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239A -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 Google Patents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239A
CN112437239A CN202011046150.8A CN202011046150A CN112437239A CN 112437239 A CN112437239 A CN 112437239A CN 202011046150 A CN202011046150 A CN 202011046150A CN 112437239 A CN112437239 A CN 112437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eceiving
television
shell
infrar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61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四勇
卓楚钦
卓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Nanfenghu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Nanfenghu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Nanfenghu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Nanfenghu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61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7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7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54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上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包括电视显示组件以及红外接收组件;电视显示组件包括电视显示屏以及安装壳体,电视显示屏安装于安装壳体内;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接收外壳,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连接件与外壳本体连接,安装壳体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连接件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连接件与外壳本体连接;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红外接收器收容于收容凹槽内,且红外接收器的至少部分位于外壳本体外。红外接收外壳又位于安装壳体的侧边,减少了红外接收器在安装壳体内的体积占比,从而降低了安装壳体的侧边框的宽度,进而提高了电视显示屏在安装壳体上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机的使用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由于液晶显示电视的轻巧和超薄的性能特点,逐渐成为主流电视。传统的液晶电视包括显示模组、安装框架以及背壳,将显示模组固定在安装框架上,背壳对显示模组进行背面封装,通过遥控器对准安装框架的边缘的红外接收装置,实现对液晶电视的控制。
然而,传统的液晶电视的红外接收装置通常设置于安装框架的下边框内,使得安装框架的下边框的宽度较大,从而使得显示模组的屏占比降低,进而使得液晶电视的显示区域的面积减小,降低了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电视显示屏的屏占比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包括:电视显示组件以及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电视显示组件包括电视显示屏以及安装壳体,所述电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接收外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收容凹槽开口延伸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红外接收器收容于所述收容凹槽内,且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外,所述红外接收器还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连接凸起部连接,所述连接凸起部于所述安装壳体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邻近所述连接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视显示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所述挡板还与所述外壳本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开设有避位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避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收外壳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导向板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向板还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贴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凸设有连接柱,所述导向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卡设于所述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收容凹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
一种液晶电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安装壳体外的红外接收外壳内,即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外挂式的红外接收外壳的收容凹槽内,而红外接收外壳又位于安装壳体的侧边,使得红外接收器远离安装壳体设置,减少了红外接收器在安装壳体内的体积占比,从而降低了安装壳体的侧边框的宽度,进而提高了电视显示屏在安装壳体上的屏占比,即提高了电视显示组件的显示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安装壳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安装壳体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驱离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包括电视显示组件以及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电视显示组件包括电视显示屏以及安装壳体。所述电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接收外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收容凹槽开口延伸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红外接收器收容于所述收容凹槽内,且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外,所述红外接收器还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通过将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安装壳体外的红外接收外壳内,即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外挂式的红外接收外壳的收容凹槽内,而红外接收外壳又位于安装壳体的侧边,使得红外接收器远离安装壳体设置,减少了红外接收器在安装壳体内的体积占比,从而降低了安装壳体的侧边框的宽度,进而提高了电视显示屏在安装壳体上的屏占比,即提高了电视显示组件的显示面积。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10包括电视显示组件100以及红外接收组件200。所述电视显示组件100包括电视显示屏110以及安装壳体120。