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518A -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518A
CN112448518A CN202010879610.9A CN202010879610A CN112448518A CN 112448518 A CN112448518 A CN 112448518A CN 202010879610 A CN202010879610 A CN 202010879610A CN 112448518 A CN112448518 A CN 112448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ortion
electrical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al
phase
wi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96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津润
高桥范行
二森敬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由振动引起的保持部的破损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一种配置构造,将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配置于被固定部件,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具有多个导电线(21~26)并连接旋转电机(1)中的定子(5)的线圈端部(520)与端子板(3)的电极(31~33),其中,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具备保持多个导电线(21~26)的保持部(201),该保持部(201)以一并地覆盖多个导电线(21~26)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在保持部(201)与被固定部件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101),并且经由缓冲部件(101)将保持部(201)配置于被固定部件。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将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的线圈端部与端子板的电极连接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作为这样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公知具备多个导电线、以及以一并地覆盖多个导电线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并持多个导电线的保持部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
尤其在搭载于车辆的旋转电机所使用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中,为了抑制振动的影响,研究出将保持部配置于定子铁芯等被固定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02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地将保持部配置于被固定部件的情况下,有在保持部与被固定部件之间产生由制造误差引起的间隙的可能性。若在产生了该缝隙的状况下施加振动,则保持部与被固定部件反复碰撞,有保持部破损的担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振动引起的保持部的破损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作为目的,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将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配置于被固定部件,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具有多个导电线并连接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的线圈端部与端子板的电极,其中,上述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具备保持上述多个导电线的保持部,该保持部以一并地覆盖上述多个导电线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在上述保持部与被固定部件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并且经由上述缓冲部件将上述保持部配置于上述被固定部件。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振动引起的保持部的破损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旋转电机的结构例,(a)是整体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从轴向观察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端子板、以及定子铁芯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组合4个线圈片而成的线圈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一部分和安装于定子铁芯的多个线圈片中的一部分线圈片的直线部的立体图。
图5示出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a)是轴向视图,(b)是周向视图,(c)是立体图。
图6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图,(b)是从第一保持部的下表面侧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7的(a)、(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图。
图8的(a)、(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图。
符号的说明
1—旋转电机,100—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1—缓冲部件,2—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1—第一U相导线(导电线),22—第二U相导线(导电线),23—第一V相导线(导电线),24—第二V相导线(导电线),25—第一W相导线(导电线),26—第二W相导线(导电线),201—第一保持部(保持部),202—第二保持部,203—第三保持部,3—端子板,31—第一电极(电极),32—第二电极(电极),33—第三电极(电极),5—定子,51—定子铁芯,520—线圈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的旋转电机的结构例,(a)是整体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该旋转电机1具备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端子板3、在中心部插通有轴11的转子(旋转件)4、以及配置为包围转子4的定子(固定件)5。转子4在由软磁金属构成的转子铁芯41中埋入有多个磁铁42,并与轴11一起旋转。定子5具有由软磁金属构成的定子铁芯51和多个线圈片52。
旋转电机1搭载于电动汽车、所谓混合动力车等由电力驱动的车辆。以下的说明中,说明旋转电机1作为电动机来使用的情况,但也能够将旋转电机1用作发电机。并且,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轴11的旋转轴线O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通过旋转轴线O且与旋转轴线O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并将与轴向及径向垂直的方向称作周向。
图2是从轴向观察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端子板3、以及定子铁芯51的结构图。图3是示出组合4个线圈片52而成的线圈单元50的立体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便于说明,将定子铁芯51的轴向两侧中的配置有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及端子板3的一侧称作上侧,并将其相反侧称作下侧。其中,该上侧及下侧并非特定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的上下。
