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0085A -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0085A
CN112430085A CN201910791284.3A CN201910791284A CN112430085A CN 112430085 A CN112430085 A CN 112430085A CN 201910791284 A CN201910791284 A CN 201910791284A CN 112430085 A CN112430085 A CN 112430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casting
green
col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1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12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0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0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0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01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 C04B35/48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oxide ceramics based on zirconium or hafnium oxides, zirconates, zircon or haf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29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profiling or strickling the material in open moulds or on mould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5/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in moulds or on moulding surfaces, carried or formed by, in or on conveyors irrespective of the manner of shaping
    • B28B5/02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in moulds or on moulding surfaces, carried or formed by, in or on conveyors irrespective of the manner of shaping on conveyors of the endless-belt or chain type
    • B28B5/021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in moulds or on moulding surfaces, carried or formed by, in or on conveyors irrespective of the manner of shaping on conveyors of the endless-belt or chain type the shaped articles being of definite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605Treat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mixtures
    • C04B35/6261Milling
    • C04B35/62615High energy or reactive ball mil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6Preparing or treating the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batches ; preparing or treating macroscopic reinforcing agents for ceramic products, e.g. fibres; mechanical aspects section B
    • C04B35/62605Treat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individually or as mixtures
    • C04B35/62625Wet mixtures
    • C04B35/6264Mixing media, e.g. organic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4Burning or sintering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17Aluminum oxide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bauxite, alpha-alumin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24Rare earth oxide or oxide 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scandium oxide
    • C04B2235/3225Yttrium oxide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02Composi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or of secondary phases of the final product
    • C04B2235/30Constituents and secondary phases not being of a fibrous nature
    • C04B2235/32Metal oxides,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e.g. carbonates, nitrates, (oxy)hydroxides, chlorides
    • C04B2235/3231Refractory metal oxides, their mixed metal oxid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04B2235/3244Zirconium oxides, zirconates, hafnium oxides, hafnates, or oxide-forming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r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green bodies or pre-fo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r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green bodies or pre-forms
