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7367A -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7367A
CN112447367A CN202011260969.4A CN202011260969A CN112447367A CN 112447367 A CN112447367 A CN 112447367A CN 202011260969 A CN202011260969 A CN 202011260969A CN 112447367 A CN112447367 A CN 11244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ixing
transformer
strip
reinforc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0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7367B (zh
Inventor
林泽宏
李敬航
萧嘉荣
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09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7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7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spended from ropes, cables, or chains or screws and movable along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02Arrangements provided on the transformer facilitating its transpor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maintenance of boards or switch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方设置有与固定槽形状相匹配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和固定槽组合形成与变压器本体形状相一致的固定腔,在所述固定槽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固定到电线杆高处或将固定在电线杆高处的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降回地面。本发明避免人员爬高具有可操作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并且通过加固机构限制升降轨的传动状态,避免升降轨在变压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行下降,影响变压器正常使用,进一步提高变压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变压器大多安装在室外。
变压器在室外安装的方法有直接将变压器通过固定槽焊接在户外的空旷空地上或焊接在电线杆高处,此类完全焊接固死的方法可以防止变压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避免造成变压器工作不稳定或损坏,但是焊接在地面也存在相应的弊端比如在洪涝灾害中放置在地面上的变压器会被雨水浸泡导致其报废,因此焊接在电线杆高处的变压器安装方式凸显了其优越性,他可以使变压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地面积水水位上涨导致变压器被浸泡。
对于将变压器安装到电线杆上高处而言,在安装的时候,由于本身的体重比较重,需要利用大型的机械悬挂,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地方,但是现有的变压器升降安装技术中均需要先借助外部工具将变压器移动到升降装置上,在升降装置到达安装位置时在借助外部工具将变压器从升降装置上移动到变压安装位置的安装板上,整个过程繁琐,并且后续的维护保养还是需要人员爬至电线杆高处进行,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借助外部工具将变压器移动到升降装置上或从升降装置上移出,过程繁琐,并且安装过程和后续的维护保养过程均需要人员爬至高处进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方设置有与固定槽形状相匹配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和固定槽组合形成与变压器本体形状相一致的固定腔,在所述固定槽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固定到电线杆高处或将固定在电线杆高处的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降回地面;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供变压器本体安装的电线杆上的升降轨,以及设置在固定槽一侧与升降轨连接的升降块,所述升降轨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与电线杆横截面积相同的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电线杆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抱箍位于第二抱箍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抱箍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电机,在所述升降电机的传动轴上设置有环形排布的传动轮齿,在所述第二抱箍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柱,所述连接齿柱上设置有与传动轮齿上相同的轮齿结构,所述升降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传动轮齿相啮合的升降齿轨,所述升降齿轨分别与传动轮齿和连接齿柱啮合连接并在传动轮齿和连接齿柱之间循环升降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齿轮和连接齿柱分别位于升降轨两个端点处,所述传动齿轮和连接齿柱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变压器本体升降距离相一致,所述传动齿轮、连接齿柱和升降轨啮合形成驱动变压器本体在所述升降距离上提升或下降的同步传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升降轨朝向固定槽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升降块形状相同的连接孔,所