)传输,它利用多个天线面板进行传输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与此同时,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也必须要得到保证,利用Multi-TRP或Multi panel的发送或接收能够有效地降低信息阻塞的概率,从而有效地提高在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讯(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场景下的传输可靠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Multi-TRP或Multi panel中的多次传输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在multi-TRP的场景下,由于不同TRP相对于终端UE的位置不同,会导致传播路径不同,示意图见附图1。当两个TRP分别发送数据时,由于传播路径的问题会导致UE接收存在时延,当TRP0到UE的传输时间大于TRP1到UE的传输时间时,可能会出现UE接收数据重叠,如附图2a所示。在附图2a中由于TRP0的传播距离较远导致UE接收的时延较大,而TRP1的传播距离较近,产生的时延较小。这时TRP0的数据和TRP1的数据在UE接收时域产生重叠,从而对UE的接收产生影响。当UE向两个TRP分别发送数据时,由于不同TRP的TA不同,导致UE对不同TRP发送信息的提前时间不同,会导致在UE上行传输时产生重叠,如附图2b所示。在附图2b中由于TRP0对应的TA0较小,UE发送给TRP0的信息需要提前的较小,而TRP1对应的TA1较大,UE发送给TRP1的信息需要提前的较大。对于在TRP接收侧紧邻的两个信息,在UE发送端会在时域产生重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multi-TRP场景下实现低重复率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该方法包括: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下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传输节点,该方法包括: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上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在下行数据进行多次传输时,在传输至少两次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或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根据传输间隔降低multi-TRP场景下多次传输时的数据重叠机率,降低通信干扰,可增强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播路径的示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重叠的示例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重叠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传输间隔K的示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数据多次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一般集成在第一传输节点,例如,基站。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下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其中,下行信息可以是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发送的数据或者控制信令,例如,NR中基站向用户端发送的数据或指示信息。传输间隔K可以是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传输间隔具体可以包括符号或者时间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多次下行传输时,可以配置一个传输间隔,使得每次传输的下行数据在传输时彼此之间不重叠,可以理解的是,传输间隔K可以是预设的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根据网络状态确定出的一个间隔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下行数据进行多次传输时,对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间隔K进行配置,使得下行传输时按照传输间隔K进行发送,根据传输间隔降低multi-TRP场景下多次传输的重叠机率,降低通信干扰,可增强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
进一步的,在NR场景下包括两种应用场景:单下行控制信令(Single-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S-DCI)场景和多下行控制信令(Mult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M-DCI)的场景。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每两次的下行传输之间。
示例性的,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4,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两个TRP发送的数据长度均为4个OFDM符号,并且循环重复四次,TRP0的传输时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第一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5~8符号;第三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0的10~13符号;第四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 1的1~4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传输接收节点TRP或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具体的,传输间隔K仅配置在发生TRP切换或者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例如,下行传输a执行后,发生TRP或者TCI切换,然后执行下行传输b,在下行传输a和下行传输b之间配置传输间隔K。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5,在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复发送时,基站为下行传输配置一个传输间隔K,用于发生TRP/TCI切换的两次传输中间,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两个TRP发送的数据长度均为4个OFDM符号,并且循环重复传输四次,TRP0的传输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第一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4~7符号;第三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 0的9~12符号;第四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0的13符号和slot 1的0~2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所述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其中,目标TRP可以是被选择的TRP,可以是按照配置参数选择的TRP,也可以是满足传输延时条件的TR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后,例如,判断目标TRP的下行传输后的下一次传输是否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若是,则在该下行传输之后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多个TRP中传输时延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其中,定时提前可以是用于指示下行数据发送时间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6,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并且交替重复传输四次,TRP0的传输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第一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0~4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二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0的5~8符号;第三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9~13符号,符号13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四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 1的0~3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前,例如,判断目标TRP的下行传输相对于上一次下行传输是否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若是,则在该下行传输之前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示例性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6,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并且交替重复传输四次,TRP0的传输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第一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 0的4~8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三次传输来自TRP1占据slot 0的9~12符号;第四次传输来自TRP0占据slot 0的13符号和slot 1的0~3符号,符号13被配置为传输间隔。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下行传输发送。
具体的,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两次下行传输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配置下行传输的传输顺序时,传输时延较小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下行传输发送。进一步的,当两次下行传输的下行信息不同时,传输时延较小的数据在前发送,传输时延较大的数据在后发送,此时不需要配置传输间隔K。
示例性的,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7,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传输内容相同或不同,TRP0的传输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0开始发送,TRP0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3符号;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4~7符号,在UE接收时两个TRP的数据不会发生重叠。
