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7443A - 气体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气体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7443A
CN112447443A CN202010767037.2A CN202010767037A CN112447443A CN 112447443 A CN112447443 A CN 112447443A CN 202010767037 A CN202010767037 A CN 202010767037A CN 112447443 A CN112447443 A CN 112447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ixed
circuit breaker
temperature gas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正典
石井英二
西村隆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7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7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7015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characterised by flow directing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88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 H01H33/9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this movement being effected by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act-operating mechanism
    • H01H33/901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this movement being effected by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act-operating mechanism making use of the energy of the arc or an auxiliary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88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 H01H33/9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this movement being effected by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act-operating mechanism
    • H01H33/91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this movement being effected by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tact-operating mechanism the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air or g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3Cases; Reservoirs, tanks, piping or valves, for arc-extinguishing fluid;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afety arrangements,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 H01H33/56Gas reservoi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88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being produced or increased by movement of pistons or other pressure-producing parts
    • H01H2033/888Deflection of hot gasses and arcing products

Landscapes

  • Circuit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以更简单的结构确保绝缘性能的同时谋求装置的小型化的气体断路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特征在于,设置在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端部,并具有将通过加热填充于填充容器内的绝缘气体而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到所述填充容器内的多个孔的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倾斜地形成,该固定侧主导体与连接于电力系统的固定侧引出导体连接,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所述绝缘气体的开口部。

Description

气体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断路器,尤其涉及适合于具备高温气体引导部的气体断路器,该高温气体引导部具有将通过对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绝缘气体进行加热而产生的高温气体向填充容器内排出的多个孔。
背景技术
气体断路器是用于在电力系统中切断因相间短路或接地等而产生的短路电流的设备,一直以来广泛使用喷气型气体断路器。
该喷气型气体断路器通过利用与活动侧电弧触头直接连结的驱动喷气缸对消弧性气体进行机械压缩,从而产生高压的气流。并且,该高压的气流喷吹到在活动侧电弧触头与固定侧电弧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而切断电流。
通常,已知气体断路器中的切断性能取决于喷气室的压力上升。因此,除了基于以往的机械压缩的压力上升之外,还积极地利用电弧的热能使压力上升的热喷气并用型的气体断路器也被广泛使用。
该热喷气并用型的气体断路器除了基于机械压缩的压力之外,还利用电弧的热能来形成消弧性气体的喷吹压力,与以往的单独机械地压缩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切断动作所需的操作能量。
通常,在热喷气并用型气体断路器中,串联配置有在电流切断时取入电弧的热能的容积固定的升压室(称为热喷气室)和通过机械压缩而容积缩小的升压室(称为机械喷气室)这两个升压室,这两个升压室之间经由止回阀连通。
由在活动侧电弧触头与固定侧电弧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加热了的高温气体也包括被导入热喷气室而用于形成喷吹压力的高温气体,最终,经由活动侧及固定侧的导体内周空间以及活动侧及固定侧的导体内周空间向填充容器内排出。
通过上述的电弧加热了的高温气体在向导体内周空间及填充容器内排出时,与从原来存在于导体内周空间及填充容器内的低温气体混合而被冷却。但是,在高温气体未被充分冷却的情况下,会发生导体与填充容器之间的对地绝缘性能的降低,因此被排出的高温气体的冷却构造变得重要。
作为用于促进高温气体的冷却的构造,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在导体内空间配置多个叶片,通过在导体内空间中使高温气流回旋而促进高温气体与低温气体的混合的构造。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体断路器中,以回旋流的回旋方向彼此不同的方式,在流路内设置有多个具有用于在固定体侧导体的导体内空间形成回旋流的多个叶片构造的气体整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755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23315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断路器中,在固定体侧具有多个叶片形状的排气引导件以整体呈筒状的方式配置并构成排气筒。
可是,由于高温气体相对于断路器的中心轴在周向上被排出,因此难以适用于在周向侧具有引出导体的基部等高电场部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由于气体整流部设置有多个叶片,因此构造变得复杂,而且,由于以薄板状的构造形成叶片,因此难以保持叶片部分的强度。
