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1054A -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1054A
CN112471054A CN202011239902.2A CN202011239902A CN112471054A CN 112471054 A CN112471054 A CN 112471054A CN 202011239902 A CN202011239902 A CN 202011239902A CN 112471054 A CN112471054 A CN 112471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ion
box body
circulating
water pump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99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铁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399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1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10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2Recepta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10Cleaning bottoms or walls of pond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包括主箱体、充气机构、顶箱盖及若干稳充机构;稳充横管轴线水平,稳充横管顶部设有多个稳充气孔,稳充气孔内设有稳充单向阀,主箱体高度为稳充横管直径的20至60倍,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顶端的竖直距离为M,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内底面的竖直距离为N,M为N的5至20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运输过程中,无需专用的供气设备即可对养殖箱内部进行供气,供气过程属于智能随动,即运输车行进过程中会自动供气,运输车不工作时则不供气,且供气方式的合理性好;具有利用运输车的工作特性来进行智能控制供气节奏的功能,可保障主箱体内多点位同时获得压力较为均衡的供气。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智能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运输过程中,运输车以及装在运输车上的养殖运输设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媒介,在兼顾一定成本考量的前提下,其功能性直接影响最终的运输效果。由于运输过程中不像普通水域养殖那样,可以在各方面提供十分充足的保障(供氧方面的保障、投料方面的保障、杂质去除方面的保障等等),所以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如何保障以及提升水产的存活率是大家一直致力于提高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可辅助用于运输车进行水产的短期养殖与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无需专用的供气设备即可对养殖箱内部进行供气,供气过程属于智能随动,即运输车行进过程中会自动供气,运输车不工作时则不供气,且供气方式的合理性好,既可减少养殖箱内部的低氧区,又能减少底部杂质的翻腾,从而可有效提升水产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主箱体、固定在主箱体外的充气机构、与主箱体卡接的顶箱盖及若干与充气机构一一对应的稳充机构,顶箱盖与主箱体卡接,顶箱盖上设有连通主箱体内部的盖气孔;
在对应的充气机构与稳充机构中:充气机构包括充气配重体、充气缸体及充气弹簧,充气缸体内设有与充气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充气内活塞,充气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充气内活塞将充气缸体内部分隔成充气气腔及与大气连通的充气空腔,充气内活塞上设有穿过充气空腔的充气活塞杆,充气弹簧处在充气缸体外且套设在充气活塞杆上,充气活塞杆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充气空腔及充气气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充气弹簧上端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下端连接充气缸体,稳充机构包括稳充横管及稳充软管,稳充横管一端封闭,稳充横管另一端为稳充端,稳充软管一端连通稳充端,稳充软管另一端连通充气气腔,充气缸体上设有与充气气腔连通的吸气孔,吸气孔上设有吸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经吸气单向阀至充气气腔;
在一个稳充横管中:稳充横管轴线水平,稳充横管顶部设有多个沿稳充横管轴向依次等距布置的稳充气孔,稳充气孔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气孔内设有稳充单向阀,主箱体高度为稳充横管直径的20至60倍,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顶端的竖直距离为M,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内底面的竖直距离为N,M为N的5至20倍。
作为优选,所述主箱体由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及底面板构成,前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后面板,左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右面板,前面板垂直于左面板,底面板水平,后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后孔,前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前支架,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后孔中:稳充端处在后孔内,稳充横管与后孔孔壁密封固定,稳充横管封闭的一端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横管轴线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前支架中:稳充横管与前支架固定。
