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8704A -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8704A
CN112458704A CN202011247813.2A CN202011247813A CN112458704A CN 112458704 A CN112458704 A CN 112458704A CN 202011247813 A CN202011247813 A CN 202011247813A CN 112458704 A CN112458704 A CN 112458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laundry
carrying
triggering
mo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78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灵智
王开明
谢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78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8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8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8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95/00Laundry systems or 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Mobile laund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衣物处理装置无法将衣物自动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系统,该衣物处理系统包括衣物处理装置、移动装置以及相连的衣物投放装置和承载装置,移动装置能够与承载装置接合或分离,当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且移动装置移动时,移动装置能够通过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以便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衣物处理装置内。本发明能够实现衣物的自动投放,用户无需手动将脏衣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投放装置内,进一步减轻用户劳动负担,且更加便于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衣物护理机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这些衣物处理装置,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处理穿着过的衣物,比如:对衣物进行洗涤、脱水、烘干、除皱、除味、杀菌等。虽然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帮助人们处理衣物,但是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无法将衣物自动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在使用衣物处理装置处理衣物前,人们仍然需要手动将收集在脏衣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不便于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装置。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衣物处理装置无法将衣物自动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系统,该衣物处理系统包括衣物处理装置、移动装置以及相连的衣物投放装置和承载装置,移动装置能够与承载装置接合或分离,当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且移动装置移动时,移动装置能够通过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以便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衣物处理装置内。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支撑构件和触发组件,支撑构件和触发组件均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能够选择性地支撑承载本体,衣物投放装置与承载本体相连,当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时,移动装置能够移动至承载本体的下方并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从而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当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且移动装置需与承载装置分离时,移动装置能够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从而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分离。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承载本体上滑动设置有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一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以使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二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以使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且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与第一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铰接,第一触发构件与第二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铰接,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一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以使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二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以使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且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衣物投放装置包括衣物容纳构件和辅助翻转组件,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上,辅助翻转组件能够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以使衣物容纳构件内的衣物从衣物容纳构件的开口中滑出从而实现衣物投放。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衣物容纳构件连接,且第一连接绳绕设于第一定滑轮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下方,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二定滑轮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承载本体连接,且第一连接绳绕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下方,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开口的盖体,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将盖体限位在关闭开口的位置,衣物投放装置还包括辅助开盖组件,辅助开盖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第二连接绳和连接绳收纳部,第三定滑轮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上,连接绳收纳部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二连接绳的第一端与盖体连接,第二连接绳的第二端收纳于连接绳收纳部且与连接绳收纳部连接,第二连接绳绕设于第三定滑轮上,当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二连接绳完全从连接绳收纳部释放,从而使限位部解除对盖体的限位,进而使盖体被打开。