当协作TRP之间的回传不够理想,协作TRP之间的回传延时稍大。由于2个TRP的交互可能具有延时,共享一个PDCCH比较困难,所以2个TRP的调度可以比较独立的进行调度。两个TRP独立调度,各自发送DCI去调度数据,这种方式称之为多下行控制信令DCI(multi-DCI,M-DCI)的M-TRP。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前,例如,判断目标TRP的下行传输相对于上一次传输是否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若是,则在该下行传输之前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较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值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8,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TRP0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TRP1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的传输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3符号;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4~6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后,例如,判断目标TRP的下行传输后的下一次传输是否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若是,则在该下行传输之后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8,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TRP1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TRP0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的传输时大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1开始发送,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4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TRP0的数据占据slot 0的5~6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下行传输发送。
具体的,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两次下行传输的下行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配置下行传输的传输顺序时,传输时延较小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下行传输发送,此时不需要配置传输间隔K。
示例性的,参见图9,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TRP0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TRP1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的传输时延小于TRP1的传输时延,由TRP0开始发送,TRP0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1符号;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2~5符号,TRP0和TRP1之间不设置传输间隔K,在UE接收时两个TRP的数据不会发生重叠。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不配置来自两个TRP的下行传输紧邻发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来自两个TRP进行下行传输时,配置来自不同TRP的下行传输之间存在间隔,不紧邻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或传输时延确定的间隔时间或者间隔符号数。
具体的,传输间隔K的单位可以为间隔时间或者传输符号,传输间隔K的取值可以由定时提前值确定。
示例性的,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传输间隔K的示例图,参见图10,当传输间隔K为间隔时间时,基站根据定时提前值计算间隔时间T=|TA1-TA0|,并指示该时间间隔K=T。如图10所示,UE同时维护两个对应于TRP0和TRP1的时间轴,在小传输时延的TRP0切换到大传输时延的TRP1时,TRP1对应的发送起始符号为:上一次TRP0的结束符号+T后对应于TRP1时间轴上最近的符号。时间轴1在符号0~3完成第一次发送,符号3+T对应于时间轴2的符号4,因此,第二次的发送符号起始于时间轴2的符号5。
而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基站根据定时提前值计算间隔时间T=|TA1-TA0|,根据该时间间隔T判断所需间隔OFDM符号数量K,并向UE指示该间隔符号K。其中,K为时间间隔T对符号持续时间的向上取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第二传输节点接收时发生重叠,则缩短第一传输节点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具体的,第一传输节点在进行连续的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若第一传输节点内未配置传输间隔K,第一传输节点可以判断第二传输节点处是否会发生接收的上行传输重叠,若判断会发生,则缩短作为发送端的第一传输节点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由于不同传输路径的第一传输节点内发送的数据存在重叠时,可以考虑缩短重叠部分的数据长度。例如,可以随机缩短重叠部分其中一个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保留另外一个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轮流缩短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缩短重叠的两次传输中后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先发送的下行传输不改变长度,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参见图11,TRP1先于TRP0发送下行传输,对TRP0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进行缩短。还可以缩短重叠的两次传输中前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参见图12,TRP1先于TRP0发送下行传输,对TRP1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进行缩短;还可以根据优先级进行缩短,例如:主TRP为TRP0,TRP0发送的下行信息优先级相对较高,可以考虑缩短辅TRP(TRP1)对应下行信息,对TRP1对应的重叠符号进行缩短,参见图12;还可以轮流缩短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TRP1与TRP0存在重叠,第一次发生重叠时,TRP1缩短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TRP0正常传输,在第二次重复发生重叠时,TRP1正常传输,TRP0缩短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参见图13。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数据多次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一般集成在第二传输节点,例如,用户终端UE。参见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上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其中,上行信息可以是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发送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例如,NR中用户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或指示信息。传输间隔K可以是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传输间隔具体可以包括符号或者时间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多次上行传输时,可以配置一个传输间隔,使得每次传输的上行数据在传输时彼此之间不重叠,可以理解的是,传输间隔K可以是预设的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根据网络状态确定出的一个间隔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上行数据进行多次传输时,对传输上行数据的传输间隔K进行配置,该传输间隔K用于多次上行传输,根据传输间隔降低multi-TRP场景下多次数据传输的重叠机率,降低通信干扰,可增强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
进一步的,在NR场景下包括两种应用场景:单下行控制信令(Single-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S-DCI)场景和多下行控制信令(Mult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M-DCI)的场景。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每两次的上行传输之间。
示例性的,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5,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给两个TRP的上行数据长度均为4个OFDM符号,并且循环重复传输四次,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5~8符号;第三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10~13符号;第四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1的1~4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具体的,传输间隔K仅配置在接收TRP切换或者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例如,上行传输a执行后,发生接收TRP或者发送波束切换,然后执行上行传输b,在上行传输a和上行传输b之间配置传输间隔K。