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8041A -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8041A
CN112488041A CN202011475286.0A CN202011475286A CN112488041A CN 112488041 A CN112488041 A CN 112488041A CN 202011475286 A CN202011475286 A CN 202011475286A CN 112488041 A CN112488041 A CN 112488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time
school
teaching
class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52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卜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52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8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8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804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且具有较强适应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Description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场景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放松师生心情调节情绪,学校会利用教育大屏设备或其多媒体设备在学生课余时间与学校中包括教室在内的多个角落中播放课间文化内容,例如舒缓音乐、校园班级采风、教师学生风采展示、优秀学生榜样宣传等,事实证明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对调节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学校内对于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会采用人为操控的方式,每到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开始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或者根据学校教学作息时间简单设置播放时间。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同年级教学作息时间可能不同、由于学期季节变化或其他教学工作调整等情况也经常会对教学作息时间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频繁地对播放时间进行调整改动,这样的方式繁琐低效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课间文化展示方式操作繁琐低效适应性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学校场景信息包括教学场景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对至少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动作姿态进行识别,所述动作姿态包括端坐、站立与行走;
对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间休息模式;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小于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上听讲模式。
可选的,所述目标学校包括多个所述班级,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包括:
根据一个所述班级对应的所述课间休息模式与所述课上听讲模式的时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学校的当日课节数以及该班级的每一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与班级下课时间;
计算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的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的平均值和班级下课时间的平均值,以得到该次序的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对各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所述统计下课时间分别进行约等,使约等结果的时间数值为最小单位时段数值的整数倍,得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教学作息表。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进一步包括:
按照年级对多个所述班级进行划分,每个年级都包括多个所述班级;
根据所述年级所包括的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和班级上课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年级该次序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根据所述年级各次序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确定相应的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
可选的,所述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根据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确定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
确定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以及确定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
在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于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内对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还包括活动场景信息,所述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在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应的学校活动区域内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时,停止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包括活动区域视频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包括: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加速优化技术,从所述活动区域视频数据中实时识别并获取行人对象数据;
若未识别到行人对象数据,则说明相应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包括:
场景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行为模式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教学作息时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课间文化展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
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对获取到的学校场景信息进行有针对性识别,能够精确快速确定教学作息表,从而根据教学作息表控制和设置课间文化内容展示。采用这样的方式,以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场景为依据,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进行分析识别,无需人工录入就能快捷准确高效地确定教学作息表,并且面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特殊状况对作息表时间进行调整改变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对应的准确调整而不会出现错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本说明书提供的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的控制设定更有助于实现对学校的科学高效管理,方便高效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学生行为模式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确定教学作息表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放松师生心情调节情绪,学校会利用教育大屏设备或其多媒体设备在学生课余时间与学校中包括教室在内的多个角落中播放课间文化内容,例如舒缓音乐、校园班级采风、教师学生风采展示、优秀学生榜样宣传等,事实证明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对调节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学校内对于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会采用人为操控的方式,例如安排专人负责控制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每到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开始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或者根据学校教学作息时间简单设置播放时间,例如根据当前学校采用的作息时刻表设定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展示。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申请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同年级教学作息时间可能不同、由于学期季节变化或其他教学工作调整等情况也经常会对教学作息时间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频繁地对播放时间进行调整改动,这样的方式繁琐低效适应性差。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场景信息,对所述教学场景信息进行识别,从而精确快捷地确定实际的教学作息表从而在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无需繁琐的人工录入和调整就能快捷准确高效地确定教学作息表,并且面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特殊状况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改变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地对教学作息时间做出相对应的准确调整而不会出现错误。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包括:
