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1910A -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1910A
CN110581910A CN201910875370.2A CN201910875370A CN110581910A CN 110581910 A CN110581910 A CN 110581910A CN 201910875370 A CN201910875370 A CN 201910875370A CN 110581910 A CN110581910 A CN 11058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image
camera
screen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53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秉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53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1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1910A/zh
Priority to US16/923,769 priority patent/US1148349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2695 priority patent/WO2021052164A1/en
Priority to EP20194534.2A priority patent/EP379621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60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 G06V40/67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by interactive indications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7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人机交互领域。所述方法用于终端,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第二屏幕区域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复用屏下摄像头既能够实现前置拍摄,又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在降低终端内部结构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终端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是移动终端中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通过指纹模组采集用户指纹,然后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与预先录入的指纹进行匹配,并在两者匹配时,确定当前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相关技术中,根据设置方式进行划分,指纹模组可以包括后置指纹模组,前置指纹模组和屏下指纹模组。其中,后置指纹模组通常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部,前置指纹模组通常与移动终端正面的物理按键结合,屏下指纹模组则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下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所述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
调节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所述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屏和屏下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屏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的下方设置屏下摄像头,并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提高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从而通过第二屏幕区域下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进而在相应的应用场景下,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指纹图像识别或者将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取景图像进行显示;通过复用屏下摄像头既能够实现前置拍摄,又能够实现指纹识别,避免了在终端中分别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和前置摄像头,在降低终端内部结构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终端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屏幕区域、第二屏幕区域以及屏下摄像头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补光组件补光过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头位置标识的示意图;
图9是操作控件显示位置调整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10是调整终端姿态前后取景界面的界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显示屏130和屏下摄像头14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显示屏130是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的显示组件,其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显示屏130通常设置在终端130的前面板。显示屏130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曲面屏、异型屏、双面屏或折叠屏。显示屏130还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与曲面屏的结合,异型屏与曲面屏的结合,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显示屏130还具有触控功能,通过触控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显示屏130上进行触控操作。
屏下摄像头140是设置在显示屏130下方的摄像头,用于透过显示屏130进行图像采集。
为了在保证显示屏130正常显示的前提下,提高屏下摄像头140的图像采集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30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其中,第一屏幕区域用于正常显示图像,第二屏幕区域除了能够正常显示图像外,能够通过改变透光率实现成为透明结构,相应的,屏下摄像头140即设置在第二屏幕区域的下方。
可选的,第一屏幕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屏幕区域的面积,且第二屏幕区域的面积略大于屏下摄像头140的尺寸;并且,第二屏幕区域可以采用圆形、正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2所示,显示屏130包括第一屏幕区域131和第二屏幕区域132,屏下摄像头140设置在第二屏幕区域132的正下方。正常显示状态下,第一屏幕区域131和第二屏幕区域132均用于显示图像;当需要通过屏下摄像头140进行图像采集时,终端100即提高第二屏幕区域132的透光率,使得显示屏130一侧的外界光线能够透过第二屏幕区域132,从而被屏下摄像头140接收。
针对第二屏幕区域处透光率的调节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相应的,通过调整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即可实现对透光率的调节。
示意性的,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致变色材料包括第一导电层31、变色层32、电解质层33、离子存储层34和第二导电层35。
其中,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5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较好的光学透过性,该透明导电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锡(SnO2)和氧化锡锑(ATO);变色层32是电致变色材料的核心层,也是变色反应的发生层,变色层32的材料按照类型可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是三氧化钨(WO3)或者氧化镍(NiO),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电解质层33由特殊的导电材料组成,如包含有高氯酸锂、高氯酸纳等的溶液的液态电解质材料,或者也可以是固态电解质材料;离子存储层34用于存储电荷,即在变色层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存储相应的反离子,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电荷平衡。当在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5之间施加电压时,变色层32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进而达到调节透光率的效果。
除了通过上述方式动态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外,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第二屏幕区域本身就具备较高透光率,而无需进行透光率调节。一种实现方式是减少第二屏幕区域的像素密度,使得没有排布显示像素的区域面积增加,从而增加透光率;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减少驱动电路所占用的区域面积,例如,减少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TFT(ThinFilm Transistors,薄膜晶体场效应管)数量,例如,使用PMOLED(Passive-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从而增加透光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或2所示的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可选的,该图像采集指令是存在屏下摄像头使用需求时触发的指令。比如,当需要进行指纹解锁,即需要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时,终端接收到触发的图像采集指令;当需要进行自拍,即需要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人脸图像采集时,终端接收到触发的图像采集指令。
