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9135B -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9135B
CN111309135B CN202010038870.3A CN202010038870A CN111309135B CN 111309135 B CN111309135 B CN 111309135B CN 202010038870 A CN202010038870 A CN 202010038870A CN 111309135 B CN111309135 B CN 111309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light
emitting unit
area
regist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88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9135A (zh
Inventor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388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9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9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9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9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9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感光控制方法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和第二感光区域,第一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第二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第二感光区域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内部资源的过度消耗。

Description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为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屏下摄像头技术应运而生,即设置显示屏中对应设置有摄像头的区域仍可以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由于现有显示屏对应摄像头的区域持续显示,导致屏下摄像头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避免了第二感光区域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内部资源的过度消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和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
优选地,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面积;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面积获取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优选地,所述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面积;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面积获取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进一步地,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在所述第二感光部件退出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为指纹识别部件,所述第二感光区域为摄像区域,所述第二感光器件为摄像器件;
优选地,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大于设定亮度;
优选地,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还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式为AOD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NORMAL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和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感光控制装置包括:
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感光控制装置集成于所述显示屏的驱动芯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在避免了第二感光区域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功能的要求,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中驱动芯片的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正如背景技术,为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屏下摄像头技术应运而生,即设置显示屏中对应设置有摄像头的区域仍可以用于实现显示功能,但是由于现有功能不支持显示屏对应前置摄像头的区域的发光单元开启或关断,使得显示屏对应前置摄像头的区域持续显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严重影响了显示屏对应前置摄像头的区域的光线透过率,使得前置摄像头无法采集到足够的光线进行拍照或摄像等操作,影响前置摄像头的工作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需要对显示屏的感光情况进行控制的场景,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发光控制装置执行,该方法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如图1所示,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S101、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第一感光区域A1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器件和发光单元,第二感光区域A2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器件和发光单元,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例如可以为显示屏中的透明感光区,第一感光区域A1例如可以为指纹识别区域,第一感光部件则可以为指纹识别部件,指纹识别部件可以利用透过第一感光区域A1,即指纹识别区域的光线进行指纹识别,且第一感光区域A1,即指纹识别区域设置有发光单元,即第一感光区域A1可以实现显示功能。
第二感光区域A2例如可以为摄像区域,第二感光器件则可以为摄像器件,摄像器件例如可以为前置摄像部件,摄像部件可以利用透过第二感光区域A2,即摄像区域的光线进行图像的采集完整拍照或者摄像动作,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有发光单元,即第二感光区域A2可以实现显示功能。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在保证一定的透明度以实现相应的感光器件的感光功能的同时,均可以用于显示,有利于全面屏的实现。
以需要指纹解锁显示屏以进行视频通话的应用场景为例,用户接到视屏通话的要求,但是需要指纹解锁显示屏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视屏通话,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感光区域A1,利用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第一感光器件,即指纹识别器件解锁显示屏进入视屏通话的界面。
现有技术中,用户解锁显示屏进入视频通话的界面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进行显示,即显示屏中的发光单元均发光,也就是说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也发光,而显示屏在显示时,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严重影响了第二感光区域A2的光线透过率,使得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第二感光器件,例如摄像器件无法采集到足够的光线进行拍照或摄像等操作,影响第二感光器件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使得在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即摄像部件进行拍照或者摄像时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即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在摄像部件工作时不进行显示,进而有效避免了摄像部件工作时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发光影响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正常工作的问题,实现了根据摄像部件的工作状态对第二感光区域A2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在实现全面屏的同时,优化了第二感光部件的感光效果。
另外,也可以从系统端对显示屏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的第二感光区域A2进行遮黑处理,仅关掉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但是第三方软件为了适用显示装置的不同机型,无法满足前置摄像部件关闭即关闭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的要求,即虽然对于显示装置或者显示终端来说,前置摄像部件所在位置和所占据的区域是固定的,但是对于第三方软件来说,在适应显示装置的不同机型时,前置摄像部件的位置和所占的区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第三发软件没有办法针对显示屏的固定位置进行遮黑处理,以达到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的目的。
目前为实现对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的遮黑处理,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需要开辟单独的显示空间,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驱动芯片用于控制两个感光区域的程度是不同的,即驱动芯片中用于控制两个感光区域的使能寄存器的独立设置,这样就需要驱动芯片集成有更多的功能,消耗了驱动芯片内部的资源,导致驱动芯片体积过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例如针对显示屏由指纹解锁界面进入指纹解锁后的界面,在显示屏刚刚进入指纹解锁后的界面时,显示屏所有区域的发光单元均发光,即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也发光,为避免第二感光部件工作时第二感光区域A2中发光的发光单元影响第二感光器件,例如摄像部件的正常工作,需要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使能寄存器开关除了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可以利用两个发光区域中发光单元发光状态的切换情况一致的特性,复用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在复用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时,使能寄存器开关仅需要更改控制的显示屏中区域的位置、区域的形态以及区域所占的面积,同时复用使能寄存器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即控制前置摄像部件进行拍照或者摄像等操作。
