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2227A -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2227A
CN112432227A CN202011352665.0A CN202011352665A CN112432227A CN 112432227 A CN112432227 A CN 112432227A CN 202011352665 A CN202011352665 A CN 202011352665A CN 112432227 A CN112432227 A CN 112432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ater supply
preset
secondary network
curr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26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俊玮
姜华
杨卓兴
冯琢络
时凯
赵梦迪
张会福
李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China Resources Smart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26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22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2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22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判断室内温度、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预设条件为室内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回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若满足预设条件,确定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当前供水流量;若不满足预设条件,根据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室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当前供水温度或当前供水流量,使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本申请以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为调节依据,调控时考虑建筑与二次网的惰性,减少调控发生振荡的次数,降低能耗,提升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热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供热系统换热站二次网为用户提供热量,需要对二次网进行调控,进而调节用户室内的温度。目前,在对二次网进行调控时,在初期无法确定二次网的初始供水温度和循环水泵的供水流量,需要利用之前供热季运行时的历史参数。目前二次网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控时,单纯的依靠供暖用户房间的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室内温度过高时,降低供水温度,室内温度较低时,增加供水温度。单纯依据室内温度进行调控的方式,调控过程震荡,导致能耗高;并且,调控过程中供水流量没有及时跟随供水温度变化进行调节,当天气变暖时,供水流量仍处于大流量运行,耗电量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对二次网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的调节,降低能耗,提升调控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包括:
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之前,还包括:
联合换热站换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室内散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建筑物墙体传热微分方程,建立所述二次网供热的机理模型;
根据所述机理模型确定所述二次网的初始供水温度、初始供水相对流量;
判断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是否达到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未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最小供水流量,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初始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可选的,所述初始供水温度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031
式中,tg为初始供水温度,tn为室内温度,t′g为设计工况下的供水温度,t′h为设计工况下的回水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L为散热器多装的比值,m为建筑概算热指标增大的比值,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可选的,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032
式中,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033
为初始供水相对流量,tn为室内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并根据所述降温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小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并根据所述升温幅度提升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最小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降低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增加幅度增加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输入模块,用于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第一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第二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包括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见,本申请中的调控方法通过获得二次网的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两个温度为判定依据,判断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既保持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不变;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进一步增加室外温度作为参考依据,判断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并根据室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大小关系,对当前供水温度或当前供水流量进行调控,即本申请中以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三个因素作为二次网的调节依据,考虑了建筑与二次网的惰性,对二次网的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进行调控,降低调控过程中发生振荡的次数,降低能耗,又提升了调控精度。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二次网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控时,单纯的依靠供暖用户房间的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室内温度过高时,降低供水温度,室内温度较低时,增加供水温度。单纯依据室内温度进行调控的方式,调控过程震荡,导致能耗高;并且,调控过程中供水流量没有及时跟随供水温度变化进行调节,当天气变暖时,供水流量仍处于大流量运行,耗电量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优选地,室内温度为室内平均温度,室外温度为室外平均温度。
步骤S102: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不做具体限定,视情况而定,例如18℃至22℃。同理,本申请对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也不做具体限定,视情况而定,例如25℃至45℃。
步骤S103: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室内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回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内,表明二次网既没有多供热也没有少供热,与目前的需求相匹配,所以继续按照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继续供暖即可。
步骤S104: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室内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而回水温度不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内,第二种,室内温度不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而回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内,第三种,室内温度不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回水温度不在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内。
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表明当前的供暖与目前的需求并不匹配,需要对供水温度、供水流量进行调控,下面对调控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包括:
步骤S1041: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预设温度阈值不做具体限定,根据供暖地区确定。例如,对于天气较冷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0℃,或者5℃等,对于天气较暖的江南、东南沿海地区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2℃,或者5℃等。
步骤S1042: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步骤S1043: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并根据所述降温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小供水流量。
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表明供暖地区并不处在严寒期,处在供暖的初期或者末期,当前供水流量以二次网运行的最小供水流量运行,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表明供暖量大于需求量,此时需降低当前供水温度,具体的降温幅度根据室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来定,室外温度变化趋势可以根据天气预报信息获得,室内温度变化趋势由室内温度采集设备采集室内温度数据并经处理计算后获得。
例如,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或者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需要大一些;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而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需要小一些;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小,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则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需要大一些;此处不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降温幅度的控制原理与上述情况类似。
步骤S1044: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并根据所述升温幅度提升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最小供水流量。
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表明当前的供暖量小于需求量,由于当前供水流量为最小供水流量,需要提升当前供水温度来提升室内温度。
例如,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或者下降,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需要大一些;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而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需要小一些;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小,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则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需要小一些;此处不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降温幅度的控制原理与上述情况类似。