此外,由于是用于谋求与固定侧主导体相当的固定支撑件内的气体的混合促进的构造,因此,在从固定侧主导体排出到填充容器内时,仅从固定支撑件侧面的开口部向侧面方向排出,关于同固定体侧导体与填充容器之间的低温气体的混合,以在固定支撑件内充分冷却为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断路器,能够在以更简单的结构确保绝缘性能的同时,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具备:填充容器,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固定侧主导体,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所述绝缘气体的开口部;活动侧主导体,由配置在所述填充容器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支承固定,并且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所述绝缘气体的排气孔;活动侧触头,与所述活动侧引出导体电连接;固定侧触头,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能够与所述活动侧触头接触分离;以及高温气体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端部,具有将通过加热所述绝缘气体而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到所述填充容器内的多个孔,所述气体断路器向切断时产生的所述电弧喷吹所述绝缘气体而进行消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倾斜地形成。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具备:填充容器,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固定侧主导体,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所述绝缘气体的开口部;活动侧主导体,由配置在所述填充容器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支承固定,并且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所述绝缘气体的排气孔;活动侧触头,与所述活动侧引出导体电连接;固定侧触头,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能够与所述活动侧触头接触分离;以及高温气体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端部,具有将通过加热所述绝缘气体而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到所述填充容器内的多个孔,所述气体断路器向切断时产生的所述电弧喷吹所述绝缘气体而进行消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由基部和从该基部沿轴向突出多个并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构成,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倾斜地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以更简单的结构确保绝缘性能的同时,谋求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1的闭路状态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1的开路状态下的绝缘气体的流动的气体断路器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1的高温气体引导部单体的概略结构图。
图3B是从图3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3C是沿着图3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为了容易理解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各自的朝向与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的位置关系,从不同的视线观察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1的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形状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2的高温气体引导部单体的概略结构图。
图5B是从图5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图5C是沿着图5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局部剖切地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3的高温气体引导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机构;2…填充容器;3…操作杆;4…绝缘喷嘴;5…活动侧主触头;6…固定侧主触头;7…绝缘支承筒;8…固定侧绝缘筒;9…活动侧主导体;10…排气孔;11…活动侧电弧触头;12…固定侧电弧触头;13…驱动件罩;14…活动侧引出导体;15…固定侧引出导体;16…轴排气孔;17…缸体;17a…活塞;18…排气轴;19…热喷气室;19a…热喷气室的机械喷气室侧外周部;19b…热喷气室的外周部;19c…热喷气室的机械喷气室侧端部;20…固定侧主导体;23…排气轴的流路;31…电弧;32…机械喷气室;33…喷气活塞;35…活动侧导体内周空间;36…第1孔;37…第2孔;40…止回阀;41…挡块;50…高温气体引导部;50a…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基部;51、51a、51b、51c…高温气体引导孔、52、52a、52b、52c…高温气体引导孔的朝向;53…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54、55…高温气体引导孔的流路截面积、100…气体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中,对同一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另外,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轴向”是指构成固定侧及活动侧主导体的圆筒的中心轴的方向(图1中的左右(水平)方向),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在“轴向”的情况下表示相同的意思。
实施例1
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100的实施例1的概略结构。图1表示气体断路器100的闭路状态,图2表示气体断路器100的开路状态。
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气体断路器100配置于电力系统(高压电路等)的中途,在因雷击等而产生短路电流时,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切断而使电力系统的通电停止,图1及图2所示的气体断路器100是喷气型气体断路器的例子。
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气体断路器100具备:填充容器2,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例如六氟化硫气体);活动侧主导体9,由配置在该填充容器2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7支承固定,并且连接于与电力系统(高压电路)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14,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31(参照图2)而升温及加压了的绝缘气体的排气孔10;排气轴18,能够沿活动侧主导体9的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该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具有用于排出升温及加压了的绝缘气体的轴排气孔16;操作机构1,与排气轴18连结,经由操作杆3输出向排气轴18的轴向的操作力;缸体17,与排气轴18同轴地连结,能够沿轴向在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周面上滑动;喷气活塞33,固定于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并且在活动侧主导体9的轴向上开口,使排气轴18能够在该开口部的内周面上滑动;活动侧主触头5,经由缸体17、活动侧主导体9电连接于活动侧引出导体14;以及固定侧主触头6,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15,并能够与活动侧主触头5接触分离。
