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5148A -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5148A
CN112435148A CN202011326285.XA CN202011326285A CN112435148A CN 112435148 A CN112435148 A CN 112435148A CN 202011326285 A CN202011326285 A CN 202011326285A CN 112435148 A CN112435148 A CN 112435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score
teaching
subject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62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5148B (zh
Inventor
陈聪
吴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262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5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5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所述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包括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诊断结论;所述学生学习诊断模块包括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诊断结论;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通过通过纵向发展指标、横向发展指标以及合作发展指标打分,总合得出教师评估分;既帮助教师与学生根据教学诊断找出教学存在知识均衡度低的部分,调整教学方向,综合提高成绩,又完整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给出合适的评价,同时促进本教学班全部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Description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教学管理系统通常用于考试成绩管理,考试成绩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帮助老师与学生找出教学上存在的短板;同时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教学评价引领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诊断数据,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有科学的依据,同时要促进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有教学管理系统的考试成绩管理将各学科考试成绩进行罗列,缺少对成绩的分析评价,学生无法通过成绩发现自己不足的知识点,教师也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弥补学生的不足;且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仅仅将本教学班某学科成绩进行比较高低,作为教师教学是否优秀的标准;由于教师存在新学期到新教学班执教的情况,原先优秀的班级基础较高,落后的班级基础较低,单纯比较考试成绩高低,无法完整反映教师教学质量;且一昧追求本学科高分,不利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合作教学。
因此,研发能帮助教师与学生分析教学均衡度,完整反映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合作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教学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所述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包括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教师诊断结论;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包括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段平均分、班平均分、班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教师诊断结论根据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所述学生学习诊断模块包括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诊断结论;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包括各个学科的学科分数、学科标准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以及学科进步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得分、知识点平均分、知识点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学生诊断结论根据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通过若干评分项打分,总合得出教师评估分,所述评分项包括纵向发展指标、横向发展指标以及合作发展指标;所述纵向发展指标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优秀率、落后率以及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优秀率增量、落后率减量以及标准分增量;所述合作发展指标也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总分落后率以及总分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增量、总分落后率减量以及总分标准分增量;所述横向发展指标为效能指标,包括标准分横向增量。
采用上述方法后,教师通过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了解本教学班的学习情况,其中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反应某学科的优秀率、优秀率增量、落后率、落后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标准分横向增量,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成绩的总体情况,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反应某学科各个知识点的满分值、难度、段平均分、班平均分、班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知识点并调整教学方向进行重点教学,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反应某学科不同难度领域的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不同难度领域的掌握情况,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难度领域并调整教学方向进行重点教学;学生通过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其中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反应学生各个学科的学科分数、学科标准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以及学科进步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成绩的总体情况,相较过去进步了多少,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反应学生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满分值、难度、得分、平均分、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知识点并调整学习方向进行重点学习,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反应学生不同难度领域的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同难度领域的掌握情况,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难度领域并调整学习方向进行重点学习;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的若干打分项分为效能指标与水平指标,通过效能指标评分能更好地反应在教师教导下班级的提升,通过水平指标进行补偿加分能解决优秀班级基础较高,提升空间相对较小,无法通过效能指标完整体现教学质量的问题,使教师得到的评分更加合理;通过在纵向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发展指标,能促进本教学班全部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努力,使教学班综合进步,避免出现科目学习不均衡的情况。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优秀率计算方法,优秀人数(E):E=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E人数来确定学科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优秀人数E′,优秀率(En):En=班级考试成绩在E′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E÷E′);所述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上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所述后20%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所述后20%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所述落后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所述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
