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8809A - 自动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8809A
CN112498809A CN202011373895.5A CN202011373895A CN112498809A CN 112498809 A CN112498809 A CN 112498809A CN 202011373895 A CN202011373895 A CN 202011373895A CN 112498809 A CN112498809 A CN 11249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ilm
driving connection
lifting cylinder
film t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3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金磊
张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38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88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3/00Packaging articles by applying removable, e.g. strippable, coatings
    • B65B33/02Packaging small articles, e.g. spare part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贴合装置,包括放膜平台、机械手与转盘,放膜平台用于放置膜片,机械手能够贴膜与搬运,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撕膜机构与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的一侧设有移料机构与输送机构,实现自动化贴膜,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设有视觉检测机构、二次贴合机构与保压机构能够减少气泡,提高贴合精度,提高贴合质量。

Description

自动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许多电子产品、CNC、冲压等小产品需要贴膜操作,贴膜需要多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配备操作人员,即手工单工位操作,贴膜效率较低,也容易产生气泡、尺寸不稳定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贴合装置,通过移料机构、转盘、机械手与撕膜机构等配合实现自动化贴膜,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手工单工位贴膜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动贴合装置,包括放膜平台、机械手与转盘,放膜平台用于放置膜片;
机械手能够贴膜与搬运;
转盘设有放置治具;
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撕膜机构与翻转机构;
翻转机构的一侧设有移料机构与输送机构。
由此,移料机构将工件进行上下料,待贴膜的工件搬移至转盘的放置治具后,转盘转动工位,机械手将放膜平台的膜片搬移至相应的工件表面,并进行贴膜操作,然后,转盘转动下一工位,进行撕除废膜,最后,于下一工位处,翻转机构将已贴后膜的工件进行翻转,移料机构将工件搬移回输送机构,实现自动化贴膜,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与放膜平台之间设有视觉检测机构。
由此,视觉检测机构设有拍摄器,贴膜前对膜片的位置进行检测,提高贴膜精度,提高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撕膜机构的上游还设有二次贴合机构与保压机构。
由此,二次贴合机构对膜片进行二次贴合,提高贴膜贴合力,保压机构能够去除气泡,提高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次贴合机构包括第二贴合轮,第二贴合轮与第二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一平移部驱动连接;
保压机构包括保压块,保压块与保压缸体的输出端连接。
由此,二次贴合机构通过第二贴合轮进行二次贴合,保压机构通过保压块进行保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械手的输出端连接有吸板;
机械手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贴合轮。
由此,机械手的连接有吸板,吸板设有多个真空吸孔与吸道,能够均匀的吸附膜片,膜片放置于工件表面后,第一贴合轮对膜片进行贴合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撕膜机构包括撕膜治具,撕膜治具包括呈“L”形的第一治具体与第二治具体,第一治具体与第二治具体的相对面均设有条纹;
撕膜治具与撕膜气缸驱动连接,撕膜气缸与第三升降气缸驱动连接,第三升降气缸与第二平移部驱动连接。
由此,撕膜治具通过第一治具体与第二治具体的配合将废膜夹紧后撕除,撕膜治具于撕膜气缸的驱动下实现撕膜动作,第三升降气缸与第二平移部实现位置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包括第一吸盘,第一吸盘与翻转气缸驱动连接,翻转气缸与第四升降气缸驱动连接。
由此,翻转机构通过第一吸盘吸附工件,然后翻转气缸进行翻转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料机构包括第二吸盘,第二吸盘与第五升降气缸驱动连接,第五升降气缸与升降部驱动连接,升降部与第三平移部驱动连接。
由此,移料机构通过第二吸盘吸附工件、第五升降气缸、升降部与第三平移部实现上下料操作。第五升降气缸与升降部配合能够提高升降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沿皮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叠放区、上料区与下料区,输送机构能够放置料盘,料盘能够放置工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能够自动化的将石墨片贴合于工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贴合装置通过移料机构、转盘、机械手与撕膜机构等配合实现自动化贴膜,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该装置设有二次贴合机构与保压机构,利于提高贴合质量;
