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351A -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9351A
CN112459351A CN202011356076.XA CN202011356076A CN112459351A CN 112459351 A CN112459351 A CN 112459351A CN 202011356076 A CN202011356076 A CN 202011356076A CN 112459351 A CN112459351 A CN 112459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
plate
aluminum honeycomb
main bod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60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uod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uod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uod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uod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60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93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9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3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 E04C2/3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transversely-placed strip material, e.g. honeycomb panels
    • E04C2/365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transversely-placed strip material, e.g. honeycomb panels by honeycomb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4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32B3/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of regularly- arranged cells, e.g. a honeycomb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层板、铝蜂窝芯和第二层板;铝蜂窝芯包括主体芯板,在主体芯板内开设有多个彼此相连且贯穿主体芯板的横向通道,在横向通道上等间距设置有贯穿主体芯板的竖向通道;第一层板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一热熔胶层贴合安装于主体芯板的一侧表面,第二层板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二热熔胶层贴合安装于主体芯板的另一侧表面,在第一层板与第二层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竖向通道内的第一空腔凸块;第一层板的两侧与第二层板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贴合于主体芯板两侧的侧封板,本发明增大了粘连面积,且形成了稳定的物理结构锁定。

Description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铝蜂窝板是一种由金属面板、铝蜂窝芯、金属底板、高分子胶粘剂复合而成的多层复合板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隔音、隔热性能好等优点。铝蜂窝板在火车上可以用作地板、隔墙,在汽车上可以用作地板、顶逢等结构,也可以用作船舶上的甲板,在建筑物上可以用作幕墙,铝蜂窝板的使用能代替厚的金属铝板减轻材料的重量,同时提供良好的装饰效果。
铝蜂窝板的粘接,过去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结构型胶粘剂,但这类胶粘剂存在固化时间长、脆性大、使用期短、剥离强度低的缺点,因此已经逐渐被热熔胶所取代。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427056A)报道了一种用于铝蜂窝板粘接复合的热熔胶,所述的热熔胶为聚氨酯热熔胶、聚烯烃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热熔胶和聚酰胺热熔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有技术中的铝蜂窝芯一般为竖向开正六边形孔,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撑力,但是该种方式带来的缺陷在于,该方式使得铝蜂窝芯的上下表面的面积大大减少,但是由于热熔胶的粘连效果取决至热熔胶自身的粘性和热熔胶的有效粘连面积,热熔胶的有效粘连面积即热熔胶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铝蜂窝芯三者之间的紧密接触面积;但是,上述方式大大减少了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导致该种仅通过热熔胶黏合的蜂窝板极易在热熔胶老化、高温熔化、大力撞击下发生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蜂窝板的开孔方式减少了层板与板芯的接触面积,导致该种仅通过热熔胶黏合的蜂窝板极易发生分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铝蜂窝板,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层板、铝蜂窝芯和第二层板;
所述铝蜂窝芯包括主体芯板,在所述主体芯板内开设有多个彼此相连且贯穿所述主体芯板的横向通道,在所述横向通道上等间距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芯板的竖向通道;
所述第一层板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一热熔胶层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层板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二热熔胶层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的另一侧表面,在所述第一层板与所述第二层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竖向通道内的第一空腔凸块;