S1: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所述学校场景信息是指学校中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场景信息,可以是教学工作实施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以及对教学授课内容进行记录的信息等。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遍布在学校的很多角落,这些角落区域主要可以分为用于教学的教学区域,如班级教室、实验室、大型讲座教室等区域,以及用于活动的活动区域,如操场、校内道路、草丛花园、教学楼过道等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学校场景信息就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这些学校角落区域中的场景信息,这些场景信息涵盖了整个学校范围内与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部分,借此能够获取到与学校中的教育作息时间信息;可以通过跟踪记录的方式获取各个角落区域的场景信息,例如可以在教室内(或其他特殊授课场地中)相应地设置信息数据采集设备,例如摄像头、麦克风、红外检测传感器等,或者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利用教育大屏设备中自带的音视频记录装置进行获取,在获取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后利用教育大屏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对相应数据进行划分、存储、传输等处理;
S2: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所述学校场景信息涵盖整个学校范围内与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部分,例如所述学校场景信息可以是班级内所有学生的视频数据、相对应的音频数据、学生针对教师授课内容的反映、学生回答老师提问数据等,可以根据这些场景数据判断识别出对应班级内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和对应的行为模式,例如基于现有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所述学生学习场景数据识别判断出班级内学生是在课间放松,还是在活跃认真地学习,或者是在严肃安静地自习等;
S3: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不同作息时间段学生会处于不同的行为模式,在上课时间中学生应当处于认真学习的状态,课间时学生会处于放松活动的状态,因此在识别确定班级内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之后,根据其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能够反向推导生成教学作息表,即学生何时上课、何时课间休息、何时自行、何时放学等时间作息;
S4: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根据所述教学作息表中所确定的课间休息时间,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在学校各个角落区域中进行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例如可以是在班级教室内通过教育大屏设备播放该班级的学生风采展示、班级中学生特长技能展示等,可以增进班级中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强学生自信,或者在学校楼道中通过音响设备播放舒缓轻音乐,能够缓解学生长时间上课听讲高度集中的精神,有助于调整学习状态,或者在学校操场广场通过视频播放设备播放学习中优秀学生榜样宣传视频、学校班级采风、校规校训等,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根据所述教育作息表快速准确地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课间休息时间展示课间文化内容,极大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对调节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能够保证不会对正常的教育工作造成影响和干扰。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对获取到的学校场景信息进行有针对性识别,能够精确快速确定教学作息表,从而根据教学作息表控制和设置课间文化内容展示。采用这样的方式,以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场景为依据,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进行分析识别,无需人工录入就能快捷准确高效地确定教学作息表,并且面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特殊状况对作息表时间进行调整改变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对应的准确调整而不会出现错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本说明书提供的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课间文化内容展会的控制设定更有助于实现对学校的科学高效管理,方便高效适应性强。
如图2所示,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学校场景信息包括教学场景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S2,包括:
S201:根据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对至少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动作姿态进行识别,所述动作姿态包括端坐、站立与行走;
所述教学场景数据是指主要集中在教学区域的学校场景数据,例如可以是集中在班级教室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的场景数据,所述教学场景数据可以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红外探测信息数据等,可以在教学区域内(如教师室内或其他特殊授课场地中)相应地设置信息数据采集设备,例如摄像头、麦克风、红外检测传感器等,或者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利用教育大屏设备中自带的音视频记录装置进行获取,在获取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后利用教育大屏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对相应数据进行划分、存储、传输等处理;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所述教学场景数据进行识别,识别确定班级内学生所采取的动作,例如在所述教学场景数据中识别出班级学生数量、学生个体的关键部位(头部、手臂、躯干等)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可以确定学生所采取的动作,例如手臂伸直且高于头部位置可以确定学生在举手,或者某学生手臂贴于躯干、躯干伸直且高于其他学生躯干位置可以确定学生在站立等;
S202:对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班级学生而言课间休息时和课上学习时学生的动作姿态肯定存在较大的区别,很显然的课间休息时学生活动会较为活跃,根据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能够识别出班级学生整体的活动行为是处于课间休息还是处于课上学习;
S203:根据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的统计结果,确定所述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当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活跃人数比例阈值判定所述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间休息模式;
当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小于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判定所述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上听讲模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取教学课程安排时,不单单需要关注授课科目,还需要明确的是相应的准确教学作息时间,而在所述教学场景数据中,学生学习场景是对教学作息时间的直观反映,班级内学生上课时的状态与下课休息时的状态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在所述自动生成课程表的方法中根据所述学生学习场景数据确定教学作息时间。一些可选的方式是根据学生动作姿态进行判断,在所述自动生成课程表的方法中,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学生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确定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并进行统计,之后根据统计结果能够准确判断出班级内学生所处的状态即所述学生行为模式。
在根据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的统计结果,确定所述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班级内学生坐与立的占比,如果站立或走动情况密集度较大那么能够确定是在下课休息时间,如果大多数学生都端坐在座位上能够确定是在上课中。
其中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经验进行设定并且能够进行动态调整,例如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可以设置为三分之一,当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大于或等于班级总人数三分之一判定所述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间休息模式;
当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小于班级总人数三分之一判定所述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上听讲模式。
如图3所示,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目标学校包括多个所述班级,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包括:
S301:根据一个所述班级对应的所述课间休息模式与所述课上听讲模式的时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学校的当日课节数以及该班级的每一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与班级下课时间;
所述班级上课时间是指该班级从课间休息模式转为课上听见模式的时刻,所述班级下课时间是指该班级从课上听讲模式转为课间休息模式的时刻;
S302:计算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的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的平均值和班级下课时间的平均值,以得到该次序的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班级的学生行为模式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不完全相同,例如班级1的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08:03,而班级2的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08:01,班级3的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07:59;班级1的第一节课下课时间是08:41,而班级2的第一节课下课时间是08:40,班级3的第一节课下课时间是08:39……