作为优选,在一个稳充机构中:稳充机构还包括设于前面板上的外管孔、与外管孔转动密封配合的稳充转轴、设于主箱体外的稳充摆杆及与稳充摆杆连接的稳充配重球,稳充转轴一端设有处在主箱体内的稳充连板,稳充转轴另一端连接稳充摆杆,稳充连板上设有用于封住所有稳充气孔的弧形封板,稳充转轴与稳充横管同轴布置,稳充摆杆轴线与稳充转轴轴线相交,稳充摆杆轴线穿过稳充配重球球心,弧形封板与稳充横管外侧壁滑动密封配合,当稳充摆杆处在竖直转态时,稳充配重球球心处在稳充摆杆下方,前面板上设有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左限位柱及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右限位柱,当稳充摆杆接触左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接触右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60度时,所有稳充气孔均与主箱体内部处在连通状态,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或等于60度时,弧形封板封住所有稳充气孔,在任意时刻,稳充配重球球心所处高度低于稳充摆杆任一点所处高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设于主箱体底部的中转箱体,中转箱体内设有竖隔板,竖隔板将中转箱体内部分隔成前腔及后腔,车头、前腔、后腔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竖隔板上设有隔板孔,隔板孔上设有阻隔滤网;还包括设于主箱体外的抽水结构,抽水结构包括抽水缸体,抽水缸体内设有与抽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抽水内活塞,抽水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抽水内活塞将抽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抽水液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抽水空腔,抽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抽水空腔的抽水活塞杆,抽水活塞杆上套设有抽水弹簧,抽水结构还包括抽水配重体、抽进水管及抽出水管,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抽水空腔及抽水液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抽水活塞杆连接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上端连接抽水配重体底部,抽水弹簧下端连接抽水缸体顶部,抽进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进水管另一端为抽进端,抽进端处在后腔内,抽进端与中转箱体内底面间距小于2毫米,顶箱盖上设有管支架,管支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盖回水管,抽出水管为软管,抽出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出水管另一端与盖回水管上端连通,盖回水管竖直投影处在盖气孔竖直投影范围内,盖回水管下端处在盖气孔上方,抽进水管内设有抽进水单向阀,抽进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中转箱体经抽进水单向阀至抽水液腔,抽出水管内设有抽出水单向阀,抽出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抽水液腔经抽进水单向阀至盖回水管;
主箱体底部设有若干循环孔,中转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与循环孔一一对应的接应孔,接应孔连通对应的循环孔,接应孔、竖隔板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循环同步轮机构,循环同步轮机构处在任一稳充横管下方,循环同步轮机构包括前同步轮、后同步轮及同步带,同步带绕过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前同步轮与后同步轮规格一致,前同步轮轴线与后同步轮轴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
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前接触段,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后接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上方的部分为上平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下方的部分为下平带段,同步带上设有刮夹板,前同步轮轴线平行于任一刮夹板,任意时刻,前接触段上的各刮夹板沿前接触段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
对于任一设于前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前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前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上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刮夹板、上平带段及前同步轮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对于任一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后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后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后同步轮轴线、下平带段及刮夹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主箱体内设有过渡角块,过渡角块具有过渡角弧面,刮夹板可与过度角弧面滑动密封接触,任一循环孔、前同步轮轴线、后同步轮上距离车尾的最远点、过渡角块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与过度角弧面接触;
中转箱体上设有若干穿过中转箱体且与中转箱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循环滑杆,循环滑杆上套设有处在中转箱体外的循环弹簧,中转箱体内设有用于封住所有接应孔的循环封板及用于限位循环封板的循环限位体,中转箱体外设有循环配重体,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配重体,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与主箱体固定,车头、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弹簧、中转箱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循环弹簧一端连接循环配重块,循环弹簧另一端连接中转箱体,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滑杆、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循环封板接触循环限位体时,循环封板封住所有接应孔;