端子板3具有由树脂构成的基台30和第一电极31~第三电极33。基台30固定于收纳定子5的图示省略的壳体,从控制器向第一电极31~第三电极33供给三相交流电流。
定子铁芯51一体地具有圆筒状的背轭511、以及从背轭51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5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有72个齿512,并在周向上相邻的齿512之间形成有槽口510。
各个线圈片52具有:收纳在定子铁芯51的槽口510内的一对直线状的主体部521;从槽口510突出并配置于定子铁芯51的上侧的一对倾斜部522;从各个倾斜部522中的上侧端部进一步朝向上方沿轴向延伸的一对直线部523;以及在定子铁芯51的下侧连接一对主体部521的连接部524。倾斜部522以相对于主体部521成钝角的方式倾斜。
并且,线圈片52由铜、铝等具有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金属52M以及覆盖导电性金属52M的表面的绝缘性的包覆层52I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性金属52M是截面呈矩形的扁单线,包覆层52I由搪瓷涂层构成。在作为直线部523的上方的端部的线圈端部520中,包覆层52I被除去而导电性金属52M露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288个线圈片52安装于定子铁芯51,在各槽口510内收纳8根主体部521。288个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彼此焊接而构成两组三相(U相、V相、以及W相)定子绕组。并且,两组三相定子绕组中的第一组三相定子绕组与第二组三相定子绕组的电角的相位偏离预定角度。第一组三相定子绕组相比第二组三相定子绕组形成于定子铁芯51的外周侧。此外,线圈端部520彼此的焊接部分也可以由树脂进行涂层。
图4是示出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的一部分和安装于定子铁芯51的多个线圈片52中的一部分线圈片52的直线部523的立体图。图5示出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a)是轴向视图,(b)是周向视图,(c)是立体图。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具有6根导电线和3个端子,将端子板3的第一电极31~第三电极33与各相的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分别连接。作为旋转电机用的布线部件,公知导电线形成为环状的所谓集电环,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与集电环不同,是导电线未形成环状的非环状的布线部件。并且,6根导电线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形状的程度而刚性较高。
6根导电线由第一U相导线21及第二U相导线22、第一V相导线23及第二V相导线24、第一W相导线25及第二W相导线26构成。3个端子由U相端子27、V相端子28、以及W相端子29构成。U相端子27具有与端子板3的第一电极31连接的板部271、以及一起铆接第一U相导线21及第二U相导线22的铆接部272。在板部27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70,板部271由插通在螺栓插通孔270中的螺栓34(参照图2)与第一电极31连接。
同样,V相端子28具有与端子板3的第二电极32连接的板部281以及一起铆接第一V相导线23及第二V相导线24的铆接部282。在板部28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80,板部281由插通在螺栓插通孔280中的螺栓35(参照图2)与第二电极32连接。并且,同样,W相端子29具有与端子板3的第三电极33连接的板部291以及一起铆接第一W相导线25及第二W相导线26的铆接部292。在板部29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90,板部291由插通在螺栓插通孔290中的螺栓36(参照图2)与第三电极33连接。
第一U相导线21、第一V相导线23、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将各相的端子27、28、29与相当于第一组三相定子绕组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部的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电连接。第二U相导线22、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二W相导线26将各相的端子27、28、29与相当于第二组三相定子绕组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部的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电连接。
第一U相导线21及第二U相导线22、第一V相导线23及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及第二W相导线26各自的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导电体2M的表面被绝缘性的包覆层2I包覆。作为导电性金属,例如能够适宜地使用铜或铜合金。作为包覆层2I,能够适宜地使用搪瓷涂层。导电体2M是单线(不是绞线的单一金属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冲压加工将截面呈圆形的圆单线成形为预定形状。其中,也可以由截面呈矩形的扁单线形成导电体2M。
并且,在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中,第一U相导线21及第二U相导线22、第一V相导线23及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及第二W相导线26由第一保持部201保持。第一保持部201是本发明的保持部的一个方式,以一并地覆盖第一U相导线21及第二U相导线22、第一V相导线23及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及第二W相导线26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并且,第二V相导线24及第一W相导线25由第二保持部202保持。另外,第一U相导线21、第一V相导线23、以及第二W相导线26由第三保持部203保持。第一保持部201~第三保持部203相互分离地形成,第一保持部201与第二保持部202由连结部204连结,第一保持部201与第三保持部203由连结部205连结。第一保持部201~第三保持部203以及连结部204、205由通过注射成型来一体成形的树脂构成。第一保持部201~第三保持部203以及连结部204、205为了保持导电线,优选具有刚性,例如能够使用由PPS(聚苯硫醚)构成的材料。
第一U相导线21、第一V相导线23、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具有:从第一保持部201沿轴向伸出并与各相的端子27、28、29分别连接的伸出部211、231、251;从第一保持部201伸出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12、232、252;从延伸部212、232、252的端部朝向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轴向延长部213、233、253;以及焊接于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的连接部214、234、254。
连接部214、234、254从轴向延长部213、233、253的上侧的端部进一步朝向上方沿轴向延伸,分别焊接于相当于从定子铁芯51沿轴向突出的第一组三相定子绕组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部的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并且,第一U相导线21、第一V相导线23、以及第一W相导线25在包含连接部214、234、254的预定长度范围除去包覆层2I,从而导电体2M露出。
第二U相导线22、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二W相导线26具有:从第一保持部201沿轴向伸出并与各相的端子27、28、29分别连接的伸出部221、241、261;从第一保持部201伸出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22、242、262;从延伸部222、242、262的端部朝向上方沿轴向延伸的轴向延长部223、243、263;从轴向延长部223、243、263的端部进一步沿径向延伸并朝向定子铁芯51的内侧的径向延伸部224、244、264;以及以沿定子铁芯51的周向的方式相对于径向弯曲并焊接于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的连接部225、245、265。
