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5361B -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5361B
CN112445361B CN201910824789.5A CN201910824789A CN112445361B CN 112445361 B CN112445361 B CN 112445361B CN 201910824789 A CN201910824789 A CN 201910824789A CN 112445361 B CN112445361 B CN 112445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time
touch screen
sta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47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5361A (zh
Inventor
林进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47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5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5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5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所述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包括: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Description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的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终端已经逐渐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同时,基于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中触摸屏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断触现象却一直是各种触摸屏都无法彻底解决的一大问题。
造成触摸屏的断触现象的原因既包括外界因素,如触摸屏存在异物、触摸屏的劣质贴膜等,也存在内部因素,如终端与第三方应用(Application,APP)不适配、触摸屏复位机制存在缺陷等。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同时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亟待对现有的触摸屏的复位机制进行完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进行所述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所述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以及复位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所述复位单元,用于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进行所述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所述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触摸屏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触摸屏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对是否执行复位处理进行校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中,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重力加速度的显示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重力加速度的显示的示意图二;
图5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已经成为集通信和娱乐为一体的电子设备,终端中触摸屏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断触现象却一直是各种触摸屏都无法彻底解决的一大问题。
触摸屏的断触现象的概念比较笼统,大多数是指触摸屏操作不灵敏,比如游戏过程中,方向摇杆操作失效。引起断触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例如,触摸屏存在异物、触摸屏的劣质贴膜、终端使用非原装充电器或数据线充电、终端与第三方APP不适配、触摸屏复位机制存在缺陷等等。
电容式触摸屏,是基于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时会改变触摸点处的电容大小这一原理来实现触摸的检测的,其中,触摸屏包括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断触现象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复位机制,具体为在触摸屏的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差异较大的异常情况下,进行复位处理,然而,在游戏等一些特定场景下,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存在差异,也不能完全确定不存在触控操作,而此时触摸屏直接复位固件和数据的复位机制,会导致触控操作的失效,从而引起断触现象。
为了解决现有的触摸屏复位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其中,触摸屏在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可以先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其中,触摸屏可以为设置于终端中的、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显示屏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且设置有触摸屏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设备。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可以为电容式触摸屏。其中,触摸屏电容感应功能是利用触摸屏的电容感应原理来判断手指、接触笔等物体是否接触触摸屏,并在触摸屏上接收触控操作之后,将触控操作进行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对触控操作进行上报时,具体可以将出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点的坐标数据,和触控操作的事件状态进行上报,其中,触控操作的状态主要给包括按下、抬起以及移动等。
目前,电容式触摸屏主要是由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组成,其中采集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对地的电容数据是自容数据,采集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的数据是互容数据。也就是说,自电容是感应块相对于电路的地之间的电容,虽然这个地离感应块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但它总是存在的。当感应块上施加一个激励信号时,由于自电容的存在,将在感应块和地之间产生一个随激励信号变化的电场。互电容是一个感应块与另一个感应块之间的电容,在一个感应块上施加一个激励信号时,由于互电容的存在,在另一个感应块上可以感应并接收到这个激励信号,接收到的信号的大小与相移与激励信号的频率和互电容的大小有关。
具体地,电容式触摸屏通常是通过互容数据来判断触控操作的状态是否为按下、移动或是抬起的,同时,电容式触摸屏可以通过自容数据来实现其他辅助功能的判断,比如接近感应功能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中可以配置有检测装置,触摸屏获取的实时状态参数可以为检测装置检测获得的。具体地,检测装置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重力传感器,相应地,检测装置检测获得的实时状态参数可以为加速度参数和/或重力参数。例如,如果检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那么实时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获得的终端的X、Y、Z不同轴向的加速度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获取的实时状态参数可以用于对触摸屏的放置状态进行确定,触摸屏获取的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可以用于对触摸屏接收到的触控操作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确定。
步骤102、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获取实时状态参数之后,可以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出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其中,实时放置状态可以包括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获得检测装置检测获得的实时状态参数之后,便可以基于实时状态参数,确定出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具体地,如果检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即触摸屏获得的实时状态参数可以为终端的加速度参数,那么,触摸屏便可以基于终端的加速度参数对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进行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也可以由终端进行确定,终端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可以将实时放置状态发送至触摸屏。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实时状态参数为重力加速度参数,终端在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时,可以先获取终端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判断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如果重力加速度的值落入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那么可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如果重力加速度的值未落入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