并且,活动侧触头具有活动侧主触头5、绝缘喷嘴4以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固定侧触头具有固定侧主触头6和固定侧电弧触头12,活动侧电弧触头11经由排气轴18、操作杆3与操作机构1连接。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气体断路器100具备活动侧主导体9、排气轴18、缸体17和喷气活塞33,它们配置在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例如六氟化硫气体)的填充容器2的内部。在排气轴18的前方侧(图1以及图2的左侧)具备活动侧主触头5以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均相当于活动侧触头)。这些活动侧主触头5以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14。
并且,能够与活动侧主触头5以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接触分离的固定侧主触头6以及固定侧电弧触头12(均相当于固定侧触头)被支承固定于由固定侧绝缘筒8支承固定的固定侧主导体20,并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15。
因此,在上述的雷击等短路电流的产生时,活动侧主触头5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从固定侧主触头6及固定侧电弧触头12离开,从而电力系统的通电停止(该状态为图2)。
上述的活动侧主导体9由配置在填充容器2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7支承固定。该活动侧主导体9具有圆筒形状,缸体17能够在其内部滑动。另外,在活动侧主导体9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将高温、高压的绝缘气体从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排出到填充容器2的内部的排气孔10。
如图2所示,通过在活动侧电弧触头11从固定侧电弧触头12离开时产生的电弧31对绝缘气体进行加热及加压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绝缘气体。
另外,排气轴18是在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与活动侧主导体9同轴地设置的中空状,在该排气轴18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供由电弧31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流通的流路23。在该排气轴18的后方侧(图1及图2的右侧)侧面形成有轴排气孔16,该轴排气孔16用于将在上述流路23中流通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到排气轴18的外部。
另外,在排气轴18连结有输出向排气轴18的轴向的操作力的操作机构1(在图1及图2中,操作机构1经由操作杆3与排气轴18连结)。
而且,在产生短路电流时等,对操作机构1输入来自未图示的输出部的移动指示。根据来自该输出部的移动指示,操作机构1经由操作杆3使排气轴18向后方侧(图1及图2的右侧)移动,由此,活动侧主触头5及活动侧电弧触头11从固定侧主触头6及固定侧电弧触头12离开,电力系统被切断(该状态为图2)。
另外,缸体17相对于排气轴18与排气轴18同轴地连结,该缸体17能够随着排气轴18的轴向的移动而在圆筒形状的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滑动。
另外,在缸体17的后方侧(图1及图2的右侧)配置有与缸体17一体的活塞17a,在该活塞17a与喷气活塞33之间且在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形成有机械喷气室32。因此,缸体17与排气轴18一起向后方移动,从而机械喷气室32的内部的绝缘气体被压缩。
另外,在缸体17的内部且在活塞17a的前方侧(图1及图2的左侧)形成有热喷气室19,在该热喷气室19中导入由电弧31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
上述的热喷气室19与机械喷气室32及活动侧导体内周空间35通过以围绕排气轴18的方式形成的第1孔36及第2孔37,按照热喷气室19、机械喷气室32、活动侧导体内周空间35的顺序串联连通。
另外,在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32侧的端部设置有止回阀40,该止回阀40在挡块41与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侧端部19c之间动作,止回阀40与热喷气室19的内壁接触,由此第2孔37被封闭。
另外,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侧外周部19a相对于热喷气室19的外周部19b和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侧端部19c具有斜度。即,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侧外周部19a形成为随着从热喷气室19的外周部19b朝向热喷气室19的机械喷气室侧端部19c而热喷气室19的径向长度变小的倾斜。
另外,在缸体17的前方(图1及图2的左侧)顶端配置有活动侧主触头5,在排气轴18的前方(图1及图2的左侧)顶端,以被该活动侧主触头5围绕的方式,配置有活动侧电弧触头11。
上述活动侧电弧触头11面向排气轴18的内部(即,流路23),在活动侧电弧触头11上覆盖有驱动件罩13。并且,以围绕活动侧电弧触头11以及固定侧电弧触头12的方式,在缸体17的前方(图1以及图2的左侧)顶端配置有绝缘喷嘴4。
另外,喷气活塞33是固定于活动侧主导体9的内部的圆盘状的活塞,而且,喷气活塞33的中心附近开口,在该开口部插入有排气轴18。由此,排气轴18在固定的喷气活塞33的开口部的内侧面上滑动而能够在轴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关于固定侧,通过在活动侧电弧触头11从固定侧电弧触头12离开时所产生的电弧31而产生的高温气体经由绝缘喷嘴4的内周与固定侧电弧触头12的外周的空间而被排出到固定侧主导体20的内周空间。
另外,关于固定侧电弧触头12,存在完全固定的情况、和连结于与活动侧的移动联动地移动的双驱动机构的情况,但在任意情况下都能够应用本发明。
并且,向固定侧主导体20的内周空间排出的高温气体(图2中用箭头表示)一边与存在于固定侧主导体20内的低温气体混合一边在轴向上移动而到达高温气体引导部50(该高温气体引导部50与固定侧主导体20一体或分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高温气体引导部50与固定侧主导体20分体设置),经由形成于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圆柱形状的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向填充容器2内排出。
在图3A、图3B以及图3C中示出上述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详细情况。图3A是表示高温气体引导部50单体的概略结构图,图3B是从图3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图3C是沿着图3B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具有在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圆柱形状的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51c),该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以及52c相对于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倾斜地形成。
使用图4对此进行说明。图4是为了容易理解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以及52c与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的位置关系,从不同的视线观察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以及52c相对于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倾斜地形成,并且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与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及52c成为不交叉,即,扭转的位置关系(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中心轴扭转,以使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各自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错开),通过了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高温气体形成具有朝向与轴向正交的周向的回旋流成分的气流。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具有回旋方向流速的高温气体在周向上高温气体扩散,并且轴向流速减少与回旋方向流速增加的量对应的量,因此,通过双方的效果,轴向的高温气体的到达距离减小。