针对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的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时,终端通过调整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来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比如,正常显示状态下(即未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第一电压,此时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的电压被调整为第二电压,此时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且第二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其中,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预先设置。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正常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的电压为0.5V,且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为10%,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的电压调整至1.0V,使得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提升至90%。
可选的,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终端无需对第一屏幕区域的透光率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第一屏幕区域的正常图像显示。
步骤402,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屏下摄像头默认处于关闭状态(powerdown),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终端即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通过屏下摄像头(透过第二屏幕区域)进行图像采集。由于第二屏幕区域处的透光率得到了提升,因此屏下摄像头透过第二屏幕区域所能接收到的外界光线的强度更强,从而提升了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可选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会进行自动对焦操作,或者,根据接收到的手动对焦操作进行对焦,从而提高图像的采集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与402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时序,即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后,终端可以同时开启屏下摄像头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仅以步骤401在步骤402之前执行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并不对此构成限定。
步骤403,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在指纹识别场景下,屏下摄像头相当于屏下指纹模组,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为指纹图像,相应的,终端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将指纹图像与指纹图像模板进行匹配),并在指纹图像通过识别后,执行相应操作(比如解锁终端、登录应用程序、完成支付)。
在前置拍摄场景下,屏下摄像头相当于前置摄像头,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为前置取景图像,相应的,终端将前置取景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其中,该取景画面显示在第一屏幕区域。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前置拍摄,需要在显示屏上开孔并单独设置前置摄像头,为了实现指纹识别,需要在显示屏下方单独设置指纹模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屏上设置可调透光率的显示区域,并在该显示区域下方设置屏下摄像头,使得终端能够在不同应用场景,复用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或前置图像采集,从而避免在终端中单独设置前置摄像头和指纹模组。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的下方设置屏下摄像头,并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提高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从而通过第二屏幕区域下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进而在相应的应用场景下,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指纹图像识别或者将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取景图像进行显示;通过复用屏下摄像头既能够实现前置拍摄,又能够实现指纹识别,避免了在终端中分别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和前置摄像头,在降低终端内部结构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终端的制造成本。
为了提高不同应用场景下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终端需要从软件层面对屏下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过程进行优化。下面采用示意性的实施例,分别对指纹识别场景以及前置拍摄场景下的图像采集过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指纹识别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时,触发图像采集指令,指纹识别操作包括锁屏状态下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以及解锁状态下对指纹识别功能的触发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当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时,终端确定需要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从而触发图像采集指令。针对指纹识别操作的表现形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屏状态下(包括熄屏锁屏和亮屏锁屏),终端检测用户对显示屏的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对显示屏中第二显示区域的触控操作时,确定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从而触发图像采集指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解锁状态下,当接收到对指纹识别功能的触发操作时,终端确定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从而触发图像采集指令,其中,该指纹识别功能包括指纹支付功能(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以完成支付)、指纹加解密功能(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以完成加解密)、指纹登录功能(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以完成帐号或应用登录)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502,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由于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均处于显示状态,即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均显示有图像,因此为了避免第二屏幕区域所显示图像对下方屏下摄像头图像采集造成影响,终端还需要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可选的,本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一、当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其中,非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不进行图像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终端根据第二屏幕区域对应像素点的像素点坐标,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即停止在第二屏幕区域内进行图像显示。其中,第二屏幕区域切换为非显示状态时,第一屏幕区域仍旧处于显示状态,从而保障画面整体的正常显示。
二、调节非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进一步的,终端对非显示模式下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进行调节,以提高指纹识别场景下屏下摄像头所采集到的指纹图像的质量。其中,调节透光率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1,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将第二屏幕区域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外,终端还可以将第二屏幕区域切换为纯色显示状态,比如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为纯白色,以此降低第二屏幕区域所显示图像对图像采集造成的影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熄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由于此时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均处于非显示状态,因此终端直接对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进行调节,其中,调节透光率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1,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3,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