循环孔内设有循环单向阀,在对应的循环孔与接应孔中:循环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主箱体内部经循环单向阀至接应孔,主箱体的宽度方向水平且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各循环孔沿主箱体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
前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前同步轴上,后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后同步轴上,前同步轴与主箱体转动密封配合,后同步轴与后箱体转动密封配合,且后同步轴一端处在主箱体外,后同步轴处在主箱体外的一端设有与后同步轴同轴固定的驱动棘轮,主箱体外侧壁上设有与主箱体固定的驱动定位块、与主箱体滑动连接的驱动配重体、与驱动配重体连接的驱动条及设于驱动条上的多个驱动棘爪,驱动定位块上设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一端连接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另一端连接驱动配重体,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条长度方向,各驱动棘爪沿驱动条长度方向依次布置,驱动棘爪与驱动棘轮适配,车头、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驱动配重体、驱动条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时,驱动条也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驱动棘爪可带动棘轮转动,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向着车头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角块与左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右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后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底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后面板的内表面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底面板的内表面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辅助用于运输车进行水产的短期养殖与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无需专用的供气设备即可对养殖箱内部进行供气,供气过程属于智能随动,即运输车行进过程中会自动供气,运输车不工作时则不供气,且供气方式的合理性好,既可减少养殖箱内部的低氧区,又能减少底部杂质的翻腾,从而可有效提升水产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具有利用运输车的工作特性来进行智能控制供气节奏的功能,可保障主箱体内多点位同时获得压力较为均衡的供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F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稳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充气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抽水缸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箱体1、前面板1.1、后面板1.2、底面板1.3、循环单向阀1a、顶箱盖11、管支架111、盖回水管112、左限位柱12、右限位柱13、前支架14、充气配重体21、充气缸体22、充气气腔22a、充气空腔22b、充气内活塞221、充气活塞杆222、充气弹簧23、稳充横管31、稳充转轴32、稳充摆杆33、稳充配重球34、稳充连板35、弧形封板36、中转箱体4、前腔4a、后腔4b、接应孔4c、竖隔板41、阻隔滤网42、抽水缸体51、抽水液腔51a、抽水空腔51b、抽水内活塞511、抽水活塞杆512、抽水弹簧52、抽水配重体53、前同步轮61、后同步轮62、后同步轴621、同步带63、刮夹板64、驱动棘轮651、驱动棘爪652、驱动定位块66、驱动配重体67、驱动条68、驱动弹簧69、过渡角块7、过渡角弧面7.1、循环滑杆81、循环弹簧82、循环封板83、循环限位体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主箱体1、固定在主箱体外的充气机构、与主箱体卡接的顶箱盖11及若干与充气机构一一对应的稳充机构,顶箱盖与主箱体卡接,顶箱盖上设有连通主箱体内部的盖气孔;
在对应的充气机构与稳充机构中:充气机构包括充气配重体21、充气缸体22及充气弹簧23,充气缸体内设有与充气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充气内活塞221,充气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充气内活塞将充气缸体内部分隔成充气气腔22a及与大气连通的充气空腔22b,充气内活塞上设有穿过充气空腔的充气活塞杆222,充气弹簧处在充气缸体外且套设在充气活塞杆上,充气活塞杆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充气空腔及充气气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充气弹簧上端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下端连接充气缸体,稳充机构包括稳充横管31及稳充软管,稳充横管一端封闭,稳充横管另一端为稳充端,稳充软管一端连通稳充端,稳充软管另一端连通充气气腔,充气缸体上设有与充气气腔连通的吸气孔,吸气孔上设有吸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经吸气单向阀至充气气腔;
在一个稳充横管中:稳充横管轴线水平,稳充横管顶部设有多个沿稳充横管轴向依次等距布置的稳充气孔,稳充气孔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气孔内设有稳充单向阀,主箱体高度为稳充横管直径的20至60倍,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顶端的竖直距离为M,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内底面的竖直距离为N,M为N的5至20倍。
在一个稳充横管中:稳充单向阀的可通过方向为由稳充横管内部经稳充单向阀至稳充横管外。
