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5040A - 旋转电机的转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5040A
CN112425040A CN201880095644.XA CN201880095644A CN112425040A CN 112425040 A CN112425040 A CN 112425040A CN 201880095644 A CN201880095644 A CN 201880095644A CN 112425040 A CN112425040 A CN 112425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pace
coil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56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贺清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25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5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1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6Ro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wholly within the machine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子(100)包括:筒状的保持环(3),所述保持环覆盖线圈的线圈边端部,且所述保持环的轴向外侧敞开;以及转子挡板(7)和绝缘挡板(8),所述转子挡板和所述绝缘挡板在周向上交替地连接,并将保持环(3)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SP1)遍及整周形成在轴(1)的周围,转子挡板(7)在转子挡板(7)的径向外侧存在跨接部的部分处包括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所述第一锥形形状部朝向转子(100)的轴向中心侧以与跨接部分开的方式倾斜。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旋转电机的转子,提出了一种为了形成转子的线圈边端冷却气体的通风路径而在周向上对供线圈边端部形成的空间进行分隔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1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在线圈边端部的外周侧包括筒状的保持环。从转子铁芯的各切槽沿轴向伸出的线圈在周向上弯曲90度,沿着保持环的内周面在周向上环绕,再在轴向上弯曲90度后再次收纳在转子铁芯的切槽内。上述转子包括四组这样的线圈。此外,转子的线圈边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在周向上被沿周向配设的四个转子挡板分隔成四个空间。将该空间设为第一空间。在上述第一空间的径向外侧存在绝缘挡板,在绝缘挡板与转子铁芯之间开设有间隙。在上述间隙的外侧存在沿轴向立起的线圈边端部。
此外,绝缘挡板的径向外侧的空间在周向上相连,并与转子挡板的径向外侧的空间(汇集部)成为一体。上述部分中收纳有线圈边端部的跨接部。将存在于比上述间隙更靠径向外侧的一系列空间设为第二空间。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四个第一空间在周向上独立,仅从该部分吸入对转子的线圈边端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因而,为了提高冷却气体的吸入效率而在朝向第一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引导板。然而,如上所述,冷却气体的入口被分离在周向上的四个部位,且它们之间的轴向端部被封闭,因此,存在吸入转子内的冷却气体的风路的入口截面积变窄而使得通风阻力增大这样的技术问题。
此外,存在下述技术问题:在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延迟侧部分处,因冷却气流剥离,设置在转子内部的转子内风路的入口的通风阻力增大,使得冷却气体难以进入转子内风路。
另外,存在下述问题:流过转子线圈边端的导体间从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的汇集部流动并对线圈边端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的风量也不足,使得在增大旋转电机的输出时,冷却能力不足,线圈温度上升。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能将冷却气体充分地供给至转子的线圈边端部和转子内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具有:
轴;转子铁芯;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组装至所述转子铁芯的切槽,其中,
所述转子包括:
筒状的保持环,所述保持环覆盖所述线圈的线圈边端部,且所述保持环的轴向外侧敞开;以及
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所述转子挡板和所述绝缘挡板在周向上交替地连接,并将所述保持环内的空间分隔成不存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第一空间和存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空间,
所述转子挡板配置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形成有跨接部的部分的径向内侧,
所述绝缘挡板沿着构成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多个导体的伸出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设置,
在所述绝缘挡板的靠所述转子的中心侧的端部与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一空间遍及整周形成在所述轴的周围,
所述转子挡板在所述转子挡板的径向外侧存在所述跨接部的部分处包括第一锥形形状部,所述第一锥形形状部朝向所述转子的轴向中心侧以与所述跨接部分开的方式倾斜。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在第二空间的位于第一锥形形状部的径向外侧部分处,空间在径向上朝向轴向中心侧扩展,因此,能将流过导体W1~W6之间的多个空隙S并汇集于汇集部的冷却气体高效地排出至第一风路F1。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表示从图3中去除了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3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图5中去除了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1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8是从外周侧观察转子挡板的立体图。