也就是说,终端还可以借助终端中配置的重力传感器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得到终端的重力加速度的值,通过对重力加速度的值进行判断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终端的用户较多采用竖屏状态的实时放置状态,所以,在终端中预先设置有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通过判断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来确定实时放置状态是否为横屏状态,那么,其余的状态只需要确定为竖屏状态即可。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实时状态参数为重力加速度参数,终端在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时,还可以获取终端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然后判断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如果重力加速度的值落入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则可以确定终端的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如果重力加速度的值未落入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那么可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
具体来说,终端可以借助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得到终端的重力加速度的值,通过对重力加速度的值进行判断来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针对某些终端的用户较多采用横屏状态的实时放置状态的情况,在终端中预先设置有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通过判断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来确定实时放置状态是否为竖屏状态,那么,其余的状态只需要确定为横屏状态即可。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重力加速度的值可以包括:X坐标轴、Y坐标轴以及Z坐标轴对应的三个加速度值。
也就是说,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x,y,z)x为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y为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z为Z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X坐标轴平行于长方形触摸屏的宽,Y坐标轴平行于长方形触摸屏的长,Z坐标轴垂直于触摸屏的表面。
基于上述图2,在实际应用中,假设终端正面朝向用户,上述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可以为: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接近9.8,例如,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大于等于9小于等于9.8,当检测得到的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在[9,9.8]内,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否则为竖屏状态;其中,重力加速度的值的单位为m/s。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可以为: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接近9.8,例如,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大于等于8.9小于等于9.8,当检测得到的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在[8.9,9.8]内,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否则为横屏状态。
另外,终端中预设的横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可以为: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的数值范围为[9,9.8]内,终端中预设的竖屏状态的数值范围可以为: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的数值范围为[8.9,9.8]内,当检测得到的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在[9,9.8]内,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当检测得到的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在[8.9,9.8]内,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若终端在开机时默认的预设方向为竖直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终端处于竖屏状态的实时放置状态,终端开启定时器检测水平方向上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第一区间,其中,第一区间为[-8,-9.8]或者[8,9.8],在落入时,检测落入第一区间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若大于,则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否则,继续维持竖屏状态,若未落入第一区间,则继续维持竖屏状态。
举例来说,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重力加速度的显示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重力传感器(GSensor)检测得到终端的状态为:角度为1,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x为-0.08293202,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y为9.38537,Z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z为2.3103313,屏幕方向为竖屏时,经过判断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应当切换为横屏状态,所以,获取到的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
若终端处于横屏状态的实时放置状态,终端开启定时器检测水平方向上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是否落入第一区间,在落入时,检测落入第一区间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若大于,则确定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否则,继续维持横屏状态,若未落入第一区间,则继续维持横屏状态。
举例来说,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重力加速度的显示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重力传感器(GSensor)检测得到终端的状态为:角度为87,X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x为-10.217751,Y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y为0.596035,Z坐标轴的重力加速度的值z为-0.044264644,屏幕方向为横屏时,经过判断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应当继续维持横屏状态,所以,获取到的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
步骤103、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复位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对复位处理进行校准,也就是说,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当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满足现有的复位条件,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会先对复位处理校准,从而可以避免异常情况下的误复位处理。
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复位机制,具体为在触摸屏的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差异较大的异常情况下,进行复位处理,然而,在游戏等一些特定场景下,由于用户的手指长时间不离开触摸屏操作,也有可能造成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此时如果进行复位处理,便会产生触摸屏的断触现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时,可以先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如果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即判定需要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触摸屏便可以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再对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进行确定,在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时,才会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触摸屏在基于预设复位策略进行复位处理时,会进行复位校准,而不是直接进行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即使实时自容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先确定实时触控状态是否为抬起状态,若不是抬起状态,则不复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触摸屏在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时,具体可以为对触摸屏对应的预存触控数据进行复位处理,同时还可以为对触摸屏对应的预设触控固件进行复位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复位处理可以为复位数据和/或复位固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对是否执行复位处理进行校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中,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触摸屏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那么触摸屏可以先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实时自容数据可以为电容式触摸屏自容数据是通过发射和接收通道对地采集的实时电容数据,实时互容数据可以为电容式触摸屏采集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之间的实时电容数据,目前,触摸屏常常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来判定是否进行复位处理。具体地,吸纳有技术中,如果触摸屏确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即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时,那么可以认为触摸屏出现异常,因此需要进行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预设一致性条件可以用于对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是否一致进行确定。具体地,基于预设一致性条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正常,而实时互容数据不符合与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范围,那么可以判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相应地,如果实时互容数据正常,而实时自容数据不符合与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范围,那么也可以判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
