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350A -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9350A
CN112459350A CN202011404002.9A CN202011404002A CN112459350A CN 112459350 A CN112459350 A CN 112459350A CN 202011404002 A CN202011404002 A CN 202011404002A CN 112459350 A CN112459350 A CN 112459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net
unit
sandwich panel
net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40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9350B (zh
Inventor
罗业富
张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ewei Times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ewei Times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ewei Times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ewei Times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40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9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9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9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 E04C2/3405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paced sheet-like parts spaced apart by profiled spacer she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2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 E04C2/28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 E04C2/28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composed of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concrete,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C2/2885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composed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E04C2/04, E04C2/08, E04C2/10 or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with a material not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groups at least on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insulating composed of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concrete,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being completely surrounded by, or embedded in, a stone-like material, e.g.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being discontinuo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E04C2/4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king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架、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其中安装架用于装载挂网搭载机构,并带动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放置单元用于将挂网搭载机构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中;射钉单元用于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喷射穿腹钉,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挂网单元用于将钢丝网片卡接在固定于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上。本发明的施工系统及方法生产的复合墙板采用挂网搭载机构作为连接件实现钢丝网片和钢筋的连接,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墙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墙板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材料逐渐退出建筑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功能化的建筑新材料的推广,以期望建筑物具有防震、防火、防水、保温、隔音等效果。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不仅具备传统砖墙的功效,而且材料更加经济、环保,施工工艺效率高、工时短、施工强度低、噪声污染小、建筑垃圾少等优点,因而受到了行业的青睐,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墙体。
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以膨胀的珍珠岩板为芯材,中间埋设Z字形钢筋,芯材的两面覆以钢丝网片,在完成钢筋与钢丝网片的固定后,在珍珠岩夹心板的两面分批次涂抹水泥砂浆,从而形成复合墙板。专利CN211729603U公开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预制构件,其通过该构件的材料和设置方式使得连接件的整体强度更强、用量更少,进而节约了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总体上解决了传统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墙板存在的受力模式不合理、浪费材料及节能效果不佳等问题。但是,与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墙板的施工工艺一样,在安装钢丝网夹心板时,需要至少三人一组,将钢筋植入墙板,然后再将钢筋与墙板两面覆盖的钢丝网片焊接,从而固定钢筋和钢丝网片。这种通过焊接固定钢丝网片和钢筋的方式在施工一平米的墙板时便需要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焊点,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延长了工时,施工效率低,而且在焊接时无法确保焊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导致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下降,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CCD相机提高焊点准确度,但显著地增加了施工成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施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能够实现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放置、对齐,利用穿腹钉将挂网搭载机构锚固于夹心板的两侧,再将钢丝网片安装于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中固定,从而在夹心板的两面喷抹水泥砂浆后形成复合墙板,由于挂网搭载机构作为连接件实现了钢丝网片和钢筋的连接,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钢筋与钢丝网片的焊接工艺,移除了钢丝网片和钢筋上的焊点,不仅确保了钢丝网片和钢筋位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而且大幅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时,节省了人力。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包括安装架、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其中:
所述安装架用于装载挂网搭载机构,并带动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
所述放置单元用于将挂网搭载机构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中;
所述射钉单元用于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喷射穿腹钉,所述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
所述挂网单元用于将钢丝网片卡接在固定于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上。
