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03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030A
CN112449030A CN201910815125.2A CN201910815125A CN112449030A CN 112449030 A CN112449030 A CN 112449030A CN 201910815125 A CN201910815125 A CN 201910815125A CN 112449030 A CN112449030 A CN 112449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light
camera
electronic devic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5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9030B (zh
Inventor
高静
张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5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30B/zh
Priority to US16/688,805 priority patent/US11405495B2/en
Priority to EP19219821.6A priority patent/EP378727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44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9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和摄像头组件。通过将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设置在屏幕下,并使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分辨阈值,即使屏幕上的透光部肉眼不可见。其中,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包括若干拍摄分部,通过每个拍摄分部与透光孔的配合获取待拍场景中的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了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不仅确保了电子设备摄像头组件的拍摄功能实现,还提升了屏幕占比,且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组件对屏幕显示效果的干扰。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正面,且位于屏幕显示区域之外,占用了屏幕在电子设备正面的显示区域,增加了非显示区域尺寸面积,降低了屏幕占比。因此,如何设置前置摄像头以在确保电子设备的拍摄和显示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屏幕占比成为当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在确保电子设备的拍摄和显示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屏幕占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和摄像头组件;
所述屏幕设有至少一个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
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屏幕下,且包括主控件和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包括若干拍摄分部,每个所述拍摄分部的拍摄视角对应拍摄待拍场景的部分区域;所述拍摄分部与所述透光部对应配合,以获取所述待拍场景的部分图像数据;所述主控件整合所述部分图像数据以形成所述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
可选的,所述屏幕上设有一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所述若干拍摄分部,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所述摄像头的各个拍摄分部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部。
可选的,所述屏幕上设有一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多个摄像头,各个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所述若干拍摄分部,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多个所述摄像头的拍摄分部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部。
可选的,多个所述摄像头沿所述透光部的周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所述摄像头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的各个拍摄分部对应配合于各个所述透光部,或者,以使所述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分别配合于各个所述透光部。
可选的,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多个摄像头,各个所述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一一对应的配合于多个所述透光部。
可选的,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屏幕包括对应于所述拍摄场景不同方位的多个区块,所述屏幕下方包括与所述区块对应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透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不同区域。
可选的,所述透光部设置在所述屏幕的边缘区域。
可选的,所述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所述屏幕的显示单元的结构尺寸。
可选的,所述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摄像头相连,以使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在所述屏幕下方;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至少一个屏幕组装面,所述屏幕的显示层覆盖所述屏幕组装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将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设置在屏幕下,并使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分辨阈值,即使屏幕上的透光部肉眼不可见。其中,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包括若干拍摄分部,通过每个拍摄分部与透光孔的配合获取待拍场景中的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了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不仅确保了电子设备摄像头组件的拍摄功能实现,还提升了屏幕占比,且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组件对屏幕显示效果的干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屏幕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正面,且位于屏幕显示区域之外,占用了屏幕在电子设备正面的显示区域,增加了非显示区域尺寸面积,降低了屏幕占比。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屏幕11和摄像头组件12。屏幕11设有至少一个透光部111,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摄像头组件12设置在所述屏幕11下,且包括主控件122和至少一个摄像头121,摄像头121包括若干拍摄分部1211,每个拍摄分部1211的拍摄视角对应拍摄待拍场景的部分区域。拍摄分部1211与透光部111对应配合,以获取待拍场景的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以形成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
通过将电子设备1的摄像头组件12设置在屏幕11下,并使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分辨阈值,即使屏幕11上的透光部111肉眼不可见。其中,摄像头组件12的摄像头121包括若干拍摄分部1211,通过每个拍摄分部1211与透光孔的配合获取待拍场景中的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了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不仅确保了电子设备1摄像头组件12的拍摄功能实现,还提升了屏幕11占比,且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组件12对屏幕11显示效果的干扰。