    • C04B2235/612Machi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56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heating conditions during heat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56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heating conditions during heat treatment
    • C04B2235/6567Treatment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生坯叠层中,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拼接为一体,且相邻的陶瓷模块生坯的颜色不相同;对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以获得层叠素坯;对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并对排胶或脱脂后的层叠素坯进行烧结,以获得陶瓷结构件。本申请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陶瓷结构件具有撞色美感的同时,利用陶瓷基材作为陶瓷模块的承载体提高陶瓷结构件整体结构强度,具有较佳的抗摔性能,以维持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陶瓷具有高强度、高光泽、高断裂韧性以及优异的隔热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等属性,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结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后盖、中框等陶瓷结构件结构中,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占据移动终端表面较大的后盖色调单一,极大制约移动终端整体外观质感的提升,且采取多颜色模块来丰富外观色彩时,又会导致结构不稳固,而影响使用时的抗摔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以及包括该陶瓷结构件的移动终端,以获得表面具有不同颜色并存而呈现撞色效果,且陶瓷结构件结构稳固,强度高,抗摔性能好。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所述生坯叠层中,所述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拼接为一体,且相邻的陶瓷模块生坯的颜色不相同;
对所述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以获得层叠素坯;
对所述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并对排胶或脱脂后的层叠素坯进行烧结,以获得陶瓷结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与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对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混色流延坯,所述混色流延坯中,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
将所述混色流延坯覆设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对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混色流延坯的步骤包括:
提供流延治具,所述流延治具至少具有由隔板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和第二流延通道;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所述第一流延通道流出,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所述第二流延通道流出;
移动所述隔板以调整所述第一流延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延通道的流延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覆设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且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与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陶瓷结构件尺寸对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进行冲压成型或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等静压成型过程中,压强控制在120MPa~200MPa、温度控制在70℃~100℃。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结构件,所述陶瓷结构件采用上述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制备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结构件包括中框、后盖、按键中的一种,或者,所述陶瓷结构件为陶瓷中框和陶瓷后盖经烧结一体成型而成。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陶瓷结构件。
本申请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采取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生坯覆设陶瓷模块生坯并经等静压成型、排胶或脱脂、烧结,从而所获得的陶瓷结构件中,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生坯所形成的陶瓷模块具有撞色效果,使得陶瓷结构件的整体外观效果较为丰富,且陶瓷模块生坯所形成的陶瓷基材作为陶瓷模块的承载体,能够提高陶瓷结构件整体结构强度,使得陶瓷结构件具有较佳的抗摔性能,以维持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陶瓷基材生坯或陶瓷模块生坯的加工过程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陶瓷结构件加工过程中,形成生坯叠层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陶瓷结构件制作方法中,形成生坯叠层的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制取混色流延坯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陶瓷结构件制作方法中,形成生坯叠层的又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陶瓷结构件制作方法中,流延成型加工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陶瓷结构件制作方法中,多通道流延成型时采用隔板分隔流延通道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中,移动隔板的方式所形成的混色流延坯的流延纹路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形成的混色流延坯的效果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流延坯覆设陶瓷基材流延坯的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移动终端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该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生坯叠层中,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拼接为一体,且相邻的陶瓷模块生坯的颜色不相同。