现有技术中,钢丝网片与钢筋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使得施工单位面积的墙板需要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焊点,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施工效率低,而且焊点的准确率低,无法确保各处焊点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对称性,导致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下降。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简化施工步骤、确保施工安全,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了钢丝网片和钢筋的非焊接方式连接的挂网搭载机构、包含该挂网搭载机构和穿腹钉的挂网搭载组件、以及应用了该组件的复合墙板。本技术方案即是针对该挂网搭载机构及相应的组件、复合墙板的施工工艺设计的施工系统。
具体地,该施工系统包括安装架、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其中,安装架用于在挂网搭载机构还未被穿腹钉锚固于夹心板上时装载挂网搭载机构,同时,依靠与夹心板的同步移动,使得在夹心板移动过程中,挂网搭载机构与夹心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待穿腹钉贯穿夹心板两侧相对应的挂网搭载机构后,安装架离开夹心板并向入口移动以定位下一块夹心板的挂网搭载机构,而夹心板继续向出口移动以完成挂网、抹砂浆等工序。
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放置挂网搭载机构,容纳腔具有两个开口端,当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上后,容纳腔的一个开口端封闭,另一个开口端用于穿腹钉射入或者调节件插入。在部分实施例中,同一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结构和尺寸相同,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侧的安装架在夹心板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以使得夹心板两侧的容纳腔一一对应,确保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一一对应、对齐,以使穿腹钉能够更好地贯穿两侧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在部分实施例中,安装架上的容纳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容纳腔的排数和列数。
当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上后,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依次经过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所述放置单元内存放有待安装的挂网搭载机构。当安装架和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时,位于第一轨道两侧的放置单元向夹心板移动,之后将存放的挂网搭载机构送入至对应的容纳腔中放置,使得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一一对齐并定位;放置完成后放置单元复位,以使得夹心板和安装架继续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之后位于第一轨道一侧的射钉单元向夹心板移动,并将穿腹钉从夹心板面向射钉单元的一侧射入至该侧的安装架的容纳腔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内,之后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插入至夹心板背向射钉单元的一侧,也即射钉单元的对侧的安装架的容纳腔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内,射钉完成后射钉单元复位,夹心板继续沿第一轨道向挂网单元移动,同时安装架沿第二轨道向放置单元移动;在经过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后,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使得挂网搭载机构固定于夹心板的两侧上。
当挂网搭载机构安装完成后,夹心板移动至挂网单元,挂网单元将夹持的钢丝网片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内,钢丝网片固定于夹心板的两侧,从而通过挂网搭载机构连接穿腹钉和钢丝网片。
在部分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用于将夹心板依次传输至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用于传输安装架,使得安装架能够在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间移动,且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的传送方向、速度相同以使得在移动过程中,安装架与夹心板相对静止。
施工时,在夹心板装填珍珠岩、玻化微珠等夹心层后,第一传送单元将夹心板输送至安装架处,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的两侧,并在第二传送单元的输送下随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放置单元将挂网搭载机构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的容纳腔中后,安装架、夹心板继续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射钉单元将穿腹钉从夹心板的一侧射入并从另一侧穿出,穿腹钉与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进入锚固状态,在锚固状态下,穿腹钉的钉头位于一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尖位于另一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身贯穿夹心板起到对夹心板的固定作用;随后,安装架向放置单元移动以贴附于下一块夹心板,而安装好的夹心板沿移动至挂网单元,挂网单元将钢丝网片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上,从而通过挂网搭载机构连接穿腹钉和钢丝网片。
通过上述设置,施工平台能够依次完成挂网搭载机构放置、穿腹钉射钉和钢丝网片挂网,得到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网片的夹心板,通过后续在夹心板的两面喷抹水泥砂浆而形成复合墙板,从而使得复合墙板采用挂网搭载机构作为连接件实现了钢丝网片和钢筋的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钢筋与钢丝网片的焊接工艺,移除了钢丝网片和钢筋上的焊点,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大幅地缩短了工时,节省了人力,而且利用挂网单元可直接将钢丝网片安装在各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上后即形成均匀分布、位置准确的连接点,有效地提高了墙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采用了上述施工平台施工得到的复合墙板包括夹心板,所述夹心板的两侧上设置有水泥层,夹心板内填充有夹心层,复合墙板安装有前述任一种所述的挂网搭载机构和穿腹钉,所述挂网搭载机构安装于夹心板的两侧且位于水泥层中,所述穿腹钉贯穿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后锚固挂网搭载机构,所述挂网搭载机构上卡接有钢丝网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挂网搭载机构和穿腹钉构成的内部钢丝架系统,钢筋和钢丝网片的连接点一致性和稳定性高,进而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该墙板施工效率高,工时短,且更省人力,工作负荷更低,有利于墙板的大面积安装应用,能够在商住楼、写字楼、商场、酒店、学校、工厂等各类建筑中用作外墙和内墙,适合大规模推广;不仅如此,该墙板还具有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音、耐久性好等多项优点,采用了竹编包装箱的夹心板壳体能够减少产品上下游的生产污染,有利于环保。
通过设置由两排钢丝网片及断桥式穿腹钉形成断桥式钢丝网框架,并在钢丝网框架中间填充防水保温的夹心板,墙板具有防水防潮、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高、隔音性能佳、自重轻、强度高、安装方便、可钉、可锯、可裁、可明装、暗装管线、表面可以直接贴砖、吊挂、涂料和降低建筑成本等优点。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夹心板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潮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放置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单元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送盒件,所述送盒件上方设置有下盒斗,所述下盒斗用于存放挂网搭载机构并将挂网搭载机构逐一落至送盒件的推送路径上,所述送盒件将推送路径上的挂网搭载机构推入至安装架上。夹心板移动路径的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单元以在夹心板两侧的壁面上放置、定位和对齐挂网搭载机构。放置单元内设置的第四驱动装置既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其通过输出端带动送盒件经出盒口伸出或收入放置单元,从而将送盒件的推送路径上的挂网搭载机构推入至出盒口对应的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单元内设置有位于送盒件上方的下盒斗,所述下盒斗用于存放挂网搭载机构并将挂网搭载机构逐一落至送盒件推送路径上。所述下盒斗的下盒口位于送盒件的推送路径上方,也即位于推送件和出盒口之间。下盒斗内存储有多个挂网搭载机构,通过下盒斗上设置的震动机构和限制下盒通道和下盒口的尺寸,能够使挂网搭载机构逐一落至推送路径上,在推送路径上的挂网搭载机构被推送容纳腔后,下一个挂网搭载机构再次落至推送路径上,以此类推以完成挂网搭载机构的流水化放置,提高放置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射钉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射钉单元内设置有射钉枪,所述射钉枪用于将射钉单元内的穿腹钉喷射入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上的挂网搭载机构中,所述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后插入至夹心板的另一侧的安装架上的挂网搭载机构中,所述射钉枪的喷射路径上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用于固定穿腹钉并调节穿腹钉的发射角度。所述射钉单元仅设置在夹心板移动路径的一侧,夹心板面向射钉单元的一侧为入射面,夹心板背向射钉单元的一侧为出射面。所述射钉枪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市售的射钉枪,所述射钉枪用于喷射穿腹钉,以使得穿腹钉能够从入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射入,在贯穿夹心板后插入至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以实现锚固。
