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1967B -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01967B CN112501967B CN202011445436.3A CN202011445436A CN112501967B CN 112501967 B CN112501967 B CN 112501967B CN 202011445436 A CN202011445436 A CN 202011445436A CN 112501967 B CN112501967 B CN 1125019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ement cage
- base layer
- fixed
- rod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06—Foundations for 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涉及道路建设的领域,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路面层;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包括下端固定于垫层内且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沿基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钢筋笼的倾斜面背向基层,钢筋笼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柱相向的一侧抵接;钢筋笼内填充有石块;钢筋笼的斜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垫层上且位于钢筋笼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本申请具有提高路基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7381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路基,包括底基层,以及铺设于底基层之上的保温层,保温层至少覆盖部分底基层,其中,保温层由多个保温板组成,相邻的保温板紧密接触在一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乡村水泥公路上,长期承受行车载荷,容易发生坍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基层和路面层;所述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下端固定于垫层内且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基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钢筋笼的倾斜面背向基层,钢筋笼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柱相向的一侧抵接;所述钢筋笼内填充有石块;所述钢筋笼的斜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垫层上且位于钢筋笼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基层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能够有效对基层进行围挡,减小基层坍塌的可能性。钢筋笼能够提高对基层的围挡效果,有效减少基层滑坡的现象,直角三角形的钢筋笼更加稳定可靠,能够加强对路基的保护。设置排水沟,能够及时将路面的积水排出,减少积水沉积导致基层不稳定容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远离基层的一侧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底杆;所述底杆与支撑柱相互垂直;相邻两个所述底杆与钢筋笼的两下边缘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底杆远离基层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钢筋笼远离基层的下边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设置的底杆,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柱的固定稳定性,还能够对钢筋笼进行定位,在相邻的钢筋笼之间的空隙中填满混凝土砂浆,加强相邻钢筋笼的连接,再通过定位杆,对钢筋笼进一步限位,使得钢筋笼不易发生偏移,能够提高对基层的抵接效果,有效减小基层坍塌的可能性,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中部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支撑柱靠近上端的位置,第一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柱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支撑柱靠近下端的位置,第二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柱靠近上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固组件,能够提高相邻支撑柱之间的连接,使得支撑柱不易发生倾斜,并且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交叉设置,能够有利于提高对基层两侧的围护效果,减小基层发生坍塌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位于支撑柱靠近基层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基层的侧壁之间连接有钢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组件设置于支撑柱靠近基层的一侧,在基层对支撑柱挤压时,加固组件能够与支撑柱连接稳定,不易发生脱离,设置钢丝网,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防护,使得基层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防沉降组件;多个所述防沉降组件沿基层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沉降组件包括插接于基层内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一端的固定杆;所述钢筋笼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轴线与固定杆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插接于基层内,固定管的另一端固定于钢筋笼的斜面上;所述固定管内插接有插管;所述插管的一端穿过固定管并与固定杆靠近钢筋笼的一端螺纹连接,插管的另一端穿过钢筋笼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沉降组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对基层的保护,使得在行车载荷的反复压实下,基层的内部结构稳定可靠,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通过在基层内设置固定板,在行车载荷传递到基层内部时,会作用于定位板上,由于定位板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且固定杆的端部与位于钢筋笼内部的插管固定连接,使得定位板不易发生偏移,能够有利于提高基层的沉降,提高基层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