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3976A -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3976A
CN112473976A CN202011207507.6A CN202011207507A CN112473976A CN 112473976 A CN112473976 A CN 112473976A CN 202011207507 A CN202011207507 A CN 202011207507A CN 112473976 A CN112473976 A CN 11247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riving wheel
shaft lever
flat gea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75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3976B (zh
Inventor
谌江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Intangibl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075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3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3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3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3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1/00Disintegrating plant with or without drying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eciprocat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B02C19/16Mills provided with vib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4/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 B02C4/1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with a roller co-operating with a stationary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4/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 B02C4/28Details
    • B02C4/42Driving mechanisms; Roller speed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架、下料板、动力控制系统、预破碎系统等、二次破碎系统和控制显示屏;支撑架与动力控制系统相连接;支撑架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对血蚶壳进行初步破碎,使血蚶壳整体形状的曲率减小,进而减小弯弧型的应力,减小血蚶壳对破碎刀具的磨损,同时通过多级破碎提高血蚶壳粉的生产质量,并且对血蚶壳进行清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血蚶是一种埋栖于沿海滩涂的双壳贝类,原产印度洋与太平洋海域,为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
由于血蚶的食用价值较高并且味道鲜美,在沿海地区的市场和餐厅中贩卖着大量的血蚶,由此则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血蚶壳,而血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则对血蚶壳可进行二次利用,而入药则需要将血蚶壳研磨成粉,但是由于血蚶壳外形呈心脏状,弯弧型的应力较大,强力破碎容易导致部件磨损,对机器的损耗极大,进而间接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会导致血蚶壳的破碎不完全,导致较大的血蚶壳块混入壳粉中,导致生产质量下降。
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血蚶的食用价值较高并且味道鲜美,在沿海地区的市场和餐厅中贩卖着大量的血蚶,由此则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血蚶壳,而血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则对血蚶壳可进行二次利用,而入药则需要将血蚶壳研磨成粉,但是由于血蚶壳外形呈心脏状,弯弧型的应力较大,强力破碎容易导致部件磨损,对机器的损耗极大,进而间接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会导致血蚶壳的破碎不完全,导致较大的血蚶壳块混入壳粉中,导致生产质量下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架、下料板、动力控制系统、预破碎系统、二次破碎系统和控制显示屏;支撑架与动力控制系统相连接;支撑架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下料板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与预破碎系统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预破碎系统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二次破碎系统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控制系统包括有集合板、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平齿轮、第一轴承座、第一电动推杆、第三平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轴杆、第四平齿轮、第一固定板、第四传动轮、第二轴杆、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二轴承座、第二电动推杆、第七平齿轮、第三轴杆、第五传动轮、第二连接杆、振动杆、第一滑环套和第二固定板;集合板通过螺母与动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集合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集合板与第一固定板进行焊接;集合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集合板与第三轴杆进行转动连接;集合板与支撑架相连接;集合板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动力电机输出轴依次与第一传动轮,第一平齿轮和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一侧与第二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