步骤S1045: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降低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室外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表明供暖地区处在严寒期,当前供水温度为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室内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表明供暖量大于需求量,此时需降低当前供水流量,具体的流量降低幅度根据室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来定。
例如,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或者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需要大一些;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而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需要小一些;室内温度高出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小,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需要大一些;此处不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降温幅度的控制原理与上述情况类似。
步骤S1046: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增加幅度增加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其中,所述温度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
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表明当前的供暖量小于需求量,由于当前供水温度为最高供水温度,需要增加当前供水流量来提升室内温度。
例如,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或者下降,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需要大一些;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大,而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需要小一些;室内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数值较小,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室内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则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需要小一些;此处不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降温幅度的控制原理与上述情况类似。
本申请对步骤S1041与S1042的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相互调换。
本申请中的调控方法通过获得二次网的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两个温度为判定依据,判断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既保持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不变;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进一步增加室外温度作为参考依据,判断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并根据室内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大小关系,对当前供水温度或当前供水流量进行调控,即本申请中以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三个因素作为二次网的调节依据,对二次网的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进行调控,降低调控过程中发生振荡的次数,降低能耗,又提升了调控精度。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调控方法运行一段时间后使用,包括:
步骤S201: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步骤S202: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步骤S203: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步骤S204: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供热参数是在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得的,表明此时是按需精准供热,所供热量即为用户真实热负荷,后续利用该供热参数得到的热负荷预测值也是有参考意义的,是可靠的。
供热参数中的气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室外温度、太阳辐射、风速,是在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间内的气象数据。
步骤S205: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步骤S206: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其中,预测气象数据由天气预报获得,当前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为在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流量。
因为热负荷值受供热参数的历史值影响,所以在计算热负荷预测值时,同时代入供热参数的部分历史数值与预测时段的预测气象数据。所选取时间范围视热负荷预测模型训练结果而定。
步骤S207: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步骤S208: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热负荷、回水温度、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之间的关系式为:
P=(T1-T2)*Q*cp (1)
式中,P为热负荷,T1为供水温度,T2为回水温度,Q为供水流量,cp为热水比热容。
所以,根据公式(1)即可确定出步骤S207中的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以及步骤S207中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本申请对步骤S207和S208的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相互调换。
本实施例中实现对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的预测,在预测过程中,使用筛选出的供热参数训练出热负荷模型,进而根据热负荷模型、待测试时段的气象数据预测出热负荷预测值,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不对供热参数进行筛选,本申请热负荷预测值更加准确,进而对当前供水温度及当前供水流量进行预判得到目标值时,该目标值的准确性高,具有参考价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之前,还包括:
联合换热站换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室内散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建筑物墙体传热微分方程,建立所述二次网供热的机理模型;
根据所述机理模型确定所述二次网的初始供水温度、初始供水相对流量;
判断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是否达到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未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最小供水流量,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初始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建立二次网供热的机理模型的过程请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所述初始供水温度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131
式中,tg为初始供水温度,tn为室内温度,t′g为设计工况下的供水温度,t′h为设计工况下的回水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L为散热器多装的比值,m为建筑概算热指标增大的比值,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141
式中,
Figure BDA0002801779780000142
为初始供水相对流量,tn为室内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优选地,利用与设计工况相同或相近条件下二次网的历史运行数据,对机理模型中的边界条件进行试验校正,从而降低因设计热负荷值偏大、设计供水温度偏高、设计回水温度偏高、设计供水流量偏大、散热器多装、小区入住率偏低等原因造成的偏差,使机理模型可更好地拟合实际物理过程。
本实施例中通过机理模型确定出在供热初期理论所需二次网初始供水温度、初始供水相对流量,当初始供水温度未达到最高供水温度时,二次网以最小供水流量运行,初始供水温度为当前供水温度;当初始供水温度达到最高供水温度时,当前供水温度即为最高供水温度,根据供热需要调整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当前供水流量,避免直接采用过往供热季的运行数据,从而避免因过往的运行数据缺乏参考借鉴意义等原因导致调节时间过长、控制过程震荡等原因而导致高能耗。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3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确定模块300,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调节模块400,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因此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获取模块100,判断模块200,确定模块300,调节模块400,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中步骤S101,S102,S103和S104,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调节模块40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第一温度调控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并根据所述降温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小供水流量;
第二温度调控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并根据所述升温幅度提升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最小供水流量;
第一流量调控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降低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第二流量调控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增加幅度增加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
可选的,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输入模块,用于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第一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第二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可选的,还包括:
联合模块,用于联合换热站换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室内散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建筑物墙体传热微分方程,建立所述二次网供热的机理模型;
初始温度与流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理模型确定所述二次网的初始供水温度、初始供水相对流量;
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是否达到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未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最小供水流量,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初始供水温度;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之前,还包括:
联合换热站换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室内散热器传热微分方程、建筑物墙体传热微分方程,建立所述二次网供热的机理模型;
根据所述机理模型确定所述二次网的初始供水温度、初始供水相对流量;
判断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是否达到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未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最小供水流量,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初始供水温度;
若所述初始供水温度达到所述最高供水温度,则调整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供水温度的确定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01779770000021
式中,tg为初始供水温度,tn为室内温度,t′g为设计工况下的供水温度,t′h为设计工况下的回水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L为散热器多装的比值,m为建筑概算热指标增大的比值,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供水相对流量为:
Figure FDA0002801779770000022
式中,
Figure FDA0002801779770000023
为初始供水相对流量,tn为室内温度,t′n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内温度,tw为室外温度,t′w为设计工况下的室外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指数。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
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降温幅度,并根据所述降温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小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升温幅度,并根据所述升温幅度提升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为所述最小供水流量;
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降低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降低幅度降低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二次网运行的最高供水温度;
若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根据所述温度条件确定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流量增加幅度,并根据所述流量增加幅度增加所述当前供水流量;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为所述最高供水温度;
其中,所述温度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差值、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室外温度变化趋势。
7.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次网的当前供水温度、当前供水流量、回水温度、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室内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室内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回水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二次网的供水温度为所述当前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为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和所述室内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调节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或者所述当前供水流量,以使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网供热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回水温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筛选所述二次网供热时的供热参数;所述供热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供热参数训练得到热负荷预测模型;
输入模块,用于将待预测时段的预测供热参数输入所述热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预测供热参数包括预测气象数据、所述当前供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所述当前供水流量;
第一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小供水流量,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温度的目标值;
第二预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热负荷预测值、所述回水温度、所述最高供水温度,预测所述当前供水流量的目标值。
9.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52665.0A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322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2665.0A CN112432227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2665.0A CN112432227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2227A true CN112432227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2665.0A Pending CN112432227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22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5249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484555A (zh) * 2022-01-11 2022-05-13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供热温度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0080A (zh) * 2022-07-29 2022-10-18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一种供热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736A (zh) * 2010-12-22 2011-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
JP2013204889A (ja) * 2012-03-28 2013-10-07 Azbil Corp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4515194A (zh) * 2013-09-26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95478A (zh) * 2017-02-10 2017-06-27 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管网调节方法和系统
KR101827270B1 (ko) * 2016-09-19 2018-02-09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실내 난방공급 제어온도 설정에 따른 보일러의 난방온도 제어방법
CN108980984A (zh) * 2018-06-21 2018-12-11 宁夏启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单户供暖分区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121150A (zh) * 2020-01-03 2020-05-08 西咸新区玄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热负荷预测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73407A (zh) * 2020-04-10 2020-07-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的集中供热系统按需精准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736A (zh) * 2010-12-22 2011-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供热负荷分阶段质量调节方法
JP2013204889A (ja) * 2012-03-28 2013-10-07 Azbil Corp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4515194A (zh) * 2013-09-26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827270B1 (ko) * 2016-09-19 2018-02-09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실내 난방공급 제어온도 설정에 따른 보일러의 난방온도 제어방법
CN106895478A (zh) * 2017-02-10 2017-06-27 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管网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08980984A (zh) * 2018-06-21 2018-12-11 宁夏启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单户供暖分区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121150A (zh) * 2020-01-03 2020-05-08 西咸新区玄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热负荷预测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73407A (zh) * 2020-04-10 2020-07-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的集中供热系统按需精准调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5249A (zh) * 2021-03-29 2021-07-02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065249B (zh) * 2021-03-29 2022-04-15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484555A (zh) * 2022-01-11 2022-05-13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供热温度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0080A (zh) * 2022-07-29 2022-10-18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一种供热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0080B (zh) * 2022-07-29 2023-06-20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一种供热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2227A (zh) 一种二次网供热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ummert et al. Optimal heating control in a passive solar commercial building
CN107525236A (zh) 基于人体舒适度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WO2021232734A1 (zh) 一种热泵与电蓄热设备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EP3699720A1 (en) A system for dynamically balancing a heat load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7560113A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US98174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of thermostatic electric loads using high-granularity energy usage data
CN105091209B (zh) 一种基于空调负荷预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610052B (zh) 一种等温差变流量的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4484557B (zh) 一种基于目标能耗管控的建筑群供热负荷调控方法
CN215724029U (zh) 一种中央空调自适应控制系统
HUE027188T2 (en)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CN11492326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CN114263974B (zh) 一种基于调节阀的集中供热系统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Petraglia et al. Heat flows and energetic behavior of a telecommunic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CN111476439B (zh) 基于灰色时间序列的供暖户阀调节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123597A (zh) 一种庭院管网供热系统换热站循环泵自适应变频调控方法
CN111322885A (zh) 一种间冷系统百叶窗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90126B (zh) 一种基于室温反馈的热力站在线动态调控装置及方法
CN111043685A (zh) 储冰量调整系统与储冰量调整方法
SE536069C2 (sv) Förfarande för att reglera effektuttaget i ett nät för fjärrkyla
WO2022270496A1 (en) Acquiring a user consumption pattern of domestic hot water and controlling domestic hot water production based thereon
CN112113319A (zh) 空调负荷调整系统及空调负荷调整方法
CN113719886B (zh) 一种户间水利平衡控制系统
Kummert et al. Building and HVAC optimal control simulation. Application to an office buil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