这样,在实现了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进行感光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以避免第二感光区域A2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复用了驱动芯片中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即复用了驱动芯片中相同的程序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建立了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二感光区域A2和第二感光部件是否工作之间的触发关系,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功能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内部资源的过度消耗,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中驱动芯片的体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需要对显示屏的感光情况进行控制的场景,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发光控制装置执行,该方法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如图3所示,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S110、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可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大于设定亮度,优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还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具体的,第一感光区域A1例如可以为指纹识别区域,第一感光器件则为指纹识别器件,示例性地,第一模式例如可以为AOD(Always on display)模式,AOD模式即息屏显示模式,此时显示屏处于低功耗模式,显示屏大部分处于黑态,仅部分区域显示用户常用的重要信息,例如仅显示当前时间、日期以及重要的提醒通知等等。
在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第一感光区域A1例如为指纹识别区域,即显示屏对应设置有指纹识别器件的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发光,第一感光区域A1在第一模式下处于显示状态。可以设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大于设定亮度,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均发出高亮光线,以提高显示面板进行指纹解锁的准确性。优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还可以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均发出绿色的光线,即使能寄存器开关在第一模式下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显示高亮绿色用于指纹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大于设定亮度,这里的设定亮度对应的具体灰阶值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设定亮度对应的具体灰阶值,确保第一感光区域A1显示时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能满足指纹识别精度的需求即可。
可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发光。
具体地,可以在使能寄存器开关中消耗少量字节存储第一感光区域A1的位置,例如通过OTP固化烧录实现前述存储,使能寄存器开关可以通过第一感光区域A1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即确定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进而根据获取的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去控制这部分发光单元发光,使得第一感光区域A1在第一模式下进行显示,例如第一感光区域A1显示高亮绿色。
优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一感光区域A1的形态和第一感光区域A1的面积,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一感光区域A1的形态和第一感光区域A1的面积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发光。使能寄存器开关可以通过第一感光区域A1的位置、形态和面积信息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S120、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可选地,第一模式可以为AOD模式,第二模式可以为NORMAL模式,AOD模式为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息屏模式,NORMAL模式即为显示屏的普通显示模式,即显示屏进行全面屏显示的模式。示例性地,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进行高亮绿色显示,以使得第一感光器件,即指纹识别器件进行指纹识别,当用户用手指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感光区域A1时,若指纹识别器件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与预先存储的指纹相匹配,则可以解锁显示屏,使得显示屏进入全面屏显示的NORMAL模式,即显示屏的所有区域的发光单元均发光。
同样以需要指纹解锁显示屏以进行视频通话的应用场景为例,用户接到视屏通话的要求,但是需要指纹解锁显示屏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视屏通话,此时用户可以在显示屏处于第一模式时,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感光区域A1,利用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第一感光器件,即指纹识别器件解锁显示屏进入视屏通话的界面。
现有技术中,用户解锁显示屏进入视频通话的界面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进行显示,即显示屏中的发光单元均发光,也就是说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也发光,而显示屏在显示时,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严重影响了第二感光区域A2的光线透过率,使得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第二感光器件,例如摄像器件无法采集到足够的光线进行拍照或摄像等操作,影响第二感光器件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即显示屏由AOD模式进入NORMAL模式时,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使得在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即摄像部件进行拍照或者摄像时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即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在摄像部件工作时不进行显示,进而有效避免了摄像部件工作时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发光影响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正常工作的问题,实现了根据摄像部件的工作状态对第二感光区域A2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在实现全面屏的同时,优化了第二感光部件的感光效果。
另外,也可以从系统端对显示屏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的第二感光区域A2进行遮黑处理,仅关掉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但是第三方软件为了适用显示装置的不同机型,无法满足前置摄像部件关闭即关闭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的要求,即虽然对于显示装置或者显示终端来说,前置摄像部件所在位置和所占据的区域是固定的,但是对于第三方软件来说,在适应显示装置的不同机型时,前置摄像部件的位置和所占的区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第三发软件没有办法针对显示屏的固定位置进行遮黑处理,以达到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的发光单元的目的。
目前为实现对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的遮黑处理,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需要开辟单独的显示空间,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驱动芯片用于控制两个感光区域的程度是不同的,即驱动芯片中用于控制两个感光区域的使能寄存器的独立设置,这样就需要驱动芯片集成有更多的功能,消耗了驱动芯片内部的资源,导致驱动芯片体积过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第一感光区域A1由显示高亮绿色切换为不显示,即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由发光转换至不发光,而在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例如显示屏由指纹解锁界面进入指纹解锁后的界面,在显示屏刚刚进入指纹解锁后的界面时,显示屏所有区域的发光单元均发光,即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也发光,为避免第二感光部件工作时第二感光区域A2中发光的发光单元影响第二感光器件,例如摄像部件的正常工作,需要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
综上,由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第一感光区域A1中的发光单元由不发光切换至发光,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同样由发光切换至不发光,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设置在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使能寄存器开关除了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可以利用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两个发光区域中发光单元发光状态的切换情况一致的特性,复用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在复用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时,使能寄存器开关仅需要更改控制的显示屏中区域的位置、区域的形态以及区域所占的面积,同时复用使能寄存器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即控制前置摄像部件进行拍照或者摄像等操作。