终端根据触发的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本步骤可以与步骤502同步执行,也可以与步骤502先后执行,本实施例并不对两者的执行时序进行限定。
步骤504,当接收到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时,启动补光组件,并在补光组件补光过程中,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指纹识别场景下,用户手指需要与第二屏幕区域上方的屏幕盖板接触,以便第二屏幕区域下方的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然而,位于第二屏幕区域上方的用户手指会对外界光线造成遮挡,影响第二屏幕区域下方屏下摄像头的进光量,进而导致指纹图像采集效果不佳,在终端熄屏状态下尤为明显。
为了提高指纹识别场景下指纹图像的采集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屏下摄像头的周侧还设置有补光组件,该补光组件用于在指纹图像采集过程中进行补光,且该补光组件可以是LED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显示屏130中第二屏幕区域132的面积略大于屏下摄像头140的尺寸,且屏下摄像头140的周侧设置有补光组件150。
可选的,当接收到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控操作时,终端启动补光组件,从而通过补光组件对第二屏幕区域上方的用户手指进行补光,并在补光组件补光过程中,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其中,终端控制补光与图像采集同时进行,以此保证采集到的指纹图像的质量。
如图6所示,补光过程中,补光组件150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屏幕区域132投射在用户手指处,从而保证了屏下摄像头140采集图像时的进光量,进而提高了指纹图像的采集质量。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显示屏为OLED屏时,终端也可以在接收到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控操作时,控制第二屏幕区域处的像素点发光,从而起到补光的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505,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指纹图像识别。
可选的,终端对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进行指纹图像识别,确定指纹图像与指纹图像模板是否匹配,并在两者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通过指纹图像识别,从而执行后续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指纹图像识别的具体过程进行限定。
步骤506,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恢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提高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后,由于能够透过第二屏幕区域的光线增多,因此第二屏幕区域下方屏下摄像头的可见性也会相应提高。为了避免在不存在指纹识别需求时,屏下摄像头可见性较高对用户观感造成的影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终端恢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即降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以降低屏下摄像头的可见性。
可选的,该停止采集指令是指纹识别通过时触发的指令、指纹识别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触发的指令或取消进行指纹识别时触发的指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时,终端通过调整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来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比如,正常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第一电压,此时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为第一透光率;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的电压被调整为第二电压,此时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为第二透光率,且第二透光率大于第一透光率;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处施加的电压恢复为第一电压,从而恢复第二屏幕区域的第一透光率。
可选的,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终端关闭屏下摄像头,以降低终端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步骤502对应的,若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将第二屏幕区域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恢复为显示状态,从而与第一屏幕区域共同进行图像显示。
本实施例中,在亮屏状态下,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避免第二屏幕区域处显示的图像对指纹图像采集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指纹图像的采集质量;并且,终端通过屏下摄像头周侧的补光组件进行补光,从而提高指纹图像采集时屏下摄像头的进光量,进一步提高了指纹图像的采集质量,有助于提高后续指纹识别的准确度。
根据成像过程中物距、像距以及焦距之间的关系(1/物距+1/像距=1/焦距)可知,在焦距固定的情况下,物距与像距呈反比关系。由于在指纹识别场景下,用户手指与屏下摄像头(的镜头)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为了提高指纹图像的采集质量,并提高指纹图像的采集速度,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终端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将屏下摄像头调整为微距拍摄模式,从而通过微距拍摄模式下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存储有不同拍摄模式对应的摄像头参数(比如包括像距信息),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时,终端即根据微距拍摄模式对应的摄像头参数对屏下摄像头进行设置,从而将屏下摄像头调整至微距拍摄模式。
由于在启动过程中即被设置为微距拍摄模式,因此屏下摄像头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对焦,并在完成对焦时采集到清晰的指纹图像,从而提高了指纹图像的采集效率以及采集质量。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前置拍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当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时,触发图像采集指令,前置拍摄操作用于触发通过前置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屏下摄像头处于用作指纹图像采集外,还被复用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从而进行前置图像的采集。可选的,该前置拍摄操作包括自拍功能触发操作、视频通话触发操作、人脸登录触发操作等等,凡是需要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的操作都可能被认为是前置拍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当用户开启拍摄应用程序,并选择自拍功能时,终端即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当用户开启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并选择视频通话功能时,终端即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当用户开启购物应用程序,并选择人脸支付功能时,终端即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
步骤702,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在前置拍摄场景下,由于终端处于亮屏状态,因此为了避免第二屏幕区域处显示的图像对图像采集造成影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并调节非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切换非显示状态以及调节透光度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5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3,在第一屏幕区域上的目标区域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区域上与第二屏幕区域相邻的区域,摄像头位置标识用于指示屏下摄像头所处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上半部,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复用屏下摄像头进行指纹识别和前置取景,同时提高指纹识别的便捷性,屏下摄像头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下半部。这种设置方式下,用户可能无法准确知悉屏下摄像头的准确位置,导致前置拍摄时需要不断调整拍摄角度,影响拍摄效率。
为了提高前置取景的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在第一屏幕区域上的目标区域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从而借助摄像头位置标识指示出屏下摄像头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摄像头位置标识是围绕第二屏幕区域的环形标识,且摄像头位置标识采用高亮、闪烁等方式突出显示。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箭头、文字等方式,在第一屏幕区域上标记出屏下摄像头的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进行自拍过程中,显示屏130的第二屏幕区域132停止显示图像,且在第二屏幕区域132周侧的环形区域显示有环形摄像头位置标记133(显示在第一屏幕区域131上)。用户通过该环形摄像头位置标记133即可快速定位屏下摄像头的位置,从而快速调整拍摄角度。
步骤704,若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有操作控件,则将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调整至第一屏幕区域。