该步骤S102中,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可以是由上游厂商预先制定,再经由下游厂商作进一步加工。也可以是通过流水化生产形成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并直接投入下一步加工工序,以提高加工效率且降低物料转运成本。
此外,对于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的制备,可以是下面这些工序制得。结合图2所示,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步骤S102A,将白色的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流延坯体。
步骤S102B,根据陶瓷结构件尺寸对流延坯体进行冲压成型或裁片。
结合图7所示,流延成型工艺是将陶瓷浆料加入流延机的料斗71中,料斗71的流延通道输出陶瓷浆料至传输带72,利用刮刀73对传输带72上的陶瓷料浆刮平并控制陶瓷料浆的厚度,经过刮平后的陶瓷料浆经干燥后,形成厚度适宜的流延坯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陶瓷料浆为氧化锆粉体与有机粘结剂、增塑剂、分散剂进行充分混合后所得到的可以流动的粘稠浆料。将粘稠浆料加入流延机的料斗71内,并使得浆料从料斗71的加料嘴流出至传输带72,在传输带72输送浆料的过程中,利用刮刀73对浆料进行刮平,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刮刀73控制传输带72上料浆经刮平后的料层厚度,并经过干燥炉74等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后,得到流延坯体。
此外,根据不同颜色的需要,陶瓷基材生坯以及陶瓷模块生坯的材料可以有所不同。以陶瓷基材生坯为白色为例,将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与分散剂和粘结剂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以得到用于制作白色陶瓷基材的陶瓷浆料。球磨混合过程中,温度可以控制在30℃以下,研磨时间可以为45小时~58小时,以获得较佳的混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PVB、DOP、DBP中的至少一种。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为:氧化铝0~0.25wt%,氧化钇1~5wt%,余量为含有氧化铪的氧化锆以及其他微量杂质。其中,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为粉体,且粉体D50粒度为0.1~20μm,白色陶瓷材料组合物与分散剂、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3:1,以此形成结构力学性能更为稳定的陶瓷基材,适应陶瓷基材的结构强度设计需要。当然,陶瓷模块生坯也可以采取上述陶瓷基材生坯的形式得到用于制作白色陶瓷模块的陶瓷浆料。
当然可以采取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使得形成的陶瓷浆料能够适应不同颜色陶瓷构件的制作需要。例如,采取彩色粉体制作出具有彩色效果的陶瓷基材或者陶瓷模块。彩色粉体可以包括白色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铝和着色剂,且白色氧化锆所占的比重范围可以为90%~99%、氧化钇所占的比重范围可以为1%~5%、氧化铝所占的比重范围可以为0.1%~3%,着色剂所占的比重范围可以为0.8%~8%。着色剂用于对白色氧化锆进行着色,着色剂可以为三氧化二铒、三氧化二钕、三氧化二镨、氧化铈、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三氧化二锰、氧化锌、镁、硅、钙、钴、镍、铜、钒、镉和锡等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不同颜色配料分别制备得到用于形成不同颜色的陶瓷基材或陶瓷模块的陶瓷浆料,并且陶瓷浆料经过真空除气以及粘度调节,将处理好以后的陶瓷浆料在流延机中进行流延成型,调节流延工艺参数,制得厚度为0.1~1.0mm的流延坯体。陶瓷浆料进行真空除泡处理的参数为:真空度为-0.95Mpa的真空密封搅拌罐中进行真空除泡,搅拌速度为80转/分~120转/分,搅拌时间为15分~30分。通过这种形式调配的陶瓷浆料将更为细腻,以在后续加工形成陶瓷基材或陶瓷模块等结构时,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以及色彩饱和,有效提升陶瓷结构件的整体美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陶瓷基材生坯的平均厚度为0.1mm~1.0mm,陶瓷模块生坯的平均厚度为0.1mm~1.0mm。
陶瓷基材生坯的数量为多个,比如2个或2个以上。多个陶瓷基材生坯的颜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只需要将不同颜色的陶瓷基材生坯覆设在陶瓷基材生坯上形成撞色效果即可。例如,以生坯叠层中具有两个陶瓷基材生坯为例,两个陶瓷基材生坯叠设在一起,颜色不相同的陶瓷模块生坯覆设在陶瓷基材生坯上并拼接为一体,从而利用两个陶瓷基材生坯所形成的陶瓷基材为陶瓷模块生坯所形成的陶瓷模块提供稳定的支撑,进而加强陶瓷模块之间的结合力,以从整体上提升陶瓷结构件的强度。
步骤S104,对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以获得层叠素坯。
通过等静压成型加工,一方面能够适应对陶瓷结构件加工形状的需要,例如加工成2.5D或3D等呈现局部曲面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等静压成型加工,可以使得生坯叠层中的各层状结构之间结合更为致密化、均匀化。通俗来讲,经过等静压成型,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将被压结,从而使得最终获得的陶瓷结构件的结构强度更高,具有较佳的抗摔性。
在等静压成型过程中,压强控制在120MPa~200MPa、温度控制在70℃~100℃。
需要说明的是,压强和温度指的是等静压成型过程中,生坯叠层所处的环境压强和温度。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等静压设备对放置在模具上的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等静压设备的压强设置为120MPa~200MPa,等静压设备的温度控制在70℃~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等静压设备的压强设置为120MPa、130MPa、140MPa、150MPa、160MPa、170MPa、180MPa、190MPa或200MPa,等静压设备的温度控制在70℃、80℃、90℃或100℃,在这种环境下对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可以获得层结构更致密的生坯叠层,有效提升经后续加工所获得的陶瓷结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后,所获得的层叠素坯的厚度在0.5mm~3.0mm的范围内。比如,层叠素坯的厚度为0.5mm、1.0mm、1.5mm、2.0mm、2.5mm或3.0mm。从而使得后续对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烧结等加工后,所获得的陶瓷结构件的厚度较为适宜,避免过薄的容易碎裂,同时避免过厚而显得笨重。