平齿轮另一侧与第六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二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下方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平齿轮与第三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三平齿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轴杆进行固接;第一轴杆外表面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轴杆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杆外表面一侧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与预破碎系统相连接;第二轴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二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七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二轴承座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七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轴杆进行固接;第三轴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与预破碎系统相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振动杆进行传动连接;振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滑环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环套与第二固定板进行焊接;第二固定板与预破碎系统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破碎系统包括有第六传动轮、第四轴杆、第八平齿轮、第三固定板、轮齿板、推板、破碎弧板、第九平齿轮、鱼鳞瓦状板、异形轮齿架、第十平齿轮、第五轴杆和第七传动轮;第四轴杆外表面一侧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八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与第三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四轴杆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第八平齿轮下方与轮齿板相互啮合;第三固定板与鱼鳞瓦状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三固定板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轮齿板下方与推板进行焊接;推板侧面与破碎弧板进行焊接;推板与第九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鱼鳞瓦状板与异形轮齿架进行固接;异形轮齿架与第十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十平齿轮轴心与第五轴杆进行固接;第五轴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轴杆与二次破碎系统相连接;第七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破碎系统包括有清洗舱、第六轴杆、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七轴杆、第十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连接杆、传动杆、第四固定板、限位滑轨、第五固定板、第二滑环套、连接推杆、清理块、载料板、输水管、第一出料管、第十二传动轮、第八轴杆、载料箱、第十三传动轮、第二出料管、第九轴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十轴杆、破碎舱、出料板和开关板;清洗舱与第六轴杆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与第七轴杆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与第五固定板进行固接;清洗舱与载料板相连接;清洗舱与输水管相连接;清洗舱与第一出料管相连接;清洗舱与支撑架相连接;清洗舱与下料板相连接;清洗舱与集合板相连接;清洗舱与第三固定板相连接;清洗舱与第四轴杆相连接;清洗舱与第五轴杆相连接;清洗舱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第六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和第十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十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三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杆与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杆与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固定板与限位滑轨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固定板与第五固定板进行焊接;第五固定板下方与第二滑环套进行焊接;第二滑环套与连接推杆进行滑动连接;连接推杆侧面与清理块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八轴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轴杆与载料箱相连接;第八轴杆与支撑架相连接;载料箱与第二出料管相连接;载料箱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九轴杆进行固接;第九轴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九轴杆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轴心与第十轴杆进行固接;第十轴杆与破碎舱相连接;破碎舱侧面与出料板进行焊接;破碎舱与开关板相连接;破碎舱与支撑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破碎弧板为瓦片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异形轮齿架为四分之一齿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理块为半椭球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料板的拐角处设置有弧板。