使用屏下摄像头进行前置拍摄过程中,若第二屏幕区域上方存在物体遮挡,将影响图像采集。因此为了避免拍摄过程中,因需要对第二屏幕区域处显示的操作控件进行操作而导致图像采集失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检测第二屏幕区域是否显示有操作控件,若显示有操作控件,则将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由第二屏幕区域调整至第一屏幕区域。
可选的,终端获取用户界面中各个操作控件的控件显示坐标,并检测该控件显示坐标与第二屏幕区域的区域坐标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确定该操作控件位于第二屏幕区域,并对其控件显示坐标进行调整,使调整后操作控件的控件显示坐标与第二屏幕区域的区域坐标之间不存在交集。
可选的,若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有操作控件,且操作控件为目标操作控件,终端则将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调整至第一屏幕区域。其中,目标操作控件包括快门控件和录制控件中的至少一种(因为对快门或录制控件进行点击操作时,会遮挡屏下摄像头导致拍摄失败)。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进行自拍过程中,显示屏130的第二屏幕区域132原先显示有操作控件134,为了避免点击操作控件134时对屏下摄像头造成遮挡,终端将操作控件134的显示位置调整至第一屏幕区域13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3与704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时序,即步骤703和704可以同步执行;并且,终端可以在步骤703和步骤704中择一执行,或者均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05,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终端根据触发的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本步骤可以与步骤702同步执行,也可以与步骤702先后执行,本实施例并不对两者的执行时序进行限定。
步骤706,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取景图像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直接将采集到的前置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出于指纹识别便捷性的考量,第二屏幕区域通常位于显示屏的下半部(方便用户单手握持终端进行指纹识别),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与传统前置摄像头(位于显示屏的上半部)的取景方向存在差异。
为了解决取景方向存在差异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进行取景图像显示时,可以对图像进行旋转处理,从而促使用户旋转手机进行前置取景,使得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与传统前置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保持一致。可选的,本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一、获取终端姿态,终端姿态包括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第一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下半部,第二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上半部。
可选的,在前置拍摄场景下,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显示前,终端获取当前的终端姿态,不同终端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在显示屏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中,第一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下半部,而在第二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上半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姿态为正常握持状态下终端所处的姿态,而第二姿态则是对终端进行180°旋转后终端所处的姿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终端姿态。
二、若终端处于第一姿态,则对图像进行旋转,并在取景画面中显示旋转后的图像。
第一姿态下,由于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与传统前置摄像头的取景方向存在差异,因此为了促使用户主动旋转终端,使旋转后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与传统前置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一致,可选的,终端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旋转,从而将旋转后的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终端当前处于第一姿态(第二屏幕区域132位于显示屏130的下半部),终端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180°旋转,并将旋转后的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三、若终端处于第二姿态,则在取景画面中显示图像。
用户查看到取景画面中显示的倒置图像后,会主动对终端进行旋转,相应的,当检测到处于第二姿态时,由于此时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与传统前置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一致,因此终端直接将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可选的,第二姿态下,终端对取景画面中的界面元素的布局进行相应调整,使其与第一姿态下的界面元素布局保持一致。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用户将终端旋转180°后,第二屏幕区域132处于显示屏130的上半部,终端不再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旋转,而是直接将采集到的图像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通过上述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主动旋转终端来调整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从而缓解屏下摄像头设置位置对前置取景时造成的影响,并保证了前置取景的取景质量。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姿态下,终端还可以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旋转终端以调整取景方向,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7,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恢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506,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前置拍摄场景下,终端通过在第二屏幕区域周侧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方便用户根据摄像头位置标识确定屏下摄像头的位置,从而提高用户调整取景角度的效率;此外,终端将第二屏幕区域处显示的操作控件移动至第一屏幕区域,避免用户对操作控件进行点击操作时,对屏下摄像头取景造成影响;同时,终端根据当前的终端姿态,对取景画面中的图像进行调整,促使用户主动旋转终端以调整屏下摄像头的取景方向,进而提高了前置拍摄的质量。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或2中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调节模块1101,用于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采集模块1102,用于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处理模块1103,用于对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时,触发图像采集指令,指纹识别操作包括锁屏状态下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以及解锁状态下对指纹识别功能的触发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时,触发图像采集指令,前置拍摄操作用于触发通过前置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可选的,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模块1101,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当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将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其中,非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不进行图像显示;
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非显示状态下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可选的,屏下摄像头周侧还设置有补光组件;
当图像采集指令由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采集模块1102,包括:
第一启动单元,用于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对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时,启动补光组件,并在补光组件补光过程中,通过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可选的,当图像采集指令由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采集模块1102,包括:
第二启动单元,用于根据图像采集指令启动屏下摄像头,并将屏下摄像头调整为微距拍摄模式;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微距拍摄模式下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可选的,当图像采集指令由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该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屏幕区域上的目标区域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目标区域为第一屏幕区域上与第二屏幕区域相邻的区域,摄像头位置标识用于指示屏下摄像头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当图像采集指令由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该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若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有操作控件,则将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调整至第一屏幕区域。
可选的,当图像采集指令由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处理模块1103,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姿态,终端姿态包括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第一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下半部,第二姿态下,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显示屏的上半部。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若终端处于第一姿态,则对图像进行旋转,并在取景画面中显示旋转后的图像;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若终端处于第二姿态,则在取景画面中显示图像。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恢复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可选的,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
调节模块1101,用于:
通过调整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调节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屏的第二屏幕区域的下方设置屏下摄像头,并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提高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从而通过第二屏幕区域下的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进而在相应的应用场景下,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指纹图像识别或者将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取景图像进行显示;通过复用屏下摄像头既能够实现前置拍摄,又能够实现指纹识别,避免了在终端中分别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和前置摄像头,在降低终端内部结构复杂度的同时,降低了终端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所述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时,触发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所述指纹识别操作包括锁屏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以及解锁状态下对指纹识别功能的触发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当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时,触发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所述前置拍摄操作用于触发通过前置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所述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包括:
当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时,将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其中,非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不进行图像显示;
调节非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摄像头周侧还设置有补光组件;
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所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
当接收到对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时,启动所述补光组件,并在所述补光组件补光过程中,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所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将所述屏下摄像头调整为微距拍摄模式;
通过微距拍摄模式下的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上的目标区域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上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相邻的区域,所述摄像头位置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屏下摄像头所处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有操作控件,则将所述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屏幕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包括:
获取终端姿态,所述终端姿态包括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半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半部;
若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则对所述图像进行旋转,并在取景画面中显示旋转后的所述图像;
若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二姿态,则在所述取景画面中显示所述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恢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
所述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包括:
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11.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设置有屏下摄像头,所述装置包括:
调节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其中,调节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高于调节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屏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处理所述图像的方式包括指纹图像识别和取景图像显示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指纹识别操作时,触发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所述指纹识别操作包括锁屏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以及解锁状态下对指纹识别功能的触发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前置拍摄操作时,触发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所述前置拍摄操作用于触发通过前置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时,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当在亮屏状态下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指令时,将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由显示状态切换为非显示状态,其中,非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不进行图像显示;
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非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摄像头周侧还设置有补光组件;
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第一启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对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触摸操作时,启动所述补光组件,并在所述补光组件补光过程中,通过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指纹识别操作触发时,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第二启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指令启动所述屏下摄像头,并将所述屏下摄像头调整为微距拍摄模式;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微距拍摄模式下的所述屏下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上的目标区域显示摄像头位置标识,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上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相邻的区域,所述摄像头位置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屏下摄像头所处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有操作控件,则将所述操作控件的显示位置调整至所述第一屏幕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采集指令由所述前置拍摄操作触发时,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姿态,所述终端姿态包括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半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半部;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则对所述图像进行旋转,并在取景画面中显示旋转后的所述图像;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处于所述第二姿态,则在所述取景画面中显示所述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停止采集指令时,恢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