步骤202、若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之后,如果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那么触摸屏便可以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实时触控状态可以包括抬起状态、按压状态以及移动状态等。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确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即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之后,并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进一步根据实时互容数据进行复位校准,具体地,触摸屏可以先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出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是抬起状态,还是按压状态,再或是移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实时触控状态可以用于对是否进行复位处理负荷和校准。
图5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一,图6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二,图7为实时触控状态示意图三,如图5所示,实时触控状态为按压状态,其中,坐标(x,y)为触控点;如图6所示,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如图7所示,实时触控状态为移动状态,具体为向上滑动。
步骤203、若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后,如果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那么触摸屏便可以进行复位处理。
相应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后,如果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那么触摸屏便不会进行复位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触摸屏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a、获取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和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
步骤201b、若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预设自容范围,且实时互容数据不属于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步骤201c、若实时自容数据属于预设自容范围,或者实时互容数据属于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那么触摸屏可以获取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同时获取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然后结合实时自容数据、预设互容范围、实时互容数据以及预设自容范围,对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进行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既要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预设自容范围对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进行判断,同时,还需要根据实时互容数据和预设互容范围对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触摸屏可以将实时自容数据和预设自容范围进行比较,确定实时自容数据是否属于预设自容范围,还可以将根据实时互容数据和预设互容范围进行比较,确定实时互容数据是否属于预设互容范围。例如,一般情况下,互容数据位900时,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为(3000,5000],自容数据为5000时,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为(500,900],因此,如果检测获得的实时互容数据为900,实时自容数据为2800,那么可以确定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预设自容范围;如果检测获得的实时自容数据为5000,实时互容数据为600,那么可以确定实时自容数据属于预设自容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预设自容范围,且实时互容数据不属于预设互容范围,那么触摸屏便可以判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属于预设自容范围,或者,实时互容数据属于预设互容范围,那么触摸屏便可以判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果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那么触摸屏则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前,触摸屏还可以先获取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前一帧互容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确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之后,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会基于实时互容数据再次判断是否进行复位处理,具体地,触摸屏可以根据实时互容数据和其对应的前一帧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以再次判断是否进行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互容数据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时,可以先确定前一帧互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也就是说,触摸屏可以根据连续的前后两帧的互容数据的差异电容值来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具体地,触摸屏可以先计算前一帧互容数据与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差,从而获得两者之间的电容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确定出实时互容数据和前一帧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之后,可以基于电容差值对实时触控状态是否为抬起状态进行确定。具体地,如果电容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报点阈值,那么触摸屏可以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相应地,如果电容差值小于预设报点阈值,那么触摸屏可以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中,触摸屏通过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是否为抬起状态时,如果前一帧互容数据为1000,实时互容数据为900,预设报点阈值为80,那么,由于前一帧互容数据与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为100,大于预设报点阈值,便可以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如果前一帧互容数据为800,实时互容数据为900,预设报点阈值为80,那么,由于前一帧互容数据与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为-100,小于预设报点阈值,便可以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对是否执行复位处理进行校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中,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触摸屏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即步骤102之后,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若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则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那么触摸屏可以直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时,触摸屏可以不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复位处理进行校准,而是在确定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满足现有的复位条件之后,直接进行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触摸屏在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时,可以先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如果判定不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即判定需要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触摸屏便可以直接对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如果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那么一旦确定实时自容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便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不会基于预设复位策略,确定实时触控状态并基于实时触控状态对是否复位进行再一次的判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设置对应的复位校准模式,也就是说,当开启复位校准模式时,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进行复位处理,当关闭复位校准模式时,触摸屏则不需要基于预设复位策略进行复位处理。相应地,触摸屏在确定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之后,上层系统可以通过发送指令通知底层系统,底层系统设置触摸屏系统开启复位校准模式,以实现切换高报点率命令;触摸屏在确定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之后,上层系统可以通过发送指令通知底层系统,底层系统设置触摸屏系统关闭复位校准模式,以实现切换低报点率命令。