有益效果是:1、为解决由于血蚶的食用价值较高并且味道鲜美,在沿海地区的市场和餐厅中贩卖着大量的血蚶,由此则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血蚶壳,而血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则对血蚶壳可进行二次利用,而入药则需要将血蚶壳研磨成粉,但是由于血蚶壳外形呈心脏状,弯弧型的应力较大,强力破碎容易导致部件磨损,对机器的损耗极大,进而间接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会导致血蚶壳的破碎不完全,导致较大的血蚶壳块混入壳粉中,导致生产质量下降的问题;
2、设计了动力控制系统,预破碎系统和二次破碎系统,使用时通过首先人工将所需破碎的血蚶通过下料板倒入至预破碎系统内,通过动力控制系统对该装置进行动力控制,先通过预破碎系统对血蚶壳进行初步破碎,进而破坏血蚶壳的弯弧型形状,减小应力作用,接着将血蚶壳送入二次破碎系统内,通过二次破碎系统对初步破碎后的血蚶壳再次进行多级破碎并且对血蚶壳进行水流冲洗,最后得到可利用的血蚶壳粉末;
3、达到了对血蚶壳进行初步破碎,使血蚶壳整体形状的曲率减小,进而减小弯弧型的应力,减小血蚶壳对破碎刀具的磨损,同时通过多级破碎提高血蚶壳粉的生产质量,并且对血蚶壳进行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控制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力控制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预破碎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二次破碎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二次破碎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载料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六轴杆和载料板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支撑架,2-下料板,3-动力控制系统,4-预破碎系统,5-二次破碎系统,6-控制显示屏,301-集合板,302-动力电机,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一平齿轮,305-第一连接杆,306-第二平齿轮,307-第一轴承座,308-第一电动推杆,309-第三平齿轮,3010-第二传动轮,3011-第三传动轮,3012-第一轴杆,3013-第四平齿轮,3014-第一固定板,3015-第四传动轮,3016-第二轴杆,3017-第五平齿轮,3018-第六平齿轮,3019-第二轴承座,3020-第二电动推杆,3021-第七平齿轮,3022-第三轴杆,3023-第五传动轮,3024-第二连接杆,3025-振动杆,3026-第一滑环套,3027-第二固定板,401-第六传动轮,402-第四轴杆,403-第八平齿轮,404-第三固定板,405-轮齿板,406-推板,407-破碎弧板,408-第九平齿轮,409-鱼鳞瓦状板,4010-异形轮齿架,4011-第十平齿轮,4012-第五轴杆,4013-第七传动轮,501-清洗舱,502-第六轴杆,503-第八传动轮,504-第九传动轮,505-第十传动轮,506-第七轴杆,507-第十一传动轮,508-第一锥齿轮,509-第二锥齿轮,5010-第三连接杆,5011-传动杆,5012-第四固定板,5013-限位滑轨,5014-第五固定板,5015-第二滑环套,5016-连接推杆,5017-清理块,5018-载料板,5019-输水管,5020-第一出料管,5021-第十二传动轮,5022-第八轴杆,5023-载料箱,5024-第十三传动轮,5025-第二出料管,5026-第九轴杆,5027-第三锥齿轮,5028-第四锥齿轮,5029-第十轴杆,5030-破碎舱,5031-出料板,5032-开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下料板2、动力控制系统3、预破碎系统4、二次破碎系统5和控制显示屏6;支撑架1与动力控制系统3相连接;支撑架1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下料板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3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3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预破碎系统4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二次破碎系统5与控制显示屏6相连接。
使用该装置时,将该装置水平固定在所需使用的位置,外接电源,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显示屏6对该装置进行整体调配,首先人工将所需破碎的血蚶通过下料板2倒入至预破碎系统4内,通过动力控制系统3对该装置进行动力控制,先通过预破碎系统4对血蚶壳进行初步破碎,进而破坏血蚶壳的弯弧型形状,减小应力作用,接着将血蚶壳送入二次破碎系统5内,通过二次破碎系统5对初步破碎后的血蚶壳再次进行多级破碎并且对血蚶壳进行水流冲洗,最后得到可利用的血蚶壳粉末,该装置达到了对血蚶壳进行初步破碎,使血蚶壳整体形状的曲率减小,进而减小弯弧型的应力,减小血蚶壳对破碎刀具的磨损,同时通过多级破碎提高血蚶壳粉的生产质量,并且对血蚶壳进行清洗的效果。
其中,动力控制系统3包括有集合板301、动力电机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一平齿轮304、第一连接杆305、第二平齿轮306、第一轴承座307、第一电动推杆308、第三平齿轮309、第二传动轮3010、第三传动轮3011、第一轴杆3012、第四平齿轮3013、第一固定板3014、第四传动轮3015、第二轴杆3016、第五平齿轮3017、第六平齿轮3018、第二轴承座3019、第二电动推杆3020、第七平齿轮3021、第三轴杆3022、第五传动轮3023、第二连接杆3024、振动杆3025、第一滑环套3026和第二固定板3027;集合板301通过螺母与动力电机302进行螺栓连接;集合板301与第一电动推杆308进行固接;集合板301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焊接;集合板301与第二电动推杆3020进行固接;集合板301与第三轴杆3022进行转动连接;集合板301与支撑架1相连接;集合板301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动力电机302输出轴依次与第一传动轮303,第一平齿轮304和第一连接杆30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03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一平齿轮304一侧与第二平齿轮306相互啮合;第一平齿轮304另一侧与第六平齿轮3018相互啮合;第二平齿轮306轴心与第一轴承座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307下方与第一电动推杆308相连接;第二平齿轮306与第三平齿轮309相互啮合;第三平齿轮309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10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10轴心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11轴心与第一轴杆3012进行固接;第一轴杆3012外表面与第四平齿轮3013进行固接;第一轴杆3012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