进一步地,所述射钉单元内设置有位于射钉枪喷射路径上的稳定件,所述稳定件用于固定穿腹钉并调节穿腹钉的发射角度。射钉单元或射钉区域内还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位于射钉枪与出钉口之间,以架设穿腹钉的钉身或钉头,进而在射钉单元移动过程中稳定穿腹钉,避免其出射方向发生偏移,提高穿腹钉喷射的准确性,提高安装施工系统的可靠性。此外,稳定件还能够调整穿腹钉的发射角度,以在穿腹钉的发射角度产生偏移后进行校正。
作为本发明的挂网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网单元内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送网件,所述送网件用于搭载钢丝网片,并将钢丝网片卡接至挂网搭载机构上。第一轨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挂网单元以在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上卡接钢丝网片。挂网单元内设置的第六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带动送网件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以将送网件上搭载的钢丝网片卡入至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内,实现钢丝网片与挂网搭载机构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下方连接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夹心板。所述第一轨道用于传送夹心层装填完毕的夹心板。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可以是套设在第一轨道外部或者设置于第一轨道内部的滑块。第一滑动件上连接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夹心板,使得夹心板能够和第一滑动件同步移动,进而使夹心板能够沿第一轨道移动经过第二轨道、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的用于驱动夹心板沿第一轨道移动的驱动装置未设置于第一轨道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轨道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用于承载并传送夹心板。本技术方案中,基座安装于第一轨道下方的地面上,基座内设置有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受基座内部或外部电机的驱动而转动,带动夹心板移动,而与第一滑动件连接的夹持件引导夹心板沿着第一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用于带动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直至穿腹钉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所述第二滑动件下方连接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内设置有可沿第三轨道滑动的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三滑动件下方连接安装架,所述第三滑动件能够带动安装架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第二轨道至少有两根,所述至少两根第二轨道分为两组,两组第二轨道分别位于第一轨道的两侧,从而在夹心板的两侧贴附安装架。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可以是套设在第二轨道外部或者设置于第二轨道内部的滑块,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设置方式可以与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动件的滑动设置方式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第二滑动件下方直接或间接连接有安装架,第二滑动件能够带动安装架沿第二轨道移动,从而使安装架和与该安装架对应的夹心板同步移动,进而确保在夹心板移动的过程中,容纳腔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在夹心板上的位置不变以完成后续的挂网搭载机构放置工序和射钉工序。进一步地,第二滑动件下方连接有第三轨道,第三轨道在第二滑动件的驱动下能够沿着第二轨道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三轨道内设置有第三滑动件,第三滑动件能够沿着第三轨道移动,且安装架连接至第三滑动件。施工时,第二滑动件沿第二轨道移动,以使得安装架在夹心板上的投影与夹心板重合,之后调整第三滑动件在第三轨道中的位置,将安装架贴附至夹心板的表面,之后锁定第三滑动件在第三轨道中的位置,同步移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直至完成射钉;或者,第三滑动件先在第三轨道中移动,以使得安装架与夹心板贴附后锁定第三滑动件的位置,之后再调整第二滑动件在第二轨道中的位置,以使安装架与夹心板重合,随后同步移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直至射钉完成。通过上述结构,安装架不仅能够沿第二轨道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还能够沿第三轨道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允许在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过程,安装架紧密地贴附于夹心板上,提高挂网搭载机构的固定效果,增加夹心板运行的稳定性,而在射钉完成后将安装架远离夹心板,避免安装架干扰已固定在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射钉单元对侧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内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穿腹钉的钉尖的尺寸相匹配。在挂网搭载机构放置在安装架中,且在射钉之前,位于射钉单元对侧,也即夹心板出射面一侧的调节单元朝向夹心板移动。调节件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至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处。射钉单元喷射穿腹钉后,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插入至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受调节件阻挡而停止移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凹槽或爪状结构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穿腹钉钉尖的尺寸相匹配,穿腹钉穿过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后,能够进入调节件上的凹槽或限位区域,在停止移动的同时调整插入的角度,显著地提高穿腹钉与挂网搭载机构锚固的稳定性。此外,调节件还能够对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进行限位,避免其在移动方向偏移的穿腹钉的冲击下从容纳腔中脱落。
作为本发明中挂网搭载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网搭载机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锁紧片,所述锁紧片用于在穿腹钉贯穿安装孔后挤压穿腹钉的外壁,所述背板上还连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卡接钢丝网片。
本技术方案中,挂网搭载机构包括背板,背板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板材。背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锁紧穿腹钉的锁紧片。背板与锁紧片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锁紧片为背板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即锁紧片为单独部件,覆盖部分或全部安装孔。背板与锁紧片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硬度、延展性等机械参数不同的材料制成。根据墙板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一背板上的安装孔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穿腹钉同时贯穿夹心板两侧的搭载机构时,搭载机构通过安装孔和锁紧片锚固穿腹钉,穿腹钉成为贯穿夹心板的钢筋。同时,穿腹钉也将搭载机构固定于夹心板的内外两面上。