所述标准分计算方法,标准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DA00027941436461826
式中,X为参加考试班级的某科考试原始分数平均分(直接来自试卷),
Figure DA00027941436461872
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平均分,S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标准差(表示一群分数离散程度的量),Z就是原始分X所对应的标准分数;所述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所述横向比较增量计算方法,横向比较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所述标准分横向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横向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所述总分优秀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优秀人数(G):G=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G人数来确定总分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优秀人数G′,总分优秀率(Gn):Gn=班级考试总分成绩在G′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G/G′);所述总分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总分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上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所述总分落后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落后人数(H):H=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H人数来确定总分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落后人数H′,总分落后率(Hn):Hn=班级成绩总分成绩在H′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H/H′);所述总分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总分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本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
所述总分标准分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DA00027941436461937
式中,X为班级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
Figure DA00027941436461978
为年级段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S为年级段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标准差,Z就是总分X的标准分数;所述总分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所述学科标准分计算方法,学科标准分=(学科分数-段平均分数)÷段标准差;所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学科间均衡度=学科标准分-总分标准分;所述学科进步评估计算方法,学科进步=标准分-上次测试的标准分;所述难度值计算方法,难度值=段平均分÷满分值;所述班标准分计算方法,班标准分Z=(班平均分-段平均分)÷段标准差;所述知识点标准分计算方法,知识点标准分Z=(得分-平均分)÷段标准差;所述各题相对评估计算方法,各题相对评估=(班标准分或知识点标准分)Z-(各小题标准分平均Z值);
所述难度领域划分方法,依据难度值划分难度领域,0≤难度值<0.4为难题,0.4≤难度值<0.6为较难题,0.6≤难度值<0.8为中等题,0.8≤难度值≤1为基础题;所述域平均分为各小题标准分平均值;所述域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域标准分-(基础题标准分+中等题标准分+较难题标准分+难题标准分)/4。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计算出优秀率与优秀率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优秀学生增长情况,通过计算出后20%率与后20%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标准分与标准分增量,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对应学科成绩处于整个年级段的具体水平以及进步情况,对某学科教学质量得出一个总体评价,通过计算标准分横向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学科相较于本教学班各学科平均水平的高低,利于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均衡提高本教学班的各科水平;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帮助教师与学生通过成绩了解不同知识点间存在的不足,方便强化学习不足的知识点;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帮助教师与学生通过成绩了解不同难度领域间存在的不足,强化学习对应的解题思路,调整解题方法;通过计算出落后率与落后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标准分横向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学科相较于本教学班各学科平均水平的高低,利于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均衡提高本教学班的各科水平,通过总分优秀率与总分优秀率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总分优秀学生增长情况,通过计算出总分落后率与总分落后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总分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总分标准分与总分标准分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总分平均分处于整个年级段的具体水平以及进步情况,对本教学班教学质量得出一个总体评价。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设有诊断标准,所述诊断标准通过所有考试成绩建立模型,统计出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数据,所统计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数据主要集中在某一区间;根据正态分布曲线进行等第划分为5档并对应标明文字评价。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统计优秀率、优秀率增量、落后率、落后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依据真实且大量的数据,建立的数据模型有效程度高,由于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依据正态分布曲线将数据进行等第划分,通过5挡等第划分能精准标明教学诊断中各个数据所对应的水平。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字评价沿正态分布曲线依次为低\弱\退步、较低\较弱\小退步、中等\中等\保持、较高\较强\小进步、高\强\进步。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文字评价便于教师与学生阅读,明确的高低评价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并选择评价偏低的知识短板强化教学。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标准分横向增量、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所述学生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文字报表有条理地展示诊断结论,省去整理的时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阅读理解,实际案例教学班某学科教学诊断表、某学生教学诊断表如表1、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091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01
表1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02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11