3014与第二轴杆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杆3016外表面一侧与第四传动轮301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3015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第二轴杆3016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五平齿轮3017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3018与第二轴承座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3018与第七平齿轮3021相互啮合;第二轴承座3019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3020相连接;第七平齿轮3021轴心与第三轴杆3022进行固接;第三轴杆3022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302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3023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第一连接杆305与第二连接杆302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024与振动杆3025进行传动连接;振动杆3025外表面与第一滑环套302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环套3026与第二固定板3027进行焊接;第二固定板3027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
首先启动动力电机302,带动第一传动轮303,第一平齿轮304和第一连接杆305同时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304带动第二平齿轮306进行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306带动第三平齿轮309进行转动,进而第三平齿轮309带动第二传动轮3010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08向上推动第一轴承座307,则使第一轴承座307带动第二平齿轮306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二平齿轮306与第一平齿轮304和第三平齿轮309同时脱离啮合,进而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08的伸缩控制第三平齿轮309的转动和停止转动,当第三平齿轮309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轮3010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3010通过皮带传动第三传动轮3011,进而第三传动轮3011带动第一轴杆3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轴杆3012带动第四平齿轮3013进行转动,同时通过预破碎系统4可控制第四平齿轮3013与第五平齿轮3017的传动,进而通过第二轴杆3016控制第四传动轮3015的转动,同时第一平齿轮304带动第六平齿轮301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七平齿轮3021进行转动,当启动第二电动推杆3020向上推动第二轴承座3019时,则第二轴承座3019带动第六平齿轮3018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平齿轮304,第六平齿轮3018和第七平齿轮3021同时脱离啮合,进而可通过第二电动推杆3020的伸缩控制第七平齿轮3021的转动,当第七平齿轮3021转动时则带动第三轴杆3022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轴杆3022带动第五传动轮3023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连接杆305传动第二连接杆3024,第二连接杆3024与第一连接杆305的连接处做圆周轨迹运动,进而可传动振动杆3025,使振动杆3025进行往复运动,并且第一滑环套3026使振动杆3025的运动轨迹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振动杆3025可配合预破碎系统4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对整体装置的动力控制。
其中,预破碎系统4包括有第六传动轮401、第四轴杆402、第八平齿轮403、第三固定板404、轮齿板405、推板406、破碎弧板407、第九平齿轮408、鱼鳞瓦状板409、异形轮齿架4010、第十平齿轮4011、第五轴杆4012和第七传动轮4013;第四轴杆402外表面一侧与第六传动轮401进行固接;第四轴杆402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八平齿轮403进行固接;第四轴杆402与第三固定板404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与第五传动轮3023相连接;第四轴杆40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八平齿轮403下方与轮齿板405相互啮合;第三固定板404与鱼鳞瓦状板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板404与第二固定板3027相连接;第三固定板404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轮齿板405下方与推板406进行焊接;推板406侧面与破碎弧板407进行焊接;推板406与第九平齿轮408进行转动连接;鱼鳞瓦状板409与异形轮齿架4010进行固接;异形轮齿架4010与第十平齿轮4011相互啮合;第十平齿轮4011轴心与第五轴杆4012进行固接;第五轴杆4012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4013进行固接;第五轴杆401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七传动轮4013与第四传动轮3015相连接。
当血蚶壳全部倒入在鱼鳞瓦状板409上时,通过第六传动轮401带动第四轴杆402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轴杆402带动第八平齿轮403进行转动,进而第八平齿轮403传动轮齿板405,使轮齿板405带动推板406进行移动,使推板406移动至将鱼鳞瓦状板409上表面完全覆盖,此过程中推板406推动破碎弧板407移动,进而通过破碎弧板407对鱼鳞瓦状板409上的血蚶壳进行碾压,通过破碎弧板407的挤压配合鱼鳞瓦状板409的瓦状隔板对血蚶壳的支撑作用,将血蚶进行初步破碎,使血蚶壳整体形状的曲率减小,接着使第六传动轮401反转,使轮齿板405带动推板406反向移动,当第九平齿轮408移动至与第四平齿轮3013和第五平齿轮3017同时啮合后,则通过第四传动轮3015带动第七传动轮4013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4013带动第五轴杆4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五轴杆4012带动第十平齿轮4011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平齿轮4011传动异形轮齿架4010,异形轮齿架4010为四分之一的齿轮,使异形轮齿架4010带动鱼鳞瓦状板409转动,进而使鱼鳞瓦状板409以与第三固定板404连接处为轴转动至鱼鳞瓦状板409远离第三固定板404一侧位于第三固定板404下方,进而将鱼鳞瓦状板409上表面的经过初步破碎后的血蚶壳倒入二次破碎系统5内,同时通过振动杆3025对鱼鳞瓦状板409产生一个振动作用力,使鱼鳞瓦状板409残留的血蚶壳碎片能够全部落下,该系统实现了对血蚶壳的初步破碎,使血蚶壳整体形状的曲率减小,进而减小弯弧型的应力,减小血蚶壳对破碎刀具的磨损。