水产(本文以活鱼为例进行描述)在运输的过程中,养殖箱固定在运输车上。鱼类会不断消耗养殖箱内水中的氧气,虽然外界空气中也会有少量空气进入水中,但显然是跟不上消耗速度的。本案中,运输车行进过程中,因震动以及充气弹簧的作用,充气配重体会多次上下移动,充气配重体下移过程中,充气气腔内一部分空气会经稳充软管进入稳充横管,并通过各稳充单向阀进入主箱体内,充气配重体上移过程中,外界空气会经吸气单向阀进入充气气腔。空气进入主箱体内后,是会逐渐上升的,而空气进入主箱体的初始位置(之后简称“进气初位”,本案中就是各稳充单向阀处),相对来说空气(氧气)量最大,所以进气初位的设置是有讲究的,考虑到空气在主箱体内主要是上行,所以进气初位应设置在相对靠下的位置,以保障处在相对下方的鱼类也能得到足够的空气(氧气)供应,因此“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顶端的竖直距离为M,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内底面的竖直距离为N,M为N的5至20倍”。此外,由于鱼类呼吸、排泄会产生杂质,杂质中的大部分会下沉,所以进气还要考虑对底部杂质的影响,因为鱼类产生的杂质有很大一部分是会最终沉在主箱体底部或处在在主箱体底部附近的,又由于进气初位应设置在相对靠下的位置,就要避免进气气流将主箱体底部的杂质大量搅起,本案中,将出气方向设置为朝上,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所述主箱体由前面板1.1、后面板1.2、左面板、右面板及底面板1.3构成,前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后面板,左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右面板,前面板垂直于左面板,底面板水平,后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后孔,前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前支架14,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后孔中:稳充端处在后孔内,稳充横管与后孔孔壁密封固定,稳充横管封闭的一端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横管轴线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前支架中:稳充横管与前支架固定。
在一个稳充机构中:稳充机构还包括设于前面板上的外管孔、与外管孔转动密封配合的稳充转轴32、设于主箱体外的稳充摆杆33及与稳充摆杆连接的稳充配重球34,稳充转轴一端设有处在主箱体内的稳充连板35,稳充转轴另一端连接稳充摆杆,稳充连板上设有用于封住所有稳充气孔的弧形封板36,稳充转轴与稳充横管同轴布置,稳充摆杆轴线与稳充转轴轴线相交,稳充摆杆轴线穿过稳充配重球球心,弧形封板与稳充横管外侧壁滑动密封配合,当稳充摆杆处在竖直转态时,稳充配重球球心处在稳充摆杆下方,前面板上设有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左限位柱12及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右限位柱13,当稳充摆杆接触左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接触右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60度时,所有稳充气孔均与主箱体内部处在连通状态,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或等于60度时,弧形封板封住所有稳充气孔,在任意时刻,稳充配重球球心所处高度低于稳充摆杆任一点所处高度。
考虑到鱼类是分布在主箱体内各处的,所以对于稳充横管来说,在没有外力有效干涉的前提下,越靠近稳充软管的进气初位(稳充单向阀)出气量越大,相应的,远离稳充软管的进气初位能提供的空气就少,这样远离稳充软管的鱼类获得的氧气量就会相对不足,从而导致整个主箱体内的供氧均衡性很差。本案中,平时,利用弧形封板封住所有稳充气孔,但充气配重体、充气缸体还是一直在工作、给稳充横管内部进行充气的,从而稳充横管内部充满了相对“高压”的空气,当运输车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稳充配重球会摆动起来,并带动稳充摆杆、稳充连板、弧形封板也沿着稳充横管轴线转动,稳充配重球的幅度摆动较小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或等于60度时),弧形封板依然封住所有稳充气孔,当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60度时),稳充横管内部相对“高压”的空气就会立刻从各进气初位(稳充单向阀)同时供入主箱体内部,又由于稳充单向阀的排布是比较规律且均匀的(稳充横管顶部设有多个沿稳充横管轴向依次等距布置的稳充气孔,稳充气孔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气孔内设有稳充单向阀),可使得整个主箱体内的供氧均衡性较好,可减少养殖箱内部的低氧区、不易出现局部缺氧的情况。上述过程就是“利用运输车的工作特性来进行智能控制供气节奏”的功能(运输车不会一直都在转弯,因此可保障稳充横管内部经常会具有相对“高压”,运输车又一定常会有转弯的时候,利用转弯来启动供气功能,可保障主箱体内多点位同时获得压力较为均衡的供气)。
还包括一设于主箱体底部的中转箱体4,中转箱体内设有竖隔板41,竖隔板将中转箱体内部分隔成前腔4a及后腔4b,车头、前腔、后腔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竖隔板上设有隔板孔,隔板孔上设有阻隔滤网42;
还包括设于主箱体外的抽水结构,抽水结构包括抽水缸体51,抽水缸体内设有与抽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抽水内活塞511,抽水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抽水内活塞将抽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抽水液腔51a及与大气连通的抽水空腔51b,抽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抽水空腔的抽水活塞杆512,抽水活塞杆上套设有抽水弹簧52,抽水结构还包括抽水配重体53、抽进水管及抽出水管,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抽水空腔及抽水液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抽水活塞杆连接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上端连接抽水配重体底部,抽水弹簧下端连接抽水缸体顶部,抽进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进水管另一端为抽进端,抽进端处在后腔内,抽进端与中转箱体内底面间距小于2毫米,顶箱盖上设有管支架111,管支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盖回水管112,抽出水管为软管,抽出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出水管另一端与盖回水管上端连通,盖回水管竖直投影处在盖气孔竖直投影范围内,盖回水管下端处在盖气孔上方,抽进水管内设有抽进水单向阀,抽进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中转箱体经抽进水单向阀至抽水液腔,抽出水管内设有抽出水单向阀,抽出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抽水液腔经抽进水单向阀至盖回水管;