表2。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还包括图表;所述图表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分区标记难度领域,外圈分区标记不同知识点,不同知识点依据难度值与难度领域对应并标明文字评价,不同知识点与难度领域在图表的角度占比与所占分数百分比相等。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设置图表能立体地展示诊断结论,图表各项在图表的角度占比与所占分数百分比相等,能通过观察图表更清楚地了解弱势项的分数占比,激励教师与学生调整方向,消除弱势项,达到均衡发展。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评分项打分方法为,评估分P=系数a×评分项+常数b;当P<0时,取P=0;当P>最大分值时,取P=最大分值。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评估分计算方法得出各项的评估分,并总合后得到总分;当评估分小于0时,算作0分处理,表明此项不得分;当评估分大于最大分值时,算作最大分值,表明此项的满分;以此避免部分教师学科优势过大,造成评分不平衡。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数a与常数b通过原有数据中所有教师各项教学评估量为模型计算得出,统计出各个评估量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在x-1.5s到x+1.5s之间的数据大约有90%;因此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m,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最低值40%m,由方程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21
由此算出线性变换得出系数a(向上取整)、常数b(向上取整)。
采用上述方法后,通过统计原有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由于模型符合正态分布,确立计算方程,得出系数a与常数b,使评分结果更加科学,符合评分项的预期范围,所述原有数据得出系数a、常数b的数据统计表以及实际案例年级段某学科的教师评分表如表3、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22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31
表3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32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41
表4。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数据正态分布等第划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诊断结论图表部分示意图。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所述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包括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教师诊断结论;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包括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段平均分、班平均分、班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教师诊断结论根据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所述学生学习诊断模块包括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诊断结论;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包括各个学科的学科分数、学科标准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以及学科进步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得分、知识点平均分、知识点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学生诊断结论根据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通过若干评分项打分,总合得出教师评估分,所述评分项包括纵向发展指标、横向发展指标以及合作发展指标;所述纵向发展指标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优秀率、落后率以及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优秀率增量、落后率减量以及标准分增量;所述合作发展指标也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总分落后率以及总分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增量、总分落后率减量以及总分标准分增量;所述横向发展指标为效能指标,包括标准分横向增量。
教师通过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了解本教学班的学习情况,其中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反应某学科的优秀率、优秀率增量、落后率、落后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标准分横向增量,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成绩的总体情况,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反应某学科各个知识点的满分值、难度、段平均分、班平均分、班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知识点并调整教学方向进行重点教学,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反应某学科不同难度领域的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帮助教师了解本教学班不同难度领域的掌握情况,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难度领域并调整教学方向进行重点教学;学生通过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其中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反应学生各个学科的学科分数、学科标准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以及学科进步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成绩的总体情况,相较过去进步了多少,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反应学生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满分值、难度、得分、平均分、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知识点并调整学习方向进行重点学习,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反应学生不同难度领域的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同难度领域的掌握情况,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得出掌握程度低的难度领域并调整学习方向进行重点学习;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的若干打分项分为效能指标与水平指标,通过效能指标评分能更好地反应在教师教导下班级的提升,通过水平指标进行补偿加分能解决优秀班级基础较高,提升空间相对较小,无法通过效能指标完整体现教学质量的问题,使教师得到的评分更加合理;通过在纵向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发展指标,能促进本教学班全部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努力,使教学班综合进步,避免出现科目学习不均衡的情况。
所述优秀率计算方法,优秀人数(E):E=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E人数来确定学科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优秀人数E′,优秀率(En):En=班级考试成绩在E′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E÷E′);所述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上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所述后20%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所述后20%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所述落后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所述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所述标准分计算方法,标准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DA00027941436462075
式中,X为参加考试班级的某科考试原始分数平均分(直接来自试卷),
Figure DA00027941436462138