述升降块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条,所述连接孔孔壁上向内凹陷有与限位条相匹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条和限位凹槽在外力的作用下组合或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电线杆位于升降轨背向固定槽一侧旁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两端点分别位于第一抱箍、第二抱箍上的加固条,以及设置在升降轨背向固定槽一侧外表面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升降轨一体成型且呈垂直结构,所述加固杆包括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的连接弹簧条,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一端与升降轨表面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弹簧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一端与连接弹簧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加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球,在所述第二加固杆与连接弹簧条相连的端部开设与第一加固杆端部相匹配的条形腔体,所述第一加固杆与连接弹簧条相连的端部在连接弹簧条作用下弹性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腔体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加固条朝向加固杆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球相匹配的若干连接槽,在所述加固条背向连接槽一侧设置有通电会产生磁吸作用的电磁装置,所述连接球在所述磁吸作用内嵌到连接槽中或在连接弹簧条弹性作用下从连接槽中脱离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球与连接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条形腔体的长度,所述连接弹簧条的长度小于条形腔体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条与升降轨相互平行,所述加固条的长度与升降轨的长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槽为顶部开口的方形腔体,所述顶盖板由两块倾斜挡板组成的尖顶结构,所述尖顶结构的下表面横截平面面积大于方形腔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在所述方形腔体开口处设置向下凹陷的连接凹槽,在所述尖顶结构下表面设置有与连接凹槽相匹配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和连接凹槽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或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板中的两条倾斜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的内侧开设有与外接空气连通的通风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的安装固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外力抓持顶盖板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和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分离开,然后向固定腔中放置变压器本体,再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内嵌到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中将其结合在一起使顶盖板与固定槽形成封闭的统一结构;
S200、将固定槽上的限位条内插到升降轨上的限位凹槽中,使限位条和限位凹槽连接为同步运动结构;
S300、控制升降电机转动带动与限位条处于同步运动状态下的固定腔做上升运动,在到达安装高度时停止升降电机转动使变压器本体停留在此高度,为电磁装置通电,连接球在电磁装置的磁吸作用下内嵌进入连接槽中限制升降轨传动,使变压器本体维持在当前高度进行安装固定;
S400、在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更换时,为电磁装置断电,连接球在连接弹簧条的作用下从连接槽中脱离升降轨恢复传动自由状态,控制升降电机转换转动模式带动固定腔下降到地面上,对处于地面上的变压器本体进行维护更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置升降机构用于将变压器从地面提升到电线杆上的高处,直接将此高处作为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避免了需要将变压器本体地面移动到升降装置上,再由升降装置提升到安装位置,最后从升降装置上移出再安装到电线杆安装位置上的繁琐过程,并且对于后续的维护可通过提升机构将变压器位置下降到低处,避免人员爬高具有可操作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并且通过加固机构限制升降轨的传动状态,避免升降轨在变压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行下降,影响变压器正常使用,进一步提高变压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固定方法流程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固定槽;2-顶盖板;3-升降机构;4-第一抱箍;5-第二抱箍;6-升降电机;7-加固机构;8-变压器本体;9-电线杆;
101-连接条;102-连接凹槽;
201-凸沿;202-通风孔;
301-升降轨;302-升降块;
3011-升降齿轨;3012-连接孔;
3021-限位条;3021A-限位凹槽;
501-连接齿柱;
601-传动轮齿。
701-加固条;702-加固杆;703-连接弹簧条;
7011-连接槽;7012-电磁装置;
7021-第一加固杆;7022-第二加固杆;7023-连接球;7024-条形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1,固定槽1的上方设置有与固定槽1形状相匹配的顶盖板2,顶盖板2和固定槽1组合形成与变压器本体形状相一致的固定腔,在固定槽1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用于将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固定到电线杆高处或将固定在电线杆高处的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降回地面。