图9是从内周侧观察转子挡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图5的A-A线部分处沿轴向对转子进行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11是在图5的B-B线部分处沿轴向对转子进行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冷却气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3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2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4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3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5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4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6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5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7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6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8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7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图19是从轴向观察实施方式8的转子铁芯、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在无特别说明而称为轴向、径向、周向时指的是转子的轴向、径向、周向。此外,称为中心侧时指的是从所提及的构件、部分观察时转子的中心侧。此外,若无特别指定而提及个数时,指的是在转子铁芯的一端侧所包括的个数。
图1是两极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0的立体图。
图2是转子100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转子100由轴1、转子铁芯2和线圈4作为主要部件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轴1和转子铁芯2一体地加工,但也可以将转子铁芯作为单体而嵌合于轴1的外周面。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图3中去除了线圈4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3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图5中去除了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4、图6所示,在转子铁芯2上以沿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供线圈4插入的切槽21。详细而言,在转子铁芯2的外周部设置有沿周向排列配置的切槽21,在相对于轴1的中心轴与前述切槽21对称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切槽21。切槽21设置成从转子铁芯2的轴向一端贯穿至另一端。
在转子铁芯2的端部的、上述两组切槽21的周向之间设置有切口22,上述切口22从转子铁芯2的端面2t至外周面的范围切开。
转子100是两极的转子,在转子铁芯2处组装有两组线圈4。如图5所示,相当于一个极的线圈4由导体W构成。将扁平线用作导体W。各导体W从转子铁芯2的轴向端部在沿轴向相邻的导体W之间经由间隙延伸出而形成伸出部,并在周向上折弯90度后与转子铁芯2的外周面的曲线匹配地沿周向再次经由空隙并以在轴向上重合的方式环绕而形成跨接部。
在此,将形成跨接部的导体W中最靠近转子铁芯2的下层的导体W设为导体W1,并朝轴向外侧依次设为导体W2、导体W3、导体W4、导体W5、导体W6。此外,将由上述伸出部和跨接部构成的部分、即导体W1~W6从铁芯沿轴向露出的部分整体称为线圈边端部K。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导体W1~W6在轴向上重合的部分设为跨接部。
在图3、图5中,以切断方式描画导体W4、W5、W6,但这是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而进行了省略,实际上与导体W1、W2、W3同样地,导体W4、W5、W6在周向上相连。
如图5所示,在线圈边端部K的周围设置有筒状的保持环3,以将线圈边端部K覆盖。通过将保持环3安装于转子铁芯2,从而使图4所示的切口22形成从转子铁芯2的端面2t穿过转子铁芯2的外周面的第一风路F1。
构成线圈边端部K的导体W1~W6的外周面W1out~W6out隔着绝缘物35沿着保持环3的内周面3in。此外,在相邻的各个导体W1~W6之间存在空隙S。上述空隙S在各导体W1~W6从切槽21在轴向伸出的伸出部间以及在周向上环绕的跨接部间连续地存在。
如图6、图7所示,收纳有导体W1~W6的切槽21实际上形成为比导体W1~W6的径向的宽度长,当将导体W1~W6收纳在切槽21中时,在导体W1~W6的径向内侧沿着导体W1~W6在轴向上形成转子内风路F2(第二风路)。
接着,对安装于导体W1~W6的径向内侧并在径向上将保持环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的各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保持环3的轴向端部安装有环状的边端板6。边端板6的外周侧的边缘61位于保持环3的外周面侧。此外,在边端板6的内周侧的边缘62与轴1的外周面之间,沿周向存在空间。
在仅安装有目前为止说明的构件的状态下,由保持环3和边端板6围成的内部是收容有分别由导体W1~W6构成的两个线圈边端部K的一个大空间。
图7是从轴向观察在径向上将上述保持环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的各构件、即转子挡板7和绝缘挡板8的图。标记〇中加注+的记号表示冷却气体从纸面近前侧流向纸面里侧。
图8是从外周侧观察转子挡板7的立体图。
图9是从内周侧观察转子挡板7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图5的A-A线部分处沿轴向对转子100进行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11是在图5的B-B线部分处沿轴向对转子10进行剖切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冷却气体的流动的示意图。另外,尽管在图12中将转子内风路F2记载在同一平面上,但实际上,转子内风路F2与转子挡板7具有图7所示那样在周向上偏移的位置关系。
转子挡板7由弧状的端部构件71、分隔壁部72和分隔部73构成,上述端部构件71形成为沿着边端板6的内周侧的边缘62,上述分隔壁部72从上述端部构件71的内周侧的边缘朝向轴向、中心侧延伸至转子铁芯2的端面2t,上述分隔部73从分隔壁部72的周向两端朝向径向外侧伸出。
这样,包括沿周向交替地连接的转子挡板7和绝缘挡板8,以将保持环3内的空间分隔成不存在线圈边端部K的径向内侧的第一空间SP1和存在线圈边端部K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空间SP2。
