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0984A -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0984A
CN112450984A CN202011313558.7A CN202011313558A CN112450984A CN 112450984 A CN112450984 A CN 112450984A CN 202011313558 A CN202011313558 A CN 202011313558A CN 112450984 A CN112450984 A CN 112450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transducer
circuit board
row
column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3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腾
黄继卿
张琪
谭清源
李永川
王丛知
肖杨
郑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3135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0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0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8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 A61B8/44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the transducer being a phased arr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8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 A61B8/449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ransducer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包括:用于发射及接收超声信号的压电晶片,压电晶片围成环形结构;设置于压电晶片一面的列电路板,列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列电极,列电极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多个列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多个列电极焊盘均设置于列电路板靠近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设置于压电晶片的另一面的行电路板,行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行电极,行电极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多个行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多个行电极焊盘均设置于行电路板靠近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上述超声换能器,提高了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内窥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System,EUS)是一种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身的医疗设备。当内镜进入体腔后,在内镜直视下对内脏器官壁或邻近脏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内脏器官壁黏膜以下各层次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如纵膈、胰腺、胆管及淋巴结等,它在胃肠道肿瘤的分期及判断肠壁起源肿瘤的性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目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的超声换能器主要是一维的线阵、凸阵以及环阵。尽管通过一维内窥超声换能器的机械扫描可以获得内窥的三维图像,但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内窥三维成像采集速度较慢,仰角方向分辨率很差,而且容易受到位移伪影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成像效果,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以提高成像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换能器,包括:
用于发射及接收超声信号的压电晶片,所述压电晶片围成环形结构;
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一面的列电路板,所述列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列电极,所述列电极的电极方向为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列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均设置于所述列电路板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
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的另一面的行电路板,所述行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行电极,所述行电极的电极方向为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多个所述行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均设置于所述行电路板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列电路板设置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与所述行电路板设置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交错设置。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列电路板上的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
和/或,所述行电路板上的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列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的内侧面,所述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的外侧面。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列电路板内侧的背衬层。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还包括包裹于所述压电晶片、所述列电路板及所述行电路板外侧的匹配层。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列电路板设置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及所述行电路板设置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未被所述匹配层包裹。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匹配层的数量为两层,分别为第一匹配层及第二匹配层;
所述第二匹配层包裹于所述第一匹配层外侧。