其中,二次破碎系统5包括有清洗舱501、第六轴杆502、第八传动轮503、第九传动轮504、第十传动轮505、第七轴杆506、第十一传动轮507、第一锥齿轮508、第二锥齿轮509、第三连接杆5010、传动杆5011、第四固定板5012、限位滑轨5013、第五固定板5014、第二滑环套5015、连接推杆5016、清理块5017、载料板5018、输水管5019、第一出料管5020、第十二传动轮5021、第八轴杆5022、载料箱5023、第十三传动轮5024、第二出料管5025、第九轴杆5026、第三锥齿轮5027、第四锥齿轮5028、第十轴杆5029、破碎舱5030、出料板5031和开关板5032;清洗舱501与第六轴杆502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七轴杆506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五固定板5014进行固接;清洗舱501与载料板5018相连接;清洗舱501与输水管5019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一出料管5020相连接;清洗舱501与支撑架1相连接;清洗舱501与下料板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集合板301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三固定板404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四轴杆40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五轴杆401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控制显示屏6相连接;第六轴杆502外表面依次与第八传动轮503,第九传动轮504和第十传动轮50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5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504与第一传动轮303相连接;第十传动轮5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5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轴杆506外表面依次与第十一传动轮507和第一锥齿轮508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508与第二锥齿轮509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509轴心与第三连接杆5010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杆5010与传动杆5011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杆5011与限位滑轨501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固定板5012与限位滑轨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固定板5012与第五固定板5014进行焊接;第五固定板5014下方与第二滑环套5015进行焊接;第二滑环套5015与连接推杆5016进行滑动连接;连接推杆5016侧面与清理块5017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5021轴心与第八轴杆5022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502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502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轴杆5022与载料箱5023相连接;第八轴杆5022与支撑架1相连接;载料箱5023与第二出料管5025相连接;载料箱5023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5024轴心与第九轴杆5026进行固接;第九轴杆5026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5027进行固接;第九轴杆5026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锥齿轮5027与第四锥齿轮5028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5028轴心与第十轴杆5029进行固接;第十轴杆5029与破碎舱5030相连接;破碎舱5030侧面与出料板5031进行焊接;破碎舱5030与开关板5032相连接;破碎舱5030与支撑架1相连接。
首先当初步破碎后的血蚶壳倒入至载料板5018上,通过第九传动轮504带动第六轴杆502进行转动,进而第六轴杆502带动第八传动轮503和第十传动轮505进行转动,同时第六轴杆502位于载料板5018上方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毛刷辊,同时将输水管5019外接水泵,通过输水管5019向清洗舱501内部下方加入清水,载料板5018为一块板与另一块网格板成V字型连接组成,并且两块板的连接处上方设置有弧板用于承载血蚶壳,防止血蚶壳碎屑残留在笔直拐角处,此时通过第六轴杆502外表面设置的毛刷辊对水流进行拍打,使水流能够对血蚶壳进行冲刷,同时对载料板5018的网格板进行冲刷,防止血蚶壳碎屑残留,部分血蚶壳碎屑通过载料板5018的网格板的孔洞落下并且由第一出料管5020进入到破碎舱5030内,同时通过第八传动轮503带动第十一传动轮507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507带动第一锥齿轮5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508带动第二锥齿轮509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509带动第三连接杆5010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接杆5010传动传动杆5011,使传动杆5011在限位滑轨5013内往复滑动,进而通过传动杆5011拉动连接推杆5016往复移动,第二滑环套5015使连接推杆5016始终保持同一直线运动,当连接推杆5016移动至远离载料板5018下方后,接着将载料板5018打开,使仍处于载料板5018上的血蚶壳能够落下至破碎舱5030内,进而当载料板5018完全打开后,则连接推杆5016再次往回运动,进而通过连接推杆5016带动清理块5017同步移动,进而通过清理块5017的移动对载料板5018内设置的弧板进行清理,将弧板上残留的血蚶壳的碎屑推入至载料箱5023内,通过第十传动轮505带动第十二传动轮5021进行转动,第十二传动轮5021设置有两个轨道,分别与第十传动轮505和第十三传动轮5024进行传动,进而通过第十二传动轮5021带动第八轴杆5022转动,进而通过第八轴杆5022带动载料箱5023内部设置的破碎辊对血蚶壳进行进一步破碎,同时第十二传动轮5021通过皮带传动第十三传动轮5024,进而第十三传动轮5024带动第九轴杆5026进行转动,进而第九轴杆5026带动第三锥齿轮5027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5027啮合第四锥齿轮5028进行转动,进而第四锥齿轮5028带动第十轴杆5029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十轴杆5029带动破碎舱5030内部的破碎辊对破碎舱5030内的血蚶壳进行进一步破碎,进而可实现对血蚶壳的多级破碎,进而人工将开关板5032拉起,使血蚶壳通过出料板5031排出收集,该系统实现了对血蚶壳的多级破碎。