背板上还连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卡接钢丝网片。卡接件可以直接连接在背板上,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与背板间接连接。所述卡接件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卡接件对钢丝网片的横向钢丝和/或竖向钢丝形成稳固的卡接。当搭载机构在夹心板的内外两面上固定后,通过将内、外钢丝网片卡接入搭载机构的卡接件中以在钢丝网片上形成若干个卡接点,从而形成对钢丝网片的整体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和锁紧片锁紧贯穿夹心板的穿腹钉,锁紧的穿腹钉起到钢筋的作用,同时,穿腹钉起到固定挂网搭载机构的作用,使得挂网搭载机构在夹心板内、外表面的位置固定,之后利用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卡接钢丝网片,通过向夹心板方向挤压钢丝网片即可将钢丝网片压入卡接件中固定,进而实现穿腹钉和钢丝网片的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来连接钢筋和钢丝网片的方式,本发明移除了钢丝网片和钢筋上的焊点,使得工作人员无需精细的焊接操作即可实现快速、稳定的连接,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大幅地缩短了工时,节省了人力;另外,挂网搭载机构与穿腹钉的相互作用力不仅锚固了穿腹钉,也准确地固定了挂网搭载机构在夹心板上的位置,工作人员直接将钢丝网片安装在各卡接件上后即形成均匀分布、位置准确的连接点,有效地提高了墙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设置有两个侧板,顶板的下表面和/或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侧板的端面构成限位区域,所述限位区域用于卡接钢丝网片。依次连接的顶板、侧板、底板和侧板构成长方体或立方体的筒体结构,背板构成筒体结构的封闭端。本技术方案中,顶板的下表面、底板的上表面、或者顶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限位区域的开口张开以卡入钢丝,并在钢丝卡入后恢复开口至初始大小从而卡接限位区域中的钢丝。施工时,筒体结构的开口端朝外,背板贴附于夹心板上,穿腹钉的首尾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搭载机构的安装孔中。施工完成后,水泥砂浆填充筒体结构的内部和外部,筒体结构不仅增大了挂网搭载机构的受力面积和摩擦面积,提高了挂网搭载机构整体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穿腹钉位于水泥层中的钉头和钉尖所受的横向剪切力,有效地提高了对穿腹钉的保护力度;不仅如此,在施工时,筒体结构有利于容纳腔定位和夹持挂网搭载机构,进而稳定、准确地调整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地对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在部分实施例中,穿腹钉在射钉枪的作用下快速贯穿两个安装孔,进而实现穿腹钉和两个搭载机构的锚固,在锚固状态下,所述穿腹钉贯穿位于墙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内的锁紧片压紧穿腹钉的钉尖,此时,穿腹钉的钉头位于入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尖位于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身贯穿夹心板起到对夹心板的固定作用。
作为本发明中穿腹钉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穿腹钉的外壁上覆盖有绝热层,穿腹钉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穿腹钉的尾部。穿腹钉的主体的外壁上包裹有绝热层,绝热层优选采用橡胶材料,进一步优选地,绝热层采用丁腈橡胶或者三元乙丙橡胶。通过设置绝热层,能够阻止内外钢丝网片通过挂网搭载组件传热,减少热桥,提高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进一步地,穿腹钉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穿腹钉的尾部。穿腹钉的尾部指穿腹钉的钉头附近。缓冲垫优选采用采用橡胶材料,进一步优选地,缓冲垫采用丁腈橡胶或者三元乙丙橡胶。缓冲垫的设置具有至少两个优点,其一,穿腹钉贯穿起始面的搭载机构的安装孔时,受夹心板的支撑作用,该安装孔的锁紧片的活动端仅能向穿腹钉的前进方向产生非常小的移动,使得穿腹钉在贯穿过程中可能会破坏锁紧片的活动端的至少一部分,钉头附近的缓冲垫此时位于钉头和锁紧片之间,封闭锁紧片和钉身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绝热防水的作用,提高墙板的防水和保温效果。其二,缓冲垫在受到外力后能够产生形变的特点使得穿腹钉在贯穿第二个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后,缓冲垫受到钉头的挤压而压缩,在穿腹钉的冲力卸除后,缓冲垫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穿腹钉反向移动,在反向移动过程中,穿腹钉的钉尖的背部与弯折的锁紧片拉紧,从而显著地提高搭载机构对穿腹钉的锚固作用,使得挂网搭载机构与穿腹钉稳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前述任一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架贴合于夹心板上,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所述放置单元将挂网搭载机构送入安装架中;
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所述射钉单元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中的挂网搭载机构喷射穿腹钉,所述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
固定有挂网搭载机构的夹心板移动至挂网单元,所述挂网单元将钢丝网片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施工平台能够依次完成挂网搭载机构放置、穿腹钉射钉和钢丝网片挂网,得到两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网片的夹心板,通过后续在夹心板的两面喷抹水泥砂浆而形成复合墙板,从而使得复合墙板采用挂网搭载机构作为连接件实现了钢丝网片和钢筋的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钢筋与钢丝网片的焊接工艺,移除了钢丝网片和钢筋上的焊点,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大幅地缩短了工时,节省了人力,而且利用挂网单元可直接将钢丝网片安装在各挂网搭载机构的卡接件上后即形成均匀分布、位置准确的连接点,有效地提高了墙体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安装架不仅能够沿第二轨道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还能够沿第三轨道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允许在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过程,安装架紧密地贴附于夹心板上,提高挂网搭载机构的固定效果,增加夹心板运行的稳定性,而在射钉完成后将安装架远离夹心板,避免安装架干扰已固定在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本发明设置的调节单元使得射钉单元喷射穿腹钉后,穿腹钉贯穿夹心板并插入至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受调节件阻挡而停止移动;此外,设置有凹槽或限位区域的调节件能够使穿腹钉在停止移动的同时调整插入的角度,显著地提高穿腹钉与挂网搭载机构锚固的稳定性;不仅如此,调节件还能够对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进行限位,避免其在移动方向偏移的穿腹钉的冲击下从容纳腔中脱落;
4、本发明的挂网搭载机构在背板上设置筒体结构,不仅增大了挂网搭载机构的受力面积和摩擦面积,提高了挂网搭载机构整体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穿腹钉位于水泥层中的钉头和钉尖所受的横向剪切力,有效地提高了对穿腹钉的保护力度;不仅如此,在施工时,筒体结构有利于容纳腔定位和夹持挂网搭载机构,进而稳定、准确地调整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地对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5、本发明的挂网搭载机构的多个锁紧片的缺口处构成通孔,减小了穿腹钉在前进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并且在穿腹钉贯穿安装孔时更易在通孔处突破,从而在贯穿过程中起到定位的作用,尤其是在穿腹钉贯穿第一个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时,确保了穿腹钉快速、准确地贯穿安装孔,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墙体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6、本发明的穿腹钉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不仅能够封闭第一个挂网搭载机构的锁紧片和钉身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绝热防水的作用,提高墙板的防水和保温效果,而且缓冲垫在受到外力后能够产生形变的特点使得穿腹钉在贯穿第二个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后,缓冲垫受到钉头的挤压而压缩,在穿腹钉的冲力卸除后,缓冲垫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穿腹钉反向移动,在反向移动过程中,穿腹钉的钉尖的背部与弯折的锁紧片及锁紧片上的止退齿拉紧,从而显著地提高搭载机构对穿腹钉的锚固作用,使得挂网搭载机构与穿腹钉稳定连接;