在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构件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承载本体上形成有轴孔,固定轴伸入轴孔并与轴孔间隙配合,支撑构件的下部设置有滚轮,当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时,滚轮与地面接触并发生转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种衣物处理系统的衣物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衣物投放方法包括:获取承载装置和移动装置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移动至承载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获取衣物处理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以便衣物处理装置关门启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衣物处理系统设置为包括衣物处理装置、移动装置以及相连的衣物投放装置和承载装置,当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且移动装置移动时,移动装置能够通过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以便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衣物处理装置内,使得移动装置能够带动放置有衣物的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并且衣物投放装置能够投放衣物,实现了衣物的自动投放,用户无需手动将脏衣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投放装置内,进一步减轻用户劳动负担,且更加便于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支撑构件和触发组件,支撑构件和触发组件均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能够选择性地支撑承载本体,衣物投放装置与承载本体相连,当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时,移动装置能够移动至承载本体的下方并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从而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当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且移动装置需与承载装置分离时,移动装置能够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从而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分离,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移动装置通过触发触发组件便能够改变支撑构件与承载本体之间的关系(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或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从而使得移动装置和承载装置接合或分离,无需移动装置执行进一步的操作来使移动装置和承载装置接合或分离。
进一步地,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承载本体上滑动设置有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依次啮合,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一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以使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二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以使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且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第一触发构件被移动装置触发时,经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的传动,第二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也能够同步发生运动,当第二触发构件被移动装置触发时,经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的传动,第一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也能够同步发生运动,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一触发构件、第二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之间的联动,并且齿轮传动的方式能够使得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噪声小。
进一步地,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上,支撑构件与第一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铰接,第一触发构件与第二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铰接,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一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以使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取消对承载本体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触发第二触发构件时,移动装置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以使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和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支撑承载本体且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第一触发构件被移动装置触发时,经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传动,第二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也能够同步发生运动,当第二触发构件被移动装置触发时,经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传动,第一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也能够同步发生运动,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一触发构件、第二触发构件和支撑构件之间的联动,并且采用连杆机构传动的方式能够使得承载能力增强,耐磨性好,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衣物投放装置包括衣物容纳构件和辅助翻转组件,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上,辅助翻转组件能够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以使衣物容纳构件内的衣物从衣物容纳构件的开口中滑出从而实现衣物投放,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移动装置能够作为辅助翻转组件的动力来源,使移动装置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衣物投放装置中无需设置为包括用于驱动辅助翻转组件运动的结构,简化了衣物投放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衣物容纳构件连接,且第一连接绳绕设于第一定滑轮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下方,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即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使得辅助翻转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且由于绳子和定滑轮价格低,因此,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二定滑轮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承载本体连接,且第一连接绳绕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下方,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容纳构件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即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使得辅助翻转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翻转过程更加平稳,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且由于绳子和定滑轮价格低,因此,也降低了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开口的盖体,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将盖体限位在关闭开口的位置,衣物投放装置还包括辅助开盖组件,辅助开盖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第二连接绳和连接绳收纳部,第三定滑轮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上,连接绳收纳部设置在承载本体上,第二连接绳的第一端与盖体连接,第二连接绳的第二端收纳于连接绳收纳部且与连接绳收纳部连接,第二连接绳绕设于第三定滑轮上,当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二连接绳完全从连接绳收纳部释放,从而使限位部解除对盖体的限位,进而使盖体被打开,首先,通过设置限位部,使得盖体能够被限位在关闭开口的位置,从而避免具有污垢的衣物外露,影响美观,也避免了衣物沾染灰尘,同时还避免了当衣物容纳构件在未转到预设角度时,衣物从开口中滑出,衣物无法准确投放至衣物处理装置内;其次,辅助开盖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第二连接绳和连接绳收纳部,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绳的具体长度,使盖体能够在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突破限位部的限制并打开,并且用户能够通过调整第二连接绳的长度来调整盖体打开时衣物容纳构件转动的角度。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种衣物处理系统的衣物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衣物投放方法包括:获取承载装置和移动装置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移动至承载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与承载装置接合;获取衣物处理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衣物处理系统能够实现衣物的自动投放,用户无需手动将脏衣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投放装置内,进一步减轻用户劳动负担,且更加便于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的爆炸图(支撑构件处于取消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构件处于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一(支撑构件处于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承载装置和衣物投放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二(支撑构件处于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承载装置的剖切示意图一(支撑构件处于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承载装置的剖切示意图二(支撑构件处于支撑承载本体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衣物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中未示出连接绳收纳部);