另外,通过形成为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接触的面积变大,通过回旋流的形成能够促进与周围的低温气体的混合效果,由此能够提高高温气体的冷却性能。
除此之外,高温气体引导部50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具有由薄板构成的多个叶片的构造等相比,能够增大叶片、安装部的强度(即,本实施例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由于没有叶片,因此构造简单,由于能够取得较大厚度,因此能够增大强度),也能够确保固定侧主导体20内由于高温气体而成为高压时的相对于压力的强度。
通过以上的效果,在设置有没有以往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构造、朝向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的开口部(与轴向平行的开口部)的情况下,高温气体直接沿轴向直进,因此需要较大地确保用于确保固定侧主导体20与填充容器2之间的绝缘的距离。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所示的气体断路器中,根据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效果使从固定侧主导体20排出的高温气体温度降低,能够缩短高温气体的轴向到达距离,降低用于确保固定侧主导体20与填充容器2之间的绝缘的距离,在能够确保与高温气体排气对应的绝缘性能的同时,实现气体断路器整体的小型化。
实施例2
图5A、图5B及图5C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2。图5A、图5B以及图5C是相当于实施例1的图3A、图3B以及图3C的图。
该图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气体断路器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气体断路器中,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与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孔中心轴正交的流路截面积在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孔两端的开口部(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入口和出口)处,成为任意一方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流路截面积比另一方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流路截面积大的形状的例子。
具体而言,如图5C所示,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不是圆柱形状而是锥形状,由此图5C的右侧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的流路截面积54比图5C的左侧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的流路截面积55小。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然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例如能够通过改变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孔径来简单地进行高温气体引导部50以后的高温气体分布形状的调整。
实施例3
图6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的实施例3。
该图所示的气体断路器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气体断路器中,以管状的形状实现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例子。
即,在上述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在高温气体引导部50形成有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但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由从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基部50a突出的管状的形状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温气体引导部50由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基部50a和从该基部50a沿轴向突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并形成为管状的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构成,形成为管状的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以及52c相对于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倾斜地形成。
形成为上述管状的多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在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的管状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以及52c相对于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倾斜地形成,并且固定侧主导体20的轴向53与管状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各自的朝向52a、52b及52c成为不交叉,即,扭转的位置关系(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中心轴扭转,以使管状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各自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错开),通过了管状的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高温气体形成具有朝向与轴向正交的周向的回旋流成分的气流。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当然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使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壁厚变薄,因此能够减少重量。
另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高温气体引导部50的制作都可以使用铸造、基于3D打印机的造型、焊接等任意加工方法。另外,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也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也可以改变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孔径,也可以如实施例1及2那样,在配置有3个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中心具有小径的孔等)。
另外,关于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中心轴,不一定由直线定义,也可以由任意的曲线定义。该情况下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朝向52a、52b及52c由朝向填充容器2侧的一侧的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及51c的开口端定义。即,由高温气体引导孔51a、51b以及51c的端部开口部朝向哪里来定义。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Claims (12)