所述第一层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层板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主体芯板两侧的侧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侧封板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开设有变形开孔;
所述侧封板上设置有第二空腔凸块,且所述第二空腔凸块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的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的内腔的横截面均为正六边形,且在所述竖向通道与所述横向通道的端部均设置有引导接口,在所述竖向通道上开设有冷却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悬空夹持铝蜂窝芯的侧边支撑结构、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至所述铝蜂窝芯对应表面的牵引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以及铝蜂窝芯的表面上喷射热熔胶的涂胶结构,用于压合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以及铝蜂窝芯的双面气体压合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边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滑槽上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夹持件,在所述夹持件上活动安装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内的多个锥形限位体,在所述锥形限位体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以及铝蜂窝芯完成压合后对三者进行冷却定型的风冷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冷结构包括在所述锥形限位体的两侧分别开设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且两个正相对的所述锥形限位体上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相互错位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引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两个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可竖直滑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电磁吸托件和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上安装有用于吸附所述电磁吸托件使所述连接块保持悬浮状态的磁铁片;
在处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滑槽上的连接块之间设置有侧边压板,在所述侧边压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变形开孔内的连接凸起;
在所述连接块一侧壁上开设有扭转滑槽,所述侧边压板的端部一一对应、可滑动并锁定地嵌套在所述扭转滑槽内,且在所述扭转滑槽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侧边压板的驱动齿轮,在所述侧边压板的端部固定安装用于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面气体压合结构包括分别套设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一组所述侧边压板上的包裹气囊,在所述包裹气囊上设置有真空抽管;
在两个所述包裹气囊正对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膜,在两个所述密封膜之间通过磁封圈连接,且两个所述密封膜连接形成的腔体通过负压通道与所述包裹气囊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包裹气囊的远离所述侧边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气囊,在所述高压气囊上安装有气压控制管,且所述高压气囊上通过支撑架悬浮安装于所述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压通道包括贯穿所述包裹气囊侧壁的通道本体,在所述通道本体的靠近所述包裹气囊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向所述包裹气囊内侧转动的活动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横纵交错地开设孔道,利用横向通道避让出蜂窝芯层上下表面的粘连空间,增大了粘连面积,且通过第一空腔凸块与竖向通道的物理结构咬合形成纵向限位,再通过第二空腔凸块与横向通道的物理结构咬合形成横向限位,从而形成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铝蜂窝芯三者之间的物理结构的锁定,增加了三者连接的紧密程度和稳定性;并且,通过该方式形成的铝蜂窝板自动完成对自身的封边,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铝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化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负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锥形限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第一层板;2-铝蜂窝芯;3-第二层板;4-侧边支撑结构;5-牵引结构;6-涂胶结构;7-双面气体压合结构;8-底座;
21-主体芯板;22-横向通道;23-竖向通道;24-第一热熔胶层;25-第二热熔胶层;26-第一空腔凸块;27-侧封板;28-变形开孔;29-第二空腔凸块;210-引导接口;211-冷却孔;
41-第一滑槽;42-夹持件;43-锥形限位体;44-进风通道;45-出风通道;
51-第二滑槽;52-支撑件;53-电磁吸托件;54-连接块;55-磁铁片;56-侧边压板;57-连接凸起;58-扭转滑槽;59-驱动齿轮;510-啮合部;
71-包裹气囊;72-真空抽管;73-密封膜;74-气压控制管;75-磁封圈;76-负压通道;77-高压气囊;