主箱体底部设有若干循环孔,中转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与循环孔一一对应的接应孔4c,接应孔连通对应的循环孔,接应孔、竖隔板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
注:车头指的是运输车的车头、车尾指的是运输车的车尾。
如前所述,运输过程中,鱼类会产生杂质,且杂质有很大一部分是会最终沉在主箱体底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各种因素,主箱体底部的杂质会不断被地搅起,一旦搅起的量偏大,就会影响局部水质,导致鱼类存活率受到影响。本案中,利用抽水结构等结构来将一部分水进行循环过滤,一部分水会沿着循环孔、接应孔、前腔、阻隔滤网、后腔、抽进水管、抽水液腔、抽出水管、盖回水管及盖气孔回到主箱体内,水和杂质通过阻隔滤网时,杂质被阻挡在前腔内,水则继续循环流动。上述循环过滤的动力依赖抽水配重体、抽水缸体等结构,因震动以及抽水弹簧的作用,抽水配重体会多次上下移动,抽水配重体上移过程中,抽水液腔主箱体内一部分水会经稳循环孔、接应孔、前腔、阻隔滤网、后腔、抽进水管进入抽水液腔,抽水配重体下移过程中,抽水液腔内的水经抽出水管、盖回水管及盖气孔回到主箱体内。上述过程不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杂质清理,且由于盖回水管下端处在盖气孔上方,所以水离开盖回水管后,还会先经过一段“空的位置”,并在所述“空的位置”形成一段“下降水流”,然后再从盖气孔回到主箱体内,由于运输车是在行进的,会形成向后吹的气流,向后吹的气流能使得一些空气进入所述“下降水流”,让“下降水流”能带入更多的空气进入主箱体,从而提升对主箱体内部的供氧(供气)效果。
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循环同步轮机构,循环同步轮机构处在任一稳充横管下方,循环同步轮机构包括前同步轮61、后同步轮62及同步带63,同步带绕过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前同步轮与后同步轮规格一致,前同步轮轴线与后同步轮轴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
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前接触段,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后接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上方的部分为上平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下方的部分为下平带段,前接触段、上平带段及后接触段依次首尾相接形成闭环从而构成所述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多个刮夹板64,前同步轮轴线平行于任一刮夹板,任意时刻,前接触段上的各刮夹板沿前接触段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前接触段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前同步轮轴线;
对于任一设于前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前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前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上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刮夹板、上平带段及前同步轮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对于任一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后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后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后同步轮轴线、下平带段及刮夹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主箱体内设有过渡角块7,过渡角块具有过渡角弧面7.1,刮夹板可与过度角弧面滑动密封接触,任一循环孔、前同步轮轴线、后同步轮上距离车尾的最远点、过渡角块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与过度角弧面接触;
中转箱体上设有若干穿过中转箱体且与中转箱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循环滑杆81,循环滑杆上套设有处在中转箱体外的循环弹簧82,中转箱体内设有用于封住所有接应孔的循环封板83及用于限位循环封板的循环限位体84,中转箱体外设有循环配重体85,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配重体,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与主箱体固定,车头、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弹簧、中转箱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循环弹簧一端连接循环配重块,循环弹簧另一端连接中转箱体,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滑杆、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循环封板接触循环限位体时,循环封板封住所有接应孔;
循环孔内设有循环单向阀1a,在对应的循环孔与接应孔中:循环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主箱体内部经循环单向阀至接应孔,主箱体的宽度方向水平且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各循环孔沿主箱体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
