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7885A -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7885A
CN112467885A CN202011333074.9A CN202011333074A CN112467885A CN 112467885 A CN112467885 A CN 112467885A CN 202011333074 A CN202011333074 A CN 202011333074A CN 112467885 A CN112467885 A CN 112467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iber
wireless charging
fiber layer
charging coi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3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孟
刘飞
游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30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7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7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7885A/zh
Priority to CN202110444086.7A priority patent/CN112994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下部设有控制板,无线充电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的左侧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自左向右覆盖在无线充电线圈、控制板和第一玻璃纤维层上,控制板上电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上,导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左侧。本发明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该无线充电原理是采用无线电波及电磁感应技术,通过电子设备内无线充电的线圈与相适配的充电器内线圈感应产生电流,并经电流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而电磁波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后再通过接收装置转换为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的直流电源,从而为电子设备内的锂电池等进行充电,但是现有技术中这些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多为塑胶等材质,强度小,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强度大,不易变形的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下部设有控制板,无线充电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的左侧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自左向右覆盖在无线充电线圈、控制板和第一玻璃纤维层上,控制板上电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上,导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制成第一玻璃纤维层;
S2、取无线充电线圈及控制板将无线充电线圈和控制板设置在S1中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且使无线充电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
S3、取导线且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上且与控制板电连接,然后将该导线的自由端向左伸出;
S4、再次在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无线充电线圈的左侧面及控制板的左侧面上覆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得到第二玻璃纤维层,且此时 S3中导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左侧;
S5、对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及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的无线充电线圈及控制板进行裁切,得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多为塑胶材质,强度小,且极易变形,玻璃纤维布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的特性,因此采用玻璃纤维布制成的本发明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的特性,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第二玻璃纤维层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2,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下部设有控制板3,无线充电线圈2与控制板3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2的左侧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层4,第二玻璃纤维层4自左向右覆盖在无线充电线圈2、控制板3和第一玻璃纤维层1 上,控制板3上电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3上,导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4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左侧。
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当无线充电线圈2为无线充电线圈时,本发明可以应用为手机的壳体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并为该手机提供充电功能。
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当无线充电线圈2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时,本发明应用为手机的壳体并可以为另一个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等接收端提供反向充电。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制成第一玻璃纤维层1,玻璃纤维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先将玻璃纤维与丙纶混棉,开松然后送入梳理机进行梳理,再有铺网机铺网,然后利用针刺机组针刺,得到半成品毡收卷,然后利用平板热压机压制成型,最后裁切为玻璃纤维布;
S2、取无线充电线圈2及控制板3将无线充电线圈2和控制板3设置在S1中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且使无线充电线圈2与控制板3电连接,本发明无线充电线圈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的缠绕方法制成无线充电线圈2然后直接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的左侧面上部,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也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主要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主要有丝包线线圈和多股绞线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主要有FPC 线圈和多股绕线线圈,常见的FPC线圈有单面板、双面板和镂空板等结构,以双面板为例,经过开料、钻孔、镀铜、清洗、贴干膜、对位曝光、显影、蚀刻、退膜、除油、微蚀、钝化、贴覆盖膜及层压等步骤制成,多股绕线线圈则是由多股漆包线拧成一股,然后绕成线圈,线圈较厚,也可以多根铜线并排绕线,所有的铜线均在一个平面内,以上两种线圈适用于做接收线圈,本发明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主要为接收线圈,即可以采用利用现有技术中制成的FPC线圈和多股绕线线圈直接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的左侧面上部进行使用;
S3、取导线且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3上且与控制板3电连接,然后将该导线的自由端向左伸出;
S4、再次在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无线充电线圈2的左侧面及控制板3的左侧面上覆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得到第二玻璃纤维层4,且此时S3中导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左侧;
S5、对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4及第一玻璃纤维层1与第二玻璃纤维层4之间的无线充电线圈2及控制板3进行裁切,得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在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时,导线的自由端始终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4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4 的左侧,且玻璃纤维布压制时会有一个熔融过程,进入熔融状态的玻璃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进入熔融状态的玻璃纤维材料会在所覆盖的压制区域内部进行流动,使得压制区域完全填实且表面平整,本发明支撑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在使用时将导线的自由端与电子设备的电池(如锂电池)等接通,然后无限充电线圈与相适配的充电器内线圈感应产生电流,并经电流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这些电磁波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后再通过电子设备内的接收装置转换为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的直流电源,并在控制板3的控制作用下传输至锂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制成第一玻璃纤维层1,玻璃纤维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先将玻璃纤维与丙纶混棉,开松然后送入梳理机进行梳理,再有铺网机铺网,然后利用针刺机组针刺,得到半成品毡收卷,然后利用平板热压机压制成型,最后裁切为玻璃纤维布;
S2、将S1中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的部分区域进行遮蔽,露出S1中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需要喷涂的区域,遮蔽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利用薄层材料包裹壳体,并通过激光镭雕机等设备去除需要金属喷涂处理区域对应的薄材材料,从而露出需要金属喷涂的区域,本发明对遮蔽处理的方法不做具体限定;