761-通道本体;762-活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层板1、铝蜂窝芯2和第二层板3;所述铝蜂窝芯2包括主体芯板21,在所述主体芯板21内开设有多个彼此相连且贯穿所述主体芯板21的横向通道22,在所述横向通道22上等间距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芯板21的竖向通道23;所述第一层板1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一热熔胶层24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21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层板3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二热熔胶层25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21的另一侧表面,在所述第一层板1与所述第二层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竖向通道23内的第一空腔凸块26;所述第一层板1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层板3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主体芯板21两侧的侧封板27。
其中,在所述侧封板27与所述第一层板1之间开设有变形开孔28;所述侧封板27上设置有第二空腔凸块29,且所述第二空腔凸块29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22的端部。
其中,所述竖向通道23与所述横向通道22的内腔的横截面均为正六边形,且在所述竖向通道23与所述横向通道22的端部均设置有引导接口210,在所述竖向通道23上开设有冷却孔211。
现有技术中的铝蜂窝芯2一般为竖向开正六边形孔,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撑力,但是该种方式带来的缺陷在于,该方式使得铝蜂窝芯2的上下表面面积大大减少。
然而,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连接于铝蜂窝芯2表面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热熔胶提供粘连力,但是热熔胶的粘连效果取决至热熔胶自身的粘性和热熔胶的有效粘连面积,热熔胶的有效粘连面积即热熔胶与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铝蜂窝芯2三者之间的紧密接触面积;但是,上述方式大大减少了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导致该种仅通过热熔胶黏合而不具有物理咬合结构的方式极易在热熔胶老化、高温熔化、大力撞击下发生分离,导致该蜂窝板损坏的现象。
本发明中的铝蜂窝板,通过横纵交错地开设孔道,利用横向通道22避让出蜂窝芯层上下表面的粘连空间,增大了粘连面积,且通过第一空腔凸块26与竖向通道23的物理结构咬合形成纵向限位,再通过第二空腔凸块29与横向通道22的物理结构咬合形成横向限位,从而形成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铝蜂窝芯2三者之间的物理结构的锁定,增加了三者连接的紧密程度和稳定性;并且,通过该方式形成的铝蜂窝板自动完成对自身的封边,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底座8,在所述底座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悬空夹持铝蜂窝芯2的侧边支撑结构4、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至所述铝蜂窝芯2对应表面的牵引结构5、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的表面上喷射热熔胶的涂胶结构6,用于压合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的双面气体压合结构7。所述侧边支撑结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8上第一滑槽41,在所述第一滑槽41上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夹持件42,在所述夹持件42上活动安装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22内的多个锥形限位体43,在所述锥形限位体43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完成压合后对三者进行冷却定型的风冷结构。
本自动化生产装置的特点之一在于,通过侧边支撑结构4对夹持铝蜂窝芯2的悬浮安装,使得铝蜂窝芯2的上下表面可以同时进行层板的安装,以缩减安装等待的时间。
其中,所述风冷结构包括在所述锥形限位体43的两侧分别开设的进风通道44和出风通道45,且两个正相对的所述锥形限位体43上的进风通道44和出风通道45相互错位安装。
并且,通过铝蜂窝芯2特殊的形状和夹持方式,使得锥形限位体43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横向通道22内,可直接形成横向贯穿铝蜂窝芯2的冷却气流,此种从内部冷却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冷却方式而言,由于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上的空腔凸块嵌套在竖向通道23中,故在冷却过程中可同时对层板和铝蜂窝芯2的部分进行冷却,相较于对层板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更加均匀。
通过进风通道44和出风通道45相互错位安装,在同一个横向通道22内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冷却风道,以避免由于风道过长导致的冷却不均匀。
其中,所述牵引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8上的两个第二滑槽51,在所述第二滑槽52内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两个支撑件52,在所述支撑件52可竖直滑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电磁吸托件53和连接块54,在所述连接块53上安装有用于吸附所述电磁吸托件53使所述连接块54保持悬浮状态的磁铁片55;在处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滑槽51上的连接块54之间设置有侧边压板56,在所述侧边压板56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变形开孔28内的连接凸起57;在所述连接块54一侧壁上开设有扭转滑槽58,所述侧边压板56的端部一一对应、可滑动并锁定地嵌套在所述扭转滑槽58内,且在所述扭转滑槽58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侧边压板56的驱动齿轮59,在所述侧边压板56的端部固定安装用于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9的啮合部510。