如各图所示,分隔壁部72与转子100的中心轴O同轴地沿周向弯曲。此外,分隔壁部72的、在径向外侧部分处存在导体W1~W6的部分呈从轴向端部朝向转子100的轴向中心侧以与导体W1~W6分开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将上述部分设为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
分隔壁部72的、在径向外侧不存在导体W1~W6的部分呈从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的轴向中心侧的端部朝向转子100的轴向中心侧以靠近转子铁芯2的外周面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将上述部分设为第二锥形形状部72t2。如图7所示,转子挡板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是具有直线部的形状,上述直线部从与垂直于转子铁芯2的外周面的轴向的截面同心的圆弧部的周向两端部分别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转子挡板7配置成转子铁芯2的端部的切口22在两个分隔部73之间存在于分隔壁部72的径向外侧,且分隔壁部72存在于线圈边端部K的形成有跨接部的周向中央部的部分的径向内侧。此外,转子挡板7设置于夹着轴1的中心轴对称的位置。
如图6所示,转子挡板7的分隔部7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73out相对于轴1的中心轴平行,在其整个轴向长度上位于比分隔壁部72更靠径向外侧处。
包括绝缘挡板8,以将位于夹着轴1的中心轴O对称的位置的转子挡板7的、沿周向相邻的分隔部7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73out间连接。绝缘挡板8呈使矩形的板与轴1的中心轴O同轴地弯曲的形状。即,绝缘挡板8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呈弧状。
此外,如图5、图6所示,绝缘挡板8不与转子铁芯2接触,在绝缘挡板8的轴向中心侧的端部81与转子铁芯2的端面2t之间开设有间隙S1。间隙S1的轴向宽度大致等于导体W1的跨接线的下表面与转子铁芯2的端面2t之间的距离。
如图6所示,绝缘挡板8的轴向外侧的端部与边端板6的下表面抵接。在此,若将由图6、图12所示的两个转子挡板7、两个绝缘挡板8、轴1和转子铁芯2的端面2t围成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设为第一空间SP1,将由两个转子挡板7、两个绝缘挡板8、保持环3、转子铁芯2的端面2t和边端板6围成的径向外侧的空间设为第二空间SP2时,则在第一空间SP1与第二空间SP2之间除了间隙S1之外,并无将这两个空间相连的部分。线圈边端部K存在于第二空间SP2内。
接着,对供用于对转子100进行冷却的冷却气体流过的风路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第一风路F1是由切口22和保持环3形成的风路。如图5所示,第一空间SP1的轴向外侧朝外部敞开。从上述开口部吸入至轴向中心侧的冷却气体从形成在绝缘挡板8与转子铁芯2的端面2t之间的间隙S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第一空间SP1移动至径向外侧的第二空间SP2。
同时,如图5所示,构成线圈边端部K的各导体W1~W6的伸出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面与绝缘挡板8的外周面8out接触,因此,从间隙S1进入第二空间SP2的冷却气体穿过形成在相邻的导体W1~W6的径向之间的空隙S,首先沿径向移动,接着沿周向移动。即,相邻的导体W1~W6间的空隙S在朝轴向外侧延伸后与周向左侧相连,因此,冷却气体如箭头那样移动。
然后,当冷却气体越过转子挡板7与绝缘挡板8的边界部分并进一步朝图5的左侧移动时,相邻的导体W1~W6间的空间S与径向内侧的空间、即转子挡板7的外周侧的空间相连。然后,流过形成在各个导体W1~W6之间的空隙S的冷却气体如图5、图12所示那样以朝径向内侧且轴向中心侧下落的方式汇流。
如上所述,分隔壁部72的在径向外侧存在导体W1~W6的部分、即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呈以从轴向端部朝向转子100的轴向中心侧而与导体W1~W6分开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因此,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的径向内侧部分的第一空间SP1的轴向外侧的直径比轴向中心侧的直径大。由此,能增大第一空间SP1的入口的风路截面积,能减小朝向第一空间SP1的冷却气体的通风阻力并顺畅地吸入冷却气体。相反,在第二空间SP2的位于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的径向外侧部分(称为汇集部)处,空间朝向轴向中心侧在径向上扩展。
在相邻的导体W1~W6之间的空隙S中分开流动的冷却气体朝向轴向中心侧汇流,因此,越靠近轴向中心侧,流动的冷却气体的量越大。为了使依次汇流的冷却气体顺畅地流动而将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设为上述形状。
另一方面,在所有的冷却气体汇流后的第二空间SP2的、从汇集部至轴向中心侧的部分处,在径向外侧不存在导体。因而,在该部分处,不需要进一步扩展分隔壁部72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因此,第二锥形形状部72t2相反地呈使径向内侧的第一空间SP1侧扩展的形状。
在转子挡板7的径向外侧的空间汇流的冷却气体从第一风路F1排出至转子100与未图示的定子之间的空隙。这样,从第一空间SP1吸入的冷却气体从间隙S1被第二空间SP2内的相邻的导体W1~W6之间的空隙S分开,在流过导体W1~W6并汇流至转子挡板7的径向外侧的汇集部后,被排出至外部。这样一来,能高效地将线圈边端部K的发热冷却。
接着,对将转子铁芯2内的导体W1~W6和转子铁芯2冷却的朝向转子内风路F2的冷却气体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转子内风路F2(第二风路)的吸入口在比绝缘挡板8更靠径向内侧处朝轴向外侧开口。在此,当转子100沿图6的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R旋转时,冷却气体从轴向外侧如箭头C那样被吸入至第一空间SP1,其一部分直接流入转子内风路F2,其余如前所述从间隙S1进入导体W1~W6间的空隙S。
实际上,冷却气体还从在图1所示的轴向上与图6所示的转子100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流入转子内风路F2。从轴向两端侧流入转子内风路F2的冷却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过导体W1~W6的未图示的冷却孔,并被释放至转子100与未图示的定子之间的气隙。
此外,转子内风路F2在转子铁芯2的内部沿着导体W1~W6延伸,因此,能将作为发热源的线圈4的收纳在切槽21内的部分及其周围的转子铁芯2高效地冷却。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一空间SP1的部分在周向上分离,并且空间在整周上不相连,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在转子挡板的旋转方向延迟侧(相当于图5、图6的收纳有导体W1的切槽21侧的部分),发生冷却气体的剥离而无法将冷却气体充分地供给至转子内风路F2,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转子挡板7,在保持环3内,在轴1的周围遍及整周存在第一空间SP1,因此,能在转子挡板7的旋转方向延迟侧抑制冷却风的剥离,能将充分的冷却气体供给至所有转子内风路F2。