7、本发明的施工系统生产得到的复合墙板采用挂网搭载机构锚固穿腹钉、卡接钢丝网片的连接方式,代替了传统的钢丝网片和钢筋焊接,进而移除了每平米内数十个或数百个焊点,同时出,施工系统能够同时对准、定位多组挂网搭载机构,进而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时;另外,通过设置由两排钢丝网片及断桥式穿腹钉形成断桥式钢丝网框架,并在钢丝网框架中间填充防水保温的夹心板,墙板具有防水防潮、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高、隔音性能佳、自重轻、强度高、安装方便、可钉、可锯、可裁、可明装、暗装管线、表面可以直接贴砖、吊挂、涂料和降低建筑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放置单元作用于夹心板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射钉单元作用于夹心板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挂网单元作用于一个夹心板而安装架贴附于另一个夹心板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放置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射钉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挂网单元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挂网搭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挂网搭载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穿腹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穿腹钉锚固挂网搭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生产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轨道,11-夹持件,12-第一滑动件,13-基座,14-转动辊,2-第二轨道,21-第二滑动件,22-第三轨道,23-第三滑动件,24-安装架,25-容纳腔,3-放置单元,31-第一驱动装置,32-第一隔板,33-第四驱动装置,34-下盒斗,35-送盒件,36-出盒口,4-射钉单元,41-第二驱动装置,42-第二隔板,43-射钉枪,44-稳定件,45-出钉口,46-调节单元,461-第四隔板,462-第五驱动装置,463-调节件,464-第七驱动装置,5-挂网单元,51-第三驱动装置,52-送网件,53-第六驱动装置,54-开口,55-第三隔板,6-夹心板壳体,61-夹心层,62-防水层,63-水泥层,7-挂网搭载机构,71-顶板,72-底板,73-侧板,74-背板,75-安装孔,76-锁紧片,77-卡接件,8-穿腹钉,81-绝热层,82-缓冲垫,9-钢丝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包括安装架24、放置单元3、射钉单元4和挂网单元5,其中:
所述安装架24用于装载挂网搭载机构7,并带动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3和射钉单元4;
所述放置单元3用于将挂网搭载机构7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24中;
所述射钉单元4用于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中的挂网搭载机构7喷射穿腹钉8,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
所述挂网单元5用于将钢丝网片9卡接在固定于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上。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用于在挂网搭载机构还未被穿腹钉锚固于夹心板上时装载挂网搭载机构,同时,依靠与夹心板的同步移动,使得在夹心板移动过程中,挂网搭载机构与夹心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待穿腹钉贯穿夹心板两侧相对应的挂网搭载机构后,安装架离开夹心板并向入口移动以定位下一块夹心板的挂网搭载机构,而夹心板继续向出口移动以完成挂网、抹砂浆等工序。
如图8所示,安装架24上设置有若干容纳腔25,容纳腔25用于放置挂网搭载机构,容纳腔具有两个开口端,当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上后,容纳腔的一个开口端封闭,另一个开口端用于穿腹钉射入或者调节件插入。在部分实施例中,同一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结构和尺寸相同,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侧的安装架在夹心板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以使得夹心板两侧的容纳腔一一对应,确保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一一对应、对齐,以使穿腹钉能够更好地贯穿两侧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在部分实施例中,安装架上的容纳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容纳腔的排数和列数。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定位机构以减少挂网搭载机构相对于容纳腔的移动幅度,该定位机构可以是防滑凸点。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下方设置有走行机构,所述走行机构为滚轮或者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
施工时,如图1至图4所示,在夹心板装填珍珠岩、玻化微珠等夹心层61后,第一传送单元将夹心板输送至安装架处,安装架贴附于夹心板的两侧,并在第二传送单元的输送下随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放置单元将挂网搭载机构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的容纳腔中后,安装架、夹心板继续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射钉单元将穿腹钉从夹心板的一侧射入并从另一侧穿出,穿腹钉与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进入如12所示的锚固状态,在锚固状态下,穿腹钉的钉头位于一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尖位于另一侧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身贯穿夹心板起到对夹心板的固定作用;随后,安装架向放置单元移动以贴附于下一块夹心板,而安装好的夹心板沿移动至挂网单元,挂网单元将钢丝网片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上,从而通过挂网搭载机构连接穿腹钉和钢丝网片。
如图13所示,采用了本实施例的施工平台施工得到的复合墙板包括夹心板,夹心板包括夹心板壳体6和填充于夹心板壳体6内部的夹心层61,夹心板的两侧上设置有水泥层63,复合墙板安装有挂网搭载机构7和穿腹钉8,所述挂网搭载机构安装于夹心板的两侧且位于水泥层中,所述穿腹钉贯穿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后锚固挂网搭载机构,所述挂网搭载机构上卡接有钢丝网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挂网搭载机构和穿腹钉构成的内部钢丝架系统,钢筋和钢丝网片的连接点一致性和稳定性高,进而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该墙板施工效率高,工时短,且更省人力,工作负荷更低,有利于墙板的大面积安装应用,能够在商住楼、写字楼、商场、酒店、学校、工厂等各类建筑中用作外墙和内墙,适合大规模推广;不仅如此,该墙板还具有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音、耐久性好等多项优点,采用了竹编包装箱的夹心板壳体能够减少产品上下游的生产污染,有利于环保。
通过设置由两排钢丝网片及断桥式穿腹钉形成断桥式钢丝网框架,并在钢丝网框架中间填充防水保温的夹心板,墙板具有防水防潮、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高、隔音性能佳、自重轻、强度高、安装方便、可钉、可锯、可裁、可明装、暗装管线、表面可以直接贴砖、吊挂、涂料和降低建筑成本等优点。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夹心板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层62。防水层62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潮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放置单元3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33,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连接有送盒件35,所述送盒件上方设置有下盒斗34,所述下盒斗34用于存放挂网搭载机构7并将挂网搭载机构7逐一落至送盒件35的推送路径上,所述送盒件35将推送路径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推入至安装架24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放置单元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32,所述第一隔板将放置单元内分隔为若干放置区域,各放置区域内均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送盒件和出盒口36,所述出盒口与容纳腔一一对应,以向安装架上的所有容纳腔中推入挂网搭载机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单元还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3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用于驱动放置单元朝向或背向第一轨道方向移动,以在需要放置挂网搭载机构时靠近夹心板,或在放置完成后远离夹心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放置单元3底部设置有走行机构,走行机构为滚轮或者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1、第四