步骤S106,对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并对排胶或脱脂后的层叠素坯进行烧结,以获得陶瓷结构件。
通过对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可以排出层叠素坯中的有机物成分。将层叠素坯放到排胶箱中排胶或脱脂,排胶或脱脂温度控制在300℃~600℃,时间控制在0.5h~4h。排胶或脱脂后,产品无扭曲变形、无开裂、无异色等问题。
对排胶或脱脂后的层叠素坯烧结时,烧结温度为1300℃~1550℃,比如1300℃、1350℃、1400℃、1450℃或1550℃;烧结时间可以控制在0.5h~10h,比如0.5h、2h、3h、4h、5h、6h、7h、8h、9h或10h。通过对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的控制,可以使得烧结坯中具有较好的致密性,有效提高陶瓷模块与陶瓷基材之间的结合力,使得加工得到的陶瓷结构件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经步骤S106的烧结所获得的陶瓷结构件中,与陶瓷基材生坯相对应的部分结构形成陶瓷基材,与陶瓷模块生坯相对应的部分结构形成陶瓷模块。也就是说,通过该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出具有不同颜色并存而提供撞色效果的陶瓷结构件,且多种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被结合至陶瓷基材上,以利用陶瓷基材为多个陶瓷模块提供稳固的载体,增强了陶瓷结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经过步骤S106后,可以对所获得的陶瓷结构件的表面进行机加工,以使得陶瓷机构件的表面平滑且更有光泽。同时,还可以对陶瓷机构件进行打磨加工、CNC加工、激光切割加工或镭雕加工等加工方式,加工出耳机孔或USB孔等功能孔,或者,加工出体现品牌的LOGO图纹。这样,将陶瓷结构件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时,被加工的表面可以裸露于移动终端并构成移动终端外表面的部分。由于陶瓷结构件的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能够产生的撞色效果,从而利用这种陶瓷结构件的移动终端能够获得较好的整体外观质感。
例如陶瓷结构件作为移动终端的壳体时,对陶瓷结构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可以只是对外露于移动终端的表面进行加工,确切的说,只对作为移动终端的外表面所在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该外表面指的是陶瓷结构件组装至移动终端时外露的一侧的表面,也是背向移动终端内部电池、主板等元件的一侧的表面。由于陶瓷结构件中,陶瓷基材能够将多个颜色不同而形成撞色效果的陶瓷模块稳定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在该陶瓷结构件装配至移动终端后,移动终端可以获得具有撞色效果的外观,呈现由不同颜色所形成撞色效果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呈现不同颜色所形成的撞色效果极大的丰富移动终端的外观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取CNC加工对经步骤S106烧结成型所获得的呈层状结构的陶瓷结构件进行表面加工,去除其表面不平整的部分,比如CNC加工分别去除陶瓷结构件的两侧表面0.2mm~1.0mm的厚度,从而使得陶瓷结构件的两侧表面变得平整而显现出陶瓷质感。后续还可以通过抛光处理,例如将表面去除加工余量控制在0.05mm以内,得到平面度小于0.1mm的粗样。粗样的厚度控制在0.30mm~0.65mm范围内。使得烧结坯经加工后比较轻薄。此外,还可以对表面加工后的粗样进行镀膜等加工方式,以获得表面较光滑的陶瓷结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将陶瓷模块生坯覆设在陶瓷基材生坯以形成生坯叠层的方式具有多种可能。总的来说,陶瓷模块生坯可以是在陶瓷基材生坯成型的过程中叠设在陶瓷基材生坯上,也可以是预先制得陶瓷模块生坯和陶瓷基材生坯,再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生坯覆设在陶瓷基材生坯上。
下面将对生坯叠层的制作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2,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步骤S204,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
步骤S206,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不相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与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从而使得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能够形成具有不同颜色而产生撞色效果的陶瓷模块。
由于步骤S204和步骤S206,分别将不同颜色的陶瓷浆料直接流延成型于陶瓷基材流延坯,从而陶瓷基材流延坯能够为不同颜色的陶瓷浆料所成型的陶瓷模块流延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使得生坯叠层经过后续加工形成的陶瓷结构件的结构强度高。此外,由于陶瓷基材流延坯经加工所形成的陶瓷基材承托拼接在一起的陶瓷模块,从而可以防止拼接在一起的陶瓷模块发生弯曲变形,提高了陶瓷结构件的整体抗弯曲变形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上述步骤获得陶瓷基材流延坯和陶瓷模块流延坯后,陶瓷基材流延坯和陶瓷模块流延坯还可以通过冲压成形或裁片的形式制成与陶瓷结构件尺寸相适应的陶瓷基材生坯和陶瓷模块生坯。确切的说,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还包括:根据陶瓷结构件尺寸对陶瓷基材流延坯、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进行冲压成型或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可以是分步将相应地陶瓷浆料流延至陶瓷基材流延坯形成,即,用于形成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的陶瓷浆料和用于形成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的陶瓷浆料不是同时流延成型至陶瓷基材流延坯,或者说,先在陶瓷基材流延坯上成型一种颜色的陶瓷模块流延坯,再成型另一种颜色的陶瓷模块流延坯,最终达到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流延坯同时覆设陶瓷基材流延坯而获得不同颜色并存的撞色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可以是同步流延成型于陶瓷基材流延坯上,以利用流延成型的同步操作,便于控制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与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之间的表面平整度,使得最终由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所产生撞色效果的表面平整。