图8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中衣物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的衣物投放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承载装置;11、承载本体;110a、燕尾槽;110b、轴孔;110c、竖杆;110d、横杆;110e、第三触发构件;110f、第一斜面;110g、第二斜面;12、支撑构件;120a、固定轴;120b、滚轮;131、第一触发构件;132、第二触发构件;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7、齿条;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2、移动装置;3、衣物处理装置;41、衣物容纳构件;410b、限位部;42、第一定滑轮;43、第二定滑轮;44、第一连接绳;440a、钩;45、第三定滑轮;46、第四定滑轮;47、第二连接绳;48、连接绳收纳部;49、盖体;490a、把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衣物处理装置无法将衣物自动投入衣物处理装置内,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衣物处理系统,旨在实现衣物的自动投放,减轻用户劳动负担,便于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装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系统包括衣物处理装置3、移动装置2以及相连的衣物投放装置和承载装置1,承载装置1用于承载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装置2能够与承载装置1接合或分离,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且移动装置2移动时,移动装置2能够通过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以便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衣物处理装置3内。
也就是说,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处于分离状态时,移动装置2可与承载装置1接合,接合后,当移动装置2移动时,由于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之间产生了静摩擦力,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也能随移动装置2一同移动,当移动装置2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也到达预设位置,而后衣物投放装置将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3内,以便衣物处理装置3处理衣物。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是衣物处理装置3附近的使衣物投放装置能够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衣物处理装置3内的某个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衣物处理装置3上衣物投放口的位置、衣物投放装置的具体尺寸等灵活地设置预设位置的具体位置。
其中,衣物处理装置3能够对衣物进行如洗涤、脱水、烘干、除皱、除味和/或杀菌等处理,其可以采用波轮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衣物处理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衣物处理装置3的种类,这种对于衣物处理装置3种类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移动装置2可以采用扫地机器人、玩具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移动装置2的具体结构,只要移动装置2能够移动以在与承载装置1接合时带动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即可。当移动装置采用扫地机器人,且扫地机器人上具有需要通过发射超声波、激光、红外线来实现探测的传感器时,承载装置上可以形成有凹陷,以免超声波、激光、红外线发射到承载装置上,影响扫地机器人的正常运转。
优选地,如图2至6所示,承载装置1包括承载本体11、支撑构件12和触发组件,支撑构件12和触发组件均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支撑构件12能够选择性地支撑承载本体11,也就是说,支撑构件12可以处于支撑承载本体11的状态,也可以处于取消支撑承载本体11的状态,衣物投放装置与承载本体11相连,当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时,移动装置2能够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并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从而使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且移动装置2需与承载装置1分离时,移动装置2能够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从而使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分离。
也就是说,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处于分离状态且承载装置1的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时,移动装置2能够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并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此时,承载本体11因失去支撑构件12对其的支撑而向下运动,落在移动装置2上,从而实现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处于接合状态且移动装置2需与承载装置1分离时,移动装置2能够触发触发组件以使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此时,由于承载本体11被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向上运动,与移动装置2分离,从而实现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分离。
其中,支撑构件12可以采用支撑杆、支撑块、支撑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支撑构件12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支撑构件12能够选择性地支撑承载本体11即可。此外,承载装置1也可以设置为仅包括承载本体11和固定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的支撑构件12,例如:移动装置2的顶部能够上升或下降,移动装置2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后,移动装置2的顶部上升,以实现移动装置2与承载本体11接合,同时使支撑构件12抬离地面,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当移动装置2需和承载装置1分离时,移动装置2的顶部下降,以使支撑构件12重新与地面接触并支撑承载本体11,并且移动装置2与承载本体11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承载装置1的具体结构,这种对于承载装置1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缓冲构件,当承载本体11与移动装置2处于接合状态时,缓冲构件位于承载本体11与移动装置2之间。也就是说,当移动装置2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且承载本体11因失去支撑构件12对其的支撑而向下运动时,缓冲构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承载装置1对移动装置2的冲击。