其中,破碎弧板407为瓦片状。
可以防止血蚶壳在被挤压破碎时碎屑溅射。
其中,异形轮齿架4010为四分之一齿轮。
可以使鱼鳞瓦状板409转动九十度,实现对血蚶壳的转移。
其中,清理块5017为半椭球型。
可以使清理块5017贴合载料板5018的弧板部分,将血蚶壳推出。
其中,载料板5018的拐角处设置有弧板。
可以承载血蚶壳,防止血蚶壳碎屑残留在笔直拐角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和下料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控制系统(3)、预破碎系统(4)、二次破碎系统(5)和控制显示屏(6);支撑架(1)与动力控制系统(3)相连接;支撑架(1)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下料板(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3)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动力控制系统(3)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预破碎系统(4)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二次破碎系统(5)与控制显示屏(6)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控制系统(3)包括有集合板(301)、动力电机(302)、第一传动轮(303)、第一平齿轮(304)、第一连接杆(305)、第二平齿轮(306)、第一轴承座(307)、第一电动推杆(308)、第三平齿轮(309)、第二传动轮(3010)、第三传动轮(3011)、第一轴杆(3012)、第四平齿轮(3013)、第一固定板(3014)、第四传动轮(3015)、第二轴杆(3016)、第五平齿轮(3017)、第六平齿轮(3018)、第二轴承座(3019)、第二电动推杆(3020)、第七平齿轮(3021)、第三轴杆(3022)、第五传动轮(3023)、第二连接杆(3024)、振动杆(3025)、第一滑环套(3026)和第二固定板(3027);集合板(301)通过螺母与动力电机(302)进行螺栓连接;集合板(301)与第一电动推杆(308)进行固接;集合板(301)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焊接;集合板(301)与第二电动推杆(3020)进行固接;集合板(301)与第三轴杆(3022)进行转动连接;集合板(301)与支撑架(1)相连接;集合板(301)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动力电机(302)输出轴依次与第一传动轮(303),第一平齿轮(304)和第一连接杆(30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03)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一平齿轮(304)一侧与第二平齿轮(306)相互啮合;第一平齿轮(304)另一侧与第六平齿轮(3018)相互啮合;第二平齿轮(306)轴心与第一轴承座(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307)下方与第一电动推杆(308)相连接;第二平齿轮(306)与第三平齿轮(309)相互啮合;第三平齿轮(309)轴心与第二传动轮(3010)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3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10)轴心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11)轴心与第一轴杆(3012)进行固接;第一轴杆(3012)外表面与第四平齿轮(3013)进行固接;第一轴杆(3012)与第一固定板(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3014)与第二轴杆(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杆(3016)外表面一侧与第四传动轮(301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3015)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第二轴杆(3016)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五平齿轮(3017)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3018)与第二轴承座(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3018)与第七平齿轮(3021)相互啮合;第二轴承座(3019)下方与第二电动推杆(3020)相连接;第七平齿轮(3021)轴心与第三轴杆(3022)进行固接;第三轴杆(3022)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302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3023)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第一连接杆(305)与第二连接杆(302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024)与振动杆(3025)进行传动连接;振动杆(3025)外表面与第一滑环套(302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环套(3026)与第二固定板(3027)进行焊接;第二固定板(3027)与预破碎系统(4)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预破碎系统(4)包括有第六传动轮(401)、第四轴杆(402)、第八平齿轮(403)、第三固定板(404)、轮齿板(405)、推板(406)、破碎弧板(407)、第九平齿轮(408)、鱼鳞瓦状板(409)、异形轮齿架(4010)、第十平齿轮(4011)、第五轴杆(4012)和第七传动轮(4013);第四轴杆(402)外表面一侧与第六传动轮(401)进行固接;第四轴杆(402)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八平齿轮(403)进行固接;第四轴杆(402)与第三固定板(404)