本自动化生产装置在对铝蜂窝芯2的上下表面安装完层板后,通过人为等方式取出其中的锥形限位体43,再通过侧边压板56发生旋转对层板的侧封板27自动进行扭转,自动完成蜂窝板的封边过程。
其中,所述双面气体压合结构7包括分别套设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一组所述侧边压板56上的包裹气囊71,在所述包裹气囊71上设置有真空抽管72;在两个所述包裹气囊71正对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膜73,在两个所述密封膜73之间通过磁封圈75连接,且两个所述密封膜73连接形成的腔体通过负压通道76与所述包裹气囊71连接。在所述包裹气囊71的远离所述侧边压板5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气囊77,在所述高压气囊77上安装有气压控制管74,且所述高压气囊77上通过支撑架悬浮安装于所述底座8。所述负压通道76包括贯穿所述包裹气囊71侧壁的通道本体761,在所述通道本体761的靠近所述包裹气囊71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向所述包裹气囊71内侧转动的活动片762。
通过双面气体压合结构7对侧边压板56以及其上的连接结构进行支撑,使得在包裹气囊71进行抽气时,侧边压板56不受重力影响,以确保两侧都被大气压进行挤压。
在初始时刻,包裹气囊71内具有一定的气压,以维持包裹气囊71的基本形状,再通过真空抽管72对其进行抽气。
现有技术中压合装置一般使用压辊挤压铝蜂窝板并同时对蜂窝板进行支撑,该方式虽然可同时对蜂窝板芯的进行双面操作,但是由于压辊的作用面积有限,导致该方式按压力道不均匀,导致蜂窝板的黏合不均匀;而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压板的方式,虽然可施压均匀,但是需要人工先后对两面进行分别操作,最后进行抽真空再压合,步骤较为繁琐。
且上述方案都未对蜂窝板芯2进行支撑,使得蜂窝板芯2的重量和第一层板1的重量压在第二层板3上,导致对蜂窝板压合的力度无法进行精准的判断,从而导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蜂窝板规格不符合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铝蜂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层板(1)、铝蜂窝芯(2)和第二层板(3);
所述铝蜂窝芯(2)包括主体芯板(21),在所述主体芯板(21)内开设有多个彼此相连且贯穿所述主体芯板(21)的横向通道(22),在所述横向通道(22)上等间距设置有贯穿所述主体芯板(21)的竖向通道(23);
所述第一层板(1)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一热熔胶层(24)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21)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层板(3)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二热熔胶层(25)贴合安装于所述主体芯板(21)的另一侧表面,在所述第一层板(1)与所述第二层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竖向通道(23)内的第一空腔凸块(26);
所述第一层板(1)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层板(3)的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贴合于所述主体芯板(21)两侧的侧封板(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蜂窝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封板(27)与所述第一层板(1)之间开设有变形开孔(28);
所述侧封板(27)上设置有第二空腔凸块(29),且所述第二空腔凸块(29)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22)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道(23)与所述横向通道(22)的内腔的横截面均为正六边形,且在所述竖向通道(23)与所述横向通道(22)的端部均设置有引导接口(210),在所述竖向通道(23)上开设有冷却孔(211)。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蜂窝板的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8),在所述底座(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悬空夹持铝蜂窝芯(2)的侧边支撑结构(4)、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层板(1)和第二层板(3)至所述铝蜂窝芯(2)对应表面的牵引结构(5)、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的表面上喷射热熔胶的涂胶结构(6),用于压合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的双面气体压合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撑结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8)上第一滑槽(41),在所述第一滑槽(41)上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夹持件(42),在所述夹持件(42)上活动安装有用于一一对应地嵌套在所述横向通道(22)内的多个锥形限位体(43),在所述锥形限位体(43)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层板(1)、第二层板(3)以及铝蜂窝芯(2)完成压合后对三者进行冷却定型的风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结构包括在所述锥形限位体(43)的两侧分别开设的进风通道(44)和出风通道(45),且两个正相对的所述锥形限位体(43)上的进风通道(44)和出风通道(45)相互错位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8)上的两个第二滑槽(51),在所述第二滑槽(52)内可滑动调节并锁定地安装有两个支撑件(52),在所述支撑件(52)可竖直滑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电磁吸托件(53)和连接块(54),在所述连接块(53)上安装有用于吸附所述电磁吸托件(53)使所述连接块(54)保持悬浮状态的磁铁片(55);