前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前同步轴上,后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后同步轴621上,前同步轴与主箱体转动密封配合,后同步轴与后箱体转动密封配合,且后同步轴一端处在主箱体外,后同步轴处在主箱体外的一端设有与后同步轴同轴固定的驱动棘轮651,主箱体外侧壁上设有与主箱体固定的驱动定位块66、与主箱体滑动连接的驱动配重体67、与驱动配重体连接的驱动条68及设于驱动条上的多个驱动棘爪652,驱动定位块上设有驱动弹簧69,驱动弹簧一端连接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另一端连接驱动配重体,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条长度方向,各驱动棘爪沿驱动条长度方向依次布置,驱动棘爪与驱动棘轮适配,车头、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驱动配重体、驱动条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时,驱动条也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驱动棘爪可带动棘轮转动,当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尾方向移动时,驱动条也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尾方向移动,但棘爪不能带动驱动棘轮转动,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向着车头方向移动。
所述过渡角块与左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右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后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底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后面板的内表面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底面板的内表面连接。后面板的内表面就是后面板位于主箱体内的表面,底面板的内表面就是底面板的上表面。
本方案中,每当运输车刹车时,若刹车力度足够,则循环配重块会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移动,从而带动循环封板移动,使得接应孔不被封住,如此,主箱体内的一部分水就会通过循环孔、接应孔进入前腔。
前文中,描述了本案如何利用抽水结构等结构来将一部分水进行循环过滤,一部分水会沿着循环孔、接应孔、前腔、阻隔滤网、后腔、抽进水管、抽水液腔、抽出水管、盖回水管及盖气孔回到主箱体内,其中水和杂质一起通过循环单向阀(循环孔),当水和杂质通过阻隔滤网时,杂质被阻挡在前腔内,水则继续循环流动。该方案虽然能实现一定程度的“箱底杂质清除”,但主要清除效果还是集中在循环孔附近的水域。因为抽水结构单次的抽水量相比整个主水箱的水量来说毕竟是很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水并不是“整体充分循环”的,所以带走杂质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为此,本案中还设置了循环同步轮机构、过渡角块等机构来提升清理效果。具体的,运输车行进过程中,当运输车刹车时,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条、各驱动棘爪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棘轮转动,如此一来,就带动了后同步轮转动,从而整个循环同步轮机构工作,由于鱼类产生的杂质大部分会落到上平带段上以及上平带段附近,上平带段上的刮夹板会将上平带段上以及上平带段附近的杂质刮到过度角弧面处,经过过度角弧面的刮夹板会将过度角弧面上以及过度角弧面附近的杂质刮下并落至主箱体底部,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会将主箱体底部以及主箱体底部附近的杂质刮到各循环孔附近,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主箱体内杂质清除的效果。
前文中所述的“当运输车刹车时,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刹车时,刹车力度足够大,从而在克服了摩擦力等一系列阻力的前提下,驱动配重体才能够移动一段距离,否则,若刹车力度很小,驱动配重体是有可能不动的,虽然这是常识,但还是在此予以强调。此外,“每当运输车刹车时,若刹车力度足够,则循环配重块会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移动”也是同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时,驱动棘爪能带动驱动棘轮转动,那么由于棘轮-棘爪机构是一种单向机构,所以当驱动配重体在驱动弹簧作用下复位时,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尾方向移动时,驱动条也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尾方向移动,但驱动棘爪不能带动驱动棘轮转动。

Claims (6)

1.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上端开口的主箱体、固定在主箱体外的充气机构、与主箱体卡接的顶箱盖及若干与充气机构一一对应的稳充机构,顶箱盖与主箱体卡接,顶箱盖上设有连通主箱体内部的盖气孔;
在对应的充气机构与稳充机构中:充气机构包括充气配重体、充气缸体及充气弹簧,充气缸体内设有与充气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充气内活塞,充气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充气内活塞将充气缸体内部分隔成充气气腔及与大气连通的充气空腔,充气内活塞上设有穿过充气空腔的充气活塞杆,充气弹簧处在充气缸体外且套设在充气活塞杆上,充气活塞杆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充气空腔及充气气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充气弹簧上端连接充气配重体,充气弹簧下端连接充气缸体,稳充机构包括稳充横管及稳充软管,稳充横管一端封闭,稳充横管另一端为稳充端,稳充软管一端连通稳充端,稳充软管另一端连通充气气腔,充气缸体上设有与充气气腔连通的吸气孔,吸气孔上设有吸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经吸气单向阀至充气气腔;