固定装置具体的升降过程:首先,将变压器本体放置到固定腔中进行固定夹持,然后,使用升降机构3将放置有变压器本体的固定腔向上提升到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作为变压器安装固定的位置进行正常变电作业,之后,在需要改变变压器安装位置或者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时使用升降机构3将放置有变压器本体的固定腔从当前高度升降到另一安装高度或地面进行相应操作。
升降机构3包括设置在供变压器本体安装的电线杆上的升降轨301,以及设置在固定槽1一侧与升降轨301连接的升降块302,升降轨301两端处分别设置有与电线杆横截面积相同的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第一抱箍4、第二抱箍5和电线杆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抱箍4位于第二抱箍5的上方,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分别固定在电线杆的顶部和底部,即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之间相距的距离为整条电线杆的高度距离。
在第一抱箍4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电机6,升降电机6具有正转和反转两种转动模式即具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转动方向,在升降电机6的传动轴上设置有环形排布的传动轮齿601,由于传动轮齿601和升降电机6的传动轴一体成型,则传动轮齿601与升降电机6的传动轴具有同步转动的转动状态,在第二抱箍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柱501,连接齿柱501上设置有与传动轮齿601上相同的轮齿结构,由于第二抱箍5、连接齿柱501和轮齿结构一体成型,则连接齿柱501和连接齿柱501上的轮齿结构与第二抱箍5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其中第二抱箍5为静止状态,则连接齿柱501和接齿柱上的轮齿结构均为静止状态,而升降轨30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传动轮齿601相啮合的升降齿轨3011,则升降齿轨3011与连接齿柱501上的轮齿结构也相啮合,因此升降齿轨3011分别与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啮合连接并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循环移动。
升降齿轨3011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循环移动的具体方式为:升降电机6采用正转或反转的转动模式在传动轴处输出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之接触的升降轨301齿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行进,进而升降轨301齿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行进时会在与连接齿柱501上相接触位置也保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行进,使升降轨301呈现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向转动,升降电机6在转动过程中进行正转或反转两个方向的切换转动可以使升降轨301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两个相反方向的循环升降移动。
进一步的,传动齿轮601和连接齿柱501分别位于升降轨301两个端点处,传动齿轮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距离与变压器本体升降距离相一致,传动齿轮601、连接齿柱501和升降轨301啮合形成驱动变压器本体在升降距离上提升或下降的同步传动结构。
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部分为直线结构,升降轨301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直线结构上进行升降则升降轨301的升降距离为直线结构的长度,直线结构的距离与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距离相同,则升降轨301在直线结构上的升降距离与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由于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分别位于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上,则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之间的距离相同,则升降轨301的升降范围在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之间的距离上,即升降轨301的升降范围从电线杆所在的地面上到电线杆顶部之间。
在升降轨301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升降块302形状相同的连接孔3012,升降块302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条3021,连接孔3012孔壁上向内凹陷有与限位条302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3012A,限位条3021和限位凹槽3012A在外力的作用下组合或分离,在限位条3021内嵌在限位凹槽3012A中构成连接的组合结构,限位条3021会跟随限位凹槽3012A做同步运动,由于限位凹槽3012A、连接孔3012和升降轨301三者一体成型,则三者具有相同的升降运动状态,因此根据运动跟随则限位条3021跟随升降轨301做同步升降运动,而限位条3021、升降块302与固定槽1三者也一体成型,则限位条3021、升降块302与固定槽1三者也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进而固定槽1跟随升降轨301做同步升降运动。