可选地,上述超声换能器中,所述压电晶片由-压电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包括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换能器,由于列电路板上的多个列电极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列电极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因此,在将列电路板设置于环形结构的压电晶片一面后,多个列电极沿超声换能器的圆周阵列方向排列;由于行电路板上的多个行电极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行电极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因此,在将行电路板设置于环形结构的压电晶片另一面后,多个行电路板沿超声换能器的仰角(Elevtion)方向排列。由于多个列电极及多个行电极均相互独立,多个列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使得多个列电极形成列阵元,多个行电极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使得多个行电极形成行阵元。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列阵元上激励的列电极的数量可以改变超声波孔径在圆周阵列方向的尺寸,列电极给予压电晶片列方向的电子信号,通过控制行阵元上激励的行电极的数量可以改变超声波孔径在仰角方向的尺寸,行电极给予压电晶片行方向的电子信号,从而实现由两个方向控制超声波孔径的尺寸的操作,进而获得不同深度的聚焦场,从而获得不同深度的清晰图像,有效提高了成像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包括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为如上述任一种超声换能器。由于上述超声换能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超声换能器的超声波内窥镜系统也应具有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与挠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3压电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换能器,以提高成像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晶片102、列电路板103及行电路板104。压电晶片102用于发射及接收超声信号,压电晶片102围成环形结构;列电路板103设置于压电晶片102一面,列电路板103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列电极1031,列电极1031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多个列电极103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多个列电极焊盘均设置于列电路板103靠近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行电路板104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另一面,行电路板104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行电极1041,行电极1041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多个行电极104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多个行电极焊盘均设置于行电路板104靠近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由于列电路板103上的多个列电极1031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列电极1031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因此,在将列电路板103设置于环形结构的压电晶片102一面后,多个列电极1031沿超声换能器10的圆周阵列方向a排列;由于行电路板104上的多个行电极1041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行电极1041的电极方向为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因此,在将行电路板104设置于环形结构的压电晶片102另一面后,多个行电路板104沿超声换能器10的仰角(Elevation)方向b排列。由于多个列电极1031及多个行电极1041均相互独立,多个列电极103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使得多个列电极1031形成列阵元,多个行电极104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使得多个行电极1041形成行阵元。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列阵元上激励的列电极1031的数量可以改变超声波孔径在圆周阵列方向a的尺寸,列电极1031给予压电晶片102列方向的电子信号,通过控制行阵元上激励的行电极1041的数量可以改变超声波孔径在仰角方向b的尺寸,行电极1041给予压电晶片102行方向的电子信号,从而实现由两个方向控制超声波孔径的尺寸的操作,进而获得不同深度的聚焦场,从而获得不同深度的清晰图像,有效提高了成像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形成二维环面阵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10接收到的来自患处的信息通过接入的同轴电缆传到二维图像生成系统,实时产生患处的二维图像,亦可以通过后续处理形成三维图像,当内窥镜进入体腔后,在内窥镜直视下对内脏器官壁或邻近脏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内脏器官壁黏膜以下各层次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
超声波孔径为压电晶片102发生形变病产生振动的区域。压电晶片102实现了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内窥镜(超声换能器10)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电缆线只能从超声换能器10的端面引出,因此,将多个列电极焊盘及多个行电极焊盘均设置于列电路板103靠近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方便将电缆线由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与列电极焊盘及行电极焊盘连接。
本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即为超声换能器10与挠管部11连接的一端。
由于超声换能器10需要从食道等受限区域插入体内,因此整个超声换能器10的直径受限。目前,超声换能器10的直径通常小于13mm。由于电缆线及焊点均有一定体积,要在超声换能器10内部的狭小空间内焊接并引出多个电缆线(电缆线与多个行电极焊盘及多个列电极焊盘一一对应)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列电路板103设置多个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与行电路板104设置多个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交错设置。即,沿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区分行电极焊盘区域及列电极焊盘区域,有效避免了与行电极焊盘连接的电缆线和与列电极焊盘连接的电缆线相互叠加,减少了焊点堆积情况,节省了空间,满足了排线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减少焊点在同一水平位置的体积叠加,如图5所示,列电路板103上的多个列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通过上述设置,节省空间,满足排线需求。
同上,行电路板104上的多个行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同样减少焊点在同一水平位置的体积叠加。
当然,也可以将行电路板104上的多个行电极焊盘的位置沿直线排列于行电路板104的一端。或者,将列电路板103上的多个列电极焊盘沿直线排列于列电路板103的一端。
优选地,列电路板103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内侧面,行电路板104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外侧面。其中,行电路板104的外侧面的弯曲度小于压电晶片102的内侧面的弯曲度。通过将列电路板103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内侧面,列电路板103的列电极1031沿平行于超声换能器的轴线设置,因此,列电极1031在其延伸方向上不需要弯曲。通过将行电路板104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外侧面,行电路板104的行电路1041沿垂直于超声换能器的轴线设置,因此,减低了行电路1041的弯曲量。
当然,也可以将列电路板103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外侧面,行电路板104设置于压电晶片102的内侧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还包括设置于列电路板103内侧的背衬层101。背衬层101的作用是支撑、固定及吸声减震,减小回波拖尾,增加带宽。通过设置背衬层101,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还包括包裹于压电晶片102、列电路板103及行电路板104外侧的匹配层。匹配层实现了声阻抗的匹配和过渡,增大压电晶片102与被测物体之间的透射率,提高声传播效率。