所述电视显示屏110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内。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红外接收组件200包括红外接收器210以及红外接收外壳220。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包括外壳本体222以及连接件224。所述连接件224与所述外壳本体222连接。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安装壳体120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122。所述连接件224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22内,且所述连接件224与所述外壳本体222连接。所述外壳本体222开设有收容凹槽2222。所述安装孔122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收容凹槽2222开口延伸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222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红外接收器210收容于所述收容凹槽2222内,且所述红外接收器2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本体222外,所述红外接收器210还与所述电视显示屏110上的控制主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红外接收器210设置于安装壳体120外的红外接收外壳220内,即红外接收器210设置于外挂式的红外接收外壳220的收容凹槽2222内,而红外接收外壳220又位于安装壳体120的侧边,使得红外接收器210远离安装壳体120设置,减少了红外接收器210在安装壳体120内的体积占比,从而降低了安装壳体120的侧边框的宽度,进而提高了电视显示屏110在安装壳体120上的屏占比,即提高了电视显示组件100的显示面积。而且,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为透明壳体,便于红外光线的穿透和传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连接件224包括连接部2242以及连接凸起部2244,所述连接部2242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连接部2242与所述外壳本体222连接,所述连接部2242还与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连接,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卡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42凸伸于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与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远离所述外壳本体222的一端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凸起凸伸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内。这样,当所述连接件224伸入所述安装孔122内时,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逐渐靠近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内壁,便于所述连接凸起于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内壁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凸起卡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内壁上,从而便于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20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外壳本体222开设有散热孔2224,所述散热孔2224与所述安装孔122连通。由于所述安装孔122与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内部连通,而所述电视显示屏110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内,所述电视显示屏110上的光源以及控制主板上的热量释放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内,容易对所述红外接收器210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为了确保所述红外接收器210正常运行,所述散热孔2224与所述安装孔122连通,使得所述安装壳体120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孔2224导向外部环境中,即所述安装壳体120内的热量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122以及所述散热孔2224,散失至所述安装壳体120外,提高了所述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散热性能,降低了所述红外接收器210因受热而发生故障的几率。
又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外壳本体222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2224连通的通槽2226,所述通槽2226邻近所述连接部224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槽2226与所述散热孔2224连通,使得所述通槽2226的缺口长度增大,而将所述通槽2226的位置设置为靠近所述连接部2242,使得所述连接部2242与所述外壳本体222之间形成长条形的缺口,提高了所述连接部2242的弹性形变性能。这样,在安装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时,所述安装壳体120挤压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使得所述连接部2242朝向远离所述安装壳体120的方向运动,即所述连接部2242朝向所述红外接收器210弯折,也即所述连接部2242的部分形变并伸入所述收容凹槽2222内,便于所述连接部2242伸入所述安装孔122内。而且,在所述连接凸起部2244与所述安装壳体120卡接之后,即所述安装壳体120不再挤压所述连接凸起,所述连接部2242弹性形变恢复,使得所述连接部2242抵持于所述安装壳体120,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与所述安装壳体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电视显示组件100还包括挡板130,所述挡板13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安装壳体120连接,所述挡板130还与所述外壳本体22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30位于所述安装孔122内,且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连接,使得所述挡板130遮挡了所述安装孔122的部分区域,在所述外壳本体222的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122内时,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外壳本体222抵接,使得所述外壳本体222被所述挡板130所阻挡,降低了所述外壳本体222过度进入所述安装孔122内的几率,从而确保了所述红外接收器2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外。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挡板130开设有避位孔132,所述连接件224穿设于所述避位孔13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24伸入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连接部2242沿着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表面移动,在靠近所述挡板130时,所述连接部2242穿过所述避位孔132,使得所述连接部2242在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上平滑移动,降低了所述挡板130阻挡所述连接部2242移动的几率,实现了对所述连接部2242的移动避位。