连接部225、245、265从径向延伸部224、244、26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分别焊接于相当于从定子铁芯51沿轴向突出的第二组三相定子绕组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各定子绕组的端部的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并且,第二U相导线22、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二W相导线26在包含连接部225、245、265的预定长度范围除去包覆层2I,从而导电体2M露出。连接部225、245、265从径向延伸部224、244、264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定子铁芯51的周向弯曲,并沿周向延伸。
第二U相导线22、第二V相导线24、以及第二W相导线26的连接部225、245、265在比第一U相导线21、第一V相导线23、以及第一W相导线25的连接部214、234、254更靠定子铁芯51的径向内侧的位置与线圈端部520连接。连接部214、225、234、245、254、265的与线圈端部520对置的对置面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平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4、225、234、245、254、265与线圈片52的线圈端部520的焊接通过作为使用了惰性气体的电弧放电所进行的焊接方法之一的TIG(Tungsten InertGas:钨惰性气体)焊接来进行。在TIG焊接时,以线圈端部520从定子铁芯51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方式将定子5固定于夹具,焊枪的电极在轴向上与线圈端部520面对。
以第二U相导线22及第一W相导线25为例,如图4所示,在TIG焊接时,线圈端部520比连接部225、254更长地沿轴向突出,比连接部225、254更沿轴向突出的部分的线圈端部520因放电所产生的热熔化而焊接于连接部225、254。线圈端部520的前端部熔融后的熔融金属流下而与第二U相导线22的连接部226的上侧的侧面225a、第一W相导线25的连接部254的上表面255a接触。但并不限定于此,线圈端部520的前端面与连接部225的上侧的侧面225a及连接部254的上表面254a在轴向上的位置也可以相同。即,线圈端部520也可以相比连接部225、254不沿轴向突出。
第一保持部201具有保持6根导电线的主体部201a、以及以覆盖从主体部201a伸出至线圈端部520侧的导电线(延伸部212、222、232、242、252、262)的周围的方式从主体部201突出地设置的多个突出部201b~201d。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延伸部222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一突出部201b。并且,以一并地覆盖延伸部242、252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二突出部201c。另外,以一并地覆盖延伸部212、232、262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三突出部201d。各突出部201b~201d以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从主体部201a突出的方式与主体部201a设为一体。
并且,第一保持部201具有以覆盖从主体部201a向各相的端子27、28、29侧延伸的导电线(伸出部211、221、231、241、251、261)的周围的方式从主体部201突出地设置的多个端子侧突出部201e~201g。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并地覆盖伸出部211、221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伸出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一端子侧突出部201e。并且,以一并地覆盖伸出部231、241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伸出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二端子侧突出部201f。另外,以一并地覆盖伸出部251、261的从主体部201a伸出的伸出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有第三端子侧突出部201g。各端子侧突出部201e~201g以从主体部201a向轴向突出的方式与主体部201a设为一体。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如图1的(b)及图6的(a)、(b)所示,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是将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配置于作为被固定部件的定子铁芯51的构造。此外,此处,说明被固定部件是定子铁芯51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被固定部件也可以是收纳定子铁芯51的壳体。并且,被固定部件也可以是配置于定子铁芯51的绝缘板、金属板。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构成为,在第一保持部201与定子铁芯51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101,并经由缓冲部件101将第一保持部固定于定子铁芯51。
缓冲部件101由具有弹性的片状部件构成,起到抑制第一保持部201因振动而反复碰撞到定子铁芯51从而破损的作用。为了吸收由振动引起的第一保持部201的摆动,作为缓冲部件101,优选使用具有柔软性的部件,并且可以使用由比作为被固定部件的定子铁芯51以及第一保持部201柔软的材质构成的部件。
并且,在使用时,周围的温度变高,因而作为缓冲部件101,优选使用由耐高温(例如150℃~200℃)的材质构成的部件。另外,在旋转电机10是油冷马达的情况下,在使用时与冷却用的油接触,从而作为缓冲部件101,优选使用耐油性优异的部件。作为满足这样的特性的材质,可以举出氟橡胶、硅酮橡胶、丙烯酸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
考虑缓冲部件101所使用的材质的弹性模量等,缓冲部件101的厚度设为能够充分抑制振动对第一保持部201的影响的厚度即可。具体而言,作为缓冲部件101,在使用由氟橡胶等橡胶构成的部件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且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2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部件101具有覆盖主体部201a的底面的主体部保护部101a以及覆盖第一突出部201b~第三突出部201d的底面的第一突出部保护部101b~第三突出部保护部101d,覆盖第一保护部201的大致整个底面地设置。此外,缓冲部件101也可以不是形成为一体,例如,主体部保护部101a与第一突出部保护部101b~第三突出部保护部101d也可以分体。
缓冲部件101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和定子铁芯51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预先在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粘接固定有缓冲部件101的一个面(上表面),并在安装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时将缓冲部件101的另一个面(下表面)粘接固定于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预先在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缓冲部件101,并在安装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时将第一保持部201与缓冲部件101粘接固定。