再者,还设有视觉检测机构,进一步提高贴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转盘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翻转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放膜平台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视觉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二次贴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保压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撕膜机构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移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自动贴合装置的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其中:1-放膜平台;2-机械手;21-吸板;22-第一贴合轮;23-第一升降气缸;3-视觉检测机构;31-拍摄器;4-转盘;4a-上下料工位;4b-一次贴合工位;4c-二次贴合工位;4d-保压工位;4e-撕膜工位;41-放置治具;5-二次贴合机构;51-第二贴合轮;52-第二升降气缸;53-第一平移部;6-保压机构;61-保压块;62-保压缸体;7-撕膜机构;71-撕膜治具;71a-第一治具体;71b-第二治具体;72-第三升降气缸;73-第二平移部;74-撕膜气缸;8-翻转机构;81-第一吸盘;82-翻转气缸;83-第四升降气缸;9-移料机构;91-第二吸盘;92-第五升降气缸;93-升降部;94-第三平移部;10-输送机构;101-皮带;102-叠放区;103-上料区;104-下料区;100-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13,自动贴合装置,包括放膜平台1、机械手2与转盘4,放膜平台1用于放置膜片;
机械手2能够贴膜与搬运;
转盘4设有放置治具41;
沿转盘4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撕膜机构7与翻转机构8;
翻转机构8的一侧设有移料机构9与输送机构10。
进一步说明,转盘4与放膜平台1之间设有视觉检测机构3。
进一步说明,撕膜机构7的上游还设有二次贴合机构5与保压机构6。
进一步说明,二次贴合机构5包括第二贴合轮51,第二贴合轮51与第二升降气缸5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升降气缸52与第一平移部53驱动连接;
保压机构6包括保压块61,保压块61与保压缸体62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说明,机械手2的输出端连接有吸板21;
机械手2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23,第一升降气缸2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贴合轮22。
进一步说明,撕膜机构7包括撕膜治具71,撕膜治具71包括呈“L”形的第一治具体71a与第二治具体71b,第一治具体71a与第二治具体71b的相对面均设有条纹;
撕膜治具71与撕膜气缸74驱动连接,撕膜气缸74与第三升降气缸72驱动连接,第三升降气缸72与第二平移部73驱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翻转机构8包括第一吸盘81,第一吸盘81与翻转气缸82驱动连接,翻转气缸82与第四升降气缸83驱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移料机构9包括第二吸盘91,第二吸盘91与第五升降气缸92驱动连接,第五升降气缸92与升降部93驱动连接,升降部93与第三平移部94驱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输送机构10沿皮带10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叠放区102、上料区103与下料区104,输送机构10能够放置料盘100,料盘100能够放置工件。
进一步说明,该装置能够自动化的将石墨片贴合于工件。
工作原理:
该贴合装置用于贴膜操作,例如贴合石墨片等膜片,实现自动化的贴膜,提高工作效率。
输送装置由皮带101驱动传输,沿输送方向设有叠放区102、上料区103与下料区104,叠放区102堆叠有多个料盘100,料盘100放置有工件,料盘100进给至上料区103后,移料机构9将工件搬移至翻转机构8,翻转机构8将工件翻转后放置于转盘4上,转盘4驱动工件进给至不同工位,机械手2将放膜平台1的石墨片等膜片移至工件表面,并进行第一次贴合,然后,二次贴合机构5对膜片进行第二次贴合,然后,保压机构6对膜片进行保压,去除气泡,然后,撕膜机构7对废膜进行撕除,最后,回至翻转机构8,翻转机构8将已贴膜的工件进行翻转,移料机构9将工件搬移回料盘100中,输送机构10将已贴膜工件输送至下料区104,从而实现自动贴膜。
其中,转盘4由相应的电机驱动,转盘4沿转动方向依次设有上下料工位4a、一次贴合工位4b、二次贴合工位4c、保压工位4d与撕膜工位4e,每个工位处均设有放置治具41,放置治具41用于承放工件,对应每个工位的一侧依次设有翻转机构8、机械手2、二次贴合机构5、保压机构6与撕膜机构7。
翻转机构8包括第一吸盘81,第一吸盘81与翻转气缸82的输出端连接,翻转气缸82与第四升降气缸83驱动连接。
机械手2的输出端设有吸板21,吸板21能够吸附放膜平台1上的膜片,为了提高贴合的精度与质量,膜片贴合前会经过视觉检测机构3进行位置检测,视觉检测机构3设有拍摄器31,当检测合格后,机械手2才将膜片放置于相应工件的表面,然后,第一贴合轮22于第一升降气缸23的驱动下向下伸出,机械手2带动第一贴合轮22进行贴合操作。
放膜平台1设有定位针,能够对膜片的放置起定位作用,放膜平台1能够通过平移气缸等结构进行进给移动。
二次贴合机构5的设置能够对膜片进行第二次贴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贴合质量,二次贴合机构5设有第二贴合轮51,第二贴合轮51与第二升降气缸5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升降气缸52与第一平移部53驱动连接,第一平移部53可以是气缸结构,也可以是丝杆导轨结构。
保压机构6的设置能够增加膜片的贴合力,并能够去除气泡,进一步提高质量,保压机构6的保压块61设有与工件表面形状相符合的保压面,保压块61由保压缸体62驱动,保压缸体62可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杆。
撕膜机构7设有撕膜治具71,撕膜治具71包括呈L形的第一治具体71a与第二治具体71b,第一治具体71a与第二治具体71b能够夹住废膜,撕膜治具71于撕膜气缸74的驱动下实现撕膜动作,撕膜气缸74与第三升降气缸7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升降气缸72与第二平移部73驱动连接,第二平移部73可以是气缸结构,也可以是丝杆导轨结构。
移料机构9能够将工件于转盘4的上下料工位4a与输送机构10之间搬移,移料机构9的第二吸盘91与第五升降气缸92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升降气缸92与升降部93驱动连接,第五升降气缸92与升降部93共同配合实现升降,升降部93可以是气缸结构,也可以是丝杆导轨结构,升降部93与第三平移部94驱动连接,第三平移部94可以是气缸结构,也可以是丝杆导轨结构。
输送机构10设有皮带101,皮带101由相应电机驱动,输送机构10设有叠放区102、上料区103与下料区104,叠放区102能够堆叠多个料盘100,料盘100用于放置工件,移料机构9能够将上料区103的工件进行搬移,已贴膜的工件会进给至下料区104。
以上公开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膜平台(1)、机械手(2)与转盘(4),所述放膜平台(1)用于放置膜片;
所述机械手(2)能够贴膜与搬运;
所述转盘(4)设有放置治具(41);
沿所述转盘(4)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撕膜机构(7)与翻转机构(8);
所述翻转机构(8)的一侧设有移料机构(9)与输送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与所述放膜平台(1)之间设有视觉检测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机构(7)的上游还设有二次贴合机构(5)与保压机构(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贴合机构(5)包括第二贴合轮(51),所述第二贴合轮(51)与第二升降气缸(5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气缸(52)与第一平移部(53)驱动连接;