在一个稳充横管中:稳充横管轴线水平,稳充横管顶部设有多个沿稳充横管轴向依次等距布置的稳充气孔,稳充气孔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气孔内设有稳充单向阀,主箱体高度为稳充横管直径的20至60倍,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顶端的竖直距离为M,稳充横管轴线与主箱体内底面的竖直距离为N,M为N的5至2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由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及底面板构成,前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后面板,左面板竖直且平行于右面板,前面板垂直于左面板,底面板水平,后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后孔,前面板上设有与稳充横管一一对应的前支架,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后孔中:稳充端处在后孔内,稳充横管与后孔孔壁密封固定,稳充横管封闭的一端处在主箱体内,稳充横管轴线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在对应的稳充横管与前支架中:稳充横管与前支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在一个稳充机构中:稳充机构还包括设于前面板上的外管孔、与外管孔转动密封配合的稳充转轴、设于主箱体外的稳充摆杆及与稳充摆杆连接的稳充配重球,稳充转轴一端设有处在主箱体内的稳充连板,稳充转轴另一端连接稳充摆杆,稳充连板上设有用于封住所有稳充气孔的弧形封板,稳充转轴与稳充横管同轴布置,稳充摆杆轴线与稳充转轴轴线相交,稳充摆杆轴线穿过稳充配重球球心,弧形封板与稳充横管外侧壁滑动密封配合,当稳充摆杆处在竖直转态时,稳充配重球球心处在稳充摆杆下方,前面板上设有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左限位柱及用于接触稳充摆杆的右限位柱,当稳充摆杆接触左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接触右限位柱时,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成45度角,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60度时,所有稳充气孔均与主箱体内部处在连通状态,当稳充摆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或等于60度时,弧形封板封住所有稳充气孔,在任意时刻,稳充配重球球心所处高度低于稳充摆杆任一点所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
还包括一设于主箱体底部的中转箱体,中转箱体内设有竖隔板,竖隔板将中转箱体内部分隔成前腔及后腔,车头、前腔、后腔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竖隔板上设有隔板孔,隔板孔上设有阻隔滤网;
还包括设于主箱体外的抽水结构,抽水结构包括抽水缸体,抽水缸体内设有与抽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抽水内活塞,抽水内活塞滑动方向竖直,抽水内活塞将抽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抽水液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抽水空腔,抽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抽水空腔的抽水活塞杆,抽水活塞杆上套设有抽水弹簧,抽水结构还包括抽水配重体、抽进水管及抽出水管,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抽水空腔及抽水液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抽水活塞杆连接抽水配重体,抽水弹簧上端连接抽水配重体底部,抽水弹簧下端连接抽水缸体顶部,抽进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进水管另一端为抽进端,抽进端处在后腔内,抽进端与中转箱体内底面间距小于2毫米,顶箱盖上设有管支架,管支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盖回水管,抽出水管为软管,抽出水管一端与抽水液腔连通,抽出水管另一端与盖回水管上端连通,盖回水管竖直投影处在盖气孔竖直投影范围内,盖回水管下端处在盖气孔上方,抽进水管内设有抽进水单向阀,抽进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中转箱体经抽进水单向阀至抽水液腔,抽出水管内设有抽出水单向阀,抽出水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抽水液腔经抽进水单向阀至盖回水管;
主箱体底部设有若干循环孔,中转箱体顶部设有若干与循环孔一一对应的接应孔,接应孔连通对应的循环孔,接应孔、竖隔板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循环同步轮机构,循环同步轮机构处在任一稳充横管下方,循环同步轮机构包括前同步轮、后同步轮及同步带,同步带绕过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前同步轮及后同步轮,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前同步轮与后同步轮规格一致,前同步轮轴线与后同步轮轴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
同步带与前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前接触段,同步带与后同步轮配合接触的部分为后接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上方的部分为上平带段,同步带处在前同步轮轴线下方的部分为下平带段,同步带上设有刮夹板,前同步轮轴线平行于任一刮夹板,任意时刻,前接触段上的各刮夹板沿前接触段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
对于任一设于前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前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前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上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刮夹板、上平带段及前同步轮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对于任一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后接触段与刮夹板连接的部位处在刮夹板与后同步轮轴线之间,对于任一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刮夹板竖直布置,后同步轮轴线、下平带段及刮夹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主箱体内设有过渡角块,过渡角块具有过渡角弧面,刮夹板可与过度角弧面滑动密封接触,任一循环孔、前同步轮轴线、后同步轮上距离车尾的最远点、过渡角块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设于后接触段上的刮夹板与过度角弧面接触;