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平均分,S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标准差(表示一群分数离散程度的量),Z就是原始分X所对应的标准分数;所述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所述横向比较增量计算方法,横向比较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所述标准分横向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横向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所述总分优秀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优秀人数(G):G=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G人数来确定总分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优秀人数G′,总分优秀率(Gn):Gn=班级考试总分成绩在G′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G/G′);所述总分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总分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上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所述总分落后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落后人数(H):H=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H人数来确定总分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落后人数H′,总分落后率(Hn):Hn=班级成绩总分成绩在H′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H/H′);所述总分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总分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本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所述总分标准分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91
式中,X为班级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192
为年级段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S为年级段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标准差,Z就是总分X的标准分数;所述总分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所述学科标准分计算方法,学科标准分=(学科分数-段平均分数)÷段标准差;所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学科间均衡度=学科标准分-总分标准分;所述学科进步评估计算方法,学科进步=标准分-上次测试的标准分;所述难度值计算方法,难度值=段平均分÷满分值;所述班标准分计算方法,班标准分Z=(班平均分-段平均分)÷段标准差;所述知识点标准分计算方法,知识点标准分Z=(得分-平均分)÷段标准差;所述各题相对评估计算方法,各题相对评估=(班标准分或知识点标准分)Z-(各小题标准分平均Z值);
所述难度领域划分方法,依据难度值划分难度领域,0≤难度值<0.4为难题,0.4≤难度值<0.6为较难题,0.6≤难度值<0.8为中等题,0.8≤难度值≤1为基础题;所述域平均分为各小题标准分平均值;所述域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域标准分-(基础题标准分+中等题标准分+较难题标准分+难题标准分)/4。
通过计算出优秀率与优秀率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优秀学生增长情况,通过计算出后20%率与后20%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标准分与标准分增量,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对应学科成绩处于整个年级段的具体水平以及进步情况,对某学科教学质量得出一个总体评价,通过计算标准分横向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学科相较于本教学班各学科平均水平的高低,利于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均衡提高本教学班的各科水平;通过各题相对评估,帮助教师与学生通过成绩了解不同知识点间存在的不足,方便强化学习不足的知识点;通过域均衡度评估,帮助教师与学生通过成绩了解不同难度领域间存在的不足,强化学习对应的解题思路,调整解题方法;通过计算出落后率与落后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某学科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标准分横向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学科相较于本教学班各学科平均水平的高低,利于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均衡提高本教学班的各科水平,通过总分优秀率与总分优秀率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总分优秀学生增长情况,通过计算出总分落后率与总分落后率减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内总分落后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计算总分标准分与总分标准分增量,便于教师了解本教学班总分平均分处于整个年级段的具体水平以及进步情况,对本教学班教学质量得出一个总体评价。
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设有诊断标准,所述诊断标准通过所有考试成绩建立模型,统计出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数据,所统计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数据主要集中在某一区间;根据正态分布曲线进行等第划分为5档并对应标明文字评价。
通过统计优秀率、优秀率增量、落后率、落后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依据真实且大量的数据,建立的数据模型有效程度高,如图1所示,由于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依据正态分布曲线将数据进行等第划分,通过5挡等第划分能精准标明教学诊断中各个数据所对应的水平。
所述文字评价沿正态分布曲线依次为低\弱\退步、较低\较弱\小退步、中等\中等\保持、较高\较强\小进步、高\强\进步。
通过文字评价便于教师与学生阅读,明确的高低评价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并选择评价偏低的知识短板强化教学。
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标准分横向增量、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所述学生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
通过文字报表有条理地展示诊断结论,省去整理的时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阅读理解,实际案例教学班某学科教学诊断表、某学生教学诊断表如表1、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21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31
表1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32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41
表2。
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还包括图表;如图2所示,所述图表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分区标记难度领域,外圈分区标记不同知识点,不同知识点依据难度值与难度领域对应并标明文字评价,不同知识点与难度领域在图表的角度占比与所占分数百分比相等。
通过设置图表能立体地展示诊断结论,图表各项在图表的角度占比与所占分数百分比相等,能通过观察图表更清楚地了解弱势项的分数占比,激励教师与学生调整方向,消除弱势项,达到均衡发展。
所述评分项打分方法为,评估分P=系数a×评分项+常数b;当P<0时,取P=0;当P>最大分值时,取P=最大分值。
通过评估分计算方法得出各项的评估分,并总合后得到总分;当评估分小于0时,算作0分处理,表明此项不得分;当评估分大于最大分值时,算作最大分值,表明此项的满分;以此避免部分教师学科优势过大,造成评分不平衡。
所述系数a与常数b通过原有数据中所有教师各项教学评估量为模型计算得出,统计出各个评估量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在x-1.5s到x+1.5s之间的数据大约有90%;因此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m,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最低值40%m,由方程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51
由此算出线性变换得出系数a(向上取整)、常数b(向上取整)。
通过统计原有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由于模型符合正态分布,确立计算方程,得出系数a与常数b,使评分结果更加科学,符合评分项的预期范围,所述原有数据得出系数a、常数b的数据统计表以及实际案例年级段某学科的教师评分表如表3、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52
表3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61
Figure BDA0002794143640000271
表4。

Claims (8)