1.一种气体断路器,具备:填充容器,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固定侧主导体,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所述绝缘气体的开口部;活动侧主导体,由配置在所述填充容器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支承固定,并且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所述绝缘气体的排气孔;活动侧触头,与所述活动侧引出导体电连接;固定侧触头,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能够与所述活动侧触头接触分离;以及高温气体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端部,具有将通过加热所述绝缘气体而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到所述填充容器内的多个孔,所述气体断路器向切断时产生的所述电弧喷吹所述绝缘气体而进行消弧,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倾斜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一体或分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在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各自的中心轴成为扭转的位置关系,并且通过了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各孔的所述高温气体形成具有朝向周向的回旋成分的排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分别以排出的所述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错开的方式使各孔的中心轴扭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分别为圆柱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各自的与所述孔的中心轴正交的所述孔的流路截面积在所述孔的两端的开口部处相等,或者任一方的所述孔的流路截面积比另一方的所述孔的流路截面积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孔分别为锥形状。
9.一种气体断路器,具备:填充容器,填充有具有消弧性的绝缘气体;固定侧主导体,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因切断时产生的电弧而升温及加压了的所述绝缘气体的开口部;活动侧主导体,由配置在所述填充容器的内部的绝缘支承筒支承固定,并且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活动侧引出导体,具有用于排出所述绝缘气体的排气孔;活动侧触头,与所述活动侧引出导体电连接;固定侧触头,电连接于与电力系统连接的固定侧引出导体,能够与所述活动侧触头接触分离;以及高温气体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端部,具有将通过加热所述绝缘气体而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到所述填充容器内的多个孔,所述气体断路器向切断时产生的所述电弧喷吹所述绝缘气体而进行消弧,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由基部和从该基部沿轴向突出多个并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构成,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侧主导体的轴向倾斜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在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各自的中心轴成为扭转的位置关系,并且通过了所述高温气体引导部的各孔的所述高温气体形成具有朝向周向的回旋成分的排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管状的多个所述孔分别以排出的所述高温气体的流动方向错开的方式使各孔的中心轴扭转。
CN202010767037.2A 2019-09-05 2020-08-03 气体断路器 Pending CN1124474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1723 2019-09-05
JP2019161723A JP7177022B2 (ja) 2019-09-05 2019-09-05 ガス遮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7443A true CN112447443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037.2A Pending CN112447443A (zh) 2019-09-05 2020-08-03 气体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74496A1 (zh)
JP (1) JP7177022B2 (zh)
CN (1) CN11244744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59565U (zh) * 1977-05-23 1978-12-14
JPS5849553Y2 (ja) * 1978-04-07 1983-11-11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駆動形ガスしや断器
JP5516568B2 (ja) * 2011-12-28 2014-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ッファ形ガス遮断器
JP2015170544A (ja) * 2014-03-10 201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ガス遮断器
JP6641798B2 (ja) * 2015-08-31 2020-02-0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ガス遮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9912A (ja) 2021-03-11
JP7177022B2 (ja) 2022-11-22
US20210074496A1 (en) 2021-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4677B2 (en) High voltage gas circuit breaker
US7402771B2 (en) Circuit breaker
US10964498B2 (en) Gas-insulated low- or medium-voltage load break switch
KR101657454B1 (ko) 가스절연 차단기
JP6818604B2 (ja) ガス遮断器
US10796869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CN112447443A (zh) 气体断路器
JP2019091590A (ja) ガス遮断器
EP3248203B1 (en) Exhaust diffuser for a gas-insulated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US20180226214A1 (en) Gas Breaker
WO2018066119A1 (ja) ガス遮断器
EP3261107A1 (en) Gas-insulated low- or medium-voltage switch with swirling device
WO2018225255A1 (ja) ガス遮断器
JPH10269912A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092862A1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092864A1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092861A1 (ja) ガス遮断器
JP2017134926A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8225256A1 (ja) ガス遮断器
JP2014186796A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092865A1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106841A1 (ja) ガス遮断器
JP2015162330A (ja) ガス遮断器
WO2019092866A1 (ja) ガス遮断器
JP2003223836A (ja) パッファ形ガス遮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