同步流延成型的方式可以是采取多通道流延成型法,将具有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分别由不同流延通道流出,以同步在陶瓷基材流延坯上成型出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用于成型陶瓷模块的陶瓷浆料也可以不直接流延至陶瓷基材流延坯上,而是将不同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多通道流延法形成混色流延坯,再将混色流延坯覆设至预先流延成型好的陶瓷基材流延坯上。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2,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根据需要加工获得的陶瓷基材流延坯的颜色需要,可以合理配置用于加工陶瓷基材流延坯的陶瓷浆料。例如,以陶瓷基材流延坯为白色为例,将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与分散剂和粘结剂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以得到用于制作白色陶瓷基材的陶瓷浆料。球磨混合过程中,温度可以控制在30℃以下,研磨时间可以为45小时~58小时,以获得较佳的混合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PVB、DOP、DBP中的至少一种。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为:氧化铝0~0.25wt%,氧化钇1~5wt%,余量为含有氧化铪的氧化锆以及其他微量杂质。其中,白色氧化锆陶瓷材料组合物为粉体,且粉体D50粒度为0.1~20μm,白色陶瓷材料组合物与分散剂、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3:1,以此形成结构力学性能更为稳定的陶瓷基材,适应陶瓷基材的结构强度设计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并非局限于陶瓷浆料的颜色为白色或彩色,而是以所加工制得的陶瓷结构的颜色作为衡量标准。例如,需要制得的陶瓷基材呈白色时,那么定义制取该陶瓷基材的陶瓷浆料为白色的陶瓷浆料。相应地,在需要制得的陶瓷基材呈现如黑色、红色、蓝色等彩色时,那么制取呈黑色的陶瓷基材所采用的陶瓷浆料为黑色的陶瓷浆料,制取呈红色的陶瓷基材所采用的陶瓷浆料为红色的陶瓷浆料,制取呈蓝色的陶瓷基材所采用的陶瓷浆料为蓝色的陶瓷浆料。
步骤S304,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对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混色流延坯。
需要说明的是,混色流延坯中,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为一体,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8所示,步骤S30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4A,提供流延治具80,流延治具80至少具有由隔板81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
步骤S304B,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
步骤S304C,移动隔板81以调整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的流延宽度。
结合图8所示,流延治具80不仅可以包括由隔板81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同时还包括其他如第三流延通道80c和第四流延通道80d。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流延通道数量的多少,至少是具有上述的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以使得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而成型为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而成型为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流延治具80可以是以料斗71的结构形式设置在流延机中,也可以是以其它的结构形式设置在流延设备中,只需要流延治具80能够提供输出陶瓷浆料的流延通道,适应多通道流延法的加工需要即可,对于流延治具80的结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移动隔板81的方式,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的流延宽度将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的陶瓷浆料和从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的陶瓷浆料在流延过程中所形成的流延坯的宽度将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使得流延纹路可以做的更为丰富。
假定由隔板81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的总宽度为3个单位尺寸,隔板81在移动过程中,将这3个单位尺寸的宽度的流延通道分隔为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从而随着流延浆料从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并在传输带72等移动件的传送下流延成型时,隔板81的移动将使得从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的陶瓷浆料成型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的宽度和从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的陶瓷浆料所成型的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的宽度的比例发生改变,进而呈现不同出不同流延纹路。
例如,结合图9所示,流延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混色流延坯90具有依次接续的第一流延段91、第二流延段92和第三流延段93。在流延成型第一流延段91时,隔板81均等的分隔第一流延通道80a和第二流延通道80b,继而使得此时流延成型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的宽度d1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宽度d2相等。在流延成型第二流延段92时,隔板81所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80a的宽度为第二流延通道80b的宽度的2倍,相应地,第二流延段92上对应成型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的宽度d3为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宽度d4的2倍。在流延成型第三流延段93时,隔板81所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80a的宽度为第二流延通道80b的宽度的一半,从而第三流延段93上对应成型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的宽度d5为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宽度d6的一半。这样整个混色流延坯便呈现出宽度在适应变化的流延纹路,进而在混色流延坯叠设至陶瓷基材流延坯形成生坯叠层,并经过后续加工形成陶瓷结构件时,陶瓷结构件表面的撞色纹路可以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多通道流延法流延成型混色流延坯时,可以合理配置流延治具80的流延通道数量,以利用多个比如3个、4个、5个或多于5个流延通道的流延治具80同时流延成型更多颜色的陶瓷浆料,以获得具有更多颜色形成撞色效果的混色流延坯。
