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4638B -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4638B
CN112504638B CN202011488386.7A CN202011488386A CN112504638B CN 112504638 B CN112504638 B CN 112504638B CN 202011488386 A CN202011488386 A CN 202011488386A CN 112504638 B CN112504638 B CN 112504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vehicle
lane
high beam
sim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83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4638A (zh
Inventor
吕东明
吴文芳
王芬
刘星辰
黄�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83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4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4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6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vehicle headlight devices
    • G01M11/061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 measuring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6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vehicle headlight devices
    • G01M11/064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vehicle headlight devices by using camera or other imaging system for the light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模拟车道的两侧;执行测试,操控试验车辆在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输出测试结果,根据测试参数得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以上方案,为自适应大灯的开发以及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保证了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大灯的照明,是汽车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前大灯更亮,照得更远、更宽,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系数也就更高。目前,乘用车前大灯逐渐开始大面积使用LED前照灯。前大灯的远光模式下可能会带来炫目问题,在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昏暗道路只能使用近光的话可视性会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ADB(Advanced Driving Beam-自适应远光灯系统)能够基托于LED前照灯能够单独控制的优势,通过实现摄像头的捕捉,经信号传输和逻辑分析,对大灯特定的分区实施调整。
为了保证ADB功能在各种路况下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需要一种能够对ADB进行测试验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对车辆ADB功能进行验证,确保ADB实现功能的准确性。
为此,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搭建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
执行测试,操控试验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
输出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模拟环境包括:
模拟城区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一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一光强范围;
模拟乡村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二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二光强范围;
模拟高速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三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三光强范围;
其中,第一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二速度范围值,第二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三速度范围值;第一光强范围与城区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二光强范围与乡村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三光强范围与高速公路光强范围相适配。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测试场景包括直线道路下的多种测试场景,包括:
直线单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会车与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弯道情况下的多种测试场景,包括:
弯道单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弯道单车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弯道会车与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同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通过获取设置于试验车辆上的车机端数据获得所述测试参数;
通过控制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个数和发光强度模拟得到第一光强范围、第二光强范围和第三光强范围。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光强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炫目影响程度。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发送大灯切换信号至所述试验车辆;
获取所述试验车辆的大灯切换时长,根据所述大灯切换时长确定所述光型切换流畅程度。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区域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区域光强检测信号确定受到所述预设车辆的大灯影响的影响区域,根据所述影响区域确定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
在获取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时间,根据所述预设车辆大灯开启时间和所述响应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
可选地,上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所述试验车辆和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都配置有人机交互界面;
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对大灯的操作指令;
所述试验车辆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框。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装置,包括控制主机、试验车辆车机端和预设车辆车机端,以及:
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
所述控制主机,操控模拟光组件模拟不同发光场景,操控试验车辆和预设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
所述试验车辆车机端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输出测试结果至所述控制主机;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标定及测试方式,为自适应大灯的开发以及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保证了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安全性,也为大灯的个性化及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直道时测试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弯道时测试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自适应远光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进行开启:1、夜晚(环境光约在150lx以下);2、大灯开关工作在近光档位或Auto档位;3、近光开启;4、摄像头工作及通讯正常;5、前后雾灯未开启;6、发动机工作;7、车速>40km/h。而且需要保证清洁的大灯及摄像头外部的清洁;各路况应保证至少含有双向四车道的路况。城区路况应包含有照明和无照明的道路;乡村道路要包含斜坡及蜿蜒的道路。因此本发明一下实施例中的各测试用例默认满足上述条件。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搭建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所述测试环境用于模拟在城区、乡村道路及高速路况下的实际驾车场景,从而能够对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价,确认待改进点,并对未通过测试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进行相关软硬件的更新及标定,完成后再次进行实验。
S102:执行测试,操控试验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
S103:输出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定是否会对来向车或者同向行驶车辆造成炫目;各种光型的切换是否流畅平顺,如从近光切换到GFHB、从GFHB切换到全远光等;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GFHB的遮光区域是否边界清晰可见。这些测试指标是对于自适应远光灯系统性能好坏进行评价的重要参数。