驱动装置33既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所述射钉单元4内设置有射钉枪43,所述射钉枪43用于将射钉单元4内的穿腹钉8喷射入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中,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后插入至夹心板的另一侧的安装架24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中,所述射钉枪43的喷射路径上设置有稳定件44,所述稳定件44用于固定穿腹钉8并调节穿腹钉8的发射角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射钉单元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隔板42,所述第二隔板将射钉单元内分隔为若干射钉区域,各射钉区域内均设置有第射钉枪43和出钉口45,所述出钉口与容纳腔25一一对应,以向安装架上的所有容纳腔中射入穿腹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钉单元还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射钉单元朝向或背向第一轨道方向移动,以在需要射钉时靠近夹心板,或在射钉完成后远离夹心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射钉单元底部设置有走行机构,走行机构为滚轮或者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1既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挂网单元5内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53,所述第六驱动装置5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送网件52,所述送网件52用于搭载钢丝网片9,并将钢丝网片9卡接至挂网搭载机构7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挂网单元5内设置有若干第三隔板55,所述第三隔板将挂网单元的内部分隔为若干区域,各区域内均设置有送网件和面向夹心板的开口54,所述送网件经所述开口朝向或背向挂网搭载机构移动以送网和卡网。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挂网单元还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51,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挂网单元朝向或背向第一轨道方向移动,以在送网和卡网时靠近夹心板,或在钢丝网片卡接完成后远离夹心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挂网单元底部设置有走行机构,走行机构为滚轮或者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51、第六驱动装置53既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7所示,还包括第一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轨道1,所述第一轨道1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一轨道1移动的第一滑动件12,所述第一滑动件12下方连接有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用于夹持夹心板。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滑动件上连接的夹持件用于夹持夹心板,使得夹心板能够和第一滑动件同步移动,进而使夹心板能够沿第一轨道移动经过第二轨道、放置单元、射钉单元和挂网单元。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可以在夹持件中锁紧和解锁夹心板。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轨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一滑动件沿第一轨道移动。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轨道1下方设置有基座13,所述基座13上设置有转动辊14,所述转动辊14用于承载并传送夹心板。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辊的外部套设有传送带,至少一个转动辊作为主动轮以驱动传送带移动,进而带动其上的夹心板移动。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7所示,还包括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轨道2,所述第二轨道2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轨道2移动的第二滑动件21,所述第二滑动件21用于带动安装架24与夹心板同步移动,直至穿腹钉8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所述第二滑动件21下方连接有第三轨道22,所述第三轨道22内设置有可沿第三轨道22滑动的第三滑动件23,所述第三滑动件23下方连接安装架24,所述第三滑动件23能够带动安装架24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
施工时,第二滑动件沿第二轨道移动,以使得安装架在夹心板上的投影与夹心板重合,之后调整第三滑动件在第三轨道中的位置,将安装架贴附至夹心板的表面,之后锁定第三滑动件在第三轨道中的位置,同步移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直至完成射钉;或者,第三滑动件先在第三轨道中移动,以使得安装架与夹心板贴附后锁定第三滑动件的位置,之后再调整第二滑动件在第二轨道中的位置,以使安装架与夹心板重合,随后同步移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直至射钉完成。通过上述结构,安装架不仅能够沿第二轨道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还能够沿第三轨道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允许在安装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过程,安装架紧密地贴附于夹心板上,提高挂网搭载机构的固定效果,增加夹心板运行的稳定性,而在射钉完成后将安装架远离夹心板,避免安装架干扰已固定在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轨道有三根以上,三根以上的第二轨道分为两组,两组第二轨道分别位于第一轨道的两侧,从而在夹心板的两侧贴附安装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轨道为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长度仅覆盖放置单元和射钉单元,当安装架从放置单元移动至射钉单元且完成射钉工序后,夹心板沿第一轨道继续向挂网单元移动以完成挂网,而安装架移动至放置单元以在下一块夹心板的表面安装挂网搭载机构。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为环形导轨,当完成射钉工序后,夹心板沿第一轨道继续向挂网单元移动后,安装架继续沿环形导轨移动回到放置单元,而下一块夹心板的安装架随夹心板移动至射钉单元。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轨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以驱动第二滑动件沿第二轨道移动。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还包括位于射钉单元4对侧的调节单元46,所述调节单元46内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462,所述第五驱动装置46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调节件463,所述调节件463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穿腹钉8的钉尖的尺寸相匹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凹槽或者具有限位区域的爪状结构,所述凹槽或限位区域的尺寸与穿腹钉钉尖的尺寸相匹配,穿腹钉穿过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后,能够进入调节件上的凹槽或限位区域,在停止移动的同时调整插入的角度,显著地提高穿腹钉与挂网搭载机构锚固的稳定性。此外,调节件还能够对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进行限位,避免其在移动方向偏移的穿腹钉的冲击下从容纳腔中脱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调节单元内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调节单元的内部分隔未若干区域,各区域内均设置有调节件和第五驱动装置462,所述调节件与容纳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以调节每个穿腹钉的钉尖。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还设置有第七驱动装置464,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调节单元朝向或背向第一轨道方向移动,以在需要射钉时靠近夹心板,或在射钉完成后远离夹心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底部设置有走行机构,走行机构为滚轮或者能够沿轨道滑动的滑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五驱动装置462、第七驱动装置464既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挂网搭载机构7包括背板74,所述背板74上设置有安装孔75,所述安装孔75内设置有锁紧片76,所述锁紧片76用于在穿腹钉8贯穿安装孔75后挤压穿腹钉8的外壁,所述背板74上还连接有卡接件77,所述卡接件77用于卡接钢丝网片6。