并且,优选为,在安装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时,通过将第一保持部201按压到定子铁芯51侧,缓冲部件101成为以被压扁的方式变形的状态。由此,抑制由振动引起的第一保持部201的摆动,从而更加抑制第一保持部201因振动所致的损伤。此外,由于通过向定子铁芯51按压第一保持部201来保持缓冲部件101,所以缓冲部件101也可以仅粘接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和定子铁芯51的一方。此外,在缓冲部件101未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和定子铁芯51双方的情况下,因由振动等产生的位置偏移,缓冲部件101有脱落的担忧,从而缓冲部件101优选粘接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和定子铁芯51的至少一方。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缓冲部件101做成与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以覆盖第一保持部201的大致整个底面的方式设有缓冲部件101,但也可以如图7的(a)、(b)所示,以仅覆盖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缓冲部件101。可以如图7的(a)所示,在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的中央部设置缓冲部件101,也可以如图7的(b)所示,分离地设置多个缓冲部件101。由此,能够减少缓冲部件101的使用量,从而实现成本的减少。图7的(a)、(b)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将缓冲部件101预先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的情况。
并且,也可以如图8的(a)所示,以从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向侧方伸出的方式设置缓冲部件101。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缓冲部件101稳固地固定于定子铁芯51,以免未被第一保持部201按压的缓冲部件101的缘部因振动的影响而剥离。此外,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螺纹紧固固定等将缓冲部件101的缘部稳固地固定于定子铁芯51。图8的(a)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将缓冲部件101预先固定于定子铁芯51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如图8的(b)所示,在第二保持部202及第三保持部203与定子铁芯51之间也设有缓冲部件102、103。由此,抑制第二保持部202及第三保持部203因振动所致的损伤。缓冲部件102、103固定于第二保持部202及第三保持部203和定子铁芯51的至少一方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设置缓冲部件101的情况,但也考虑以下情况:如图9所示,在第一保持部201的底面设置有台阶,使与定子铁芯51的侧面对置的台阶面201h抵接于定子铁芯51的侧面,并以覆盖定子铁芯51的角部的方式设置第一保持部201。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第一保持部201与定子铁芯51的侧面因振动而碰撞的情况,优选在台阶面201h与定子铁芯51的侧面之间也设置缓冲部件101,并且优选在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和侧面双方设置缓冲部件101。此处,遍及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和侧面地设有1片缓冲部件101,但也可以为设于定子铁芯51的上表面的缓冲部件101与设于定子铁芯51的侧面的缓冲部件101分体。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片状的缓冲部件101粘接固定于第一保持部201、定子铁芯51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缓冲部件101也可以通过双色成形来与第一保持部201一体成形。在双色成形时,可以使构成第一保持部201的树脂和构成缓冲部件101的树脂向金属模具流入,来一体成形第一保持部201和缓冲部件101。
并且,虽然未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及,但也可以以覆盖作为被固定部件的定子铁芯51、线圈片52、以及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的一部分的方式进一步设置树脂模制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201经由缓冲部件101固定于作为被固定部件的定子铁芯51,因而能够抑制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因进行该树脂模制时的树脂压力而产生位置偏移。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中,在第一保持部201与作为被固定部件的定子铁芯51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101,并经由缓冲部件101将第一保持部201配置于定子铁芯51。由此,即使在因制造误差等而在第一保持部201与定子铁芯51之间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用缓冲部件101填埋该间隙,从而能够抑制第一保持部201碰撞到定子铁芯51而破损的情况。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引用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等来记载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把握的技术思想。其中,以下记载中的各符号等并非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在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等。
[1]一种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其将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配置于被固定部件,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具有多个导电线21~26并连接旋转电机1中的定子5的线圈端部520与端子板3的电极31~33,其中,上述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2具备保持上述多个导电线21~26的保持部201,该保持部201以一并地覆盖上述多个导电线21~26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在上述保持部201与被固定部件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101,并且经由上述缓冲部件101将上述保持部201配置于上述被固定部件。
[2]根据[1]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上述缓冲部件101由比上述保持部201柔软的材质构成。
[3]根据[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上述缓冲部件101固定于上述保持部201和上述被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
[4]根据[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上述缓冲部件101由粘接固定于上述保持部201和上述被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片状部件构成。
[5]根据[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1,上述缓冲部件101与上述保持部201一体成形。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100,上述被固定部件是上述旋转电机1的定子铁芯51或者壳体。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对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加以限定。并且,应留意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组合不限定为是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所必需的。另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形来实施。