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6,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的给两个TRP的上行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并且顺序重复传输四次,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4~7符号;第三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9~12符号;第四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0的13符号和slot 1的0~2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所述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其中,目标TRP可以是被选择的TRP,可以是按照配置参数选择的TRP,也可以是满足传输延时条件的TR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例如,判断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后的下一次传输是否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若是,则在该上行传输之后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给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并且交替重复传输四次,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如附图17所示,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0~4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5~8符号;第三次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9~13符号,符号13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四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0的13符号和slot 1的0~2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所述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例如,判断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相对于上一次传输是否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若是,则在该上行传输之前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7,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给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并且交替重复传输四次,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4~8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三次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9~12符号;第四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0的13符号和slot 1的0~2符号,符号13被配置为传输间隔。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具体的,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两次上行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配置上行传输的传输顺序时,定时提前较大的第一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第二上行传输发送。进一步的,当两次上行传输的上行数据不同时,定时提前较大的数据在前发送,定时提前较小的数据在后发送,此时不需要配置传输间隔K。
示例性的,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8,发送给两个TRP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传输内容相同或不同,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由TRP1的数据在前,发送给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3符号;发送给TRP0的数据占据slot 0的4~7符号,在UE发送时两个TRP的数据不会发生重叠。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例如,判断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相对于上一次传输是否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若是,则在该上行传输之前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值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多个接收TRP中传输时延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示例性的,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9,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给TRP0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发送给TRP1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0~3符号;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4~6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间隔K可以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并且只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例如,判断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后的下一次传输是否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若是,则在该上行传输之后配置传输间隔K,若否,则不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具体的,目标TRP可以为进行上行传输的多个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传输间隔K的取值可以与目标TRP的发送波束、目标定时提前关联以及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相关联,可以通过其中至少一种进行设置,目标定时提前可以是多个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目标高层参数为多个TRP中传输时延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19,当K为一个OFDM符号时,发送给TRP0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发送给TRP1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第一次上行传输发送给TRP0占据slot 0的0~4符号,符号4被配置为传输间隔;第二次传输发送给TRP1占据slot 0的5~6符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具体的,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两次上行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配置上行传输的传输顺序时,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进一步的,当两次上行传输的上行数据不同时,定时提前较大的数据在前发送,定时提前较小的数据在后发送,此时不需要配置传输间隔K。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的示例图,参见图20,发送给TRP0的数据长度为4个OFDM符号,发送给TRP1的数据长度为2个OFDM符号,TRP0对应的TA0小于TRP1对应的TA1,先发送TA1对应的TRP1的数据。发送给TRP0的数据占据slot 0的2~5符号;发送给TRP1的数据占据slot 0的0~1符号,在UE发送时两个TRP的数据不会发生重叠。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不配置发送给两个TRP的上行传输紧邻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确定的间隔时间或者间隔符号数。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若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发送上行传输发生重叠,则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具体的,第二传输节点在进行连续的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若第二传输节点发送上行传输时没有配置传输间隔K,并且,如果判断发送端可能出现上行传输重叠,则缩短作为发送端的第二传输节点的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轮流缩短发送给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缩短重叠的两次传输中后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先发送的上行传输不改变长度,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参见图21,发送给TRP0的信息先于TRP1发送,对TRP1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进行缩短。还可以缩短重叠的两次传输中前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长度缩短的示例图,参见图22,发送给TRP0的信息先于TRP1发送,对TRP0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进行缩短。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具体包括:下行间隔模块301.
下行间隔模块301,用于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下行数据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下行间隔模块在下行数据进行多次传输时,对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间隔K进行配置,该传输间隔K用于多次下行传输,根据传输间隔降低multi-TRP场景下多次数据传输的重叠机率,降低通信干扰,可增强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传输接收节点TRP或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的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较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的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在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的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多个TRP中传输时延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下行传输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不配置来自两个TRP的下行传输紧邻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下行间隔模块301中所述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确定的间隔时间或者间隔符号数。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缩短模块,用于在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第二传输节点接收时发生重叠,则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缩短模块,包括:
第一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二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三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四缩短单元,用于轮流缩短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具体包括:上行间隔模块401.