的高度不同;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的高度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高度的防沉降组件,有利于提高对基层各个高度的保护,进一步提高对基层的防沉降效果,加强对基层的保护,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钢筋笼斜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板,能够进一步加强固定管与钢筋笼的连接可靠性,在基层内的固定板受到压迫时,能够稳定对固定板进行支撑,提高防沉降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固定杆转动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组件,便于插管与固定杆进行连接,使得插管在与固定杆端部螺纹连接时,不易使得固定杆发生转动,从而提高基层内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加强对基层的保护。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为固定于固定杆上的插板;所述固定管外侧壁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管内侧壁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插板靠近固定管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管外侧壁插接于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上的插板有利于使得固定管与固定杆插接配合,能够将固定管与固定杆进行连接,使得固定杆的端部插接于固定管内,且方形的固定管能够有利于限制固定杆发生转动,便于插管插接于固定管内并与固定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基层和路面层之间铺设有透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透水层,有利于将路面的积水快速排出,再流经钢筋笼表面的混凝土层最终流入排水沟内,减少路面积水发生渗透的现象,而导致基层内土壤发生沉降坍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沿基层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柱,能够有效对基层进行围挡,减小基层坍塌的可能性;
水平设置的底杆,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柱的固定稳定性,还能够对钢筋笼进行定位,在相邻的钢筋笼之间的空隙中填满混凝土砂浆,加强相邻钢筋笼的连接,再通过定位杆,对钢筋笼进一步限位,使得钢筋笼不易发生偏移,能够提高对基层的抵接效果,有效减小基层坍塌的可能性,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防沉降组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对基层的保护,使得在行车载荷的反复压实下,基层的内部结构稳定可靠,不易发生坍塌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隐藏基层后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沉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垫层;11、排水沟;2、基层;3、透水层;4、路面层;5、加固装置;51、支撑柱;52、底杆;53、定位杆;54、加固组件;541、第一加固杆;542、第二加固杆;6、钢丝网;7、钢筋笼;71、细砂层;72、混凝土层;8、防沉降组件;81、固定板;82、固定杆;83、固定管;84、插管;85、抵接板;86、安装板;9、插板;9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参照图1,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1、基层2、透水层3和路面层4,为了提高对路基结构的加固效果,在基层2的两侧安装有加固装置5。
参照图1、图2,加固装置5包括支撑柱51、底杆52和定位杆53,支撑柱51的截面呈矩形,支撑柱51竖直设置,且支撑柱51的下端固定于垫层1内,支撑柱51沿基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底杆52固定于支撑杆远离基层2的一侧,且底杆52水平固定于垫层1上。定位杆53固定于相邻两个底杆52之间,且定位杆53靠近底杆52远离支撑柱51的一端。
参照图1、图2,相邻两个支撑柱51之间固定有加固组件54,能够加强支撑柱51安装的稳定性,且有利于提高对基层2土壤的围护。加固组件54位于支撑柱51靠近基层2的一侧。加固组件54包括中部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固杆541和第二加固杆542,第一加固杆541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上端面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加固杆54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加固杆542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加固杆54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基层2的围护,在相邻两个支撑柱51远离基层2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钢丝网6。
参照图1、图2,垫层1上且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柱51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钢筋笼7,钢筋笼7内填充满石块,钢筋笼7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钢筋笼7的倾斜面背向基层2。钢筋笼7的高度与基层2的高度一致。当钢筋笼7固定好后,钢筋笼7的一侧与钢丝网6抵紧,钢筋笼7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柱51相向的一侧抵接,钢筋笼7的两下边缘分别与两个底杆52相向的一侧抵紧,钢筋笼7远离基层2的下边缘与定位杆53靠近基层2的一侧抵紧。钢筋笼7固定好后,在相邻的钢筋笼7之间填充满混凝土砂浆,并在钢筋笼7的斜面上依次铺设细砂层71和混凝土层72。
参照图1,在垫层1上且位于钢筋笼7远离基层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11,有利于及时将路面层4上的积水快速排出,将积水经过透水层3快速渗透下来,再经过钢筋笼7上方的混凝土层72流入到排水沟11内排出,有效减小积水渗透到基层2内,导致基层2的土壤发生沉降的现象。
参照图2、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2的抗沉降功能,在基层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沉降组件8,防沉降组件8沿基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防沉降组件8的高度不同,相对设置的两个防沉降组件8的高度不同,高低不同的防沉降组件8有利于提高对基层2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对基层2内的支撑效果。