1.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包括教师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学生学习诊断模块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学科教学诊断模块包括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教师诊断结论;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包括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段平均分、班平均分、班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教师诊断结论根据教师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
所述学生学习诊断模块包括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诊断结论;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包括各个学科的学科分数、学科标准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以及学科进步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包括知识点、满分值、难度、得分、知识点平均分、知识点标准分、水平评估以及各题相对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包括难度领域以及对应的教学评估,难度领域包括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以及难题,教学评估包括域标准分、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学生诊断结论根据学生学科总体评估、学科知识点教学评估、不同难度领域的教学评估生成报表;
所述教学质量评价报表模块通过若干评分项打分,总合得出教师评估分,所述评分项包括纵向发展指标、横向发展指标以及合作发展指标;
所述纵向发展指标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优秀率、落后率以及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优秀率增量、落后率减量以及标准分增量;所述合作发展指标也分为水平指标与效能指标,水平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总分落后率以及总分标准分,效能指标包括总分优秀率增量、总分落后率减量以及总分标准分增量;所述横向发展指标为效能指标,包括标准分横向增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秀率计算方法,优秀人数(E):E=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E人数来确定学科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优秀人数E′,优秀率(En):En=班级考试成绩在E′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E÷E′);
所述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上学期班级学科优秀率;
所述后20%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
所述后20%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
所述落后率计算方法,落后人数(F):F=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F人数来确定学科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学科落后人数F′,落后率(Fn):Fn=班级考试成绩在F′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F/F′);
所述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本学期班级学科落后率;
所述标准分计算方法,标准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32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33
式中,X为参加考试班级的某科考试原始分数平均分(直接来自试卷),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31
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平均分,S为年级段某科考试原始分数的标准差(表示一群分数离散程度的量),Z就是原始分X所对应的标准分数;
所述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学科标准分Z;
所述横向比较增量计算方法,横向比较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
所述标准分横向增量计算方法,标准分横向增量=某学科的标准分-本教学班所有学科标准分的平均值;
所述总分优秀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优秀人数(G):G=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G人数来确定总分优秀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优秀人数G′,总分优秀率(Gn):Gn=班级考试总分成绩在G′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G/G′);
所述总分优秀率增量计算方法,总分优秀率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上学期班级总分优秀率;
所述总分落后率计算方法,年级段总分落后人数(H):H=N×20%(N为年级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以最靠近H人数来确定总分落后分数线,取得实际总分落后人数H′,总分落后率(Hn):Hn=班级成绩总分成绩在H′以内的学生数÷班级参加考试总人数×100%×(H/H′);
所述总分落后率减量计算方法,总分落后率减量=上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本学期班级总分落后率;
所述总分标准分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Z计算方法: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41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43
式中,X为班级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42
为年级段参加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平均值,S为年级段考试学生的各科总分的标准差,Z就是总分X的标准分数;
所述总分标准分增量计算方法,总分标准分增量=本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上学期班级总分标准分Z;
所述学科标准分计算方法,学科标准分=(学科分数-段平均分数)÷段标准差;
所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学科间均衡度=学科标准分-总分标准分;
所述学科进步评估计算方法,学科进步=标准分-上次测试的标准分;
所述难度值计算方法,难度值=段平均分÷满分值;
所述班标准分计算方法,班标准分Z=(班平均分-段平均分)÷段标准差;
所述知识点标准分计算方法,知识点标准分Z=(得分-平均分)÷段标准差;
所述各题相对评估计算方法,各题相对评估=(班标准分或知识点标准分)Z-(各小题标准分平均Z值);
所述难度领域划分方法,依据难度值划分难度领域,0≤难度值<0.4为难题,0.4≤难度值<0.6为较难题,0.6≤难度值<0.8为中等题,0.8≤难度值≤1为基础题;
所述域平均分为各小题标准分平均值;
所述域均衡度评估计算方法,域标准分-(基础题标准分+中等题标准分+较难题标准分+难题标准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设有诊断标准,所述诊断标准通过所有考试成绩建立模型,统计出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横向比较增量、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数据,所统计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数据主要集中在某一区间;根据正态分布曲线进行等第划分为5档并对应标明文字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评价沿正态分布曲线依次为低\弱\退步、较低\较弱\小退步、中等\中等\保持、较高\较强\小进步、高\强\进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优秀率、优秀率增量、后20%率、后20%率减量、标准分、标准分增量、标准分横向增量、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所述学生诊断结论依据诊断标准,将学科水平评估、学科间均衡度评估、学科进步评估水平评估、各题相对评估、域水平评估以及域均衡度评估的文字评价整合生成文字报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诊断结论与学生诊断结论还包括图表;所述图表分为内圈与外圈,内圈分区标记难度领域,外圈分区标记不同知识点,不同知识点依据难度值与难度领域对应并标明文字评价,不同知识点与难度领域在图表的角度占比与所占分数百分比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项打分方法为,评估分P=系数a×评分项+常数b;当P<0时,取P=0;当P>最大分值时,取P=最大分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项对应不同的系数a与常数b,通过原有数据中所有教师各项教学评估量为模型计算得出,统计出各个评估量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在x-1.5s到x+1.5s之间的数据大约有90%;因此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m,将x-1.5s线性变换为该评估量对应的评估分的满分值最低值40%m,由方程