而且,所述避位孔132的设置,便于将所述连接部2242的定位,即便于将所述连接部2242卡接在所述避位孔132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还包括导向板226,所述导向板226与所述外壳本体222连接,所述导向板226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导向板226还与所述外壳本体222的内壁贴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226伸入所述安装孔122内,所述导向板226与所述安装壳体120抵接,所述导向板226沿着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移动,且所述导向板226与所述安装壳体120抵接的一面与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贴合,使得所述外壳本体222在所述导向板226的引导下,沿着平行于所述安装孔122的侧壁的方向移动,便于将所述外壳本体222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22内。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内壁凸设有连接柱124,所述导向板226开设有连接孔2262,所述连接柱124卡设于所述连接孔2262内。当所述导向板226移动至所述安装壳体120内时,所述导向板226与所述连接柱124卡接,即所述连接柱124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262内,所述连接柱124被所述连接孔2262的侧壁夹持,使得所述连接柱124与所述导向板226稳定连接,便于将所述导向板226稳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2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红外接收组件2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30,所述温度传感器230设置于所述收容凹槽2222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30与所述电视显示屏110上的控制主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230用于采集所述安装壳体120内的温度,便于准确获取所述安装壳体120内热量分布情况,从而便于对所述安装壳体120的各个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便于控制主板在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信号。
可以理解地,所述红外接收组件200作为精密仪器,其中的红外接收器210需要进行重点保护,一旦红外接收器210受损,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将无法正常工作,使得通过遥控器对电视进行控制的方式发生故障,从而降低使用电视的便捷性。为此,通常在红外接收器210的外部罩设一个外壳进行保护,但是,这只能阻挡环境中的灰尘以及水分对红外接收器210的损坏,而对于外力强行破坏却无能为力,例如,小孩或者家庭宠物处于对外部事物的好奇,会对红外接收组件200中的红外接收外壳220进行破坏,容易导致红外接收外壳220损坏,从而导致其中过的红外接收器210损坏,进而导致电视的无法正常使用。
为了降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200损坏的几率,请参阅图6,所述电视红外接收装置10还包括驱离组件300,所述驱离组件300包括杠杆件310以及气体驱离件320,所述杠杆件310包括支撑板312、杠杆314以及转动轴316,所述支撑板312与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连接,所述转动轴316与所述支撑板312远离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的一端连接,所述杠杆314与所述转动轴316转动连接,所述气体驱离件320包括开关柱322以及储气盒324,所述开关柱322与所述杠杆314连接,所述出气盒与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连接,所述储气盒324开设有出气孔3242,所述出气孔3242与所述储气盒324的内部连通,所述开关柱322的至少部分卡设于所述出气孔3242内,所述储气盒324用于储存刺激性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314以所述转动轴316为中轴进行转动,即所述杠杆314以所述转动轴316为杠杆314支撑点进行转动。当所述杠杆314远离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受到挤压时,即所述杠杆314远离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朝向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转动时,所述杠杆314靠近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发生同轴转动,使得所述杠杆314靠近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开关柱322逐渐朝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开关柱322从所述出气孔3242内抽出。这样,所述储气盒324被打开,使得所述储气盒324内的刺激性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孔3242溢出,从而使得所述储气盒324内的刺激性气体散发至外部环境中,进而使得所述储气盒324内的刺激性气体被靠近电视的小孩或者家庭宠物所闻到,实现将正在对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进行破坏的小孩或者家庭宠物驱赶,降低了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损坏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所述红外接收组件200损坏的几率,进而延长了电视红外接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储气盒的密封性,所述气体驱离件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开关柱上,所述密封环还与所述储气盒抵接,所述密封环用于遮盖所述开关柱与所述储气盒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开关柱紧密贴合,即所述密封环围绕且贴附于所述开关柱的表面,使得所述密封环稳定套设于所述开关柱上。在所述开关柱卡设于所述出气孔内时,所述密封环抵持于所述储气盒上,使得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储气孔对应,便于所述密封环结合所述开关柱将所述储气孔封堵,降低了所述储气盒内的刺激性气体泄露的几率,提高了所述储气盒的密封性。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驱离组件300还包括空气净化件330,所述空气净化件330包括连接杆332、空气净化按钮334以及负离子发生器336,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分别与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还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连接,所述连接杆332与所述杠杆314远离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332与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对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用于产生负离子,以使净化周围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用于开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杠杆314发生转动时,即所述杠杆314远离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朝向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转动时,所述连接杆332朝向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运动,使得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被触发,从而开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从而使得所述储气盒324内释放的刺激性气体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结合,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刺激性气体长时间存在的情况。其中,对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使得在所述储气盒324内的刺激性气体既能被人或者宠物闻到并快速离开后,又能通过开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清除,达到净化空气。