这样,在实现了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进行感光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以避免第二感光区域A2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复用了驱动芯片中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即复用了驱动芯片中相同的程序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建立了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二感光区域A2和第二感光部件是否工作之间的触发关系,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功能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内部资源的过度消耗,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中驱动芯片的体积。
可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
具体地,类似前述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的过程,使能寄存器开关可以通过第一感光区域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即确定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进而根据获取的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去控制这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使得第一感光区域A1在第二模式下不进行显示。
优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一感光区域A1的形态和第一感光区域A1的面积,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一感光区域A1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一感光区域A1的形态和第一感光区域A1的面积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使能寄存器开关可以通过第一感光区域A1的位置、形态和面积信息获取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可选的,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二感光区域A2在显示屏上的位置,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二感光区域A2在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
具体地,可以在使能寄存器开关中消耗少量字节存储第二感光区域A2的位置,例如通过OTP固化烧录实现前述存储,使能寄存器开关则可以通过第二感光区域A2的位置获取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即确定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进而根据获取的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在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利用使能寄存器开关去控制这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使得第二感光区域A2在第二模式下不显示,即实现了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进行感光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以避免第二感光区域A2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
优选地,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第二感光区域A2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二感光区域A2的形态和第二感光区域A2的面积,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第二感光区域A2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第二感光区域A2的形态和第二感光区域A2的面积获取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该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使能寄存器开关则可以通过第二感光区域A2的位置、形态和面积信息获取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位置,即确定具体哪些发光单元为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进一步提高了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感光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感光控制方法还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在第二感光部件退出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同样的,图4所示的感光控制方法同样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发光控制装置执行,同样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如图4所示,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S210、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S220、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S230、使能寄存器开关在第二感光部件退出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后,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即触发摄像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摄像部件进行拍照或者摄像等操作,在第二感光器件完成拍照或摄像等操作时,为满足显示装置对全面屏显示的要求,可以利用使能寄存器开关在第二感光部件退出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即摄像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即可实现在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进行感光工作时,使能寄存器开关可以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不发光,避免持续发光的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影响第二感光器件,即摄像部件的工作性能;在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结束感光工作时,使能寄存器可以控制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发光,有利于全面屏的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该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包括使能寄存器开关,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优选地,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以及在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A1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第二感光区域A2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其中,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第一感光区域A1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第二感光区域A2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了第二感光部件即摄像部件进行感光工作时,关闭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以避免第二感光区域A2持续发光对前置摄像部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同时,复用了驱动芯片中同一个使能寄存器开关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即复用了驱动芯片中相同的程序同时控制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中的发光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建立了第一感光区域A1和第二感光区域A2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二感光区域A2和第二感光部件是否工作之间的触发关系,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功能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对驱动芯片内部资源的过度消耗,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中驱动芯片的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具备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例如可以集成于显示屏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还向显示屏提供显示用信号,例如像素扫描信号和像素灰阶信号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结合图2和图5,可以设置显示装置还包括设备本体2,设备本体2包括第一部件区域和第二部件区域,显示屏1覆盖在设备本体2上。图5中的箭头表示外界光线的入射方向,第一部件区域位于显示屏1的第一感光区域的下方,第一部件区域设置有透过第一感光区域A1进行光线采集的第一感光部件,第一感光部件例如可以为指纹识别部件,第二部件区域位于显示屏的第二感光区域A2的下方,第二部件区域设置有透过第二感光区域A2进行光线采集的第二感光部件,第二感光部件例如可以为摄像部件,例如前置摄像头。示例性地,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掌上电脑或者ipod等数码设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感光区域和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一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对应设置有第二感光部件和发光单元,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所述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包括: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模式下,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获取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面积;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面积获取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还包括: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获取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面积;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形态和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的面积获取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