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在保持环3内,在转子100的轴1的周围遍及整周存在第一空间SP1,因此,能在转子挡板7的旋转方向延迟侧抑制冷却风的剥离,能将充分的冷却气体供给至所有转子内风路F2。由此,能提供冷却效率优异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0。
此外,转子挡板7的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呈从轴向端部朝向转子100的轴向中心侧以与导体W1~W6分开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因此,能增大第一空间SP1的入口的风路截面积,能减小朝向第一空间SP1的冷却气体的通风阻力并顺畅地吸入冷却气体。
此外,在第二空间SP2的、位于第一锥形形状部72t1的径向外侧部分(汇集部)处,空间在径向上朝向轴向中心侧扩展,因此,能高效地将流过导体W1~W6之间的多个空隙S并汇集至汇集部的冷却气体排出至第一风路F1。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3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207和绝缘挡板208的图。
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两极的转子进行了说明,因此,转子挡板7和绝缘挡板8在每一端部处分别包括两个,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四极的转子,因此,转子挡板207、绝缘挡板208的数量每一端部处分别为四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挡板20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设为朝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尽管朝向轴向的锥形形状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转子挡板207不包括在实施方式1的转子挡板7中使用的沿径向突出的分隔部73。由此,转子挡板207与绝缘挡板208的连接部在周向上倾斜地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转子挡板207与绝缘挡板208能在相互的连接部处沿周向平稳地连接,因此,能使冷却气体顺畅地流入至转子内风路F202,并且使冷却气体顺畅地从绝缘挡板208与转子铁芯202之间的间隙S1流入至第二空间。由此,能提高转子的冷却效率。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4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307和绝缘挡板308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挡板30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设为直线状。尽管朝向轴向的锥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转轴的中心轴倾斜)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转子挡板307与实施方式2的转子挡板207同样地不包括分隔部。因此,转子挡板307与绝缘挡板308的连接部在周向上倾斜地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除了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简化转子挡板307的结构,因此,能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5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407和绝缘挡板408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挡板40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设为朝径向内侧凸出的山形形状。尽管朝向轴向的锥形形状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转子挡板407与实施方式2的转子挡板207同样地不包括分隔部。因此,转子挡板407与绝缘挡板408的连接部在周向上倾斜地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除了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简化转子挡板407的结构,因此,能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并且提高转子的冷却效率。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6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507和绝缘挡板508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挡板50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设为朝径向内侧凸出的梯形形状。尽管朝向轴向的锥形形状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转子挡板507与实施方式2的转子挡板207同样地不包括分隔部。因此,转子挡板507与绝缘挡板508的连接部在周向上倾斜地连接。
根据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除了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简化转子挡板507的结构,因此,能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并且提高转子的冷却效率。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7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607和绝缘挡板608的图。
转子挡板607的形状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转子挡板207的形状相同。在实施方式2中,转子挡板207在两个切口22的径向内侧相对于未图示的线圈边端部K均匀地配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挡板607相对于线圈边端部K朝转子的旋转方向R的先旋转侧(日文:回転先側)偏移地配置,在转子挡板607的晚旋转侧(日文:回転遅れ側)与然后和晚旋转侧相邻的转子内风路F202之间开设有间隔。