采取多于3个流延通道的多通道流延治具80进行流延成型混色流延坯时,可以利用上述隔板81分隔的方式分隔任意相邻的流延通道,以通过调整隔板81在相邻的流延通道的分隔位置,使得各流延通道流延出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陶瓷模块流延坯的宽度被调整,最终获得的混色流延坯具有各段宽度不一的流延纹路,以使得陶瓷结构件的表面撞色装饰效果更为丰富多彩。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多通道流延法流延成型混色流延坯时,只要混色流延坯中相邻的陶瓷模块流延坯能够形成颜色不相同的陶瓷模块即可获得撞色效果,而不必要求每个流延通道所流延成型的所有陶瓷模块流延坯中的任意两个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混色流延坯10中,4个陶瓷模块流延坯的颜色均不同。具体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为第一颜色,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为第二颜色,第三陶瓷模块流延坯13为第三颜色,第四陶瓷模块流延坯14为第四颜色,第一颜色、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均不同。比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黄色,第三颜色为绿色,第四颜色为蓝色。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还可以是其它颜色,只需要最终获得的陶瓷结构件中,多个陶瓷模块拼接于陶瓷基材时,相邻的陶瓷模块的颜色不同即可获得撞色效果。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利用流延治具80流延成型具有上述四种颜色的混色流延坯10时,将四种颜色的陶瓷浆料分别注入相应的料槽中,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将由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并在流延成型过程中利用刮刀73控制流延坯厚度,最终从第一流延通道80a流出的陶瓷浆料成型为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相应地,第二流延通道80b流出的陶瓷浆料成型为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第三流延通道80c流出的陶瓷浆料成型为第三陶瓷模块流延坯13,第四流延通道80d流出的陶瓷浆料成型为第四陶瓷模块流延坯14。
步骤S306,将混色流延坯10覆设于陶瓷基材流延坯20。
这种加工方式下,在将混色流延坯10覆设于陶瓷基材流延坯20后,陶瓷基材流延坯20同样能够对形成混色流延坯10的各部分陶瓷结构形成稳定的支撑。确切的说,在经过后续加工,生坯叠层被加工成陶瓷结构件后,陶瓷基材流延坯20经加工制成的陶瓷基材上覆设有不同颜色并存而呈现撞色效果的陶瓷模块,陶瓷模块在陶瓷基材的稳定支撑下不容易出现裂开、分离或弯曲的不良现象,继而这种结构形式下的陶瓷结构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抗弯曲变形能力。
除了上述将形成陶瓷模块生坯的陶瓷浆料直接成型于陶瓷基材流延坯20的方式来获得生坯叠层,以及采取多通道流延法将多种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为混色流延坯10,并将混色流延坯10覆设于陶瓷基材流延坯20的方式获得生坯叠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预先成型颜色不同的陶瓷模块生坯,将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生坯覆设至陶瓷基材生坯的方式来获得生坯叠层。
具体地,结合图6和图11所示,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2,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20。
该步骤S402中,流延成型陶瓷基材流延坯20的步骤与上述步骤S202和步骤S302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步骤S404,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
步骤S406,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
步骤S408,将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覆设于陶瓷基材流延坯20,且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与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颜色不相同,并且都是覆设在陶瓷基材流延坯20上,从而在生坯叠层经过后续加工形成的陶瓷结构件中,陶瓷基材流延坯20加工形成的陶瓷基材能够对上述不同颜色陶瓷模块流延坯所形成的陶瓷模块形成稳定的支撑效果,增强了陶瓷结构件的整体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04和步骤S406制取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加工方式,与步骤S402制取陶瓷基材流延坯20的加工方式相同,均是将相应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的加工方式获得。不同的是,加工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和加工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陶瓷浆料不同,以形成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而产生撞色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制作获取生坯叠层时,会利用陶瓷浆料流延成型陶瓷基材流延坯20,并且利用陶瓷浆料流延成型如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等实现拼接撞色效果的坯体。这些流延坯的形状及尺寸在流延成型的过程中,通过对流延机进行设置而得到初步的塑型。在一些应用场合中,对陶瓷结构件的形状或尺寸有特殊设计要求时,例如陶瓷结构件加工成手机后盖时需要被加工成大致呈矩形的薄板状结构,这就需要按照需要对形成陶瓷结构件的流延坯做精细化加工。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还包括:根据陶瓷结构件尺寸对陶瓷基材流延坯20、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和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进行冲压成型或裁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冲压成形或裁片的加工,可以是在获得生坯叠层后,对生坯叠层整体进行整体冲压成形或裁片的方式,实现对陶瓷基材流延坯20、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11或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12的多余结构进行去除。也可以是在将陶瓷模块流延坯覆设陶瓷基材流延坯20而获得生坯叠层前,分别对成型获得的陶瓷基材流延坯20和陶瓷模块流延坯进行冲压成形或裁片,以形成符合要求尺寸的生坯,以供叠层和等静压适应。