图1和3所示,在电线杆位于升降轨背向固定槽一侧旁设置有加固机构7,加固机构7包括两端点分别位于第一抱箍、第二抱箍上的加固条701,以及设置在升降轨背向固定槽一侧外表面的加固杆702,加固杆702与升降轨一体成型且呈垂直结构,加固杆702包括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的连接弹簧条703,第一加固杆7021的一端与升降轨表面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弹簧条703的一端相连,第二加固杆7022的一端与连接弹簧条703的另一端相连,第二加固杆702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球7023,在第二加固杆7022与连接弹簧条703相连的端部开设与第一加固杆7021端部相匹配的条形腔体7024,第一加固杆7021与连接弹簧条703相连的端部在连接弹簧条703作用下弹性滑动连接在条形腔体7024中。
连接球7023为磁性材料制作,能够与通电电磁装置7012产生相互吸引力,第一加固干和第一加固杆7021组合的连接结构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加固条701朝向加固杆702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球7023相匹配的若干连接槽7011,在加固条701背向连接槽7011一侧设置有通电会产生磁吸作用的电磁装置7012,连接球7023在磁吸作用内嵌到连接槽7011中或在连接弹簧条703弹性作用下从连接槽7011中脱离开。
加固机构7限制或恢复升降轨传动固定变压器本体位置的具体方式为:
限制升降轨传动:当变压器本体达到提升高度时,为电磁装置7012通电,连接球7023受到电磁装置7012的电磁吸引力,产生朝连接槽7011方向移动的运动状态,连接球7023向连接槽7011方向移动直至内嵌到连接槽7011中带动第二加固杆7022移动从而使连接弹簧条703呈拉伸状态,由于连接球7023与连接槽7011之间的距离小于条形腔体7024的长度,连接弹簧条703的长度小于条形腔体7024的长度,因此第一加固杆7021的端部依旧位于第二加固杆7022端部的条形腔体7024中,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仍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加固杆7021受到升降轨在变压器本体重力带动下产生的向上的拉力,第二加固杆7022受到加固条701向下的压力,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在二者的连接处的合力相互阻碍使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组合结构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升降轨和变压器本体维持静止状态。
恢复升降轨传动:将通电的电磁装置7012断电,连接球7023受到电磁装置7012的电磁吸引力消失,连接球7023在拉伸的连接弹簧条703的作用下做远离连接槽7011的移动,直至连接弹簧条703恢复原状,连接球7023与连接槽7011分离开,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组合结构受到的合力平衡打破,恢复到自由传动状态,在升降电机的提供的驱动力下进行传动。
加固条701与升降轨相互平行,加固条701的长度与升降轨的长度相同,从而保证电磁装置7012产生的吸引力与加固杆702保持平行,避免变压器本体固定位置出现偏移。
进一步,固定槽1为顶部开口的方形腔体,顶盖板2由两块倾斜挡板组成的尖顶结构,尖顶结构的下表面横截平面面积大于方形腔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在方形腔体开口处设置有凸起的连接条101,在尖顶结构下表面设置有与连接条101相匹配的连接凹槽102,连接条101和连接凹槽102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或分离,在连接条101和连接凹槽102的组合情况下顶盖板2与固定槽1之间处于连接状态,连接状态下的顶盖板2和固定槽1组成供变压器放置的固定腔,因此固定腔与固定槽1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再由于固定槽1跟随升降轨301做同步升降运动,则固定腔跟随升降轨301做同步升降运动,进而固定腔内部容纳的变压器本体跟随升降轨301做同步升降运动,由于升降轨301的提升范围为即升降轨301的升降范围从电线杆所在的地面上到电线杆顶部之间,则变压器本体的升降范围在从电线杆所在的地面上到电线杆顶部之间。
由于升降电机6具有两种转动模式,使升降电机6控制升降轨301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两个相反方向的循环升降移动从而带动变压器进行升降运动,以下进行具体描述:
升降电机6具有正转或反转两种交替模式,此处以初始转动模式是正转为例描述,升降电机6正转使升降电机6具有顺时针转动方向,则升降轨301也具有顺时针行进方向,进而初始位于电线杆底部地面上的容纳有变压器的固定腔跟随升降轨301行进过程不断向上移动,当移动到电线杆顶端时将升降电机6的正转模式改变为反转模式,升降电机6反转使升降电机6具有逆时针转动方向,则升降轨301也具有逆时针行进方向,进而位于电线杆顶部部的容纳有变压器的固定腔跟随升降轨301行进过程由向上移动变为不断向下移动,当移动到电线杆底部的地面时将升降电机6的反转模式改变为正转模式,将升降电机6进行转动模式进行交替转换以实现变压器的升降运动。
顶盖板2中的两条倾斜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沿201,凸沿201的内侧开设有与外接空气连通的通风孔202,其中凸沿201的倾斜方向与倾斜挡板的倾斜方向相同都为向下倾斜,则滴落在顶盖板2上的雨水水滴均沿倾斜方向向下滑落,由于顶盖板2形成的尖顶结构的下表面横截平面面积大于固定槽1形成的方形腔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能够保证从顶盖板2滑落的水珠直接掉落到地面上而不会进入固定槽1的方形腔体中,做到对固定腔中的变压器进行防水保护,而凸沿201处的通风孔202用于使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发到外接空气中,防止固定腔中的热量难以疏散导致变压器热损坏,由于通风口在凸沿201的下方,被凸沿201所覆盖导致水滴无法从凸沿201进行固定腔中,在防水的同时兼顾散热。
基于以上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固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外力抓持顶盖板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和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分离开,然后向固定腔中放置变压器本体,再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内嵌到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中将其结合在一起使顶盖板与固定槽形成封闭的统一结构;
S200、将固定槽上的限位条内插到升降轨上的限位凹槽中,使限位条和限位凹槽连接为同步运动结构;