Figure FDA0002794143630000071
由此算出线性变换得出系数a(向上取整)、常数b(向上取整)。
CN202011326285.XA 2020-11-24 2020-11-24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Active CN112435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6285.XA CN11243514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6285.XA CN11243514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148A true CN112435148A (zh) 2021-03-02
CN112435148B CN112435148B (zh) 2023-11-03

Family

ID=7469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6285.XA Active CN112435148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514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0075A (zh) * 2021-03-31 2021-06-11 西南大学 基于知识加工机制的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性评价方法
CN112966473A (zh) * 2021-03-04 2021-06-15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Excel均值中值解析为主的大学试卷分析软件
CN114038256A (zh) * 2021-11-29 2022-02-11 西南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020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李展玉 应用lt分数统计工具比较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成绩的方法
CN107705033A (zh) * 2017-10-24 2018-02-16 武汉览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CN110930270A (zh) * 2019-10-18 2020-03-27 常中庆 一种基于不同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1291966A (zh) * 2020-01-13 2020-06-16 台州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020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李展玉 应用lt分数统计工具比较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成绩的方法
CN107705033A (zh) * 2017-10-24 2018-02-16 武汉览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CN110930270A (zh) * 2019-10-18 2020-03-27 常中庆 一种基于不同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1291966A (zh) * 2020-01-13 2020-06-16 台州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6473A (zh) * 2021-03-04 2021-06-15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Excel均值中值解析为主的大学试卷分析软件
CN112950075A (zh) * 2021-03-31 2021-06-11 西南大学 基于知识加工机制的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性评价方法
CN114038256A (zh) * 2021-11-29 2022-02-11 西南医科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互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148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5148A (zh) 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和教学诊断分析评估系统
Wright et al. Item banks: What, why, how
Baker Evaluating the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usefulness of education cost studies
Crocker Introduction to measurement theory
Yin et al. Concordance between ACT and ITED scores from different populations
CN111027868A (zh)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Karakaya et al. Teachers’ views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n STEM education: A science course example
Caulkins et al. Adjusting GPA to reflect course difficulty
Van Norman et al. The effects of baseline estimation on the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precision of CBM-R growth estimates.
Riyadi et al. The Effect of Principal 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Walsh et al. Measuring teacher and school value added in Oklahoma, 2013–2014 school year
Ferand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prior FFA membership on perceived ability to manage an FFA chapter
Ahmed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faculties in university of Malaya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CN110991924A (zh)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Stupnytskyy Secondary schools efficiency in the Czech Republic
Zhang et al. Graduate Attribute Assessment for Each Student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Shad et al. Item analysis of MCQs of a pharmacology term exam in a Private Medical College of Pakistan
Al-zboon et al. The Effect of the Percentage of Missing Data on Estimating the Standard Error of the Items' Parameters and the Test Information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Parameter Logistic Model in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Elvira et al. Equating test instruments using anchor to map student abilities through the R program analysis
Gleason Reliability of the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Mathematics Instrument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Bolton Predictive value (or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ACE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 scores
Foy et al. Data analyses with IEA’s TIMSS and PIRLS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Pines A procedure for predicting under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W201123069A (en) Simul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dmissions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Zaidin et al. The Tutor and Tutor Competency With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