其中,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可以是基于透光部111的整体结构形状的任意特征尺寸,而特征尺寸可以是改变透光部111结构形状的直接尺寸,举例说明:当透光部1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其结构尺寸为圆形透光部111的直径d;当透光部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其结构尺寸可以是矩形透光部111的长边或短边长度;当透光部111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时,其结构尺寸可以是多边形结构的外接圆直径等。
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其中,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形成了人类肉眼能够观察到的最小尺寸范围,当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该范围内的数值时,用户无法观察到透光部111,从外观上看,屏幕11具备完整的显示和外观效果。在设置视觉分辨阈值时,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大量试验,获取大量用户视觉分辨阈值的平均值作为上述的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或者,也可以将人类肉眼能够观察到的最小尺寸范围的理论值作为上述的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的设置,可以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白天、夜晚等)、用户人群(种族、年龄等)等影响人类视觉体验的因素自由设定,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基于肉眼的观察能力以及屏幕11的设置需求及加工工艺,所述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100微米,以提升透光部111的隐蔽性,增加屏幕11的整体外观和显示效果。或者,基于屏幕11的应用场景及不同的使用人群,也可以稍增加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的范围,例如使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小于或等于150微米,以在保证屏幕11整体显示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加工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可以进一步小于屏幕11中显示单元的结构尺寸。其中屏幕11的显示单元为屏幕11在预设分辨率下的像素点,以像素点为方形、透光部1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例,透光部111与显示单元的结构尺寸可以分别通过其具体结构形状的特征尺寸来衡量,具体的的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显示单元的结构尺寸可以是:圆形透光部111的直径d小于方形像素点的内接圆直径。因此,基于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一个或多个像素点的结构尺寸,使得透光部111进一步降低了对屏幕11显示效果的影响。
其中,根据屏幕11的不同分辨率,单个像素点结构尺寸的范围可以在40微米到50微米之间,即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可以是小于50微米或小于40微米的数值,因此从尺寸上减小了对屏幕11显示效果的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屏幕11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透光部111,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一个透光部111的设置能够降低对屏幕11的结构和显示功能干扰,同时便于加工制造;而多个透光部111的设置能够便于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对待拍场景的图像数据获取,下面针对设置一个或多个透光部111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示例性说明。
由于为了保证透光部111对肉眼的不可见性,限定了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分辨阈值,这导致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整体尺寸大于透光部111,因而无法同时配合于透光部111。当屏幕11上设有一个透光部111时:
在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2包括一个摄像头121,摄像头121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若干拍摄分部1211,摄像头121可动的组装于屏幕11下方,使得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能够交替配合于透光部111。当摄像头121可动的组装在屏幕11下时,基于摄像头121的运动使各个拍摄分部1211能够分别实现与透光部111的配合,进而通过不同的拍摄分部1211获取到待拍场景的各个区域的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上述摄像头组件12包括一个摄像头121,因此减少了摄像头组件12的空间占用和成本。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组件12包括多个摄像头121,各个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若干拍摄分部1211,摄像头121可动的组装于屏幕11下方,以使多个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交替配合于透光部111。例如图3所示,摄像头组件12包括标号a、b、c、d的4个摄像头121,a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右下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左上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b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左下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右上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c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右上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左下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d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左上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右下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标号a、b、c、d的4个摄像头121的拍摄分部1211交替与透光部111配合以获取各个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上述摄像头组件12包括多个摄像头121,多个摄像头121分别与主控件122进行数据传输,提升了各个部分图像数据的获取便利性和主控件122的运算效率。
进一步的,多个摄像头121可以沿透光部111的周向设置,一方面减少摄像头组件12的整体空间占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多个摄像头121与透光部111交替配合时的移动便利性。
当屏幕11上设有多个透光部111时:
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2包括一个摄像头121,摄像头121可动的组装于屏幕11下方,使得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分别配合于多个透光部111。如图4所示,通过为屏幕11设置多个透光部111便于设定摄像头121的运动轨迹,以使摄像头121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的不同拍摄分部1211在移动过程中与不同的透光部111配合,且位于屏幕11不同位置的透光部111还能够增加不同拍摄分部1211对待拍场景的拍摄视角,便于主控件122的最终整合。或者,针对屏幕11上设有多个透光部111,且摄像头组件12包括一个摄像头121的情况,还可以使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某一拍摄分部1211分别配合于各个不同的透光部111,以通过同一拍摄分部1211与不同位置处透光部111的配合所带来的视角变化获取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采用同一拍摄分部1211与透光部111的配合,简化了摄像头121的运动复杂程度,提升了结构可靠性。此外,摄像头组件12包括一个摄像头121还降低了摄像头组件12的成本。