其中,缓冲构件可以采用弹簧、橡胶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缓冲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缓冲构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如图3和4所示,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11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支撑构件12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支撑构件12、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16,承载本体11上滑动设置有齿条17,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齿条17和第三齿轮16依次啮合,当移动装置2触发第一触发构件131时,移动装置2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131以使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和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132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2触发第二触发构件132时,移动装置2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132以使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和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且第一触发构件131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也就是说,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处于分离状态且承载装置1的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时,第一触发构件131位于待触发位置(即,能够被触发的位置),移动装置2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后,移动装置2继续向前运动,从而与第一触发构件131接触并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131,使得第一触发构件131和设置在第一触发构件131上的第二齿轮15均发生转动,一方面,第二齿轮15带动第一齿轮14运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转动,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使承载本体11因失去支撑而向下运动,落在移动装置2上,实现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另一方面,第二齿轮15还带动齿条17相对于承载本体11滑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16转动,进而使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至待触发位置。由此可知,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时,第二触发构件132位于待触发位置,此时,若移动装置2需与承载装置1分离,移动装置2向后移动,支撑构件12也随之向后移动,此时,向前倾斜的支撑构件12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得支撑构件12逐渐向后(也就是向支撑承载本体11的方向)转动,支撑构件12逐渐支撑起承载本体11,使承载本体11逐渐离开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继续向后移动,从而与第二触发构件132接触并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132,使得第二触发构件132和设置在第二触发构件132上的第三齿轮16均发生转动,第三齿轮16带动齿条17相对于承载本体11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进而使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至待触发位置,同时第二齿轮15又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保证支撑构件12能够继续向支撑承载本体11的方向转动,最终完全支撑承载本体11。
虽然在图1中所示,“前端”是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承载本体11靠近衣物处理装置3的一端,“后端”是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承载本体11远离衣物处理装置3的一端,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前端”、“后端”的具体位置。虽然在图1至6中,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均为框状,但是,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也可以采用触发杆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的具体结构,这种对于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三齿轮16可以采用扇形齿轮(即,轮齿仅连续布置在部分分度圆周上,形状似展开的扇形),不仅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还能够减小齿轮占据的空间,便于其他零部件的设置,当然,也可以采用轮齿布满整个分度圆周上的圆形齿轮。此外,齿条17也可以设置为仅需要与第二齿轮15、第三齿轮16啮合的部分具有齿,这样既能够实现齿条17与第二齿轮15、第三齿轮16之间的啮合,又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此外,除了上述中的结构,触发组件还可以设置为微动开关,例如: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支撑构件12、控制器和用于驱动支撑构件12收放的电机,当移动装置2触碰到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闭合时,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电机从而使支撑构件12收起,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当移动装置2取消对微动开关的触碰使微动开关断开时,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电机从而使支撑构件12放下,重新支撑承载本体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触发组件的具体结构,这种对于触发组件具体结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承载本体上形成有燕尾槽110a,齿条17设置在燕尾槽110a中,当第一触发构件131或第二触发构件132被触发从而使得第二连杆19运动时,第二连杆19沿燕尾槽110a滑动。此外,也可以是,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长条形凸起,齿条17上形成有燕尾槽,长条形凸起位于燕尾槽中与燕尾槽滑动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如图5和6所示,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11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支撑构件12转动地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支撑构件12与第一触发构件1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8,第一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构件12和第一触发构件131铰接,第一触发构件131与第二触发构件13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触发构件131和第二触发构件132铰接,当移动装置2触发第一触发构件131时,移动装置2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131以使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和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且第二触发构件132运动至待触发位置,当移动装置2触发第二触发构件132时,移动装置2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132以使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和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并因此使得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且第一触发构件131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也就是说,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处于分离状态且承载装置1的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时,第一触发构件131位于待触发位置(即,能够被触发的位置),移动装置2移动至承载本体11的下方后,移动装置2继续向前运动,从而与第一触发构件131接触并向前推动第一触发构件131,使得第一触发构件131发生转动,一方面,第一触发构件131带动第一连杆18转动,从而使支撑构件12转动,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使承载本体11因失去支撑而向下运动,落在移动装置2上,实现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另一方面,第一触发构件131带动第二连杆19运动,从而使第二触发构件132转动至待触发位置。由此可知,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时,第二触发构件132位于待触发位置,此时,若移动装置2需与承载装置1分离,移动装置向后移动,支撑构件12也随之向后移动,此时,向前倾斜的支撑构件12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得支撑构件12逐渐向后(也就是向支撑承载本体11的方向)转动,支撑构件12逐渐支撑起承载本体11,使承载本体11逐渐离开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继续向后移动,从而与第二触发构件132接触并向后推动第二触发构件132,使得第二触发构件132发生转动,从而依次带动第二连杆19、第一触发构件131、第一连杆18和支撑构件12发生运动,进而使第一触发构件131转动至待触发位置,并使支撑构件12能够继续向支撑承载本体11的方向转动,最终完全支撑承载本体11。“前端”和“后端”的含义与前述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如图5所示,第二连杆19与承载本体11抵接,当第一触发构件131或第二触发构件132被触发从而使得第二连杆19运动时,第二连杆19沿承载本体11滑动。此外,也可以是,承载本体11上形成有燕尾槽,第二滑动杆设置在燕尾槽中,当第一触发构件131或第二触发构件132被触发从而使得第二连杆19运动时,第二连杆19沿燕尾槽滑动。