中转箱体上设有若干穿过中转箱体且与中转箱体滑动密封配合的循环滑杆,循环滑杆上套设有处在中转箱体外的循环弹簧,中转箱体内设有用于封住所有接应孔的循环封板及用于限位循环封板的循环限位体,中转箱体外设有循环配重体,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配重体,所有循环滑杆都连接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与主箱体固定,车头、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弹簧、中转箱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循环弹簧一端连接循环配重块,循环弹簧另一端连接中转箱体,循环配重块、任一循环滑杆、循环封板、循环限位体及车尾沿运输车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循环封板接触循环限位体时,循环封板封住所有接应孔;
循环孔内设有循环单向阀,在对应的循环孔与接应孔中:循环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主箱体内部经循环单向阀至接应孔,主箱体的宽度方向水平且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各循环孔沿主箱体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
前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前同步轴上,后同步轮同轴固定在一后同步轴上,前同步轴与主箱体转动密封配合,后同步轴与后箱体转动密封配合,且后同步轴一端处在主箱体外,后同步轴处在主箱体外的一端设有与后同步轴同轴固定的驱动棘轮,主箱体外侧壁上设有与主箱体固定的驱动定位块、与主箱体滑动连接的驱动配重体、与驱动配重体连接的驱动条及设于驱动条上的多个驱动棘爪,驱动定位块上设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一端连接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另一端连接驱动配重体,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运输车的前后方向,驱动配重体滑动方向平行于驱动条长度方向,各驱动棘爪沿驱动条长度方向依次布置,驱动棘爪与驱动棘轮适配,车头、驱动定位块、驱动弹簧、驱动配重体、驱动条及车尾沿运输车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当驱动配重体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时,驱动条也相对主箱体向着车头方向移动,驱动棘爪可带动棘轮转动,设于下平带段上的刮夹板向着车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过渡角块与左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右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后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渡角块与底面板之间密封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后面板的内表面连接,过度角弧面与底面板的内表面连接。
CN202011239902.2A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Withdrawn CN112471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902.2A CN11247105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9902.2A CN11247105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1054A true CN112471054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9902.2A Withdrawn CN112471054A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10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7221A (zh) * 2022-06-02 2022-08-05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 一种用于鱼苗养殖的水环境净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7221A (zh) * 2022-06-02 2022-08-05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 一种用于鱼苗养殖的水环境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9867B (zh) 一种鱼虾养殖箱
CN202588096U (zh) 鱼等水产保活、鲜活运输车
CN108945347B (zh) 一种水下救援装备
CN112471054A (zh)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设备
CN205695028U (zh) 一种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车
CN112868593B (zh) 一种活鱼运输车厢
CN205770035U (zh)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垃圾的清理船
CN108651366A (zh) 一种活鱼的运输装置
CN109173779A (zh) 一种河道污染综合治理船
CN112970722A (zh) 一种用于橡胶林的可快速更换无人机药箱
CN207322413U (zh) 鱼虾养殖箱
CN112726541A (zh) 一种利用旋涡收集漂浮物的潜游式消毒船
CN107061119A (zh) 可海浪发电的围网撒网船
CN205331068U (zh) 提升流体压强或高度的装置
CN204626492U (zh) 一种蓝藻污染防治专用船的淤泥收集装置
CN204168739U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210482172U (zh) 一种建筑工地防尘降噪洒水车
CN208279773U (zh) 一种织带机的布带横移自动换向装置
CN206591214U (zh) 一种具有静电吸附功能开松机
CN116267767B (zh) 一种鲜活大黄鱼运输充氧装置及充氧方法
CN110434053A (zh) 一种化工废渣预处理机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装置
CN218619349U (zh) 一种多功能的松布机
CN213956862U (zh) 一种生活饮用水检测取样装置
CN219077378U (zh) 一种鱼类夏花苗种短途便捷式运输装置
CN211111025U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的高效灌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