针对摄像头121可动组装在屏幕11下方的实施例,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与摄像头121相连,以使摄像头121可动的组装在屏幕11下方。其中,驱动组件13的驱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以使主控件122能够根据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获取的部分图像数据整合形成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以使一个摄像头121的各个拍摄分部1211分别配合于两个透光部111为例,驱动组件13的驱动速度应当保证摄像头121分别配合于两个透光部111的所耗费的总时间小于待拍场景中两处区域发生一定变化的时间,以便于主控件122对待拍场景两处位置的图像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13可以是能够实现高速驱动的电机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2包括多个摄像头121,各个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一一对应的配合于多个透光部111。例如图5所示,摄像头组件12包括标号a、b、c、d的4个摄像头121,a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右下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左上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b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左下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右上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c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右上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左下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d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位于摄像头121的左上角,用于获取待拍场景中右下区域的部分图像数据。标号a、b、c、d的4个摄像头121的拍摄分部1211分别与位于屏幕11不同位置的透光部111配合以获取各个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上述摄像头组件12包括多个摄像头121,且多个摄像头121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1211分别固定的配合于位于屏幕11不同位置处的透光部111,因此避免了摄像头121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简化了摄像头组件12的整体结构,提升了摄像头组件12的结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屏幕11包括对应于拍摄场景不同方位的多个区块,屏幕11下方包括与区块对应的多个区域。屏幕11上设有多个透光部111,多个透光部111设置在屏幕11下方的不同区域,以扩大每个拍摄分部1211与透光部111配合时能够获取到的待拍场景的视角,为主控件122的最后整合提供便利。例如,当摄像头组件12包括标号a、b、c、d的4个摄像头121时,可以在屏幕11的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区域分别设置透光部111,以使4个摄像头121分别配合于4个透光部111。
进一步的,透光部111设置可以设置在屏幕11的边缘区域,以避免透光部111对屏幕11中心区域造成干扰,提升屏幕11的整体显示效果。其中,所述边缘区域包括屏幕11的顶部边缘区域、左侧边缘区域、右侧边缘区域和底部边缘区域,透光部111可以设置在顶部边缘区域、左侧边缘区域、右侧边缘区域和底部边缘区域中任意的一处或多处,以适应摄像头组件12在使用时的不同拍摄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光部112可以是由透光材质构成的结构件。或者,如图6所示,屏幕11可以包括显示层112和盖板层113,上述透光部111可以是设置在显示层112的透光孔,一方面减少对盖板层113的结构加工,降低工艺复杂程度和难度,另一方面通过盖板层113的覆盖降低透光孔对屏幕11整体显示及外观效果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激光工艺在屏幕11上加工出透光部111,固态激光光斑可以实现小于20微米的透光部111加工,因此能够提升透光部111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进而提升屏幕11的整体显示效果。
其中,所述屏幕11可以是普通非柔性的显示屏,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由于柔性显示屏的叠置的各个功能层结构便于实现开口加工和操作,降低了透光部111的加工工艺难度。
此外,电子设备1还包括设备主体14,设备主体14包括至少一个屏幕组装面,屏幕11的显示层112覆盖屏幕组装面,以形成全面屏显示效果。此时,透光部111设置在屏幕11上,且摄像头组件12设置在屏幕11下,因此能够避免摄像头组件12对屏幕组装面占用,提升屏幕11占比。或者,所述屏幕11的显示层112也可以覆盖屏幕组装面的部分区域,此时,设置在屏幕11上的透光部111、以及设置在屏幕11下的摄像头组件12依然能够减少对屏幕组装面非显示区域的占用,为播放模组、感光模组等功能组件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车载终端、平板电脑、医疗终端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通过将电子设备1的摄像头组件12设置在屏幕11下,并使透光部111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分辨阈值,即使屏幕11上的透光部111肉眼不可见。其中,摄像头组件12的摄像头121包括若干拍摄分部1211,通过每个拍摄分部1211与透光孔的配合获取待拍场景中的部分图像数据,主控件122整合各个部分图像数据最终形成了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不仅确保了电子设备1摄像头组件12的拍摄功能实现,还提升了屏幕11占比,且同时避免了摄像头组件12对屏幕11显示效果的干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和摄像头组件;
所述屏幕设有至少一个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
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屏幕下,且包括主控件和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包括若干拍摄分部,每个所述拍摄分部的拍摄视角对应拍摄待拍场景的部分区域;所述拍摄分部与所述透光部对应配合,以获取所述待拍场景的部分图像数据;所述主控件整合所述部分图像数据以形成所述待拍场景的整体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上设有一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所述若干拍摄分部,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所述摄像头的各个拍摄分部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上设有一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多个摄像头,各个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所述若干拍摄分部,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多个所述摄像头的拍摄分部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摄像头沿所述透光部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于所述屏幕下方,以使所述摄像头镜头的不同部分形成的各个拍摄分部对应配合于各个所述透光部,或者,以使所述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分别配合于各个所述透光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多个摄像头,各个所述摄像头镜头的指定部分形成的拍摄分部一一对应的配合于多个所述透光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上设有多个透光部,所述屏幕包括对应于所述拍摄场景不同方位的多个区块,所述屏幕下方包括与所述区块对应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透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屏幕下方的不同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设置在所述屏幕的边缘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结构尺寸小于所述屏幕的显示单元的结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眼的最小视觉分辨阈值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摄像头相连,以使所述摄像头可动的组装在所述屏幕下方;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CN201910815125.2A 2019-08-30 2019-08-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449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125.2A CN112449030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电子设备