采用上述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陶瓷结构件可以用于移动终端,作为移动终端的壳体。也可以与其他例如边框等结构一起构成壳体,以适用于移动终端。
由于该陶瓷结构件采用前面的陶瓷结构件制备方法,因此,该陶瓷结构件具有前面的陶瓷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陶瓷结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该陶瓷结构件的表面能够由不同颜色的陶瓷模块提供撞色效果,以丰富陶瓷结构件表面视觉效果,具有较佳装饰性能,且陶瓷模块在陶瓷基材的支撑下具有较稳定的结合力,陶瓷模块之间不容易出现裂开、分离的不良现象,从整体上提升陶瓷结构件的结构强度,使得陶瓷结构件具有较强的抗摔性能,以维持较好的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陶瓷结构件包括中框、后盖、按键中的一种。
陶瓷结构件还可以是陶瓷中框和陶瓷后盖一体成型结构,以呈现整体为陶瓷的外观效果。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陶瓷结构件。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显示屏与壳体相连,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移动终端的主板、存储器、电源等器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其中,壳体采用上述的陶瓷结构件经过CNC加工或者热弯工艺加工而成。
由于陶瓷结构件中,多个颜色不同的陶瓷模块能够形成撞色效果,并且在陶瓷基材的支撑下,陶瓷模块不容易出现碎裂、分离等不良现象,从整体上提高了陶瓷结构件的结构稳定性,使得陶瓷结构件具有较强的抗摔性能,以维持较好的使用效果。从而采用上述陶瓷结构件制成的壳体能够为移动终端提供表面撞色的装饰效果,以提升移动终端的整体美感,且陶瓷结构件所制成的壳体结构稳固,具有较佳的抗摔性,不容易因掉落结构受损,以维持移动终端较好的使用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陶瓷结构件还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其他部件,例如陶瓷结构件还可以制成按键、边框等结构,以适应移动终端使用需要的同时对相应结构起到较好的美化效果,提升移动终端的整体外观质感。对于陶瓷结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所述生坯叠层中,所述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拼接为一体,且相邻的陶瓷模块生坯的颜色不相同;
对所述生坯叠层进行等静压成型以获得层叠素坯;
对所述层叠素坯进行排胶或脱脂,并对排胶或脱脂后的层叠素坯进行烧结,以获得陶瓷结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流延成型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其中,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与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对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混色流延坯,所述混色流延坯中,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所形成的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颜色与所述第二颜色不相同;
将所述混色流延坯覆设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多通道流延法对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和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混色流延坯的步骤包括:
提供流延治具,所述流延治具至少具有由隔板分隔的第一流延通道和第二流延通道;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所述第一流延通道流出,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经由所述第二流延通道流出;
移动所述隔板以调整所述第一流延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延通道的流延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包括:
将白色或彩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陶瓷基材流延坯;
将具有第一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具有第二颜色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成型,得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
将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覆设于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且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与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拼接在一起或者彼此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陶瓷基材生坯,并于所述陶瓷基材生坯上覆设至少2个陶瓷模块生坯以获得生坯叠层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陶瓷结构件尺寸对所述陶瓷基材流延坯、所述第一陶瓷模块流延坯和所述第二陶瓷模块流延坯进行冲压成型或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等静压成型过程中,压强控制在120MPa~200MPa、温度控制在70℃~100℃。
8.一种陶瓷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结构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结构件包括中框、后盖、按键中的一种,或者,所述陶瓷结构件为陶瓷中框和陶瓷后盖经烧结一体成型而成。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陶瓷结构件。