优选地,承载本体11上形成有通槽,通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110f,支撑构件12穿过通槽,支撑构件12支撑承载本体11时,支撑构件12与第一斜面110f贴合以使支撑构件12处于向前倾斜的状态(图3和图5中示出了支撑构件12的向前倾斜的状态以及第一斜面110f)从而更加稳定地对承载本体11进行支撑。支撑构件12与第一斜面110f贴合,使得支撑构件12无法再继续转动,并且支撑构件12在支撑承载本体11时,由于并非处于竖直状态,因此,支撑构件12不易受外力影响而前后倾倒,从而更加稳定地对承载本体11进行支撑。当然,为使支撑构件12能够支撑承载本体11,支撑构件12的倾斜程度不能过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地设置第一斜面110f的倾斜程度以确保支撑构件12的倾斜程度适当,例如,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支撑构件12在处于向前倾斜状态时,其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最大值设置为5°。此外,如图3和5所示,通槽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斜面110g,当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时,若支撑构件12运动至与第二斜面110g贴合的位置,则第二斜面110g能够限制支撑构件12继续向后转动,防止支撑构件12向后转动的角度过大。
优选地,如图1、2、7和8所示,衣物投放装置包括衣物容纳构件41和辅助翻转组件,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辅助翻转组件能够在移动装置2的作用下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内的衣物从衣物容纳构件41的开口中滑出从而实现衣物投放。
也就是说,移动装置2能够作为辅助翻转组件的动力来源,使辅助翻转组件实现衣物容纳构件41的翻转,这样的设置使移动装置2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衣物投放装置中无需设置为包括用于驱动辅助翻转组件运动的结构,简化了衣物投放装置的结构。
其中,衣物容纳构件41可以采用衣物容纳盒、衣物容纳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衣物容纳构件41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衣物容纳构件41能够容纳衣物即可。
此外,衣物投放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包括上部具有开口的衣物容纳构件41、与衣物容纳构件41下部固定连接的连杆以及能够驱动连杆运动的电机,衣物容纳构件41的中部与承载本体11铰接,电机驱动连杆向上运动时,衣物容纳构件41的下部也向上运动,使得整个衣物容纳构件41以中部为转动中心转动,也就是说,衣物容纳构件41的开口向下运动,以使衣物能够从开口中滑出。
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如图1、2、7和8所示,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42、第二定滑轮43和第一连接绳44,第一定滑轮42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二定滑轮43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41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承载本体11连接,且第一连接绳44绕设于第一定滑轮42和第二定滑轮43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11下方,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
其中,第一定滑轮42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可以是直接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也可以是间接地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承载本体11连接,可以是直接与承载本体11连接,也可以是间接与承载本体11连接,例如,在一种更为优选的情形中,如图1、2、7和8所示,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竖杆110c,两个竖杆110c之间设置有横杆110d,横杆110d穿过衣物容纳构件41的中部,衣物容纳构件41能够以横杆110d为转轴转动,第一定滑轮42设置在两个竖杆110c的其中之一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竖杆110c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两个竖杆110c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的第三触发构件110e,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时,移动装置2带动承载装置1向靠近衣物处理装置3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三触发构件110e能够触碰衣物处理装置3上的触摸板或按钮,从而控制衣物处理装置3,例如,可以通过第三触发构件110e来触碰用于控制衣物处理装置3的开关,从而使衣物处理装置3开始或停止处理衣物。在一种更为优选的情形中,第三触发构件110e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位于竖杆110c上的不同位置。也就是说,第三触发构件110e在竖杆110c上的具体位置是可以被调整的。例如:可以是第三触发构件110e设置为与竖杆110c可拆卸式连接,当需要改变第三触发构件110e与竖杆110c的相对位置时,用户可以将第三触发构件110e取下,安装到竖杆110c的其他高度位置上。也可以是,第三触发构件110e设置为与竖杆110c滑动连接,竖杆110c或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能够驱动第三触发构件110e移动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第三触发构件110e移动来改变第三触发构件110e与竖杆110c的相对位置。这样的设置,使得即使更换衣物处理装置,也能够对第三触发构件110e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之能够触碰到衣物处理装置3上的触摸板或按钮。第三触发构件110e可以采用触发块、触发板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三触发构件110e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第三触发构件110e能够触碰衣物处理装置3上的触摸板或按钮,从而控制衣物处理装置3即可。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形中,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42和第一连接绳44,第一定滑轮42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衣物容纳构件41连接,且第一连接绳44绕设于第一定滑轮42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11下方,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
与前述中类似,第一定滑轮42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可以是直接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也可以是间接地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承载本体11连接,可以是直接与承载本体11连接,也可以是间接与承载本体11连接。
上述两种情形,仅是示例性地阐述了辅助翻转组件的结构,辅助翻转组件还可以是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滑轮组以及绕设在滑轮组上的第一连接绳44,例如,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竖杆110c,两个竖杆110c之间设置有横杆110d,横杆110d穿过衣物容纳构件41的中部,衣物容纳构件41能够以横杆110d为转轴转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42、第二定滑轮43和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42和第二定滑轮43均设置在其中一个竖杆110c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衣物容纳构件41连接,第一连接绳44依次绕设于第一定滑轮42、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定滑轮43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11下方,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此外,还可以是,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两个竖杆110c,两个竖杆110c之间设置有横杆110d,横杆110d穿过衣物容纳构件41的中部,衣物容纳构件41能够以横杆110d为转轴转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42、第二定滑轮43、第三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42和第二定滑轮43均设置在其中一个竖杆110c上,第三定滑轮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41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竖杆110c连接,第一连接绳44依次绕设于第三定滑轮、第一定滑轮42、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定滑轮43上,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11下方,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辅助翻转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辅助翻转组件能够在移动装置2的作用下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内的衣物从衣物容纳构件41的开口中滑出从而实现衣物投放即可。