为了便于焊盘与电缆线的连接,列电路板103设置多个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及行电路板104设置多个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未被匹配层包裹。即,行电极焊盘区域及列电极焊盘区域裸露在匹配层外部,焊盘与电缆线的连接操作不受匹配层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匹配层的数量为两层,分别为第一匹配层105及第二匹配层106;第二匹配层106包裹于第一匹配层105外侧。
匹配层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层、二层或者不要匹配层。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层匹配层。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匹配层实现声阻抗的匹配和过渡,增大压电晶片102与被测物体之间的透射率,提高声传播效率。
为了方便将压电晶片102围成环形解雇,压电晶片102由1-3压电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压电晶片102作为超声换能器的核心部件,采用1-3压电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1-3压电复合材料是指压电材料(陶瓷柱)与非压电材料(环氧树脂)按照一定的连通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新材料。如图4所示,1-3压电复合材料的1是指压电材料(陶瓷柱)在Z方向是连通的,3是指非压电材料(环氧树脂)在X、Y和Z这3个方向都是连通的。1-3压电复合材料的优点在于,在加热至环氧树脂玻璃态温度时,环氧树脂会变软,此时再将整片材料做弧面或者环面成型可以提高成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换能器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制作1-3压电复合材料;
第二步:在1-3压电复合材料的两面设置电极,再将电极面分行和列划分开;
第三步:在行电路板104的外表面设置匹配层,匹配层不能将行电路板104全部覆盖,行电极焊盘区域未被匹配层覆盖;
第四步:将列电路板103与列电极1031粘连并焊接;
第五步:把列电路板103、1-3压电复合材料及行电路板104整体进行环面成形;
第六步:向环面成形的中间区域灌入背衬形成背衬层101;
第七步:向焊盘焊接电缆线并封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包括超声换能器10,超声换能器10为如上述任一种超声换能器。由于上述超声换能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超声换能器的超声波内窥镜系统也应具有同样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包括:
超声换能器10,作为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部件;
挠管部11,具有挠性,受力弯曲后可保持弯曲形态;
软管12,可以顺管道弯曲导入,包裹电缆线及功能管道;
操作手柄13及左右转弯旋钮14,可以控制挠管部11左右转弯,前后转弯旋钮15,可控制挠管部11前后转弯;
超声激励系统20,用于发出及接收电极电信号;
计算机系统30。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的工作中,超声换能器10接收超声激励系统20给予行电极电信号及列电极电信号,行电极电信号由行电路板104上对应的行电极1041传递至压电晶片102,列电极电信号由列电路板103上对应的列电极1031传递至压电晶片102,产生逆压电效应,压电晶片102垂直于行电路板104及列电路板103的电极面发生形变振动,并在两个方向上产生超声波。向外传播的超声波穿过匹配层后达到被测物体,接触被测物后会产生回波,回波透过匹配层后到达压电晶片102,此时产生正压电效应,压电晶片102受力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由行电路板104上对应的行电极1041及列电路板103上对应的列电极1031传递至电缆线,之后由超声激励系统20接收处理;向内传播的超声波向背衬层101传播,背衬层101将此不需要的超声吸收,减少干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发射及接收超声信号的压电晶片(102),所述压电晶片(102)围成环形结构;
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102)一面的列电路板(103),所述列电路板(103)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列电极(1031),所述列电极(1031)的电极方向为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列电极(103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列电极焊盘,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均设置于所述列电路板(103)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
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102)的另一面的行电路板(104),所述行电路板(104)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设置的行电极(1041),所述行电极(1041)的电极方向为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向方向,多个所述行电极(1041)均具有用于与电缆线焊接的行电极焊盘,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均设置于所述行电路板(104)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连接端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电路板(103)设置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与所述行电路板(104)设置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电路板(103)上的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
和/或,所述行电路板(104)上的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位置错位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电路板(103)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102)的内侧面,所述行电路板(104)设置于所述压电晶片(102)的外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列电路板(103)内侧的背衬层(1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于所述压电晶片(102)、所述列电路板(103)及所述行电路板(104)外侧的匹配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电路板(103)设置多个所述列电极焊盘的列电极焊盘区域及所述行电路板(104)设置多个所述行电极焊盘的行电极焊盘区域未被所述匹配层包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层的数量为两层,分别为第一匹配层(105)及第二匹配层(106);
所述第二匹配层(106)包裹于所述第一匹配层(105)外侧。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晶片(102)由1-3压电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10.一种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包括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