CN201910791284.3A 2019-08-26 2019-08-26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2430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284.3A CN1124300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284.3A CN1124300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0085A true CN112430085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1284.3A Pending CN1124300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008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544A (zh) * 2021-06-30 2021-09-03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陶瓷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0943A (zh) * 2021-04-06 2022-10-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872736A (zh) * 2021-09-29 2023-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6117A (zh) * 2018-04-24 2018-09-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移动终端及陶瓷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8863357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多色氧化锆陶瓷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8382A (zh) * 2018-11-26 2019-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640563A (zh) * 2019-01-25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彩色陶瓷和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6117A (zh) * 2018-04-24 2018-09-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移动终端及陶瓷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8863357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多色氧化锆陶瓷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8382A (zh) * 2018-11-26 2019-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640563A (zh) * 2019-01-25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彩色陶瓷和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ZHENG DONG ET.AL: "Optimization of the tape casting slurries for high-quality zirconia substrate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
于程杨: "陶瓷手机后盖的应用价值探索", 《工业设计》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943A (zh) * 2021-04-06 2022-10-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336544A (zh) * 2021-06-30 2021-09-03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陶瓷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2736A (zh) * 2021-09-29 2023-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872736B (zh) * 2021-09-29 2023-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0085A (zh)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546117B (zh) 陶瓷壳体、移动终端及陶瓷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3645934U (zh) 一种电子产品陶瓷壳体的叠层结构
CN112351121B (zh) 陶瓷后盖制作方法、陶瓷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05669191B (zh) 一种黑色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0563B (zh) 彩色陶瓷和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
WO2021068722A1 (zh) 陶瓷结构件的制备方法、陶瓷结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441839B (zh) 陶瓷后盖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8046797A (zh) 一种利用晶须增韧氧化锆薄板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1350240A (zh) 一种叠层片式压敏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30430A (zh) 一种陶瓷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36878A1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93592B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模块无源基板的铁氧体嵌板和磁芯装置
CN110357621B (zh)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1491055A (zh) 一种材质和/或颜色渐变手机外壳制备方法
CN111646780A (zh)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KR20130029114A (ko) 로고를 갖는 휴대전자기기용 지르코니아 세라믹 케이스 제조방법
CN111646805B (zh)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143818B (zh) 一种陶瓷壳体的制备方法及陶瓷壳体
CN113336544A (zh) 一种多色陶瓷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7189B (zh) 陶瓷外观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CN10922856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中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3912401A (zh) 制备壳体的方法及壳体、电子设备
CN115180943B (zh) 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396842B (zh) 同时压制多块板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