所述保压机构(6)包括保压块(61),所述保压块(61)与所述保压缸体(62)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2)的输出端连接有吸板(21);
所述机械手(2)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一升降气缸(23),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贴合轮(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机构(7)包括撕膜治具(71),所述撕膜治具(71)包括呈“L”形的第一治具体(71a)与第二治具体(71b),所述第一治具体(71a)与所述第二治具体(71b)的相对面均设有条纹;
所述撕膜治具(71)与撕膜气缸(74)驱动连接,所述撕膜气缸(74)与第三升降气缸(72)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气缸(72)与第二平移部(73)驱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8)包括第一吸盘(81),所述第一吸盘(81)与翻转气缸(82)驱动连接,所述翻转气缸(82)与第四升降气缸(83)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9)包括第二吸盘(91),所述第二吸盘(91)与第五升降气缸(92)驱动连接,所述第五升降气缸(92)与升降部(93)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部(93)与第三平移部(94)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沿皮带(10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叠放区(102)、上料区(103)与下料区(104),所述输送机构(10)能够放置料盘(100),所述料盘(100)能够放置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能够自动化的将石墨片贴合于工件。
CN202011373895.5A 2020-11-30 2020-11-30 自动贴合装置 Pending CN1124988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895.5A CN112498809A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动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895.5A CN112498809A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动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809A true CN112498809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895.5A Pending CN112498809A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动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88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777A (zh) * 2021-04-02 2021-07-06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包装盒贴标流水线
CN114033780A (zh) * 2021-11-18 2022-02-11 长沙山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贴瓷片机及贴片方法
CN115140338A (zh) * 2022-06-09 2022-10-04 江苏拓斯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贴膜设备和自动贴膜设备的贴膜方法
CN116532980A (zh) * 2023-07-06 2023-08-04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ogo组装检测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777A (zh) * 2021-04-02 2021-07-06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包装盒贴标流水线
CN114033780A (zh) * 2021-11-18 2022-02-11 长沙山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贴瓷片机及贴片方法
CN115140338A (zh) * 2022-06-09 2022-10-04 江苏拓斯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贴膜设备和自动贴膜设备的贴膜方法
CN116532980A (zh) * 2023-07-06 2023-08-04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ogo组装检测设备
CN116532980B (zh) * 2023-07-06 2023-10-03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ogo组装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8809A (zh) 自动贴合装置
CN108190507B (zh) 化妆盒自动组装生产线
JP3794632B2 (ja) 電池製造機
CN110560951B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113645829B (zh) 电路板马达贴合生产线
CN111267462A (zh) 一种撕膜装置
CN210937749U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113928856B (zh) 自动贴装机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214325479U (zh) 自动贴合装置
CN112318864A (zh) 无线充电器外壳贴膜设备
CN113042898A (zh) 一种贴膜镭雕一体机
CN116765771A (zh) 产品组装设备
CN217597947U (zh) 一种异形盒自动组装装置
CN113909915B (zh) 一种高效率、高平整度的自动贴铜箔一体机
CN215393185U (zh) 一种贴膜镭雕一体机
CN212313007U (zh) 一种撕膜装置
CN215972306U (zh) 一种全自动覆盖膜贴合机
CN210524396U (zh) 一种皮革配件组装的设备
CN211730226U (zh) 贴膜设备
CN117001346B (zh) 一种手表旋钮组装线及手表旋钮装配方法
CN218266665U (zh) 一种显示器后壳自动化生产线
CN114536001B (zh) 贴灯条装置
CN216943923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撕膜设备
CN216343251U (zh) 自动粘贴加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