S300、控制升降电机转动带动与限位条处于同步运动状态下的固定腔做上升运动,在到达安装高度时停止升降电机转动使变压器本体停留在此高度,为电磁装置通电,连接球在电磁装置的磁吸作用下内嵌进入连接槽中限制升降轨传动,使变压器本体维持在当前高度进行安装固定;
S400、在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更换时,为电磁装置断电,连接球在连接弹簧条的作用下从连接槽中脱离升降轨恢复传动自由状态,控制升降电机转换转动模式带动固定腔下降到地面上,对处于地面上的变压器本体进行维护更换。
本发明设置升降机构用于将变压器从地面提升到电线杆上的高处,直接将此高处作为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避免了需要将变压器本体地面移动到升降装置上,再由升降装置提升到安装位置,最后从升降装置上移出再安装到电线杆安装位置上的繁琐过程,并且对于后续的维护可通过提升机构将变压器位置下降到低处,避免人员爬高具有可操作性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并且通过加固机构限制升降轨的传动状态,避免升降轨在变压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行下降,影响变压器正常使用,进一步提高变压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槽(1),所述固定槽(1)的上方设置有与固定槽(1)形状相匹配的顶盖板(2),所述顶盖板(2)和固定槽(1)组合形成与变压器本体形状相一致的固定腔,在所述固定槽(1)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用于将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固定到电线杆高处或将固定在电线杆高处的固定腔中的变压器本体降回地面;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设置在供变压器本体安装的电线杆上的升降轨(301),以及设置在固定槽(1)一侧与升降轨(301)连接的升降块(302),所述升降轨(301)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抱箍(4)和第二抱箍(5),所述第一抱箍(4)、第二抱箍(5)和电线杆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抱箍(4)位于第二抱箍(5)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抱箍(4)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电机(6),在所述升降电机(6)的传动轴上设置有环形排布的传动轮齿(601),在所述第二抱箍(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柱(501),所述连接齿柱(501)上设置有与传动轮齿(601)上相同的轮齿结构,所述升降轨(30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传动轮齿(601)相啮合的升降齿轨(3011),所述升降齿轨(3011)分别与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啮合连接并在传动轮齿(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循环升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601)和连接齿柱(501)分别位于升降轨(301)两个端点处,所述传动齿轮(601)和连接齿柱(50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变压器本体升降距离相一致;所述传动齿轮(601)、连接齿柱(501)均和升降轨(301)啮合,组成驱动变压器本体在所述升降距离上提升或下降的同步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轨(301)朝向固定槽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升降块(302)形状相同的连接孔(3012),所述升降块(302)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条(3021),所述连接孔(3012)孔壁上向内凹陷有与限位条(302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3012A),所述限位条(3021)和限位凹槽(3012A)在外力的作用下组合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线杆位于升降轨背向固定槽一侧旁设置有加固机构(7),所述加固机构(7)包括两端点分别位于第一抱箍(4)、第二抱箍(5)上的加固条(701),以及设置在升降轨(301)背向固定槽一侧外表面的加固杆(702),所述加固杆(702)与升降轨一体成型且呈垂直结构,所述加固杆(702)包括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加固杆(7021)和第二加固杆(7022)的连接弹簧条(703),所述第一加固杆(7021)的一端与升降轨表面相连,另一端与连接弹簧条(70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加固杆(7022)的一端与连接弹簧条(70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加固杆(702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球(7023),在所述第二加固杆(7022)与连接弹簧条(703)相连的端部开设与第一加固杆(7021)端部相匹配的条形腔体(7024),所述第一加固杆(7021)与连接弹簧条(703)相连的端部在连接弹簧条(703)作用下弹性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腔体(70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条(701)朝向加固杆(702)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球(7023)相匹配的若干连接槽(7011),在所述加固条(701)背向连接槽(7011)一侧设置有通电会产生磁吸作用的电磁装置(7012),所述连接球(7023)在所述磁吸作用内嵌到连接槽(7011)中或在连接弹簧条(703)弹性作用下从连接槽(7011)中脱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7023)与连接槽(7011)之间的距离小于条形腔体(7024)的长度,所述连接弹簧条(703)的长度小于条形腔体(7024)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条(701)与升降轨相互平行,所述加固条(701)的长度与升降轨(301)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为顶部开口的方形腔体,所述顶盖板(2)由两块倾斜挡板组成的尖顶结构,所述尖顶结构的下表面横截平面面积大于方形腔体开口处的横截面积,在所述方形腔体开口处设置向下凹陷的连接凹槽(102),在所述尖顶结构下表面设置有与连接凹槽(102)相匹配的连接条(101),所述连接条(101)和连接凹槽(102)在外力的作用下连接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2)中的两条倾斜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沿(202),所述凸沿(202)的内侧开设有与外接空气连通的通风孔(203)。