在部分实施例中,背板与锁紧片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锁紧片为背板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即锁紧片为单独部件,覆盖部分或全部安装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背板与锁紧片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硬度、延展性等机械参数不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根据墙板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一背板上的安装孔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背板74上设置有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包括顶板71和底板72,所述顶板71和底板72间设置有两个侧板73,顶板71的下表面和/或底板7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卡接件77,所述卡接件77与侧板73的端面构成限位区域,所述限位区域用于卡接钢丝网片9。筒体结构不仅增大了挂网搭载机构的受力面积和摩擦面积,提高了挂网搭载机构整体的稳定性,而且减小了穿腹钉位于水泥层中的钉头和钉尖所受的横向剪切力,有效地提高了对穿腹钉的保护力度;不仅如此,在施工时,筒体结构有利于工作平台夹持挂网搭载机构,进而稳定、准确地调整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地对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片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于安装孔的内壁上,锁紧片的活动端上设置有缺口,多个锁紧片的缺口共同构成通孔。本技术方案中,锁紧片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地分布于安装孔的内壁上,锁紧片与内壁相连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当穿腹钉贯穿安装孔时,活动端受穿腹钉作用朝向穿腹钉前进方向倾斜,其中,位于穿腹钉入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的锁紧片受夹心板的支撑力作用仅能向夹心板方向产生少量移动,位于穿腹钉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的锁紧片受穿腹钉的作用力产生大量移动,在穿腹钉的钉尖完全穿过安装孔后,锁紧片抵接钉尖的背面以使穿腹钉无法向起始面移动,从而形成穿腹钉的锚固。锁紧片的活动端上设置有缺口,多个锁紧片的缺口共同构成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安装孔的圆心处。通孔的设置减小了穿腹钉在前进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并且在穿腹钉贯穿安装孔时更易在通孔处突破,从而在贯穿过程中起到定位的作用,尤其是在穿腹钉贯穿第一个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时,确保了穿腹钉快速、准确地贯穿安装孔,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墙体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部分实施例中,穿腹钉在射钉枪的作用下快速贯穿两个安装孔,进而实现穿腹钉和两个搭载机构的锚固,如图12所示,在锚固状态下,所述穿腹钉贯穿位于墙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内的锁紧片76压紧穿腹钉的钉尖,此时,穿腹钉的钉头位于入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尖位于出射面的挂网搭载机构中,钉身贯穿夹心板起到对夹心板的固定作用。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穿腹钉8的外壁上覆盖有绝热层82,穿腹钉8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83,所述缓冲垫83位于穿腹钉8的尾部。
本实施例中,穿腹钉的主体的外壁上包裹有绝热层,绝热层优选采用橡胶材料,进一步优选地,绝热层采用丁腈橡胶或者三元乙丙橡胶。通过设置绝热层,能够阻止内外钢丝网片通过挂网搭载组件传热,减少热桥,提高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穿腹钉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82,所述缓冲垫位于穿腹钉的尾部。穿腹钉的尾部指穿腹钉的钉头附近。缓冲垫优选采用采用橡胶材料,进一步优选地,缓冲垫采用丁腈橡胶或者三元乙丙橡胶。缓冲垫的设置具有至少两个优点,其一,穿腹钉贯穿起始面的搭载机构的安装孔时,受夹心板的支撑作用,该安装孔的锁紧片的活动端仅能向穿腹钉的前进方向产生非常小的移动,使得穿腹钉在贯穿过程中可能会破坏锁紧片的活动端的至少一部分,钉头附近的缓冲垫此时位于钉头和锁紧片之间,封闭锁紧片和钉身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绝热防水的作用,提高墙板的防水和保温效果。其二,缓冲垫在受到外力后能够产生形变的特点使得穿腹钉在贯穿第二个挂网搭载机构的安装孔后,缓冲垫受到钉头的挤压而压缩,在穿腹钉的冲力卸除后,缓冲垫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穿腹钉反向移动,在反向移动过程中,穿腹钉的钉尖的背部与弯折的锁紧片拉紧,从而显著地提高搭载机构对穿腹钉的锚固作用,使得挂网搭载机构与穿腹钉稳定连接。
实施例1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13所示的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架24贴合于夹心板上,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3,所述放置单元3将挂网搭载机构7送入安装架24中;
安装架24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4,所述射钉单元4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中的挂网搭载机构7喷射穿腹钉8,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
固定有挂网搭载机构7的夹心板移动至挂网单元5,所述挂网单元5将钢丝网片9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7上。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等(例如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六驱动装置、第七驱动装置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24)、放置单元(3)、射钉单元(4)和挂网单元(5),其中:
所述安装架(24)用于装载挂网搭载机构(7),并带动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3)和射钉单元(4);
所述放置单元(3)用于将挂网搭载机构(7)送入夹心板两侧的安装架(24)中;
所述射钉单元(4)用于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中的挂网搭载机构(7)喷射穿腹钉(8),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
所述挂网单元(5)用于将钢丝网片(9)卡接在固定于夹心板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单元(3)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33),所述第四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连接有送盒件(35),所述送盒件上方设置有下盒斗(34),所述下盒斗(34)用于存放挂网搭载机构(7)并将挂网搭载机构(7)逐一落至送盒件(35)的推送路径上,所述送盒件(35)将推送路径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推入至安装架(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钉单元(4)内设置有射钉枪(43),所述射钉枪(43)用于将射钉单元(4)内的穿腹钉(8)喷射入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中,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后插入至夹心板的另一侧的安装架(24)上的挂网搭载机构(7)中,所述射钉枪(43)的喷射路径上设置有稳定件(44),所述稳定件(44)用于固定穿腹钉(8)并调节穿腹钉(8)的发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单元(5)内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53),所述第六驱动装置(5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送网件(52),所述送网件(52)用于搭载钢丝网片(9),并将钢丝网片(9)卡接至挂网搭载机构(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包括第一轨道(1),所述第一轨道(1)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一轨道(1)移动的第一滑动件(12),所述第一滑动件(12)下方连接有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用于夹持夹心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包括第二轨道(2),所述第二轨道(2)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轨道(2)移动的第二滑动件(21),所述第二滑动件(21)用于带动安装架(24)与夹心板同步移动,直至穿腹钉(8)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所述第二滑动件(21)下方连接有第三轨道(22),所述第三轨道(22)内设置有可沿第三轨道(22)滑动的第三滑动件(23),所述第三滑动件(23)下方连接安装架(24),所述第三滑动件(23)能够带动安装架(24)朝向或背向夹心板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射钉单元(4)对侧的调节单元(46),所述调节单元(46)内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462),所述第五驱动装置(46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调节件(463),所述调节件(463)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尺寸与穿腹钉(8)的钉尖的尺寸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搭载机构(7)包括背板(74),所述背板(74)上设置有安装孔(75),所述安装孔(75)内设置有锁紧片(76),所述锁紧片(76)用于在穿腹钉(8)贯穿安装孔(75)后挤压穿腹钉(8)的外壁,所述背板(74)上还连接有卡接件(77),所述卡接件(77)用于卡接钢丝网片(6)。