CN202011313558.7A 2020-11-20 2020-11-20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Pending CN112450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558.7A CN112450984A (zh) 2020-11-20 2020-11-20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558.7A CN112450984A (zh) 2020-11-20 2020-11-20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0984A true CN112450984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799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3558.7A Pending CN112450984A (zh) 2020-11-20 2020-11-20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098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709A (zh) * 2008-10-20 2009-03-25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02035431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轮胎内发电装置及使用该轮胎内发电装置的轮胎监测系统
CN102176508A (zh) * 2010-12-24 2011-09-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高频宽波束球冠形发射换能器制备方法
US20120279865A1 (en) * 2010-11-04 2012-11-08 Sonavation, Inc. Touch Fingerprint Sensor Using 1-3 Piezo Composites and Acoustic Impediography Principle
CN10502565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李梅霞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US9286418B1 (en) * 2014-05-01 2016-03-1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designing an acoustic array
CN110368032A (zh) * 2019-07-26 2019-10-2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声波内窥镜探头及超声波内窥镜系统
CN110479569A (zh) * 2019-08-27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柱状均匀近场超声换能器
CN110772288A (zh) * 2019-12-10 2020-02-1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和超声换能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709A (zh) * 2008-10-20 2009-03-25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
CN102035431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轮胎内发电装置及使用该轮胎内发电装置的轮胎监测系统
US20120279865A1 (en) * 2010-11-04 2012-11-08 Sonavation, Inc. Touch Fingerprint Sensor Using 1-3 Piezo Composites and Acoustic Impediography Principle
CN102176508A (zh) * 2010-12-24 2011-09-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高频宽波束球冠形发射换能器制备方法
US9286418B1 (en) * 2014-05-01 2016-03-1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designing an acoustic array
CN10502565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李梅霞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N110368032A (zh) * 2019-07-26 2019-10-2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超声波内窥镜探头及超声波内窥镜系统
CN110479569A (zh) * 2019-08-27 2019-11-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柱状均匀近场超声换能器
CN110772288A (zh) * 2019-12-10 2020-02-1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和超声换能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羽田武荣: "《热塑性塑料及其注塑》", 31 January 1999, 化工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36008B2 (en) Ultrasound system with cableless coupling assembly
JP5709366B2 (ja) 医用超音波用の音響トランスデューサ用のシステムおよび当該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
EP2266712B1 (en) Transducer for ultrasonic diagnosis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37262B1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용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37261B1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용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54773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超音波プローブの製造方法
TW201231019A (en) Multiple aperture probe internal apparatus and cable assemblies
JP5973761B2 (ja)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JP2012060634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用プローブ
JP2010158522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用プロ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0044382A1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US20140321244A1 (en) Ultrasonic wave transducer using a signal pathway-integrated housing
JP5876196B1 (ja) 超音波内視鏡
JP4376533B2 (ja) 超音波探触子
CN112450984A (zh)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WO2022104686A1 (zh) 超声波内窥镜系统及其超声换能器
JP2011124997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45096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診断装置
US9919343B2 (en) Ultrasound transducer and ultrasound endoscope
JPWO2018016128A1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及び超音波内視鏡
JP3839247B2 (ja) 超音波振動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00026A (ja) 体腔内超音波プローブの製造方法
JP6132963B2 (ja)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超音波探触子および超音波内視鏡システム
JPH0837695A (ja) 超音波探触子
KR101638578B1 (ko) 열 분산 향상을 위한 흡음층을 가진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