根据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除了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之外,由于将转子挡板607的位置设置成相对于线圈边端部朝转子的先旋转侧偏移,因此,能避免转子挡板的晚旋转侧处的冷却气体的剥离的影响,能顺畅地进行冷却气体朝转子内风路F202的吸入。由此,能提高转子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能采用转子挡板的朝向周向的偏移配置。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6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7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8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707和绝缘挡板708的图。
转子挡板607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朝径向内侧凸出且转子的旋转方向R的先旋转侧比晚旋转侧更朝径向内侧大幅突出的翼形。
根据实施方式7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转子挡板707的截面呈转子的先旋转侧朝径向内侧大幅突出的翼形,因此,能有效地防止转子挡板707的晚旋转侧的冷却气体的剥离。由此,能提高转子的冷却效率。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7不同的部分为中心对实施方式8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19是从轴向观察转子铁芯202、转子挡板807和绝缘挡板808的图。
在目前为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线圈的跨接部的径向内侧分别设置一个转子挡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切口22的径向内侧单独设置有转子挡板807。因此,在一个线圈的跨接部的径向内侧各设置两个转子挡板807,将第二绝缘挡板808b设置在两个转子挡板807之间。这样,转子挡板不必是一个构件,即使使用分割成多个的转子挡板也能起到与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本申请记载有各种各样的例示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方式以及功能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单独或以各种组合的方式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未被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被设想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包含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的情况、追加的情况或省略的情况,另外包含将至少一个构成要素抽出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符号说明)
100 转子;
1 轴;
2、202 转子铁芯;
2t 端面;
21 切槽;
22 切口;
3 保持环;
3in 内周面;
4 线圈;
6 边端板;
61、62 边缘;
7、207、307、407、507、607、707、807 转子挡板;
71 端部构件;
72 分隔壁部;
72t1 第一锥形形状部;
72t2 第二锥形形状部;
73 分隔部;
73out 端部;
8、208、308、408、508、608、708、808 绝缘挡板;
8out 外周面;
808b 第二绝缘挡板;
81 端部;
C 箭头;
K 线圈边端部;
O 中心轴;
R 旋转方向;
S 空隙;
F1 第一风路;
F2、F202 转子内风路(第二风路);
S1 间隙;
W1~W6 导体;
W1out、W6out 外周面;
SP1 第一空间;
SP2 第二空间;
35 绝缘物。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具有:轴;转子铁芯;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组装至所述转子铁芯的切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包括:
筒状的保持环,所述保持环覆盖所述线圈的线圈边端部,且所述保持环的轴向外侧敞开;以及
转子挡板和绝缘挡板,所述转子挡板和所述绝缘挡板在周向上交替地连接,并将所述保持环内的空间分隔成不存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第一空间和存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空间,
所述转子挡板配置在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形成有跨接部的部分的径向内侧,
所述绝缘挡板沿着构成所述线圈边端部的多个导体的伸出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面设置,
在所述绝缘挡板的靠所述转子的中心侧的端部与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一空间遍及整周形成在所述轴的周围,
所述转子挡板在所述转子挡板的径向外侧存在所述跨接部的部分处包括第一锥形形状部,所述第一锥形形状部朝向所述转子的轴向中心侧以与所述跨接部分开的方式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锥形形状部配置成所述第一空间的轴向外侧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向中心侧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挡板包括第二锥形形状部,所述第二锥形形状部从所述第一锥形形状部的轴向中心侧的端部朝向所述转子的轴向中心侧以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侧的方式倾斜。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子挡板的径向外侧包括第一风路,所述第一风路将所述第二空间的气体排出至外部,
在构成被插入至所述切槽的所述线圈的所述导体的径向内侧包括第二风路,所述第二风路沿轴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跨接部处,多个所述导体彼此隔着空隙在轴向上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挡板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以下形状中的任一个:
具有从与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的轴向的截面同心的圆弧部的周向两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直线部的形状;
直线状;
朝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
朝径向内侧凸出的山形形状;
朝径向内侧凸出的梯形形状;以及