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与第五传动轮(3023)相连接;第四轴杆(40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八平齿轮(403)下方与轮齿板(405)相互啮合;第三固定板(404)与鱼鳞瓦状板(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板(404)与第二固定板(3027)相连接;第三固定板(404)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轮齿板(405)下方与推板(406)进行焊接;推板(406)侧面与破碎弧板(407)进行焊接;推板(406)与第九平齿轮(408)进行转动连接;鱼鳞瓦状板(409)与异形轮齿架(4010)进行固接;异形轮齿架(4010)与第十平齿轮(4011)相互啮合;第十平齿轮(4011)轴心与第五轴杆(4012)进行固接;第五轴杆(4012)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4013)进行固接;第五轴杆(4012)与二次破碎系统(5)相连接;第七传动轮(4013)与第四传动轮(3015)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破碎系统(5)包括有清洗舱(501)、第六轴杆(502)、第八传动轮(503)、第九传动轮(504)、第十传动轮(505)、第七轴杆(506)、第十一传动轮(507)、第一锥齿轮(508)、第二锥齿轮(509)、第三连接杆(5010)、传动杆(5011)、第四固定板(5012)、限位滑轨(5013)、第五固定板(5014)、第二滑环套(5015)、连接推杆(5016)、清理块(5017)、载料板(5018)、输水管(5019)、第一出料管(5020)、第十二传动轮(5021)、第八轴杆(5022)、载料箱(5023)、第十三传动轮(5024)、第二出料管(5025)、第九轴杆(5026)、第三锥齿轮(5027)、第四锥齿轮(5028)、第十轴杆(5029)、破碎舱(5030)、出料板(5031)和开关板(5032);清洗舱(501)与第六轴杆(502)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七轴杆(506)进行转动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五固定板(5014)进行固接;清洗舱(501)与载料板(5018)相连接;清洗舱(501)与输水管(5019)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一出料管(5020)相连接;清洗舱(501)与支撑架(1)相连接;清洗舱(501)与下料板(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集合板(301)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三固定板(404)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四轴杆(40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第五轴杆(4012)相连接;清洗舱(501)与控制显示屏(6)相连接;第六轴杆(502)外表面依次与第八传动轮(503),第九传动轮(504)和第十传动轮(50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5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504)与第一传动轮(303)相连接;第十传动轮(5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5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轴杆(506)外表面依次与第十一传动轮(507)和第一锥齿轮(508)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508)与第二锥齿轮(509)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509)轴心与第三连接杆(5010)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杆(5010)与传动杆(5011)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杆(5011)与限位滑轨(5013)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固定板(5012)与限位滑轨(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固定板(5012)与第五固定板(5014)进行焊接;第五固定板(5014)下方与第二滑环套(5015)进行焊接;第二滑环套(5015)与连接推杆(5016)进行滑动连接;连接推杆(5016)侧面与清理块(5017)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5021)轴心与第八轴杆(5022)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502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502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轴杆(5022)与载料箱(5023)相连接;第八轴杆(5022)与支撑架(1)相连接;载料箱(5023)与第二出料管(5025)相连接;载料箱(5023)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5024)轴心与第九轴杆(5026)进行固接;第九轴杆(5026)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5027)进行固接;第九轴杆(5026)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锥齿轮(5027)与第四锥齿轮(5028)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5028)轴心与第十轴杆(5029)进行固接;第十轴杆(5029)与破碎舱(5030)相连接;破碎舱(5030)侧面与出料板(5031)进行焊接;破碎舱(5030)与开关板(5032)相连接;破碎舱(5030)与支撑架(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破碎弧板(407)为瓦片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异形轮齿架(4010)为四分之一齿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理块(5017)为半椭球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载料板(5018)的拐角处设置有弧板。
CN202011207507.6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Active CN112473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507.6A CN112473976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507.6A CN112473976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3976A true CN112473976A (zh) 2021-03-12