复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根据获取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位置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在所述第二感光部件退出感光工作模式之后,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为指纹识别部件,所述第二感光区域为摄像区域,所述第二感光部件为摄像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大于设定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还包括:
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控制对应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为AOD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NORMAL模式。
11.一种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所述感光控制装置包括:
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感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寄存器开关用于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时控制对应所述第一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并控制对应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以及触发所述第二感光部件进入感光工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控制装置集成于所述显示屏的驱动芯片中。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显示屏的感光控制装置。
CN202010038870.3A 2020-01-14 2020-01-14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309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870.3A CN111309135B (zh) 2020-01-14 2020-01-14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8870.3A CN111309135B (zh) 2020-01-14 2020-01-14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9135A CN111309135A (zh) 2020-06-19
CN111309135B true CN111309135B (zh) 2021-07-16

Family

ID=7115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8870.3A Active CN111309135B (zh) 2020-01-14 2020-01-14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9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3809B (zh) * 2020-07-17 2022-06-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57631B (zh) * 2020-10-29 2024-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4694296A (zh) * 2020-12-31 2022-07-0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38376B (zh) * 2021-11-25 2024-02-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8580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市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手机摄像头放大,聚焦功能提取指纹图像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819011A (zh) * 2017-09-28 2018-03-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移动终端和显示方法
CN209044422U (zh) * 2017-12-27 2019-06-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81910A (zh) * 2019-09-1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528783B2 (en) * 2015-12-11 2020-01-07 Vkan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creen having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3798A1 (en) * 2016-11-15 2018-05-24 Bidirectional Displa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capturing fingerprint or other images on display screen
CN107122759B (zh) * 2017-05-11 2020-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器件、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28783B2 (en) * 2015-12-11 2020-01-07 Vkan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creen having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function
CN106778580A (zh) * 2016-12-07 2017-05-31 深圳市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手机摄像头放大,聚焦功能提取指纹图像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819011A (zh) * 2017-09-28 2018-03-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移动终端和显示方法
CN209044422U (zh) * 2017-12-27 2019-06-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81910A (zh) * 2019-09-1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9135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9135B (zh) 显示屏的感光控制方法及其感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
EP3168782B1 (en) Screen module and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method
US9013613B2 (e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803820B2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10084934A1 (en)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information input method,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and electronic unit
US8514201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display-and-image pickup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087662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terminal scree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CN109143670B (zh)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45555A1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85230A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显示方法
US11863855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TW201413543A (zh) 光學式觸控板及其亮度控制方法
US11114032B2 (en) Display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17992B (zh) 终端、终端的补光控制方法、制备方法及装置
US910053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2764659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0204945A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CN110969949A (zh) 复合型显示屏、复合型显示屏模块和其显示控制方法
KR2007006666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13851096B (zh) 亮度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51302B (zh) 灯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127105B2 (ja) 光学指紋モジュール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11382609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16486691A (zh) 集成式传感器模组、移动设备、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6939072A (zh) 终端、光感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