Claims (6)

1.一种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将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配置于被固定部件,上述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具有多个导电线并连接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的线圈端部与端子板的电极,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具备保持上述多个导电线的保持部,该保持部以一并地覆盖上述多个导电线的方式将树脂进行模制而成,
在上述保持部与被固定部件之间设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件,并且经由上述缓冲部件将上述保持部配置于上述被固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部件由比上述保持部柔软的材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部件固定于上述保持部和上述被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部件由粘接固定于上述保持部和上述被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片状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部件与上述保持部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固定部件是上述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或者壳体。
CN202010879610.9A 2019-08-29 2020-08-27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Pending CN1124485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6708A JP7268542B2 (ja) 2019-08-29 2019-08-29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の配置構造
JP2019-156708 2019-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518A true CN112448518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67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9610.9A Pending CN112448518A (zh) 2019-08-29 2020-08-27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2008B2 (zh)
JP (1) JP7268542B2 (zh)
CN (1) CN1124485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2572B2 (en) * 2018-10-09 2022-11-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8020A (en) * 1979-09-26 1981-05-01 Nifco Inc Temperature fuse
DE10130117A1 (de) * 2001-06-22 2003-01-30 Minebea Co Ltd Gehäusedeckel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n Gleichstrommotor
JP4512803B2 (ja) 2008-10-15 2010-07-28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4832581B2 (ja) * 2010-01-29 2011-1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JP5721332B2 (ja) * 2010-03-05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ケースに設置されたインバータ端子台
JP5902726B2 (ja) * 2014-01-15 2016-04-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6278206B2 (ja) * 2015-06-29 2018-02-14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91580B1 (ja) 2015-10-19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温度式膨張弁
CN109891718B (zh) * 2016-12-09 2021-02-26 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用于电动潜油马达的电缆头电缆密封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2572B2 (en) * 2018-10-09 2022-11-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6986A1 (en) 2021-03-04
US11632008B2 (en) 2023-04-18
JP2021035299A (ja) 2021-03-01
JP7268542B2 (ja) 202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7728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固定子に用いられる部品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5519808B2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こ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る回転電機
US20070001526A1 (en) Rotational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2202262B (zh) 配电部件
JP2002530039A (ja) 電気エネルギを機械エネルギに変換する及び/又は機械エネルギを電気エネルギに変換する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896333B2 (ja) モータ
CN216016576U (zh) 母线单元
US7605516B2 (en) Motor, commutator, short-circuit membe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ommutator
CN112448518A (zh) 旋转电机用布线部件的配置构造
CN110692180B (zh) 马达
CN217063434U (zh) 用于马达的端子台
CN114977599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线圈连接装置
CN114825780A (zh) 旋转电机
JP7268541B2 (ja)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及びその固定構造
CN219875249U (zh) 电机绝缘体
JP7263982B2 (ja)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及び回転電機
EP3306788B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gulator
US11652382B2 (en) Motor wiring member
US11870245B2 (en) Surge suppression device and motor wiring component
CN116018746A (zh) 电动机
JPWO2022059348A5 (zh)
CN108702051B (zh) 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线圈单元
JP2023010348A (ja) 配線部品
JP2023173226A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2021048756A (ja)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Bomeiliche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