此外,在上述几种情形中,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可以是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磁性块(由铁、钴、镍等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制成),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电磁铁,在移动装置2使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分离,并使电磁铁通电,移动装置2移动以使电磁铁运动至靠近磁性块的位置时,电磁铁与磁性块在磁吸作用下吸附到一起,移动装置2继续移动以带动电磁铁运动从而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此外,还可以是,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和移动装置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钩(图8中示出的情形为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设置有钩440a),另一个上设置有钩或环,在移动装置2使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分离,移动装置2移动以使移动装置2和第二连接绳47的第二端相互钩连,移动装置继续移动以带动电磁铁运动从而拉动第一连接绳44以使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另外,一种更为优选的方式是,第一连接绳44为扁绳,承载本体11上形成有与扁绳尺寸相适应的扁孔,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钩440a,第一连接绳44从扁孔中穿过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位于承载本体11下方并且扁孔能够限制扁绳不在扁孔中发生转动进而避免钩440a随意转动,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杆,移动装置2通过运动能够使杆伸入钩440a中,此时,移动装置2可以通过转动使杆带动钩440a运动从而拉动第一连接绳44。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移动装置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连接绳44的第二端连接,这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7和8所示,衣物容纳构件41上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开口的盖体49,衣物容纳构件41上设置有限位部410b,限位部410b能够将盖体49限位在关闭开口的位置,衣物投放装置还包括辅助开盖组件,辅助开盖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45、第二连接绳47和连接绳收纳部48,第三定滑轮45设置在衣物容纳构件41上,连接绳收纳部48设置在承载本体11上,第二连接绳47的第一端与盖体49连接,第二连接绳47的第二端收纳于连接绳收纳部48且与连接绳收纳部48连接,第二连接绳47绕设于第三定滑轮45上,当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二连接绳47完全从连接绳收纳部48释放,从而使限位部410b解除对盖体49的限位,进而使盖体49被打开。
也就是说,当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至预设角度时,第二连接绳47完全从连接绳收纳部48释放,此时,辅助翻转组件继续带动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使得盖体49受力,从而脱离限位部410b的限位(即,限位部410b解除对盖体49的限位),进而使盖体49被打开。
其中,限位部410b可以采用限位块,盖体49关闭开口时,盖体49位于限位块与衣物容纳构件41之间,限位部410b通过阻挡作用对盖体49进行限位(图7和8中示出的正是此种情形),此外,限位部410b还可采用卡扣(或卡槽)等,相应地,盖体49上设置卡槽(或卡扣),盖体49关闭开口时,盖体49与限位部410b卡接,使得盖体49被限位。连接绳收纳部48可以采用连接绳收纳盒,第二连接绳47的第二端与连接绳收纳盒固定连接,且当衣物容纳构件41未发生转动时,第二连接绳47的一部分收纳在连接绳收纳盒中,此外,连接绳收纳部48也可以采用收纳轴,收纳轴转动地设置承载本体11上,第二连接绳47的第二端与收纳轴固定连接,且当衣物容纳构件41未发生转动时,第二连接绳47的一部分绕设在收纳轴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连接绳收纳部48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连接绳收纳部48能够收纳第二连接绳47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衣物容纳构件41、衣物处理装置3的衣物投放口的具体位置、衣物容纳构件41上开口的具体位置等来合理设置“预设角度”的具体数值,“预设角度”的具体数值确定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结合连接绳收纳部48的具体位置来合理设置第二连接绳47的长度,以使当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至该预设角度时,盖体49能够被打开。
在上述中,第二连接绳47的第一端与盖体49连接,可以是第二连接绳47与盖体49直接连接,还可以是第二连接绳47与盖体49间接连接,例如,在一种更为优选的情形中,如图7和8所示,盖体49上设置有把持部490a,第二连接绳47的第一端与把持部490a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将盖体49打开或关闭。其中,把持部490a可以采用把手、抠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把持部490a的具体结构,这种对于把持部490a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盖体49上设置有轴,轴与衣物容纳构件41转动连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端与盖体49固定连接或抵接,扭簧的第二端与衣物容纳构件41固定连接或抵接,当盖体49打开开口时,扭簧能够通过弹性复位作用使盖体49关闭开口。也就是说,当盖体49打开开口时,扭簧处于被扭转的状态,这种扭转状态使得扭簧具有弹性复位作用,能够使盖体49关闭该开口。
优选地,如图7和8所示,衣物容纳构件41为衣物容纳桶,开口位于衣物容纳桶的顶部,辅助开盖组件还包括第四定滑轮46,第三定滑轮45设置在衣物容纳桶外侧壁的上边沿,第四定滑轮46设置在衣物容纳桶外侧壁的下边沿,第二连接绳47绕设于第三定滑轮45和第四定滑轮46上。这样的设置,使得当衣物容纳桶转动时,第二连接绳47不会与衣物容纳桶的边沿摩擦,减少第二连接绳47的磨损和第二连接绳47受到的摩擦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开盖的顺畅性。
优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构件12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120a,承载本体11上形成有轴孔110b,固定轴120a伸入轴孔110b并与轴孔110b间隙配合,支撑构件12的下部设置有滚轮120b,当支撑构件12取消对承载本体11的支撑时,滚轮120b与地面接触并发生转动。当移动装置2当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时,若移动装置2需与承载装置1分离,移动装置2向后移动,支撑构件12也随之向后移动,此时,由于固定轴120a与轴孔110b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因此固定轴120a在轴孔110b之间有一定活动余量,支撑构件12能够同固定轴120a一起发生微量的运动,从而使得向前倾斜的支撑构件12与地面产生摩擦,使得支撑构件12逐渐向后(也就是向支撑承载本体11的方向)转动,支撑构件12逐渐支撑起承载本体11,使承载本体11逐渐离开移动装置2,也就是说,避免因滚轮120b的存在而阻碍支撑构件12再次支撑起承载本体11。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衣物处理系统的衣物投放方法,如图9所示,该衣物投放方法包括:获取承载装置1和移动装置2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2移动至承载装置1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2与承载装置1接合;获取衣物处理装置3当前所处的位置;使移动装置2带动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3内以便衣物处理装置3关门启动。
下面以衣物处理装置3为滚筒式洗衣机,移动装置2为扫地机器人,衣物投放装置包括衣物容纳桶、第一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承载装置1为承载座为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衣物投放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本发明的衣物投放方法采用云端集中控制,例如,可以在滚筒式洗衣机、承载座和扫地机器人上都设置有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和与云服务器交互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能够实现检测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传输。