那么根据不同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情况所确定的上下课时间就不能以偏概全,一种可选的方式就整体统计平均,将所有班级的情况都涵盖进去进行分析,以第一节课为例,计算多个班级的上课时间08:03、08:01、07:59……的平均值得到第一节课的统计上课时间,计算多个班级的下课时间08:41、08:40、08:39……的平均值得到第一节课的统计下课时间;
S303:对各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所述统计下课时间分别进行约等,使约等结果的时间数值为最小单位时段数值的整数倍,得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实际情况中学校的作息策略存在最小作息单位时段,一般学校作息策略中每节课的课上持续时间段以及课间休息的持续时间段的时间长度都是5分钟或10分种的整数倍,这里的5分钟或10分钟即所述最小作息单位时段,相应的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在数值上看也是5或10的整数倍,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所述最小作息单位时段设置为其他时间长度,比如也可以设置为4分钟、6分钟、9分钟……;
以所述最小作息单位时段是5分钟为例,在整体统计平均之后还对平均结果进行约等,使约等结果的时间数值为最小作息单位时段的数值5的整数倍,例如最后确定第一节课上课时间08:00下课时间08:40这样得到的上下课时间就是准确的作息时间;又例如最后确定第5节课上课时间为11:15下课时间12:00。
S304: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教学作息表。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S3,进一步包括:
按照年级对多个所述班级进行划分,每个年级都包括多个所述班级;
根据所述年级所包括的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和班级上课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年级该次序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根据所述年级各次序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确定相应的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
在实际教育教学场景中,对于不同年级班级而言所采取的教学作息表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对于低年级班级每天进行的课节数少于高年级班级,低年级班级的放学时间早于高年级班级,或者高年级班级的课间休息活动时间可能少于低年级学生,然而,对同一年级的多个班级而言它们的教学作息时间是统一的,基于此,本说明书中按照年级将学校中的多个班级进行划分。在根据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将每个年级的多个班级作为一个团体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每个班级中对应次序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和班级上课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年级该次序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进而确定所有课节的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得到该年级的教学作息表。对于不同的年级,相应教学作息表中的课间休息时间不同,不同的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年级对应的教学区域中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如图4所示,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S401:根据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确定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
S402:确定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以及确定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
S403:在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于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内对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场景中,对于不同年级班级而言所采取的教学作息表可能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的年级,相应教学作息表中的课间休息时间不同,若依然采用统一的播放展示时间,不同年级的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可能对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造成干扰和影响,这一点是需要尽量避免的。基于此,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课间休息时间,将不同年级的学校教学区域区分开,在所述年级对应的教学区域中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更有针对性并且能够很好地避免不同年级的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可能对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造成干扰和影响。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还包括活动场景信息,所述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在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应的学校活动区域内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学校中的除教学区域中的课间文化内容展示之外,在主要用于学生活动的活动区域也需要进行相应展示,并且在学校活动区域的课间文化内容展示其展示时间可根据教学作息表中的课间休息时间来确定;
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时,停止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学校的多个场景角落中尤其是学校活动区域中,经常可能出现部分区域无人的情况,对于无人区域而言展示播放课间文化内容无法取得相应的积极意义,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基于此本说明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对于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若目标活动区域中无人经过,则停止对课间文化内容的展示,能够有效节省资源。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中,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包括活动区域视频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包括: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加速优化技术,从所述活动区域视频数据中实时识别并获取行人对象数据;
若未识别到行人对象数据,则说明相应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
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加速优化技术可以采用OpenVINO技术框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活动区域视频数据中的视频图像进行处理,根据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结果确定对应活动区域中是否存在行人有行人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神经网络处理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行人对象识别挖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可以理解,该方法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装置、设备、平台、设备集群来执行。
基于与以上任一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
如图5所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包括:
场景信息获取模块501,被配置为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行为模式分析模块5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教学作息时间模块5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课间文化展示模块504,被配置为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行为模式分析模块502具体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对至少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动作姿态进行识别,所述动作姿态包括端坐、站立与行走;
对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间休息模式;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小于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上听讲模式。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目标学校包括多个所述班级,所述教学作息时间模块503具体被配置为:
根据一个所述班级对应的所述课间休息模式与所述课上听讲模式的时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学校的当日课节数以及该班级的每一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与班级下课时间;
计算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的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的平均值和班级下课时间的平均值,以得到该次序的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对各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所述统计下课时间分别进行约等,使约等结果的时间数值为最小单位时段数值的整数倍,得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教学作息表。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教学作息时间模块503还被配置为:
按照年级对多个所述班级进行划分,每个年级都包括多个所述班级;
根据所述年级所包括的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和班级上课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年级该次序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根据所述年级各次序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确定相应的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课间文化展示模块504具体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确定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