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电压调节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透光率。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屏和屏下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屏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下方;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图像采集方法。
CN201910875370.2A 2019-09-17 2019-09-17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581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5370.2A CN110581910A (zh) 2019-09-17 2019-09-17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6/923,769 US11483491B2 (en) 2019-09-17 2020-07-08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at adjusts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an area having a under-screen camera disposed below the area
PCT/CN2020/112695 WO2021052164A1 (en) 2019-09-17 2020-08-31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20194534.2A EP3796215A1 (en) 2019-09-17 2020-09-04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5370.2A CN110581910A (zh) 2019-09-17 2019-09-17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1910A true CN110581910A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5370.2A Pending CN110581910A (zh) 2019-09-17 2019-09-17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3491B2 (zh)
EP (1) EP3796215A1 (zh)
CN (1) CN110581910A (zh)
WO (1) WO2021052164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891A (zh) * 2019-12-25 2020-04-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07271A (zh) * 2019-12-31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09135A (zh) * 2020-01-14 2020-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115837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11748A (zh) * 2020-05-27 2020-09-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屏幕刷新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66254A (zh) * 2020-08-06 2020-11-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257631A (zh) * 2020-10-29 2021-01-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2383685A (zh) * 2020-11-02 2021-02-19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盛放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42278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52164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179358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97885A (zh) * 2020-04-03 202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开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81283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der-display camera and sensor control
EP4139914A4 (en) * 2020-06-04 202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DEVICE
EP4224363A4 (en) * 2020-11-12 2024-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56558B2 (en) 2020-04-03 2024-04-09 Zte Corporatio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2027138B2 (en) 2019-12-25 2024-07-02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creen illuminance control method for photo shoo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532A (zh) * 2018-12-29 2019-05-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449030B (zh) * 2019-08-30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120165A (ko) * 2020-03-25 2021-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4078365A (zh) * 2020-08-18 2022-02-2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2015844B2 (en) * 2021-07-27 2024-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photographing based on under display camera i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08854A1 (ko) * 2021-07-29 2023-02-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내장형 광학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30023471A (ko) * 2021-08-10 2023-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095A (zh) * 2011-11-11 2012-07-11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基于指纹的标识信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2344A (zh) * 2013-01-11 2013-05-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屏幕画面旋转的方法及终端
CN105260093A (zh) * 2015-09-15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置屏幕旋转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318406U (zh) * 2015-11-25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US20170270342A1 (en) * 2015-06-18 2017-09-2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collimators for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CN108171178A (zh) * 2017-12-29 2018-06-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及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CN108196714A (zh) * 2018-01-02 2018-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983872A (zh) * 2018-06-04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4103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618029A (zh) * 2018-11-02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CN109801903A (zh) * 2019-02-01 2019-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以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9584B2 (en) 2010-10-26 2014-05-06 Bi2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wireless hand-held biometric capture,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IN2013CH03958A (zh) 2013-09-04 2015-08-07 Samsung India Software Operations Pvt Ltd
CN203838722U (zh) * 2014-04-04 2014-09-17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终端设备及指纹采集器