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腹钉(8)的外壁上覆盖有绝热层(82),穿腹钉(8)的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垫(83),所述缓冲垫(83)位于穿腹钉(8)的尾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架(24)贴合于夹心板上,并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放置单元(3),所述放置单元(3)将挂网搭载机构(7)送入安装架(24)中;
安装架(24)与夹心板同步移动至射钉单元(4),所述射钉单元(4)向夹心板一侧的安装架(24)中的挂网搭载机构(7)喷射穿腹钉(8),所述穿腹钉(8)贯穿夹心板并固定连接夹心板两侧的挂网搭载机构(7);
固定有挂网搭载机构(7)的夹心板移动至挂网单元(5),所述挂网单元(5)将钢丝网片(9)卡接在挂网搭载机构(7)上。
CN202011404002.9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459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4002.9A CN112459350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4002.9A CN112459350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350A true CN112459350A (zh) 2021-03-09
CN112459350B CN112459350B (zh) 2021-06-25

Family

ID=7480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4002.9A Active CN112459350B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935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0407A1 (de) * 1990-09-26 1992-04-02 Pape Hans Schalldaemmende wand
CN2234980Y (zh) * 1994-12-03 1996-09-11 齐克先 新型三维网架夹芯板
CN104120798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上海启鹏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30740A (zh) * 2019-04-26 2019-06-25 北京泽昌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温板和双层钢筋网的复合网架板
CN209670125U (zh) * 2019-08-02 2019-11-22 北京中土开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
CN209760498U (zh) * 2019-03-22 2019-12-10 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预制夹芯保温隔热墙板
CN211472930U (zh) * 2019-09-30 2020-09-11 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剪力墙
CN212053440U (zh) * 2019-10-08 2020-12-01 唐元元 非承重钢筋网薄钢板夹芯复合墙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0407A1 (de) * 1990-09-26 1992-04-02 Pape Hans Schalldaemmende wand
CN2234980Y (zh) * 1994-12-03 1996-09-11 齐克先 新型三维网架夹芯板
CN104120798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上海启鹏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9760498U (zh) * 2019-03-22 2019-12-10 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预制夹芯保温隔热墙板
CN109930740A (zh) * 2019-04-26 2019-06-25 北京泽昌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保温板和双层钢筋网的复合网架板
CN209670125U (zh) * 2019-08-02 2019-11-22 北京中土开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
CN211472930U (zh) * 2019-09-30 2020-09-11 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剪力墙
CN212053440U (zh) * 2019-10-08 2020-12-01 唐元元 非承重钢筋网薄钢板夹芯复合墙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350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98029U (zh) 一种复合墙板安装施工系统
US20080092731A1 (en) Shrapnel and projectile containment systems and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US7637073B2 (en) Wall structure for protection from ballistic projectiles
US8161710B2 (en) Projectile-resistant wall structure with internal bag
CN112459350B (zh) 一种复合墙板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AU2005302160A1 (en) Schrapnel and projectile contai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uding same
CN1802476A (zh) 碎片接纳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WO1993017198A1 (en) Wall panel for modular building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111535477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pc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05071A (zh)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453011B (zh) 一种轻质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20955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柔性拼装单元
US6622444B2 (en) Synthetic core construction panel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CN102852251A (zh) 榫接式轻质隔墙
CN109457938A (zh) 一种用于安装石材幕墙的脚手架
CN112411869B (zh) 钢丝网片搭载组件、复合墙板及墙板施工方法
US527369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refabricated foam-insulated walls
CN220100219U (zh) 一种装配式石膏墙板连接结构
CA1298184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fabricated foam-insulated walls
CA209778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efabricated foam-insulated walls
CN210508175U (zh) 装配式墙板组件
RU2087720C1 (ru) Способ крепления горных выработок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0685383A (zh) 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体
US20120318955A1 (en) System for vertically forming concrete panels
RU9711009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крытия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зданий отверждаемой густой массой и способы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здан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т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