US16/688,805 US11405495B2 (en) 2019-08-30 2019-11-19 Electronic apparatus
EP19219821.6A EP3787273A1 (en) 2019-08-30 2019-12-27 Electronic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125.2A CN112449030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030A true CN112449030A (zh) 2021-03-05
CN112449030B CN112449030B (zh) 2023-05-30

Family

ID=69055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5125.2A Active CN112449030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495B2 (zh)
EP (1) EP3787273A1 (zh)
CN (1) CN112449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030B (zh) * 2019-08-30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718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83757A (zh) * 2018-04-24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08900738A (zh) * 2018-05-31 2018-11-2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36A (zh) * 2019-04-02 2019-07-1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2977B2 (en) * 2005-10-17 2011-09-20 I2Ic Corporation Camera placed behind a display with a transparent backlight
US20090009628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Michael Janicek Capturing an image with a camera integrated in an electronic display
US8077737B2 (en) * 2008-09-25 2011-12-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QoS delivery in contention-based multi hop network
WO2010050184A1 (ja) * 2008-10-28 2010-05-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
US20110285861A1 (en) 2010-05-21 2011-11-24 Maglaque Chad L Integrated Display Camera Using A Pinhole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9013613B2 (en) * 2010-09-21 2015-04-21 Sony Corporatio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467177B2 (en) * 2010-10-29 2013-06-18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polarizer windows and opaque masking lay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674701B2 (ja) 2012-03-22 2015-02-2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端末装置
US20140118591A1 (en) * 2012-10-28 2014-05-01 Chad L. Maglaque Dynamic Coded Aperture Camera
EP3100135A4 (en) * 2014-01-31 2017-08-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mera included in display
US20170084231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Intel Corporation Imaging system management for camera mounted behind transparent display
KR102036204B1 (ko) * 2018-06-18 2019-10-24 양경호 휴대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자기 영상 촬영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841430A4 (en) * 2018-09-26 2021-09-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2020148942A (ja) * 2019-03-14 2020-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12449030B (zh) * 2019-08-30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81910A (zh) * 2019-09-1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718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83757A (zh) * 2018-04-24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CN108900738A (zh) * 2018-05-31 2018-11-2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36A (zh) * 2019-04-02 2019-07-1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7617A1 (en) 2021-03-04
US11405495B2 (en) 2022-08-02
EP3787273A1 (en) 2021-03-03
CN112449030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100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multiple optical chains
CN206698308U (zh) 摄像模块和摄像装置
CN100366067C (zh) 具有照相机的显示器装置和通信装置
JP4928670B2 (ja)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のディスプレイ用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JP7131647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50172543A1 (en) Zoom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8461045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908054B1 (en) Optics apparatus for hands-free focus
CN109076147B (zh) 支持近红外光与可见光成像的复合成像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10675754A (zh) 显示装置
CN111953879B (zh) 屏下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照片拍摄方法
EP3825990A1 (en) Flexible screen module, terminal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US202302838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capturing system
JP4843901B2 (ja) 表示装置
US11778297B1 (en) Portable stereoscopic image capturing camera and system
CN107144937A (zh) 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477104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2070144A (ja) 表示装置
CN112449030A (zh) 电子设备
CN212160750U (zh) 指纹认证用传感器模块及指纹认证装置
CN107172338B (zh)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US8405752B2 (en) Image taking apparatus
CN211531217U (zh) 3d终端
CN1390037A (zh) 摄像装置及应用摄像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TW202131671A (zh)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