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气体泄露,请参阅图6,所述空气净化件330还包括回力弹簧338,所述回力弹簧338远离所述储气盒324设置,所述回力弹簧338分别与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以及所述杠杆3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力弹簧338为所述杠杆314提供弹力,当所述连接杆332朝向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运动时,所述回力弹簧338被压缩,而在所述杠杆314上的挤压力撤去之后,所述回力弹簧338的弹力释放,使得所述杠杆314远离所述储气盒324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红外接收外壳22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杆332从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上脱离,便于关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而且,在所述连接杆332从所述空气净化按钮334上脱离的过程中,在杠杆314作用下,所述开关柱322朝向所述储气盒324运动,使得所述开关柱322伸入所述出气孔3242内,从而使得所述出气孔3242封闭,减少了所述储气盒324内的刺激性气体的溢出,实现了在无外力破坏的情况下,所述储气盒324内的气体封存在其中,避免了在正常情况下的气体过度泄露。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空气净化的速率,减少刺激性气体的存在时间,请参阅图6,所述支撑板312开设有通风孔3122,所述通风孔3122用于所述支撑板312两侧的空气流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盒324内的气体在被释放后,通过所述通风孔3122达到靠近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的位置,同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也会流经所述通风孔3122,使得所述储气盒324内的气体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的交汇距离减短,从而使得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与所述储气盒324内的气体的流动距离减少,提高了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36释放的负离子与所述储气盒324内的气体的结合速率,便于提高空气净化的速率,减少了刺激性气体的存在时间。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盒内存储的刺激性气体类似于风油精或者驱蚊水气化后形成的混有空气的混合气体,不会对小孩或者宠物的身体的皮肤或者皮毛造成伤害,而且,在所述储气盒释放气体时,气体不是溅射方式的,当小孩的手部触碰到电视红外接收装置时,不会喷到眼睛和嘴巴等关键性位置,不会造成身体危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外壳以及聚光板。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所述收容凹槽用于收容红外接收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与电视后盖卡接。所述聚光板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聚光板开设有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红外接收器平齐设置。所述聚光板具有聚焦反光面。所述聚焦反光面具有弧形结构,且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形中心位于所述导光通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放置有红外接收器的红外接收外壳外增设聚光板,在聚焦反光面的弧形结构下,当红外光线斜向红外接收器发生时,红外光线经过聚焦反光面的聚光以及反光,使得原先偏离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线重新朝向红外接收器,从而使得红外接收器获得的红外光线的光强度增大,进而使得红外接收器对于红外光线的接收角度增大,便于对倾斜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接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度为80°~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反光面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聚焦反光面相对设置。所述聚焦反光面为弧形曲面,其弯曲的方向朝向所述导光通道,使得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形中心位于所述导光通道内,即两个所述聚焦反光面共同朝向所述导光通道弯曲,从而使得红外光线在经过两个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反光之后,朝向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内的红外接收器聚集,提高了红外光线的光强度,便于所述红外接收器对红外光线的接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度为90°,即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弧形结构为四分之一圆弧,且所述聚焦反光面的底部与所述导光通道的底部相切,进一步提高了红外光线的光强度,进一步便于所述红外接收器对红外光线的接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包括承接部以及聚光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聚光部与所述承接部连接,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聚光部形成所述导光通道,所述聚焦反光面位于所述聚光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用于与电视后盖抵接,所述聚光部上的聚焦反光面对红外光线进行聚光,使得红外光线在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聚光部形成所述导光通道内传输,便于将红外光线准确传输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内的红外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承接部以及第二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与所述第二承接部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承接部通过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导光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承接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接部与所述第二承接部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承接部朝向远离所述电视后盖的方向倾斜,使得所述第一承接部将红外光线导向所述第二承接部,便于红外光线传输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内的红外接收器。