确定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以及确定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
在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于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内对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还包括活动场景信息,所述课间文化展示模块504具体被配置为:
在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应的学校活动区域内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时,停止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中,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包括活动区域视频数据,所述所述课间文化展示模块504具体被配置为: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加速优化技术,从所述活动区域视频数据中实时识别并获取行人对象数据;
若未识别到行人对象数据,则说明相应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以上任一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的电子设备。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所述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与以上任一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的非暂态计算机可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校场景信息包括教学场景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教学场景信息,对至少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动作姿态进行识别,所述动作姿态包括端坐、站立与行走;
对采用不同所述动作姿态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间休息模式;
当一个所述班级内采用站立或行走姿态的学生人数占比小于所述活跃人数比例阈值时,判定该班级内的所述学生行为模式为课上听讲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学校包括多个所述班级,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包括:
根据一个所述班级对应的所述课间休息模式与所述课上听讲模式的时间分布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学校的当日课节数以及该班级的每一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与班级下课时间;
计算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的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的平均值和班级下课时间的平均值,以得到该次序的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对各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所述统计下课时间分别进行约等,使约等结果的时间数值为最小单位时段数值的整数倍,得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教学作息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进一步包括:
按照年级对多个所述班级进行划分,每个年级都包括多个所述班级;
根据所述年级所包括的多个所述班级对应次序课节的班级上课时间和班级上课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年级该次序课节的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
根据所述年级各次序所述课节的所述统计上课时间与统计下课时间确定相应的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
根据全部次序的所述课节的所述统一上课时间与统一下课时间确定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根据所述年级的教学作息表确定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
确定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以及确定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
在所述年级的课间休息时间,于所述年级所对应的校园教学区域内对所述年级相应的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还包括活动场景信息,所述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包括:
在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应的学校活动区域内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
当检测到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时,停止对所述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包括活动区域视频数据,所述根据所述活动场景信息对所述学校活动区域进行实时行人检测,包括:
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加速优化技术,从所述活动区域视频数据中实时识别并获取行人对象数据;
若未识别到行人对象数据,则说明相应所述学校活动区域中无行人。
8.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场景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目标学校的学校场景信息;
行为模式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校场景信息,识别所述目标学校中的至少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行为模式;
教学作息时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学生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规律确定教学作息表;
课间文化展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教学作息表确定课间休息时间,在所述课间休息时间对课间文化内容进行展示。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
CN202011475286.0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2488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286.0A CN112488041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286.0A CN112488041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8041A true CN112488041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1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5286.0A Withdrawn CN112488041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80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1320B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沉浸式在线教育系统和方法
CN109801194B (zh) 一种具有远程评价功能的跟随教学方法
US202103431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learner engagement during a learning event
González Turning a traditional teaching setting into a feedback-rich environment
CN106710341A (zh) 一种教育培训管理系统
CN105206124A (zh) 一种数学学习教学系统
CN105976662A (zh) 一种基于三维模拟系统的历史教学系统
CN105976652A (zh) 一种智能音乐教学系统
CN112507679A (zh) 一种自动生成课程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Venema et al. Capturing dynamic presentation: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chalk and the talk
Dinesh et al. Student analytics for productive teaching/learning
Giannakos et al.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in an undergraduate flipped classroom experience: Looking through the lens of learning analytics
CN107993168A (zh) 教学系统及教育平台
CN110827856A (zh) 授课的测评方法
Tabuenca et al. Greening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Baume Online proctored exams: Where and how are they used? Basics, practical scenarios and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online proctoring at european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CN111667128B (zh) 教学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Chambers et al. Jam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Kondratiuk et al. Distance learn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through virtual reality
CN111681142A (zh) 基于教育视频虚拟教学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7478A (zh) 一种钢琴智能教学系统
Lane 32 Enhancing Informal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 Affect-Aware Technologies
CN112488041A (zh) 一种课间文化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usen et al. Influencing students’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s through culturally relevant tools
KR20160020924A (ko) 멀티미디어 학습 평가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