S3、将金属颗粒或粉末经金属喷涂技术喷涂在S2中的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部需要喷涂的区域上制成无线充电线圈2,金属颗粒的直径范围为2-100μm,金属喷涂技术,包括热喷涂和冷喷涂,其中热喷涂是指利用某种热源(如电弧、等离子喷涂或燃烧火焰等)将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然后借助高速气体以一定速度喷射到与处理过的基体表面,沉积而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表面涂层的一种技术;冷喷涂是指整个喷涂过程中金属颗粒没有被融化,利用压缩空气加速金属颗粒,金属颗粒撞扁在基体表面并牢固附着,本实施例中,覆层的材料选择导电材料,喷涂形成无线充电线圈2,此外,覆层的材料中还可以包括不同的混合材料;
S4、将控制板3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下部且使S2中的经金属喷涂形成的无线充电线圈2与控制板3电连接;
S5、取导线且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3上且与控制板3电连接,然后将该导线的自由端向左伸出;
S6、除去S2中的遮蔽,具体的出去步骤S2中的遮蔽治具或包裹的薄层材料等;
S7、再次在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左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无线充电线圈2的左侧面及控制板3的左侧面上覆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得到第二玻璃纤维层4,且此时S5中导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左侧,然后,进行裁切,得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在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时,导线的自由端始终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4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左侧,且玻璃纤维布压制时会有一个熔融过程,进入熔融状态的玻璃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进入熔融状态的玻璃纤维材料会在所覆盖的压制区域内部进行流动,使得压制区域完全填实且表面平整,本发明支撑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在使用时将导线的自由端与电子设备的电池(如锂电池)等接通,然后无限充电线圈与相适配的充电器内线圈感应产生电流,并经电流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这些电磁波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后再通过电子设备内的接收装置转换为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的直流电源,并在控制板3的控制作用下传输至锂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部设有无线充电线圈,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下部设有控制板,无线充电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的左侧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自左向右覆盖在无线充电线圈、控制板和第一玻璃纤维层上,控制板上电连接有导线,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上,导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端向左穿出第二玻璃纤维层伸至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4.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制成第一玻璃纤维层;
S2、取无线充电线圈及控制板将无线充电线圈和控制板设置在S1中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且使无线充电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
S3、取导线且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控制板上且与控制板电连接,然后将该导线的自由端向左伸出;
S4、再次在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左侧面上裸露的区域、无线充电线圈的左侧面及控制板的左侧面上覆盖玻璃纤维布,并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得到第二玻璃纤维层,且此时S3中导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左侧;
S5、对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及第一玻璃纤维层与第二玻璃纤维层之间的无线充电线圈及控制板进行裁切,得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
CN202011333074.9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467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074.9A CN11246788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444086.7A CN112994257A (zh) 2020-11-24 2021-04-23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074.9A CN11246788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7885A true CN112467885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79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3074.9A Pending CN11246788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444086.7A Pending CN112994257A (zh) 2020-11-24 2021-04-23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4086.7A Pending CN112994257A (zh) 2020-11-24 2021-04-23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4678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9997A (zh) * 2022-05-31 2022-08-26 重庆思昱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对接器外壳的制作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08116U (zh) * 2015-03-09 2015-09-01 G Tech Optoelectronics Corp 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玻璃背蓋結構
CN206293979U (zh) * 2016-12-15 2017-06-30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7490615U (zh) * 2017-10-10 2018-06-12 东莞德明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107645190A (zh) * 2017-10-10 2018-01-30 东莞德明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10535995A (zh) * 2019-09-27 2019-12-03 深圳市皓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反向充电手机壳
CN213693241U (zh) * 2020-11-24 2021-07-13 东莞美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9997A (zh) * 2022-05-31 2022-08-26 重庆思昱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对接器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14939997B (zh) * 2022-05-31 2024-02-09 重庆思昱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对接器外壳的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257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69600A1 (en) Wirelessly charged devices
CN108323144A (zh) 电磁屏蔽膜、线路板及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38778A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及其制造方法
EP2904619A1 (en) Electromagnetic booster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4424454U (zh) 线圈装置和天线装置
CN107275763A (zh) 天线组件
CN213693241U (zh)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
CN112467885A (zh) 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5326A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柔性线路板制作方法
CN108012490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
CN103915681B (zh) 天线
CN102945742B (zh) 一种充电线圈组件
JP2014082105A (ja)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638682U (zh) 扬声器
CN101763982A (zh) 带垫层结构的薄型温度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
JP3357326B2 (ja) 磁石を備えた電気音響変換器と小型直流モータ及びこれらに使用する小型電機部品の製法
WO2019134073A1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
WO2023124966A1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其系统
CN100558217C (zh) 一种将镍带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方法
CN206349484U (zh) 一种天线及无线终端
JP4015244B2 (ja) 合金型温度ヒュ−ズの製造方法
CN112911049A (zh) 一种内置天线的玻璃纤维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99514A1 (ko) 플렉서블 배터리를 구비한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CN212073879U (zh) 一种汽车翻盖储物盒增强emc功能无线充电的结构
CN113422117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