又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通道的口径由靠近所述外壳本体至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为了降低非遥控器发出的红外光线被接收,即避免来自于其他光源设备的红外光线的干扰,将所述导光通道的口径由靠近所述外壳本体至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所述承接部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红外光线进入所述导光通道的区域降低,便于对指定角度范围内发射的红外光线的接收。例如,红外接收器接收在电视前的度的角度范围内的红外光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承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连接面,所述倾斜连接面用于与电视后盖抵接,便于在所述承接部安装时,减少所述承接部与电视后盖的刚性碰撞几率,降低了所述承接部的损坏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视后盖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光板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导光通道,且所述反光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聚光板以及所述电视后盖之间,而且,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视后盖连接,在将红外光线反射之后,导入所述导光通道,兼顾反光以及连接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液晶电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包括电视显示组件以及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电视显示组件包括电视显示屏以及安装壳体。所述电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接收外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收容凹槽开口延伸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红外接收器收容于所述收容凹槽内,且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外,所述红外接收器还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通过将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安装壳体外的红外接收外壳内,即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外挂式的红外接收外壳的收容凹槽内,而红外接收外壳又位于安装壳体的侧边,使得红外接收器远离安装壳体设置,减少了红外接收器在安装壳体内的体积占比,从而降低了安装壳体的侧边框的宽度,进而提高了电视显示屏在安装壳体上的屏占比,即提高了电视显示组件的显示面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视显示组件,所述电视显示组件包括电视显示屏以及安装壳体,所述电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内;
红外接收组件,所述红外接收组件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接收外壳,所述红外接收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壳体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收容凹槽,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延伸方向与所述收容凹槽开口延伸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红外接收器收容于所述收容凹槽内,且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外,所述红外接收器还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连接凸起部连接,所述连接凸起部于所述安装壳体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邻近所述连接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视显示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所述挡板还与所述外壳本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开设有避位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避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外壳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所述导向板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向板还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凸设有连接柱,所述导向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卡设于所述连接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收容凹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视显示屏上的控制主板连接。
10.一种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红外接收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
CN202011046150.8A 2020-09-29 2020-09-29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Pending CN112437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6150.8A CN112437239A (zh) 2020-09-29 2020-09-29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6150.8A CN112437239A (zh) 2020-09-29 2020-09-29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239A true CN112437239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6150.8A Pending CN112437239A (zh) 2020-09-29 2020-09-29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72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92685A (en) Photoelectric sensor
US9458994B1 (en) Decorative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two laser light sources and a switch
US10627705B2 (en) Dome camera
AU2016208266A1 (en) Decorative lighting apparatus
EP3467376A1 (en) Infrared sensing lighting device
KR20100111789A (ko) 적외선 엘이디를 갖는 돔형 감시카메라
CN213461988U (zh)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CN210899286U (zh)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CN112437239A (zh) 电视红外接收装置以及液晶电视
CN213462086U (zh) 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
JP2007328114A (ja) 屋外装置の発光素子表示構造
CN112449226A (zh) 红外接收模具以及液晶电视
CN211627990U (zh) 一种放映机
JP2004294894A5 (zh)
JP4058871B2 (ja) 車載用カメラ装置
CN216291184U (zh) 摄像组件和摄像机
WO2023115728A1 (zh) 一种智慧灯杆用预警除湿系统
CN109040572B (zh) 摄像头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JP2005039745A (ja) 光リモコン受信器
CN207610030U (zh) 手电筒
FR2423103A1 (fr) Recepteur de television a systeme de commande a usage mixte
CN217335680U (zh) 摄像装置及门禁设备
EP3184888B1 (en) Laser light decorative lighting apparatus
CN115052084B (zh) 摄像头
KR101627298B1 (ko) 카메라 촬영 각도 조절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