参照图3、图4,防沉降组件8包括固定板81、固定杆82、固定管83和插管84,固定板81插接于基层2内,且固定板81水平设置。固定杆82固定安装于固定杆82靠近基层2侧壁的一侧,且固定杆82的一端穿过基层2的侧壁向钢筋笼7内延伸。固定管83固定于钢筋笼7内,固定管83的一端与钢筋笼7靠近基层2的一侧固定,固定管83的另一端与钢筋笼7远离基层2的一侧固定,固定管83的轴线与固定杆82的轴线相重合。插管84插接于固定管83内并可沿着固定管83的长度方向滑移,插管84靠近基层2的一端与固定杆82靠近钢筋笼7的一端螺纹连接,插管84的另一端穿过钢筋笼7的斜面向远离基层2的方向延伸。固定管83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抵接板85,抵接板85与钢筋笼7斜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固定管83上固定有安装板86,通过螺栓从安装板86的一侧将安装板86与插管84固定连接于一起。
参照图4,在插管84与固定杆82螺纹连接时,为了限制固定杆82转动而导致基层2内土壤产生松动的现象,在固定管83上安装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为插板9,插板9固定于固定杆82上且靠近固定管83一端的位置,在插板9靠近固定管8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91。固定管83外侧壁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管83内侧壁的横截面呈圆形,将钢筋笼7固定于基层2一侧时,固定杆82插接于固定管83内,固定管83靠近基层2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91内,通过将插管84插接于固定管83内,拧紧插管84,使得插管84与固定杆82的端部螺纹连接,插管84拧紧后,通过螺栓将插管84远离基层2的端部与安装板86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固定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基层2两侧发生滑坡的现象,提高对基层2两侧加固,钢筋笼7结实可靠,能够有效减少基层2的水土流失。在钢筋笼7内与基层2内连接的防沉降组件8大大提高了基层2内土壤的抗沉降能力,使得基层2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不易发生坍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垫层(1)、基层(2)和路面层(4);所述基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装置(5);所述加固装置(5)包括下端固定于垫层(1)内且竖直设置的支撑柱(51);所述支撑柱(51)沿基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柱(51)远离基层(2)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笼(7);所述钢筋笼(7)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钢筋笼(7)的倾斜面背向基层(2),钢筋笼(7)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柱(51)相向的一侧抵接;所述钢筋笼(7)内填充有石块;所述钢筋笼(7)的斜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72);所述垫层(1)上且位于钢筋笼(7)远离基层(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11);
所述基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防沉降组件(8);多个所述防沉降组件(8)沿基层(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沉降组件(8)包括插接于基层(2)内的固定板(81)、设置于固定板(81)一端的固定杆(82);所述钢筋笼(7)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管(83);所述固定管(83)的轴线与固定杆(82)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固定管(83)的一端插接于基层(2)内,固定管(83)的另一端固定于钢筋笼(7)的斜面上;所述固定管(83)内插接有插管(84);所述插管(84)的一端穿过固定管(83)并与固定杆(82)靠近钢筋笼(7)的一端螺纹连接,插管(84)的另一端穿过钢筋笼(7)的斜面;
相邻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8)的高度不同;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8)的高度不同;
所述支撑柱(51)远离基层(2)的一侧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底杆(52);所述底杆(52)与支撑柱(51)相互垂直;相邻两个所述底杆(52)与钢筋笼(7)的两下边缘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底杆(52)远离基层(2)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定位杆(53);所述定位杆(53)与钢筋笼(7)远离基层(2)的下边缘抵接;
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51)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54);所述加固组件(54)包括中部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固杆(541)和第二加固杆(542);所述第一加固杆(541)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上端的位置,第一加固杆(541)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第二加固杆(542)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下端的位置,第二加固杆(542)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支撑柱(51)靠近上端的位置;
所述加固组件(54)位于支撑柱(51)靠近基层(2)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51)远离基层(2)的侧壁之间连接有钢丝网(6);
所述固定管(83)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抵接板(85);所述抵接板(85)与钢筋笼(7)斜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管(8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固定杆(82)转动的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为固定于固定杆(82)上的插板(9);所述固定管(83)外侧壁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管(83)内侧壁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插板(9)靠近固定管(83)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管(83)外侧壁插接于配合的限位槽(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和路面层(4)之间铺设有透水层(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45436.3A CN112501967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45436.3A CN112501967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1967A CN112501967A (zh) | 2021-03-16 |