在衣物投放的过程中,云服务器通过扫地机器人上的定位模块获得扫地机器人的当前所处的位置,通过承载座上的定位模块获得承载座的当前所处的位置,然后基于承载座和扫地机器人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预存于云服务器中的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一移动轨迹,扫地机器人可以基于该第一移动轨迹移动至承载座的下方并与承载座接合,云服务器通过滚筒式洗衣机上的定位模块获得滚筒式洗衣机的当前所处的位置,再基于滚筒式洗衣机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预存于云服务器中的预设位置、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二移动轨迹,扫地机器人基于该第二移动轨迹移动以带动承载座、衣物容纳桶等移动至预设位置,扫地机器人与第一连接绳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从衣物容纳桶滑入滚筒式洗衣机内以便滚筒式洗衣机关门启动。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形中,也可以将上述情形中云端集中控制替换为本地控制,例如,滚筒式洗衣机、承载座和扫地机器人上都设置有控制模块、能够相互交互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能够实现检测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传输,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定位模块和测距模块。
在衣物投放的过程中,扫地机器人上的控制模块通过获取定位模块获得扫地机器人的当前所处的位置,再通过测距模块获得扫地机器人分别与承载座、滚筒式洗衣机之间的距离,扫地机器人上的控制模块基于扫地机器人分别与承载座、滚筒式洗衣机之间的距离以及扫地机器人的当前所处的位置计算出承载座和滚筒式洗衣机当前所处的位置,再基于承载座和扫地机器人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预存于扫地机器人上的控制模块中的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一移动轨迹,基于滚筒式洗衣机当前所处的位置和预存于控制模块中的预设位置、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二移动轨迹,扫地机器人基于该第一移动轨迹移动至承载座的下方并与承载座接合,而后基于该第二移动轨迹移动以带动承载座、衣物容纳桶等移动至预设位置,扫地机器人与第一连接绳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从衣物容纳桶滑入滚筒式洗衣机内以便滚筒式洗衣机关门启动。
在又一种可能的情形中,本发明的衣物投放方法采用APP控制,例如,可以在滚筒式洗衣机、承载座和扫地机器人上都设置有控制模块和与APP交互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能够实现检测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传输,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定位模块。
在衣物投放过程中,APP通过扫地机器人上的定位模块获得扫地机器人的当前所处的位置,承载座的位置是预先设定的,承载座所处的位置预存于APP中,也就是说,APP获取预存于APP中的承载座的当前所处位置,然后APP基于预存于APP中的承载座的当前所处位置和扫地机器人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预存于APP中的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一移动轨迹,扫地机器人可以基于该第一移动轨迹移动至承载座的下方并与承载座接合,滚筒式洗衣机的位置也是预先设定的,滚筒式洗衣机所处的位置预存于APP中,也就是说,APP获取预存于APP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当前所处位置,然后APP基于预存于APP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当前所处位置以及预存于APP中的预设位置、家庭中各设备的摆放位置生成最优的第二移动轨迹,扫地机器人基于该第二移动轨迹移动以带动承载座、衣物容纳桶等移动至预设位置,扫地机器人与第一连接绳连接并拉动第一连接绳以使衣物从衣物容纳桶滑入滚筒式洗衣机内以便滚筒式洗衣机关门启动。
上述两种情形仅是示例性的阐述了本发明的衣物投放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每一步骤的执行主体、合理调整步骤的执行顺序,并且还可以对承载装置1、移动装置2、衣物处理装置3的所处位置的获取方式进行调整,以上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上述衣物投放方法中的“预设位置”除了预设在云服务器或控制器或APP中,还可以是通过云服务器或控制器计算得出。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地面上设置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并且将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充电触点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四周或衣物处理装置3下方,以使扫地机器人充电触点所在的位置可以作为预设位置,这样的设置,使得扫地机器人位于预设位置时也能够进行充电,并且由于充电触点较小,且充电桩上有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扫地机在附近移动精度可达毫米级别。因此,这样的设置使得扫地机器人能够更加准确地移动至预设位置。
此外,衣物投放方法还包括:接收语音指令;若语音指令指示需要进行衣物投放时,执行前述衣物投放方法的步骤。例如:移动装置包括语音识别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我要洗衣服”这一语音指令来使衣物处理系统投放衣物。并且,在“接收语音指令”的步骤之后,可以使衣物处理装置通电,这样能够避免衣物处理装置3一直通电,节约用电。
另外,衣物上可以设置有RFID标签,衣物处理装置上设置有RFID阅读器和RFID天线,在投放衣物的过程中,RFID阅读器通过RFID天线接收到RFID标签信号,并读取RFID标签信号中所包含的衣物信息(如衣物的材质、重量等),再将衣物信息传输至衣物处理装置3的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根据衣物信息确定具体的衣物处理程序,例如:当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时,洗衣机可以根据衣物信息确定采用哪种程序(例如:强力洗、轻柔洗等)。
此外,在“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衣物处理装置3内”的步骤之后,衣物投放方法还包括:使移动装置2带动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运动以关闭衣物处理装置3的门体。例如:衣物处理装置3为滚筒式洗衣机时,门体位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前侧,移动装置2带动承载装置1和衣物投放装置向靠近门体的方向运动,对门体进行撞击,以实现门体的关闭。并且,衣物处理装置3检测到门体关闭后,衣物处理装置3的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衣物处理装置3开始对衣物进行处理。
另外,当衣物处理装置3的前侧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略打开(例如:当衣物处理装置3为滚筒式洗衣机时,门体位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前侧,且为避免滚筒洗衣机内潮气无法散发、易于发霉,通常建议滚筒式洗衣机使用完毕后,将门体略打开),且承载装置1的承载本体11上设置有竖杆110c时,可以使移动装置2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本体11转动,从而使竖杆110c拨动门体,将门体打开。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系统包括衣物处理装置、移动装置以及相连的衣物投放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承载装置接合或分离,当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接合且所述移动装置移动时,所述移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所述承载装置和所述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预设位置,以便所述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所述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支撑构件和触发组件,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触发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支撑构件能够选择性地支撑所述承载本体,所述衣物投放装置与所述承载本体相连,
当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承载本体时,所述移动装置能够移动至所述承载本体的下方并触发所述触发组件以使所述支撑构件取消对所述承载本体的支撑从而使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接合,
当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接合且所述移动装置需与所述承载装置分离时,所述移动装置能够触发所述触发组件以使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承载本体从而使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支撑构件、所述第一触发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承载本体上滑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三齿轮依次啮合,