上行间隔模块401,用于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上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行间隔模块在上行数据进行多次传输时,对传输上行数据的传输间隔K进行配置,传输间隔K用于进行多次上行传输,根据传输间隔降低multi-TRP场景下多次数据传输的重叠机率,降低通信干扰,可增强无线通信的网络质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中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的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中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的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的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的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不配置来自两个TRP的上行传输紧邻发送。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行间隔模块401中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确定的间隔时间或间隔符号数。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缩短模块,用于在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若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发送上行传输发生重叠,则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缩短模块还包括:
第一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二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三缩短单元,用于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第四缩短单元,用于轮流缩短发送给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电子设备中处理器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25中以一个处理器50为例;设备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2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装置对应的模块(下行间隔模块301或,上行间隔模块401)。处理器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
存储器5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网络的定时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传输至少两次下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或者,
在传输至少两次上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的定时确定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下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传输接收节点TRP或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和目标定时提前,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多个TRP中传输时延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目标TRP发送的下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TRP或TCI状态切换的两次下行传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TCI状态、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其中,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传输时延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下行传输时,配置传输时延较小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先于传输时延较大的TRP对应的下行传输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下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不配置来自两个TRP的下行传输紧邻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确定的间隔时间或者间隔符号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进行至少两次下行传输时,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第二传输节点接收时发生重叠,则缩短第一传输节点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轮流缩短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下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18.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传输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连续传输至少两次上行信息的情况下,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每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的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和目标定时提前,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的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单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前,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大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大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所述传输间隔K配置在发送给目标TRP的上行传输之后,且在发生接收TRP或发送波束切换的两次上行传输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TRP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的TRP,所述传输间隔K的取值与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关联:目标TRP的发送波束、目标定时提前和目标高层参数CORESTPoolIndex,所述目标定时提前为各TRP中最小定时提前值对应的定时提前,所述目标高层参数为各TRP中定时提前最小TRP对应的CORESTPoolIndex值。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在进行两次上行传输时,配置定时提前较大的上行传输先于定时提前较小的上行传输发送。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上行传输之间的传输间隔K,包括:在多下行控制信令的场景下,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不配置来自两个TRP的上行传输紧邻发送。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间隔K为根据定时提前值确定的间隔时间或间隔符号数。
3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进行至少两次上行传输时,若未配置传输间隔K,判断发送上行传输发生重叠,则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发生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后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前一次传输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缩短存在重叠部分的两次传输中的优先级较低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轮流缩短发送给不同TRP存在重叠部分的上行传输的信息长度。
3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7或18-34中任一所述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或18-34中任一所述的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
CN202011112555.7A 2020-10-16 2020-10-16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11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555.7A CN1125112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1879316.4A EP4231570A1 (en) 2020-10-16 2021-10-11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1/122950 WO2022078271A1 (zh) 2020-10-16 2021-10-11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555.7A CN1125112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281A true CN112511281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2555.7A Pending CN112511281A (zh) 2020-10-16 2020-10-16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31570A1 (zh)
CN (1) CN112511281A (zh)
WO (1) WO202207827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71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33044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策略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02625A1 (ja) * 2021-07-21 2023-01-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4037301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428B (zh) * 2016-01-13 2021-10-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从无线装置传送的信号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EP3456096B1 (en) * 2016-05-12 2022-08-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echniques to support ultra-reliable handover in wireless networks
FR3089733A1 (fr) * 2018-12-11 2020-06-12 Orange Procédé de gestion d’une transmission de séquences de symboles de données
CN112511281A (zh) * 2020-10-16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71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33044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策略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02625A1 (ja) * 2021-07-21 2023-01-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4037301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1570A1 (en) 2023-08-23
WO2022078271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1281A (zh) 用于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624639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07615801B (zh) 用于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7241398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163A (zh) 使用相邻设备到设备辅助的超可靠通信
CN106063357A (zh) 用于具有非理想回程的交叉节点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78313A1 (en) Control using nr tdd
US20140016541A1 (en) Backhaul link subframe structur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hereof
US20200137802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856266A (zh)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KR20240017345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커버리지 향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20240315A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42223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030844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958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element
CN107343317B (zh)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和装置
RU2516252C2 (ru)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ый узел, система дуплексной связи с времен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вязи
CN114557016A (zh) 分组相关逻辑信道限制
CN115336342A (zh) 用于侧链路资源重新评估的方法及设备
CN104685818A (zh) 使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载波(去)激活
CN113303005A (zh) 远端干扰抑制资源配置
US2021005172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226732A1 (zh) 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RU265980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12218372B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