朝径向内侧凸出且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先旋转侧比晚旋转侧更朝径向内侧大幅突出的翼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挡板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线圈边端部朝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先旋转侧偏移。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所述跨接部的径向内侧设置多个所述转子挡板。
CN201880095644.XA 2018-07-26 2018-07-26 旋转电机的转子 Pending CN1124250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8060 WO2020021673A1 (ja) 2018-07-26 2018-07-26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5040A true CN112425040A (zh) 2021-02-26

Family

ID=6918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5644.XA Pending CN112425040A (zh) 2018-07-26 2018-07-26 旋转电机的转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6640B2 (zh)
EP (1) EP3829035B1 (zh)
JP (1) JP6935016B2 (zh)
CN (1) CN112425040A (zh)
WO (1) WO2020021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187A1 (pt) * 2021-08-04 2023-02-09 Weg Equipamentos Elétricos S.a. Direcionador de ar para a cabeça de bobina de rotores de máquinas elétricas girantes e máquina elétrica girante corresponde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05878A (en) * 1956-05-17 1958-12-17 Asea Ab Improved cooling for turbo-generators
JPS60200737A (ja) 1984-03-22 1985-10-11 Toshiba Corp 円筒形回転子
FR2565741B1 (fr) * 1984-06-07 1995-01-13 Alsthom Atlantique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un gaz de refroidissement a une extremite sous frette de l'enroulement d'excitation du rotor d'un turbo-alternateur
DE50105131D1 (de) * 2001-08-09 2005-02-24 Siemens Ag Anordnung innen gekühlter elektrischer Leit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Generatorläufer
US7342345B2 (en) * 2005-10-28 2008-03-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addled rotor spaceblocks
JP4682893B2 (ja) * 2006-03-27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4897587B2 (ja) * 2007-06-27 2012-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16013108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9035A1 (en) 2021-06-02
JP6935016B2 (ja) 2021-09-15
WO2020021673A1 (ja) 2020-01-30
US20210281135A1 (en) 2021-09-09
EP3829035A4 (en) 2021-07-28
US11456640B2 (en) 2022-09-27
JPWO2020021673A1 (ja) 2020-12-17
EP3829035B1 (en) 2022-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3938B2 (en) Enhanced motor cooling system
JP5016843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US6204580B1 (en) Direct gas cooled rotor endwinding ventilation schemes for rotating machines with concentric coil rotors
US20120126643A1 (en) Apparatuses useful for cooling windings of rotor assemblies
EP3174180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02007668B (zh) 具有两个单独通风流的电机
JP2019515642A (ja) 電気機械用フランジ
JP3833262B2 (ja) 電機の回転子巻線
JP3574221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2010220464A (ja) そのコイル接面内に流れ偏向チャネルを有する回転電気機械コイルスペーサブロック
RU2291545C2 (ru) Вентиляция ротора дина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US7541714B2 (en) Streamlined body wedge blocks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cooling of generator rotor
JP7038074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ロータシャフト
CN112425040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
JPWO2009028066A1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2000050541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3735545B2 (ja) 回転電機
JP2001231193A (ja) 回転電機
KR20200104781A (ko) 회전 전기 기계
KR100445378B1 (ko) 전동송풍기
CN217545751U (zh) 马达、具备该马达的送风装置及具备该送风装置的吸尘器
JP2019022257A (ja) 回転電機
JP2003189543A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EP4113797A1 (en) Rotary motor and rotor assembly thereof
JP2020182325A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