当所述移动装置触发所述第一触发构件时,所述移动装置向前推动所述第一触发构件以使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取消对所述承载本体的支撑且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当所述移动装置触发所述第二触发构件时,所述移动装置向后推动所述第二触发构件以使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承载本体且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前端和后端的第一触发构件和第二触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一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发构件铰接,所述第一触发构件与所述第二触发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发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构件铰接,
当所述移动装置触发所述第一触发构件时,所述移动装置向前推动所述第一触发构件以使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所述支撑构件取消对所述承载本体的支撑且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当所述移动装置触发所述第二触发构件时,所述移动装置向后推动所述第二触发构件以使所述第二触发构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转动,并因此使得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承载本体且所述第一触发构件运动至待触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投放装置包括衣物容纳构件和辅助翻转组件,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辅助翻转组件能够在所述移动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转动以使所述衣物容纳构件内的衣物从所述衣物容纳构件的开口中滑出从而实现衣物投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绳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上,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承载本体下方,所述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绳以使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翻转组件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所述衣物容纳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本体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绳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上,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承载本体下方,所述移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第二端连接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绳以使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盖体,所述衣物容纳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将所述盖体限位在关闭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衣物投放装置还包括辅助开盖组件,所述辅助开盖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第二连接绳和连接绳收纳部,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衣物容纳构件上,所述连接绳收纳部设置在所述承载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的第二端收纳于所述连接绳收纳部且与所述连接绳收纳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绳绕设于所述第三定滑轮上,当所述衣物容纳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连接绳完全从所述连接绳收纳部释放,从而使所述限位部解除对所述盖体的限位,进而使所述盖体被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上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承载本体上形成有轴孔,所述固定轴伸入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构件的下部设置有滚轮,当所述支撑构件取消对所述承载本体的支撑时,所述滚轮与地面接触并发生转动。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系统的衣物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投放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承载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各自的当前所处的位置;
使所述移动装置移动至所述承载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
使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接合;
获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当前所处的位置;
使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承载装置和所述衣物投放装置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所述衣物投放装置将放置于所述衣物投放装置内的衣物投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内以便衣物处理装置关门启动。
CN202011247813.2A 2020-11-10 2020-11-10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Pending CN112458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813.2A CN112458704A (zh) 2020-11-10 2020-11-10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813.2A CN112458704A (zh) 2020-11-10 2020-11-10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8704A true CN112458704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7813.2A Pending CN112458704A (zh) 2020-11-10 2020-11-10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87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4526B2 (en) Automatic warewash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household dishwasher, having an automatically openable door
KR10105362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1577434B1 (en) Laundry appliance utility shelf
US20060086154A1 (en) Drum wash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ally vertically-openable/closable door
ES2663266T3 (es) Máquina para el tratamiento de la colada de carga frontal como máquina lavadora, lavadora-secadora o secadora de ropa
CN109082847A (zh) 壁装式洗衣机及其门
KR20090115018A (ko) 의류처리장치의 도어스위치어셈블리
KR100345258B1 (ko) 자동식세탁기용풀리시스템
JPH0757273B2 (ja) 圧搾回転式洗濯方法及び装置
CN106343738B (zh) 翻转柜
US11591735B2 (en) Washer and dryer combination
CN112458704A (zh) 衣物处理系统及其衣物投放方法
CN115573141A (zh) 洗衣机
CN107012658B (zh) 衣物取放口活动式滚筒洗衣机
US2978232A (en) Static dry mechanism for a clothes dryer
KR101012568B1 (ko) 순환식 수납장
CN112429538A (zh) 辅助投放设备
US5778705A (en) Motorized apparatus with a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door
KR20070036468A (ko) 드럼 세탁기
US2780198A (en) Signalling device for dishwashers and the like
CN108004729A (zh) 一种洗衣机门锁结构及滚筒洗衣机
CN107709651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15697171A (zh) 家用洗碗机的门操作的取决于方向的激活
JP4239011B2 (ja) 食器洗浄乾燥機
EP1862579B1 (en) Top-loading washing machine with lid having front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