以上方案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标定及测试方式,为自适应大灯的开发以及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保证了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安全性,也为大灯的个性化及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进一步地,以上步骤S102中,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模拟环境包括:模拟城区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一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一光强范围;模拟乡村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二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二光强范围;模拟高速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三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三光强范围;其中,第一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二速度范围值,第二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三速度范围值;第一光强范围与城区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二光强范围与乡村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三光强范围与高速公路光强范围相适配。参考表1以及图2和图3,速度范围可以依据各路段的实际速度要求进行设置:
表1 路况模拟场景表
Figure BDA0002840024370000061
也即,所述测试场景包括直线道路下的多种测试场景,包括:
直线单车会车场景A: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会车场景B: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跟车场景C: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直线多车会车与跟车场景D: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所述测试场景包括弯道情况下的多种测试场景,包括:
弯道单车会车场景E: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弯道单车跟车场景F: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弯道会车与跟车场景G,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同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以场景A为例进行说明,可执行如下测试案例:
(1)本车道跟车:本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目标车辆保持在本车道;本车从400-600m的距离,加速接近目标车辆。
(2)目标车辆位于相邻左车道:本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目标车辆保持在相邻左车道;本车从400-600m的距离,逐渐加速接近目标车辆,并在当前车道完成超车。
(3)目标车辆位于相邻右车道:本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目标车辆保持在相邻右车道;本车从400-600m的距离,逐渐加速接近目标车辆,并在当前车道完成超车。
(4)目标车辆从相邻左车道超车:本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目标车辆从左车道完成超车,并逐渐远离本车。
(5)本车加速跟随后,从左侧超车:本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目标车辆保持在相邻两车道,车速按对应路况匀速行驶;本车逐渐加速从左侧超车。
(6)前方两个目标车分别位于本车相邻的左车道、右车道:前方两个目标车以相对应路况(城区、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的车速行驶分别位于本车相邻的左车道、右车道;本车保持在本车道;期望可以形成多个遮光区域。
测试场景B-G同样适用上述测试案例。
在以上测试案例中,通过获取设置于试验车辆上的车机端数据获得所述测试参数;通过控制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个数和发光强度模拟得到第一光强范围、第二光强范围和第三光强范围。试验车辆和预设车辆都具有车机端,其可以配置自动驾驶功能或者远程驾驶功能,因此能够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车机端获得所需要的数据。也可以由测试人员在试验车辆中,根据实际感受在车机端上输入其人工感受到的测试结果。在此基础上,所述试验车辆和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都配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对大灯的操作指令;所述试验车辆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框。
进一步地,以上方案中,执行测试的步骤中: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光强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炫目影响程度。可以通过预先标定的方式存储炫目光强的上限值,尤其是驾驶员所在区域内的光强度。
优选地,以上方案中,执行测试的步骤中:发送大灯切换信号至所述试验车辆;获取所述试验车辆的大灯切换时长,根据所述大灯切换时长确定所述光型切换流畅程度。显然,切换时长越短,则切换流畅程度越高。
进一步地,以上方案中,执行测试的步骤中: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区域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区域光强检测信号确定受到所述预设车辆的大灯影响的影响区域,根据所述影响区域确定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也可以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车载摄像头采集车厢内前排区域的光线强度,从而可以确定到对面行驶过来的车辆的大灯对于试验车辆的影响区域,由此就能够确定出遮挡区域边界。
优选地,以上方案中,执行测试的步骤中: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在获取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时间,根据所述预设车辆大灯开启时间和所述响应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以上方案,集中有代表性的路况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为自适应前照灯的标定及验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其效果是显著的,极大地提高了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主机101、试验车辆车机端103和预设车辆车机端104,以及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102,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102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所述控制主机101,操控模拟光组件102模拟不同发光场景,操控试验车辆和预设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所述试验车辆车机端103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输出测试结果至所述控制主机101;所述控制主机101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搭建测试环境,所述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
执行测试,操控试验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获取每一测试场景下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参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其中,所述模拟环境用于模拟在城区、乡村道路及高速路况下的实际驾车场景,所述不同测试场景包括:直线单车会车场景、直线多车会车场景、直线多车跟车场景、直线多车会车与跟车场景、弯道单车会车场景、弯道单车跟车场景以及弯道会车与跟车场景;
输出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
所述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通过获取设置于试验车辆上的车机端数据获得所述测试参数;
通过控制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个数和发光强度模拟得到第一光强范围、第二光强范围和第三光强范围;
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预设车辆;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光强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炫目影响程度;
发送大灯切换信号至所述试验车辆;
获取所述试验车辆的大灯切换时长,根据所述大灯切换时长确定所述光型切换流畅程度;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区域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区域光强检测信号确定受到所述预设车辆的大灯影响的影响区域,根据所述影响区域确定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
在获取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时间,根据所述预设车辆大灯开启时间和所述响应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模拟环境包括:
模拟城区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一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一光强范围;
模拟乡村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二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二光强范围;
模拟高速环境,所述试验车辆的行驶速度限制为第三速度范围;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强度限制为第三光强范围;
其中,第一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二速度范围值,第二速度范围值小于第三速度范围值;第一光强范围与城区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二光强范围与乡村道路光强范围相适配,第三光强范围与高速公路光强范围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测试的步骤中,所述测试场景包括直线道路下的多种测试场景,包括:
所述直线单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所述直线多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所述直线多车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所述直线多车会车与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并排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多辆预设车辆;
所述弯道单车会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所述弯道单车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所述弯道会车与跟车场景,所述试验车辆在第一方向车道行驶,在另一方向车道上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同时在同一方向车道上位于所述试验车辆前方行驶有一辆预设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测试的步骤中:
所述试验车辆和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都配置有人机交互界面;
所述预设车辆的车机端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对大灯的操作指令;
所述试验车辆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框。
5.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试验车辆车机端和预设车辆车机端,以及测试环境;
所述测试环境,包括模拟车道和模拟光组件,所述模拟车道为双向布置,且每一方向的车道数为一条或多条;所述模拟光组件以一定间距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模拟车道的两侧;
所述控制主机,操控模拟光组件模拟不同发光场景,操控试验车辆和预设车辆在所述模拟车道上以不同测试场景以及不同模拟环境下行驶,其中,所述模拟环境用于模拟在城区、乡村道路及高速路况下的实际驾车场景,所述不同测试场景包括:直线单车会车场景、直线多车会车场景、直线多车跟车场景、直线多车会车与跟车场景、弯道单车会车场景、弯道单车跟车场景以及弯道会车与跟车场景;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测试参数得到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炫目影响程度、光型切换流畅程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的清晰程度;
所述控制主机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获取设置于试验车辆上的车机端数据获得所述测试参数;
通过控制所述模拟光组件的发光个数和发光强度模拟得到第一光强范围、第二光强范围和第三光强范围;
发送大灯开启信号至所述预设车辆;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光强检测信号确定所述炫目影响程度;
发送大灯切换信号至所述试验车辆;
获取所述试验车辆的大灯切换时长,根据所述大灯切换时长确定所述光型切换流畅程度;
在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的区域光强检测信号,根据所述区域光强检测信号确定受到所述预设车辆的大灯影响的影响区域,根据所述影响区域确定防炫目功能的遮光区域边界;
在获取所述预设车辆开启大灯后,获取所述试验车辆内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时间,根据所述预设车辆大灯开启时间和所述响应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响应速度。
CN202011488386.7A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504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386.7A CN112504638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386.7A CN112504638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638A CN112504638A (zh) 2021-03-16
CN112504638B true CN112504638B (zh) 2023-05-26

Family

ID=7497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8386.7A Active CN112504638B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4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0662B (zh) * 2021-04-30 2023-04-18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灯的测试方法、平台和存储介质
CN113390616B (zh) * 2021-04-30 2022-11-01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远光灯测试台架及其测试方法
CN113593372B (zh) * 2021-09-28 2022-02-15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灯光测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4357A (zh) * 2021-12-21 2022-03-15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检验装置
CN114184358A (zh) * 2021-12-21 2022-03-15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自适应远光灯的性能标定验证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7342A (ja) * 2009-08-07 2011-02-2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CN108538140A (zh) * 2018-04-24 2018-09-14 成都博士信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强光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0084111A (zh) * 2019-03-19 2019-08-02 江苏大学 一种应用于自适应远光灯的快速夜间车辆检测方法
CN110281837A (zh) * 2019-06-12 2019-09-2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车辆行驶过程中远光灯主动预防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11954685U (zh) * 2020-04-21 2020-11-17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逆光测试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7314A (ja) * 2005-05-24 2006-12-07 Aisin Aw Co Ltd 配光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配光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37342A (ja) * 2009-08-07 2011-02-2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CN108538140A (zh) * 2018-04-24 2018-09-14 成都博士信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强光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0084111A (zh) * 2019-03-19 2019-08-02 江苏大学 一种应用于自适应远光灯的快速夜间车辆检测方法
CN110281837A (zh) * 2019-06-12 2019-09-2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车辆行驶过程中远光灯主动预防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11954685U (zh) * 2020-04-21 2020-11-17 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逆光测试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汽车用自适应前照明系统( AFS) 试验研究;王飞;《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0930(第9期);全文 *
汽车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研究;连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200615(第6期);正文第10-82页,图2-1和图6-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638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04638B (zh) 一种自适应远光灯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S7918594B2 (en) Automotive headlam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otive headlamp apparatus where high beam illumination area is controlled
CN105922928A (zh) 车辆用前照灯控制装置
WO2013031210A1 (ja)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EP259443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eadlamp of vehicle
JP5823214B2 (ja)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DE102006061637A1 (de) Fahrzeugbeleuchtungsvorrichtung
JPH10175478A (ja) 車輌用灯具装置
US201500161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light distribution produced by motor vehicle headlamps
CN103522940A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CN101934757A (zh) 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EP2631121B1 (en) On-vehicle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US20180319317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lighting unit in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ighting unit of said type
EP3228922A1 (en) Lamp for motor vehicles
US10843620B2 (en) Automotive lighting with variable controlled actuators
KR20120034455A (ko) 적응형 헤드램프 시스템 평가 장치 및 그 방법
DE102022004606A1 (de) Steuer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Außenbeleuchtungsleuchten eines Fahrzeugs
CN112539919B (zh) 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
US20230131446A1 (en) Simulation method for a pixel headlamp system
CN113212292A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载设备、车辆、介质
Weber et al. Virtual night drive
Rumar Adaptive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motor vehicles: Towards a more intelligent headlighting system
CN111879502A (zh) 一种基于台架测试的汽车近光灯照度分布试验台架及其试验方法
Khanh et al. Adaptive lighting technology of future vehicle generations
CN109760582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