具体地,系统一般分为上层系统和底层系统这两个软件层级关系。底层系统通过I2C或者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接口设置触摸屏系统内部的寄存器。其中,触摸屏系统也是具有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小系统。触摸屏系统寄存器某个地址的开启设置为1,关闭设置为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不一致的机制检测是电容式触摸屏判断当前触摸屏是否出现异常的一种错误处理机制,因此,一旦自容数据和互容数据不一致便直接进行复位处理的处理方式,常常会引起触摸屏的断触现象。而在本申请中,触摸屏先确定是否为横屏模式,若是,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在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时,利用实时互容数据对是否进行复位处理再次进行判断,在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时才复位固件和数据,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增加触摸屏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对是否执行复位处理进行校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中,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触摸屏1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1,确定单元12以及复位单元13。
所述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所述复位单元13,用于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进行所述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所述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以及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以及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且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或者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还用于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前,获取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前一帧互容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2,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前一帧互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以及若所述电容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以及若所述电容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所述抬起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后,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所述抬起状态,则不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则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单元13,还具体用于对预存触控数据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以及所预设触控固件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图10为本申请提出的触摸屏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触摸屏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4、存储有处理器14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5,进一步地,触摸屏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6,和用于连接处理器14、存储器15以及通信接口16的总线17。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4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触摸屏1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该存储器15可以与处理器14连接,其中,存储器15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5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总线17用于连接通信接口16、处理器14以及存储器15以及这些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15,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7,用于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进行所述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所述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1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4提供指令和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根据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若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进行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触摸屏的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时,如果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那么触摸屏可以基于预设复位策略,对是否执行复位处理进行校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中,横屏状态时,即使实时自容数据和实时互容数据不一致,触摸屏也不会直接进行复位处理,而是再次判断是否复位,具体地,如果基于实时互容数据确定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触摸屏的断触现象,提高触摸屏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触摸屏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触摸屏的复位方法。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基于预设复位策略,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进行所述触摸屏的复位处理;其中,所述预设复位策略用于复位处理的判定。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触摸屏的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
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
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
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且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
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或者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前一帧互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前一帧互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
若所述电容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
若所述电容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所述抬起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所述抬起状态,则不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则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
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包括:
对预存触控数据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所预设触控固件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9.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以及复位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时状态参数、实时自容数据以及实时互容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
所述复位单元,用于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横屏状态,则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以及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抬起状态,则对所述触摸屏进行复位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单元,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对应的预设互容范围、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预设自容范围;以及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且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不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自容范围,或者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属于所述预设互容范围,则判定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则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前,获取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应的前一帧互容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前一帧互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之间的电容差值;以及若所述电容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抬起状态;以及若所述电容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报点阈值,则确定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为所述抬起状态;