CN109416558B (zh) 2017-06-14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0037683A1 (zh) 2018-08-24 2020-02-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81910A (zh) 2019-09-1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095A (zh) * 2011-11-11 2012-07-11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基于指纹的标识信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2344A (zh) * 2013-01-11 2013-05-0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屏幕画面旋转的方法及终端
US20170270342A1 (en) * 2015-06-18 2017-09-2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collimators for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CN105260093A (zh) * 2015-09-15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置屏幕旋转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318406U (zh) * 2015-11-25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8171178A (zh) * 2017-12-29 2018-06-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控制方法及触控面板、显示装置
CN108196714A (zh) * 2018-01-02 2018-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983872A (zh) * 2018-06-04 2018-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4103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618029A (zh) * 2018-11-02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CN109801903A (zh) * 2019-02-01 2019-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以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2164A1 (en) * 2019-09-17 2021-03-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83491B2 (en) 2019-09-17 2022-10-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hat adjusts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an area having a under-screen camera disposed below the area
CN111064891A (zh) * 2019-12-25 2020-04-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2027138B2 (en) 2019-12-25 2024-07-02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creen illuminance control method for photo shoot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64891B (zh) * 2019-12-25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07271A (zh) * 2019-12-31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07271B (zh) * 2019-12-31 2022-0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09135A (zh) * 2020-01-14 2020-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N111309135B (zh) * 2020-01-14 2021-07-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WO2021179358A1 (zh) * 2020-03-10 2021-09-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936990B2 (en) 2020-03-10 2024-03-19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hotographing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parency of LCD panel based on image collectio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56558B2 (en) 2020-04-03 2024-04-09 Zte Corporatio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3497885A (zh) * 2020-04-03 202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开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7885B (zh) * 2020-04-03 2024-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开启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3782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11748A (zh) * 2020-05-27 2020-09-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屏幕刷新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139914A4 (en) * 2020-06-04 202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DEVICE
CN111966254A (zh) * 2020-08-06 2020-11-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1706520B2 (en) 2020-10-12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der-display camera and sensor control
WO2022081283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der-display camera and sensor control
CN112422787B (zh) * 2020-10-28 2022-04-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422787A (zh) * 2020-10-28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57631B (zh) * 2020-10-29 2024-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2257631A (zh) * 2020-10-29 2021-01-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2383685A (zh) * 2020-11-02 2021-02-19 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盛放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EP4224363A4 (en) * 2020-11-12 2024-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6215A1 (en) 2021-03-24
WO2021052164A1 (en) 2021-03-25
US20210084236A1 (en) 2021-03-18
US11483491B2 (en)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1910A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330194B2 (en) Photographing using night shot mode processing and user interface
CN110417986B (zh) 一种灭屏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782915B (zh) 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US10901258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93523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2432196A1 (e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811844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US11087662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terminal scree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KR20140123767A (ko)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1604824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220229539A1 (en) Method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on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4394560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444527B2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3741712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07353A (zh) 一种手写笔笔迹校正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8192792A (zh) 人机交互方法及增强现实ar眼镜
CN118312035A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381795A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