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的安装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外力抓持顶盖板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和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分离开,然后向固定腔中放置变压器本体,再将顶盖板上的连接条内嵌到固定槽上的连接凹槽中将其结合在一起使顶盖板与固定槽形成封闭的统一结构;
S200、将固定槽上的限位条内插到升降轨上的限位凹槽中,使限位条和限位凹槽连接为同步运动结构;
S300、控制升降电机转动带动与限位条处于同步运动状态下的固定腔做上升运动,在到达安装高度时停止升降电机转动使变压器本体停留在此高度,为电磁装置通电,连接球在电磁装置的磁吸作用下内嵌进入连接槽中限制升降轨传动,使变压器本体维持在当前高度进行安装固定;
S400、在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维护更换时,为电磁装置断电,连接球在连接弹簧条的作用下从连接槽中脱离升降轨恢复传动自由状态,控制升降电机转换转动模式带动固定腔下降到地面上,对处于地面上的变压器本体进行维护更换。
CN202011260969.4A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Active CN112447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0969.4A CN112447367B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0969.4A CN112447367B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7367A true CN112447367A (zh) 2021-03-05
CN112447367B CN112447367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73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0969.4A Active CN112447367B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73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046A (zh) * 2018-07-11 2018-10-23 合肥苍旻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升降的变压器安装支架
CN211858329U (zh) * 2020-01-21 2020-11-03 杨苹 一种快捷的电力变压器安装装置
CN112420332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及提升防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046A (zh) * 2018-07-11 2018-10-23 合肥苍旻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升降的变压器安装支架
CN211858329U (zh) * 2020-01-21 2020-11-03 杨苹 一种快捷的电力变压器安装装置
CN112420332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及提升防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7367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20332A (zh) 一种变压器用支撑装置及提升防水方法
CN105151150B (zh) 一种用于爬杆机器人的断电抱杆防坠落装置
CN211256818U (zh) 一种滚刷机构高度调节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112447367B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安装用固定装置及安装固定方法
CN113809979A (zh) 一种智能升降式光伏发电站及其升降方法
CN108797992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爬架
CN114664519A (zh) 便于随时更换铭牌安装位置的变压器
CN111697486A (zh) 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椅
CN108695046A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变压器安装支架
CN112018698A (zh) 一种可防止电线折断的电线杆装置
CN216476224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围栏式施工平台配套升降装置
CN216006956U (zh) 一种可移动式大型扭王字块浇筑平台
CN21107145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打孔装置
CN214657538U (zh) 低压无线智能自动排涝装置
CN111820598A (zh) 一种计算机升降设备
CN218675266U (zh) 一种电力设备检测装置
CN214610993U (zh) 一种供单人使用的微型电梯
CN215071293U (zh) 预装式变电站
CN211182922U (zh) 一种具有底座可调节功能的配电柜
CN108557659B (zh) 一种人防设备吊装装置
CN213173602U (zh) 一种可移动的水利闸门
JP2006117399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5920462U (zh) 机器人控制产品识别系统
CN212371477U (zh) 一种自动化光纤激光切割机
CN214870424U (zh) 一种电气设备调试维修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