所述复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互容数据确定所述触摸屏对应的实时触控状态之后,若所述实时触控状态不为所述抬起状态,则不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状态参数确定触摸屏对应的实时放置状态之后,若所述实时放置状态为竖屏状态,则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单元,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时自容数据和所述实时互容数据,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以及若判定不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条件,对所述触摸屏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单元,还具体用于对预存触控数据进行所述复位处理;以及所预设触控固件进行所述复位处理。
15.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触摸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24789.5A 2019-09-02 2019-09-02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45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789.5A CN112445361B (zh) 2019-09-02 2019-09-02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4789.5A CN112445361B (zh) 2019-09-02 2019-09-02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361A CN112445361A (zh) 2021-03-05
CN112445361B true CN112445361B (zh) 2023-03-28

Family

ID=74734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4789.5A Active CN112445361B (zh) 2019-09-02 2019-09-02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53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421A (zh) * 2009-08-25 2015-10-28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噪声鲁棒性、确定手指在触摸面板、避免误唤醒方法
CN204856447U (zh) * 2014-10-17 2015-12-09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互电容触控面板
WO2016184191A1 (zh) * 2016-01-18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校准的判断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002216A (zh) * 2018-07-31 2018-12-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修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254689A (zh) * 2018-09-26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884427A (zh) * 2019-02-11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电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0854B2 (en) * 2010-08-27 2014-11-18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calibration
US9134852B2 (en) * 2012-02-22 2015-09-15 Guang 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tatic elimination method for a touch screen
US9104265B2 (en) * 2012-06-08 2015-08-11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123047B (zh) * 2013-04-25 2017-04-12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电容式触摸屏的重压处理方法、系统
TWI507959B (zh) * 2014-03-14 2015-11-1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配合自容式觸控面板之校正裝置及校正方法
CN104820555B (zh) * 2015-05-06 2018-03-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横竖屏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73891B (zh) * 2017-01-24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22899A (zh) * 2017-04-25 2017-12-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保证触摸屏灵敏度的方法
CN110134295B (zh) * 2018-02-09 2022-09-20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电容触摸屏及其触摸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421A (zh) * 2009-08-25 2015-10-28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噪声鲁棒性、确定手指在触摸面板、避免误唤醒方法
CN204856447U (zh) * 2014-10-17 2015-12-09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互电容触控面板
WO2016184191A1 (zh) * 2016-01-18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校准的判断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980402A (zh) * 2016-01-18 2017-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校准的判断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002216A (zh) * 2018-07-31 2018-12-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修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254689A (zh) * 2018-09-26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884427A (zh) * 2019-02-11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电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361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0259B2 (ja) 誤タッチ防止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端末
US9965086B2 (en) Method for enabling function modul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412249B (zh) 跌落信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571912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及系统
KR20130041096A (ko) 모의 하드웨어 버튼 조작 방법 및 터치 스크린 단말
CN106357897A (zh) 跌落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5096469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5159530A (zh) 一种应用的显示对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083271B (zh)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78007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3259929B (zh) 多媒体文件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45386B (zh) 数据迁移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99959A (zh) 一种网页的交互控件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399711A (zh) 一种弹出式窗口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JP2014048971A (ja)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11476684B2 (en) Charging protec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charger
CN108777735B (zh) 显示区域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445361B (zh) 触摸屏的复位方法、触摸屏及存储介质
JP2012058332A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045610B (zh) 数据迁移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43933A (zh) 一种选择文件的方法及触摸终端
CN10677622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移动终端
JP2020527809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のエッジ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7407996B (zh) 悬浮触控装置及方法
CN108650422B (zh)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