在处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滑槽(51)上的连接块(54)之间设置有侧边压板(56),在所述侧边压板(56)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变形开孔(28)内的连接凸起(57);
在所述连接块(54)一侧壁上开设有扭转滑槽(58),所述侧边压板(56)的端部一一对应、可滑动并锁定地嵌套在所述扭转滑槽(58)内,且在所述扭转滑槽(58)内设置有驱动所述侧边压板(56)的驱动齿轮(59),在所述侧边压板(56)的端部固定安装用于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9)的啮合部(5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气体压合结构(7)包括分别套设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一组所述侧边压板(56)上的包裹气囊(71),在所述包裹气囊(71)上设置有真空抽管(72);
在两个所述包裹气囊(71)正对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膜(73),在两个所述密封膜(73)之间通过磁封圈(75)连接,且两个所述密封膜(73)连接形成的腔体通过负压通道(76)与所述包裹气囊(7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裹气囊(71)的远离所述侧边压板(5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气囊(77),在所述高压气囊(77)上安装有气压控制管(74),且所述高压气囊(77)上通过支撑架悬浮安装于所述底座(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通道(76)包括贯穿所述包裹气囊(71)侧壁的通道本体(761),在所述通道本体(761)的靠近所述包裹气囊(71)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向所述包裹气囊(71)内侧转动的活动片(762)。
CN202011356076.X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Withdrawn CN112459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6076.XA CN112459351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6076.XA CN112459351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351A true CN112459351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6076.XA Withdrawn CN112459351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93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029A (zh) * 2023-09-23 2023-12-19 湖北中港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铝蜂窝板压合装置
CN117359237A (zh) * 2023-12-05 2024-01-09 苏州镓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蜂窝夹芯金属板封边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029A (zh) * 2023-09-23 2023-12-19 湖北中港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铝蜂窝板压合装置
CN117246029B (zh) * 2023-09-23 2024-04-16 湖北中港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铝蜂窝板压合装置
CN117359237A (zh) * 2023-12-05 2024-01-09 苏州镓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蜂窝夹芯金属板封边设备
CN117359237B (zh) * 2023-12-05 2024-03-08 苏州镓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蜂窝夹芯金属板封边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9351A (zh) 一种铝蜂窝板及其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05128487B (zh)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一次成型车厢板及制造工艺
CN111827845A (zh) 一种悬膜中空玻璃、制作方法、连续化生产设备及应用
WO2023207494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1907091A (zh)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t型和/或工型长桁加压方法
JPS6312786B2 (zh)
CN108915169B (zh) 设光伏组件的彩钢瓦屋顶及其制作方法与制作装置
CN1867750B (zh) 层压镶板以及用于生产层压镶板的方法
CN104325636B (zh) 一种丁腈橡胶金属粘接件真空袋成型制造方法
CN110778851B (zh) 一种设有安装孔且不惧表面破损的真空绝热板
CN102963000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与金属板的粘结方法
CN216368706U (zh) 一种铝蜂窝板连续生产线
CN111302664A (zh) 玻璃边框支撑互补扣合金属钎焊不锈钢边框调控真空玻璃
CN211344470U (zh) 一种设有安装孔且不惧表面破损的真空绝热板
JP3839630B2 (ja) 昇降機の開閉扉の貼合わせガラス
CN111302665A (zh) 设有辊压支撑双胶密封玻璃间隔腔体调控真空钢化玻璃板
CN209224555U (zh) 制作复合双层保温管的工装组件
CN210110848U (zh) 铝塑复合膜
CN216466741U (zh) 一种铝蜂窝板压板机构
CN216780123U (zh) 一种蜂窝铝板生产用打胶机构
CN216139620U (zh) 板压式层压机
CN21379860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层压设备的层压结构及层压设备
CN114311702B (zh) 一种天线罩防潮层的成型方法
WO2020118670A1 (zh) 双胶密封槽边支撑扣合夹层调控真空玻璃板
CN108526776B (zh) 吸盘组件及垫板装置及汇流带焊接机及吸附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