CN112501967B true CN112501967B (zh) | 2022-03-18 |
Family
ID=7497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45436.3A Active CN112501967B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019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9402A (zh) * | 2021-05-06 | 2021-07-09 | 河南隆飞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路基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55894B1 (ko) * | 2006-12-18 | 2007-09-06 | 동서철강 주식회사 | 친환경 옹벽 돌망태 시공방법 |
TWM534202U (en) * | 2016-05-10 | 2016-12-21 | Quan-Kuan Ye |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model base for highly pervious sidewalk pavement and road surface structure thereof |
CN209537960U (zh) * | 2018-12-26 | 2019-10-25 | 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 | 一种防治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湿陷和冻害的路堤结构 |
CN210458818U (zh) * | 2019-05-24 | 2020-05-05 | 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头防沉降的路基结构 |
CN111996989A (zh) * | 2020-08-18 | 2020-11-27 | 湖南创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建筑废料的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458819U (zh) * | 2019-05-24 | 2020-05-05 | 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水防沉降的路基结构 |
CN111305151B (zh) * | 2020-02-21 | 2021-07-06 | 上海振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生态航道驳岸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12-09 CN CN202011445436.3A patent/CN1125019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55894B1 (ko) * | 2006-12-18 | 2007-09-06 | 동서철강 주식회사 | 친환경 옹벽 돌망태 시공방법 |
TWM534202U (en) * | 2016-05-10 | 2016-12-21 | Quan-Kuan Ye |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model base for highly pervious sidewalk pavement and road surface structure thereof |
CN209537960U (zh) * | 2018-12-26 | 2019-10-25 | 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 | 一种防治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湿陷和冻害的路堤结构 |
CN210458818U (zh) * | 2019-05-24 | 2020-05-05 | 中冶华成(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头防沉降的路基结构 |
CN111996989A (zh) * | 2020-08-18 | 2020-11-27 | 湖南创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建筑废料的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1967A (zh) | 202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71699B1 (en) | Anchored retaining wall system | |
US8789337B2 (en) | Foundation system for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 |
US8925282B2 (en) | Foundation system for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 |
US9695558B2 (en) | Foundation system for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 |
KR102234513B1 (ko) | 자립 기둥과 저항 기초 블럭을 이용한 블록식 보강토 옹벽 구조물 및 이의 시공공법 | |
CN108331021A (zh) | 一种半盖挖法大跨度铺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501967B (zh) | 一种乡村水泥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
CN112761159A (zh) | 一种竖向滑移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832079A (zh) | 泡沫轻质土拼宽高度公路路堤施工方法 | |
CN214363266U (zh) | 冲沙闸两侧带有支护结构的挡土墙 | |
KR102617795B1 (ko) | H파일과 철근 스트럭쳐를 결합한 리테이닝 월 시스템 | |
CN213681533U (zh) |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路基 | |
CN213062096U (zh) | 一种软土地基悬臂挡墙结构 | |
CN211447015U (zh) | 一种h形抗滑桩板墙 | |
CN211447011U (zh) | 一种基于废旧护栏立柱的撑壁结构 | |
KR102570383B1 (ko) | 다단 구조를 이용한 자립식 리테이닝 월 시스템 | |
CN209839509U (zh) | 与挡土墙合建的设备支架 | |
CN116377781B (zh) | 一种涵洞台背路基处理施工方法 | |
KR102596812B1 (ko) | 선택적 수분 측정이 가능한 다단 구조 기반의 자립식 리테이닝 월 시스템 | |
CN218643093U (zh) | 高速公路路基加固结构 | |
CN215925986U (zh) | 一种既有隧道在临近地下工程影响下的保护结构 | |
KR102426192B1 (ko) | 흙막이 벽체 파일 및 시공방법 | |
CN217840090U (zh) |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 |
CN216193941U (zh) | 一种新型桥台结构 | |
CN110777844A (zh) | 一种基于废旧护栏立柱的撑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