CN112473976B CN112473976B (zh) 2022-04-26

Family

ID=7492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7507.6A Active CN112473976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39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325A (zh) * 2021-04-16 2021-09-07 朱淌渔 一种基于超硬材料合成中的叶腊石分离并多级过筛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0993U (zh) * 2014-04-30 2014-08-27 王杰 一种贻贝壳破碎装置
KR20160112828A (ko) * 2015-03-20 2016-09-28 서달용 피낭류 껍질 및 갑각류 껍질 재활용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114330A (ko) * 2016-04-04 2017-10-16 김정명 패각분쇄기
CN107497765A (zh) * 2017-09-26 2017-12-22 王莎莎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贝壳粉制备专用自动化清洗磨粉机
CN208260868U (zh) * 2018-04-17 2018-12-21 泉州市德丽佳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贝壳粉高效超细粉碎机
CN209049521U (zh) * 2018-11-01 2019-07-0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牡蛎壳加工用研磨装置
KR20200093224A (ko) * 2019-01-28 2020-08-05 강원도정선군 고주파를 이용한 어패류 껍질의 파쇄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90993U (zh) * 2014-04-30 2014-08-27 王杰 一种贻贝壳破碎装置
KR20160112828A (ko) * 2015-03-20 2016-09-28 서달용 피낭류 껍질 및 갑각류 껍질 재활용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114330A (ko) * 2016-04-04 2017-10-16 김정명 패각분쇄기
CN107497765A (zh) * 2017-09-26 2017-12-22 王莎莎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贝壳粉制备专用自动化清洗磨粉机
CN208260868U (zh) * 2018-04-17 2018-12-21 泉州市德丽佳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贝壳粉高效超细粉碎机
CN209049521U (zh) * 2018-11-01 2019-07-0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牡蛎壳加工用研磨装置
KR20200093224A (ko) * 2019-01-28 2020-08-05 강원도정선군 고주파를 이용한 어패류 껍질의 파쇄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325A (zh) * 2021-04-16 2021-09-07 朱淌渔 一种基于超硬材料合成中的叶腊石分离并多级过筛装置
CN113351325B (zh) * 2021-04-16 2023-04-28 天津迪盟创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硬材料合成中的叶腊石分离并多级过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3976B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3976B (zh) 一种可减小内部应力的血蚶壳加工装置
CN217491095U (zh) 一种药材研磨装置
CN114436445A (zh) 一种船舶用废水专用多功能全面处理装置
CN212263488U (zh) 一种红薯粉加工用的粉碎机
CN211306843U (zh) 一种混凝土一体式生产装置
CN210522643U (zh) 一种新型水稻打浆机
CN218784644U (zh) 一种污水排放处理装置
CN217856482U (zh) 一种碳化硅微粉材料自动粉碎装置
CN21249313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打碎装置
CN113145532B (zh) 一种水产生物体壳回收预加工用的高压清洗破碎一体设备
CN215964027U (zh) 一种玻璃砂生产加工用破碎机
CN218133117U (zh) 一种混凝土砂石分离装置
CN220165270U (zh) 一种球形石墨管道自动化输送装置
CN210752914U (zh) 一种粗破碎机
CN112221923B (zh) 一种生物饲料生产用的原料去石装置
CN219210066U (zh) 一种高效研磨装置
CN218308365U (zh) 一种适用于肉类生产加工用大型绞肉机
CN212914773U (zh) 一种淀粉生产用浆渣分离装置
CN211887093U (zh) 一种糖果食品加工用粉碎上料装置
CN216499665U (zh) 逐步递进型脱模剂制备用粉碎机
CN213389495U (zh) 一种废纸再生环保设备
CN218688959U (zh) 一种软瓷原料搅拌装置
CN220590326U (zh) 一种多功能绞切肉机
CN218690272U (zh) 一种环保型房屋建筑用废料处理设备
CN219051602U (zh) 一种用于红薯淀粉制备加工的研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2

Address after: 364000 No. 9, Lianzhuang South Road, Caoxi street,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 Yanghui

Address before: Room 1311, 157 Zhongshan West Road, Jintai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Jiangch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Address after: Room 215, Jiangbei V-Valley, No. 2978, Zhonghua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4041

Patentee after: People's Intangibl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64000 No. 9, Lianzhuang South Road, Caoxi street,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Ya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